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庆市2014年高考预测押题压轴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重庆市2014重庆高考压轴卷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重庆市2014重庆高考压轴卷

2014重庆高考压轴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

”“‘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朝A.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分封制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亚当·斯密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亚当·斯密认为A.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 B.清朝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国的进步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更利于经济发展3.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4.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

”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②不注重科学分析③不重实用④注重经验总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的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

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B.八仙来自于民间C.道教的广泛传播D.商品经济的发展6.终晚清之世,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

2014重庆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

2014重庆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

2014重庆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1.“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局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

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救。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佛教为汉文注入新鲜血液B.佛经是白话文体的主要源泉C.中国方块汉字具有局限性D.汉文化需要外来文化充实22.有人说:“牛顿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

”下列对牛顿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牛顿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②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③牛顿力学的创立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④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3.“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24.“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能够说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B.“南优二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C.“神舟”飞船发射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D.“银河—I号”研制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25.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前十名依次是:《泰囧》(国产)《泰坦尼克号》(3D)、《画皮Ⅱ》(国产)、《碟中谍4》、《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复仇者联盟》、《十二生肖》(国产)、《黑衣人3》(科幻)、《冰河世纪4》(科幻)、《地心历险记2》(科幻)。

2014年高考历史重庆卷试题解析

2014年高考历史重庆卷试题解析

2014年高考历史重庆卷试题解析蒋经纬2014年高考是重庆市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二次高考,是重庆地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命题的又一次探索。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历史考试大纲》以及重庆市教委颁布的《历史考试说明》,制定2014年高考历史重庆卷试题。

2014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顺承2013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风格,变化不大,难度适中,较2013年低,较2014年高考全国各省市历史试题相比难度中偏下,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笔者通过对2014年高考历史重庆卷试题的解析,与2013年高考历史重庆卷试题做一番比较,试图探索高考历史命题规律与趋势,得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启示,确保今后高中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很有必要。

限于笔者阅历与知识储备,文中难免存在不少纰漏瑕疵,恳请各位方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试卷综述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重庆卷是文科综合的一部分,与新课改之前的高考文综重庆卷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相比,承袭2013年高考文综重庆卷的结构,政治、地理分开考查,分值各占100分。

其中,历史试题共14道,分选择题和材料题两大部分:选择题12道,共48分,每小题4分;材料题共2大题,共52分,第一大题20分,三个小问,第二大题32分,四个小问。

历史试题结构与2013年相同,难易题交互穿插,摒弃了由易到难的传统命题思路。

全卷考点分布合理,不少题目命题角度新颖,切合时政要点,抽象与具体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题目立足课本知识并适当延伸,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中外历史的融会贯通,注重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辨别能力,注重学生历史答题的规范性、严谨性和分析综合的结合,间接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一步注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符合时代的现实需要,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2014最新重庆市高三锁定命题范围 针对性冲刺文科综合试题有答案

2014最新重庆市高三锁定命题范围 针对性冲刺文科综合试题有答案

最新重庆市高三六校联考锁定命题范围针对性冲刺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a<c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C.d<e D.图中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2.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回答3-5题3.符合该地位置和气候类型的是A.珠江三角洲、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C.黄淮海平原、温带季风气候 D.松嫩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4.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扬沙天气出现时期和主导风向应是A.3—5月、西北风B.12—2月、西北风C.6—8月、东南北D.9—11月、东北风5.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太阳辐射强度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A.白昼时间较长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阴雨天气较少 D.地面温度上升较快图5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据此回答6~8题。

6.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朋④外力作用A.①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圈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A.G晚于BB.A早于DC.B晚于DD.C早于F8.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HD指数是用来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程度,HD<0.30为协调状态,0.30~0.55为不协调状态。

2014届重庆市高三考前模拟试题(2014.04)历史卷解析

2014届重庆市高三考前模拟试题(2014.04)历史卷解析

2014年(春)重庆市高三考前模拟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共100分)【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宗法制、三省六部制、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明理学、维新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美国的联邦体制、史学观念、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等主干知识;注重在分析与解题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开拓学生思路,是份注重能力提升的试卷。

1.有学者认为:在商王康丁之前,商王之子以“大子”、“小子”等称谓表示排行大小的区别,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长子”等称谓表示主次、嫡庶之分。

该学者的研究表明商代已经开始萌发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卿世禄制【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答案解析】B 解析:从材料中“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长子”等称谓表示主次、嫡庶之分”的“主次、嫡庶之分”可分析出,商代王之子已经有等级之分,尤其是出现了嫡长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对“宗法制”历史概念的正确理解。

2.“(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再房分理有关政务。

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二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答案解析】D 解析:从材料中唐初“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于中书省”、玄宗“改为中书门下”可知A、B、C项说法有误;材料中“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再房分理有关政务”可分析出,“政事堂”下设六部,相当于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重庆市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二诊)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重庆市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二诊)

2014重庆二诊文综参考答案2014年(春)高三考前模拟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共 100分 )1.有学者认为:在商王康丁之前,商王之子以“大子”、“小字”等称谓表示排行大小的区别,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长子”等称谓表示主次、嫡庶之分。

该学者的研究表明商代已经开始萌发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卿世禄制2.“ (唐 )初 ,三省长官议事于门卞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再房分理有关政务。

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二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3.“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

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 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宥市无城。

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4.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王夫之对“理”的阐述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 )为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

右图所示斗争A.推动了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B.与平定“三藩之乱”同时进行C.为打击噶尔丹分裂势力创造了条件D.为我国东北边防带来了200余年的安定6.“今天下非不稍变旧法也 ,洋差商局学堂之设 ,开矿公司之事,电线机器轮船铁舰之用 ,不睹其变 ,反以蔽奸。

夫泰西行之而富强、中国行之而奸蠹 ,何哉 ?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故也。

重庆2014高考压轴预测卷(英语)

重庆2014高考压轴预测卷(英语)

2014重庆高考压轴预测卷英语试题卷本试卷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1. —Would you mind taking a picture of me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______. But I’m not sure how this camera works.A. It’s my pleasureB. Not at allC. I’m sorryD. Not really2. —Oh, Tom, what did you do this summer vacation?—Guess what? I had _____ great fun in _______ show performance “Voice of China”.A. a, theB. the, theC. /, aD. /, the3. He is looking for a job, ______ where he can make the most of his talent.A. itB. thatC. oneD. the one4. My friend, Tom______medicine and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Prague for four years, graduating in 2007.A. studiedB. has studiedC. had studiedD. has been studying5. To keep healthy, experts discourage people from eating wild mushrooms______they’re absolutely sure they’re safe.A. whenB. unlessC. sinceD. although6. It is simply a miracle that rice______grow in such a place.A. mustB. needC. shouldD. shall7. ______she said hurt the friend so much that this good woman was herself hurt for the pain she caused.A. WhatB. ThatC. AsD. Which8. To his disappointment, the opinion he tried to stick______wrong.A. to proveB. to provingC. to was provedD. to proved9. His promise______he would give away half of the year’s income to the disabled turned out a lie, ______made the public feel cheated.A. which; whatB. that; whichC. what; whichD. which; that10. —A girl called Jane______ you all day, and each time she says she has something urgent to tell you.—Oh, I’ll call her back soon.A. phonesB. phonedC. had phonedD. has been phoning11. —What would you wish to do if you were a college student again?—That’s very hard to say, but I wish I______when I was a college student.A. studied biologyB. had studied biologyC. did study biologyD. has not studied biology12. Only if______a driver’s license, ______be allowed to drive on the road.A. you have got; you canB. have you got; can youC. you have got; can youD. have you got; you can13. We spent hours driving and another few hours waiting, only _________ that the plane would be delayed until midnight.A. to be toldB. having toldC. to have been toldD. told14. It is not how much we do but how much love we put into what we do______benefits our work most.A. whatB. howC. thatD. which15. —Shall we invite the Wangs come to our party?—. They will have fun with us, I think.A. Why not?B. So what?C. How come?D. What for?二、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30分)请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2014届全国高考试题预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4届全国高考试题预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4届全国高考试题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这里所说的“秘密”可以理解为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C.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2.1861年,英商在上海创办了当时唯一的一家中文报纸《上海新报》。

发刊词云:“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

”材料反映了A.中国近代报刊媒体创办自由 B.报刊媒体不受新闻审稿制约C.国家政府支持报刊多元化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使媒体重视商业功能3.“1945年,大部分欧洲人不在认为他们的生活是受到一种非个人的、其运行规则无法改变的经济系统的支配。

他们能接受的看法是:经济能够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方式运行。

……不仅对经济的整体发展做计划,也对其中的特定环节做计划。

”材料反映当时A.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被废除 B.欧洲普遍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方兴未艾 D.各国重视对国民经济有效调控4.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

再比如,在生态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

……这类决策有很多”。

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 B.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5.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人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

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D.实施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

重庆2014年高考压轴卷政治试题(含解析)

重庆2014年高考压轴卷政治试题(含解析)

2014重庆高考压轴卷政治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中,若Q为自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各选项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右图一致的是① Q为小麦的价格,P为大米的需求量② Q 为人民币汇率,P为中国出口总量③ Q 为存款准备金率,P为社会总需求④ Q为商品价格总额,P为货币发行量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2、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应当A.运用法律手段——增加排污费的征收力度B.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微博、微信作为寻找商机的“敲门砖”,靠手机推广,无需门面租赁,超时空坐享更大的客户市场,成本低的“微商机”成就了不少人的“无本买卖”,低门槛、低成本的的推广模式下的形象展示、软广告植入,让更注重价值传递、内容互动和精准定位的“微营销”开启了新一轮的“圈子商机”。

“圈子商机”说明①信息化促进市场经济发展②降低成本是盈利的关键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时生产发展的动力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①③4、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关于科斯定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2014年权威解析版)

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2014年权威解析版)

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2014年权威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2.(4分)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3.(4分)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4.(4分)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

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

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5.(4分)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重庆市直属校2024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直属校2024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直属校2024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末,华商各商会成立后基本上都把“兴商学”列入组织章程,通过创办商业学堂、商业报刊和宣讲所、阅报所等多种形式致力于近代商业教育。

这体现了A.国人的文化素质提高B.商会是传统行会的延续C.政府保护华商的利益D.商战思想的传播与深化2.“星期日”源于犹太教的安息日,是休息和礼拜的日子。

11世纪时,英国法律禁止人们在星期日进行聚会、狩猎等世俗活动;到18世纪以后,娱乐、购物、郊游等成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内容。

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A.贵族政治走向没落B.宗教淡出社会生活C.工厂制度已经形成D.休闲活动商业化趋势3.李大钊曾在文中激情地写道:“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 凯歌的声。

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赞颂的是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C.中国五四运动胜利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

这说明唐朝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5.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

【恒心】201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精品版】

【恒心】201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精品版】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4级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上述材料反映了A.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古代农业注意因地制宜C.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2.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该现象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秋七月,初税田” 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C.“除井田,民得卖买” D.“昼出耘田夜绩麻”3.《资治通鉴》中记载:“建成(太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

”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

他的做法不符合①封建礼制②“三纲五常”③传统宗法制④选官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官钱,而强与之。

使出息。

……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

”这是反对A.免役法B.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D.保甲法5.蒋廷黻曾指出:协定关税和□□□□□是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

□□□□□应为A.五口通商权B.领事裁判权C.最惠国待遇D.内地传教权6.胡锦涛曾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推动”主要体现在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②③B.①③C.③④D.③④7.“…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高考真题——历史(重庆卷)解析版1

高考真题——历史(重庆卷)解析版1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答案】D考点:古代文学。

从材料“神游天地、上下求索”很容易想到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材料“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可以想到《离骚》的特点,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端。

故选D。

2.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答案】D考点: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的通道,“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故选D。

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考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A项错误,江南地区在汉代以后得到开发,但是发展水平还是落后于北方;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在魏晋时期,北方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江南开发已经成为定局。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所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该作品是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2.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4.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

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

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糟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日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

【一键打印版】2014年重庆市中考冲刺模拟预测猜题卷历史试题(10-1)

【一键打印版】2014年重庆市中考冲刺模拟预测猜题卷历史试题(10-1)

【一键打印版】2014年重庆市中考冲刺模拟预测猜题卷历史试题(10-1)(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按答题卡(卷)的要求作答。

1.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说:“我看见过火车。

”王五说:“我读过《民报》。

”赵六说:“我读过《青年杂志》。

”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2.重钢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钢铁企业,前身是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诞生于清开启近代化的: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绘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变法内容的实施情况:A.广开言路B.开办新式学堂C.提倡办实业D.裁撤冗员4.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

右图《革命》杂志的发行时间(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5.表格式归纳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图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填写: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6.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A.《圣母像》B.《蒙娜丽莎》C.《神曲》D.《西斯廷圣母》7.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等NBA巨星都是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

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A.新航路开辟B.美国南北战争C.三角贸易D.废除农奴制改革12.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最大贡献是:A.赢得了国家独立B.建立了联邦制国家C.维护了国家统一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9.《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第二次预测-历史(含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第二次预测-历史(含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第二次预测-历史(含答案)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首歌谣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2.《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

”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A.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C.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3.《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孙中山在1915年给第二国际(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求第二国际赶快派专家到中国来,“帮助我将中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共和国”。

这表明孙中山()A.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最早领导者B.已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C.希望利用国际因素推动民国建设D.对民国初期政治状况非常失望6.北京大学房德邻教授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重庆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

” “…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朝A.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B.实行分封制C.推行郡县制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亚当·斯密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亚当·斯密认为A.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B.清朝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国的进步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D.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更利于经济发展3.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4.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

”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②不注重科学分析③不重实用④注重经验总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的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

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B.八仙来自于民间C.道教的广泛传播D.商品经济的发展6.终晚清之世,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

国史馆的这种偏好从本质上说明A.传统的史家观念几无更新B.旧有的官僚体系仍为主流C.总理衙门的官员低人一等D.晚清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7.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中,最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事件是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加入世贸组织8.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创立了“财权政治”。

下列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A.实行四百人会议B.提倡学习手工技艺C.按收入划分等级D.颁布《解负令》9.“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

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

这反映了罗马法A.保持习惯法传统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C.崇尚自由和理性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10.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

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A.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德11.二战后,资本家积极鼓励职工购买和持有本企业的股票,进一步打破了资本家垄断企业股份的局面。

美国实施职工持股的企业,1974年为300多家,职工人数十余万人;1995年已达12000多家,职工12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0%。

这一现象A.增强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B.形成资本家、工人共管企业的局面C.完善和扩大“福利国家”规模D.使职工持股的企业成为现代企业主流12.1969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

”促使“谈判时代”到来的因素有A.美国与苏联争霸失败B.西欧、日本的崛起C.美国衰落,失去了领先优势D.第三世界对美国的威胁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32分)经世致用是儒学悠久的传统思想,提倡学术要面向现实,服务现实。

每当社会面临危机之时,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往往以此为号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姚安公曰:子弟读书之余,亦当使略知家事。

略知世事,而后可以治家,可以涉世。

明之季年,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于是黠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取功名。

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纪昀《闻微草堂笔记》材料二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材料三鸦片战争成为经世致用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契机。

在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之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林则徐指出“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

经世派痛定思痛,他们或“寻求异域之书,究其情事”,求制驭之方;或为御侮而兴利,“师夷长技”谋国富兵强,提出要“以彼长技,御彼长技”。

他们关注夷情,认识到“欲制外夷者,比先自悉轰情始”。

——黄毅《近代经世思潮与洋务思潮之比较》材料四近代经世思想及其学术学风的导向,为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底蕴,对西学的引进和传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经世致用思想本身所固有的功利性和短视性的局限,决定了它最终不可能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体系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一条御侮自强、救国救民之遣。

——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度其历史影响》(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之际学术风气的弊端;为此,顾炎武提出了哪些主张?(10分)(2)联系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林则徐对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之处及其基本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成为经世致用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契机”。

(8分)(3)材料四是如何评价经世致用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各阶段特征。

(12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世致用思想现实意义的认识。

(6分)14.(20分)国家政策是经济管理有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对秦孝公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

其境内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

”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女为官奴婢)”。

材料二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

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

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一时之间,“计划”一词成为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和驻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

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分析其提出的依据。

(6分)(2)材料二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改革的背景。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看法。

(7分)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故选B。

A项是汉武帝为解决封国问题,而采取的削弱地方割据的措施;C项与题目要求不符;D项是汉武帝为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维护专制统治而采取的措施。

2.【答案】D【解析】斯密的这段论述说明了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没有实行市场经济及与之相应的法制建设。

这样的制度安排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故选D。

斯密的这些论述切中了当时中国的时弊,揭示了中国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

3.【答案】A【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和对古代儒家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题中孟子思想主要是对君王的约束,而董仲舒则强化了君主的权力,属于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故A项表述符合董仲舒的主张。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莱布尼茨认为:中国人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数学知识,①②④符合材料;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实用性,③与材料及史实相反。

故选B。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的身上,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

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说明文学作品日趋世俗化,故本题选择A。

6.【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总理衙门是专门负责外洋事务的机构;材料中晚清时期的国史馆对于出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看出传统的中华夷狄的史家观念几无更新,其本质反映了晚清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

故选D。

A、B两项属于对现象的描述;C项说法错误。

7.【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新时期的外交活动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题中的关键是“远亲不如近邻”,主要是与邻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根据选项中的几个活动的相关史实,C项最能体现上述思想。

8.【答案】C【解析】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从而创立了“财权政治”。

故选C。

9.【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叙述罗马人认为法律应该适时调整,但不应变化太大,更不能因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改变法律,同时其还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由此可以得出罗马法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问题,所以选D10.【答案】C【解析】该题考察苏格拉底的思想表现。

题中的“证据”、“实证”等处说明苏格拉底不是一味地接受和盲从周围的一切,C项符合题意;其它三项虽然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但是与材料不符。

11.【答案】A【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企业资本由资本家垄断股份发展到普遍实施职工持股,这表明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故选A。

材料中没有涉及企业的管理问题,故B排除;材料与福利政策无关,排除C;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