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语文教学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学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也需要注重细微之处,通过细致入微的教学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品味。

本文将从细节入手,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的细微之处。

一、注重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在学习词语和句子表达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细微之处,比如词语的用法、搭配和语境,句子的结构、修辞和表达方式等。

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留意作者的用词、句式和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使其在写作和表达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语言文字,达到表达的目的。

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还表现在阅读和文学鉴赏上。

初中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重视作品的细节描写和人物情感描写,从中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鉴赏一篇散文或小说时,学生要留意作者的描写手法和情感渗透,理解其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内心世界,通过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从细微之处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心灵素养。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开展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从表面了解知识,更能够深度思考,增强思维品质与心灵素养。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价值观念,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人性美和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人文素养。

教师还可以借助作品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情感,使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从中感悟到情感的力量和生命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情感教育与人文关怀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三美”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三美”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三美”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总是把“教”放在首位,而让学生的“学”成了教师的陪衬,教师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到字词句篇、“异闻佚事”;等等。

教师的情感相当投入,情绪和兴趣也很高,但学生却总是情绪不高,没有兴趣,教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许多教师只能地“怨天忧生”,“望生兴叹”!其实,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文化、生活化、情趣化很强的学科,他们在教学镇南关往往忽视了教学的:三美,即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一、努力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和韵律美。

节奏与韵律从美学角度看,属于形式美的两个关联范畴。

所谓节奏,是指事物运动中有秩序的连续性的变化;节奏中融入一定的主观情调便构成韵律。

教学节奏与韵律指的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变化、秩序和韵味。

在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普遍已经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

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应试能力上有应急型的提高,寄希望于大量的练习。

这就势必压缩课文的教学时间。

为了赶进度,对许多课文只好采取“匆匆过场”的办法。

本来应该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谈谈感受、提提疑点的地方,统统被取消了。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有的教师对难句难字、重点要点一讲到底,学生的听课,就是记、记、记,根本来不及思考,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脑子几乎成了任人驰骋的跑马场。

虽然偶尔也有几次提问,但由于学生不在状态,教师也没有这个耐心,结果成了虚晃一枪的形式。

这样的课堂,好似一首用高音一唱到底的歌曲,毫无起伏的节奏,更谈不上有什么韵律,平板一块,自然无什么美感可言,学生精神疲惫亦在情理之中。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中努力创造出节奏与韵律,是在知识的传授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艺术美的熏陶。

好的教师是一首诗;好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一首诗,具有无穷的魅力,给人以节奏的品尝、韵律的回味和美的启示。

当然,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创造艺术氛围,必须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课堂气氛。

例如:情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同学生感情上收放抑扬的节奏感相应;推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同学生逻辑上起承转合的节奏感相应;沉闷的课堂气氛(即沉闷的学生群体),要适时给出飞扬的鼓点,噪乱的课堂气氛,要适时给以溪流般的清静;以激昂的语气导入课文,到一定时间要及时收抑,放缓节奏,以退为进,保持弹性,为后面的“东山再起”作好准备,要处理好教学的起、承、转、合、轻、重、缓、急,使教学过程具有诗歌朗诵般的韵律而不至于乏味。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语文教育的细微之处。

本文将从课堂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细微之处。

关注课堂环境的细微之处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布置,让学生感到温馨和舒适。

课堂的墙壁上可以张贴着学生们的优秀作品,课桌椅应摆放整齐,黑板上的字迹应清晰易读。

教师还应注意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运用适当的语言、姿态和表情,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和关怀。

教学内容的细微之处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的。

教师应注重选取优秀的教材,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细致分析和针对性的解读,将课文中的思想、情感、艺术表现等内容彻底梳理清楚,以便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内容涉及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前后,将所讲内容与前面的知识相串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的细微之处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采用讲授、示范、引导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语文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感悟的学科,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的细微之处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特点,教师要耐心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教学的细微之处,因为教学中的细微之处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细微之处进行探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期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记录阅读感想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提供多样的阅读素材,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语言的运用,而实现语言的运用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写作训练、课文分析、写读书笔记等。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规范性,指导学生写作时注意语法、标点等方面的细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学生理解课文、外文、文章等信息的能力,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内涵与艺术特点,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写作训练方案,引导学生多写多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规范性,如字迹工整、书写格式规范等。

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总结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
胡晓燕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卷),期】2007(000)015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新的教学理念铺天盖地而来,语文教师们仿佛一下子从"山穷水尽"到了"柳暗花明",带着满腔热情加入到课改的热潮中.语文课堂多了几分生动和"喧嚣",许多人为之欢呼雀跃.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胡晓燕
【作者单位】衢州市实验学校,浙江衢州,3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关注细节,涵养师德,美丽教育 [J], 迟桂轩;
2.触摸文本"心脉",关注"文化细节"——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化细节的运用[J], 颜映丽
3.关注细节,成就美丽课堂 [J], 夏骏;
4.关注教学细节凸显课堂效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细节关注的思考 [J], 李晓明
5.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 [J], 胡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语文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我们学习语言文字和人文知识的重要科目。

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细微之处,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要关注细微之处,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用来交流的学科,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多读好书,多写好文章,多参加朗诵比赛和写作比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交流中自信地表达自己。

语文教学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世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美感和内涵。

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阅读素养。

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

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天都要坚持阅读一定的时间,保持用笔书写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表达、善于总结的良好品质。

这些良好的习惯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益,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极其重要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习惯养成和情感培养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提高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一条宽广的道路。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

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

“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

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

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

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

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

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第一段: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

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

“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语文课堂教学中细节之美

语文课堂教学中细节之美

学科分类: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细节之美摘要: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主,让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语文课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环节组成的,而教学细节则是外观的教学行为,是时间的最小单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所发生的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具体行为。

我们要打造细节,捕捉细节,反思细节,建立“细节优势”。

关键词:打造捕捉反思匠心独运的教学细节是催生精彩、创造精彩的“前奏”,也是可预约精彩的有力保证。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

虽然教学细节的捕捉常常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难以一概而论。

但是,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一大特点,缘此,我们可采取“大处着手,小处着眼”的总体思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着手去关注细节,打造精彩。

一、课前预设细节文本是由细节构成的,把握细节就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

作为一种情境,“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或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往往通过营造某种情境,来设计某些细节而预约精彩生成。

(一)于细微处,提升情感有些文字非常有穿透力,就像一首音乐有主旋律一样。

一篇文字往往有提纲挈领、回环复沓、极力铺陈的句子,在教学时如果处理好了这些地方的细节,就能给学生由内而外的震动,触击血脉,针针见血。

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时,我就抓住“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我在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有关槐花香味浓烈的体会;反过来,也借用槐花的浓香帮助学生理解“熏醉”、“傻乎乎”的含义。

这个细节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槐花浓香的体会,更体验了被熏醉得傻乎乎的感受。

语文论文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关注细节,让课堂更出彩

语文论文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关注细节,让课堂更出彩

语文论文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关注细节,让课堂更出彩摘要:每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学中的细小环节,更离不开教师巧妙地艺术地设计教学细节,精彩的细节越多,学生就越有兴趣,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所以作为在新理念熏陶下的教师,要想让课堂教学成功,就必须在40分钟内创造出几个富有个性的教学细节,而决不是取决于课堂模式的本身。

所以说,小细节,却能透射出大理念。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细节创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细小的的教学环节链接而成的。

比如课堂中的感知、朗读、提问、讨论、板书等具体环节都是细节。

可以说,研究一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在研究如何巧妙地设计教学细节,精彩的细节越多,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对教学细节的推敲和创新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益的关键。

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重模式、轻细节,重形式、轻过程。

许多教师出于种种原因,热衷于学习某些成名教师的教学模式,甚至期望构筑出一种万能的模式,以求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

到头来,除了得到一时的虚名和浮誉之外,学生能得到什么就很难说了。

虽然其中也确有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模式对原创者而言用可能得心应手,而对模仿者却是邯郸学步,甚至南辕北辙。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原创者之所以能构筑一套成功的教学模式,是自己经历了一个不断总结和积累的过程,而模仿者只是得其外表而无法得其内在的细节。

这就是说,如果模仿者只是套用了某种教学模式的骨架,而忽视了体现教学理念的血肉——教学细节的再创造,显然对提高教学技能是没有意义的,同样,学生也不可能有什么收获。

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关注教学细节才是提搞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关键所在。

一、抓住细节,巧妙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现在很多教师都已注意到这一细节的重要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语文教学是学生发展综合性素质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着重考虑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同时也应关注语文教学中的细微之处,如语音语调等方面。

语音语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正确的语音语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使用语言时显得不够得体,语音发音不纯熟、语调高低变化不自然。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发音和语调,讲解汉语拼音的读音规则、注意各种语音和语调的正确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

另外,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语言本身是一个极其细致和严谨的领域,连一个小小的词语都有其特定含义和用法,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语言中的词汇、句型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精确描述语言个性和语言逻辑,促进学生积极的语言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信息渠道丰富多样,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或者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教师应该加强阅读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例如阅读理解题、小说阅读等,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提高其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综上,语文教学中的细微之处及其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成功。

教师应该注重这些方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

内容摘要:反思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那股令人担忧的暗潮依旧在涌动:激情的背后是浮躁,浮躁的背后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肤浅解读。

笔者认为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活”得有“品位”,应在保持原有创新激情的同时,关注课堂的某些细节,即“倾听”、“评点”、“异声”,让自己的课堂更显美丽灵动!关键词:倾听评点异声反思新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新的教学理念铺天盖地而来,语文教师们仿佛一下子从“山穷水尽”到了“柳暗花明”,带着满腔热情加入到课改的队伍。

语文课堂多了几分生动和“喧嚣”,许多人为之欢呼雀跃。

然而,如今反思新课程,我们依旧会感受到那股让人担忧的暗流在涌动:课堂中为追求“新”而遗弃文本,引进的大量课外材料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却少了琅琅的读书声和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课堂装点得五彩缤纷,却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鼓励学生敢于张扬个性,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却是只要学生开口讲话,就全予以肯定……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激情的背后是浮躁,浮躁的背后是对新的教学理念的肤浅解读。

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也需要尊重学生,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外探寻“新解”的尝试,但是同样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美丽细节,使自己的课堂真正呈现“活”而不“乱”,“活”而不失“品位”的局面。

美丽细节一:“倾听”。

“倾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细心地聆听”,即“用心地听”。

用在学习上,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

丹尼斯•沃克拉迪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说过:②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

创意教学认为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

应该说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精粹。

古今教育学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心听讲。

可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中,我们看见的是教师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于是乎热闹的课堂结束后,留给学生的东西却实在少之甚少。

语文课堂教学在"细节"中获得无穷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在"细节"中获得无穷魅力
雨 ” 的诗 词 、美 文 ;教 学 《 安 塞 腰 鼓 》时 ,先对 其 中的美旬 品味 、赏析 ,再 进行仿 写 。这样 的阅读 练 习打破 了定 式 ,体 现学生 的 自主 性 ,让 学生 总是 带着好 奇的心态 来参 与 ,感 情也在 一次次 地练笔 中得 以激 发。 镜头三 :聚焦学生变化 心 理 学 上 有个 简 单 的 反射 公 式 :s —— R,s 代 表 刺 激 ,代 表 反应 ,意 即给 一 种 刺激 就 会 引起 一 种 特定 的反 应 。比如看 见酸梅就 会 引起 唾液 分泌 。但 这只 能解释 简单 的行 为 ,另一个 公 式是 :s — o— R,0代表 内 部变 化 ,即 刺激 后 ,有 一个机 体 内部 变化的 过程 ,然后才做 出反 应 , 这个 。很 难 准确 把握 ,但 是 s 、R都是 外 部 的东 西 ,显 而 易见 。所 以反过来 想 ,外 部变化 在一定程 度上 也反映 了其 内心 变化 。所以教 师一定 要及时抓 住学 生变化 来考察 其 内 心 ,以便及 时给予评 价或 处理 。如 :在 作文教 学 中 ,我发 现一 名学生 作文水 平变化 很大 ,我怀疑 他有抄 袭现象 ,但 是 想趁 这 个 变 化 的机 会对 他 进 行教 育 ,于是 和 蔼 地跟 他 说: “ 这篇 文章 写得多好 哇 !真 想不 到你的作 文进步 得这 么快 ,看来 你一 定下 了不 少功夫 吧 。是 呀 ,只 要功夫 深 , 铁杵 磨成针 ,而我 小时候 就不懂 得这个 道理 ,写作文 光想 抄 别人 的 ,结果考 试时题 目一变 就不会 写 了。从此 以后我 再看 ‘ 作文 选 ’时 ,就不 再抄 别人的 内容 ,而是学 习别人 的写法 ,自己独 立仿 写 ,作文就 慢慢 地进步 了 。你是 不是 也 这样做 的呢 ?”听 到这里 ,学生惭 愧地低 下了头 ,小声 说: “ 老 师 ,我 错 了 ,我拿 回去重写 好吗 ?”事后 ,学 生 主 动地重 写 了作 文 ,并在此之 后坚持 练笔 ,作文果 然有 了 明显 的进 步。 镜头四 :聚焦个性板书 板 书是 进 行直 观 教 学 的重 要 手段 ,教 师 有 了黑 板 和 粉 笔 ,可以根 据讲课 的 内容 的需要 写 、画 出内容 或图形 。 完整的 板书是教 师进 行教学 小结 的提 纲 ,是学生 复 习的依 据 ,也 能把学 生的注 意力 引向讲课 的重点 ,激起 学生 的求 知欲望 。如教 学 《 皇 帝的新 装 》一 文 ,在 学生速 读课文之 后 ,要 求学 生用一个 字概括 全文 ,学生得 出是 “ 骗” 字 , 教师板 书后又 在 “ 骗 ”字前 后各加 上一条 横线成 “ 一 骗 并要 求 学 生再 读 课 文 ,理 清 线索 。这样 ,学 生 阅读 思考后 ,很快得 出 了答 案 : “ 骗子骗 皇帝 ,骗子 骗大 臣 ,大 臣骗 皇帝 ……大 臣骗 自己 ,皇 帝骗 自己…… ”本例 中 ,如果教 师不是 设计 了 “ 一 骗 一 ”这一 有创意 的板 书 ,学生就 很难快 速地理 清线索 并加 以概括 。而一旦 学生 顺 利完成之 后 回头反观 ,就会情 不 自禁 地为教 师 的巧 妙设 计而拍案 叫绝 。 再 比如 :我在教学 《 醉 翁亭记 》这课时 ,把标题 “ 醉 翁 亭记 ”写成 了 “ 醉翁 亭记 ” ,学生 先是 “ 啊 ” 的一 声 , 然 后就会 意地笑 了 ,说 是 “ 醉 翁醉 了” 。一 下子就提 高 了 这节课 的学 习兴趣 , 课 堂气氛 空前 热烈。 我 们只 要细心地 去发掘 ,去设 计 ,就可 以给 学生找 到 众 多的 “ 顺 藤摸 瓜 ”的机遇 ,从而拓 宽训练 的途径 ,实现 教学 的优化。 掩卷 沉思 ,在 语文教 学 中,我 们也来 姓一次 “ 小”, 姓 一次 “ 细 ”。细节 虽小 ,却不容 忽视 ,值 得我 们认真 关 注和 研 究 ;细 节 虽 小 ,却 能 折射 出教 育 的大 理 念 、大 智 慧 ;细 节虽 小 ,却 能闪耀 出生命 智慧的光 环 ;细 节虽 小 , 却是 “ 生命 ”的智 慧创造 ……欣赏 细节 、关注细 节 ,才能 使语文课堂魅力无穷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美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美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美作者:李娜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7年第10期语文课堂应是审美的课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

其中,教师形象也应该是学生的审美对象。

教师的形象要具有道德美、学术美和仪表美。

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内在的道德美、学术美与外在的仪表美和谐统一,作为学生道德欣赏、学术欣赏和仪表欣赏的对象。

[1]一、道德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所有学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教学中所需要的一切知识,一切能力,都是从全心全意的热情中产生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热爱就是一切。

20世纪我国知名度很高的语文教师如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人的事迹,都能说明这个问题。

于漪老师说:“教师的天职在于对学生作无私的奉献。

”她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作为一次爱的奉献,把自己全部的教学工作都作为他向学生奉献的爱,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语文教育事业。

她的全部教学生涯都是“用生命在歌唱”。

(二)热爱所有的学生。

热爱所有的学生是热爱教师职业的本源。

苏联列宁格勒市的516中学文学教师E·H·伊利英说:“单纯靠教学方法是什么也得不到的,需要投入心灵”,因而“我喜欢把自己贡献给孩子们,然后从他们那里再得到自己。

”[2]热爱所有的学生,是教学工作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

教师的爱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孕育和激发巨大的创造潜力。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往往就是对学科教师的兴趣。

很多学生热爱某种学科并由此选择了人生道路,往往就是受了某位教师的影响。

这就是《礼记·学记》上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3](三)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想把学生教育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公民,教师自身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就明确提出教师既要当“经师”,又要当“人师”。

他说:“人师就是教人的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经师就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三美”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三美”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三美”语文是中学各门课程中最美的课程。

它运用美的语言,刻画了许多美的风景和场面,塑造了许多美的形象,表达了各种丰富细腻的感情。

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美,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微。

作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语文教学,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具有学科教学相同的一般特征,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

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情感性。

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应该流动着丰富热烈的教与学的良性情感,还要流动着课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形成一个流动着热烈浓郁情感的和谐的情感场。

(2)形象性。

教师要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让课文的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鲜活的形象,让他们栩栩如生地活现在学生的头脑里。

(3)灵活性。

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这种创造像水一样,有形而又无形,有原则却不因循现成的方法,体现“教无定法”。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体现出这些特点,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使语文课既有情又有趣,充满着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苏霍姆林斯基语)。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固定的结构。

结构的差异对于事物的体征、属性、价值、功能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事物的美丑同样具有直接影响。

无论是自然物还是艺术品,如果没有恰到好处的结构美,纵然有瑰丽的色彩,那么还是不足以显现其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是形成课堂教学的“骨架”,这骨架是否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顺序,相应地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也可以沿着课文思路逆向思维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即从课文精彩的部分教起;或采用比较逻辑的方法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或从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为教学主要目的,来确定教学思路,如教李清照的一剪梅,先展示画面配古筝曲,让学生根据画面和诗情,结合自己的想象,谈谈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初中语文课堂中细节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中细节教学

略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摘要: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充分展现教师个人魅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细节教学在一堂注重细节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如同一名导演,从前期策划、剧本研究,到组织拍摄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全盘考虑,每一个步骤的衔接过渡都在掌控之中。

相对应的,学生在整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在不知不觉中充分调动。

要实现上述教学效果,开展细节教学是一条重要的方法,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加以探讨。

一、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综合素质不高,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

充满个人魅力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可见,展现个人魅力这一细节,往往会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极大影响。

语文教师应该会三种本事:能说会道、博闻强记、文笔流畅。

但是这只是基础,真正的细节之处在于: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所有本领,体现个人魅力,通过自身语言、情绪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曾经听到一些学生这样评价一位优秀语文教师:听他的课,好像在欣赏一位演说家表演,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都竖着耳朵听课,唯恐遗漏精彩片断。

不管采取怎样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焦点,一言一行离不开学生的视线,小到一个充满肯定的微笑,大到一段富有激情的朗诵,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影响学生的心理情绪,一个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教师,时刻将个人情感与学生感受联系起来,才可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中。

二、精心编排课堂导入的方式正所谓“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自然也需要有良好的开端,课堂导入是上好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细节。

在上课开始时,为了确保全体学生集中精力,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环境之中,激发出学生们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在导语上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有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及注意状态等,从而让教师的讲课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新奇感,在心理上就对语文学习产生探究性的倾向,同时让思维应运而生,诱发出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巨大需求。

语文课堂的细节之美

语文课堂的细节之美

语文课堂的细节之美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什么是艺术,课堂教学艺术体现在哪里?课堂教学艺术体现在细节中!”其实关于教学细节的问题,很多老师都在备课或上课过程中碰到过,只不过正是由于这些细节太“细”,使很多老师认为细枝末节的东西对课堂整体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会有意无意的去忽略这些东西,殊不知,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败坏你精心准备的一堂课;而一堂成功的课,也恰恰可能是一个个闪光的细节构筑而成。

按照有关的理论,教学细节有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和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之分。

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老师在解读文本、课堂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是老师对文本某个“文心”的深度开发,鉴赏探索,这部分的细节在备课中体现得较多;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也是我们平时在听课过程中关注比较多的:她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错误时的包容等等。

比如一位老师在处理《兰亭集序》这篇散文时,立意紧扣书圣神笔之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天下第一行书”这一特点。

把“美文”和“书法”结合得非常好。

体现在:一、课前准备适当的教具,用手中的毛笔导入。

二、在鉴赏“神龙摹本”时,特别强调了二十一个“之”字。

简单之笔划最能体现书法的功底,二十一个“之”字各有特点,各有风韵,书圣之名非虚也。

实乃书中极品,文中上品。

三、教师范读后,让学生找作者情感起伏的三个字:乐、痛、悲。

找出后,何老师凭自己的书法功底当场用毛笔书写这三个字。

虽有一丝“秀”味,却让人感到课堂多了文化韵味,甚而使“当前”和王羲之之间有了某种联系。

四、在讲解第二段内容时,用书法引入:第二段书法中,哪个字写得最突出?学生找到“痛”字后,顺势提问:作者因何而痛?五、在讲解第三段内容时,再欣赏书法,发现作者运笔的速度加快,有了修改和涂抹的痕迹。

由此可见作者内心激烈的情感变化。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进而探究:王羲之叙雅集之乐,悟人生意义,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寻找美教学论文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寻找美教学论文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寻找美法国作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语文相对于别的学科而言,是充满乐趣的,有对学生好奇心的刺激,也有对学生智慧的挑战,一堂好的语文课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美的享受。

那么,语文课堂中的美在哪里呢?一、美的风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在行动上往往喜欢仿效成人,而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统一,要注意从着装上体现个性美、气质美,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其次,一位道德品质优良、知识渊博、对学生充满热情和爱心的教师,必能使课堂教学永远飘溢着迷人的芳香。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将美的风范转化成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和谐美,才能使学生喜欢你的课;才能变讲授为交流,变灌注为创造;才能最大可能地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美的语言1.语言要和谐悦耳――音乐美诉诸于听觉的有声教学语言,是课堂上传递知识与信息的主要工具。

教学语言的抑扬多变、和谐悦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晰。

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结构安排,合理有效地控制语速的快慢。

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意味隽永的内容,表达要缓,以便于学生品味领会;对内容浅显、一般性的叙述,表达要快。

再次,在各个环节的承转衔接之处,还应使教学语言显示出参差起伏、张弛有度的流动感。

对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通过或庄重,或诙谐,或激昂,或舒缓的诸多语言、语调,把文章的精妙竟相展现出来。

2.语言要言简意赅――精练美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语文教师,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应力求准确、简洁、清晰,要切中肯綮。

试想,如果在组织教学语言时辞不达意,重复不止,信口开河,东扯葫芦,西扯瓢,这令听者如坠云雾的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吗?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让教学细节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让教学细节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让教学细节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细节的存在是多样的、丰富的。

每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学中的细节。

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

细节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可从创设教学细节、捕捉教学细节两个方面着手。

注重语文课堂细节是教师教学魅力与智慧的体现,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细节、语文课堂、精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新颖的教学理念铺天盖地而来,各式先进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往往一提到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可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等教学理念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这就使得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理念、轻细节,重模式、轻过程”的现象。

如果把教学理念比做心灵,教学模式比做骨架,那么教学细节就是血肉。

事实上,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往往不是教学理念多么新颖,教学模式如何先进,而是富有表现力的动人的教学细节。

正是这些教学细节,才成就了语文课堂的精彩。

何为“细节”?从字面上看: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

在《汉语大词典》中对“细节”是这样解释的:细小的环节和情节。

即人物或事情发展的过程中细小的环节和情节。

教学细节,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富有教育价值的细小环节和情节。

教学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

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上, 细节的存在是多样的、丰富的。

每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学中的细节。

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

所以,要想扎扎实实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想真真正正推进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在新课改的主阵地——课堂上做好“细节”这篇文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化为行动,化为细节,巧妙而艺术地创设教学细节,敏锐而智慧地捕捉教学细节,以此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文字、语法的知识,更是引导学生领悟文学内涵,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人文情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更关注文言、修辞、写作等大方面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细微之处却不够重视。

事实上,这些细微之处往往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成长。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可能会忽略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习惯。

大多数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功课不重,他们缺乏主动性,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不大。

在这方面,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在班级里举行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互相推荐,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这种关注细微之处的方法,或许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很多时候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一些细微之处的错误却很容易被忽视。

标点符号的运用、词语搭配的准确性、文章结构的合理性等等。

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却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文章质量。

语文教师应该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不仅仅关注内容的丰富度和表达的准确性,还应该对细微之处进行指正,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写作能力。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往往被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与运用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口头表达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辩论赛、朗诵比赛、交流讨论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更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语文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情感,感悟人生的意义。

很多时候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细微之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关注主要的教学知识点和难点,比如说语文素养、
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等等。

但是,教学中也需要关注细微之处,因为这些细节也可以对学
生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而用词和表达方
式则是语言的最基本元素。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引导
学生在表达时注意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帮助学生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其次,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很多
学生在阅读时习惯浏览或者只关注问题的回答,而忽视了阅读本身。

因此,教师要通过启
发性问题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规、系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审美素养。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审美素养不足,容易影响其写作质量。

因此,教师要通过多让学生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语言、逻辑、情感等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

最后,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心理状态。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
对文化、人生、自我等多个方面的领悟和深入了解。

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心理
状态,帮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激励他们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内容摘要:反思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那股令人担忧的暗潮依旧在涌动:激情的背后是浮躁,浮躁的背后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肤浅解读。

笔者认为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活”得有“品位”,应在保持原有创新激情的同时,关注课堂的某些细节,即“倾听”、“评点”、“异声”,让自己的课堂更显美丽灵动!关键词:倾听评点异声反思新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新的教学理念铺天盖地而来,语文教师们仿佛一下子从“山穷水尽”到了“柳暗花明”,带着满腔热情加入到课改的队伍。

语文课堂多了几分生动和“喧嚣”,许多人为之欢呼雀跃。

然而,如今反思新课程,我们依旧会感受到那股让人担忧的暗流在涌动:课堂中为追求“新”而遗弃文本,引进的大量课外材料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却少了琅琅的读书声和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课堂装点得五彩缤纷,却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鼓励学生敢于张扬个性,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却是只要学生开口讲话,就全予以肯定……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激情的背后是浮躁,浮躁的背后是对新的教学理念的肤浅解读。

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也需要尊重学生,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外探寻“新解”的尝试,但是同样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美丽细节,使自己的课堂真正呈现“活”而不“乱”,“活”而不失“品位”的局面。

美丽细节一:“倾听”。

“倾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细心地聆听”,即“用心地听”。

用在学习上,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

丹尼斯 •沃克拉迪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说过:②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

创意教学认为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

应该说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精粹。

古今教育学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心听讲。

可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中,我们看见的是教师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于是乎热闹的课堂结束后,留给学生的东西却实在少之甚少。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里强调的“倾听”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倾听,即学生要注意倾听教师的提问讲解,教师也要倾听的发言。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课堂上,教师提问之声还未结束,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可是回答却牛头不对马嘴;某个学生已经在回答问题了,边上却还有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

教师如果一味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只关注举手的同学,课堂就会只呈现热闹的表象而缺乏深度,学生的倾听的能力也会因此而下降。

其实,“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品质。

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很快地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你的提问,是否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如果没有不妨停下讲课,作适当的提醒,让学生再听一次问题,再听一遍同学的见解,也许这几分钟的倾听,会带给你精彩发言,也许就这几分钟的倾听,就是你这堂课的亮点所在。

我们也不难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只顾着完成自己的教学过程,而没有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似乎只停留再教师与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管他对与错,只要我的课堂能顺利进行下去就行。

这样的课堂缺乏的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的碰撞,课堂是架空在肤浅的“对话”之上。

笔者也有过这样的深刻体验: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上,因为紧张而全然不顾倾听学生的发言质量,一味地肯定,以致于学生发言中把柳宗元与陶渊明混为一谈,也没有发现。

结果可想而知。

相反,前不久在市“教改之星”评比中,郑良仙老师的《武陵春》一课,令人记忆犹新。

在那节课上,郑老师非常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可以说不急不躁。

当学生说了一次见解后,她听出这位学生还有能力说得更好,就鼓励他再说一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学生自信心大增,她的课堂也因此美丽无比。

美丽的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倾听”这一美丽的细节。

师生互相倾听的和谐画面,无疑会提升语文课堂的“品位”!美丽细节二:“评点”。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刻刻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灵动。

时常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被学生的见解所震撼,让我们感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有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一切的可能性。

可是我们往往为教师的评点而汗颜:“你真聪明!”“真棒!”“太好了!”课堂上充斥的是常常是这些流于表象的过分热情的表扬式评点,而缺少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以被称赞的实质性评点。

试想,如果课堂中教师一直忽视自己的“评点”这个细节,会给学生造成多不利的影响。

他们无法分辨自己的想法的合理性,却还为自己偏离文本的见解而沾沾自喜。

他们在教师信马由缰,放任自流的热情式评点下,会失去面对“你错了”的勇气,而现实生活怎么可能得到的都是褒扬呢?学生将来走出校园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呢?当然,笔者并不全盘否定上述教师的评点,因为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需要适当的鼓励来增强自信心,只是这种一味迁就式的评点用得多了,就失去了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的评点很难预设,都是在动态的课堂中生成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活课堂交流时,倘若没有认真倾听,就无法在瞬间抓住学生说话的关键点,评点就自然会用通用的表扬式,其实教师的点评对个性化的精彩发言是否被其他同学所接受至关重要。

仍以郑老师的课堂为例,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武陵春》后,如果郑老师的点评仅仅是“你读得很好!”那么朗读的学生会认为他的朗读并不怎样,其余学生也会对该生的朗读不以为然。

他读得好,到底好在那儿呢?郑老师此时面带欣赏之意,说:“你读得真好!你在‘载不动’三字之后的停顿处理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愁思。

我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报告厅里响起了学生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是发自内心的赞赏,可以肯定那位朗读的学生以后会读得更好。

朗读评点如此。

其他方面的评点也一样,教师抓住学生说话的根本点后,精确地说出合理的内核,剥离出不够到位或有错误的地方,那才是评点的魅力所在。

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自己的评点,让学生明确自己之所以被赏或不被赏的理由,这样会使自己的课堂更美丽!美丽细节三:异声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非预设性很强,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按照自己事先的教学设计一路顺畅地与学生合作下来,中途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一部分学生的意见都会令教师相当满意,突然一位学生的见解打破了老师原先的教学思路,并且该生的意见引起其他学生的哗然一片。

此时,教师是予以关注,正确引导还是断然否定亦或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呢?笔者暂且把课堂中这类学生的见解称之为课堂中的“异声”,即与众不同的声音。

其实不难发现,这类学生往往思维特别活跃,他们想人之所没想,喜欢另辟蹊径,但是有时会有失偏颇。

虽然这“异声”有时会置教师于被动的地位,使之措手不及甚至难堪,但教师应关注这美丽的细节。

因为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

学生精彩的个性化见解因此而迸发,往往就是这些“异声”。

只是教师应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

笔者在教授《小石谭记》一课时就遇到了“异声”。

课堂中在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柳宗元的孤独与悲凉之情后,笔者用“千古文人伤心梦——诗意的语言,失意的人生”收束全文,自觉水到渠成时,却不料一位学生提出:“老师,我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完全可以删去,这样更能突出作者孤独失意的感情,并且给人一种留有余味之感。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

此时倘若避重就轻,忽视这“异声”,势必挫伤该生的积极性,也不能使其余学生信服。

于是笔者接纳了该生的感受和声音,请其余学生共同讨论。

有位学生的回答非常有思想,他说:“前文写道‘寂寥无人’,应该说空无一人,可是真的无人吗?明明有同游者这许多人呀,我认为是柳宗元的内心孤独寂寞让他眼中只有小石谭的凄美景色。

所以我认为最后一段有必要写。

”我们无法考证柳宗元写最后一段的意图,或许这是古人写记时的一种惯用手法,但是学生能深入文本去探究,说出这样有见地的见解,确实令人惊喜。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异声”,可以立即接纳并引导之,但有时遇到一些有失偏颇的“声音”,教师可以先接纳,然后作缓处理。

曾经看过一节《威尼斯商人》的课堂实录。

当教师请学生说说夏洛克的性格特征时,有学生说“贪婪”“吝啬”“冷酷无情”,可有一位学生却说“可怜”。

她的理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学生一片哗然。

教师在措手不及之下接纳了这“异声”,但没有马上让学生展开讨论,而是作了缓处理。

请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

而教师本人却在脑海中搜集可以恰当引导学生的材料。

过后教师用“98抗洪抢险的事例”、“05年防治‘非典’的事迹”为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思想的错误。

笔者为这位教师的勇敢、机敏而拍案叫绝!笔者认为课堂中这种“异声”尤为美丽,教师更应关注这一细节。

尤其是情感思想方面的问题,更要耐心、细心地予以指正,为学生指路导航。

也许正因为这,你会为学生所信服。

“细节决定成败。

”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更灵动美丽,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细节,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