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学校生物必修三教学案7
高中生物教案全册必修三
高中生物教案全册必修三课时安排:共计20节课第一课: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目标:了解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活动:观察细胞的图片,讨论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作业:整理一份细胞的结构图示和相关说明。
第二课:细胞的代谢活动目标:了解细胞的代谢活动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认识代谢活动的重要性。
内容:细胞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教学活动:观察实验,分析细胞代谢活动过程。
作业:写一篇关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文章。
第三课:细胞分裂与生长目标:了解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是细胞生命周期的重要过程,认识分裂和生长对人体的影响。
内容: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等细胞分裂方式。
教学活动:观察细胞分裂的视频,分析分裂的过程。
作业:整理一份关于细胞分裂与生长的报告。
第四课:人体的组织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是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基础,认识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内容:人体的组织结构、组织类型和功能。
教学活动:观察组织的结构,讨论不同组织的功能。
作业:整理一份关于人体组织结构的PPT演示稿。
第五课:消化系统目标:了解消化系统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认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口腔、食道、胃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活动:观察消化系统的模型,讨论各器官的作用。
作业:整理一份有关消化系统的思维导图。
第六课:呼吸系统目标:了解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器官,认识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内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和呼吸过程。
教学活动:观察呼吸系统的模型,讨论气体交换的过程。
作业:整理一份有关呼吸系统的短文。
第七课:循环系统目标:了解循环系统是人体输送氧气和养分的重要系统,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心脏、血管、血液等循环系统的组成。
教学活动:观察心脏和血管的图片,讨论循环系统的功能。
作业:写一篇关于循环系统的文章。
第八课:泌尿系统目标:了解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平衡的重要器官,认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三详细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详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内各种体液的调节作用。
2. 理解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掌握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教学内容:1. 人体内的调节系统2.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3. 人体内部平衡的调节机制教学重点:1. 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原理2.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教学难点:1. 理解人体内各种体液的调节作用2. 掌握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原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解人体内的调节系统(15分钟)1. 讲解人体内的调节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介绍人体内各种体液的调节作用。
三、介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20分钟)1. 讲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2. 讲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3. 比较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异同点。
四、探讨人体内部平衡的调节机制(20分钟)1. 讲解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2.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重要性。
五、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视频或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反馈: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延伸:教师布置拓展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人体内调节系统的更多知识。
教学资源:1. 课件、视频2. 生物教材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5篇)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5篇)篇1: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问题探讨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2、实验步骤及现象3、讨论⑴——⑷见教材P79。
⑸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4、实验结论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⑵控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实验:[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54kJ;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kJ以下。
(结合教材P80图讲解)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三精品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精品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的概念,了解不同种类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教学重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的概念、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的概念、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理解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课件、实验器材(显微镜等)、教材《生物必修三》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细胞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二、讲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15分钟)以PPT为辅助,讲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展示(20分钟)通过显微镜或其他实验器材展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细胞的多样性,加深对细胞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展开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讨细胞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课堂检测(10分钟)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的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
七、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的概念,鼓励学生发现和探究生物的奥秘。
八、课后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精选3篇)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其他植物激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明确了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还有其他种类的植物激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
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节内容与前两节“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脉相承,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形成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已经知道了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方式,理解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也明确了植物激素的概念,知道其他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种类。
但是,学生对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部位和生理作用等知识还知之甚少,对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性。
周至县盛产猕猴桃,很多学生对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用膨大剂增产的事例也非常熟悉,但对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却一无所知。
所以,这些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从本地“猕猴桃之乡”的地域特点出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用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而是用学生熟悉的猕猴桃增产使用的膨大剂(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膨大剂作为悬念,还能为后面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埋下伏笔。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能够解释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难点:
1. 细胞的功能如何发挥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生物必修3》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实验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细胞的结构,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讲解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讲解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增殖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四、课堂讨论(15分钟)
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认识
2. 讨论细胞在生物体中的生物学意义
五、概括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多开展实验和观察,深入了解细胞的生物学意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课程名称:细胞分裂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步骤和意义。
2.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3.理解细胞分裂对细胞生长和遗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基本步骤。
2.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3.细胞分裂在细胞生长和遗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掌握细胞分裂的复杂过程。
2.理解细胞分裂在细胞生长和遗传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熟悉细胞分裂的基本知识,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可用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引入细胞分裂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展示与讨论(15分钟)
1.介绍细胞分裂的基本步骤,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分别讲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区别。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理解。
三、实验或案例分析(20分钟)
1.进行关于细胞分裂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理解。
2.分析细胞分裂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
四、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掌握有关概念和技能。
同时,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生物必修三教学方案生物必修三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程,把握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基本学问。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归纳法、比较法和实践法等科学方法争辩生物现象和问题,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试验操作和动手力量。
3. 思想品德目标: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试验操作和动手力量,培育同学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增加生态环境爱护意识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发扬与公平和谐相处的品质。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为一般高中生编写的,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内容涵盖了生物基本概念、生物现象、生物试验、生物分类、生物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程(第一章)学问要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组成、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级群。
授课方式:叙述+争辩教学方法:观看法、试验法。
教学时间:2课时2. 动植物结构与功能(其次章)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问要点:植物结构与功能、植被的分类、动物结构与功能、动物行为的分类。
授课方式:叙述+试验教学方法:比较法、试验法教学时间:4课时3.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三章)学问要点:遗传与变异的规律、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人类的遗传问题。
授课方式:叙述+试验教学方法:试验法、归纳法教学时间:4课时4.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第四章)学问要点: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类和爱护。
授课方式:叙述+争辩教学方法:实践法、比较法教学时间:4课时四、教学方法及教学工具1. 讲解法:通过讲解学问点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挂念同学理解和把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程。
2. 试验法:通过组织试验、观看试验数据,让同学亲自进行试验操作,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和试验操作力量。
3. 比较法:通过比较和分析,让同学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提高同学的综合分析力量。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2. 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不同特点;
3. 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
1.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
2. 遗传基本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1.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2. 遗传变异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投影仪;
2. 实验器材和实验原料;
3. 教科书和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幻灯片或视频介绍细胞分裂和遗传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二、探究细胞分裂(40分钟)
1. 介绍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讲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 进行实验观察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细胞样本,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三、讨论遗传规律(30分钟)
1. 介绍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2. 分组讨论遗传变异对生物种群的影响;
3.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小结(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提问。
五、拓展延伸(15分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馈:
1.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和思考题;
2. 定期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课堂讨论、实验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生物必修3教案6篇
生物必修3教案6篇为了能给孩子们呈现精彩的课堂,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准备适合自己的教案,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都要制定教案,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生物必修3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3教案篇1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4、细胞分裂的意义5、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教学过程:讨论: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1、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同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那些结构上?这使细胞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引导学生简要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从细胞变化角度分析: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的体积一般都是很小的,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就会通过细胞分裂使其体积减小。
为什么细胞要进行细胞分裂呢?指导学生展开讨论。
(请参考“细胞有丝分裂”)学生总结:细胞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对于单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意味着生物个体数的增加。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殖活动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的。
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则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裂保证了细胞有足够大的表面积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对物质更新的需求。
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根据对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细胞分裂主要分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不同的方式。
学生观察并讨论:认真观察39页青蛙红细胞细胞分裂图、37页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图和107页产生精子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图,简要说出他们的主要区别特点。
归纳总结:提出三种细胞分裂方式并比较主要不同。
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中,无丝分裂通常是已经分化的细胞所采取的细胞分裂方式,如青蛙血液中红细胞的细胞分裂。
(见扩展资料)减数分裂只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多是用于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或精子细胞等;而有丝分裂则是最常见的方式,如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产生以及无性生殖过程中新个体或生殖细胞——孢子的形成……。
高中生物教资教案必修三
高中生物教资教案必修三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难点: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必修三》。
2. 实验器材和材料:水培培养袋、水培培养液、水培植物样本等。
3.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二、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10分钟)介绍植物的主要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和生长周期,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
三、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15分钟)讲解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四、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15分钟)介绍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
五、实验操作(20分钟)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使用水培器材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分组进行植物生长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实践。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精品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精品课程名称: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1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物种的形成和演化,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以及进化的机制。
教学重点:物种的形成和演化,自然选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物种形成的机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物种的概念。
2. 通过图示或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物种的形成和演化。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物种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种的定义、分类、演化的原理等内容。
2. 介绍自然选择的作用,解释为什么物种会不断演化,并且演化的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示范(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生物进化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感受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2.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物种的形成和演化是如何影响生物群落的。
四、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些与进化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可以将练习题设计成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种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影响物种的演化的?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相关的教材内容,完成课后练习或写一篇关于进化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物种的形成和演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进化的机制和原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和实践,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教案名称:植物生长的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及其调节方式。
2. 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
3. 理解植物激素对生长的调节作用。
4. 探讨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调节机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光合作用的过程。
难点: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教学过程:一、植物的生长调节1. 讲解植物的生长调节机制,包括外界因素(光线、温度、水分等)和内部因素(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分组讨论植物生长的调节方式,并列举具体例子。
3. 观察实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放置一些植物,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分析调节原因。
二、光合作用1. 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合色素的作用、光合电子传递链、光反应和暗反应。
2. 观察叶绿素提取溶液的光合作用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果及重要性。
3. 探讨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以及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三、植物激素的作用1. 介绍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
2. 分组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讨论。
3. 探讨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在植物生长调节中的重要性。
四、植物的适应性和调节1. 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如南北向实验、温度和湿度适应性实验等。
2. 讨论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如何调节生长以适应环境变化。
3. 分析植物适应性和调节机制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展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教学方式:1. 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展示实验视频等方式引入新知识。
2. 合作学习:分组合作研究不同主题,集体讨论并展示研究成果。
3. 实验教学:开展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总结实验结果。
4. 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
5. 总结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展示重要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3全套教案主题:细胞的多样性与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深入了解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4.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
3. 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3. 课堂活动和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介绍不同类型细胞的种类及其结构和功能。
2. 图示并讨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作用。
第二节: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1. 介绍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
2. 讨论细胞器在细胞内协同工作的重要性。
3. 分析细胞器的功能与生物体内的作用。
第三节: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1. 探讨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解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
3. 分析细胞在生物体内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课堂活动:1. 观察和讨论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分组实验探究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
3. 分析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课堂作业:1. 收集和整理不同类型细胞的相关资料。
2. 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细胞器的功能。
3. 撰写一篇文章描述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教学反馈:1. 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3. 设计小测验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 组织实地考察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实验。
3. 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这是一个简单的高中生物必修课程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顺利教学!。
高中生物必修3教学设计全册
高中生物必修3教学设计全册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教学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教学内容活动意图章引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阅读引入入要性思考新课〖板〔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思考创造书〗第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回答问题1节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情境,细胞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引入生活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新课的环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 境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问题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探讨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阅读于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思考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细胞作为最基本回答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板〖问〗什么是体液, 阅读书〕〖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思考一、体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回答细胞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生在1.体夜的成分和组成呢,细胞细胞内液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师提示〗学生思考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讨论与讨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后回论1〕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答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三主题: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学习目标:1. 理解内环境的概念,知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2. 了解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器官和机制。
3. 掌握常见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理,了解其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入: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要想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身体是如何维持这个环境的?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内环境概念与重要性(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内环境的概念,即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特点,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重点强调内环境的不稳定会导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2.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器官和机制(10分钟)教师介绍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器官和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通过生动的图表和实例,讲解这些器官和机制如何协同工作,调节体温、血糖、血液pH值等。
三、案例分析(25分钟)1.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理(1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病理,如糖尿病、酸中毒等,讲解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防治措施(1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针对这些内环境稳态失调病理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用药等。
四、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维持内环境稳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勤加复习和思考,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五、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健康日记。
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并思考自己是否有合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最后,让学生找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内环境的概念、重要器官和机制,以及常见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病理,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保持内环境稳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探讨防治措施,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整能力。
鲁山学校生物必修三教学案7
鲁山学校高一生物教学案(7)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统稿:翟乃文学习目标: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学习重点: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学习难点: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内容与过程:一.向光性: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条件:单侧光下 条件:去掉顶尖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下面 现象:胚芽鞘_______现象:胚芽鞘______现象:胚芽鞘______现象:胚芽鞘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
3.1914年 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 温特的实验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思考分析:A 、B 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归纳:①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实验______可证明) ②生长素产生于胚芽鞘的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实验______可证明) ③胚芽鞘的弯曲部位(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山学校高一生物教学案(7)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统稿:翟乃文
学习目标:
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学习重点:
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学习难点:
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内容与过程:
一.向光性: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条件:单侧光下 条件:去掉顶尖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下面 现象:胚芽鞘_______现象:胚芽鞘______现象:胚芽鞘______现象:胚芽鞘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
成___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
3.1914年 拜尔的实验
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 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
思考分析:A 、B 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归纳:
①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实验______可证明) ②生长素产生于胚芽鞘的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实验______可证明) ③胚芽鞘的弯曲部位(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
由于生长素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_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还与向光侧的_____________物质多于背光一侧有关。
6.植物激素:由植物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 ____有显著影响的__ ______有机物。
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
注: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产生生长素,但是数量很少。
3.分布
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讨论思考:下列情况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都是左侧单侧光照射)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答案:B。
例2、(200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上图)。
(二)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和d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e和f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2)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
目标检测:
1.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
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2
()A.(2)(3)(5)B.(2)(3)(5)(7)C.(2)(3)(5)(6)(7)D.(2)(3)(5)(6)
3.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A放在暗箱中,B放在左侧有孔的暗箱中,C切去胚芽鞘尖端,D在切去尖端的切面上放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请据图回答:
(1)向光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___。
(2)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_____。
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结果,胚芽鞘C 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
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1)B (2)A、D C
4.(1)生长和向左弯曲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促进生长(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3)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主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