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黄土地影评word版本 (3页)
浅谈电影《黄土地》的独特之处
浅谈电影《黄土地》的独特之处【内容摘要】《黄土地》是中国第五代领军导演顾长卫的作品,本片主要由几个生活场景串连,如喝喜酒、拉家常、犁地、参军、出嫁、渡黄河、干旱求雨。
由于这段经历相当的普通、寻常,主要由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成,故从总体上来说影片的视觉形象缺乏故事性,但是导演独具匠心,以独特的电影表现手法将并不新奇的故事讲的震撼人心。
【关键词】构图色彩光线蒙太奇主题一、构图突破传统电影构图方式,富于象征意义构图作为电影语言的提升因素,它所指的是对电影画面空间及其画内的影像做出设置和安排,以此来达成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的表意作用。
《黄土地》的画面构图是这部电影最为独特出奇的一点。
对于传统电影来说,符合人们日常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平稳、和谐和均衡是最基本的构图原则,传统构图追求一种饱满、完整,黄金分割率是一般电影重要的构图方式。
而《黄土地》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构图方式,以一种新奇的独特的构图赋予画面特殊的意义。
片子的很多地方天和地占画面的比例都很大,以至于人在其中显得比蚂蚁还小,压抑感十足。
例:1.影片一开始,画面首先就是一大片黄土沟壑,纵横交错,而天空只有斜斜的一道,占画面很小的一部分,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的冲击力,增加了土地的厚重感。
2.顾青和翠巧家干活间隙吃饭的构图比较奇怪,黄土占据画面的四分之三,人的身体只出现了很少一部分,黄土地作为画面的主体,而人被设置到边角线上,只是几个小点,显示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也象征着封建传统对他们的束缚。
3.顾青逐渐走来的时候,在一个山坡上停下来,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一棵小树在整个画面上方十分之一处,只有树干没有树梢,预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命力的顽强和生活条件的艰辛,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而在顾青对翠巧说要走的那天晚上,又一次出现这个画面,所不同的是在夜晚,构图十分巧妙,使人倍感凄凉,预示着翠巧的命运的不幸。
4.在顾青走的那天,出现一幅画面,黄土占整个画面的十分之一,并且天空阴沉,营造了一种压抑、伤感的气氛。
黄土地 分析
《黄土地》观影笔记——构图分析一、影片是第五代导演代表作,1984年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像。
二、故事梗概:在陕北黄土高原上闭塞的生存环境下,生活着一群愚昧麻木的人们,他们仍坚守庄稼人的规矩,天旱了他们会祈雨;刚十几岁的女孩他们会让她们嫁人,不管对方是如何的恶心和丑陋。
女主人公翠巧从文艺工作者顾青口中得知了“公家人”的新生活,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逃婚,选择了抗争,只身离开这片禁锢她的土地,最终却淹没在了滚滚的黄河水中,最后弟弟憨憨迎接再次到来的顾青,逆着人流他奔向了光明和希望……三、影片分析该片的表现性在于其强烈的造型意识,具体表现在对自然景观的大量描写上,空间造型感很强,最典型的构图就是把黄土作为主体,占据了银幕的四分之三以上,人物被放在画框的边缘,被压缩的极其渺小的镜头首先黄土地这一意象,它的象征意义应该就在于那种沉积在民族文化深处的保守性格和无法挣脱天命的悲剧感,这种感觉始终萦绕在人物故事之间:(一)黄土孕育着生命在陕北黄土高原,这里有着大片的黄土,经岁月的侵蚀,沟壑连绵不绝,大起大落,一片荒凉,很难使人想到这里仍有一点生命的迹象,可想而知这凝重的土地也将孕育着怎样的人们,终究是逃不过心灵的闭塞、保守……(如图)(二)黄土主宰着生命片中多处展示出“大环境小人物”的意境,比如,翠巧来送饭,耕作的三人在黄土地上显的非常弱小,与世隔绝一般,被一望无际的黄土包围,在这里它就是你的主宰,你无法抵抗,只有依附,这就给这里的人物的封闭性做了一个较合理的诠释;接着吃完饭后,翠巧离开时,镜头表现为大片黄土地中翠巧孤单弱小的身影,是那样的渺小,茫茫黄土中,只有那一条白色的路依然清晰,踩着祖祖辈辈踏出的路,也就那样世世代代禁锢在了这里。
从图中可以看到,她已走上坡顶,而在翠巧面前的是曲折绵延的山峦,似乎也暗示着她坎坷不堪的命运,,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她想要挣脱,已在为生活努力……同样,在后来顾青的离开时,翠巧孤零零的站在远方,眺望着已远去的顾大哥,画面中的大片黄土地挤压着那站在天边的翠巧,翠巧那一点点的光明和希望,是那样的无助和渺小,大片黄土挤压着她,已俨然成为一种把翠巧推向死亡边缘的无形力量,暗示了人物悲惨命运的终结。
黄土地的观后感
黄土地的观后感《黄土地》是一部由陈凯歌执导的中国电影,于1984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曾经风靡一时的小说家曲立言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段感人故事。
观看完《黄土地》,我深受感动和震撼,下面将就故事情节、角色刻画以及电影情感表达等方面,谈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谈谈故事情节。
《黄土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农村,片中展现了农民兄弟王满(张丰毅饰)和王达(李连杰饰)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
电影以一次王满参加解放区运动队的英勇事迹作为开篇,通过回忆和倒叙的方式,逐渐展现了王满和王达的成长和抗战历程。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们的家乡受到了日本军队的严重摧残,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家乡的热爱和保卫国家的信念,用自己的血和生命为家乡、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整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凑有力,引人入胜。
其次是角色刻画。
电影中的主要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形象塑造深入人心。
王满是一个具有坚韧意志和豪爽性格的人,他勇敢无畏地面对日寇,为保卫家乡而拼搏,最终牺牲在了战火中。
王满的身后,是他的哥哥王达,他是一个聪明、善良又懂得委曲求全的人。
他一直默默地支持着王满,始终保持着对抗日斗争的热情,并最终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其他角色如王满的妻子小云、儿子健儿以及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角色的细腻刻画,电影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坚强。
最令我深受触动的是电影中渲染出的情感。
《黄土地》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电影中通过对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和表演,展现了人们在战争年代下所遭受的痛苦和牺牲。
特别是对王满和王达兄弟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的刻画,令人动容。
他们在战火纷飞中相互扶持,彼此鼓励,共同面对苦难。
无论是王满临死前对王达说的“王达啊,你要活下去”还是最后王达为了王满报仇而壮烈牺牲的场面,都能够深深触动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黄土地》通过情感表达,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温暖而振奋人心的世界。
除了故事情节、角色刻画和情感表达外,我还要说一下电影的艺术表现。
黄土地 影评
“取法于上,取得于中。”“取法于中故为之下。”
实际上,我们能拍摄的内容很少:土地、摇动、黄河、四个人物。”
在风格样式上,他也曾表示过:“就结构而言,我们的影片应该是丰满而多变化的,具有自由甚至是狂纵的态势,意写纵横,无拘无束,而就大部分具体句子而言,却温厚、平缓、取火之木、穿石之水,无风皱起,小有微澜。因而,大有响入云天的腰鼓阵,哀音动地的求雨声,小有入夜深谈,河边浅唱。﹒﹒﹒﹒﹒﹒”
在所有的这些的考量之下,《黄土地》诞生了。电影中色彩主要选用了沉稳的土黄色,白色红色配合烘托。而它的光线柔和,构图也力求简练沉稳。为了营造出深沉厚重的感觉,镜头病没有有utaida的移动,更多的是内部的有机调度,摄影手法与艺术独具一格。而腰鼓和求雨场景是电影中少有的异常,色彩不再柔和,一切需要一个出口来发泄。
翠巧的婚礼后那只黑色的大手伸过来,翠巧的惊讶、紧张、害怕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感到紧张压抑。突然,震耳欲聋的腰鼓声冲出银幕。明丽的晴空下,暧昧的环境(缺乏具体指向)里,众多整齐地穿着黑棉袄、戴着白羊肚手巾、束着红腰带的农民,令人振奋地打着红腰鼓。从高处看,一个个扭动的人们幻化为一个整体,在强烈的诉说。这个镜头通过摄影机的摇甩推拉来表现画面,用广角镜头来夸张地表现当地人粗犷豪放的形象,极具视觉冲击力和精神力度,冲击观众的感官与灵魂,反映了从贫瘠的黄土地中生发出来的荡气回肠的生命之声。这一热烈欢腾的不无夸张、强调意识(视觉经验的主观改变)的写意场景,形象地表现了翻身农的喜和激动,象征了我们民族中觉悟了的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人们所迸发出来的巨大力量。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力的勃发。虽然它在表面上游离于叙事之外,但在内在意绪上,它不仅与前文陕北农民麻木、死寂的生存状态间接对比,也与后文的求雨段落直接形成鲜明对照。
黄土地影评1
《黄土地》中“腰鼓舞”和“祈雨”分析“自古婚姻由天定,而今富贵在命中”是主人公翠巧出嫁时贴的对联,仅从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天、人、命的关系,天人合一、我命由天的思想渗进了黄土地人民的心中。
影片开始,用大全景展现落日时分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庄严、静默,奠定影片整体简练深沉的基调;之后随着剧情的发展,温和贫瘠的黄土地重复出现多次,在整体构图中占了大部分比重,“‘思赡者善敷,才核者善删。
’在画面中,坚决排除可有可无之物,强调简练,强调大块面的重厚感。
同《一个和八个》不同的是:不是有力的震撼,而是静的恬美。
”(电影《黄土地》摄影阐述,张艺谋)勾勒出朴实沉稳的黄土地,同时揭示出人与地的关系: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儿女,而黄土地也像母亲一抚育了黄土地上的人民,带给他们特有的黄土地善良,敦厚,隐忍的气质,但是就是这种隐忍造成他们保守、愚昧,脆弱的。
性格。
要改变中国现状,就要改变我们的民族,就要改变这贫瘠的黄土地。
中国在不断的侵略战争中觉醒,人们在原始的蒙昧中呐喊,欲挣脱贫穷落后的枷锁。
所以,当公家人顾青走进黄土地时,仿佛是翠巧黑夜中的一线光明,翠巧被他吸引,向他走进,想冲出这块贫瘠的土地,摆脱那毫无希望的婚姻。
翠巧不仅是翠巧,她代表的更是穷苦百姓与命的抗争,有更多像翠巧一样的人民在奔向光明。
所以,“为造成一种深沉,厚实的感觉,能不动尽量不动”(张艺谋)的《黄土地》在以静态镜头为主的前提下,气势宏大动感震撼的腰鼓舞和祈雨片段显得更加突出耀眼。
腰鼓舞中,全景、中景、近景镜头的切换,使画面时而广阔宏大,时而清晰可见。
以中景镜头写几个农民甩腰鼓,跳跃,可以让观众清晰的看清腰鼓舞的具体手势、脚步,农民们是怎样配合起舞;沙尘在风中飘扬,农民们却丝毫不受影响,他们对这些沙尘再熟悉不过,就像是熟悉自己的亲人。
刚是以中景写腰鼓舞的动作,紧接着以近景写唢呐的声响,用唢呐手变动的脸颊告诉观众画面中铿锵的韵调从何而来。
《黄土地》:一个奇迹
《黄土地》:一个奇迹《黄土地》:一个奇迹《黄土地》,它是一部“奇”片,一部先锋电影。
《黄土地》是一个奇迹。
i今天再次欣赏陈凯歌《黄土地》,对这部电影的恢弘气势所感染,被陕北那种纯朴贫瘠的土地叹息,更被生活在那片荒凉贫瘠土地上世世代代的人民敬佩,战胜自然,抗拒自然,迷信自然,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这部影片,把西北解放前夕贫瘠落后的黄土地人民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民俗民风表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黄土地》决不仅仅是要向我们讲一个在陕北农村封建包办婚制下一位少女的逃婚故事;他更重的是要向人们展示古老土地上,古老的民族,古老的要求,古老的生活方式。
似乎是要非常宏观地来揭示中华民族这块古老黄土地与其古老民族民俗实即民族根性的切切难分的依存联系。
说人民,尤其是农民,是土地之子,绝不是什么新鲜之辞。
但看了《黄土地》这部影片,会使你真正懂得,这种说法,实已不是一种一般习惯语中的象征与比喻式的修辞,而当真是一种恰如其分的陈述式的写照。
中华万民与土地的依存关系密切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前者似乎不是外在地站立在土地之上,而是沉浸于土地之中;土地之黄色渗透到民族万民的肌肤的毛孔之内和血液的细胞之中,甚至生成了中华民族万民的黄色人种!正因为此,这一土地上的人们的性格就得按着这土地的性格来规范——调子色彩之低沉、变迁节奏之缓慢,等等。
而地,就等于天,或者说来自于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黄土地决不是人为的,它是天造的,天赋的,是先于人、先于万民而存在的。
于是,“信地”归根到底是“信天”!难怪那里唱出了如此深沉(作为地之性格)又是如此高扬的(作为天之性格)的“信天游”!也难怪影片最终还是把视角的注意中心由黄土地向了苍天!那万民“祭天求雨”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决不是电影编导故弄玄虚、力求制造传奇效果的“猎奇”;它是真实的,又是典型的,浓缩着这一黄土地上的万民命运的深刻的必然性。
贫瘠的文化。
——人们贫瘠到形成这样一种风俗:哪怕在最豪华的婚宴上,除老肥肉,另一道荤腥,就是仅仅作为“摆着是个意思”的“木鱼”。
黄土地影评 (3)
黄土地影评一、影片简介《黄土地》是中国导演陈凯歌执导的一部抗战题材电影,于1984年上映。
该片以中国陕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为背景,讲述了在1941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农村中的一段真实故事。
二、剧情梗概影片以一个普通的陕北农村为背景,主要围绕着农民兄弟十八和和伍子胥展开。
十八是村里的好人,他坚守着传统的农林生产习惯,坚定地抵抗着日本侵略者。
而伍子胥则是一个无良的富家子弟,为了谋取私利,与日本人勾结,背叛了自己的同胞。
故事开始于1941年,日本侵华战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日本人为了获取农产品,对陕北农村进行严重的扣押和征用。
在这个过程中,陕北农民艰难地维持着生计,同时积极参与抗日斗争。
十八带领村民抵抗日本侵略,坚守土地,守住生活的最后一线,成为村里的抗日英雄。
同时,十八对伍子胥的背叛感到痛苦和愤怒,他决定找回伍子胥,揭露他的真面目。
经过一系列的曲折和艰险,十八最终找到了伍子胥,并将其交给了党报记者。
伍子胥因为背叛同胞,最终被群众打死,正义得到了伸张。
三、影片特点1.感人至深的故事:《黄土地》通过展示陕北农民的艰苦生活和对抗日本侵略的勇气,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艰难与困苦。
2.真实的历史再现:导演陈凯歌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充分考虑了历史的真实性和细节的还原,使得观众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重要意义。
3.优秀的演员表演:影片中的演员表演出色,他们利用精彩的演技塑造了各自的角色。
特别是张国荣饰演的伍子胥,他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负面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4.精美的摄影与音乐:《黄土地》以其精美的摄影和音乐配乐而著称。
黄土高原的广袤景色和农村的质朴氛围通过电影的镜头得到了充分的呈现,同时电影中的音乐也非常动人。
四、观影感受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黄土地》给了我非常深刻的触动。
影片通过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残酷的年代,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陕北农民的艰辛与背叛。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的崛起和一个背叛者的终结,看到了正义与邪恶的对抗。
黄土地影片赏析
厚重的责任与使命——《黄土地》电影评论以黄、灰和黑为基色,以广袤无影的黄土高原为场景,处处充斥着沉重和不明朗,《黄土地》作为陈凯歌导演的处女作,除了背负着厚重的责任感之外还或多或少地意味着他的心境,他用电影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并不稀奇却震撼人心的故事。
《黄土地》不仅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也是陈凯歌导演对中华民族的反省和思考。
这部电影正如片中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一样,流淌着苍凉雄浑的艺术血液,承载着厚重的深远的文化使命。
作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陈凯歌导演用自己独特的电影手法演绎了一场更为独特的故事,而陈凯歌在电影方面的造诣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折服。
一、对白的应用电影最大特点就是动作多于对白,在《黄土地》中我们到处可见画面在不停敌运动,不断地切换或者人物相对静止不动,开始沉默。
但这并非说电影不注重对白的运用,在《黄土地》中,人物对白格外洗练,甚至可以说是惜字如金。
在开始的那场婚宴上,对从延安来的顾青,人们既拘谨又尊敬,大家对"公家人"仅有的表示客气的言语只有两个字"吃吧",但正是这仅有的两个字,把当地人所有的生活和精神状况都表达出来了:淳朴、单调、僵化。
而对生存状况的恶劣,翠巧爹只说了一句:"这就是命",此外再无抱怨;谈及翠巧的婚事,翠巧爹说:"庄稼人有庄稼人的活法",最简洁的话语准确地表达出了当地人对生活的理解。
二、画面的运用古老寂寞的黄土高原,最难以表达的就是它的变化,但陈凯歌导演却为电影选取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表达角度,他用大量的静态镜头来表现这片土地的亘古不变,用远景来表现人物不明晰的活动,以显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这恰恰解释了当地人们贫穷愚昧的原因。
摄影张艺谋擅长用浓墨重彩的画面给人以视觉震撼,这种手法堪堪符合《黄土地》的表达要求。
黄色的土地占去画面大半的空间,地平线推得极高,把蓝色的天空逼得很窄,天地交际间出现的人物局促地活动在逼仄的空间里。
电影黄土地影评黄土地影评
电影黄土地影评黄土地影评黄土地影评(一)看《黄土地》,心情是抑郁的,虽然有那辽阔的长空,无垠的黄土地,以及那浩浩汤汤、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但是画面之外的那种沉重的思想却紧紧压在人们心头,一刻也不放松;虽然有嘹亮的信天游、奔放、欢快的腰鼓阵,但是蕴蓄其中的又有多少的心酸和悲苦!《黄土地》上的痛,不仅仅是翠巧的不幸,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麻木,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深深地埋在那黄土层的深处。
影片的开头以篆书交代故事背景,八路军战士顾青来到黄土高原上收集民歌。
情节的发展由顾青搜集“信天游”这一陕北民歌形式贯穿,内中亦是掺杂着红色政权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和冲突。
《黄土地》的基色是黄、灰和黑,影片中亦是处处充斥着沉重和不明朗,而迎亲队伍出现用大大的营造了气氛。
淳朴的农民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生活在封建礼教下的“翠巧”,不说话的憨憨,像雕塑一样的翠巧爹。
电影的语言内敛平静,可是表面宁静和谐的村庄却抵挡不了人们激烈躁动的情绪。
人终究仍不甘于作为苍天之奴隶,亦不愿等同于地上之草木。
顾青这个“公家人”作为包括农民土地革命在内的整个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的星火,点燃了黄土地上新一代像翠巧、憨憨这一类真正有灵性的草木。
翠巧内心一直在默默反抗,她渴望冲破这座封闭的村庄带给她的束缚,渴望走出这片黄土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想要自由,想要完美的爱情。
她梦想自己能把握命运。
当她看到顾青时,她想到自己的命运或许会被他改变。
这样暗自的喜悦令她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
她看顾的眼神透出的爱怜与喜悦,感情纯净而又含蓄。
翠巧的内心充满了对顾大哥敬佩和新生活的向往。
影片中昏暗的灯光同主人公向往光明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不多的台词却透露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怅惘的感情在嘹亮的信天游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顾青要走了,憨憨送了一程又一程,翠巧说出了那句“带我走!”然,“庄稼人有庄稼人的规矩!军人也有军人的规矩“命运不会出现奇迹。
顾青只是新文化的传播者而非救世主,依依惜别之后,只剩下翠巧那孤独的歌声在这片贫瘠而丰腴的土地上回响。
影评范文赏析:《黄土地》
影评范文赏析:《黄土地》人文思考的深度与艺术表达的强度是《黄土地》震撼人心的主要原因所在。
此前,中国电影的道德关注与社会评判是电影的主要支撑,正误好坏的认知左右着中国艺术的发展。
《黄土地》将创作者的关怀扩展到沉默无语的黄土沟壑和终年劳作的百姓、高悬冷酷的天际与仰首叩拜孜孜以盼的臣民、周而复始无爱无恨的仪式婚约与隐约驿动的个人情感。
千百年来的土地规则富含哲理,却沉重地桎梏着人的心灵跃动,八路军公家的新生活带来了冲破传统的希望,却没有按照电影叙事的惯例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顾青擦身而过,放弃了拯救女孩子翠巧,翠巧的希冀与怨恨如同黄土地上的所有民生一样,只有寄托在沟谷中久久难以散去的“信天游”中,令人心碎。
这正如影片中顾青问翠巧爹的话:“陕北的民歌千千万万,怎能记下?”翠巧爹说:“日子艰难了,自然就记下了。
”这既说明了民歌是陕北人唯一的心灵寄托,也说明了艺术和一切创造的真谛。
不可抗拒的传统、无形的土地上规矩、人的悠久生存状态,成为没有决断的宏阔展示对象。
天人合一的关系思辨,生命哲学的形象思考,文化探寻的注目眼光,成为《黄土地》难以分离的主要内涵。
关注这片土地上人的无声命运是影片厚重感的主要体现。
影像语言的自觉把握把是《黄土地》另一艺术价值。
传统中国电影对影像本体的自觉程度远不如对社会内容来得重视,声画语言自身的造型因素与独立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挖掘。
第五代电影人的重要功绩就是为归还电影本体的价值做出重大贡献。
本片的影像语言凸显出独立的意义。
包括注重色彩的表意作用的开创性,构图对内涵意义的突现,影像表现的文化意味的寄托等等。
注重色彩的表意作用这一开创性贡献是前所未有的。
大片黄土地的色块,婚礼铺排的红色和乡民黑色的组合,构成创作者所要表现的文化内涵。
构图上对正在主角黄土地与人的关系处理为土地占据巨大空间,人只是天际线上的渺小存在。
画面已经显示了内涵。
影像表现的文化意味无处不在,尤其是婚礼、祈雨、腰鼓的段落饱满扎实令人震撼。
《黄土地》电影赏析
质朴深沉的民俗寓言(一)——电影《黄土地》赏析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
同时,《黄土地》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首次合作的作品。
《黄土地》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简单的故事当中却透露出陈凯歌对中国传统思想中封闭、保守、等落后部分的思考、揭露和抨击。
陈凯歌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他的电影不是单纯的再现生活的手段更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是一种揭示和评价生活的工具。
他以一种批判的目光来审视人的生存状态,追溯这种状态背后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他说过说:“电影,是很多人在黑暗中聚会,去共同分享一个梦想。
”所谓在黑暗中聚会,只有不断思考和批判才能迎来光明的梦想。
实际上作为陈凯歌首作《黄土地》应该是强烈体现其个人风格色彩和思想的,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电影人在一个商业化尚未成熟的电影市场上他的选择必然是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喜欢用电影表达自己对文化的反思的陈凯歌选择了陕北落后民俗与革命新思想的对比与冲撞作为题材,而且在影片中毫不吝惜地浓墨重彩地刻画陕北农民因为贫困、封闭等造成的愚昧封建。
假如说摄影画面是由张艺谋统筹负责的没有陈凯歌太多的个人风格,又假如说初出茅庐的陈凯歌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在画面、音乐的操纵等具象化的风格,那么陈凯歌的个人风格则是个人对社会的反思强烈地体现在电影的情节的选择、安排和主题的表达中。
《黄土地》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对影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4年,中国的开放才刚迈出了步伐,中国经济体制也尚在确立目标的阶段,就在这样一个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领域都因外来与本国因素碰撞而略有混沌的时期,怎样面对新的体制、文化的冲击以及应该怎样改变旧有的是政府以及社会大众需要关注的问题,当然作为文艺工作者的陈凯歌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因此《黄土地》成为了这样一个向世人说明道理的寓言:生存在孕育我们的广袤的大地上,假如不接纳新的思想新的变革,这片大地会成为禁锢自己的温床,最终封闭愚昧地度过一生。
浅析影片《黄土地》
浅析影片《黄土地》刘洋【内容摘要】电影《黄土地》讲述的是处于陕北地区的一个贫苦女孩翠巧,在听一位来采集民歌的延安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讲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后,决然逃出夫家东渡黄河,去追求新生活,最终被冰冷的黄河水所吞噬的故事。
影片中运用大量的黄色和不平衡的构图,来体现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思想封建,愚昧。
【关键词】黄土地陈凯歌张艺谋色彩构图画面视觉冲击一、电影《黄土地》的简要介绍电影《黄土地》是陈凯歌的处女作,也是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一部代表作。
电影《黄土地》中主要人物有四个:翠巧、翠巧爹、憨憨、“公家人”顾青。
《黄土地》的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顾青,从延安到山区采风,寄宿一家贫苦的农家,其女儿翠巧因葬母和为弟弟订婚,要和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订了娃娃亲。
而顾青讲述的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使翠巧萌发了新的憧憬。
翠巧爹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
在顾青离去时,老汉为顾青送行,唱了一曲倾诉妇女悲惨命运的歌。
翠巧结婚前夕,逃出夫家,驾小船冒死东渡黄河。
河面上黄水翻滚,终于将翠巧吞没在滚滚的黄河水中。
两个月后,顾青再次下乡,翠巧的憨憨冲出求神降雨的人群,向他奔来。
顾青来到黄河边,只见安详而深沉的黄河仍缓缓向东流去……故事由此而结束,这是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悲剧,恶劣的地理环境使这片土地贫瘠荒芜,使这里的人民落后愚昧,翠巧是这片古老土地上年青一代追求光明的殉道者。
二、电影中的色彩和构图导演陈凯歌选择这样一个不算独特的题材,我觉得在电影的情节上并不占任何优势,但他并不是想要过分的强调故事的情节和冲突,没有过多的对白,而是用影像来叙述故事、用色彩来抨击思想的封建与迂腐。
古老寂寞的黄土高原,最难以表达的就是它的变化,但陈凯歌导演却为电影选取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表达角度,他运用了大量的静态镜头来表现这片土地的亘古不变,用远景来表现人物不明晰的活动,以显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这恰恰解释了当地人民思想封建、愚昧无知的原因。
黄土地影评
黄土地影评一、简介《黄土地》是由张艺谋执导,于199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大陆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感人故事,揭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坚毅精神和生命的宝贵。
二、剧情梗概电影《黄土地》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的陕北黄土高原上。
主人公刘竹松(张翰饰)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伴随着妻子李雪芹(陈红饰)和两个孩子艰难地生活在乱世之中。
日本侵略者肆意破坏土地和人民的生活,他们抢劫粮食,残害无辜,这让刘竹松感到愤怒与无助。
为了保卫家园,刘竹松毅然加入了抗日军,成为地下党员。
他深入日军占领区,和其他战士们一起进行抗击日军的斗争,为了给人民争取更多的幸福和尊严。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抗日军还是普通民众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牺牲。
在战争的洗礼下,刘竹松与李雪芹的感情也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他们彼此支持,共同经历了痛苦和忧虑。
最终,抗日战争胜利了,刘竹松等战士成功解放了乡亲们,光复了家园。
然而,在胜利的喜悦中,也难掩刘竹松内心深深的伤痛和疲惫。
三、影片亮点1.真实再现历史:电影《黄土地》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事件的再现,使观众更加真实地了解了那个时期人们的艰辛和顽强抗敌的精神。
2.精彩的表演:张翰和陈红在影片中的精彩演绎,使得观众对于角色的情感投入度增加。
他们通过细腻的演技,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而感人地展现出来。
3.视觉表现手法:导演张艺谋巧妙地运用摄影技术,在惨烈的战争场景中呈现了鲜明的画面对比。
黄土地和烧红的天空相呼应,给人以深刻的视觉震撼。
四、观后感电影《黄土地》通过真实而残酷的历史背景,展现了普通农民在战争中的挣扎与抗争,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于和平与正义的向往。
影片中,刘竹松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敢令人难以忘怀。
他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更是一个为了家园和民族尊严而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
他的顽强精神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时,影片对于抗日战争的描绘也非常真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战争残酷无情,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情感连接更加紧密,爱与希望永远不会被磨灭。
影评《黄土地》(5篇范例)
影评《黄土地》(5篇范例)第一篇:影评《黄土地》有人说,第五代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那么,毫无疑问,陈凯歌就是缔造这神话的最重要作者之一。
在我看来陈凯歌的电影生涯中,《黄土地》可谓是处女作,《霸王别姬》是其巅峰之作,《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西去好莱坞归来后的首部作品。
虽然三部作品代表了陈凯歌不同时期的导演风格,代表了不同时期陈凯歌对于电影的理解程度,但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自己影片中的一个导演。
下面我就借助陈凯歌的巅峰之作《黄土地》来浅谈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
电影《黄土地》作为陈凯歌的处女作,他用电影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并不新奇却震撼人心的故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生活在陕北的少女翠巧在延安干部顾青的影响下,为了逃离不幸的婚姻,追求自由和幸福,在一个大浪滔天的夜晚驾船出走,最后被吞没在滚滚的黄河水中。
这是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悲剧,恶劣的地理环境使这片土地贫瘠荒芜,使这里的人民落后愚昧,翠巧是这片古老土地上年青一代追求光明的殉道者。
跟随着导演的镜头,观众的视线穿越了将近半个世纪,体会了西北信天游的粗犷和不羁;更加感受到那种传统的世俗婚姻与新文化的强烈冲击感。
电影中也给我们呈现了西北文化的精彩,例如:腰鼓、秧歌。
谈起其开山之作《黄土地》之前不得不提及陈凯歌的身世,陈凯歌出身于艺术家庭,少年时期经历过文革和插队,参军复员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其后赴美国进修,正是拥有这样错综复杂的的经历,使得陈凯歌的电影作品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具有风格化的视觉形象,新颖的画面结构,寓言化的电影语言和深沉的批判力量。
1984年,一部气势宏大而又思想深邃的中国电影征服了许多从来不看电影的中国观众,人们为那漫天黄土之下透出的激情所震撼,被创作者大手笔的历史勾画所折服,这就是《黄土地》。
在电影中,有许多的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东西;而且在电影中,许多信息都是用画面而非语言来传达的。
《黄土地》观后感
《黄土地》观后感
2020.12.22 星期二阴
1
影片用叙事和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展现了解放战争初期,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和现状,并通过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和翠巧一家的生活过程,揭露了旧社会与新文化的冲突和差异。
男主角顾青是接受新思想的代表,可以理解为突破的思想束缚和接受新事物的人;翠巧代表刚接受心思想的冲击,产生极大震撼,也愿意积极接受改变,融入新社会的人;憨憨代表游离于新思想和旧社会之间,无所适从的人;翠巧爹则代表受旧思想束缚,荼毒太深,墨守成规,甚至是难以自拔,主动去维护旧思想的那一类人,影片中的乡亲们也大多和翠巧的父亲一样,在根深蒂固的旧思想中因循守旧。
尽管影片是讲解放初期的事情,但放到现在,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人的惯性会让我们妄视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墨守成规,思维僵化,麻木不仁,不能紧跟时代,转变思维适应时代的发展,最可怕的是,不自知,不学习,不接受新事物,总是遵循以前成功的经验行事,哪怕实践中已经表明没有效果依然不愿意改变,就像影片中那一群跪拜求雨的农民,全是靠天吃饭,从而永远在自己命运的安排下,平淡,甚至悲哀地过一生。
-。
电影《黄土地》观后感
电影《黄土地》观后感:正如影片的名字所揭示的那样,黄土地/《黄土地》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意味,但这种历史并不是被简单化了的线性展开的历史,也不是一种在循环中死亡、并在循环中重生的历史;毋宁说,黄土地所呈现的,是历史的绝对静止——时间被抽空了,而空间凝结成一声无法终结的休止符。
第五代在这部振聋发聩的作品中赋予自己的任务,就是在遭遇巨大的政治创伤之后,重新检视历史所丢给民族的沉重肉身。
从而,在黄土地上,历史中发生的一切被转化为一个看似简单的寓言,一种可供旁观的景观装置。
那么,对于观众而言,焦虑是欣赏这部电影的必要条件。
这种焦虑来自于这样的反躬自问: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在这里,我们与高更走到了一起。
)因此,与寻根文学和朦胧诗一起,《黄土地》同是属于八十年代的;在这个年代,人们不断地追问关于自身身份的一系列问题;而到了九十年代之后,人们逐渐学会恰当地接受自身的暧昧与模糊。
但这并不是说,人们可以在《黄土地》上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
相反,同《秋菊打官司》中最后一个镜头中向远处凝视的秋菊一样(她的视点落在了画面之外的观众上,因此作为观众的我们不应该从画面中清理出答案,而应该从画面之镜中看到自己),《黄土地》同样展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困惑,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是谁”、“我们的出路何在”这样的疑问,答案是超乎想象地遥远。
在影片的前一个小时中,《黄土地》展现了一个如此的所在:那里的人们质朴而愚昧,他们对生活逆来顺受,并极大程度地依傍着周遭来延续自己的存在。
我们根本无法相信,这样的生活能够有朝一日出现所谓“现代性”的萌芽,历史在这里似乎已经终结了,失却了任何前进的可能。
但这正是我们所必须接受并面对的历史,我们必须从这种历史中获得“我们是谁”的解答。
整个影片基本上是采用了深景深的镜头,以展现整个黄土高原的开阔与雄浑,可以说,这使得整部电影呈现一种所谓的“天地境界”——与生存于这片土地的人相比而言,更加重要的则是这片土地和这片蓝天,或者说,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交织浑然一体的存在。
《黄土地》艺术影评
《黄土地》影评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
同时,《黄土地》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首次合作的作品。
影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
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特技效果,没有什么大批资金投入。
《黄土地》如何能屡次赢得各大国际奖项并受到观众的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当你看完《黄土地》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是十分具有艺术性的,绝对比那些用钱堆出的一堆貌似电影的文化泡沫要好得多。
《黄土地》讲述的是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段故事:下乡采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这里。
此时,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
他见到的新娘,竟是个十二、三岁的女娃。
然而,贫困、愚昧的庄稼人都沉浸在难得的欢乐之中。
突然,眼前一件红衣一闪,顾青在一片黑棉袄的缝隙中,发现了一双注满了哀伤与愤懑泪水的眼睛。
后来顾青才知道,她是当地出色的民歌手翠巧。
翠巧妈早年亡故,姐姐也已嫁人。
现在,她和饱经风霜的爹爹及年幼的弟弟憨憨住在单家独户的窑洞里。
当晚,顾青被引到翠巧家落脚。
顾青从白天所见的童婚,谈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翻身做了主人的新生活。
虽然这些话在老汉身上没有什么积极的反响,却使翠巧心中漾起了波澜。
由于顾青在土地上熟练地耕作,翠巧一家才开始把他当作自己人。
然而,善良、忠厚又贫穷、愚昧的翠巧爹,却要因袭世世代代“庄稼人的规矩”,让女儿在四月里出嫁完婚。
但翠巧心里却对这种指腹为婚很是反感。
顾青要走了,翠巧想让顾青带她一起走,可是顾青还得回去请示上级才能带翠巧离开。
按照千百年来的规矩,翠巧终于要出嫁了。
完婚之日,憨憨挑起了姐姐用过的水桶来到黄河边,不料遇到了逃婚出来的翠巧。
翠巧给爹留下了一丝长发并给爹挑了最后一担水,把为顾大哥做的鞋垫交给弟弟,便连夜东渡黄河而去。
001黄土地影评
《黄土地》影评首先,对《黄土地》的剧情做个基本的介绍,为了鼓舞军心,深刻地了解劳动人们的深重苦难,受延安八路军区指派的八路军战士顾青来到了还在受传统势力束缚的陕北地区,收集民歌。
按照顾青的意愿,他被安排到了一个当地十分贫困的家庭,在这个深受苦难缠绕的家庭里面,生活的艰辛将老汉和他的一儿一女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老汉的儿子叫憨憨,女儿叫翠巧。
翠巧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为了给她的母亲办丧事,给她的弟弟憨憨凑钱定婆姨,老汉给她定了娃娃亲,但翠巧从心内面对这桩婚事是不认可的,她反对,为此老汉曾打过她。
可以说,直到顾青出现之前,翠巧对这桩老汉所谓是“命”的婚姻,充满的都是怀疑、困惑、恐惧、挣扎和反抗,不过所有这些出自她内心的反对力量,在命定式的控制之内面前是十分虚弱的,在她自身身上,她缺少可以凭借的强大力量。
对于这桩被僵化的传统狠狠缠住的婚姻而言,她的反对是无力的,因为她没有可替代的方案,没有反对的武器(或者说更好的武器)。
但是,在她似乎终将要被这可怕的命运不可逆转地拖入苦难的深渊之时,入住在她家里面的顾青,用革命新世界之言行,加之深深的同胞之谊,在她的心里面植入了新的信念,所有的弥漫于全身的反对的力量,此时找到了据于组织自身的堡垒。
这种新的信念逐渐统摄于全身的过程,在其终点之时,电影镜头给了一个很有冲击的呈现,一扫整部电影关于翠巧的叙事的灰色调和压抑感。
在从黄河挑水回家的路上,翠巧从远处看到,顾青在教憨憨唱革命的新歌曲,在顾青和憨憨唱着歌曲兴高采烈的走了之后,镜头会到了翠巧,我们看到了夕阳的鲜艳的余光照射到了跳着水回家的翠巧的脸上,透过翠巧喜悦的神情,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翠巧的内心是无比敞亮的,信念之光在此时涤荡了她内心的所有痛苦、疑惑、恐惧。
信念的种子在此时在翠巧的内心中已经生根,但是,这对于翠巧而言,不过是命运之神为她所开启的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因为外部的形势没有任何的改变,小水滴终究要被洪流给淹没。
媒婆上门送来了婚期,顾青即将回延安,而自己加入革命队伍的要求也被打天下的革命规矩给推迟了,再加之对父亲的回报之心,她坐上了花轿,走上了那命定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黄土地影评
黄土地影评(一)
看《黄土地》,心情是抑郁的,虽然有那辽阔的长空,无垠的黄土地,以及那浩浩汤汤、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但是画面之外的那种沉重的思想却紧紧压在人们心头,一刻也不放松;虽然有嘹亮的信天游、奔放、欢快的腰鼓阵,但是蕴蓄其中的又有多少的心酸和悲苦!《黄土地》上的痛,不仅仅是翠巧的不幸,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麻木,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深深地埋在那黄土层的深处。
影片的开头以篆书交代故事背景,八路军战士顾青来到黄土高原上收集民歌。
情节的发展由顾青搜集“信天游”这一陕北民歌形式贯穿,内中亦是掺杂着红色政权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和冲突。
《黄土地》的基色是黄、灰和黑,影片中亦是处处充斥着沉重和不明朗,而迎亲队伍出现用大大的营造了气氛。
淳朴的农民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生活在封建礼教下的“翠巧”,不说话的憨憨,像雕塑一样的翠巧爹。
电影的语言内敛平静,可是表面宁静和谐的村庄却抵挡不了人们激烈躁动的情绪。
人终究仍不甘于作为苍天之奴隶,亦不愿等同于地上之草木。
顾青这个“公家人”作为包括农民土地革命在内的整个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的星火,点燃了黄土地上新一代像翠巧、憨憨这一类真正有灵性的草木。
翠巧内心一直在默默反抗,她渴望冲破这座封闭的村庄带给她的束缚,渴望走出这片黄土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想要自由,想要完美的爱情。
她梦想自己能把握命运。
当她看到顾青时,她想到自己的命运或许会被他改变。
这样暗自的喜悦令她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
她看顾的眼神透出的爱怜与喜悦,感情纯净而又含蓄。
翠巧的内心充满了对顾大哥敬佩和新生活的向往。
影片中昏暗的灯光同主人公向往光明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不多的台词却透露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怅惘的感情在嘹亮的信天游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顾青要走了,憨憨送了一程又一程,翠巧说出了那句“带我走!”然,“庄稼人有庄稼人的规矩!军人也有军人的规矩“命运不会出现奇迹。
顾青只是新文化的传播者而非救世主,依依惜别之后,只剩下翠巧那孤独的歌声在这片贫瘠而丰腴的土地上回响。
旧式婚姻的迫害是翠巧无法摆脱厄运,翠巧只能借助“信天游”来抒发内心的痛苦,文中的”酸曲“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证明。
在现实和命运的压力下,无助的翠巧只好屈从了。
翠巧决心与命运抗争,抚育她的黄河水无情的将她吞没了,色调不断的转变,延安的锣鼓方阵象征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一种对新生活的迫不及待的深沉的呼唤。
出现了象征着中国千百年来封建遗毒的“海龙王”和祈雨的农民们,“祭天求雨”的村民们面对龟裂的土地,在那块石头的碑前,虔诚的祈祷,场面神圣却心酸。
希望出现了!人们在奔跑,在流动的镜头后面,却出现了一个凝滞的军人的身影。
憨憨从人群中挤出来,转身向后奔跑,“憨憨”能奔向他的新生吗?这似乎使人在这宿命的人群中看到了希望。
影片中的音乐是张扬的。
陕北民歌的粗狂,风趣,哀婉贯穿了电影的始终,故事由歌声起,由歌声终。
陕北民歌在这里就像人的一生,空旷且嘹亮。
影片的剧情显然并不是创作者想着力表现的,全片的对白简洁却有力,构图大气,大色块的运用使画面极富冲击力,与贯穿影片始终的民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们试图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现黄土高原上几千来的历史积淀与淳朴、愚钝的民风和他们向往光明的意愿。
黄土地影评(二)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器晚成”,陈凯歌以老子之言解释“深谷回声”,即《黄土地》的原名。
与陈凯歌唯一一次合作并在本片中担任摄影的张艺谋,充分的将这一片无垠的黄土地充满画面之中,孕育这一方陕西人民的黄土地。
娶亲的队伍被包裹在养育他们的黄土地中,他们是渺小的,无边无际到每个人都走不出去,亦是没有想过走出去。
他们沿袭着“规矩”,无论是成亲嫁女还是祭天求雨。
影片以一场规规矩矩的婚礼开始,新娘穿着红袄伴着“然后子,一辈子,和和美美过日子”在未满十四周岁时嫁了人。
相亲们参加观看,没有欢天喜地的气氛只有习以为常的无声。
相亲们是沉默的,如同自己的故乡,沿袭着这片土地的风貌,憨厚朴实不多言。
在和顾青的打招呼中,他们只有
“哦。
”( )“吃。
”“喝。
”这样简单的对话,却让我们在不多的台词中读到更多更加深刻的潜台词,亦令我们感受到影片的基调是如此,没有对抗和纷争,没有需要打垮的邪恶势力,只有一贯如此的静默,可是这沉寂是千百年不破的规矩造就的,我们感受到了没有展现给我们的,是埋藏在这沉默土地和规矩下波涛汹涌的力求改变思想,如主人公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