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物为我,巧学古诗——《小儿垂钓》教学案例(西师版二年级第三册)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教案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教案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儿垂钓》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量和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中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小儿垂钓》这首古诗。

2. 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量和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 学会欣赏和感受古诗的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图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胡令能及《小儿垂钓》这首诗的背景。

2. 朗读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 解析诗句(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句,解释生字词。

(2)学生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 想象与联想(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诗中的场景,体会小儿垂钓的乐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5. 背诵古诗(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背诵,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相互检查,巩固记忆。

(2)学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拓展训练。

7. 作业布置(1)抄写《小儿垂钓》这首古诗,加强记忆。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3)以“我眼中的小儿垂钓”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古诗《小儿垂钓》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方式及其对自然的热爱。

2. 通过朗读、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寓意。

2. 进行适当的讨论和想象,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展示课文及解析。

2. 钓鱼竿、鱼线、鱼钩等相关道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呈现课题:“《小儿垂钓》古诗的主题与意境是什么?”2.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的儿童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热爱。

Step 2:朗读课文(10分钟)1. 请几名学生朗读《小儿垂钓》。

2. 解释生词和短语:萤火、罨画、青草、小虫。

Step 3:理解课文(20分钟)1. 展示课文的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寓意。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进行讨论。

Step 4:活动(30分钟)1. 小组讨论:请学生就古诗中的一句诗句或一个意象进行深入解读,并用自己的话组成一段描述。

2. 展示并分享,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

3. 真实模拟垂钓:提前准备好钓鱼竿、鱼线、鱼钩等钓鱼用具,在学校附近的水池或庭院进行简单的垂钓体验活动。

Step 5:总结与小结(10分钟)1. 小结古诗《小儿垂钓》的主题和意境。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思考。

六、课堂延伸:1. 提供更多的古诗欣赏,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

2.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一首以儿童垂钓为主题的古体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小儿垂钓》的意境和寓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际的活动,使学生更加亲身地感受到了儿童垂钓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课堂时间可能不够充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流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小儿垂钓》篇一作者:霍旭萍转贴自:点击数:87《小儿垂钓》课例评析霍旭萍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

《小儿垂钓》。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课文朗读录音)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

(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

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四、学习前两句1.指名读第一句。

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

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

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

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

边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1.齐读第三句。

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2.指名读第四句。

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是什么意思?“不应人”呢?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标题:古诗《小儿垂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古诗《小儿垂钓》的内容和意义。

2. 学习基本的古诗鉴赏技巧和表演技巧。

3.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解读古诗《小儿垂钓》的内容。

2. 学习古诗的朗读技巧和表演技巧。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课前准备一段正在钓鱼的视频或图片,用以引入课程。

3. 相关古诗课本或教辅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展示一段正在钓鱼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钓鱼的思考和想象。

2. 引导学生谈论钓鱼的经历或了解,并激发学生探索古诗的意义。

1. 将《小儿垂钓》的原文展示在课件或黑板上。

2. 分段解读古诗,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孩子垂钓的景象、心情和寄托。

3. 学生分组,让每组挑选一段古诗进行小组朗读,鼓励学生模仿并表达对诗意的理解。

探究(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例如对仗、比喻、拟人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分析,重点观察诗歌中句子的长度、音调和韵律对整体效果的影响。

3.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分别扮演小儿和鱼儿,利用表演的形式演绎《小儿垂钓》。

拓展(15分钟):1. 带领学生通过创作或改编方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重新创作《小儿垂钓》。

2. 学生分组完善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小组演出或展示。

3.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将现代元素或自己的经历融入到创作中。

1. 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或改编作品,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2. 引导学生总结古诗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3. 回顾教案中的重点和难点。

这个教案主要以古诗《小儿垂钓》为核心,旨在通过课堂指导和学生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首古诗的意义和形式,并通过创作和演绎的方式活学活用古诗知识。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

2、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

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

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

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

2、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

3、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

提出问题。

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住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睬。

3、探究与争论: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

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4、朗读背诵古诗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

化物为我,巧学古诗——《小儿垂钓》教学案例(通用12篇)

化物为我,巧学古诗——《小儿垂钓》教学案例(通用12篇)

化物为我,巧学古诗——《小儿垂钓》教学案例(通用12篇)化物为我,巧学古诗——《小儿垂钓》篇1[教育背景]俗话说:欲望是最好的教师。

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先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情画意,然后自己用唱、跳、演等方法,体味古诗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迁移创新,延伸提高:师: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大家理解了诗意,在你们的脑海中,都浮现一个初学钓鱼的小男孩那可爱的样子。

平时我们学古诗都是用读的方法,今天大胆改革创新,用唱、跳、演等方式都可以,表达诗意,诗情。

(生自由组合,准备表演)组1:我们用唱歌的方式学习,用《刘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诗演唱。

(台上唱得绘声绘色,台下的跃跃欲试。

)唱完后,生鼓掌。

组2:我们用朗读配合动作的方式表演,(两人读诗,一人演小儿,两人扮鱼,游来游去,一人扮过路人。

)演完后,生纷纷发言。

生:我给这个小组提个意见,范明智演的小孩子不像,诗里说他连路人的问话都不理睬,但范明智却东张西望不专心。

生:我认为谢伟杰演的过路人很好,他弯腰做揖,态度很诚恳,很谦虚。

师:这两位同学看得可认真了,还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意见,真好。

还有哪个小组表演呀组3:我们用讲故事配上动作表演。

(一个讲故事,其余的扮小孩、苇草、路人、鱼儿。

)演出时,生在下大笑,演完后生评:生:这次的小孩演得非常好,蒋楚依同学不但动作做得好,神态也很逼真,把垂钓小孩那紧张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情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生:我认为涂航辉同学的故事讲得好,他不但把诗歌的内容表述出来,还加上了时间、地点、天气等内容,就像我们亲身参与了小孩钓鱼的故事一样。

生:我认为这两条小鱼也演得好,把鱼儿想吃饵又小心试探的动作表演得十分形象生动。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学钓鱼的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诗中,与诗人一起看到那有趣的场面。

《小儿垂钓》教案

《小儿垂钓》教案

《小儿垂钓》教案一、复习导入。

(课前诵读儿童古诗)1、同学们,诵读完刚刚这几首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有什么感受?2、这些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昨天我们也学了一首《池上》,谁来试着诵一诵?(生背诗)追问:这个小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儿童古诗——《小儿垂钓》。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垂”字,横画较多,写匀称。

4、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生答)你们喜欢钓鱼吗?齐读课题。

5、今天的小儿和昨天的小娃又有何不同呢?让我们一起跟唐代诗人胡令能去看看吧!二、初读古诗,敲响韵律。

(ppt:出示全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交流朗读,指名读,齐读。

(师评1:你读得不仅字字正确,而且声音洪亮/你的朗读自信而有情感。

)(师评2:老师注意到,同学们把诗中两个生字读得特别准确。

)2、学习生字“稚”。

“稚”是一个生字,你怎么来记住它?(ppt:“稚”和“侧”加红)我们一起来写写看,田字格范写:“左右结构摆端正,禾字写窄放左边,中间单人竖最长,右边四横要均匀。

”能给它组个词吗?(幼稚、稚气、稚嫩。

ppt:出示扩词。

小结:这些都表示年纪小、年幼的意思。

所以,“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

)3、学习生字“侧”。

来看第二个生字。

“侧”在字典中有两个解释:①旁边;②向旁边歪斜。

那诗中“侧坐”是哪个意思呢?能用动作告诉老师吗?(学生做动作)好,明白了。

4、字字准确难不倒大家,让我们一起把这两个字送进诗中读好它!(齐读诗)5、读出节奏。

(过渡:同学们,古人读诗讲究抑扬顿挫,音律和谐。

)(1)谁能来试着诵一诵?(生评)如果注意(停顿、响亮……)就更好了。

(ppt:出示划分节奏的古诗)(2)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听一听,老师读得和他有什么不同?指名读,齐读。

(师评1:你的声音婉转动听,清脆悦耳。

)(师评2:真是一个小诗人,读出了古诗的节奏感。

)(师评3:真好!同学们的朗读声情并茂,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正在垂钓的小儿。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儿垂钓古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会写2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通过看图学文,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垂钓吗?常常跟谁去钓鱼的?2、带着你们兴奋的心情跟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一个小朋友。

他也喜欢钓鱼,我们去认识认识他吧!3、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5、理解课题:"小儿"就是"小孩儿","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

6、作者简介。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

2、生自由朗读古诗,强调朗读的节奏。

3、圈出生字。

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一组开火车读生字。

4、“蓬”是什么结构?带有草字头还有哪些字?(芳、草)5、“垂”是独体字。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同学们真聪明。

我们的祖先更聪明。

6、字理识字:“垂”。

(土上长着一颗树,树上挂着两个果。

)我们的祖先这样记下这个字,也这样写着着。

后来又写成,最后又写成现在的楷书。

7、指导书写“垂”字。

出示“垂”字笔顺分解图。

8、“侧”古今对照。

9、“应”是多音字。

(应该、答应)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意。

1、理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蓬头:头发散乱,没有梳理。

垂纶:纶指垂钓用的丝纺线。

垂纶就是指垂钓的意思。

莓苔:长在湿润之处的低等植物。

一般长在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之处。

映身:掩饰着身板。

2、连起来说诗句的意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导语】《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

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希望能让您的学习工作更上一新新台阶,帮助到您。

【原文】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朝代】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

5、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童年快乐,生成素朴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积蓄童年情愫,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品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1、让爸爸妈妈帮助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乐事。

2、鱼竿、小凳、补充材料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听说,咱们四年级1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儿地,这不今天我就自告奋勇地要来给大家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掌声。

这么热情,那老师送给你们一组有趣的图片作为感谢吧!想看吗?看,鞋子进水了,却依然玩得——好玩吗?玩过吗?这是——有趣吗?同学们有过哪些快乐的童年回忆呢?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乐!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你和家人朋友去钓过鱼吗?老师调查一下,钓过鱼的小朋友举一下手。

《小儿垂钓》教案

《小儿垂钓》教案

《小儿垂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儿垂钓》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学会用古诗的意境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古诗;(2)学会通过古诗来感悟生活,培养审美情趣;(3)提高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向往自然、珍惜时光的情感;(3)培养学生勤劳、善良、机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小儿垂钓》这首古诗;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 学会用古诗的意境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 学会用古诗的意境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小儿垂钓》的图片和文字;2. 教学道具:钓鱼竿、鱼饵等;3. 教学音频:古诗《小儿垂钓》的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钓鱼竿、鱼饵等道具,引导学生说出与钓鱼相关的词汇;(2)教师播放《小儿垂钓》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小儿垂钓》,理解古诗的大意;(2)学生圈画出古诗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其含义;(3)学生结合图片,理解古诗中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4. 朗读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小儿垂钓》,注意停顿和语气;(2)学生跟读,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意境;(3)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背诵古诗。

5. 应用拓展(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古诗的意境来描绘一幅自然风光或人物形象的画;(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画作并解释其寓意;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抄写《小儿垂钓》并背诵;(2)以《我眼中的小儿垂钓》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该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小儿垂钓教案(优秀3篇)

小儿垂钓教案(优秀3篇)

小儿垂钓教案(优秀3篇)《小儿垂钓》教案篇一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蓬头、垂纶、侧坐、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及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怎么钓的?好玩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诗人笔下的小孩儿钓鱼可是另有一番趣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小儿垂钓》。

(课件出示:小儿垂钓)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3、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同学们先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再动笔写一写,看看谁写得最美。

“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要站稳了,咱们一起来书空一下。

“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里面有个点。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吗?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写字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握笔姿势,拇指和十指捏住笔杆,中指轻轻的靠着,坐姿要端正,先看清楚字的写法,再工工整整的写下来。

4、释题:“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他曾是一位手工匠却写出了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二、初读识句1、这首小诗呀就写在书上86页,同学们赶紧翻开书第18课,听老师读读,要求听准字音。

同学们勾出诗中的生字,再自己把小诗拼读两遍,遇到勾画出的生字再多读一读。

2、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

.(指名读、领读、齐读)/其中还有两个生字读音相同,你们发现了吗?齐读、自读,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3、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你们读得真准!4、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

先来看看老师怎么写,注意认真观察。

师范写“映”和“侧”请同学们在生字格里描描红。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儿垂钓3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儿垂钓3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写本课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3、借助图画,根据诗句联系生活想象出小孩钓鱼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

教学重、难点:1、认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

学生:观察人们钓鱼时的动作神态,并把观察所得讲给大家听听。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学案:1、借助拼音熟读古诗,认写本课生字,试着给生字组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试着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图画)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生根据图上内容进行回答)2、有一位大诗人看到这一情景,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预习交流1、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古诗,哪位孩子愿意给大家有感情的诵读一下古诗呢?(指名读—指名评价)2、交流生字预习情况。

三、探究展示1、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注意老师读的节奏。

2、学生自读古诗。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把诗读得通畅,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

3、同桌互相听读指正,全班展示评价。

4、用生字卡片做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5、小组内读古诗,图文对照领悟诗意,看看能读懂什么,将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会提出来。

6、全班交流读懂了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

在最疑惑的地方,教师作精当的点拨,相机指导学生结合诗句和图画了解“蓬头”“垂纶”、“稚子”、“借问”、“不应人”等重难点词语,让学生了解诗意。

7、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

8、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达标检测1、读一读,再选一个词语造句。

对应应答反应应用题倒映映照放映映山红2、背诵古诗。

五、总结拓展1、你喜欢诗中的这个男孩吗?为什么?(预设:喜欢,因为他天真可爱。

)2、古代的许多诗歌描述儿童的可爱的形象,写得太好了,我们来读读:(1)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⑵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学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小学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小学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xiǎoérchuídiào小儿垂钓(唐)胡令能péng tóu zhì zǐ xuéchuí lún蓬头稚子学垂纶,cè zuò méi tái cǎo yìng shēn侧坐莓苔草映身。

lù rén jiè wèn yáo zhāo shǒu路人借问遥招手,pà dé yú jīng bù yīng rén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lún):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méi):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问路。

应(yìng):回应,答应,理睬。

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课文1、看诗,听录音。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原文】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朝代】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

5、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童年快乐,生成素朴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积蓄童年情愫,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品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1、让爸爸妈妈帮助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乐事。

2、鱼竿、小凳、补充材料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听说,咱们四年级1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儿地,这不今天我就自告奋勇地要来给大家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掌声。

这么热情,那老师送给你们一组有趣的图片作为感谢吧!想看吗?看,鞋子进水了,却依然玩得——好玩吗?玩过吗?这是——有趣吗?同学们有过哪些快乐的童年回忆呢?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乐!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你和家人朋友去钓过鱼吗?老师调查一下,钓过鱼的小朋友举一下手。

(问没举手的学生):你们没钓过鱼怎么说喜欢钓鱼呢?看来同学们确实都喜欢钓鱼。

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有关钓鱼的知识。

第一个问题:在什么地方钓鱼?第二个问题:你们是选择人不常去的地方钓鱼呢,还是选择人经常去的地方钓鱼?为什么?再问一个问题: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长得茂盛,还是长得稀少?为什么?(你很聪明。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小儿垂钓_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小儿垂钓_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小儿垂钓_西师大版小儿垂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

会写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能力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课件出示河边情景)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们看!(课件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

(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

谁还想读?指名读。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

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1)指名看图表演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小儿垂钓》教案

《小儿垂钓》教案

《小儿垂钓》教案教案:《小儿垂钓》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唐诗三百首》中的《小儿垂钓》。

诗文内容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儿垂钓》。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音响。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钓鱼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与钓鱼有关的词语,如“鱼竿”、“鱼钩”、“鱼饵”等。

进而引出本课《小儿垂钓》。

2. 诗文朗读(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3. 诗文解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如“垂纶”、“莓苔”等。

帮助学生理解诗文意思,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道与诗文相关的练习题,如:“诗中描述的小儿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运用诗文内容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他们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背诵《小儿垂钓》,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文内容。

2. 答案:《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

小孩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可爱的身影。

有路人问路时,小孩害怕惊动了鱼儿,远远地招了招手,不敢回应路人。

这首诗表现了小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展现了作者对纯真、自然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其他唐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小儿垂钓》的内容和背景。

2. 掌握诗中的字词和意境。

3. 能够欣赏古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 分析古诗《小儿垂钓》的情感和意境。

2. 学习古诗中的字词和表达方式。

3. 进行文学欣赏和诵读。

教学准备:1. 教材:古诗《小儿垂钓》。

2. PPT 或黑板。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出示古诗《小儿垂钓》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并进行交流。

分析诗歌:1. 教师解释古诗《小儿垂钓》的背景和内容。

2. 分段解读古诗的字词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诗歌欣赏: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小儿垂钓》,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进行评比,欣赏不同组的朗读风格。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中的形象描写和意境,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诗歌写作:1. 教师提出一个主题,如“童年的记忆”或“我喜欢的活动”,让学生以《小儿垂钓》为参考,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2. 学生可以借鉴古诗的表达方式和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自己独特的诗歌。

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诗歌,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古诗《小儿垂钓》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拓展: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古诗,进行诗歌学习和欣赏。

2.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传统。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儿垂钓》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课文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指名读后两句。

②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③他来干什么?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⑤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⑥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⑦“应”是什么意思?(回答)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⑧指名学生表演。

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⑨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⑩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写本课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3、借助图画,根据诗句联系生活想象出小孩钓鱼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物为我,巧学古诗——《小儿垂钓》教学案例(西师
版二年级第三册)
[教育背景]俗话说:欲望是最好的教师。

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先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情画意,然后自己用唱、跳、演等方法,体味古诗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迁移创新,延伸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大家理解了诗意,在你们的脑海中,都浮现一个初学钓鱼的小男孩那可爱的样子。

平时我们学古诗都是用读的方法,今天大胆改革创新,用唱、跳、演等方式都可以,表达诗意,诗情。

(生自由组合,准备表演)
组1:我们用唱歌的方式学习,用《刘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诗演唱。

(台上唱得绘声绘色,台下的跃跃欲试。

)唱完后,生鼓掌。

组2:我们用朗读配合动作的方式表演,(两人读诗,一人演小儿,两人扮鱼,游来游去,一人扮过路人。

)演完后,生纷纷发言。

生:我给这个小组提个意见,范明智演的小孩子不像,诗里说他连路人的问话都不理睬,但范明智却东张西望不专心。

生:我认为谢伟杰演的过路人很好,他弯腰做揖,态度很诚恳,很谦虚。

师:这两位同学看得可认真了,还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意见,真好。

还有哪个小组表演呀
组3:我们用讲故事配上动作表演。

(一个讲故事,其余的扮小孩、苇草、路人、鱼儿。

)演出时,生在下大笑,演完后生评:生:这次的小孩演得非常好,蒋楚依同学不但动作做得好,神态也很逼真,把垂钓小孩那紧张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情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生:我认为涂航辉同学的故事讲得好,他不但把诗歌的内容表述出来,还加上了时间、地点、天气等内容,就像我们亲身参与了小孩钓鱼的故事一样。

生:我认为这两条小鱼也演得好,把鱼儿想吃饵又小心试探的动作表演得十分形象生动。

……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学钓鱼的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诗中,与诗人一起看到那有趣的场面。

特别是第3小组的表演,不仅把小孩紧张的心理与天真可爱的形象演得活灵活现,而且还能根据古诗展开合理的想象,真是棒极了。

[分析]: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我让学生采用各种喜欢形式来重现古诗的方法比较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就
上来了,有了兴趣,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思维就活跃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不仅将古诗的内容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情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反思]:这首古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比较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因而我在备课时就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选择自喜欢的方式重现诗歌。

在轻松活泼的表演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作者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