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教案和测试[精品教案][人民版]一体化教学案
生物选修1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科教案(选修一)授课时间:板书设计授课时间:1、豆腐长白毛是什么原因?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3、豆腐长的毛是什么生物?4、你认为毛霉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5、毛霉的繁殖方式是什么?6、毛霉中起作用的酶有哪些?(一)毛霉的相关知识(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它的菌丝可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
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应用于腐乳等发酵工艺。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4)优良菌种的选择:不产生毒素;生长繁殖快,且抗杂菌力强;生长的温度范围大,不受季节的限制;有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酶系;使产品气味正常良好。
小结:豆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形成细腻、鲜香等豆腐乳特色。
发酵的温度为15~18 ℃ 。
了解了王致和制作腐乳的过程,你能说出腐儒制作的流程图吗?(二)腐乳制作的流程图请大家结合流程图和投影资料一、二、三设计腐乳的制作过程。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设计1、设备及用品瓦罐或有盖玻璃瓶、保温容器、小刀、摇床、250ml 三角瓶、超净台及接种设备、灭菌锅2、材料粽叶、北方豆腐、调料。
3、操作步骤1)将豆腐切成3cm ×3cm ×1cm 的若干块。
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板书设计授课时间:实验结果与分析: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如下。
新人教版选修一学案、测案、课件配套 11〔完美版〕
菌落的特征
大小 形状 颜色 隆起程度
展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样品稀释涂布平板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菌落计数
展
基础感知
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哪种属于活菌计数法?
总之,这个时期所应用的香料都是天然的、未加工过的固 体芳香植物。当时的香料仅限于少数人使用。
在这时期中,香料是一种贵重的商品,成为贵族阶层的嗜 好品。因此,珍奇的香料往往在世界各地遭到掠夺。随着历史 的发展,香料的需要量大为增加,仅采集芳香植物已感到运输 不便,同时芬芳花卉也不是四季都有,而且不可能持久地保存 下去,这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到了16世纪就发 明了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植物精油的方法。至此,香料的应 用从固态芳香植物的直接应用发展到天然芳香植物经加工提取 出芳香成分。从此,天然香料不仅仅应用于熏香,进而应用于 药物、化妆品、饮食品和调味品等。天然香料的应用价值就进 一步获得发挥,这为整个香料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料的提取 3.静置、过滤
有机溶 剂萃取
使芳香油溶解在 适用范围广,要
有机溶剂中,蒸 发溶剂后就可获
求原料的颗粒要 尽可能细小,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浸泡在有机
得芳香油
溶剂中
1.粉碎、干燥 2.萃取、过滤 3.浓缩
评
选择培养基
加 加青 减 霉素 成 等抗 份 生素
加高浓度 不加氮 不加碳 以尿 食盐水 源(无 源(无 素为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样品稀释涂布平板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菌落计数
在培养微生物时,各 种微生物所需的培养 温度和时间分别是什 么?培养到什么时候 记录的结果误差才最 小?(基础感知Q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单元引言【课时】 1课时【知识要点与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掌握化学中常用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
3. 掌握实验常识,提高实验技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能够合理使用单位制和测量方法进行化学量的计算。
3. 具有安全、准确、彻底地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化学中常用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
3. 实验常识和实验安全。
【难点】1. 实验面临的安全问题。
2. 对不同单位制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活动1】探究化学现象1. 教师引导学生,询问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了解,营造良好探究氛围。
2.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结合图像或视频的呈现,引导学生探寻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活动2】化学量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1. 教师介绍化学量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化学量的概念和含义。
2. 教师示范化学量的计算,提醒学生在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3】实验常识和实验安全1. 通过实验室环境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验经验,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2. 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教师介绍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课堂检测】1. 能否简要概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能否说明化学量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3. 能否正确运用化学量的计算方法?4. 能否正确应对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化学中常用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并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
面对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情况,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因此,全课程应强调实践操作,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实验技巧培训,同时结合图像和视频的呈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体验,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初中数学复
2.函数
3.初等函数
4.三角函数
5.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6.排列与组合
7.离散随机变量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初步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
2.研究三角函数的概念、变化规律及求解。
3.研究数列的概念和常用的数列,掌握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
4.研究基本的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变化规律;3.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难点:三角函数的应用,概率问题的解答思路。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深化
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课堂练:帮助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巩固基础,提高技能。
3.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提高研究质量,提供
个性化培训和指导。
四、教学建议
1.在教学前做好课程的筹备工作,拟好教案,准确把握教学难
点和学生的学情特征,因材施教。
2.教学时注意启发式问题和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思维,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克服恐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
研究的快乐和成就感。
4.及时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结束后,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并
及时提供相应的课外训练和辅导。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套教案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套教案的概述。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简要描述和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力的初步认识
本章介绍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内容包括:
- 力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和不平衡力
二、第二章: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
本章介绍了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包括:- 力的作用方式: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三、第三章:力的测量
本章介绍了力的测量方法和力的平衡条件。
教学内容包括:
-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 力的平衡条件和平衡力的计算
- 等效力系统及其应用
四、第四章:运动的描述
本章介绍了运动的描述方法和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包括:
-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 全程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 加速度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五、第五章:运动的规律
本章介绍了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和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内容包括:
- 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 自由落体和斜抛运动的规律
- 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
结论
本文档概述了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全套教案的主要章节和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教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力的性质、作用和测量方法,掌握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教师们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体化教学教案
一体化教学教案
以下是一份一体化教学教案的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难点:[难点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通过[导入方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
- 详细讲解[知识点 1]。
- 通过[活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1]。
- 讲解[知识点 2],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课堂总结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重点内容]的重要性。
4. 课后作业
-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反思
- 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教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室安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范,掌握实验室常见事
故的预防方法,并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方法;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
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实验室安全规范的理解和落实;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技巧。
教学准备:教材《高中化学选修一》、实验室设备和试剂、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实验室安全的视频片段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并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的认识
和思考。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
1.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包括穿戴实验服、戴眼镜、戴手套等注意事项。
2.示范正确的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使用方法,如玻璃容器的正确清洗、试剂的准确称量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滑石粉清理玻璃仪器等,强化实验室操
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与学生讨论化学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验室安全措施的必
要性和实施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撰写一份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并在下节课时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化学实验室安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
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试剂,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今后的实验中,更加
重视实验室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地理:5.3《区域经济一体化》教案(旧人教版选修1)地理
- 重点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是实现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整合,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 重点知识点:欧洲联盟(EU)、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 重点词: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整合、贸易自由化。
- 重点句:欧洲联盟是通过制定共同的政策和法律,实现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整合和政治合作。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重点知识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贸易、产业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包括贸易自由化、产业竞争、劳动力流动等。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影响,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能力。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欧洲联盟史》(作者:A.G.Groom),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包括其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和影响。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作者:B.J.Cassidy),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实施情况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挑战与机遇》(作者:K.C.Feng),这本书探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新人教版选修一学案、测案、课件配套〔完美版〕
四川泡菜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几乎家家 会做,人人吃,甚至在筵席上也要上几碟泡菜 。据北魏孙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 制作泡菜的叙述,可见至少一千四百多年前, 我国就有制作泡菜的历史。
四川泡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
韩国泡菜:微酸偏辣,相传是从我国传入的,堪 称韩国“第一菜”。
精度深思 自主学习
一直增加直至稳定
一直降低直至稳定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 于稳定
评
1.温度不能过高(室温,26-36℃) 2.食盐含量不能过低 3.腌制时间不能过短
造成细菌污染大量繁殖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评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比较表
微生物 类型
果酒
酵母菌 真菌
兼性厌氧
果醋
醋酸菌 细菌
好氧菌
腐乳
主要是毛霉 真菌 好氧菌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展
生物类群 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 异养厌氧型
乳酸链球菌 (球状)
常见种类 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 (杆状)
发酵原理 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酶
C6H12O6
2C3H6O3+能量
展
测定反应原理总结
酸化:对氨基苯磺酸溶于盐酸中
酸
重氮化: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 重氮盐
显色:重氮盐+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导
课题背景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 为泡酸菜类的一种。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 北、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 惯。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 味餐馆里,都有其踪影,它鲜嫩清脆,可以增进食 欲,帮助消化与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这样 的泡菜,做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 种菜肴,不失为一件美事。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 制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易多吃。
高中人教版数学选修一教案
高中人教版数学选修一教案教学内容:高中数学选修一第三章直线与圆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直线与圆的交点情况。
2. 能够应用相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直线与圆的交点情况。
教学难点:1.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分析直线与圆的交点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今天的主题:直线与圆的相关性质,让学生思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讲解1. 教师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介绍直线与圆的交点情况。
2. 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的相关性质。
三、练习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加强对直线与圆相关性质的理解。
2.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
四、拓展1.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直线与圆的相关性质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1.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六、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直线与圆相关性质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直线与圆的相关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下节课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直线与圆的相关性质,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更广阔的数学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生物全册精品教案优质课教案
授课时间: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②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③完成果酒和果醋制作并掌握基本方法。
K] 能力与方法目标①提高探究意识②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人协作能力③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认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
②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法讲述法教学过程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样,有着它本身的光辉篇章。
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酒的有趣传说。
猿猴酿酒说——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时间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流出,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与生活——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
因此,被很多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下面我们来学习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三)、实验案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建议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人教版(2023)高中音乐选修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2023)高中音乐选修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人教版(2023)高中音乐选修性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音乐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教学目标- 熟悉教材内容,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表演技巧。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3.1 第一单元:音乐的元素- 研究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长、音量、音色等;-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3.2 第二单元:乐理基础- 研究音乐的乐理知识,包括音符的表示、音阶的构成等;- 利用练和乐曲演奏,巩固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
3.3 第三单元:音乐赏析- 研究音乐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4 第四单元:音乐表演- 练音乐表演的基本技能,包括声乐和乐器演奏;-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和表演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估与考核-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书面测试、课堂表现、作品创作等;-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个性化评价和辅导。
5. 教学资源- 使用人教版(2023)高中音乐选修性必修第一册教材;-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音乐软件进行教学辅助。
6. 教学进度安排- 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有机衔接。
7. 结语本教案旨在引导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希望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
1.1.1 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2=-2.(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第1页(共75页)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6.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7.练习、深化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3)若a>0,b>0,则a+b>0.(4)若a>0,b>0,则a+b<0.(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此题中的(1)(2)(3)(4),较容易,估计学生较容易找出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数学高中选修一教案人教版
数学高中选修一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列和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求等差数列和的公式及求和方法。
3. 对所学知识进行扩展,能够求解一些应用题。
教学重点:
1. 理解数列和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等差数列和的公式及求和方法。
教学难点:
1. 应用题的解答。
2. 数列和的性质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简要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讲解数列和的概念和性质。
2. 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和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公式推导(15分钟)
1. 讲解等差数列和的公式推导过程。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四、练习(20分钟)
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老师指导学生解题思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五、应用(15分钟)
1. 讲解一些应用题,并指导学生如何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列和的知识。
六、总结(5分钟)
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
2. 提醒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等差数列和展开,通过讲解概念、推导公式,以及练习和应用题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列和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提高解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
第一课时 1.1.1 命题及其关系〔一〕教学要求: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假设p,那么q〞的形式.教学重点:命题的改写.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阅读以下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312>;〔3〕312>吗?〔4〕8是24的约数;〔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6〕他是个高个子.二、讲授新课:1. 教学命题的概念: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与“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③例1:判断以下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假设整数a是素数,那么a是奇数;〔3〕2小于或等于2;〔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5〕215x<;〔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7〕明天下雨.〔学生自练→个别答复→教师点评〕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假设p,那么q〞的形式: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假设p,那么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 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假设p,那么q〞的形式.③例2:将以下命题改写成“假设p,那么q〞的形式.〔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对顶角相等;〔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学生自练→个别答复→教师点评〕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假设p,那么q〞的形式.三、稳固练习:1. 练习:教材P4 1、2、32. 作业:教材P9 第1题第二课时 1.1.2 命题及其关系〔二〕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指出以下命题中的条件及结论,并判断真假:〔1〕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函数232y x x=-+有两个零点.二、讲授新课:1. 教学四种命题的概念: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假设p,那么q假设q,那么p假设⌝p,那么⌝q假设⌝q,那么⌝p①写出命题“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②例1:写出以下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及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学生自练→个别答复→教师点评〕2. 教学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①讨论:例1中命题〔2〕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间的关系. ②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图: ③讨论:例1中三个命题的真假及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间关系.④结论一:原命题及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结论二: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⑤例2 假设222p q +=,那么2p q +≤.〔利用结论一来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3. 小结: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三、稳固练习:1. 练习:写出以下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函数232y x x =-+有两个零点;〔2〕假设a b >,那么a c b c +>+; 〔3〕假设220x y +=,那么,x y 全为0;〔4〕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5〕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2. 作业:教材P9页 第2〔2〕题 P10页 第3〔1〕题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教学目标】1.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2.结合具体命题,初步认识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方法;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与逻辑推理的意识.【教学重点】构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数学意义;【教学难点】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可写成:假设p 那么q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3.请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1〕假设x y =,那么22x y =; 〔2〕假设22x y =,那么x y =;〔3〕假设1x >,那么21x >; 〔4〕假设21x >,那么1x >二、讲授新课“⇒〞的含义:一般地,如果“假设p ,那么q 〞为真, 即如果p 成立,那么q 一定成立,记作:“p q ⇒〞;如果“假设p ,那么q 〞为假, 即如果p 成立,那么q 不一定成立,记作:“p q ⇒/〞.用推断符号“⇒与⇒/〞写出以下命题:⑴假设a b >,那么ac bc >;⑵假设a b >,那么a c b c +>+;2.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p q ⇒,那么称p 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 是p 的必要条件.如何理解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中的“充分〞与“必要〞呢?由上述定义知“p q ⇒〞表示有p 必有q ,所以p 是q 的充分条件,这点容易理解.但同时说q 是p 的必要条件是为什么呢?q 是p 的必要条件说明没有q 就没有p ,q 是p 成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有q 未必一定有p . 充分性:说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条件是足够的,条件是足以保证的.它符合上述的“假设p 那么q 〞为真〔即p q ⇒〕的形B AC 图2 C A B 图C A B 图图BA 式.“有之必成立,无之未必不成立〞.必要性:必要就是必须,必不可少.它满足上述的“假设非q 那么非p 〞为真〔即q p ⌝⇒⌝〕的形式.“有之未必成立,无之必不成立〞.命题按条件与结论的充分性、必要性可分为四类:〔1〕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即 p q ⇒且q p ⇒;〔2〕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 q ⇒且q p ⇒/;〔3〕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 q ⇒/且q p ⇒;〔4〕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即p q ⇒/且q p ⇒/.3.从不同角度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1〕借助“子集概念〞理解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全套教案
前言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全套教案。
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理解选修一的语文内容。
目录
1. [第一课教案](lesson1.md)
2. [第二课教案](lesson2.md)
3. [第三课教案](lesson3.md)
4. [第四课教案](lesson4.md)
5. [第五课教案](lesson5.md)
第一课教案
课程目标
- 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 进行文本解读和讨论
教学内容
- 阅读与分析课文《某某篇》
- 研究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 进行小组讨论,并写下个人的观点和总结
教学步骤
1. 课前导入: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激发研究兴趣。
2. 阅读课文《某某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注意词汇、句式等方
面的特点。
4. 进行文本解读和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讨论。
5. 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写下个人
的观点和总结。
课后作业
- 完成相应的课后题
- 继续思考课文的主题及相关问题
第二课教案
(教案内容继续类似上述格式,给出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课后作业)
...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全套教案,以帮助学生有
效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每节课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课后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选修一学案、测案、课件配套 9〔完美版〕
一般表面活性剂中含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在 洗涤过程中其乳化作用和通透作用,使衣服中的 脂肪类物质进入水中
②水软化剂
作用: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造成的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失活,提高表面活性剂利用率
展 激情展示 互相交流
(2)实验材料: 相同材质的白棉布若干,1000mL大烧杯,恒温水浴锅,植物 油,滴管,加酶洗衣粉,玻璃棒、天平、清水、温度计。
(3)实验流程:
展 激情展示 互相交流
(4)预期结果: 在30摄氏度时,洗涤相同时间,白棉布上的污渍清洗得最干 净。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0摄氏度。
④漂白剂:可延缓衣物的泛黄程度,但对衣物有 一定的损伤。
⑤增白剂
丝、棉、毛类等天然纤维的浅色衣物容易变黄, 加入增白剂后,它能够留存在衣物上,吸收阳 光中的紫外线,反射出与黄光互补的蓝色光线, 从而掩盖了衣物上的黄色。
⑥香精和色素
改善洗衣粉的气味和外观,给人清新愉悦的感 受,并掩盖某些化学成分的异味
3.为什么不能在60℃以上的水中使用此洗衣粉?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 度,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但在低温下也会 失效。
4.试解释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因为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而丝质及羊毛 衣料中含有蛋白质,这样会损坏衣物
5.为什么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人体皮肤细胞有蛋白质,如不彻底清洗双手,就
需要对照,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即其他条件相 同,将洗衣粉换成等量的清水。
展 激情展示 互相交流
2.探究二: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温度?
人教版高中经济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经济选修1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经济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经济意识和决策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经济学基础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他们对经济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市场经济体制:着重介绍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 供求关系与价格形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形成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市场分析能力。
4. 经济增长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使他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5. 经济政策与调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培养他们的经济政策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的互动交流和合作研究。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教案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法:1. 测验:通过书面测验,考察学生对经济学基础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问题解答作业,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高中经济选修1的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经济学知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0、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 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1 2 3 4 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 D.使普通平民能参与政治 5 6 7 8 9 10
第 4 页 共 37 页
高二历史(选修班)一体化学案(2)
4、雅典贵族制政治时代最重要的决策机构是 A.公民大会 C.战神山议事会 5、梭伦改革后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A.四百人议事会 C.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D.公民法庭 B.四百人议事更大的罪还找不到比死刑更重的刑罚。 ”他是指 A、古希腊政治家德拉古 C、中国古代改革家卫鞅 7、梭伦改革发生在 A、公元前 6 世纪晚期 C、公元前 5 世纪晚期 B、公元前 6 世纪初期 D、公元前 5 世纪初期 B、埃及统治者阿里 D、北魏皇帝孝文帝
6、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 7、下列关于梭伦政治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把雅典公民分为四级,第一等级称为双牛级,可以担任执政官 B、设民众法庭
D、按财产划分公民的等级
B、在新的社会分层的基础上,梭伦创立了四百人会议,第四等级也有当选资格 C、为了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梭伦组建了民众法庭,并实行陪审员制度 D、在梭伦政治改革后,雅典官员都能根据职务高低领取报酬 8、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9、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 ①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②消灭了债务奴隶制 ③下层人民的利益没
10、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①公民大会 A、①②③ 1 2 3 ②“四百人会议” B、①② 4 5 C、②③ 6 7 ③陪审员 D、①③ 8 9 10
【知识疏理】 一、归纳梭伦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 1、公元前 8 世纪至前 6 世纪,平民与贵族的尖锐矛盾。 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兴起,促进了雅典社会的政治改革。 3、公元前 600 年左右,萨拉米危机,平民群众开始酝酿暴动。 二、梭伦改革的措施: 经济领域: 1)颁布“解负令”。 作用: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 了物质保障。 2)鼓励发展工商业 作用:从短期来看,稳定了社会物价,保障了 平民生活。从长期来看,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 发展和雅典社会经济的多元化。 政治领域: 1)重新划分社会等级 ①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②标准: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③权利义务: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 ④结果: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重新划分了国家的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为雅典 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创立四百人会议 意义:提高 了公民大会的政治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3)创设了陪审法庭 意义:赋予平民司法权,推进了政治分权。 三、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1、积极意义: 1)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 供了物质基础。 第 2 页 共 37 页
高二历史(选修班)一体化学案(1)
班级:
课 题
复习专题一
姓名:
梭伦改革
学号:
授课时间 课时 主备人 1 何光明
内容标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 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梭伦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措施。 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课前诊断】 1.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在于 D A.废除奴隶制度 B.发展封建经济 C.废除井田制 D.取得军事优势 3. 《史记•商君列传》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 D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4、下列关于商鞅实行的军功爵制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B、杜绝贵族晋爵的机会 C、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D、确立地主的政治优势 5、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触动当时社会最深刻的措施是 C A、军功爵制 B、什伍制度 C、废除井田 D、建立县制 6、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 “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体现是 D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 ②重农抑商 ③法律严酷 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秦国在正式变法之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 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D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8、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 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9、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 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B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0、商鞅变法得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B 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知识疏理】 一、历史背景: 1、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经济: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3、军事(主观动力) :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变法的直接推动力) 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重点强调]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 5 页 共 37 页
2、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的阐述,不正确的 A、残酷的剥削和政治上的无权导致平民与贵族的阶级矛盾激化 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第 3 页 共 37 页
C、西部邻邦麦加拉乘机征服距雅典海岸仅一英里的萨拉斯岛 D、梭伦走上政治舞台,当选首席执政官 3、关于梭伦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是稳定雅典社会秩序,壮大雅典城邦实力 C、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4.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 梭伦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5、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 ( A、奴隶主和奴隶 C、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 B.克利斯提尼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 ) B、贵族和平民 D、农民和手工业者 ) B、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生产关系 D、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矛盾
二、变法的内容: 内容 具体措施内容 措 施 [核心] 废井田, 开阡陌 内 容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 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 有,允许土地买卖。 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 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 除徭役,认为工商业是“末 业” ,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懒 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受到 惩罚,全家大小都投入官府 充当奴婢。 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 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 违犯. 作 用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 益,提高了其发展农业的积 极性 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 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 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 积极的作用 [知识拓展] A、 春秋时期的改 革: 1、 特点: 主要集 中在经济领域废 除井田制 2、 代表: 齐国管 仲改革、 “初 鲁国 税亩” B、 战国时期的改 革 1、 特点: 在春秋 改革的基础上进 行, 又更加彻底, 根本任务变为政 治上废除世卿世 禄制。 2、 代表: 魏文侯 变法、商鞅变法 (课程标准要求 所必须掌握的内 容)
2)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的措施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通过权力的重新分配,越来越 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力。 3)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 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4)梭伦的政治改革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为民 主政治建立提供了制度保障。 2、局限性: (1)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2)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3)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 【重难点突破】 试简要分析早期雅典城邦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检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 长老会议,架空做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 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 ,甚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 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典型例题】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图片反映了雅典哪些维护民主的方式? 图一:反映雅典人通过司法公正维护民主。图二:通过辩论的方式保证决策的正确,从而实 现决策民主。图三: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表决和民主选举公职人员,充分实现了雅 典公民民主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图四:通过“陶片放逐法”把反民主的势力置于公民的严 密控制下,从而加强了公民对政府官员的民主监督功能。 (2)从以上雅典维护民主制的实践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要实现和维护民主,必须建立行之有效民主的机制;必须要维护司法公正;必须要加强公民 的民主参与意识、发挥公民的民主监督作用。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班级:
课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