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光纤通信发明家_高锟博士
“光纤之父”高锟
“光纤之父”高锟作者:山峰桌航来源:《文化交流》2010年第02期2009年12月10日,“光纤之父”高锟从瑞典国王手上,接过象征科学殿堂最高荣誉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荣耀的一刻,高锟望着台下不离不弃的爱妻黄美芸,笑得像个孩子。
两个月前的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华裔科学家高锟和另外两名美国科学家。
消息传来,全世界华人为之振奋!高锟,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之后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8位华裔科学家。
正是他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从而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进程,因此他被尊称为“光纤之父”。
他与妻子黄美芸在英国相识相恋,到2009年已是50周年。
诺贝尔奖成了两人的“金婚”贺礼。
两种不同的实验1933年11月,高锟出生在上海。
其父是当时知名律师,童年的高锟对化学情有独钟。
当时他家居住的是一栋三层楼的房子,无人居住的三楼就成了他的实验室。
有一次,小高锟看了一本化学书后,竟然开始尝试造炸弹。
于是,他将两种化学粉末混合,加上水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后扔下街头,竟然真的爆炸了,幸好当时路上没有人。
从顽皮的童年开始,高锟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又迷上了无线电,小小年纪就曾成功地组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后来,高锟随父母迁至香港,并考上了香港大学,但立志攻读机电工程的他决定留学英国的无利奇理工大学(现格林威治大学)。
大学位于伦敦东部毗邻肯特郡,就在那里,他认识了清秀娴静的华裔女孩黄美芸。
这天,高锟通过同学将黄美芸约出来。
当黄美芸笑着询问高锟有什么事时,老实的高锟额头上开始冒汗,激动之下直接将两张戏票塞给了黄美芸。
其实黄美芸已从他的眼里读出了爱意,心里也对这个小伙子动了心。
这晚,当拿着戏票和高锟走进剧院时,黄美芸感觉非常美妙。
看完戏后,高锟送黄美芸回家途中,经过美丽的泰晤士河,月光下泰晤士河水是那样平静,而高锟的心里却是涟漪激荡,紧张的他从天气开始找话题,一直聊到在祖国大陆的童年,在香港的求学,甚至自己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家乡人说“光纤之父”高锟
家 乡人 说 光 纤之 父
10
’’
高锟
文/ 沈永 昌 高 家 祖 宅 残 存 有砖 墙
一
C T 鞠E F A T _ E R 0 F o P T 豆 A L F i 8 R E H
月6 日
一
“ ,
光纤之 父
”
高锟 与 美 国
垛和
,
一
方老 宅
两位 科 学家
起 获 2 0 0 9 年 诺 贝 尔物 理 学
。
一
月后
再 将 苗 移 到 大 菜地 去
,
,
个 月后
,
,
菜 就 窜有半 尺 多 高 长 势 喜 人
一
绿油 油 的
片
。
基 地 每航 次每船 配给
一
塑料 袋 青菜
f A R M I N G 王 M A U R l l lA N I A N
文/ 王 坚 忍
( 1 O公 港
,
斤左 右 )
,
虽 然 船 错 开 时 间 分批 到
,
,
却吃
韧 劲
,
举 着
不 上 蔬
菜
。
。
毛 塔 多羊
可
羊都是 吃 硬 纸
锄 头 吭 哧 吭 哧 地 掘 出
一
板 长 大的
小
没 蔬 菜吃
,
那是 要 得 坏 血 病的
,
。
当
块 地
,
然后 铺 上
,
年 郑 和 下 西 洋 的 宝船 船 队
船
,
配
有
一
艘水
、
层 塑料 纸
塑料 纸 上 再
一
菜后
,
中华民族的骄傲——记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8位华裔科学家、“光纤之父”高锟
记 获得诺 贝尔科 学奖的第 8 位
华裔科 学 家、光纤之 父” “ 高锟
口 山峰 桌 航
20 09年 1 2月 1 0日 , 光 纤 之 父 ” 锟 从 瑞典 涟漪 激荡 。他 对黄 美芸 讲述 了 自己在祖 国大 陆的 “ 高
国王 手 中 ,接过 象征 科学 殿堂 最高 荣誉 的诺 贝 尔 童 年 ,在 香港 的 求 学和 自己 对理 想 的 执 著追 求 。 物理 学 奖 。
六个 真 空管 的收 音机 。
黄美 芸被 执著 而 认真 的高 锟 打动 了。学 习之
后 来高 锟 随父母 迁至 香 港 ,并考 上 了香 港 大 余 ,高 锟找 同学 借一辆 旧 自行车 ,载 着黄 美芸 在
学 。但 立志攻 读 机 电工程 的高 锟 ,决定 留学 英 国 充满 巴洛克情 调 的古典 校 园里穿 梭 ,或沿 着泰 晤
高 锟 目瞪 口呆 ,他 没 有想 到 竟然等 到 这样 的
居 住 的三楼 就成 了他 的 实验 室 。有一次 ,小高 锟 回答 。他 激动 地说 :我 不 同意 !如 果现 在彼 此都 “ 看 了一 本化 学 书 ,竟 然 开始 尝试做 炸弹 。他 将两 没 有信 心 , 半 年后就 更 不会 有。请相 信 我 , 那 我对 种 化学 粉末 混 合起 来 ,加上 水调 成糊状 ,再掺入 我 们的 未来 非常 有信 心 ,而且我 认 定 了你 就 是我
黄 美芸 静静地 听 着 。当时许 多 留学生 都是 国 民党
全 世界 华人 为之 振奋 j 前香 港 中文大 学校 长 , 高 官的纨 绔子 女 ,在大 学 滥交是 出 了名的 ,黄 美 中国科 学 院外 籍 院 士高 锟 , 是继 李政 道 、 杨振 宁 、 芸心 中有所忌 讳 。看着 高锟 期待 的 眼神 ,她犹疑 丁 肇 中等 之 后 获 得 诺 贝 尔 科 学 奖 的 第 8位 华 裔 了许 久 , 于 说 道 : 你 是 做 工 科 的 , 要 通 过 实 终 “ 需 科学 家。正 是他 , 促使 光纤 通信 系统 问世 , 为互联 验才 能得 出真 知 。要不 这样 吧 ,我们这 次 也来 做
光纤发明史
光纤的发明过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科学家梅曼和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分别独立发明了红光和红外光光纤。
然而,真正推动光纤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是康宁公司。
康宁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出了第一个石英光纤预制棒,并在1979年成功开发出了光纤传输损耗低于20dB/km,满足商用需求。
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光纤在80至90年代逐步成为了长途通信的骨干传输介质之一。
之后,康宁公司不断优化光纤产品的性能,例如开发了低水峰波导光纤和渐变折射率波导光纤,以增强光纤带宽的利用效率。
总之,光纤的发明和商业化应用是一个不断技术创新和突破的过程。
“光纤之父”--高锟
“光纤之父”---高锟在互联网中畅游、欣赏高清电视转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话,又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华裔科学家高锟发明的“光导纤维”。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连通了信息时代。
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
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他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线用于通讯的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提出以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
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
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的美誉便传遍世界。
可以说,高锟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对光纤的研究成果是高锟一生最大的成就,他曾经说过,光纤通讯一千年也不会被其他工具取代。
在研究初期,为寻找“没有杂质的玻璃”,他也费尽周折,去了许多玻璃工厂,到过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及日本、德国,跟人们讨论玻璃的制法。
那段时间,他遭受到许多人的嘲笑,他们都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杂质的玻璃,但高锟在思想上却没有丝毫动摇。
他说:在一些时候,科学家应该固执,要觉得自己都是对的,否则就不会成功。
终于,在两年后,他发明了石英玻璃,将其内部会损耗激光质量的杂质抽除,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从此,光可传送万里,使科学界大为震惊。
今天,光纤构成了支撑我们信息社会的环路系统,利用多股光纤制作而成的光缆已铺遍全球,成为互联网、全球通信网络的基石。
高锟在光纤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通讯科技和医学领域上都有极大的贡献。
评选委员会主席这样描述说:“光流动在细小如丝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向每一个方向传递,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全球共享。
”同为炎黄子孙,同为华夏儿女,我们应当秉承高锟教授的那份坚守、坚韧、坚毅的执着,为我们祖国的未来献出属于我们的力量。
我所知道的“光纤之父”高锟
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 “ 高锟星” 18 。9 7
年 至 19 年 , 锟 出任 香 港 中文大 学 96 高 校长 , 施 灵 活 的学 分 制 , 立 工 程 实 建 教育 两 个 新 学院 , 创设 多 个研 究 所 , 提 升校 园主干 网络 , 学 校 能 与国 际 使
笈 英 国格林 威 治大 学 深造 , 97 毕 15年
业 后进 入 国际 电报 电话公 司 (T 工 I T) 作, 并开 始 光导纤 维 在 通讯领 域 运 用
的研 究,9 5 16 年取得伦敦帝国学院电
机 工 程 博士 学 位 。 9 1 , 18 年 第一 个 光
高锟 荣 获 诺 贝 尔 物 理 学 奖 硅 谷 女 性 会 长 明 瑛 前 往 探 望
十月六 日 晨 三 时 , 阵 急 速 的 凌 一
电话声 把 正 在 硅 谷 山 景城 家 中熟 睡
明 以纯 玻璃 纤维使 送 光的讯 号可 以超 过一百公 里之 遥 , 当时 的技 术 仅可 而 以达 N2 公尺 , 差 五千 倍 ! 锟认 o 相 高 为, 如果 我们能 把 围绕 地球 的玻 璃 纤 维 全 部展 开 , 接 成 一根 , 的 长 度 并 它
1 9 朱 棣 文 物 理 擘 奖 97 18 96 17 96
,95 7
口吻问自已的妻子。 紧接着来 自 世界各地的电话响个
不 停 , 中有 亲 友 和 同 事 的祝 贺 , 其 也 有传 媒 的追 踪 采访 , 网络上 的 邮件 多
得几乎 塞 了车 。 这一 个 晚 上 和以后 的
晴 同 得 主 奥 璜
的高锟惊醒,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秘书
竞 忘记 了时 差 , 夜 通 知 他 获 得了今 连
光纤通信之父——诺贝尔奖得主高锟
光纤通信之父——诺贝尔奖得主高锟朱安远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须臾离不开光纤,没有光纤网络的日子是无法想象的。
没有光纤就没有高速传输的互联网,没有精彩纷呈的高清数字电视,没有遍布城乡的移动通信,没有即发即收的电子邮件,也不会有微信和QQ等实时聊天工具,正是光纤将全球连成了“地球村”。
高锟以光纤通信理论方面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荣膺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谨以此文纪念享誉全球的“光纤通信之父”高锟先生90周年诞辰。
人才辈出的金山高氏家族1933年11月4日,应用物理学家、光通信大师、电气工程师、教育家和企业家高锟出生于祖居地一个殷实书香世家,高家祖宅闲闲山庄(由高燮始建于1916年,1917年落成)位于今上海市金山区(时属江苏省金山县,1958年11月金山县划归上海市)张堰镇秦望村10组,因年久失修,早已荒废。
高锟祖父高燮曾家住上海法租界贾尔业爱路(今徐汇区东平路)8号的花园洋房。
幼时高锟曾家住上海法租界著名时尚商业街霞飞路(今徐汇区淮海中路)1670弄中南新村15号的一栋三层洋房。
高锟祖父高燮(字时若,号吹万)是著名诗人、书画家、藏书家和儒学家,与武进的钱名山和昆山的胡石予(即胡蕴,南社社友)合称“江南三大文学家”(“江南三大儒”之说系讹传),尤以其藏书保存了国学而闻名。
父亲高筠(字君湘)系高燮三子,1924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第七届法学学士毕业,1925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底特律法学院(今密歇根州立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学位。
同年留美归国,早期当过法官,1932年在上海注册为律师,系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知名执业律师,曾任上海法学院(1951年被撤并)法学教授和沪江大学(1952年秋在院系调整中被撤并)商法教授。
母亲金静芳出身于宝山一个书香门第(金高两家相距很近),系知名学者、编辑和文史馆员金其源(字巨山)之长女,受过良好教育,秀外慧中,会作诗。
1967年,高君湘夫妇从香港移居伦敦,与长子全家团聚。
高锟简历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目前在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
高锟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2009年,与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11月4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住在法租界。
父亲是律师,弟弟高铻。
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著名诗人,革命家,南社的重要成员。
入学前,父亲聘老师回家,教导高锟和高铻读四书五经。
10岁,高锟就读上海世界学校(今日的国际学校),在上海完成小学与初中一年级课程。
除了读中文之外,也读英文和法文,学校聘请留法的学者回来教授,高锟开始接触中国之外的人事文化。
高锟小时候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三楼就成了他童年的实验室。
童年的高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曾经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和晒相纸尝试自制炸弹。
最危险的一次是用红磷粉混合氯酸钾,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
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
幸好没有伤及途人。
后来他又迷上无线电,很小便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1948年全家移居台湾。
1949年,又移民香港,他进入圣若瑟书院就读。
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香港大学。
但由于当时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就读。
1957年,他从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
1965年,在伦敦大学下属的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高锟在2002年或之前完成英文自传《A Time a Tide》,许迪锵翻译的中文译本《潮平岸阔——高锟自述》于2005年出版。
2003年初,高锟证实罹患早期老人痴呆症,接受治疗。
“光纤之父”高锟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华裔物理学家高锟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位出生于中国上海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光纤通讯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通讯革命,被誉为“光纤之父”。
接受中西教育1933年11月4日,上海金山县(现金山区)一个传统的书香文人家庭诞生了一名男婴,他就是高锟。
高家在这一带远近闻名,高锟的祖父高吹万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爱国诗人;高锟的父亲在国内上过大学,后来又赴美学习法律,在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上海,成为一家专门审理外国人案件的特别法院的律师,并携妻儿定居上海。
高锟的父亲虽然留过洋,但骨子里依然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他让高锟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
直到1941年,高锟的父母才把他送进上海法租界里的一所特殊的小学——上海世界学校,这是一所由中国第一批留法归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实验学校。
由于高锟国文底子好,加上时年已8岁,于是一入学就上三年级。
入学没多久,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对日宣战,日本军队进入上海租界。
高锟就读的小学除了正常的课业外,还被强迫开设日语课。
小小年纪的高锟显示出强烈的爱国情结,几十年后,他在自传中回忆当年的情景:“……我们面对来自日本的日语老师,都毫不保留地显示出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对他不理不睬,有时甚至把粉笔投掷到黑板上。
”这所有法国背景的学校在六年级就开设了化学实验课,高锟在学习中呈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独特的创造性,他和同学们自行制造氧气、氢气,还做了不少化学试验。
有一次,他制作了一个“泥球炸弹”:将泥土湿搓成面粉状,然后将红磷和氯酸钾弄湿润后,塞进泥团里密封。
遇到猫狗时,高锟和同学们便把这个“泥球炸弹”投向它们,爆炸声把这些家畜吓个半死。
然而,对于这些实验的危险性,高锟全然不觉,反而因为实验成功而乐此不疲。
不久后,高锟就酿成了一个大错。
他在哥哥的帮助下,自行制造硝酸银,准备用来自制胶卷。
不料,意外溢出的酸性液体烧伤了哥哥的手,高锟的父母这时才发现他的种种“杰作”。
诺贝尔奖得主高锟“光纤之父”
精心整理诺贝尔奖得主高锟“光纤之父”十多年前,高锟就被公认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光,也许是最平常却最不平常的东西。
它时刻在人身旁,很久以来却又一直无法捕捉、称量。
高锟,也许就是又一个与光游戏,并作出巨大成就的人。
意义。
算,如果经过一条1公里长的输水管,“水立方”满满一池的水将只剩下一滴。
刚过而立之年的高锟,就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主流的科学家都认为,基于如此高的损耗,光纤虽然可用在短短的胃镜导管上,但用于长距离通信根本不可能。
而伟大的发现,往往就蕴藏于对于“不可能”的否定。
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家境应该属于不错。
他小时候住在法租界,父亲是位律师。
据报道,童年的高锟对化学最感兴趣,小小年纪的他曾经自己做土炸弹。
后来,他又迷上了无线电,小小年纪就曾成功地装了一部收音机。
趣。
因素。
最终,他证明,玻璃中的离子杂质对光的衰减起到决定性作用,发现了最适合长距离传输的光的波长、或者说颜色。
他预言,只要每公里的光衰减量小于20分贝,也就是只要保留1%,就可以用于通信。
高锟的这篇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于1966年7月发表。
不过,当时人们还无法制造出可以达到高锟要求的那种“超纯净玻璃”。
为此,这位物理学家不得不担当起一个“布道者”的角色。
他四处拜访玻璃工厂,宣扬他的理论,激励大家一起开发超纯玻璃。
高锟以及通信界都没有等待太久。
四年后的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玻璃制造工艺,首次迈过了“20分贝公里”门槛。
之后,技术不断进步,不过,一次,高锟后来离开英国,1987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1996年退休。
同年,他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学础告诉记者,十多年前,高锟就被公认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光纤之父高馄的故事
光纤之父高馄的故事
摘要:
一、光纤通信的起源与发展
二、高馄的生平事迹
三、高馄在光纤通信领域的贡献
四、高馄获得的主要荣誉和奖项
五、高馄对我国光纤通信产业的影响
正文: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支柱,为全球信息交流提供了高速、高效的传输途径。
而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馄,则为这项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馄出生在我国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物理和通信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物理,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从事光纤通信研究。
从那时起,他的一生都投入到这个领域,为我国光纤通信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高馄在光纤通信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参与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的研制和试验,为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
其次,他致力于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通信设备。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国际光纤通信技术交流,推动我国光纤通信产业走向世界。
高馄凭借卓越的贡献,荣获了多项国家级荣誉和奖项,如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这些荣誉不仅肯定了他的个人成就,更
是对我国光纤通信产业的肯定。
高馄对我国光纤通信产业的影响深远。
他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得我国在全球光纤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他还培养了一大批光纤通信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光纤通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高馄作为“光纤之父”,他为我国光纤通信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事迹不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更是激励我们继续探索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光纤之父——高锟
1966年,他提出光纤通讯理论,被认为是痴人说梦;1981年,他研发出第一代光纤系统,通讯进入光纤时代;2009年,他身患“脑退化症”,获得迟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之父”高锟,用发明改变了世界通讯,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
“痴人”获诺奖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有“光纤之父”之称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另外两位研究半导体的美籍学者分享这项殊荣。
这是一份迟来的荣誉,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锟就已经找到了神奇的“光纤”,那时移动通讯设备还没有像今天这么普及。
首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杨振宁教授说过,在找到光纤之前,科学家们一直都解决不了传送过程中光源由强变弱的问题,传送距离只能到1至2米,高锟在光纤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通讯科技和医学领域上都有极大的贡献。
1966年,高锟发表《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文中论证了玻璃介质能够完成光线传播的条件,并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传播介质,并用于通信的理论。
“只要把铁杂质的浓度降到百万分之一,就可以制造出波长在0.6微米附近,损耗为20dB /km 的玻璃材料”,这种玻璃材料就可以用来实现远距离信号传输。
但是这个具有划时代/本刊记者 粲亦桐光纤之父——高锟The Scientists 科学家Report 报道意义的理论,却被大多数人看成是“痴人说梦”,业界对此也毫无兴趣。
原来,人们对光通信的研究开始得很早,却一直都没什么有益的应用性进展。
早在19世纪末,美国发明家贝尔就发明了具有科学前瞻性的“光话机”,原理是用能感受震动的薄镜片,将聚集后的阳光反射出去,因薄镜受到声音震动而改变光线的强度,接收方再将加载了声音信息的光线还原成声音。
但是这个原型机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当空气作为光线传播介质时,就会带来很大的衰减,导致光线在传播一段距离后变得很弱,也失去了实用价值。
此后,虽然陆续出现过新的传播介质,如可以让光线转弯的,但是光线的衰减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的办法。
高锟忘了光纤的“光纤之父”
高银忘了光纤的“光纤之父"◎陈竹沁诺贝尔奖凌晨突降2009年10月6日凌晨3点,美国硅谷一座公寓里响起电话铃。
黄美芸下意识以为子女出了事。
惊魂未定之际,她对着听筒生气地问:“你是谁?”对方说从瑞典打来,有个教授要与高規先生通话。
几分钟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即将公布。
夫妇俩浑然不觉,从没想过奖项会落到工程应用上。
高規仍是睡眼惺怆,“什么?我!啊,很高兴的荣誉呢!”说完倒头大睡。
发表那篇著名论文《为光波传递设置的介电纤维表面波导管》——亦即光纤通信诞生十年后,1976年.高银拿到人生中第一个奖项莫理奖。
奖杯是一个史都班(Steuben)水晶碗,被孩子们戏称为“傻瓜”(Stupid)碗。
以前它被拿来装火柴盒,现在则盛满了贝壳,放在书柜上十多年前的一张行星命//名纪念证书,还贴在车库墙上,正下方是换鞋凳。
香港中文大学同仁曾在高棍的荣休仪式上公开调侃这位老校长:“领奖就和我们领工资一样。
”几十年里收获几十项殊荣,最倒霉的还是1979年爱立信奖奖牌,料想是在德国时被打扫房子的女工顺走了……爱立信奖颁奖礼规格与诺贝尔奖相当,主礼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卡尔十六世比高锂小13岁,那时还是30出头的青年。
认知障碍的科学大师接到电话4天后,高银走进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第三次见到这位瑞典国王(中间还有过一次新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的晚宴),两人都已银发满鬓。
但髙银可能认不岀他来了。
他确诊阿兹海默症(认知障碍)已有7年,语言和行动能力也在持续退化。
国王破例亲自走到面前为他颁奖,免去台上台下三次鞠躬的繁琐仪式。
高银接过奖章,只说了一句“谢谢”。
当人们围住他索要签名时,他愣住了,口中喃喃:“是C-H-A-L-S,还是C-H-L-S-E?"直到女儿挤进人群悄悄塞给他一张写着"CharlesK.Kao"的字条,他才慢慢下笔。
此2009年10月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卡尔为高银■(左)颁发诺贝尔奖证书与奖章前记者曾问他是否会亲自领奖,他说:“我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练习、练习。
光纤之父——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的科学思想与方法研究
贝尔 物理 学奖 , 们 分享 10 他 0 0万 瑞 典 克 朗 ( 合 约
10万美 元 ) 奖 金 。其 中高 锟 将 获 得 一 半 的奖 4 的
金 , 外 两名 获 奖 者 平分 另 外 一 半 奖 金 。高 锟 是 另
脉 冲 以代替 用金 属 电缆 输 出电 脉 冲 的通 讯 方 法 。
的特点 , 不仅 具 有理论 价 值 , 且也 有现 实意 义 。 而
一
、
光 纤 之 父 : 贯 东 西 , 以 致 学 学
外籍 院士 。高 锟 一 生 获得 荣 誉 无 数 , 曾获 得 爱 迪 生 电信 奖 、 马可 尼 国际奖 、 尔奖 、 贝 巴伦 坦 奖章 、 利
布曼 奖和 光 电子学 奖等各 种 奖项 。正 如 中科 院紫
港 中文大学 第 三任校 长 ;9 6年 当选 中 国科 学 院 19
继李 政道 、 杨振 宁 、 丁肇 中 、 李远哲 、 棣文 、 琦 、 朱 崔
钱永 健后 , 八 位 华 裔诺 贝尔 科 学 奖 获 得 者 。研 第 究 和探讨 高锟 的人 生 经 历 、 学 思 想 和研 究 方 法 科
者 , 于他 在 光纤材 料和 传 输研 究 方 面取 得 的 突破 性 成 就 , 由 开创 了人 类 光 纤信 息通 讯 的 新 时 代 。本文从 高锟 成 长 的历程探 讨 了东西方教 育对他 日后 科 学研 究 和技 术 创 新 的影 响 , 析 了 分
他在 光 纤通信研 究方 面取 得 杰 出贡献 对人 类 开创 信 息 时代 的 意 义和 价 值 。最后 , 究 了高锟 研 的科 学思想 和方 法的 三大特 点 : 重视 直 觉 , 学会 基 于 问题 的 思考 , 发超 越逻 辑 的灵感 ; 激 关注创 造 , 于独 树 一帜 的思 维 , 求 另辟 溪径 的探 索 ; 善 追 强调 方 法 , 既要 脚踏 实地 地研 究 , 也要 高瞻 远
光学:高锟人物简介
高锟在微波与电磁波理论领域也有重要贡献
• 1950年代发表了关于微波与电磁波理论的论文
• 为微波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高锟还在激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1960年代研究了激光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 为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锟的荣誉与奖项
高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奖项
• 1985年获得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颁发的兰姆奖
• 1992年获得美国光学会(OSA)颁发的阿瑟·肖洛奖
• 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还获得了许多荣誉头衔
•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02
高锟在光纤通信领域的贡献
高锟方程与光纤通信原理
高锟方程是光纤通信的理论基础
高锟方程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 描述了光在光纤中的传播特性
• 为光学、电磁学、通信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启示
04
高锟的个人品质与精神
高锟的勤奋与毅力
高锟在科学研究方面非常勤奋
高锟还具有顽强的毅力
•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工作
• 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仍然坚持科研工作
• 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
• 为科学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 使光纤通信成为现实
• 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锟在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高锟在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 1970年代开展了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 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高锟还关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产业化问题
“光纤之父”高锟
“光纤之父”高锟作者:雪扬来源:《老友》2010年第01期从“坏孩子”到求学英伦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名大律师,家境比较富裕。
他家住在当时的法租界,一家人住着三层小洋楼。
高锟能有今天的成就,还得感谢家人尤其是父亲对他的宽容。
用高锟的话说,他从小就是个“坏孩子”。
说他坏,是因为他好奇心太重,什么都敢拆。
父亲非但没有斥责他,反而鼓励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高锟的父亲没有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无为而治”,反而让高家为世界贡献了一位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高锟从懂事起就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家里的三楼成了他童年的实验室。
他曾经制造过灭火筒、烟花和晒相纸,后来又迷上了无线电。
8岁时,他就成功地组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让父亲大为惊异,觉得儿子的小脑袋瓜不简单。
此后,他便有意地鼓励儿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父亲“纵容”下的高锟胆子越来越大,大到竟然制造起炸弹来。
他按照书上说的配方,用红磷粉和氯酸钾混和,加上水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然后放到阳台上风干。
待风干之后,他看到楼下没有路人经过时,就把炸弹扔到楼下的柏油路上。
炸弹果然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引得警察都赶了过来。
这次又是父亲出面做了解释,才平息这场“炸弹事件”。
说到自己童年曾闯下的祸事,高锟这样说:“你可以说不听话就是顽皮,但做一点不正常的东西,尤其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不应该算是顽皮的,那是小孩子的自由。
而孩子的一些创造才能往往在这个时期就显露出来了,所以,明智的家长不应打击孩子的创造性。
”1944年,刚读完小学的高锟随父亲移居香港,随后入读圣约瑟书院。
高中毕业后,高锟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大学。
进入大学后,高锟对电机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香港大学当时并没有开设电机工程专业,这让高锟非常遗憾。
他多方查找资料,了解到英国伦敦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便动了去英国读书的念头。
他把自己的想法对父亲说了,父亲又一次支持了儿子的选择。
勇于尝试的“光纤之父”高锟
勇于尝试的 “光纤之父”高锟
◆本刊综合
光纤即光导纤维,它虽小,但是 传输量惊人,作用堪称巨大,是“连 通世界”的伟大发明。得益于它,我 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冲浪”、欣赏高 清电视转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 通话、通过电子邮箱传输文件……
说到光纤,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华 裔科学家,他就是“光纤之父”高锟。 高锟敢于尝试,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 努力着。
打破质疑终成功
上 个 世 纪 60 年 代, 已 经 移 居 香 港的高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并在 1965 年获得了伦敦大学学院电 机工程博士学位。正是在这一年,高 锟开始对各种非导体的纤维深入开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 1966 年 7 月,高锟在一篇论文中
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 通信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用玻璃 制造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用它代替 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作为长距 离的通信线路。其出发点是改善传统 的通信系统,使传输量更大,速度更快。
光 纤 替 代 铜 线, 应 用 越 来 越 广 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 命。1981 年,第一个光纤系统成功问 世,高锟这位“光纤之父”声名鹊起。 2009 年,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 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的突破 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大咖秀
危险的实验被大人们发现并喝令停止。
迷上无线电
后来,高锟迷上了无线电,小小 年纪的他成功组装了一台无线电收音 机。
那天,高锟和家人逛商店。他在 一个柜台前看到一盒无线电收音机的 零件套时,停住了脚步,央求爸爸妈 妈道:“你们给我买这个吧,不危险 的。”他爸爸说:“如果你能够组装 成功,那么我还会买更多零件,让你 组装其他款式的收音机。”
[2020作文]高锟
标题:用光纤织出的星光人生副标题:高锟:用一根小光纤改变传统通讯业照片上这位和蔼睿智、可亲可敬的老人,小纸条们认识吗?[相信有不少小纸条都在邓布利多式摇头]高锟其人他叫高锟,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1996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2000年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2 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9月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岁.巨星陨落,举世同悼.高锟去世后,腾讯、新浪、搜狐等各家知名媒体都推出专题报道,对先生表示纪念.高锟先生长期致力于光纤通讯研究,并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用一根小小的光纤,改变了传统通讯业的现状,开辟了全球光学通讯的新纪元.我们今天所用的家庭宽带、高清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甚至是支付宝、微信、QQ等,都得益于他发明的光纤.他是当之无愧的“光纤之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众望所归.高锟先生用光纤给这个世界织出了一个信息时代的“神经网络”,同时也给自己织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星光人生.今天,纸条君就撷取高锟先生的几个人生片段与大家分享,同时表示对高锟先生的怀念.兴趣——最好的启蒙老师1933年11月4日,高锟在上海出生.他的父亲高君湘给来到这个家庭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叫“锟”(后来给第二个儿子取名叫“铻”).“锟铻”,是古代一种宝剑的名字.《列子·汤问》里有相关的记载:“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在那样的一个乱世,高君湘用一把宝剑的名字来给儿子取名,也许寄托了对儿子的某种期许吧.长大后的高锟并不爱舞刀弄剑,却对学校里老师讲的物理、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将家里的一个储藏间,改造为自己的“实验室”,和小伙伴们在这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他们通过电解水制备氢气与氧气;利用滴定法制造蓝色硫酸铜结晶;还自制了灭火筒、焰火、烟花等.后来甚至用红磷、氯酸钾和泥土制作成了“泥球炸弹”.[突然也想回学校做实验ww]高锟的父亲是一个留美归来的执业律师,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并没有粗暴地加以制止,而是巧妙地加以引导.他给高锟买来一盒无线电收音机的零件套装,鼓励高锟进行组装.这果然引起了高锟新的兴趣.此后的几天里,他一直在摆弄电磁圈、电容器、晶体棒、耳筒和电线,不时地翻翻书,了解无线电的原理.当他终于在听筒里收听到电台广播时,激动得简直要蹦起来.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那感觉真是妙极了.在什么也没有的空气里,竟然可以蕴藏音乐,简直是魔术!”这段经历对高锟的影响很大.从此,高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登上光纤通讯的峰巅.用法解析适用于家庭教育、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等相关主题,如2015福建卷《路》.示例:也许,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科学家”.因为当他们第一次睁开双眼时,世上的每件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新奇的、有趣的.他们爱观察,善想象,敢实践.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科学素质.关键在于大人怎样去尊重、保护和引导孩子的这种天性.如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先生,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杰出的贡献,离不开他少时对于科学实验发自本心的热爱,更离不开父亲对他兴趣的尊重与引导.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给予孩子平等的沟通、充分的尊重,让他们尽情地绽放自己的天赋.1957年,高锟大学毕业后进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工作,担任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从事通讯介质研究.1966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高锟发表了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提出用玻璃代替铜线的大胆设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传输效率将比传统技术高出一万倍.论文发表后,并没有在通讯业引起太大反响.甚至有些同行认为高锟的观点是“痴人说梦”,世界上根本找不到那种“没有杂质的玻璃”.但高锟并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设想是可行的.他顶着人们的嘲笑,继续埋头进行研究.后来,他发现一种叫“溶凝石英”的玻璃提炼过后,能提炼出“无杂质”玻璃.可是当时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花高昂的成本去研发超纯净玻璃纤维,毕竟做玻璃器皿更有商业价值.为此,高锟不得不经常去找全球各大玻璃生产厂商,向他们宣传自己的想法和产业前景.终于,美国康宁公司开始根据高锟的论文,研发光导纤维.1971年,世界上第一条1公里长的光纤问世.1981年第一个光纤通讯系统启用.到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公里的光缆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宽带互联网,为各地的办事处和家庭提供数据.随着光纤的不断延伸,高锟“光纤之父”的美誉也传遍世界.用法解析适用于坚守梦想、敢于创新、相信自己、享受人生等相关主题,如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示例:从“痴人说梦”到“光纤之父”,是一条漫长艰辛的路程,要靠着怎样的恒心、毅力和信念的坚守,才能走到终点.但高锟就这么走了过来,不急不缓,不骄不躁.也许这个路程,对于高锟来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他在光纤的光影里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未来.或许也正因此,他才能吃得他人所不能吃之苦,也才能尝得他人所难以尝得之甜.2009年10月,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诺贝尔物理学获奖名单的时候,76岁的高锟正和妻子黄美芸平静地生活在美国硅谷的一所公寓里.寓所的冰箱门上,贴着每天的安排,手工课、音乐课、网球等“锻炼项目”基本上占据了高锟的大部分生活.事实上,早在2003年,高锟就被确诊患上了轻度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和说话都受到一些影响,生活上需要有妻子照顾.这是一份迟来的荣誉.从1966年高锟发表那篇能够改变世界的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到获奖,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43年.岁月已经将当年那位智慧、敏锐的青年才俊,变成了一位疾病缠身、脚步蹒跚的老人.公寓有位热心的拉丁裔小伙子Javier Hernandez每天会陪伴高锟在家附近进行一小时的户外散步.有一天,来自上海的一家人认出了散步中的高锟,上前祝贺.Hernandez看到众人围观,甚为纳闷,当得知他每天陪伴散步的就是本年度的诺贝尔奖得主时,小伙子惊讶极了:“哇,太棒了!我现在感觉完全不同了.”面对到来的殊荣,高锟淡淡地说:“我的发明确有成就,是我的运气,我应该心满意足了.”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高锟获特别安排,免除走到台中领奖、鞠躬三次的礼仪.当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破例走到他面前颁奖时,高锟说:“谢谢!”这是他接到奖章与证书后说的唯一一句话.和许多人想象的不同,由于光纤的专利权是属于雇用他的英国公司的,高锟并没有从这项能改变世界的发明中得到很多财富.对于获得的七十万美元奖金,高锟夫妇将其中的一部分赠给了香港圣雅各福群会老人中心和美国阿兹海默症研究协会.“你的研究完全改变了世界,促进了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我本人为你而感到骄傲,世界欠你一个极大人情.”美国总统奥巴马如是评价高锟.用法解析适用于淡泊名利、奉献精神、精神追求、高尚人格等主题,如2017年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2014年江苏卷《关于不朽的理解》.示例:历史应该铭记住一些人,他们用自己微弱的生命之光,却照亮了整个人类前进的路程,极大地改变了这个世界.这个名单会有很长:麦哲伦,哥白尼,瓦特,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袁隆平……其中也包括高锟,在他荣获诺贝尔奖后,还慷慨地将其中一部分奖金捐赠给慈善机构和研究中心,以发挥更多的光热.他们为这个世界贡献很多,却从来没有想过索取.但他们的生命轨迹本身,也在向我们昭示着世界上最宝贵的价值.(图片来源于网络)。
光纤通信市场的发展史8052
振幅
周期
下降时间
光纤数字通信
1.振幅:脉冲的高度在光纤系统中表示光功率能量。 2.上升时间:脉冲从最大振幅的10%上升到90%所需要
的时间。
3.下降时间:脉冲从振幅的90%下降到10%所需要的时 间。
4.脉冲宽度:脉冲在50%振幅位置的宽度,用时间表示。 5.周期:脉冲特定的时间,就是完成一个循环所需要的
1970年康宁公司的卡普隆(Kapron) 之作 出损耗为20dB/km光纤。
1977年芝加哥第一条45Mb/s的商用线 路。
电磁波谱
1cm 1mm 100um 10um 1um 100nm 10nm 1nm λ波長
10G 100G 1T 10T 100T 10^15 10^16 10^17
f (Hz)
光纤类型
G.652零色散点在1300nm左右 G.653零色散点在1550nm左右 G.654负色散光纤 G.655色散位移光纤 全波光纤
常见光纤名词
散射 由于光线的基本结构不完美,引起的光 能量损失,此时光的传输不再具有很好 的方向性。
光线
缺陷
光纤系统基础知识
一、基本光纤系统的构架及其功能介绍:
光纤的衰减图
常见光纤名词
色散(Dispersion):光脉冲沿着光纤行进 一段距离后造成的频宽变粗。它是限制 传输速率的主要因素。
模间色散:只发生在多模光纤,因为不同模式的 光沿着不同的路径传输。
材料色散:不同波长的光行进速度不同。
波导色散:发生原因是光能量在纤芯及包层中传 输时,会以稍有不同的速度行进。在单模光纤中, 通过改变光纤内部结构来改变光纤的色散非常重 要。
1.发送单元: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2.传输单元:载送光信号的介质; 3.接收单元:接收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 4.连接器件:连接光纤到光源、光检测以 及其它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