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汇通学派的形成及意义

合集下载

中医的发展史

中医的发展史

中医的发展史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然作⽃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

⼈们在寻找⾷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中药的起源;在烘⽕取暖的基础上,发现⽤兽⽪、树⽪包上烧热的⽯块或沙⼟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器作为⽣产⼯具的过程中,发现⼈体某⼀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部位的病痛,从⽽创造了运⽤砭⽯、⾻针治疗的⽅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了学术体系。

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遇七⼗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民在与⾃然和疾病作⽃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成书的。

本书载药365种,⾄今尚为临床所习⽤。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

《神农本草经》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以及⼗多种疾病的记载。

周代已经使⽤望、闻、问、切等诊病⽅法和药物、针灸、⼿术等治疗⽅法。

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

此书是现存最早的⼀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平。

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全⾝⿇醉剂'⿇沸散'进⾏各种外科⼿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影响,⽽且还传到了国外。

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1 了余云岫对 中医否定一切 的观 点, 主张“ 日中西 医皆立 于同等地位 。 恽 氏对 中 今 ” 西 医的分析深 刻 而 中肯 , 而 获得众 多 医家 的首肯 。 从
另一位 持汇 通论 的医家朱 沛文 提倡 中西 医应 通
中 国的近代社 会 , 充满 内忧 外患 , 当时一些 主 张
能发展。他在《 灵素商兑》 一文 中对《 内经》 进行全

1 ・ 9
维普资讯
JA XIJ R L 0F R I NG OU NA T ADI I NA C NES MEDI I T O L HI E C NE
进性 的 同时 , 也维 护 了中医 的存 在 , 而 引导 了 中 从 医汇通 思潮 的形 成 。
“ 科学救 国” 的人认 为, 中国要富强 , 必须抛弃传统 的封建文化 , 向西方 学习。以余 云岫为代表的民族 虚无主义者错误地将 中医也视 为封建文化 的一 部 分, 主张废除。余云岫早年赴 日 本大阪学医, 日本 受 明治 维新 时代 取消 汉方 医 , 之 以西 医做法 的影 响 , 代 错误地认为 日本近代 医学的兴盛 , 是因为废止 了汉 方 医 的结 果 , 只有废 止 中 医 , 国的 医药卫 生事 业才 中

医学相 比 , 统 的 中 医学 面 临着 严 峻 的挑 战 和 生存 传 危 机 。 中医将何 去何从 ?当 时医学 界 出现 了几 种不 同 的态 度 。 民族 虚无 主 义者 主 张 全 盘 西化 , 中 医 对 抱蔑视 态度 。保 守 主义者 则认 为西 医不适 合 中 国国 情 , 绝接 受 。而 中 医 队伍 中具 有 改革 精 神 的进 步 拒 医家 , 认识 到 中西 医各有 所长 , 图把两 种学 术加 以 试

2.中医各家学说.其他学派

2.中医各家学说.其他学派

2021/10/10
9
刘完素

张从正


麻九畴 常德



董系
马宗素 荆山浮屠 穆大黄


罗知悌
2021/10/10
朱震亨
10
总之,河间学派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 形成的,初期以发明火热病机、善用寒凉药物而名噪一 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先后以攻邪、滋阴而闻名 于世,从而由寒凉派又分化出攻邪派、滋阴派。该派所 研究的内容,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在临证上有重要成 果,促进了中医病机学和治疗学的发展,并为明清温病 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最具影响 的学派之一。
37
二、奠基
1、《内经》———散在不成系统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对温热病的探讨已始见端倪, 在《内经》一书中有不少关于温病的记载。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23
丹溪学派
2021/10/10
24
一、概 念
丹溪学派——注重养阴,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 康的重要意义。代表人物朱丹溪。
丹溪学派学术思想远绍《内经》,近宗刘河间火 热论,旁参张从正、李杲,兼采众家之长,在理论和 治疗上更趋完备。
2021/10/10
25
二、 丹 溪 学 派 师 承 关 系
2021/10/10
2021/10/10
38
2、《难经》 论述温病的内容,如《五十八难》:“伤寒有五,

中医各家学说.其他学派

中医各家学说.其他学派

2、王好古
字进之,号海藏,元·赵 州人(今河南赵县)。初师张元 素,后从李杲学。得张、李二 家之传,重视脏腑内伤阳气虚 损的一面,发挥为阴证论,所 著《阴证略例》为阐发阴证病 因病机和辨证治疗的专著。
3、罗天益
字谦甫,元代真定(河北定州)人。 从李杲学医十余年,得其真传。著《卫 生宝鉴》,发挥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理 论上深入探讨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他指 出:“《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 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 四脏居焉。脾者,土也,应中为中央, 处四脏之中州,治中焦,生育营卫,通 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营卫失所育,津 液失所行”。此说揭示了脾胃与其他四 脏以及营卫津液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
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脾胃内伤诸证病机颇有裨益 。
易水学派的脏腑病机研究在明代又有了新的发展。一 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 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 治疗,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 列方法,理论上发展成为以先天阴阳水火为核心的肾命理 论。虽被后人习惯上称之为温补学派,实则为易水学派学 术思想的延续,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 宾、李中梓等。
2、墨守陈规

唐容川“中西汇通”肝脏理论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唐容川“中西汇通”肝脏理论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唐容川“中西汇通”肝脏理论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尉万春;李成卫;王庆国【摘要】Tang Rongchuan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TCM)physician asserted to integrate TCM with western medicine.Under the wide-spread influence of western medicine,Tang Rongchuan redefine the fun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of vis-cera based on both TCMand western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He is a prestigious representative who masters both TCMand west-ern medicine.He argues that it is the form and quality of organs that decide their functions,and that transformation functions of or-gans originated from the substances and structure.He shares a unique view towards “liver stores blood and governs qi flow”, which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theory of organ manifestations in 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Tang Rongchuan,and thus to enrich the research of TCM.%唐容川是早期倡导中西汇通的著名医家,在西医学的传入对中医学产生巨大冲击的历史背景下,唐容川立足中医基本理论,借鉴西医学重要生理病理学机理,重新诠释了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功能,是中西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比较文学导论》书本内容整理【知识点全】

《比较文学导论》书本内容整理【知识点全】
第四节五种相关学科的概念界分及比较文学的定义
1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的界分
国别文学是以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区域观念所定义的文学现象。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血缘观念来成立起学科身份的。
在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体系中,国别文学就是民族文学,民族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可以互相指称。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多民族文学时,或研究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之文学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时,应该使用民族文学。
2比较文学的诞生
3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一、比较文学发展的早期历史;
二、比较文学的危机及其转向
三、跨世界的比较文学及其走向
第三节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渊源
1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的出现有赖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二是必须具备通识眼光,即能具有一种从国际角度来从事文学研究的立场。
2)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两种国家文学以上而完成的。因为国家是一个政治地域观念,跨国家并不等于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这个定义在学理上是不准确的。
3)与法国学派最大的差异在于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扩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区,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这样大大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伽列
明确指出比较文学隶属于文学史,把比较文学从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中界分出来,以说明比较文学在学科意识及学科界限上归属文学研究。并且,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国际间的精神关系,这种国际间的精神关系必须是能够被文献与考据所证明了的材料事实联系。(国际精神关系特指不同语境下作家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关系)
当代的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变得文化交流和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渊源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二、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
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 中西汇通思想其源头可上溯到明代徐光启, 他在天文学上提出了中西汇通的主张。 1629年,他在“礼部为奉旨修改历法开列 事宜乞裁疏”中提出了中西历汇通。 • 后来则是洋务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 是在1 9 0 3 年左右, 洋务派主持“ 新政” 时, 中西汇通得到进一步发展及流行; 而最 早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则是洋务 派李鸿章
二、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
• • 产生背景 鸦片战争的创伤给长期以封建专制思想统治的旧中国产生了巨大震动和冲击, 使一直以天朝自居的清政府开始惶恐和紧张起来“战争失败的苦痛和屈辱让 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要自强,要求富。,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向 西方学习,故而他们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最初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西方的科技和军事优越于中国,于是,以清政府官员黑龙 江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为主的一些人士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西方医学 在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要求中国传统的文化礼制不能变,观念层面的东西不能变,能变的只是器用 层面的东西”更进一步说,社会的经济基础可以变,但是上层建筑一定不能动“。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这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 一批开明人士认识到,要使中国真正富强,需要变革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礼制, 即上层建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于是”维新运动“取代”洋务 运动“在国内兴起来,它们积极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制度,对旧中国的封建 文化礼制进行批判"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自然会对传统中医的发展产生巨大影 响“ 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促进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时它也促使了中 医和西医之间的交流"中西医汇通学派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出来的"

汇通学派新

汇通学派新


• 病理上,水气之间互相影响
• 水化于气,亦能病气
• “设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 而汗不得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 动”
• 气病影响水液输化:“肺之节制不行, 气不得降,因而癃闭滑数”。
• 水病可致气病,气病亦可致水病。
• “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 治水即是治气”。
• 血的化生
• 血的化生,心火为主 ,火 血
恽树珏
生平著述
字铁樵,江苏武进人,生于光绪四 年(1878),卒于民国二十四年 (1935),享年58岁。
著作: 《群经见智录》 《伤寒论研究》
《伤寒论辑义按》《保赤新书》
恽树珏
余云岫
恽铁樵处方
(一)中西汇通思想 学术思想
论及了中西医学不同的基础和特点
“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 生理以气化”。
•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于心, 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
• “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 养火,故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心 火随之下济,故血盛而火不亢烈”。
• 血液化生须赖心火,心火也须阴血奉 养。
• 火旺—火化太过,反失其化 • 火衰—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 火病及血
• 血亏—肝失所藏,木旺动火 血病及火
宁血
免其复发
补血
辨证调和
重视调气
血不安由气不安 补肺胃为要
宁气即是宁血
4. 用药宜忌
忌汗
禁吐
主下
宜和
即使有表证, 病时、愈后均 治宜和散,不得轻 忌吐法,降气 用麻桂羌独。果因 止吐即是治血 外感失血者,需敛 之法 散两施,勿令过汗 亡阴
既可折气泄 火,逆转其 腾溢之势, 又可泄火存 阴。
表则和肺气, 里则和肝气; 补阴以和阳, 损阳以和阴, 逐瘀以和血, 泄水以和气。

12中医各家学说绪论

12中医各家学说绪论

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 关系
二、中医学术流派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 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 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 关系
三、中医学说是学术流派的缔结纽带
仲景学说与伤寒学派 脾胃学说与易水学派 肾命(门)学说与温补学派 温病学说与河间、攻邪、丹溪学派
1、伤寒学派
(1)定义
以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及处方用药 心得为中心的学术群体。
始于晋唐,形成于宋金,盛于明清。
1、伤寒学派
(2)唐宋八大家 ①收集整理,编次注释
王叔和、孙思邈 ②深入研究,学派形成
韩祗和、朱肱、庞安时 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1、伤寒学派
③清伤寒三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喻昌,张璐,吴谦
4、温病学派
代表医家——余霖
认为该温疫的流行乃运气之淫热 入胃,敷布于十二经脉所致,因而 倡用石膏重剂泻诸经表里之热,实 为补充了吴有性论温疫之未逮。并 制定名方清瘟败毒饮
4、温病学派
代表医家——叶桂
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纲。注重辨舌验齿 和斑疹、白pei的辨别,并作了具体阐述,丰富 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
绪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关系
第一节、概述
中医各家学说是阐明和研究名医学术 思想、临证经验与特色兼及中医学术流派 及中医学说的一门学科。
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 关系
一、中医学说的形成
中医学说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由医学家提出的自成 体系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各家学说都是在继承前贤精粹,批判时世流弊的基础 上有所创新和建树而形成的。
4、温病学派

浅述河北中医学派的历史地位

浅述河北中医学派的历史地位

浅述河北中医学派的历史地位周计春河北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石家庄050200 摘要:本文在中医学派界定和划分等问题上提出个人观点,认为医经、经方、汇通均不当称为学派,前两者实属图书分类,后者当属医学发展的新领域,其下可分出不同的观点。

诸多学派可归纳为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个大学派,相反相成。

河间学派包含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易水学派包含补土派、温补派。

河间、易水两大学派鼻祖刘完素、张元素均出自河北,刘完素最早对伤寒提出不同观点,是对伤寒的补充,也是温病学派的先驱;张元素完善了脏腑辨证,创新方、药理论,同样羽翼了伤寒。

河北是金元时期医学中心,河北中医学派在中医历史上具有开拓、创新、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近代著名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衷中参西”的思路,为中西医结合树立典范。

纵观中医发展史,历代医家的学术争鸣催生了不同的学派。

学派在传承过程中,学派间学术存在着渗透、交叉与融合。

如此争鸣与融合,相反相成,使中医学的理论不断充实与完善,从而推动中医学向前发展。

河北历史上出现的河间、易水、补土等重要学派,对中医学理论和实践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学派划分之我见学说众多,学派林立,是中医学发展的鲜明特点。

后世学者在中医学派研究上,针对学派划分存在不小的分歧。

㈠、学派划分概况关于学派的划分,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医之门户始于金元”,倡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各成一派。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提出“四子大全”说:“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一以贯之,斯医道之大全矣。

”认为学医应专主《内经》,再博观四子,医术才算全面。

这对后世学派划分有一定的影响。

后世学派划分可谓说法纷纭:民国时期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等;范行准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略》提出有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有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1]13;而《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则又改为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七个学派[2]。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沿革课件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沿革课件

• 在生物医学方面,方以智也有诸多值得一提
之处。他在其《物理小识》一书中,记述有 大量动植物的生态学内容和栽培、管理等知 识。他引述了传教士“脑主思维”之说,介 绍了他们关于人体骨骼、肌肉等方面的知识, 但剔除了传教士所说的“全能的上帝创造世 界”之类的内容。他自己对于传统医学也素 有研究,撰有多种医学著作。
恽氏曾蜚声文坛,不惑之年,爱子相继 病殇,因而发愤学医。恽氏问学于伤寒 名家汪莲石,并常与姻亲丁甘仁先生切 磋医学。1920年辞去《小说月刊》主编, 正式挂牌行医,不久医名大振,尤其擅 长儿科。
• 小小的孟河古镇这里名医云集,医
事之盛,冠绝东南,形成了中华民 族的中医药﹙学﹚流派文化,这里 孕育着当朝中医药﹙学﹚史上驰名 全国的“孟河医派”,这就是至今 仍名扬中外的孟河医派文化。常州 辉煌灿烂的孟河医派文化,孕育了 数不清的传世奇方熔炼百家自成一 体的中医药﹙学﹚世家,其渊源流 长的医术医德造就了不少中医药﹙ 学﹚名家和世家,至今仍流传不衰。
著此五书,执柯伐柯,取则不远。”
“中西汇通”学派的学术核 心:“折衷归一”、“保 存中说,西说为证”,并 认识到:“西医亦有所长, 中医岂无所短。”
• 张锡纯(1860~
1933),字寿甫。先 世原籍山东诸城,明 初迁居直隶(今河北 省)盐山边务里,遂 为盐山人。家道小康, 少时广泛涉猎经史子 集,因其家训教子孙 宜训蒙兼习医而益世 润身,遂在读书之暇 随父习医。
• 崇祯十三年(1640年),方以智中进士,任翰林
院检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 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 哭,被农民军俘获,他设法逃脱,辗转奔回南京。 仇敌阮大铖把持南明弘光朝政,他受到迫害,化 装逃离南京,流落在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 生。当清兵大举南下时,他曾联络东南抗清力量 抵抗。1650年,清兵攻陷广西平乐,方以智被捕, 他坚贞不屈,清将为其正义所动,听任其出家。 获释后,他即易服为僧,改名弘智,字无可,别 号大智、药地、浮山、愚者大师等。晚年定居江 西庐陵青原山,自称极丸老人。康熙十年(1671 年)冬,方以智为他事牵连被捕,解往广东,途 经江西万安惶恐滩头,因疽发卒于舟中。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绪论(27个)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

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

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

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

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

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类比。

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中医流派精解

中医流派精解

中医流派精解我国历史上的各个中医学术流派,都是历经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学术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其鲜明的学术观点与主张,往往由某学术流派成员自己提出,但又为历代医家所公认。

但对某学术流派的命名,则往往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

正因如此,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不尽统一。

有以代表性人物命名的,如河间派、丹溪派;有以学科命名的,如医经派、经方派、伤寒派;有以观点或学说命名的,如补阴派、温补派、汇通派;有以地域命名的,如易水派、新安派、绍派伤寒,等等。

不统一反映了多样性,故不必强求一致。

中医学术流派的类别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术流派灿若群星。

一般认为,中医学派的真正形成是在金元时代,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与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家,其依据是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的“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近代中医学者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说:“北宋以后,新说渐兴,至金元而大盛。

张刘朱李之各创一说,竞排古方,犹儒家之有程朱陆王。

”但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受当时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的影响,医家在临床中就有偏重针灸、主用方药和强调切脉的三个流派。

任应秋先生认为,汉代已有“医经”和“经方”学派。

〔4〕《汉书•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至于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中医学术流派,可谓说法纷纭。

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等;范行准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略》提出有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有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而《中医各家学说》五、六版教材则提出了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七个医学流派。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浅识初展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清·河北省盐山县人,自幼聪颖,于六经诗文、天文数术,皆精研深究。

治学于医,远溯《内经》、《本草》、近采诸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

他指出“中西之说皆不可废”,主张“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

本文就张氏之中西汇通思想谈一下初步的认识。

1 西学东渐,中西纷争,是中西汇通思想产生的时代土壤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加快,流行范围日增,影响愈甚。

当时对待西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斥西医为异端邪说,盲目守旧;一是对西方医学顶礼膜拜,妄图消灭中医。

但也有许多以有识之士,虚心学习研究西医,试图“师夷之长”,弥补中医之不足,形成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中张锡纯为最富代表性的医家之一。

对于中西医相互排斥、相互隔阂的现象,张锡纯深以为耻,大声疾呼:“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之界限存于胸中,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摒弃疆域之见,取长补短,归于一是。

”并评价了中西医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究之平情而论,中医尚理想不尚实验,故精于人身之气化,而略于人身之组织;西医尚实验而不尚理想,故精于人身之组织,而略于人身之气化。

”“是以区区之间,以为当今之世,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不可也。

”一般认为,西医学注重解剖、实验,观察较为准确、细致、精密,但往往缺乏整体观念,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中医重视整体观念、注重思辨,但往往不够精确,缺乏标准化。

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氏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公允的,而中西医汇通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2 博极医源,融会新知,构成中西医汇通思想的理论基础张锡纯出生于书香门第,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试秋闱而不售,遂致力于岐黄之学。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刘建;陈宝贵【摘要】脉络即以张锡纯的故里盐山县学人研究为起点,阐述中西汇通学派在河北本邑的传承以嫡系家传为主,族外学者亦多以对其著作进行校点、编纂、学术研究为主的现状.着重以其行医、教学之地天津传人为研究重点,论述了现代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形成张锡纯-柳学洙-陈宝贵-陈宝贵弟子及学生四代传承、脉络清晰的流派研究概况.【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7【总页数】2页(P921-922)【关键词】中西汇通学派;学术著作、传承脉络;张锡纯【作者】刘建;陈宝贵【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9张锡纯,字寿甫,1860年2月29日酉时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张边务村西头张氏故宅,4岁开始识字诵《诗》,稍长,儒医并学,弱冠之年为人诊病疏方,每有效验,后因两试秋闱不弟,遂放弃举子业,立志医学,曲心研穷,孜孜以求10年后为人诊疾,每能屡挽沉疴,名扬于时。

1926年寿甫悬壶津门,设立中西汇通医社、国医函授学校,开中国中医函授教育之先河。

张锡纯白天省病诊疾,晚间著书立说,在津期间招生500余人,遍及全国各省市,其门人弟子知名者30余人,为中医后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其学术思想遍及大江南北,远播东南亚,被誉为“轩岐之功臣、医林之楷模”“名医四大家之一”“名医三张之一”;“华北第一捷手”称号;其行世著作有《医学衷中参西录》3册,全书共7期30卷,张锡纯也因此成为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

中西汇通学派在河北本邑的传承,以嫡系家传为主,族外学者亦主要对其著作进行校点、编纂、学术研究为主。

1.1 子竟父业张锡纯虽成名较晚,但桃李遍天下,当时许多有志之士均拜于门下,如周禹锡、陈爱棠、李慰农等,后来均成为中医界的栋梁。

其中,张锡纯之子荫潮春生,亲炙其学,尽得其传,主要对其晚年力作《伤寒论讲义》进行了整理,内容包括张锡纯生前所著的《伤寒论》讲义及未完成的温病遗方11首等共4卷,一并付梓面世,可谓功莫大焉。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刘桂荣;李成文;戴铭【摘要】在编写<中医各家学说>教材时,通过认真研究,明确了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梳理了学派形成与发展历程,指出了中医学术学派划分的标准与划分方法及其应用,扼要介绍了中医主要学术流派,提供学界了解中医学术流派状况、探讨有关学术的新视角.【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3(041)006【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定义;学派形成时期;划分标准与方法;主要学术流派【作者】刘桂荣;李成文;戴铭【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31 中医学术流派的定义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1]。

2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学术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因医家的学术主张或学术观点不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手段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哲学观念、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和医疗方式,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学派。

学派是学术发展中的一种现象。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学术流派,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与进步,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

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产生年代,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形成于战国时期、二是形成于汉代、三是形成于宋金元时期。

一般而言,理论的建立是一个学科形成的重要条件,只有学科形成,才可能产生学术上的不同流派,学派的形成是学术成熟的标志。

虽然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个不同的“学科”,在“学科”中又有不同的学派,如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等,但并无著作传承下来。

汉代中医学体系初步确立,经过两晋南北朝、唐朝的不断发展,至宋金元基本完善,学术争鸣,学派纷呈,产生/出现了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等学术流派等。

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

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

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作者/毛毛I 导读: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医名显赫,为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张锡纯的行医特点和临床贡献,以管窥豹,可作为我们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的预习读物。

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倡导者东汉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10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

后来结合临床实践,写出了经典医著《伤寒杂病论》。

张锡纯出身儒家,少年时习“四书五经”,先是攻举业,求功名,后矢志岐黄,潜心医学,尤其沉醉在西学新知识之中。

对中西医进行比较研究,使他更加“用思精”,汇通中西医学,写出了中国近代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即《医学衷中参西录》。

故此,在中医界有“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的说法。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这部医学巨著中,提出了“衷中参西”的医学思想,为中西医汇通指出了一条新路,并因此成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地位。

行道救人实验派大师杰出代表张锡纯历来反对空谈,崇尚实验方法,勉尽人力,行道救人,从而成为名扬四海的实验派大师,堪称近代医学第一人。

社会在发展,医学在进步,理论永远是有局限性的。

当时,张锡纯从浩如烟海的古典医籍出发,借鉴西医,虽然提出了中西医汇通理论,但并不足以解决众多的临床问题。

于是,张锡纯充分利用了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尽一切可能通过切身体会去寻求知识,表现出大胆求是的实验精神。

张锡纯这种可贵的实验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考察和认识。

第一,药物试验,验之于己,后施之于人。

他认为,学医的第一层功夫在识药性。

正如他自己所说“仆学医时,凡药皆自尝试”。

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一些药方不能在动物身上取得试验效果,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张锡纯就“验之于己,后施之于人”,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

中医各家学说一

中医各家学说一

中医各家学说一
22
重视经络作用: “治伤寒须先识经 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 气之所在”。
提出三阴三阳本质:三阴三阳即足 六经,并用足六经的循行部位、生 理特点解释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
科学认识病证关系:“因名识病, 因病识证”,首倡辨病辨证相结合。
强调脉证和参:脉证和参辨阴阳表 里,以方汇证,颇切实用。
庞 安 时 著 《 伤 寒 总 病 论 》
脉 证 分 辨 , 以 脉 为 先
韩 祗 和 著 《 伤 寒 微 旨 论 》
宋 金 深 入 研 究 阶 段

中医各家学说一
18
韩祗和 北宋医家 《伤寒微旨论》 1086年著
强调脉证和参,多自拟方。 伤寒:脉为先,证为后
杂病:证为先,脉为后
因时制宜:依时令用药 立春——清明、清明——芒种 芒种——立秋
因虚受邪,留而成实 伤寒应以真气为主 对脾肾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治疗经验
中医各家学说一
28
一.论伤寒重视表里虚实——辨证纲领 “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 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 也”。 表实——麻黄汤;表虚——桂枝汤 里实——承气类;里虚——四逆、理中类
二.因虚受邪,留而成实 1. 发病为正虚,但邪气属实——主张先 去邪后议补 2.年老体弱,正虚中邪医各盛家学说—一 —去邪为先 29
40
▪ 正治法:太阳病:麻黄汤、桂枝汤 阳明病:白虎汤、承气汤 少阳病:小柴胡汤
▪ 权变法:麻桂之证因体质、禀赋因素不 同而出现的证候,如大小青龙汤、桂二 麻一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等方证。
▪ 斡旋法:太阳变证如真武汤、蓄血证。 ▪ 救逆法:坏病的治法,多由误治而成。
如大小陷胸汤、五泻心汤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启 相
( 南省 开 封 市 中 医院 , 河 南 河
开 封 ,4 5 0 ) 7 0 1
中图分类号 :R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8 0( 0 0 40 2 .2 6 47 6 2 1 )1.1 10
【 摘
要 】 本文通过论 述汇通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 、代表 医家及其 学术思想,提 出了汇通学派的形成对 中医药学的发展 有重
要 的 历 史意 义 。
【 关键词 】 汇通学派;学术思想;历史意义
[ b ta t T i t t i u s ste hs r a k ru d o oma o , e rsn dc l rc t n r a d a a e cto g t f A sr c ] h s e s se i oy b c g o n ffr t n rpe e t x dc h t i me i at i e s n c d mi h u h o a p io
译的 《 人身说概》 人身图说》等 。这时中医界 已有一些医家 、《
开 始接 受西 医 学 说 。王 宏 翰是 早 期 较 为 系 统研 究 西 医学 的 ,他
以中国的太极阴阳理论比类西方四元素说,还 以胎 生学阐发命 门学说等 ,但 总的来讲没有太 大影 响。此外,汪 昂、赵学敏等 名家也采纳与借鉴西 医学 的某些观 点与技术 ,如 “ 脑主思想 ”
c n u n es h o , h n st ef r ai n o o f e c c o a o f e c c o l t ik o l h m t fc n u n es h o h si o t t it r i n f a c o M . o l mp ra so y sg i c n ef r n h i TC
他力 主 顺 乎 潮 流 ,成 为 我 国 中 医 界 明确 提 出 “ 中西 医 汇通 ” 口 号 的第 一 人 。他 虽 然也 说 过 “ 医 亦 有所 长 , 中医 岂无所 短 ” 西 的话 ,希 望 “ 不存 疆 域 之 见 ,但 求 折 衷 归于 一 是 ” ,但 他 认 为 中医 已发 展 到 “ 化 ”的 阶段 ,超 越 了解 剖 学 的 阶段 。这 种 汇 气 通 是 比较 初 级 的 ,甚 至可 以说 是 貌 合 神 离 的 。实 际上 他 认 为 西
朱沛文主要从生理解剖学 的角度出发 ,认为两个体系各有 短长 ,“ 各有是非,不 能偏主,有 宜从华者 ,有宜从洋者。 ”他
强 调 学 习 西 医 的解 剖 知 识 ,以 弥补 中医 学 对人 体结 构 缺 乏 细致
了解的不足 ,他对汇通 中西医学态度 比较慎重 ,采取 “ 通其可 通,存其可异 ” 不能强合” ,“ 。总的来说,朱沛文学习了当时 的西医理论 ,而且实践求证,被认为是当时中医界最了解西 医
[ y o d ] C n u n e c o lA a e c h u h ; i oys i c n e Ke w r s o f e c h o; c d mi to g tH s r g f a c l s t i i n
汇通学派是指汇通中医与西医之理 ,以指 导临床应用的众
多医 家 形 成 的学 术 流 派 。 早 在 明末 清 初 ,西 洋 医 学 就 已经在 我 国开 始 传 播 了 ,一 些 医 家 接 触到 西 医 学 说 ,并 开 始研 讨 和 接 受 西 医 学 ,如 邓 玉 函 编
深重,内外矛盾 日益激化 ,欧风东渐,西学在 中国迅速传播 。
位 ,代表人物有 朱沛文 、恽铁樵 、杨则民和 张锡纯等人,他们
都不 同程 度 地 深 入 学 习 了西 医 的知 识 。
过帝国主义奴化教育、民主虚无 主义 思想严重的人,对我国传 统文化一概加 以鄙视,对中医药学同样也抱 以蔑视 的态度 ,认
为 医 学 没有 中西 医之 分 ,只 有新 旧之 别 ,只 有 玄 学 得 医 学与 科 学 的 医学 的 分 别 ,主 张 全盘 西化 ,把 中医 药 当 作封 建文 化 的一 部 分来 反 对 。还 有 一 些 人受 到 顽 固保 守 、 固步 自封 的封 建 思 想 影 响 ,拒绝 一 切 新 事 物 ,认 为 西 医 学 不适 和 中 国,甚 至 用 中医 理 论 批 驳 西 医学 是 谬 论 妄 说 , 成 为 国粹 主 义 在 中医 界 的代 表 。 这 种 保 守 主义 思 想 ,同样 是 中医 学 继 续发 展 得 阻 力 。与 前 两 种
医的解剖、生理诸新说 ,都没超出 《 内经》的范围。 另一种 思潮则认为 ,中西医这两种体系各有长短,需要互
相 学 习 ,互 相 吸 收对 方 的优 点 ,这 样 才 能使 中医 学 继 续 发展 和 提 高 ,达 到 一 个 新 的 阶段 。也有 人 认 为 可 以贯通 两 者 之 长 ,形 成一 个 新 的体 系 。 种 思 潮 在 中国近 代 医学 发 展 史 上 占主 导 地 这
的理 论 或 药 露 的制 作 方 法 等 。时至 十 九 世 纪 下 半 叶 到二 十 世 纪 初 ,由于 西 学 东渐 速 度 加 快 ,西 方 医 学 也 在我 国得 到 了广 泛 的 传 播 与 发 展 ,与 中 医形 成 相 互 竞 争 的局 面 。中 医学 如 何 发 展 ? 当 时医 学 界 出现 了几 种 不 同 的态 度 和 主 张 。一 些 直 接 或 间接 受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JM 0 0年 第 2卷 第 1 4期
.2 . 11
浅 论 汇通 学 派 的 形 成 及 意 义
T ic s ef r t n a dm e n n f o f e c c o l o d s u st o ma i n a i g o n u n es h o h o c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