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H型”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合集下载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摘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职业能力相对不足和软技能培养相对缺乏等,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专业+外语”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围绕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以及“双创”融合培养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且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复合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3-0115-04[收稿时间]2023-08-05[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2JGB438);2022年广西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XGK2022032)。

[作者简介]钟明辉(1983—),女,广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算法和信息信号处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同年,国家出台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9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对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提供了具体指导。

鉴于国家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地方高校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这既是地方高校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地方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发展的必要条件。

据此,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确立了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专业+外语”特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旨在为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模式,促进地方高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模式,促进地方高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模式,促进地方高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摘要]提高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从2005年起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对实践教学等进行了系列改革和创新探索。

在“以生为本,学用并举”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课程实验、两个一工程、学科竞赛、校外实践基地等“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7-0054-04一、课题提出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1992年,经过20年的发展,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士、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从2005年起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对实践教学等进行了系列改革和创新探索。

主要解决当前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重课堂实验和校外实践、轻课外实训和校内实践”的问题。

[1]第三,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存在“重验证性实验,轻设计和综合性实验”,实验缺乏针对性训练的问题。

第四,校外实践缺乏实践基地的内涵建设,实习效果有限,影响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与教学理念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坚持“以生为本,学用并举”的教学理念,以校内实验资源和校外实践基地为基础,以高素质实践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不断提升和完善实验教学设备与实践环境,创建科学、完善、先进的课程实验、“两个一”工程、学科竞赛、校外实践基地等“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

创建基本操作训练、编程训练、设计训练、综合开发训练的“四训练、五能力”课程实验模式,注重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研究、实验教材、实验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平台等软件建设,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创建开发一个软件系统、组建一个网站的“两个一工程”校内实践模式;创建以科研项目形式推进和管理的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模式;拓展学生校内和课余实践空间,构建以项目驱动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校园实践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设计开发能力的形成,提高专业应用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实践育人体系的创建与实践——以衡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实践育人体系的创建与实践——以衡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374—创新观察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中明确强调“紧密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1],积极开展“新工科”等“四新”建设。

新工科是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挑战,是服务新经济发展、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需要。

衡水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肩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须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其培养的人才定位为适于区域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

作为工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的新挑战,如何在学分制管理体制转型中,挖掘校内外的资源,借助新信息技术“互联网+”,以项目驱动为载体,有效开展见习、实习、实验等各环节,完善新工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及合作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建设,以切实实现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育人能力的提升,值得研究者深入思考。

为此,研究团队立足实践需求,以衡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基于新工科背景,开展了实践育人体系的深入探索。

1 新工科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1.1 新工科建设激发高校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活力。

作为汇聚和培养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

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日趋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创新、科技革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而高校服务及引领产业发展的效能日趋下降,两者之间产生的距离日趋加大。

新工科建设恰逢其时,为高校和产业的对接和发展架起一道桥梁,激发高校内部积极调整、转型升级,引导其主动跟进乃至引领产业新发展。

1.2 新工科建设为高校工科类专业发展明确新目标。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系列战略的实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供给侧转型,带动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高校面临如何转、如何调之时,新工科建设给高校工科类专业建设注入了新活力,紧密对接复合式工科人才培养,加快跨学科的工科类专业资源整合等,为高校工科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目标。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新工科建设是根据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协同发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类专业作为新工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通常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

而在新工科建设中,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成为迫切需求。

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其次,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项目中进行实践操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工作实践,增强就业竞争力。

再次,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往往需要多个专业间的协同合作,而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往往注重个体能力培养,忽视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应当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注重创新意识培养。

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极为快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通过实践项目、科研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计算机教育领域,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的模式。

针对当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适应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第一种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依赖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力量。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教师以教授课程为主要任务,通过系统的讲授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能力。

这种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适用于培养学术型或研发型人才。

第三种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依赖于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组织培养计划,并提供实践机会和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模式,计算机人才的培养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注重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再次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的培养,提供实践环境和实际项目,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最后是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不断充实自己。

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学生特点来灵活选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

人机物融合智能化时代计算机专业创新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人机物融合智能化时代计算机专业创新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人机物融合智能化时代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人机物融合智能化时代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创新观,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计算机专业人才能力建设、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贡献力量。

具体来讲,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以有效地利用和提升学生自身潜力为目标,发扬教育市场精神,营造学生学习主体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

要突出学生的素质提升,因材施教,将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3.坚持综合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把知识、技能、思想素养、情感和道德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技术和素质的综合提升;
4.坚持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把握学生的实践发展规律,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5.坚持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坚持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
学生的创新潜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6.坚持继续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建设。

要着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增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心理调节,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改进培养模式,发挥继续教育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建设中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热门的学科之一。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因而,如何构建一套卓越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基于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需要,既要关注单个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技能,也要注重他们的视野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计算机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编程基础、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

2. 计算机工程能力。

通过实践项目与实践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机工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软件与硬件的综合掌握能力。

3. 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问题。

4. 综合素质。

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学生的根本道德素质,也包括对社会的认知、对自身发展的规划和对人生的态度。

二.核心课程培养卓越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要精心设计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身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课程体系,它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

具体而言,核心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数据结构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在编写计算机程序时的效率和质量。

2. 算法设计和分析。

算法设计和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实现原理,并深入理解计算机算法的本质。

3. 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掌握编程语言,追求高效率和质量,是现代计算机程序开发的关键。

4.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学生深入研究计算机系统提供基础。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传统的计算机类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高校和企业开始探索计算机类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培养出更具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背景介绍中,我们需要强调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需要具备计算机技术背景的人才来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和机遇。

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加强对计算机类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背景介绍】要突出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也要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解决提供引子。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

而随着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计算机类人才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合化。

传统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于是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了新的人才培养趋势。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学科分割使得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隔阂,难以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的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存在欠缺;缺乏与市场需求接轨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使学生具备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正文2.1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计算机科学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类专业逐渐成为高校中的热门专业之一。

纯粹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具备“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文将从培养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高校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课程、项目实训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实践、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培养他们的编程、算法、数据库管理等技术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与计算机类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例如金融、医学、国际贸易等,提供更多复合应用领域的知识背景,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实践项目实践项目是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各种实践项目,例如参与市场调研、开发企业应用软件、参与大型科研项目等。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例如程序设计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竞争意识。

三、拓宽实习实训渠道实习实训是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宽学生的实习实训渠道。

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金融软件开发的实习机会;与医院合作,为学生提供医学信息系统开发的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了解行业需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素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实践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和机会。

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襄樊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例

地方高校“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襄樊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例

地方高校“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襄樊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例论文导读::在分析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地方高校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多维实践教学体系,该模式的构建有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随着信息学科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IT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招生规模较大、培养学生人数众多的专业之一。

各类用人单位十分看重该专业毕业生的项目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希望所招聘的学生像带USB接口的外设一样,“即插即用”,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参照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相关专业而制定,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现象,致使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不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出现用人单位招聘难的问题。

地方高校如何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培养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形式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谱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应强调特色和适应性,强调学校和专业的准确培养定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应具有一定的差异。

襄樊学院属于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教育管理论文,在专业定位上主要是围绕鄂西北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由于地方院校受条件与环境的限制,专业发展难与知名高校相抗衡,需要站在新的角度立足地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重新审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指的是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其他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领域应用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如计算机+医学、计算机+金融、计算机+管理等。

为了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学校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

以下是我个人对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首先,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不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专业特点,开设专门的课程来满足需求。

比如在计算机+金融专业中,应设置金融知识和金融分析课程。

在计算机+医学专业中,应设置生物医学课程,以便进行医学影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计算机+管理专业中,应设置管理知识、数据挖掘课程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素质。

其次,加强学科交叉和团队协作是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手段。

在学科交叉方面,应该促进学生与其他专业领域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以便学生能够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融合计算机技术和其他领域应用。

在团队协作方面,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团队实践活动,以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领导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互动讨论、反思总结,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技能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是培养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

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等。

在实验室教学方面,应该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实习教学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引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当前高校中备受瞩目的专业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优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各高校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

本文将对这些改革与建设进行综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校纷纷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高校普遍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不仅可以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实验室建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与实际项目开发的结合。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高校纷纷引入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提升其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

课程体系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各高校纷纷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设,以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

强化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为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高校对基础课程进行了强化。

这些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通过深入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拓宽专业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外,高校还拓宽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

这些课程旨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技术和知识,提高其综合能力。

这些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现在,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金融、制造业、交通、通信等各个行业中,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各个行业内部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了广受社会欢迎并备受重视的人才培养方向。

“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计算机技术和某个特定行业知识结合,并能够独立开发、设计、实现和维护相关软件、硬件及系统的专业人才。

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具备一定的行业应用知识,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快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

为了培养这种复合应用型人才,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各方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开展校企合作实践课程、参加专业实训和竞赛以及进行毕业实习等。

这些实践活动从不同方面为“计算机类+X”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先,校企合作实践课程是“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可以更快地了解具体行业及应用场景,而且还能够结合企业需求来开设相关课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对计算机技术在该行业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最后,毕业实习也是“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毕业实习是学生们走出校门,接触真实行业环境的机会。

实习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跟随企业项目和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实习,积累实际经验,并将所学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具体的业务中。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综上所述,“计算机类+X”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实践。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真正达到“应用型”的目标。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行业和学术融合的培养模式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行业和学术融合的培养模式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行业和学术融合的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兼顾学术研究挑战,构建行业和学术融合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建立适应多元化需求的培养体系。

一、行业需求与学术研究的融合行业需求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而学术研究则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构建培养模式时,必须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既满足行业要求,又能够深入学术研究。

首先,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设置实践型课程和项目实训。

通过与行业合作,引入真实案例和实际问题,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开设行业导师制度,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或企业人员参与学生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能够及早接触行业实际情况。

其次,为了确保培养体系与学术研究的融合,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

建立科研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同时,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二、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构建建立行业和学术融合的培养模式,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机会等多个方面进行构建,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培养体系。

1. 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应综合考虑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平衡。

既要注重基础课程的教学,如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等,又要设置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如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等。

此外,还可以增设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供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

2. 师资队伍:构建行业和学术融合的培养模式需要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

除了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导师,还应注重引进具有学术背景的教师。

这样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同时兼顾学术研究的深入。

3. 实践机会: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实际问题,培养方案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

培养具备卓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力的人才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

本文将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方面展开讨论。

一、培养目标的确立在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时,首先需要确立培养目标。

这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确定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我们应该培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的优化为了培养出具备卓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

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引入前沿科技和行业趋势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和发展趋势。

还可以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加强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出具备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实践教学的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不仅要进行实验和工程实践,还要有项目实训和实习实践。

通过实际的项目研发和工程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全面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充分接触行业实践,了解企业需求,提前适应未来工作环境。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展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_郭银章

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_郭银章

6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13-0006-04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郭银章,曾建潮(太原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针对办学指导思想、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行业特色明显、专业方向细化、实践技能突出、素质教育鲜明”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在基于知识深度优先和专业模块细化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1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支撑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网络技术。

作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域高科技人才的主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我国的信息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工科专业,在771所高等院校开设。

这些高校除了几十所属于国家教育部直管以外,绝大部分是地方高等院校。

上世纪末,随着社会需求的强势拉动,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了的大量扩招和新专业设立,地方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依然强盛,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无法就业。

IT 行业就业难,原因在于求职者的知识结构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不接轨,很多人求职无门,众多企业无法招聘到合格人才。

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范围太宽,培养方案雷同。

目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领域仅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高度概括、培养范围的过度宽泛以及专业定位不明、课程面面俱到却无法保证深度等不足逐渐凸显出来。

地方高等院校在开设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时,培养方案绝大部分参照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地方高校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马致明,栾静,杨勇,李海芳(新疆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针对新疆地方高校在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关键要素的系统研究,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融入教学团队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双赢格局,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创新驱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需求的计算机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探索;计算机类专业;新疆地方高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6-0097-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Computer Innovative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MA Zhi-ming,LUAN Jing,YANG Yong,LI Hai-fang(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innovative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Xinjiang,through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key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echanism is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an all-round and three-dimensional training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constructed.The win-win situation of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ement and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has been achieved,and a large num⁃ber of computer innovation talents who adapt to innovation driven,meet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have been trained.Key words:innovative talents;training;exploration;computer major;Xinjiang local universities1引言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创新能力不但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H型”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H型”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H型”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摘要:在教育部等部委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近几年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本文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立足地方、打通基础、分流培养”的原则提出如何构建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H型”模式及其现实依据,并探讨了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内涵及特点,以及对该模式的一些实践探索和实施该模式的一些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H型”模式;教学新体系;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涉及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

地方高校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要结合地方大学的定位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地方高校中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立足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此为抓手,提升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质量。

1建构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实依据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计算机类人才,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就是结合地方大学的定位和现实情况以及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现实依据为:(1) 有利于解决地方高校面临的紧师资、短人才的发展困境。

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地方高校面临量的扩张与质量内涵发展的矛盾、紧师资与短人才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人才标准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在地方高校表现尤为明显。

如果不能有效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人才质量标准多样化的必然要求,符合人的成才规律、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无论是学校定位、生源质量、学生求学意愿、价值取向,还是社会需求、就业市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校园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一、构建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在制定和调整培养方案时,在保证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跟踪社会发展与需求及鲜明的专业特色。

2022级培养方案的调整主要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2022年编制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2]的要求,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深度、课程之间的衔接、学时及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等,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和充分的研讨,2022级培养方案调整宗旨是保证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完整,并提出进一步落实“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2022级培养方案的调整,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符合“教指委”提出的规范。

其中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为25%,高于“教指委”规范中建议的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20%的比例,符合加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但从学生参加竞赛的结果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反馈意见分析,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需要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予以支撑。

在培养体系中应为实践教学留出足够的学分学时,构建包含实验、训练与创新实践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3]。

因此,在调整2022级培养方案时,对33所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采样分析。

主要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及实践课程的理论教学、基础实验及专业实践的学时和比例进行定性和定量计算分析,经过“分院专业委员会”(“分院专业委员会”由大学教授、大连计算机行业协会负责人、计算机企业总经理和一线主管、人力资源部门总监等人员组成)和专业教师详细研讨,2022级的培养方案采用了模块方式课程群,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专业选修课程群,并适量增加了实验和实践的学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H型”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摘要:在教育部等部委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近几年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本文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立足地方、打通基础、分流培养”的原则提出如何构建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H型”模式及其现实依据,并探讨了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内涵及特点,以及对该模式的一些实践探索和实施该模式的一些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H型”模式;教学新体系;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涉及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

地方高校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要结合地方大学的定位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地方高校中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立足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此为抓手,提升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质量。

1建构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实依据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计算机类人才,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就是结合地方大学的定位和现实情况以及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现实依据为:
(1) 有利于解决地方高校面临的紧师资、短人才的发展困境。

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地方高校面临量的扩张与质量内涵发展的矛盾、紧师资与短人才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人才标准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在地方高校表现尤为明显。

如果不能有效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人才质量标准多样化的必然要求,符合人的成才规律、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无论是学校定位、生源质量、学生求学意愿、价值取向,还是社会需求、就业市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人的成才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从粗疏到精湛的过程。

高等教育应当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成才条件,使人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不掌握到掌握,从掌握较少到掌握较多,努力促使人人成才。

(3) 是落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符合时代要求。

地方高校大多承担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的基本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要培养出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和认可的计算机类人才,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而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体现的。

2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理念
2.1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H型模式”就是实行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学科内打通”,对相同的学科基础课,打破专业的界限,优化师资力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建立计算机类学科核心基础平台课,即构建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一”即“H型模式”中的横线;其次“拓宽口径,扩大视野”就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课程“打通”,构建“H型模式”中的四个角线,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课程“打通”,既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教师的智力资源。

通过实施“学科内打通”,完善应用能力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完学科基础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自我人生设计等自主地自由地选取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并自主地自由地组成自己所喜爱的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校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学业进行检测后合乎某一计算机类专业要求,即承认其该专业的大学学历。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学习,此种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促进大学的主体性教育,能促进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此种模式从结构上而言是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核心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等诸多方面构成的教育同一体,从操作上而言是依据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对IT类人才教育合理规划,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平台,形成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互动。

从功能上是通过“H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多专、多能型人才,从而有效缩短学生入职的适应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结合。

此种模式对于探讨高校人才培养规律,丰富IT 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2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
(1)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本真观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是“专业复合型”人才。

所谓“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是不但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更要有“多专、多能”的专业知识技能,高等学校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就必须树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此建构适宜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建基于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观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本真观基础上的,并结合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实际的一种有益探索。

(2) 职业专业化发展
人的专业成长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

职前教育阶段的基础好坏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尽快适应职业角色的转变,缩短入职适应期,进而制约其能否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应当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成才条件,努力促使人人成才。

(3) 自组课程、自组专业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 学科内打通”,学生在学习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后可以根据自我人生设计等自主地选取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并自主地组成自己所喜爱的IT学习专业。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学习,此种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促进大学的主体性教育,能促进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3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能促进IT类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2)能促进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3)能促进大学教育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

3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需要“人才培养教学新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等三个体系作保障。

3.1人才培养教学新体系
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集约型、开放型的课程体系的原则,设置平台——模块——课程组三级指标课程体系。

前两年按计算机类一级学科打通培养设置课程,主要安排全校性公共必修课、通选课和学科基础课。

三年级起,根据学科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地、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课程并据此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