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中国农民有这么一种说法“吃饭靠“两 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 农民为什么这么说?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1)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3)吸收人类文明成就,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 业中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
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 自主创新,艰苦奋斗; 全国人民协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 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
主要成就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 试验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红一号”升空,中国成第5个掌握此技术的 国家。
有人曾说:如果那时中国把研究核武器所 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 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对于 搞原子弹、氢弹你认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 大于利?
核武器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看这个国家怎么应用,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核和平利用,如建立核电站。步入九 十年代,我国作出暂停核试验的决定,并把我国的战略 目标转向“载人航天”。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有什么重大作用和意 义? (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 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 (2)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 (3)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较大提高。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原子பைடு நூலகம்、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 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 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
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会儿,没想到却看到了让他更加吃惊的情景。
【思考4】
材料1: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2004年全球粮 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 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 童死亡。
材料2:当代中国农邓民小说平吃在饭全靠国“实两行平的”以:家一庭联产 靠邓小平;二靠袁承隆包平责”任。制西为方主世要界形称式,的杂责交任稻制是调动 “东方魔稻”。国了际农上民甚生至产把的杂积交极稻性当,作解中放国了继农四村生 大发明之后的第五产大力发,明推,动誉了为农“业第的二发次展绿;色袁革隆平的 命”。杂交水稻饥不饿仅问杂民和解题交的粮决水收食了稻入中提,国高解人了 决的水 了吃稻 农产 民量 的, 吃增 饭加 问了 题农
2008年9月 25日21时10分, 神舟七号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点火升 空。
一名苏丹小女孩,
瘦骨伶仃,身后立一只
不一怀好名意苏的丹秃小鹫女,孩它,虎瘦骨伶 仃,视眈身眈后着立,一正只要不伺怀机好扑意的秃
鹫,上来它。虎卡视文眈·卡眈特,开正始要以伺机扑
上来为小。女卡孩文已·卡经特死开了始,可以为小
【思考3】我们应该从这些新老科学家身 上学习什么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载人 航天 工程 巡礼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 射, 16日顺利返回。
2005年10月12日, 中国“神舟六号”升空, 17日顺利返回。
材料一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美军入侵朝鲜的同时,还 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 国台湾海峡
20世纪60年代,中苏边界 谈判破裂后,苏联不断进行 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人。”
钱学森
③卫星技术
1970年,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 射。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术三 中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的个 国 国掌 成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家 握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为 载世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人界 航上 天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成就二:开创“太空新时代”的载人航天技术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6、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④为了打破美苏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增强国防力量。 目的
3、两弹一星”成果:
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死而无憾”。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萌发起 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归祖国, 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美国海军部次长说:“一个钱 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 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 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为此他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
去自由,历经五年于1955年才回
“导弹之父”钱学 到祖国,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
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
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
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
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准
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太空青椒
太空佛手茄子 太空西红柿
饥饿的女孩
联合国粮农组织 发表《2004年全球 粮食安全状况报告》 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 性的饥饿中,饥饿 和营养不良每年使 500多万儿童死亡。
摄影者是1994年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 特
干枯的土地,奄奄一息的孩子,紧盯“猎物”的兀鹰。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技术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两弹”:核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 星
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
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
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
——2004年“感动中国” 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三、赶超时代的信息技术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
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间成就意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为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基础,和平利用核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进入航天时代2003年10月15日载着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杂交水稻之父;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阶段背景成就或表现“双百”方针的内容提出(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三大改造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为让知识分子发挥更大作用。
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等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曲折(文革时期)左倾干扰,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革的到来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进行了批判:如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寓言诗《蝉的歌》,电影《早春二月》。
文艺的春天(新时期)文革结束,新时期到来,党总结教训经验,清算了极“左”倾路线;“双百”方针的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主题的“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化,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21张PPT)

能力
用核技术为国民提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供电力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曾经缔 造出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四 大发明,然而16世纪之后, 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 于世界,尤其是1840年以 后,尽管近代中国的仁人 志士百般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 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 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 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
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 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6、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用核技术为国民提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供电力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曾经缔 造出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四 大发明,然而16世纪之后, 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 于世界,尤其是1840年以 后,尽管近代中国的仁人 志士百般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 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 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 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
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 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6、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D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国防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 国就不能叫做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样的国际地位。对其中提到的“两弹一星”的表 述正确的是( ) A.“两弹”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爆炸成功的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使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C.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70年成功发射的 D.原子弹的研制是我国现代国防建设的开始
天河二号每秒5.49亿 亿次
五、领先世界的生物技术
为提高国民生 活水平和健康 作出了贡献
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 功
人类基因图谱
重组人p53 腺病毒注射液
合作探究五:近代以来长期落后世界的中 国科技,为什么在建国后能够取得如此重 大成就?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③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④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入了放射物。但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向周围的人下 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得知患癌症,倒在病床上他平静地 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 它来得这样快。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 (1911年-2007年) 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 把我们落得太远……”
合作探究三:“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 史意义
学思之窗: 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断,开辟了中国的航天时代。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
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 ②加强了国防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 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了安定环境。为和平利用核能打下了基础。
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004年“感动中国”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
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 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
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 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 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 精神”,国务院常务会新闻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质革命” 这一提法。
1、成就
①1983年,银河——Ⅰ②1997年,银河——Ⅲ
2、意义
使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银河计算机在国防
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矗立 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 机柜。这就是1983年我 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 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 巨型计算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 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 机的国家
材料一: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
原子弹、氢弹,提没高有国发射际卫地星,位中国就不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中二华:人原民子共反弹和对爆国核炸政成府威功声胁的明当》,天,打,明新确破华指社出播:发中 国发展核核武器垄,断是为,了维防护御,和为平了保卫中国人
材料二:1959年夏天,形势已经很清楚,苏联讲不向中国
提供制造原子弹的全面技术。周恩来说,我们自己造,从
零开始,用八年时间造出来。但是由于大跃进和政治运动,
中国的原子弹计划严重受阻。
思考:处于何种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开 始研制原子弹?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
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 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
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 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 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 精神”,国务院常务会新闻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质革命” 这一提法。
1、成就
①1983年,银河——Ⅰ②1997年,银河——Ⅲ
2、意义
使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银河计算机在国防
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矗立 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 机柜。这就是1983年我 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 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 巨型计算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 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 机的国家
材料一: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
原子弹、氢弹,提没高有国发射际卫地星,位中国就不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中二华:人原民子共反弹和对爆国核炸政成府威功声胁的明当》,天,打,明新确破华指社出播:发中 国发展核核武器垄,断是为,了维防护御,和为平了保卫中国人
材料二:1959年夏天,形势已经很清楚,苏联讲不向中国
提供制造原子弹的全面技术。周恩来说,我们自己造,从
零开始,用八年时间造出来。但是由于大跃进和政治运动,
中国的原子弹计划严重受阻。
思考:处于何种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开 始研制原子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1985.3《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1) B.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 ) 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 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 措施: 措施: 实施“ 计划” C.实施“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实施 计划 火炬计划” 纲要》)、“星火计划” 纲要》)、“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等 2)成就: )成就: 在许多方面成就瞩目, 在许多方面成就瞩目,特 别是在原子能技术 航天工程、 原子能技术、 别是在原子能技术、航天工程、 高能物理、生物技术、 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 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 等方面, 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 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 时间: A.时间:1964年 时间 年 意义: B.意义: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打 意义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对维护世 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 C.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 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 a.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b.中国使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 中国使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 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力(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
时间: A.时间:1995年 时间 年 1)提出: )提出: 内容: 科教兴国” B.内容: 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 内容 “科教兴国 一生产力” 一生产力” 2)成就: )成就: 21世纪初,中国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 世纪初, 世纪初 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 % 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60%以上 的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的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两弹一星”
1.“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提出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 人造地球卫星 1)背景: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2)目的: )目的: 加强国防,以打破美、 加强国防,以打破美、 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 的垄断
2.“两弹一星”的成功爆炸或发射及意义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年起, 神舟” 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 年起 经过4次成功的无人飞行后 次成功的无人飞行后, 经过 次成功的无人飞行后,于 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 年 月 日载着宇航员 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 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 小 时飞行后, 时飞行后,又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 世纪末期至21世纪 在20世纪末期至 世纪 世纪末期至 初期,规模最庞大、 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 最复杂的航天工程。中国 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 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续上表
年份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 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 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 星等主要技术指标都达 到较高水平
从“东方 红”1号 号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 , 成功发射 科学实验卫星逐步形成系列 至2001 年
2003年10月和 年 月和 月和2008年9月,我国的“神舟”5号和 年 月 我国的“神舟” 号和 神舟” 号载人飞船分别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号载人飞船分别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神舟”7号载人飞船分别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请思考: ) 神舟” 号成功发射距离我国第一艘 神舟” 号成功发射距离我国第一艘“ 请思考:1)“神舟”7号成功发射距离我国第一艘“神舟” 号宇宙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多少年? 号宇宙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多少年?年 9年 2)分析“神舟”6 .7号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的原因。 )分析“神舟” 号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的原因。 号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的原因 A.我国经济发展,国力提高;B.党和政府的重视;C. 我国经济发展,国力提高; 党和政府的重视 党和政府的重视; 我国经济发展 科技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 年以来“ 科技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D.1999年以来“神舟”号一系列 年以来 神舟” 飞船发射的经验,尤其是2003年10月“神舟”5号的成功发 飞船发射的经验,尤其是 年 月 神舟” 号的成功发 射和顺利返回的宝贵经验。 射和顺利返回的宝贵经验。
3)中国第一颗人造地求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求卫星“东方红” 号发射成 功 概况: A. 概况:
1960年,酒泉,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 年 酒泉, 地 火箭成功发射
位
B.
中国成
第
发射卫星的国
,中国
3.“两弹一星”之后,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之后, 两弹一星
2.邓小平重申“科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重申
时间: 时间:1978.3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 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仅 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仅1979年一年 年一年 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比过去10年的总和还要多 年的总和还要多) 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比过去 年的总和还要多)
从第1枚 从第 枚 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 中国成功研制了 种不同型号 中国在许多重要技术 探空火箭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 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 升空到 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行列 2001年 年 1999年 年 至2003 年10月 月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袁隆平其人 袁隆平其人 2.杂交水稻品种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号的出现 南优2号 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
1973年,人工培育 年 思考: 思考:我国何时掌握 人工杂交技术? 人工杂交技术?
3.袁隆平的杂交稻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袁隆平的杂交稻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探究性练习
第19课 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科技战略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的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
措施: 措施: 1)建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郭沫若) )建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郭沫若) 2)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发 )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展远景规划》 展远景规划》) 意 义
3)“神舟”5号、7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 ) 神舟” 号 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 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 A.“神舟”5号成功发射并返回,是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载 神舟” 号成功发射并返回 号成功发射并返回, 神舟 人宇宙飞船;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 俄之后,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 人宇宙飞船;B.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能 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 使人类对外空的探索又向前 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C.使人类对外空的探索又向前 发展了一步,对和平利用外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发展了一步,对和平利用外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年份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 首颗返回式卫 1975年 年 回技术的国家, 回技术的国家,为卫星服务的航天 星发射成功 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远望”1号航 远望” 号航 远望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 1979年 天测量船建成 年 天测量船的国家 并投入使用 潜艇从水下向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 1982年 预定海域发射 年 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导弹成功
2)中国在导弹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进展 )中国在导弹的研制方面, 导弹的研制方面 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A. 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成立 (时间:1956年;院长:钱学森) 时间: 年 院长:钱学森)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B.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0年)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年 C.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 验成功( 验成功(1964年) 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