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2章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一年级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一年级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目的要求1.概述用某些化学试剂检验生物组织中有关无机化合物的实验原理;2.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恢复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基本方法;3. 尝试检测几种生物样液中能否含有可溶性恢复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二、重点、难点〔一〕重点1.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恢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基本方法;2.经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育入手才干,领悟探求性实验的特点,学会记载和剖析实验结果,培育创新思想才干。
〔二〕难点1.能依据实验原理,准确鉴定罕见食物中的无机物;2. 设计实验记载表格,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期;3. 制造花生子叶的暂时切片。
三、实验原理 物质试剂 操作要点 颜色反响 恢复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现配现用 ; 温水浴加热 脂肪苏丹Ⅲ〔苏丹Ⅳ〕 切片; 显微镜观察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A 液和B 液〕 先加试剂A;再滴加试剂B淀粉 碘液 1~2滴碘液 〔一〕制备试剂,选择生物资料〔每组选择两种样液〕。
〔二〕设计记载表格,记载预测结果,当完成检测后,再记载实验结果。
〔三〕实施实验1.可溶性恢复糖的鉴定方法结论:反响液在加热的进程中生成砖白色沉淀,说明组织样液中含恢复糖。
反之,不含。
2.蛋白质的鉴定方法结论:反响液出现紫色反响,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反之,不存在。
3.脂肪的鉴定方法 方法1、待测组织样液2ml苏丹Ⅲ 染液3滴观察组织样液2ml 刚配制斐林试剂1ml 加热2min砖白色沉淀 蓝色组织样液 2ml 双缩脲试剂A 液1ml,摇匀 双缩脲试剂B 液4 –5滴 无颜色变化 紫色结论:反响液出现橘黄色,说明组织样液中含脂肪。
反之,不含。
方法2、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取理想薄片,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去浮色〔50%的酒精1~2滴〕制片滴蒸馏水,盖盖玻片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资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生物必修一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_脂肪和蛋白质
不加热处理 紫色反应
1-2滴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液
观察
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 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圆形小颗粒呈橘黄色,说明有脂肪存在。 结果及结论:
脂肪的检测结果
1、选材:浸泡1-2天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
或用鸡蛋蛋白
2、制样: 黄豆浸泡切片→研磨→过滤→滤液
A液:0.1g/mL NaOH 3、试剂: B液:0.01g/mL CuSO4
实验现象明显(富含检测之物,避免干扰);
选材的原则 便于处理,易获得; 经济节约;
1、选材: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
植物组织,苹果、梨最好。
2、制样: 苹果切块→研磨→过滤→滤液
甲液:0.1g/mL NaOH 3、试剂: 乙液:0.05g/mL CuSO4
4、检测:组织样液(2ml)→斐林试剂
方法二:制作子叶临时切片,显微 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特别提醒: 实验用的花生种子需提前浸泡3-4h,浸 泡时间太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太长,则 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取材: 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制片
①取最理想的薄片 ②在薄片上滴苏丹Ⅲ染液(2~3min) ③去浮色(如何去浮色) ④ 制成临时装片
☆思考讨论
你能举例说出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 类,脂质和蛋白质吗? 植物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细胞中 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
禾谷类果实、种子:淀粉(多糖)
蔗糖(二糖) 甘蔗的茎、甜菜的根: 脂质 花生、芝麻种子:
大豆种子:蛋白质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
4、检测: 组织样液(2ml)→ 双缩脲试剂A (1ml)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
#
NO!"PQ%RSTUVWXYZ[
$ %
&
'
!
6789
&**4年"月兰州某医院收治了一名患 肾结石的婴幼儿家长反映孩子从 出生起就一直食用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5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 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 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迅速增加除甘肃省外中国其他省区都有类似案例发生经 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三鹿集团的产品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种化工原料 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随后三鹿集团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为对消费者负 责该公司决定立即从市场召回相关奶粉产品
#$我们组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原因有哪些*
()>?
研究发现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 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 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 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 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思考) 在上述材料中!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的方式来 &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 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用怎样的方法来检测食品中常见的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 脂肪(糖类$* 这些方法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
)
:;<=
>
? @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和核
( )
皿中待用"
#制片
选材)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滴染液!染色-?@"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③小麦种子中糖类化合物 淀粉 含量很高,却不适合用 来鉴定 __________,这是因为 可溶性还原糖 淀粉是非还原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适合于鉴定蛋白质的是 黄豆和花生 ,理由是 蛋白质含量高 ,鉴定所用的试剂是 双缩脲试剂 。
结 果
新配制 NaOH 浓度为 可溶还 斐林试剂 的
原糖的 鉴定 NaOH和 CuSO4
Cu(OH)2
溶液
砖 先把NaOH 红 水浴 溶液和 CuSO 4 0.1g/mL 溶液混合, 加热 色 CuS04 沉 而后立即使用。 浓度为 淀 0.05g/mL
先加入Na0H 1mL,然后 再加CuS04 4滴,摇匀。 (不能过量)
作对照
2、使用双缩脲试剂时为什么B液只能加3~4滴而不能 过量? 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
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3、为什么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不能放置太久? 时间太长,Cu(OH)2悬浊液就沉淀在试管底部而 无法参与反应。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两者有何不同?
比较项 试剂及成 目 分 原理 溶液浓度 方法 加热 与否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原理
鉴定物质 还原性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试剂 斐林试剂 苏丹Ⅲ 苏丹Ⅳ 双缩脲试剂 实验现象 砖红色沉淀
橘黄色
红色 紫色 蓝色
碘液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 → 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 非还原性糖:蔗糖、淀粉等
注意:B液不能 过量,否则过量 的B液会和A液 反应,使溶液呈 蓝色,而掩盖生 成的紫色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脂肪知识回顾斐林试剂苏丹橘黄色红色砖红色沉淀紫色苏丹双缩脲试剂鉴定物质试剂实验现象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碘蓝色某些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产生预习提问
知识回顾 水 无机物 组成细胞 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盐 糖类 脂质 脂肪 蛋白质 核酸
预习提问:1、实验原理?
●请确定具体的检测实验材料
鉴定物质 还原性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材料
梨匀浆
花生种子匀浆
豆浆 马铃薯匀浆
●请熟悉检测步骤(注:1滴管是1 mL) 一、淀粉的检测和观察(注:淀粉易沉淀,使用前请先混匀) 第一步: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马铃薯匀浆。 第二步: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二、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第一步: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梨匀浆。 第二步: 向试管内注入1 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第三步: 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 第四步: 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第一步: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豆浆。 第二步: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 第三步: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边滴边摇。 第四步: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四、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方法一: 第一步: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花生种子匀浆。 第二步:向试管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
√
√
3、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震惊全国,引起世
人注目。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
肯定不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是( A.斐林试剂 C.双缩脲试剂
B
)
B. 红墨水 D.苏丹Ⅳ染液
拓展提高:学案P17
生物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教案
提问
教师讲解
配合PPT
(教师演示切片方法)
演示法
个别指导法
5min
15min
25min
(2)苏丹Ⅲ.染液
(3)双缩脲试剂:
①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②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4)碘液。
实验内容:
一、导入多媒体导入
教师:演示几种生活中常见食物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有哪些?(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其中:
③豆浆:做蛋白质的检测(鉴定)实验。用豆浆
④马铃薯块茎组织液
2、实验仪器①双面刀片②试管③试管架④试管夹⑤大烧杯⑥小烧杯⑦小量筒⑧滴管⑨酒精灯⑩三脚架⑾火柴⑿盖玻片⒀载波片⒁显微镜⒂吸水纸
3、实验试剂
(1)斐林试剂:
①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②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4、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与双缩脲结构(H2NOC-NH-CONH2双缩脲)相似的肽键(—CO—NH—)与Cu 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5、区别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2’)(投影)
(1)斐林试剂: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黄豆浆)。
(2)向试管中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0.1g∕ml)。摇匀(振荡)。
(有无颜色变化?)(无)。
(3)再向试管中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0.01g∕ml CuSO4),摇匀(振荡)。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有。蓝紫色。)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解析版)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核心知识回顾1、还原糖的检测:常用材料:和,还原性糖有;斐林试剂甲液的NaOH,乙液的CuSO4甲、乙溶液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需加热)生成沉淀。
2、蛋白质的检测:常用材料: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NaOH B液的CuSO4,先加入液再加入液. 成反应。
3、脂肪的检测:常用材料:;苏丹Ⅲ( 色)或苏丹Ⅳ( 色),酒精的作用是。
4、在甘蔗、甜菜、马铃薯、西瓜、苹果等材料中,适合做还原糖鉴定的是。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实验需要加热的是。
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6、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
7、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在使用时,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必须混合使用,而双缩脲试剂则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请分析原因。
8、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答案】1、苹果梨子葡萄糖、麦芽糖、果糖0.1g/mL 0.05g/mL 等量混匀水浴砖红色2、稀释鸡蛋清豆浆0.1g/mL 0.05g/mL A B 紫色3、花生子叶橘黄红洗去浮色4、苹果5、还原糖脂肪6、50%7、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核心知识辨析1、检测还原糖时,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2021·湖南卷)( × )辨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2018·浙江卷)( × )辨析:双缩脲试剂是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自主梳理检测原理是利用某些化学试剂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淀粉遇碘变蓝。
3.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4.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要点归纳1.实验原理及目的要求根据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实验流程归纳(1)选材→制备组织样液→显色反应。
(2)脂肪的检测还可利用显微镜观察法,实验流程为:取材→切片→制片→观察。
3.实验材料的选择(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可选用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富含脂肪的生物组织,若利用显微镜观察,则最好选择花生种子。
如果是新鲜花生种子,可不必浸泡,浸泡后效果反而不好;如果是干种子,需浸泡3~4h最适宜切片(浸泡时间短,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
植物材料常用大豆,且浸泡1~2d,适于研磨,动物材料常用鸡卵清蛋白。
4.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斐林试剂不稳定易变性,应现用现配。
(2)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如果用蛋清稀释液作为实验材料,一定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否则,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易洗刷干净。
感悟拓展(1)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浓度为0.01g/mL。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2章第1节实验(共16张PPT)
3、苏丹III 0.1g苏丹III干粉,溶于100mL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中,待全部溶解后再使用。
三、实验材料选用
选材标准:含量较高,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便宜、容易获得、操作简单。
脂肪检测实验的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1)检测还原糖时应水浴50-65°C加热 (2)检测脂肪时,切片要薄,用苏丹Ⅲ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用显微镜观察. (3)斐林试剂是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 使用,即现配现用。
颜色变化: 浅蓝色 → 棕色 → 砖红色沉淀
(4)双缩脲试剂是先假如A液1ml,摇匀,再加 入B液4滴,摇匀。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 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1、淀粉的测定: 滴加碘液 变蓝
2、还原性糖的测定: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注意: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
3、脂肪的测定: 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色) 4、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二、试剂 : 1、斐林试剂 A液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B液 质量浓度为0.05g/ mL的CuSO4溶液
蛋白质的检测:
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 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净。
2、双缩脲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
课堂练习 1、分析下表,可推测[ D ]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1、还原性糖的鉴定:苹果、白梨
2、脂肪的鉴定 富含脂肪(植物油)的种子,如花生、核桃、 蓖麻等的种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1、实验内容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也是高中生物第一个学生实验。
课标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属于“举例说明”水平的知识性目标,通过本节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更加直观、丰富的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困难;二、属于“运用”水平的技能性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一帮一组和对多种实验材料进行重复检测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双达成。
2、设计思路在以前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先介绍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即实验原理),然后再提供成分并不单一的待测样液进行检测。
检测的过程也进行了简化,只针对样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验证,这样虽然大大节约了实验的时间,但是实验变成了“照单抓药”索然无味。
今年我对本节教材实验进行了较大的整合和适当的拓展。
力求注重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尝试运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联系生活、设疑激趣。
以“安徽阜阳毒奶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食品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资料展示、发现原理。
通过资料展示、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
环节三:参考案例、实验验证。
教师提供单一成分的样液,然后由学生参考教材案例,完成验证实验。
环节四: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生物组织,由合作小组自由选择实验材料、药品、用具,完成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3、实验目标:3.1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一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比较不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3.2能力方面:1)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2)在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用具,掌握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技能。
高中生物必修1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 林 试 剂 双 缩 脲 试 剂
鉴定物质 成 分
可溶性还原性糖 甲液
0.1g/ml NaOH溶液
蛋白质或多肽 A液
0.1g/ml NaOH溶液
乙液
0.05g/ml CuSO4溶液
B液
0.01g/ml CuSO4溶液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合均 匀后再注入 (即现配现用) 水浴加热
实验原理
显色反应
有机物 糖类 淀粉
染色剂 颜色反应 碘液 蓝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苏丹Ⅲ/Ⅳ 脂肪 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
砖红色
橘黄的检测
(1)取一支试管1,注入2mL梨匀浆; (2)另取一支试管2,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1mL斐林试剂乙液,振荡, 混合均匀,制成斐林试剂; (3)将试管2中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注入试管1中,振荡混匀; (4)将试管放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脂肪的检测
(1)取材:取一片花生切片,选择最薄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2)染色: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分钟,用吸水纸吸去染液; (3)去浮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4)制片与观察:吸去酒精,滴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在显微镜下找到子叶最薄处,寻找橘黄色脂肪颗粒
蛋白质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Cu2+作用, 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双 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 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 发生颜色反应。
紫色
注意 双缩脲试剂A: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 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使用时,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 荡摇匀;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生化实验的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了解这些物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为生物组织代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1.糖类检测:糖类物质在生物组织中广泛存在,包括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其中,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则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2.脂肪检测:脂肪是生物组织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在酸性条件下,脂肪可被脂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可与热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酯,产生绿色荧光。
3.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生物组织中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品:分别准备斐林试剂、脂酶、硫酸、双缩脲试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组织样品,如动物肝脏、植物叶片等。
2.制备样品溶液:将生物组织样品研碎,加入适量溶剂制成样品溶液。
3.检测糖类: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斐林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4.检测脂肪: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脂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加入热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5.检测蛋白质: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双缩脲试剂,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结果。
具体数据如下:2.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生物组织中糖类含量较高,这可能与该生物组织的能量需求有关;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该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关;蛋白质含量适中,表明该组织具备一定程度的生物活性。
此外,通过对不同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生物组织的代谢类型和生理功能。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生化实验方法成功地检测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得到了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生物组织的代谢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
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如:葡萄糖+ 2Cu2+ + 4OH—加热葡萄糖酸+ Cu 2O↓(砖红色)+ H 2O 即Cu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色(直链)或紫(红)色(支链)。
2.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正常成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中。
在化学组成上,脂类属于脂肪酸的酯或与这些酯有关的物质。
脂类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浆内。
在病理检验中,脂类染色法最常用以证明脂肪变性,脂肪栓子以及肿瘤的鉴别。
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及油红O等。
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
经研究认为组织中脂质在液态或半液态时,对苏丹染料着色效果最好。
根据这一原理,适当提高温度(37℃—60℃)对组织切片染色效果是有好处的。
脂类染色,用冰冻或石蜡切片,以水溶性封固剂封固,如甘油、明胶和阿拉伯糖胶等。
第二章 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 原理
实验 步骤
实验 结果
糖类的鉴定
实验原理:
多糖:淀粉遇碘变蓝色
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等+斐林试剂
1. NaOH + 2CuSO4 (蓝色)
砖红色沉淀
4
Cu(OH)2(蓝色)+ Na2SO
2.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 + Cu2O↓(砖红色)+ 2H2O
刚配置好 的斐林试 剂2mL 50~65.C, 2min
显色反应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脂肪的鉴定
实验原理:
脂肪 + 苏丹Ⅲ 染液 脂肪 + 苏丹Ⅳ ; 3滴苏丹Ⅲ(IV) 染液 橘黄色
(无须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步骤:
方法2: 花生种子(浸泡过)子叶削成薄片(利用镊子刮取 取材: 放置到玻片上)
甲液 成分及其 浓度 鉴定物质 0.1g/mL的 NaOH溶液 乙液 0.05g/mL的 CuSO4溶液
双缩脲试剂
A液 0.1g/mL的 NaOH溶液 B液 0.01g/mL的 CuSO4溶液
还原糖
蛋白质 先加A液1mL,摇匀, 后加B液4滴,摇匀
添加顺序 (现配现用)甲乙两液等量 混合后立即使用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紫色
紫色络合物
B液
质量浓度为 质量浓度为 0.1g/mL的NaOH溶 0.01g/mL的CuSO4 液 溶液 使用方法 先加A液,再滴加B液
实验步骤:
黄豆组织样液 或 鸡蛋蛋清稀释液(另取2mL作对照) 选材制备: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组别:生科三班十组组员:韩国良、林心恬、温淑娟、沙黑玛章节: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2章目录一、教材分析 (1)二、学情分析 (1)三、学习目标 (1)1. 知识目标 (1)2. 能力目标 (2)3. 情感价值观目标 (2)四、学习重、难点 (2)五、教法、学法 (2)六、教学准备 (2)七、教学流程 (2)八、课时安排 (4)九、教学过程 (4)1.实验目标 (4)2. 实验原理 (4)3. 材料器具 (4)4. 方法步骤 (5)5. 实验结果和分析 (7)6. 注意事项 (8)十、创新实验 (8)十一、参考文献 (1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 章第1 节的一个实验。
1.课标要求此实验在过渡教材中是一个验证性实验,而在课标教材中是一个重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探究性实验,这是教材中第一个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探究的实验,所以上好该实验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探究思想,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教材设计理念课标教材把此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知识内容之前,目的在于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本实验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实验,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实验的内容与日常饮食有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极易产生学习兴趣,设置不同层次的探究,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
但材料试剂多,规X操作细节多,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生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活动目标1.举例说出一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几种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背景资料1.相关知识细胞中的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
细胞中的单糖既作为能源又是合成与糖类有关的化合物的原料。
重要的单糖有五碳糖(戊糖)和六碳糖(己糖),其中最主要的五碳糖为核糖,最重要的六碳糖为葡萄糖。
葡萄糖不仅是能量代谢中的重要单糖,而且是构成多糖的主要单体。
多糖在细胞结构成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细胞中的多糖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营养储备多糖;另一类是结构多糖。
作为营养储备的多糖主要有两种,在植物细胞中为淀粉,在动物细胞中为糖原。
在真核细胞中结构多糖主要有纤维素和几丁质。
动植物脂肪的化学本质是酰基甘油,其中主要是三酰甘油,常温下呈液态的酰基甘油称油(oil),呈固态的称脂(fat)。
植物性酰基甘油多为油(可可脂例外),动物性酰基甘油多为脂(鱼油例外)。
纯的三酰甘油是无色、无臭、无味的稠性液体或蜡状固体。
天然油脂的颜色来自溶于其中的色素物质(如类胡萝卜素);气味一般是由非油脂成分引起的。
三酰甘油的密度均小于1 g/cm3。
三酰甘油不溶于水,略溶于低级醇,易溶于乙醚、氯仿、苯和石油醚等非极性有机溶剂。
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大分子,各种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蛋白质不仅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而且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生物催化剂──酶主要是蛋白质,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离不开蛋白质。
在不同种类生物的组织或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2.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说课课件(共31张PPT)
0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
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01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
和大致含量
能力目标: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交流互
02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 果的能力
动,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感需要 ②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生命科
03
01 教材分析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 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 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 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 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 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 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学奥秘的兴趣
01 教材分析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 原理和方法。 难点:1、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 多,课堂容量大,一课时完成会很紧。2、脂肪检 测实验中徒手切片和显微镜的使用。
突破: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分组实施
02 学情分析
1 对生物很感兴趣 学生情况 2 有化学实验操作经验
要求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如何设计?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预习学习
04 教学设计
改 二、复习导入、知识讲解
• 基本原理 • 操作要点 • 注意事项
✓ 菲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 器材的使用、材料的处理
• 多媒体演示显色反应的颜色
04 教学设计
改 三、分组讨论、实验设计ABCDE
F
按照6人划分一个学习小组、两个操作平 台,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也就是说每个人 要清楚他负责做那些实验,哪些同学负责记 录现象,实验结束后哪些同学负责整理实验 用具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案)颖13级生物科学专业一、教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节。
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理论学习之前,一方面加深同学对细胞中的有机物的认识, 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由于实验设计上注重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有检测结果和预测结果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为之后的探究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
本次实验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尤其是制作徒手切片,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实验要求。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开设较少,学生对实验室规则,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等都不规,实验能力较弱,但是充满极强的好奇心,要注意实验室秩序。
实验容与生活饮食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容易产生兴趣。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为显微镜下观察脂肪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2)阐明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
2.能力目标(1)尝试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通过组织实验合作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次实验,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四、教学重点1.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初步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五、教学难点(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各种试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做出较薄的徒手切片。
(2)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实验准备1.老师准备实验材料: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鸡蛋清用具: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显微镜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实验报告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班级:实验时间一、实验原理1、淀粉和还原糖的鉴定糖类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在__________条件下可与————————发生作用,产生————————沉淀,淀粉中加入______ 变————————色。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思考:
1.为什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 时必须混合后再加入? 因为若先加入NaOH溶液,还原性糖中的还 原性半缩醛羟基易被氧化而失去还原性, 再加入CuSO4溶液后不能产生Cu2O砖红色 沉淀,只有将其先配成Cu(OH)2悬浊液, 才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6
2.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既然混合后使 用,为什么不能在实验前配制好,一 定要使用时临时配制?
2
二.目的要求: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
三.实验过程: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选材 应该选择含 糖 量高.颜色为 白色或近于白色 的植物组织, 以苹果.梨为最好。
制备组织样液:制浆 过滤
用一层纱布
取液
3
注入2mL 苹果组 呈色反应 织样液
振荡、混 合摇匀呈 现蓝色
注入1mL刚配制好的 斐林试剂 甲乙液等量混匀现配现用
B液要求量适中,否则多余的B液将会与A液发生反应生成大 量蓝色Cu(OH)2沉淀而遮盖试验中所产生的紫色。同样为了防 止生成较Cu(OH)2沉淀遮蔽实验结果,在配制溶液时,双缩脲试剂B比
斐林试剂乙液浓度小得多,这也是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不能互换使用的道 理。 ② 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13 ③用于蛋白质鉴定的蛋清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不易洗刷
水浴加热约2min 变成砖红色 50----650C的温水
结论: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过
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植物组织 样液中含有还原糖。
4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 ②试剂: 斐林试剂 . (甲液:0.1g/ml 的 NaOH , 乙液:0.05g/ml的 CuSO4 .) 甲乙液必须 等量混合均匀 后再加入样 液中, 现配现用 。 ③必须 用水浴加热 。 ④颜色变化: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解析】选D。由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甲中有少量的还原 糖,乙中有较多的还原糖,它们与斐林试剂加热条件下都有反 应,丙中无还原糖,蓝色为斐林试剂的颜色。
5.将发芽后的玉米种子研磨成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并按 下表步骤操作:
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
(1)实验假设:洋葱根尖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新鲜的洋葱根尖、苏丹Ⅲ染液、_______、蒸馏 水、______、______、_______、刀片、培养皿、镊子、滴管 等。
(3)实验步骤: ①选取新鲜的洋葱根尖并做徒手切片,选取2~3片最薄的切片
的化合物知识后,他想知道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下面
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原理】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请补充表格中a、b、c、d处内容:
(1)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 (2)请预测A、D两支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和探究课题,可以作出假设:洋葱 根尖细胞中含有脂肪,或者不含有脂肪。 (2)由于脂肪颗粒需 要制成装片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因此材料用具中要有载玻 片、盖玻片、显微镜等。制片时需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 液洗去浮色。(3)本实验的方法步骤可以参照脂肪的鉴定实验 来进行操作。(4)苏丹Ⅲ染液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
酸后①混浊而②不混浊,说明①是蛋白酶,②是清水。
7.植物体没有专门的脂肪组织,但在花生、大豆、蓖麻等植物 的种子中富含脂肪。有人提出植物体除种子外,其他部位是否 也含有脂肪?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 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课题:除种子外,植物体其他部位是否含有脂肪(洋葱的
白质,可用蛋白质如酪蛋白进行对照。
答案:(1)蛋白质 3~4滴CuSO4溶液
2 mL NaOH溶液
水浴加热
(2)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牛奶中含有还原糖,否则无还原 糖 若出现紫色,证明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否则无蛋白质 试管B和C 通过对照探究牛奶中是否含有还
(3)试管B、C 原糖
通过学习本实验,可以联系到的实验研究课题及实际应用有以 下几个方面:
什么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
提示: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 比,以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3.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在使用时,斐林试剂甲 液与乙液必须混合使用,而双缩脲试剂则先加 A液,再滴加B液, 请分析原因。
提示:鉴定还原糖的原理是新制Cu(OH)2与还原糖反应,
Cu(OH)2 被还原为Cu2O(砖红色);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肽键在
1.(2013·福建联考)小李在进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时,
向待测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结果样液被染成橘黄色,
说明样液中存在( A.葡萄糖 ) C.蛋白质 D.DNA
B.脂肪
【解析】选B。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斐林试剂与葡 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紫色反应, 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
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所以先滴加双缩脲试
剂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4.用蛋清稀释液作为实验材料鉴定蛋白质,为什么一定要稀释
到一定程度? 提示:如果不充分稀释蛋清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 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容易洗刷干净。
5.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有何异同? 提示:
经上述处理后,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1 mL,并置于 50 ℃~65 ℃水浴中2 min,试管中液体呈砖红色且颜色由浅 到深依次是( A.甲、乙、丙 ) B.丙、甲、乙
C.甲、乙
D.乙、甲
【解析】选C。发芽后的玉米种子里存在淀粉酶,可以分解淀
粉产生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玉米淀
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40 ℃左右,100 ℃的水浴使淀粉酶失 去活性,故乙组产生的还原糖最多,生成的砖红色沉淀最多, 丙组却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的CuSO4溶液混合均匀
C.用鸡蛋清作原料鉴定蛋白质时,应将鸡蛋清稀释生成蛋白质
稀释液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 的脂肪滴
【解析】选C。马铃薯块茎中较多的糖是淀粉,而不是还原糖,
故不宜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斐林试剂的乙液是浓度为 0.05 g/mL的CuSO4溶液。以鸡蛋清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 时,对鸡蛋清要充分稀释,搅拌均匀,否则蛋白液与双缩脲试 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较难清除。苏丹Ⅳ将脂肪 染成红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砖红色沉淀
可溶性还原糖 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
2.脂肪的检测 橘黄色 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染液→_______ 方法二: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去掉种皮),将子叶切成薄片
取最薄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制片
苏丹Ⅲ 染液(染色3 min) 滴2~3滴_______ 去浮色(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制成临时装片(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该实验设计:
试管A和_______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组为__________,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没有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质上是考查可溶性还原糖与蛋白质鉴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实验应设置对照实验,一般选择空白对照,但为了增强实验的 说服力可增加一组标准对照实验,如探究牛奶中是否具有还原 糖,可用还原糖如葡萄糖进行对照,而探究牛奶中是否具有蛋
检测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由于储存的物质变为可溶性糖,从而使果
实甜度增加。某兴趣小组对此生理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究:取未
成熟香蕉果实若干放在适宜条件下,让其自然成熟,每天定时 取10 g果肉研磨配制成100 mL待测样液平均分为A、B两份,分 别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记录颜色深浅的变化情况。
(1)样液A用碘液检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预期结果绘制坐标图并画出两种颜色的变化。
【解析】本题以香蕉的成熟为背景考查淀粉和还原糖的鉴定。 (1)碘液用来鉴定淀粉,斐林试剂用来鉴定还原糖。 (2)鉴定还 原糖需要水浴加热。(3)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4)因为淀粉会 不断转化成还原糖,所以淀粉越来越少,还原糖越来越多。
答案:(1)检测淀粉含量的变化 (2)水浴加热 (3)乙烯 (4)如图: 温度
放置在载玻片的中央;
②滴加2~3滴_______进行染色,2~3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去染 液,滴加1~2滴__________________,洗去浮色; ③在切片上滴1~2滴__________,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④将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预期结果与可以得出的相应结论:
(1)探究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由于储存的物质变为可溶性糖从
而使果实甜度增加。 (2)探究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 (3)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鉴定。 (4)尿糖的检测。
(5)验证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能够产生淀粉酶使所含的淀粉
大量水解。 (6)探究生物活性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成分是否是蛋白质。 (7)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低倍显微镜 下寻找已着色颗粒,再用高倍显微 观察:先在___________ 镜观察
橘黄色 ,说明有脂肪存在 结论:圆形小颗粒呈_______
3.蛋白质的检测 选材与制备:蛋清稀释液或豆浆滤液
4滴
紫色
蛋白质 结论:组织样液中存在_______
1.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呈现什么颜色? 提示: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观察到的 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2.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为
样液B用斐林试剂检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斐林试剂使用时需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并 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如果探究过程中每天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可施加一定浓度 的________促进果实成熟;也可适当提高______促进果实成熟,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解析】选D。图示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 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②中蔗糖不属于还原糖;纤维素不属 于储能物质,用纤维素酶可除去细胞壁。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接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还 原糖的检测 B.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把0.1 g/mL的NaOH溶液和 0.01 g/mL
4.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 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 在20 ℃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 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 ℃左右,摇匀后观察试 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答案:(1)含有(或不含有)脂肪 (2)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显微镜 (3)②苏丹Ⅲ染液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载玻片 盖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