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语文
无机化学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探索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94①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7HLJG002)。
作者简介:朱敏(1986—),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功能配合物。
DOI:10.16660/ki.1674-098X.2019.26.194无机化学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探索①朱敏 张洪江 唐敏(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摘 要:信息技术革命给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适应新时代、新科技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了当务之急。
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实验课,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本文以无机化学实验为实践平台,以课程内容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为抓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 混合式教学 安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9(b)-0194-02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给教学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
这一变革过程中,网络信息呈指数式膨胀,立足于书本的传统课堂教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近些年,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充分的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
该教学模式将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
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由浅到深地学习。
无机化学及其实验是药学、化学、材料等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及实验。
该课程以高中化学为基础,承接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
因此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了后续实验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2019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所有新课程的一切一切,无论是理念也好,追求也好,目标也好,最终无一不是体现在一个个的“学习活动”中。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具体的学习活动,他们构成了实现课程理想的“广大民众”。
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彻底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理想能否最终达成或实现,最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事一个个教学活动。
化学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化学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无处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本。
当前,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贯彻《标准》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怎样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才能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为此,笔者结合学习和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往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样很容易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整天的处于一种被动的应付、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简单的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那么,我们怎样能想象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目标设计。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结合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19年新中考来了 小科教学迎三变-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新中考来了小科教学迎三变新中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原来的非中考科目变身中考选考科目。
在众多学校看来,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使中考实现了从“选拔”到“选择”的转变,每一名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长项。
而这样的变革,对学校教育教学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学校已从师资储备、课堂教学、课程管理和学科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动”了起来。
“小科”师资配置专业化水平高了在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发布之前,朝阳区樱花园实验学校就已经关注到了史、地、政、理、化、生学科。
此前,由于教师编制问题,樱花园实验学校长期没有专业地理学科教师。
两年前学校通过申请编制,引入了地理学科专业教师,从而使这些学科都实现了专业教师科班出身的目标。
而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实验学校温榆河分校,由于历史的原因,该校的史地政等学科大多是由非专业出身的教师兼任的。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实现了史地政生等学科由专业人才执教。
门头沟区王平中学是一所山区寄宿制纯初中校,面对新中考改革方案选考科目的出现,将会出现更多的学科组合排序,也将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学科专业教师。
而这所山区学校本身还是一所教师整体上超编的学校,再招聘新师资的路子已经被堵上。
于是,王平中学便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需求的师资配置之路。
王平中学校长谢国平介绍,学校打通了相关学科教师的流动,比如语文老师也教历史课,这样也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种提高。
“今后我们要加强非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组织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
”谢国平介绍,学校中有很多学科带头人,学校便可利用这些教师资源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曾任北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的谢国平,就经常指导历史老师的历史课并进行专业的引领培训。
“小科”课堂教师联系实际多了从非中考科目变身中考科目,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切实增加获得感,将是今后这些学科课堂教学新的重任。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实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探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实践,并就改革方向、路径和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老师讲解,缺乏与实际科学实验操作的结合,导致理论知识无法真正应用到实践中。
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知识体系已经相对稳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较为单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支持,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基于以上问题和挑战,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方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需要调整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可以引入问题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更新课程内容,加强与科技前沿的结合,增加新的课程内容,例如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以及化学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虚拟实验、远程实验、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调整课程结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采用问题式学习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标修订与课改再实践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019年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1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修辞手法 是什么?
(4)生活语文
•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 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 展。
•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 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 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 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宋代周敦颐《周子通书·文辞》
• 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涂饰也。 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 爱,爱则传焉。
•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爱莲说》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传诵?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 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 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 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2019版 “教学建议”)
想像 体会
比较 分析
揣摩 感悟
3.语言文字更强调
• 2019版基本回避了过去大纲“语言文字”的表述。 • 2019版: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
2019年8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
见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 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 的书法课。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 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学写规范、 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无机化学课程与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现行教学的分析 , 对无机化学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无机化学
课程改革
教学手段
实验能力 评 价体 系
无 机化 学课程 是 我校化 学 、 学工程 与工 艺 、 用化 学 、 分子 材 料 与工 程 、 化 应 高 环境 工 程 、 源化 学 与 能
师 在教学 过程 中可 以适 当穿 插一 些 如 G 、i 导 体材 料 ,r SO 陶瓷 材 料 等方 面 的知 识介 绍 , 养 es 半 ZO 、i 培 学 生能从结 构 的角度 对化合 物 的性质 进行修 饰 和改性 ; 环境专 业 的学生 要侧重 于平 衡反 应原 理 、 素性 元 质 的学 习 , 培养 将理论 学 习与环 境治理 有机结 合 的能力 。
工程本科专业开设 的第一门化学类主干必修课 , 也是一门先导课程 , 故该课程的授课质量对后续课程 的
影 响很 大 。 因此 , 研究 和探讨 如何 组织好 教学 内容 , 改进 教学方 法 , 处理好 教学 中的几个关 系 非常重 要 。
1 优 化课 程 内容
我校使用的教材为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著的《 无机化学》 第 5版) 主要 内容包括化学 ( ,
基金资助 : 文获东北石油大学重点建设课程项 目支持( 0 92 1 ) 本 2 0 -0 0 。
第 5期
所艳华 等 : 机化 学课 程与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无
3 7
的概 念 , 金属 与酸 碱 的反应 , 子轨 道 的认 识 等 。 由于 已有 经 验 与新 的 知识 之 间有 比较 大 的不 同 , 往 原 往 会使 新 生产 生一 种抗拒 心 理 。故 教 师应加 以合理 的引 导 , 养学 生 “ 必思 , 必疑 ” 培 学 思 的理念 , 教 学 中 在 加强对 学 生 的学 习方法 、 维方 法和 创新 意识 的培 养 。 思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的改革实践
化学实验是林业院校最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大学一年级常开设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
在1999年以前的教学中,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分为两期授课,各门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也得到了充分重视,但课程之间相互协调不够,两门课程之间有重复的内容。
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在林业院校建立多层次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设想。
第一层次是基础化学实验,包括原来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等三门课程。
实验内容以基本操作训练为主,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次是中级化学实验,包括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若干门必修课和(或)选修课。
学生在完成基础化学实验层次的学习之后,再继续学习中级化学实验课程,较深入地学习化学实验,受到较严格的综合实验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多种仪器的使用。
这种改革的思路已经纳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即“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04—8)”课题[1-3]。
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就是这项改革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对原有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两门课程的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多的增删和重新组合,最终由北京林业大学拟定了教学大纲,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
最近两年,我们在林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实验课的教学。
化学是实验科学。
在教学改革的方案中,独立设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不再是理论课的附属和验证。
实验课以训练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主,增加操作实验和综合实验。
实验内容较密切地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依照实验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了基本操作的规范,适当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制备实验、常数测定实验和设计实验,压缩了部分验证性的试管实验。
在期末开设的设计实验中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开始,自己拟定实验方案,并提交完整的报告,这种训练方法,学生不再是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而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完成设计实验。
无机化学(第四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配套教材
课程资源
《无机化学(第四版)》有配套教学参考书——《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四版)》。
《无机化学(第四版)》的数字课程是纸质教材的配套资源,为读者提供电子教案、书中插图、矿物标本图 片、实验视频等资源。
《无机化学(第四版)》配有慕课——无机化学原理、无机元素化学。 《无机化学(第四版)》各章章末“拓展学习资源”模块配有二维码资源。
该书共24章,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11章,讲述普通化学原理;下册13章,讲述元素化学中核心的内容。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出版工作
为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该书编委会于2018年8月在昆明召开了第四版的编写启动会。 与会编者听取并分析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人员关于该书第三版使用情况的反馈,以及教材建设的趋势,决定该 次修订工作在保持前三版教材可读性、可讲授性和较完整资料性特色的前提下,完成进一步向新形态教材的转化, 同时根据学科进展,对部分内容进行更新。具体有以下几点:
徐家宁,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理科基地吉林大学化学基地负责人,吉林大学国家 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张丽荣,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无机-有机多孔材料的合成及结构、性质的研究工 作。
程功臻,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从事“无机化学”相关课程的 教学工作。
王莉,女,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 三价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
感谢观看
参与该书第四版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教师有:吉林大学宋天佑(第1、2、3和4章),南开大学程鹏(第5、6和 7章),吉林大学张丽荣(第8、9、10、11、13和18章),武汉大学程功臻(第12章),吉林大学徐家宁(第14、 15、16、17、21、22、23和24章),吉林大学王莉(第19和20章)。徐家宁负责选编物质与矿物图片,王莉负 责选编科学家简介等内容,吉林大学范勇和王莉负责摄制实验视频。
高职高专《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高专《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要: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探索高职高专《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成果。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是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化工类应用性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课。
开设无机化学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化学基础,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
因此,它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化工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几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不断的努力与充实中,取得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成果和经验。
1、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之间的链接点。
根据新时期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为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我们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考试改革为手段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打破学科型模式界限,使教学内容既相互衔接又避免重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技能训练效果。
为此,无机化学教研室从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出发,以培养素质型的合格人才为目的,坚持进行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探索。
2、创新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改革上,不断创新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和精选教材,并编写与本校实际教学与时具进的新教材。
2019《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编写说明精品教育.doc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编写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是根据教育部2019年5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全套教科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套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坚持“守正出新”,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教科书内容的综合性;突出“过程和方法”,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使这套教科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实际,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编排体系上,这套教科书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
阅读鉴赏同前几册一样,本册的“阅读鉴赏”部分也是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依次是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
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
教学中如果教师感到课时不够,所选的课文不一定全都要教,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处理。
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与这套教科书必修三的小说单元遥相呼应。
所选的课文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边城》(沈从文)、《哦,香雪》(铁凝)。
小说作为人生的“百科全书”,深受中学生读者的喜爱。
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因此,这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两个小说单元。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小说,阅读时要从形象、语言、主题、情节等方面全面把握。
考虑到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已经重点强调了小说的形象和语言,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2019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语文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呼声。
重视环境问题,不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素质。
化学教学中,很容易接触到有害有毒物质,因此,必须将环境意识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化学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建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法制观念,为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为营造优美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教育,注意环保教育的渗透。
人教版(实验)必修模块《化学2》还专门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列为一级主题,“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为二级主题,教育学生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拟就如何利用新教材、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育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环境保护同样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一般指的是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通常涉及的是人类生存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污染物质的毒性和浓度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但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依*化学的方法。
环境污染有各种类型。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可分为: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可分为: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场等)、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摘要:无机化学实验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基础实验课程之一。
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实验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培养为中心,本文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无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学生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90-02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说是化学的灵魂。
无机化学实验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相应的理论课无机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何通过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养成精准、细致的操作习惯,真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学习运用无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等等,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前沿问题之一。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提高学生实验技能1.合理安排实验顺序,规范操作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实验基本功。
无机化学实验是新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
由于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真正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可以从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开始,就对其进行常用实验仪器的介绍和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可以使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有循序渐进的了解,又能使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熟练规范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认真的实验态度,并且要反复强调实验者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
在每个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亲自示范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讲解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要点,先演示后练习,讲练结合。
操作示范时老师要做到动作熟练、规范、清晰直观,这将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
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要求学生在每次完成实验后及时整理实验台,对实验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
2019化学新教材学生实验特点诠释及问题商榷语文
化学新教材学生实验特点诠释及问题商榷下一页 1 2 经过三册新教材的试用后,笔者发现教材中实验内容变化最大,对学生的能力形成影响最深的是学生实验,新教材在学生实验的数量、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大幅度地调整,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及培养。
下面简要总结新教材中学生实验较原教材学生实验所存在的特点,并商榷新教材试用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学生实验问题。
一、新教材学生实验的特点1实验数量大幅增加原教材(共三册)共有学生实验27个,其中必做实验22个(包括三个实验习题)选做实验5个;从实验的目的和内容上看,验证性的定性实验 21个(包括三个实验习题)、定量实验3个、物质制备实验2个、“实验基本操作”1个。
新教材(共三册)中学生实验则为40个,增加了近二分之一,其中必做实验29个(包括三个实验习题)、选做实验11个;从实验的目的和内容上看,验证性的定性实验24个(包括三个“实验习题”)、定量实验6个、物质制备实验4个、“实验基本操作”2个、实验设计4个。
从上面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实验设计是新增添的一类学生实验,且数量较多,占学生实验总数的10%;定量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实验基本操作”增加了一倍,且定量实验所占比重较大,为所有学生实验总数的15%。
由此可见,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在强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的同时,更加注重设计性的实验、定量实验和物质的制备实验。
2语言叙述更加准确如“电解质溶液”实验中对于pH试纸的使用,原教材的叙述是“用干净的玻璃棒沾取…………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而新教材中叙述是“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并分别点在两小块pH试纸上…………”。
新教材中所用到的“蘸”和“点”较原教材中的“沾”和“滴”更形象地描述了玻璃棒所取药品量之少。
再如“氨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对NH4Cl(s)和Ca(OH)2(s)混合的操作,原教材的叙述为“…………,用玻璃棒充分拌和,…………”,而新教材中却叙述为“…………,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之一,对于塑造学生良好实验素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本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面向全校多学院、多专业学生授课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合理调整授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技能的个性化培养。
该文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实验素养;创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
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首先接触的一门实验课程,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储备、良好实验素养的塑造、自主学习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4],极大地推动了化学实验的发展。
本文结合四川大学实验条件及设备配备的实际情况,对于适应教学发展的探索,我们进行了合理的运用。
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实验中心面临的多学科多专业的授课情况,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差异,本文主要在实验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变化考核方式,灵活应对各专业学生的需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改进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1.1针对不同学生,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四川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承担了理、工、医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对化学学院学生而言,又存在基地拔尖班和普通班学生。
因此,根据不同学生,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而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
对于非化学学院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时要求及不同的学科专业,合理安排实验课程。
基础操作实验及制备实验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如硝酸钾的制备及甲酸铜的制备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及结晶等基本化学操作,进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
此外还开设了乙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及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等相对简单的测定实验。
此类实验需要学生准确配置、量取溶液,从而锻炼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并了解酸度计和分光光度计等常见化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由于仪器精度及操作的差异,测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差距,从而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
对于工科和医学类学生,还开设了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和七水硫酸镁的制备,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两种工业产品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此外这两种产品在工业及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以便更加贴近学生学科专业,提高对实验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对化学学院学生,除了在基础制备实验和测定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良好实验素养之外,还增加了元素性质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及自主设计实验。
学生在元素性质实验的具体操作中,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沉淀、气体的生成,能更加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
对于综合设计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实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实验原理,还要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并获取有效知识,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中心将粗盐提纯实验放在第二学期进行并更改为设计实验,提供可能存在的杂质离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教师提前查阅,学生实际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
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查阅和筛选资料文献及独立设计、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填鸭式式教学。
此外,对于拔尖班学生,开设了相关的文献实验,融入教师相关的科研成果,利于学生初步了解当今研究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为学生今后学习科研打下基础。
1.2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将低碳、环保意识引入课堂,在平时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首先,在新版教材中[6]对部分实验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如实验试剂用量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在硝酸钾的制备、甲酸铜的制备及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合成等实验中,在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对实验原料的用量进行了合理的减量处理。
如在硝酸钾的制备中,硝酸钠和氯化钾的用量由原来的17g和15g降低到8.5g和7.5g,其他两个实验中相应的药品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这样不但节约了药品,降低了实验成本;而且相对缩短了反应时间,从而降低了能耗。
在平时实验中,也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取用药品,如在洗涤沉淀的时候,合理取用乙醇的量。
若意外取多了,可以共享给其他同学。
此外,在每个实验中都设有针对本次实验的研究性探索,有的甚至直接关系本次试验的成败,以此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避免盲目地进行实验。
如硝酸钾的制备,蒸发浓缩溶剂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在实验中对浓缩溶液的体积进行研究性探索,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判定,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
在甲酸铜的制备实验中,对于碱式碳酸铜沉淀,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沉淀处理。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实验中,要求学生思考分析硫酸铵在实验中的作用和意义。
根据学校具体实验情况合理引入了一些新的实验,如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该实验不但要求学生准确称取配置溶液,还要正确分离洗涤沉淀。
实验中用酸度计测定电动势,能够让学生多方位全面了解酸度计。
引入重要无机化工产品七水硫酸镁的制备和重要化工原料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这些实验所用原料不再是直接购买的试剂而是来自工业的废渣和废料,这样的制备实验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而且要正确地处理原料,采用合适的方法除去杂质进而将有效物质富集。
制备实验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将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且对于一些重要化工产品有了较深的理解。
综合设计实验的开展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7-8]。
将学院老师的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如卟啉分子逻辑门的设计研究,光功能配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的测定等。
这些成果内容大都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实验大都提供了背景知识,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对等操作实验,并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撰写实验报告。
不但要求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查阅资料并获取有效信息,进而设计实验,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多样化教学方式2.1多样化课堂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合理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
对于刚刚进入实验室的新生来说,实验室安全规则,基本的称量、滴定及仪器基本操作等都需要教师的指导,还需要传统的讲授法,但其中也巧妙运用ppt。
如在讲解硝酸钾制备中,关于NaNO3,KCl,KNO3及NaCl的溶解度差异时,将4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做成动态图画,既形象又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对于分析天平及分光光度计等不易移动的仪器,运用标准操作视频的方式进行讲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仪器的内部结构和使用原理及规范性操作。
对于元素性质实验,首先安排学生自己分析操作实验;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最后教师分析点评总结。
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近年来,微课教学逐步走入传统课堂[9-11]。
它是一种基于学科知识点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炼及可反复播放等特点,利于学生在课下对于具体的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及数据处理等过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不同需求,对不同的方面进行强化,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基于微课的优势,无机化学实验正在初步将微课与传统课堂进行有机结合。
如在讲解分析天平、移液管的使用及减压过滤等过程中,首先给学生播放规范操作的视频,然后教师对重点和易错点再进行强调,并将该视频共享给学生,以便学生课下进行复习。
通过实际实验观察发现,播放视频时学生的注意力普遍较高,且学生可以将视频下载,利于随时观看复习,学生的出错率也相对减少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微课将会涉及更多的实验内容,从而与传统课堂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目的。
2.2多元实验考核机制实验课程的考核是检验实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评定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实验成绩是通过实验报告和期末测评进行评定,忽视了学生在平时实验中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有效地反映出实验教学成果,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实验学习过程,将考核贯穿实验课程的始终,多元化、多方位考核办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会先要求学生通过大学化学实验安全在线考试系统进行测试,考试合格才可以开展实验。
这样不但便于学生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在实验中保护个人人身安全,也利于老师进行课堂教学[12]。
在传统实验中,不再只是注重实验结果,而是指导学生善于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无机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测试两个部分。
平时考核主要包括日常考核和选择性考核,日常考核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习惯素养、实验数据、现象真实记录分析、实验结束后仪器及台面归整、实验报告及环境卫生等;选择性考核是指老师会选择性在每一个实验中按照日常考核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哪些内容由老师自己拟定,不通知学生。
每个学生在实验课程中会有3次选择性考核,这样可以约束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避免存在侥幸对付的心理。
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其中日常考核占30%,选择性考核占40%。
期末测试占成绩的30%,包括笔试知识和实验操作两个部分。
实验结果和成绩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对实验现象的客观分析,对于失败实验的理性思考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做失败的实验,启发指导学生寻找失败原因,从而分析归纳影响实验成败的因素。
通过这样的综合性的考核机制,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地实验操作技能,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结束语结合学生专业,优化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既利于教师全方位掌握学生实验的能力,又利于教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无机化学是低年级学生基础实验教学的开始,注重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及独立思辨能力,对学生顺利进入后续实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俊玲房川琳邹清单位: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