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课例教学设计
一、引言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逐渐转向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依托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探讨如何进行课例教学设计。
二、信息化教学理念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信息化教学将学习者置于学习的中心位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建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设定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课例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信息化教学课例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既包括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参考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2.选择问题情境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因此选择问题情境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或社会实践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信息化教学课例设计的核心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4.整合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倚靠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进行支持和促进。
在课例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等信息技术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评价与反思课例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师还要反思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四、案例分析以某高中生物课程为例,设计了一堂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课例。
基于“问题解决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疆 教学探索
《 中国教 育信息化》鳊辑部 :i o .d . ms ee uc @m n
基于 “ 问题解决式” 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史 瑶
( 苏省 溧 阳 市教 育局 教 研 室 , 苏 溧 阳 2 30 江 江 13 0)
摘 要: 新课标 中基 于 “ 问题解决式” 的信息技 术课 堂教 学模式 , 强调 的是让 学生发现 自己生 活与 学习中
2 学生 的 实践操 作 能力 相 结合 与
基 于“ 问题 解 决 式 ” 的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要 善 于 引 导学 生 在 探 索 中解 教 决 问题 。 量 把一 些学 生 关 注 的 问 题 尽
交 给 学 生 自主 去 处理 。 给学 生 提 供 这
了一 个 运 用所 学 知 识 的“ 拟 ” 台 . 虚 平
从 而 激 活 学 生 知识 间 的联 系 、 维 上 思
组 解 决 问 题 的 过 程 、 结 于 学 生 研 终 究 成 果 的展 示 。并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让 每 个 学 生 看 到 自 己 的 进 步 , 验 到 体 成 功 的 快 乐 。问 题 解 决 式 学 习 更 注 重 学 习 者 分 析 问 题 、 决 问 题 能 力 解 的 培 养 。 及 探 索 知 识 能 力 和 创 新 以 能 力 的培养 。
式 相关 的 理论
基于 “ 问题 解 决 式 ” 的学 习 是 一
3 、 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 促进
基 于 问 题 的 学 习 是 学 生 自 主参 与学 习 的 过 程 。 生 愿 意 积 极 、 动 学 主 地 学 习 , 且 通 过 与 同伴 、 师 的 合 并 教
1以学生为 中心 , . 学生在开放 的 和学习方法 ,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环境 中合作 交流
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实际项目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提供学生更为真实和实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围绕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展开讨论。
一、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而项目式教学法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
项目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完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 项目主题的选择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有一定实践意义的项目主题,如网页设计、软件开发、多媒体制作等。
通过引入实际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团队的组建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每个团队有自己的项目负责人和成员,通过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项目任务的设计教师需要根据项目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项目任务,明确项目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分工合作、完成项目进程。
4. 实践操作和反思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和实时调整,并及时反思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和改进方法,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实践
案例采撷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实践文|高彦玉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作为导向,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推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下面以教学中的两个实际案例探讨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荫案例一:制作新年小报老师: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是不是要在春节的时候做新年小报呢?学生:是。
老师:那大家能分享一下以往新年小报的制作过程吗?学生:先根据小报要求的尺寸选择合适的纸张,然后构思版式,根据构思好的版式进行大轮廓的划分,写上提前准备的文字内容,画上合适的图,新年小报就完成了。
老师:对,同学们以前做的新年小报都是手抄报,但今年我们学习了用电脑来输入文字、插入各种图片,并进行修饰,那今年的新年小报是不是可以用电脑来完成呢?学生:太好了,那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我画的图不好看了。
学生:我也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来搭配了。
老师:看来同学们的兴趣都很高,那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制作一张新年小报吧!新年小报具体要求:1.主题:与龙年有关的新年小报,形式不限,内容要积极向上。
2.在版面设计过程中,至少要用到以下5种工具中的3种:剪贴画、艺术字、外部图片、自选图形、表格。
3.新年小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学生完成后,对创作过程进行分享,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老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制作过程。
学生:我首先按照小报要求的主题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版面设计,根据设计好的版面进行排版。
小报制作的一般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小报制作的一般过程学生:下面我分享制作小报的过程:我们这一期小报的主题与新春有关,所以主色调以红色为主。
(见图2)第一部分是报头,包括日期与作者。
在小报的左上角设计的是写有“新年快乐”字样的红灯笼,采用插入“外部图片”的形式;右上角按照报纸常见的格式,标明了日期和主编,采用的是插入“自选图形”中“折角形”。
基于项目学习(PBL)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基于项目学习(PBL)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摘要:初中信息技术与小学和高中阶段有明显的不同,不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教学对象上来说都有很大的差别。
在初中教学中使用PBL模式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完成教学目标,而在使用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问题的设计,因此笔者从中学信息技术基于项目学习问题设计的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根据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和中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PBL模式进行教学时,应设计符合这些特征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笔者结合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问题设计要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要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避免那些陈旧老套的问题,收集多方面的信息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设计的问题新颖独特,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问题,也可以参考当下流行元素,精心设计问题的结构与表达方式,富有新意。
因为中学生是追捧社会潮流的重要群体,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设计含有社会流行信息的问题,学生自然会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初中信息基础课程中,教师在讲授Excel电子表格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几个功能强大的Excel表格,学生在看了表格后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教师就可以适时的提问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成绩输入后如何直接生成总分、班级平均分、班排名和级排名。
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函数,尝试用Excel中的函数和公式来进行操作。
二、问题的设计要来源于生活情境,有实际应用性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根据真实的生活情境。
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有很多好处,首先,在学习时遇到的情境与以后生活中应用知识的情境非常相似,这样便于学生迅速的提取知识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去探索学习;最后,真实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励性,使学生形成一种悬而未解的认知冲突。
问题导向学习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程中应用的探究
问题导向学习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程中应用的探究问题导向学习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程中应用的探究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新型事物,将人类带入到了信息化的社会。
在科学技术不断开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科技开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地进展着改变。
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加强了对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视,教育部也要求全国中小学都要进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用信息化带动教育。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开始对信息技术教育进展重视,但是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仍然处在摸索的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进展探索,让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课堂作为教育的主阵地。
在新课程改革的现在,需要将传统的“教的课堂”变为“学的课堂”,将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中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展学习,实现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
问题导向学习以探究式教学作为根底,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展培养。
在对信息技术课程进展改革之前,要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展全面的了解。
当前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是主题单元教学和任务驱动,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还是通过教师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方向,学生只是被动地承受。
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却没有给学生提问和探讨的时机,这样的教育虽然能够让学生将知识和概念记住,但是却没有充分的理解,实际运用的能力就更低了,只是重视教师教学的过程,而无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不能够解决了。
以主动的方式让学生进展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方式是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问题导向学习的教学理念。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方式主要以情境设置为主要手段,以合作和自主探究对问题进展解决,从而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向学习主要分为六个步骤:问题的链接、框架的设置、问题的初探、问题的再探、活动或成果的产生以及问题和表现的评价。
“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高 中化学“ 基于 问题 的教 与学模式 ” 按五个基本环节实施教 学。
1 .问题 情境
认为不可能有此情况 , 稀 释 1 即“ O倍 p H 减小 1 个单位” 有一定 的局 限性 。
3 .解 决 问题
问题情境是指 学生觉 察到 的一 种有
使问题情境 中的命 题与知识 结构联 系起来 , 以激 活有 关 的背景 知识 和先 前
野 。此外 , 实验还能锻炼我们 的团结协作 能力和培养 我们 的实事 求是精 神。在实
验 中, 许多 细节会 被忽 略, 而某 些细 节可 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因此 , 我们必须重 视实验技能 的培养。 ”
2 .使 学 生 更善 于提 问题 、 问题 想
力、 团队合作能力 、 获取 评价处 理信息 的
5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 了极 大的提
升
关系?还可 以让 学生 以小组合 作学 习形
式探讨某强酸溶 液 中加 入一定 体积 的强 碱溶液时 曲线 图如何 画。从该 图 中可 以 得到该强碱溶 液的原 物质 的量 浓度 及酸 碱 中和滴 定 的相关 知 识 , 如指 示 剂 的选 择、 操作 的注意事宜 、 误差分析等。
3 .挖掘 了学生科 学探 究的潜力
学生 在课余 自发成 立 了学习兴趣 小
组 , 自主设计化 学实验 , 决遇到 的化 能 解 学问题 。通 过小 组 活动 , 强 了 合作 精 增 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 化学 成绩 普遍提 高。 如有 的同学在实验后 总结 : 氨气在 氧气 “ 中燃烧的实验 中, 我们 看到 了不少 现象 。 首先 , 我们在 制取 氨气 时 , 发现未加 热 的 C( aOH) z和 NH l 合 后便 有 了氨臭 C混 味, 说明 了此 时有 氨气 放 出 。在 氨 气点
基于问题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一
予 他 们 对 于 自己学 习和 教育 的 责任 和 培养 他 们 独 立 自主 的精
神 。教 师在 P L 的责 任是 提供学 习材 料 ,引导学 生进行 学 习, B中
监控 整个 学 习过 程使计 划顺 利地 进行 。 122 P L 基于 真实情 景 的问题 .. B 是 在 PBL 中学 习是 基 于 散 乱 的复 杂 的问 题 的 ,这 些 问题 非常 接近 现 实世界或 真 实情 景。 在 P L 问题 必须对 学 习者有一 定的 B中 挑 战性 ,能够 发 展学 习者 有 效 的解 决 问题 的技 能 和 高级 思维 能
力 。这 样就 能 确保 在 将来 的工作 和 学 习 中学 习者 的 能 力有效 的 迁移 到实际 问题 的解决 中。 123PL 以 “ . B是 . 问题 ” 为核心 的高水 平 的学 > - j 从 心理 学 的角 度 来说 ,问题 可 分 为结 构 良好 领域 的 问题 和 结 构 不 良领 域 的 问题 。结 构 良好 领域 问题 的解 决 过程 和答 案都 是 稳定 的 ,结 构不 良领域 的 问题则往 往没 有规则 和稳 定性 。P L B 中的 问题 是 属于 结 构 不 良领 域 的问题 ,不 能简 单 的套 用原 来 的 解 决 方法 ,要面 对 新 问题 ,在 原 有经 验 的基 础 上进 行 中心 分析 来 解决 问题 。而 高水 平 的学 习要 求学 生把 握 概念 之 间 的复 杂联 系 并广 泛 灵 活地 应 用 到具 体 的 问题 情 景 中去 。 因此 ,P L 以 B是
6 8
jNY应 。 用 TL技 E。 术 cG H
基 于 问题 学 习在 信 息 技 术课 程 中 的应 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技术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数 轴最左端 的两类 问题 称不上 严格意义
上的 P L问题 。数轴 由左及 右难度 、 B 开放性 逐渐增大 , 结构性越来越趋 于劣构 。
美国学者 埃德 温 ・ . 里奇 斯 和菲利 M 布 普・ 海林杰在 《 以问题为 本 的学 习在领 导发 展 中的运用 》 书 中, 据不 同的解决 特征 , 一 根
设计 的好 坏关 系着 整 个 教学 的质 量 。在 由
b l n , iear , cmi oma s Gj l s S h d e s t和 V n dr a e
Mer e 进行的一项关 于 问题有 效性 的研究 中, 只有将 近 6 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 本来 4
的教学 目标 和 意 图是一致 的 , 因是教 师 和 原
将问题分为四类 : 常规型 问题 , 是学 习者 经 这 常会遇 到 的 , 有 一 定 的规 律 性 ; 难 型 问 具 两
21年第 6 01 期
题能有效地 引导 教师教 学 , 发 学生 思考 和 启 探索 。为 了科 学地 进行 问题 的设 计 , 必 要 有 从 问题 的分类 、 问题 设计 的原 则 和 问题 设计 过程进行 阐述 。
( )问题 的 分 类 一
复杂凌乱 的问题 ; 实施 型问题 , 围绕 如何顺 是
利实施某一计划或任务的问题 。 对 问题的分类有助于对 问题 的深 入分析
与了解 , 也有助 于在运用 P L进行教 学时选 B 用合适 的问题类型和 问题难度 。对 于初次接
触 P L教学方法 的学生 , B 进行 P L的 问题设 B 计时应从数 轴 的左 侧开始 , 渐趋 向 于数轴 逐 的右侧 , 或选 用 一些 有一 定规 律性 的 常规 型 问题 , 逐渐过 渡 到具有 开 放性 和不 规则 性 的
“基于问题学习”在EXCEL教学中的实践
自己的思维 器官 , 不断 发现 和解决 问题 的过程 。被 题作 为 E C L教 学 内容 :1 XE ( )如 何解 密 身 份证 信 称 为 现代 科学 之 父 的爱 因斯 坦 曾指 出 :提 出一个 息 ;2 怎样 进 行学 生 成绩 排 名次 ;3 怎 样 根据 姓 “ () ()
要学 会在 问题 中发现 问题 。
21 ̄ 弓 艰 0 g6 o 期舜 翔
通过 收 集 问题 ,部 分学 生 实 际 上 已经 知 道 了 问题 的解 决 方 法 ,或 知 道 应该 怎 样 去 找解 决 问题
的途 径 。学 生 个 人 或小 组 之 间所 掌 握 的对 应 问题 的解 决方 法 也 不尽 相 同 ,或 者有 的 同 学会 处 理 这
问题 学习。 实践证明, 这种学 习方式是一种思维积极参与的发现式学习。 与传 统的讲述式教 学相 比, 于问题学 习 基 较注重规则 归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目的明确、 是 主题突 出与信 息量 大的师生对话 式教 学模 式, 于促进学 利
生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的发 展 。 关键 词 : 于 问题 学 习 ; XC L教 学 ;实践 基 E E 中 图分 类 号 : 7 2 G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7 — 7 7 2 1 )6 09 — 2 6 4 74 (0 0 0 — 0 0 0
、
问题也 收 集 了上来 ;有 的还 向他 们 的任 课 老 师征
询 是否 有 E E XC L表格 处 理 的 问题 ; 的通 过上 网 有
著 名 教 育 家 陶行 知 先 生 说 过 :发 明千 千 万 , “ 人们 在认 识 活 动 中经常 意识 到 一些 难 以解 决 的 问
题 , 产 生一 种 困惑 、 并 探究 的心 理 状 态 , 一 种思 是 维 的 问题 性 心理 。学生 的学 习就是 一个 充 分 调动
基于问题式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在 教 学 中 . 有 些 孩 子 在 集 体 场 合 中 不 敢 主 动 活 动 , 敢 常 不
主动 提 出 自己 的 意 见 和 建 议 . 敢 在 众 人 面 前 大 胆 的 表 现 不 自己 . 自己独 立 活 动 时 不 会 自己 想 办 法 、 出主 意 , 依 赖 别 爱
学方法 、 式 . 方 以促 进 学 生全 面 发 展 作 为 目标 。 进 学 生 自 促
主思 考 、 立 思 考 为 策 略 。 立 正 确 的 评 价 导 向 , 设 良好 独 建 创 的 学 生 提 问 的 情 景 , 而 逐 步 营 造 民 主 的 教 学 氛 围 , 进 从 促
学 生 思考 。
1 营造 民 主 的 教学 氛 围 , 设 学 生 提 问 的情 境 . 创
教 学 过 程 包 含 了 教 师 的 “ ” 也 包 含 了 学 生 的 “ ” 教 , 学 , 这 是 一 种 师 生 的 双 边 活 动 的 过 程 。在 这 一 过 程 中要 营造 良 好 的教 学 氛 围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要 建 立 新 型 的 师 生 关 系 , 要 尊重学生 . 与学生 平等相处 , 设一 种宽松 的民主氛 围。 要 创
过 程 。 在课 堂 教 学 中要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问 题 意 识 , 高 学 提
生 质 疑 问 难 的 能 力 。 而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学 生 的 辨 从
析 力 和创 新 力 恰 在 这 一 过 程 中培 养 、 展 起 来 。因此 , 堂 发 课
教 学 中 创 新 学 习 方 式 、 养 学 生 问 题 意 识 尤 其 重 要 。 如 何 培 在 课 堂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发 现 问题 、 出 问 题 的 意 识 是 教 师 提
小学信息计术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
小学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与复杂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基于问题的学习(BP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大量信息的获取、共享及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信息技术从演示工具到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是以资源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整合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科学信息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BPL)目前,小学科学学习活动开始注重探究的方式,课堂上的实验步骤不像已前定得死了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探究的乐趣,但是这实验性的探究多少带着传统教学的影子,许多学生在探究前就对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且在做的过程中能够做过一帆风顺,这就样的探究多了学生就会认为他们所探究的问题总是有一个完美的解决的,探究的兴趣也会随之消退。
相反,BPL往往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些真实的并且结构不良的问题,面对片面、零碎的学习材料,学生必须想办法去研究、去解决。
在实施BPL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将使这一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支持学生收集信息的过程的信息搜索工具;在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交流、合作时,需要信息交流/合作工具;最后评价阶段,则需要运用到各种信息技术评价工具以实现绩效评估。
一、基于问题学习的理论依据BPL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范畴,是建构主义教学改革设想当中的“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
此方法与传统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比如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
二、从问题的情境开始用少量的信息来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
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1. 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们在教学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挖掘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国家级力学教学团队项目以及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的支持。
文章以工科基础课《材料力学》为例,总结了三年来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实践表明,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通过结合网络学习和团队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空间。
通过将具有前沿性、基础性与交叉性的问题融入教学中,将工程实践中新的材料力学问题与基于问题的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水平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问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在PBL中,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构建和理解知识,这与建构主义的观点相一致。
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合作,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问题,从而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阶思维活动,如分析、综合、评价等。
PBL通过提供复杂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行这些高阶思维活动,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搜索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评估结果,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PBL还受到社会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的影响。
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在不断更新变革。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提高教学效果,不少学校开始尝试引入主题探究模式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主题探究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以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以达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就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及应用情况。
1. 基于问题的学习主题探究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实施探究。
在教授电子表格制作时,教师可以提出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电子表格整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开支情况”,学生通过探究,慢慢掌握了电子表格的制作技巧和运用方法。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提高学习效果。
2. 学生自主学习在主题探究模式中,学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从问题的角度主动去寻找答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方向,自己去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实施探究,并归纳总结探究成果。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融合多种技能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对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主题探究模式的应用,可以融入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与语文、数学、实践课程等的结合。
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并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而主题探究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
2.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探究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获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基于问题式学习中的运用
种情境化的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或策略。 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 、 有意义 的、 真实的
问题 情境 中 , 过 让 学 习者 合 作解 决 问题来 学 通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
括学生与教师 已有知识与能力 、 教科书 、 教学和 学习参考书 、 作业本 、 时间与空间以及教师和学 生课外收集 的其他资源 。众所周知 , 信息技术 在收集学习资源方面具有非常独特 的优势 , 尤 其在社会信息化程度 日益提高的现在 , 只要教
些先进的理念很难实现 ,而在 以计算机 、多媒 体、 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 ,
这 些先 进理 念 已有 了实现 的 可能 。
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 因此 , 必须精心设计和安排问题。问题设置一般应综 合考虑课程 目标 、 学生特点 、 可用资源和问题空 间等因素。为 了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和高 水 平 的思维 活 动 ,所 设计 的问题及 其情 境必 须 具 有一 定 的真 实性 、 复杂性 、 放性 和 吸弓力 。 开 l
经典的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过程一般由组织小组启动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和问题后的反思等几个环节构成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操作要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过程涉及的要素来看基于问题式学习主张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小组合作和教师的指导或促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基于问题式学习与新课程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基于问题式学习是将学 习“ 抛锚” 于具体问 题 之 中 的一 种情 境 化 的 、 以学 生 为 中心 的教学
程 是 : 先 由教 师 围绕 某 个 主题 , 过 展 示 案 首 通
吸收 、 消化 的形式( 文本 、 图像 、 音频 、 视频等) 呈 现, 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整合 的效果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 但是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融合了现代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信息化的评价手段,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代表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其实践模式具有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复制迁移的可能。
在本节,我们将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过程予以讨论。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研究、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学习,因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
通过对多种信息化教学实践模式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优化的学习情境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
教师要选择和组合各种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学习者可以互相合作和支持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使用许多工具和信息资源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实现学习目标”(Wilson,1995),而不是创设一个学习只能单独孤立进行,不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的场所”。
例如,可以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物理的学习环境,作为学习环境综合体系中的一部分,以支持新理念下的教学。
让学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基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也为有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教学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因而有关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提供与设计,也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
(三)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学习时,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等。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L i l i
交流 的动态 的教学 过程 , 当然 这一过 程 中离 不开信息 技术 对 教学 的整合 , P B L体现 了“ 学 思结 合 、 知 行统 一 ” 的教学
思想 。
2 基于 问题 的教学模 式 的实践
mo d e l s u p p o r t e d b y i n f o r m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b a s e d o n c o n —
s t nc r t i v i s m.Ba s e d o 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t h e t h e o r y o f he t t e a c h i n g
p r a c t i c e , i n c l u d i n g p r o b l e m d e s i g n ,g r o u p c o o p e r a t i o n , t e a c h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 .t he t e a c h e r ’ S r o l e a n d s t u d e n t s ’ s e l f - l e a r n i n g . a i mi n g
mo d e l , t h i s p a p e r f u r t h e r e l a b o r a t e d i t s e r r o r s i n t e a c h i n g p r a c — t i c e 。 a n d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he t i f v e a s p e c t s s h o u l d b e n o i t c e d i n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把学生置于混乱的、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信息技术学科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之一,已经越来越被学校所重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也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不连续性和跳跃式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充分使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开展学习,pbl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起源于医学课程的教学,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被众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混乱的、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老师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1]。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
要完成这一转型,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2]。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不连续性和跳跃式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充分使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开展学习,pbl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方式。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中的“问题”基于问题的学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是让学生围绕着解决一些结构不良的、真实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有针对性的、实践性的学习(本节对问题的讨论仅局限于结构不良这一性质)。
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活 动还 可以帮助学 习者建立 新 图式 , 形成新概念 , 发现新原理 。当学 习 者 面对具有 挑战性 的新 问题 时 , 他 们 只有 些相关 的 、 基本的背景经验 , 而没有可 以
一
致知识经验 的发展 。
一
、
巩固/ 熟练
学 习 者 需 要 同时可以巩 固相应 知识 的记 忆保 持 , 提 感 到 疑 难 。 而 为 了 解 决 问 题 , 文章 编号 : C N4 3 —1 0 2 7 / F( 2 0 1 3 ) 0 9 —0 9 7 用, 运 用已有的知识 基础 , 分析 当前 问题 的基 高相应技 能 的熟练 化程 度 。可 以说 , 传统 O2
一
点上 , 问题解 决活 动和 学 习活动得 以汇 知识经 验的整合 和灵 活迁 移。
三、 新 知 识 建 构
决 来设 计 教 学 活 动 , 促 进 学 习 者 的 知 识 建 通 。由于 问题 及其 解决 方式 的不 同 , 问题 构 则 是 其 中的 一 条 核 心 思 路 。本 文 结合 信 解决在知识 建构 中 的作用 方式 也会不 同 , 息 技 术课 程 的 教 学 , 对 于基 于这 种 思 路 的 问 题 解 决 活 动 可 以 通 过 三 种 不 同 的方 式 导 教 学提 出 了几 点 建议 。 关键 词: P r o b l e m— B a s e d L e a r n i n g ; 问题
点置于一个 大情 境 中 , 引导 学生 借助 于情 验有一定 的距离 时 , 在 问题解决 过程 中 , 学 先 , 通过问题解决 , 学 习者 可以获得某类 问 境中的各种 资料去发现 问题 , 形成 问题 , 解 习者常常 需 要 同 时激 活 多方 面 的 相关 知 题 图式 , 形 成 相 应 的 问 题 解 决 技 能 。 当 面 决问题 , 藉此让 学生 将信 息 技术 或其 他学 识 , 并综合起 来做一定 的推理 和转化 , 以形 对较难 的问题时 , 学 习 者 没 有 可 以 覆 盖 整 科 的 知 识 应 用 到 实 际 生 活 的 问题 中 。基 于 成 解 决 当 前 问 题 的 思 路 , 这 一 过 程 可 以 帮 个 问题 的 图 式 , 但 有 一 些 能 反 映 问 题 的 部 问题式学 习是 近年来受到广 泛重视的一种 助学习者深化 对知 识 的理解 , 在知识 经验 分侧面 的图式 , 这时 , 学 习者可 以通 过图式 教学模式 , 它强调把学 习设置到复杂 的 、 有 之 间建 立更为 丰富的联 系 , 形成更为 整合 、 的组合 来 形成 解 决 当 前 问题 的 图式 。其 意义的问题情 境 中 , 通过 让学 习 者合 作来 更 为 融 会 贯 通 的 知 识 结 构 。 另 外 , 问 题 解 次 , 通过问题解决 , 学 习者 还 可 以基 于对 问 解 决真正 的 ( a u t h e h t i c ) 问题 , 来 学 习 隐含 决 可以将原理性知识 与一定 的问题情境联 题 的分 析, 建构起相 关的原理性知识 , 形 成 于问题背后 的科 学知 识 , 形成 解决 问 题 的 系起来 , 促进 问题 图式 的深化发展 , 提高知 对某种概 念 、 规律 和关 系的理解 。问题 解 技 能, 并 形 成 自主 学 习 ( s e l f —d i r e c t e d 识 的 可 迁 移 性 。 A n d e r s o n 的 AC T 决 意味着 由疑惑 不解到 理解 洞悉 , 由不 确 l e a r n i n g ) 的能力 。 ( Ad a p t i v e C o n t r o l o f Th o u g h t ) 模 型 中有 定到确定 , 由含糊到明确 , 问题解决 的结 果 问题解决 活动需要个体运用 自己原有 三个 主要成分 : 陈述性记忆 、 程序 性记忆和 就在于获得此 问题 的答案 。另外在解决 问 的知识经验 , 将 当前 的 问题情 境 同化 到 已 工作记 忆 。技能的获得就是 陈述 性知识转 题 的过程 中 , 学 习者往 往需 要将最 终 目标 有 的经验结构 中。而原 有知识 的运用 并不 化 为程 序性知识 的过程 , An d e r s o n将 这一 分解为若干个子 目标 , 为解决最终的 问题 , 是 原封不动 的套用 , 个体 需要 针对 当前 的 过 程 称 为 知 识 编 辑 (k n o wl e d g e 首先要解决一系列 的子问题 , 这些子问题 具体 问题 , 对 原有 的 知识 做一 定 的调整 改 企业家天地 ・ 0 9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P B L在 信 息技 术 学 科 的实 践
P B L具有跨学科 、跨时 间的特 点 , 它 以真实的 问题情境为基础 ,鼓励 学习
它 的各个 知识点从系统和逻辑上 的分离
性 都很 大 ,学生在开始学习某个知识 内 容 的时候 ,并不一定需要 ( 或者说是很 少 )具备某种前期学 习的基础 ,也就是 说 学习新知识基本上可 以从零开始 ,并 且先学什么 内容后学什么 内容也没有一 定的 、必需的关联 。从表 面上看 ,呈现 出零散的 、跳跃 式的知识结构 。
信 息技 术必修内容 “ 信息加工与表
达 ”中 “ 文 本信 息的加工”这一节是本
单 的行动从一种情境达到另一种需 要的
情境 时 ,就要示助于思考 ……这种 思考
开始学 习 ,而信息技术 学科 作为高技术
学科 的代表则恰恰 与之相反 ,在 中学阶
章 的重点 ,以下 P B L在本节课程教学 中
信息技术学科 的知识 体系具有不连续性 和跳跃式 的特点 ,非常适合于学生多 角
构 良好的问题甚至根本就不能算是 一个 真正 的问题 ,所 以,只有结构 不 良的问
决 ,都是 通 过 让学 习者 合作 ,解 决 真 实性 ( a u t h e n t i c )问题来 学 习隐含 于问 题 背后 的科 学知 识 ,形 成 解 决 问题 的 技 能 ,并 形 成 自主 学 习 ( s e l f - d i r e c t e d
生 以指导 ,元素 “ 问题 ”是什么呢?
“
一
个问题产生于一个活着 的人 ,
般 的课程体系是从 “ 基础研究层 ”
他有 一个 目标 ,但又不知道怎样做 才能 达 到这个 目标之时 。每 当他不能通过 简
经过 “ 技术层 ”到达 “ 应 用 层 ” ,学 习
者最先应该从最底层 的 “ 基 础研 究层”
需 要增加一部分拓展知识 的内容 ,用来 介绍瑶族的历史 、 传统节 日、 瑶 山风景 、
行过程等 比较 “ 深奥” 的知识 ,但却需 计算机 ,我们应该如何做 。信息技术课
程表现出 了十分强烈 的可操作和 实践性 的特性 ,它与游泳 的学 习非 常相 似 :如 果不下水 ,再多 的理论知识 都无 法让你
得不重新设计解决该 问题 的方案。结构 不 良的 问题没有一个 固定 的解 决模式 , 它不易解 决且没有 唯一的正确答 案 ” 】 。 而 当学生 面对 结构 良好的 问题 时,对学 生 的思维 能力要 求较低 ,学生不必 自己
3 . 知识 的高速发展性 信息技术 学科 是所有学科中发展最 快 的一个 ,新 技术层出不穷 ,硬件和软
浮起来。
元素 中,问题应该具 备一 个最显著 的特 要 知道 如果要实现某种结果 ,面对着
征就是结构 不 良,那么什么是结构不 良
瑶族服饰 、瑶族风俗 、瑶族饮食 等相关
内容 。
的 问题情境呢?
结 构不 良的问题情境是杂乱和 复杂
基 本要 求 :A 4纸 张 ,2 2页 ,一 周
的实践过程 。 1 . 问题 情境 的设置
的任务是设计某种行动 ,这种 行动能使
其从 当前 的情 境达到需要 的情境 f 3 】 。” 在这种意义下 ,我们可 以这样 理解 :如 果 你可 以用 已有 的 知识 去 解 决 的 “ 问
题 ” ,那 么 ,这 个 “ 问题 ” 它 根 本 就 不 是一个 “ 问 题 ” 。 因 此 ,在 P B L中 的三
段 ,学生根本 就没 有办法去学习到计算
机的 “ 基础研 究层”和 “ 技术层 ”,因 此 ,只能从最高 的 “ 应用层”开始学习。 也就是说 ,学习者并不需要知道数据 的 存储 原理 、图像的渲染技术 、指令 的执
这是一个真实 的问题 :学校编 写了
一
本音乐校本教材 《 我从 瑶山来 》,但
学科 教学 中引入 P B L ,对培养学生 的 自 主学 习能力 的作用是 巨大的 。
基 于 问题 的 学 习 中 的 “ 问题 ”
一
、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其他学
科有较 大的区别 ,特别是在学生 阶段 ,
基 于 问题 的学 习最 突 出 的地 方 就 是它是让学生 围绕着解决一 些结构不 良 的 、真实 的问题而进行 的一种有针对性
2 . 知 识 的 实 践 性
一
者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去解决 问题 ,是综
合实践最有力 的教学方式 之一。但 是 , 将它应用于现行 的信息技术学科教 学中
仅局 限于结 构不 良这一性质 )。在 P B L 的学 习方式 中,问题 、老师 、学生是构 成学 习过程 中的三个基本元素 ,学生是
度 、多层 次地 充分使用 自主探究和合 作 学 习等学习方式开展学 习 ,P B L就是其 中一 种非常适合信息技术学科 的学习方
式。
题才能促使学生 去分 析已知 、寻求 解决
问题必需的未知。
二、信 息技术 课程 的知识 特 点
1 . 知识 链 的 多发 性
l e a r n i n g )的能力 ] 。因此 ,在信息技术
却不能按原样照搬 它的模 型。 身为教师 , 对落实教学任务有十分 明确 的要求 ,在
授课形式 ( 基本上在教室 )与授课 时间 ( 以课时为单位 ) 上 也有基本的限定 , 因此 ,将 P B L应用于课堂教学需要做一 定 的改革 。
积极 的问题解决 者和学习者 ,老师负责
从认知 和元认 知 ( 即学会思考 )上给学
内完 成 。 2 . 学生 角 色 “ 出 版 社 总 编 ” :负 责 本 小 组 的T
的。其 中没有 足够的现存信息 ,所 以需
要学生 自己去查询 、收集 、 询 问和思考 。
当所有 的信息收集完备后 ,学 生就 得开 始设计 解决该问题 的方案 。问题情境会 随着新信息 的加入而发生 变化 ,会 引发 学 生在处理过程 中出现分歧 ,从 而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