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腾格里沙漠人工模拟飞播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古浪县苦豆子飞播治沙调查分析
经检查 , 飞播后的 12 仅有沙蒿 、  ̄a 马蔺、 白刺发芽 , 苦豆子 备 道在 主跑道两侧各 5 m。 0 要求在主跑道前 5 m内无障 0
无幼苗 。 从两县飞播苦豆子 隋况看 , 该植物种 由于当年和次 碍 物 , 并修 建安装机 场设 施 , 主要有 中央 圈、 界标 、 风斗
年均处于休眠期 , 没有萌发幼苗 , 一般认为苦豆子种飞播治 杆 、 信号布 、 停机坪 、 装场和临时建筑物等 。
缘飞播治沙 0 4 h . 万 m ,占当年播量 的 5 %。民勤县于 2 . 修造临时机场和附属设施 8 4 .2 2
15 年 8 2 98 月 2日一 0E 3 l 在西沙窝的沙井子和长沙窝两处 势平 坦 、 土壤 紧密 、 围无高 大建筑物 的空 闲荒滩修造 周 沙漠飞播造林种草 0 3 h z . 万 m, 6 选用沙蒿 、 白茨 、 马蔺 、 芨 芨、 野麻、 红柳 、 霸王刺、 沙枣、 沙蓬和苦豆子等 l 类植物 。 2 临时 机场 , 围坡 度在 飞行 区 内不 能超 过 0 2 。硬度 周 .5, 0 达到 3 以上。跑 道与主风方 向平行 , t 主跑道长 8 0 预 0 m,
投入劳力 3 名 , 中: 面信号员 1 ,装种员工 1 5 其 地 5名 0
21 播 区 自然条件 .
飞播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 由新月
名, 种子统计员 3 , 名 警卫员 2 4名 , ~ 工作人员 3 5 ~ 名 :
型沙丘和平缓沙地组成。 古浪土门北部的双槽沙区, 平均海拔 包 括调种劳力) 共空行 3 h , 3 。播 后每平方米落种 4 O O 5 1 5 m, 0 年均气温 6 0C 极端最高温度 3  ̄ , 6 . o, 8 7( 极端最低温 粒 , 6 7 2 种 2 4 ~ 330粒 , 均每 6 7  ̄ 3 每 6m 下 66 0 3 0 平 6 m 用种 度一 0 年降水量 10 m左右, 3 ̄ C, 9m 且多集中在 7 9 年蒸发 — 月'
浅谈古浪县黑疙瘩梁治沙造林技术
浅谈古浪县黑疙瘩梁治沙造林技术摘要: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因北靠腾格里沙漠,有132 km的风沙线,千百年来腾格里沙漠不断向南侵入,给沙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灾难。
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进行科学造林,可有效的起到治沙目的。
关键词:治沙造林;技术措施;古浪县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东延支乌鞘岭毛毛山,北靠腾格里沙漠,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县境南部为中、高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沟壑区,中北部为倾斜平原绿洲农业区,北部为荒漠区。
因北靠腾格里沙漠,有132 km的风沙线,千百年来腾格里沙漠不断向南侵入,阻路断道,沙进人退,给沙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灾难。
每年7级以上大风出现频繁,特别是春夏之间,有时出现特大黑风(强沙暴),黄沙蔽日、拔树揭屋、致死羊只,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使农业经济损失惨重,因此,治沙造林,势在必行。
1概况古浪县风沙线东起景泰小山子,西至武威吴家井,全长132 km,属腾格里沙漠的延伸地带。
风沙区平均海拔为1 700 m,具有光照充裕、热量丰富、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多风,最低气温-29 ℃,夏季炎热,最高气温37 ℃,年平均气温7.50 ℃,年温度较差31.30 ℃~30.70 ℃。
生长季节昼夜温差14.60 ℃,年日照时数2 852 h,4~10月总日照时数1 760 h,>10 ℃的有效积温3 000 ℃。
年降水量200 mm左右。
蒸发量1 700~2 800 mm,无霜期160 d左右。
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5万亩,土壤为荒漠灰钙土,土质疏松、肥沃,pH值7.60~8.10之间。
现有机井150多眼,水资源较好,地下水深度105~120 m之间,水质好、无污染,主要水源补给为祁连山消融冰雪。
水资源贮量能满足开发建设所需。
风沙区位于古浪县北部“五滩”开发区中心黄花滩、该区属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多为流动性沙丘地和固定、半固定地两种类型,总面积为219.10万亩,占全县面积的28.70%,中部川区主要分布在八步沙、教场沙、芦草沙、夹墙沙、双槽沙、麻黄台、明沙沮、苏家沙等8个流动沙丘,这里风沙危害较严重。
古浪县腾格里沙漠治理模式及成效
古浪县腾格里沙漠治理模式及成效摘要:通过对古浪县沙漠化治理现状、成效和技术措施分析,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因素,总结出成功模式和典型做法,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古浪县;腾格里沙漠;治理模式;发展策略古浪县属温带荒漠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
从南到北气候由干旱逐渐转化为极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60 ℃,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达47d。
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 647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1.20%,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风沙线长达132km,重点风沙口达20多个,沙害面积大,沙丘类型复杂,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丘平均前移速度为每年3~4m。
境内沙漠化发生及潜在发生范围涉及北部沙漠沿线7个乡镇,792个村庄,2.67万hm2耕地,240多千米铁路和公路。
土壤沙漠化,加剧了干旱和沙尘暴的发生,风沙危害及其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古浪县沙漠化治理的目标及措施1.1治理目标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为目标,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封、造、管并举,乔、灌、草结合,多树种搭配,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遵循先易后难,集中连片,规模营造,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人工促进更新及必要的工程措施,防止人畜破坏,保护现有林草资源,迅速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在一定范围内削弱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减缓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破坏,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1.2治理措施1.2.1生物措施①封沙育林草。
将有天然下种或有残株萌蘖苗、根茎苗的沙地实行封禁,采用一定的措施,建立必要的组织,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②防风固沙林。
建造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的林木,以达到固定沙地,保护农田的目的。
③农田防护林。
在农田四周栽植一定宽度、结构、走向的林带,通过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自然灾害。
④水灌阻沙林。
在沙漠边缘及农田过渡地带,选择适生乔、灌木树种,通过人工补水措施,建成生物活体沙障,阻挡风沙对农田、道路、村庄等的侵蚀和危害。
古浪县马路滩沙漠治理现状及模式
2 . 生物措施 。①封沙育林 草 : .1 2 即在原有植 被遭 到破 散性和效益互补性 的特点 。 在沙 区建立 了生态经济圈模 坏或有条件 生长植被 的地段 ( 天然下种或有 残株萌 蘖 式试点工程 1 有 0万亩 , 生态效益 和社会 效益显著 。 苗、 根茎苗 的沙地 ) 实行 封禁 , 采用一定 的保护 措施 般 置 31 经 济带 : .1 . 将林 场 园林 化 , 以追 求 经济效 益 为主要 围栏)建立 必要 的保护组 织( , 护林 站)把 一定 面积 的地 ,
马路滩林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 ,腾格里沙漠南缘 , 海
的办法。⑤经济林草: 选择耗水少、 经济价值高的林果 、
拔 16 0 。林 场 经 营 总 面积 2 0万公 顷 ,其 中果 园 药 材 、 草 、 5m . 6 饲 油料树 种和植 物种 , 通过 人工 栽培 , 获得 生 3 3 m ,葡萄基地 2O m ,苗 圃地 2 O m ,乔木林地 6 态 防护效益 和经 济效益 。⑥人 工促进天 然更新 : 3h 0h 0h 2 0 对灌 草 h2 m, 农地 7 O m2 3h , 灌木林地 4O0 m , h2 0 建设用地 4 , 0 m2 h 待 植 物有较充足下 种能力 , 因植 被覆盖度较 大而影 响种子 开发土地 3 3 m , 0 2 3 h 宜林沙荒地 1 0万公顷。林场现有机 触 土 的地 块 , 行带 状和块 状平茬 、 草 、 土 , , 7 进 除 松 促进 天 井 2 眼 , 道 3 k 道路 3 k 1光 温室 3 座 , 2 渠 2 m, 5 m, 3 8 果窖 8 然更 新 , 能长久 固定 流沙 , 控 制和 固定 流沙最 根本 而 是
1 马路滩林场基本概 况
保护耕地 。 园 、 济作物 、 果 经 牧场免受风沙侵袭 为主要 目 的的森林 、 林木 和灌木林 。 ③农 田防护林 : 是指将一定宽 林带 对气流 、 温度 、 分 、 水 土壤 等环 境 因子 的影响 , 来改 善农 田小气候 , 轻 和防御各 种农 业 自然灾 害 , 造有 减 创 利于农作 物生长发育 的环 境 ,以保证农 业生产稳 产 、 高 产, 并能对 人 民生活提供 多种效益 的一 种人工林 。④水 灌 木树种 , 通过人 工补水措 施, 生物活体 沙障 , 建成 阻挡 风沙对农 田 、 道路 、 村庄等 的侵蚀 和危 害 , 通常采 用密植
2024届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B.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是其千古传诵的名篇。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逐步形成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D.《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鲁智深就是其中一位,他“拳打镇关西”“斗杀西门庆”,是一位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腊八节是阳历12月8日,这天又喝腊八粥的习俗。
B.“足下”的意思是“你”,可以称同辈,也可以称晚辈。
C.“春分”这一节气在每年公历的2月20~22日之间。
D.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陨石坠落事件中的幸存者回忆,他们看到陨石伴随着一道白光,急速滑行,坠落时发出数声巨响,其景象如同灾难大片场景。
B.那些借爱国之名肆意打砸、侵犯公民权利、发泄个人私愤的野蛮行为,不是法治国家能容忍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
C.五一期间,长影世纪城开展了“惠民欢乐月”活动,以发放套票、免费开放、降价让利等,让游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210977246_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防沙造林配置模式及技术要点
张 乐.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防沙造林配置模式及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3,17(2):101-103.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防沙造林配置模式及技术要点张 乐(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甘肃武威 733399)摘 要防沙造林配置对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正确的防沙造林配置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地方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水平。
为提高风沙区造林技术水平,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为例,介绍该林场采用的防沙造林配置方式,并从混交种植技术、苗木深植技术、六位一体种植技术、高杆造林技术等方面介绍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的防沙造林技术要点。
通过以上措施,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不仅实现了树林物种的多样化,还形成了沙丘小气候,由此形成森林内气候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了防沙造林配置的优势。
关键词防沙造林配置;防沙造林技术;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中图分类号:S77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02.032“十三五”时期,我国防沙造林战略工程取得显著成绩,全国范围内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造林任务880万hm2。
防沙造林从根本上改善了沙地的生态系统,使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扩大至226.7万hm2,伴随植被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沙化土地面积也在不断缩减。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开展防沙造林战略工程,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群众生活与社会生产发展的总体要求。
高质量的防沙造林工程可以有效治理土地沙漠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助于沙漠化地区社会生产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 500 m,年均降水量300 mm,而年均蒸发量达到2 292 mm,由此造成古浪县长期处于干旱状态。
长期的干旱造成古浪县土地沙漠化严重,沙漠面积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对古浪县的生产发展、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生存环境、提升生产发展水平,古浪县长期持续推进开展防沙造林工程,其中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合理运用多种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式,配合科学的防沙造林技术积极开展防沙造林工程,确保防沙造林的有效性、可行性、持续性。
古浪县腾格里沙漠林分衰败与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
古浪县腾格里沙漠林分衰败与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摘要:通过对古浪县腾格里沙漠防风固沙林局域性衰败调查研究,阐述了该防护林体系衰败现状,论述了造成的成因并提出了可持续经营技术对策。
关键词:固沙林;衰败成因;对策古浪县北部沙漠,为腾格里沙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起白银市景泰县白子,西至武威市凉州区吴家井,全长132余km,且绿洲内分布有八步沙、校场沙、黑疙瘩梁、黄家沙窝、苏家沙窝、大靖东、西沙窝、明沙咀等十多个内陆流动沙丘。
沙漠及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6.50万hm2,占全县总面积5 287km2的31.20%。
该区地处中亚内陆荒漠区腹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
海拔1 550~1 890m,年平均降水量180mm左右,且主要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2 200~2 800mm,是降水量的十余倍,干燥度>4,年均温7.60 ℃,月平均最高气温21 ℃(七月),最低气温-10.30 ℃(一月),极端高温38.50 ℃,极端低温-32 ℃,≥10 ℃的有效积温2 180 ℃,年日照时数2 850h,全年辐射总量136.20千卡/cm2,无霜期150d,常年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8.50m/s,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达49d之多。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光照充足,辐射强烈为本区的自然特点,因此,该区亦是我国沙尘暴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该区防护林体系,经近半个世纪建设,已形成了东西长近百公里,南北宽1~5km不等的防风固沙林体系,该防护林体系的成功建成,充分发挥出了其不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功能,直接保护了古浪景电灌区2万hm2农田的开发与建设,亦是域内井、河灌区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
1腾格里沙漠防风固沙林树种结构与林分类型主要树种构成为:沙枣、白榆、花棒、柽柳、柠条、毛条、白刺、沙拐枣、旱柳、西北沙柳、红砂、沙蒿、油蒿、二白杨。
林分类型为:白榆—沙枣林,面积0.63万hm2,花棒—沙枣林,面积0.40万hm2,白榆—沙枣—花棒林,面积0.73万亩,花棒林,面积0.65hm2,花棒林—柠条林—柽柳林,面积0.35hm2,柽柳林0.02hm2,沙蒿林0.52hm2,油蒿林0.21hm2,红砂林0.25hm2,白杨—白榆林0.01万hm2,林分总面积为:4.06万hm2。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沙蒿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研究
A tms eetrm 3T ei u n e o o pee s efc r sc shg e prtr, ruh, id ad e ia dsr u ; )h f ecs f m rhni at s uh a i t ea e do gt wn n r i o n l c v o 【 h m u
Z A og h i u —h, I i-u , E GX n d , U M n,I i b , I il g L u H OY n — a MAC n siL n jn Z N i- e X igJ Bn i L —o , I i , J A — n We n R ( m n t t n B r u o n i Lag c eg N t nlN ue R sre o as rvne n i as Ad iir i ue f Mi n i u hn ai a a r eev G n up oi ,Mi n G nu sao a q u o t f c q
7 30 3 3 0,C i hn
Ab ta t E p r n nma — a es l e ln wiga oett noAr mii sr rm r e et sr c : x ei t l m d i a dpa es n rs i f e sa如 et u i ai d sr me o l mu t o f ao t o n d
灌木 , 分布于我 国东北 、 内蒙古 、 宁夏 、 和甘肃 等 子 。出苗数调查 时间 : 月份播种后于 当年 5月中旬 陕西 1
地, 具有 耐风沙 、 抗风蚀 、 耐贫瘠 、 抗干旱 、 易于繁殖 进行 ;- 7 9月份播种后于 当年播 种后的 1 个月进行 。 等特性 ,不仅是北方地区防风固沙 和水土保持 的理 存 活数和 苗木生 长情 况 调查 分别 于次 年 的 5月 进 想植物 , 而且又是人工模拟 飞播造林 的优 良树种1] 7, - 9 行, 出苗数以幼苗出土长 2 m计数。 .m 0 同时 , 收集 当 在干旱荒漠 区植被恢 复重建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 地 气象 部 门相关 气 象 资 料 。调 查数 据 用 M c sf i oo r t 此 ,本 文通过在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开展沙蒿人 E cl03进行统计 分析。 xe20
古浪县南部山区封山育林管理措施
古浪县南部山区封山育林管理措施作者:杨福山来源:《乡村科技》2020年第09期[摘要] 甘肃省古浪县南部林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乌鞘岭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由于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天然植物较少,生态环境较脆弱。
为了防风固沙、改善气候,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古浪县积极响应国家封山育林号召,对当地生态环境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改进空间。
本文主要介绍古浪县南部山区封山育林管理措施,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封山育林;管理;古浪县[中图分类号] S7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9-66-221世纪以来,随着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现象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引发了全球关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为此,我国提出了“六大林业工程”,技术简洁、适用性广泛的封山育林工程成为保护与恢复天然林工程的重要技术措施。
封山育林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有封山育林的习惯。
广义的封山育林,包括封山护林等;狭义的封山育林,指在无林地、灌木林地、部分非林地上育林、育灌等,对人工造林、原生林采取封禁保护措施[1]。
甘肃省古浪县积极响应国家的封山育林号召,在造林及封育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 古浪县南部山区封山育林管理措施1.1 设置组织机构为了落实封山育林任务,古浪县南部山区成立了造林育林项目部,由项目经理负责工程派遣、协调工作,技术负责人承担技术工作。
根据工程实施要求设立施工队,项目部下设技术小组、质检小组、实验小组、机械小组和财务负责小组等分别负责施工队相关工作。
1.2 标桩立界,明确任务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段需要设立一个标志牌。
碑牌正面书写所在的封山育林区,下面书写建设时间与单位,背面书写育林面积、四至界限、始封年限、封育方式和封育类型。
在封育区沿线间隔50 m左右需要设置一个界桩,每个界桩上需要标明“封育”两字。
古浪县腾格里沙漠人工燃播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严酷 , 植被稀疏 , 种类稀少 , 质地低下为其基本特征。 全县沙 播 量为 3 。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也是河西地区乃至全 撒 播法 播 种 , 工 撒播 时 每 平方 米 落 籽 3 4 人 0~ 0粒 , 沙拐 枣
关键词 : 工模 拟 ; 人 飞播造 林 ; 试验研 究
1 飞播 区地理 位置 及 自然 条件
3 模 拟播 区设 置与 播 种 量 . 2
模 拟 飞播 区设 计 为 南北 走
古浪 县地处 河西 走廊 东部 ,介于 祁连 山与腾 格里 沙漠
之 间 , 跨祁 连 山北 麓 , 南 中为冲积 、 积平 原 、 系腾 格 里沙 洪 北 漠 , 处 欧亚 大 陆腹地 , 典 型 的大 陆性 气候 , 多 、 地 属 沙 风大 、
良
4 白沙 蒿、 沙拐 枣飞播 适 宜性 情 况 . 2
19 年 7 2 96 月 2日
漠 草原重建 恢复 的新途 径 , 进生态建 设就显 得 十分 必要 而 促
又迫切 。 自 1 9 9 6年起 , 有 关 部 门 支 持下 , 古 浪 县腾 格 在 在
飞播 结 束 , 月 份 降雨 4 . r 9 份 降雨 8 0 m,经测 8 49a 0 m, 月 .m 6
向长 方形 , 南北 长 7 0 m, 西宽 2 0m, 设 播 带 5 条 , 0 东 5 0 共 O 0
播 幅 4 m, 区总 面积 为 1 0 h 分布 在 3个不 同的地 形 0 播 Om, 5
区, 即波状 沙 丘区 ( 动沙丘 )新 月型 沙丘 区 ( 流 、 固定 、 固定 半 沙 丘 )覆沙平 坦 地 。模 拟飞 播树 种采用 白沙 蒿 、 、 沙拐 枣 、 花
古浪县防沙治沙造林方式及技术分析
2024年第4期现代园艺古浪县防沙治沙造林方式及技术分析王万森,毛宗霞(甘肃省古浪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古浪733100)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防沙治沙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防止土地沙漠化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以古浪县为例,分析了当地土地沙漠化现状及防沙治沙造林的重要性,并就防沙治沙造林方式及技术做了重要论述,旨在通过提高防沙治沙造林水平,实现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的转变,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浪县;土地沙漠化;防沙治沙;造林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需求无限增加与土地资源有限的矛盾加剧,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引发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
土地一旦沙漠化,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难以治理,既会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又会对人们的生存空间造成严重威胁。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沙漠化土地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3[1],防沙治沙面临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等问题,加上地区干旱少雨、生态灾难频发,使得防沙治沙难上加难。
而实施防护林工程是应对土地沙漠化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因此,加强对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式及技术的研究,对于推进古浪县防沙治沙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古浪县土地沙漠化现状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河西走廊东端,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全县国土总面积5103km2,截至2023年4月,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159866.67hm2,沙化土地占县域面积的30%以上,风沙线长达132km,重点风沙口20多个[2],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
土地沙漠化不仅造成可供农耕用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动植物锐减、水资源枯竭,而且还会加剧自然灾害、空气污染,甚至出现农业生产绝收的现象,妨碍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人工模拟飞播牧草技术
人工模拟飞播牧草技术
魏书兰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1996(000)001
【总页数】1页(P36)
【作者】魏书兰
【作者单位】朝阳市草原工作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3
【相关文献】
1.古浪县腾格里沙漠人工模拟飞播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J], 吴佰珍;张玉兰;张月显
2.新疆阿勒泰地区牧草飞播技术与效益初步分析 [J], 景辉
3.飞播补播牧草建值技术 [J], 张晓霞;牛岩;王彦华;郑爱荣
4.牧草飞播技术与初步效果观察 [J], 加孜拉•哈布力巴义
5.人工模拟飞播牧草对治理“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效果调查 [J], 拉元林[1];梁珠英[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浪县土地沙漠化防治对
古浪县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研究古浪县林技中心彭金凤甘肃古浪 733100摘要:甘肃省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较大,且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而古浪县是甘肃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该文就针对沙漠化对本地造成的危害,以及在该区荒漠化现状,发展与治理进行论述,并分析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沙漠化成因防治对策Degenerative Reality and Controlling Countermeasure ofDesertification in Gulong County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desertification damage to Gulang County ,its developing tendency and reasons of desertification was analyzed ,then,several feasible measures of preventing desertification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Desertification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引言自1987年世界沙漠化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资源与环境问题逐渐提到各国首脑的议事日程之上,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也人天注的热点话题。
沁佑一计2000年全世界有1/ 3耕地的土产力将因侵蚀加剧而大幅下降(UNEP 1982),有37.7亿hm-土地接近荒漠化(UNEP'1984)。
目前全球每年因荒漠化损失的耕地超过0.1亿hmi,因土地荒漠化减产损失约260亿琴,我国有近代荒漠化土地0.334亿hmZ,风沙化王地370万h斌,包括264 Ifihm'风沙土耕地,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近1/J ,'27.30%国土而积受到风沙威胁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其中三北12省自治区沙尾百积占全国沙区总面积的90%以上并且荒漠化面积仍以每年约2100lm2的速度增加。
古浪县北部沙区治沙造林方案研究
2020.02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以至于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古浪县处于河西走廊东端,乌鞘岭北麓,腾格里南缘。
自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古浪县在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固沙造林方法。
提倡将治沙承包个人制、责任义务制、义务治沙制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方略。
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而北部沙区治沙造林工程项目就是根据本地情况进行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在不断的努力下,古浪县北部沙区的治沙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沙障在治沙工作中发挥出了最大的效能。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下将探讨古浪县北部沙区沙障治沙造林的方法与展望。
1 沙障设置沙障又称为机械沙障、风障。
沙障是用柴草、秸秆、黏土、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障碍物,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
主要作用是固定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
沙障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沙障孔隙度、高度、方向、材料选择等。
古浪县固沙工程主要采用沙障设计技术是因为其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客观条件,有利于发挥沙障在治沙工作中的最佳效能。
1.1 沙障孔隙度沙障孔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为沙障孔隙度,它的用途在于衡量沙障透风性。
当孔隙度占到25%时,沙障前部积沙高度约为沙障高度的2倍,沙障后部积沙高度约为沙障高度的7~8倍。
而孔隙度占到50%时,沙障前基本没有积沙,沙障后的积沙高度约为沙障高度的12~13倍。
沙障的孔隙度与沙障紧密度、积沙范围成正比,当积沙面积过窄时,沙障将会被积沙埋没,无法起到拦沙的作用。
为了使沙障发挥最大的防护效能,采用孔隙度占到25%~50%的区间,在沙障之间距离和沙障高度比列固定的前提下,应根据风力及沙源情况来确定沙障孔隙度的大小。
1.2 沙障高度通常情况下,积沙量与沙障高度的平方成正比。
根据古浪县往年积沙量,沙障高度一般在30~40 cm区间,古浪县北部沙区治沙造林方案研究杨福山(甘肃省古浪县大靖林场,甘肃 武威 733103)摘 要:土地荒漠和沙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荒漠变绿洲”建设对策
2023年第16期现代园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荒漠变绿洲”建设对策杨春梅(古浪县土门林场,甘肃古浪733102)摘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端,风沙线长达132km,重点风沙口20多个,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万hm2,区域内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不仅会造成生态失衡,而且会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因此,防沙治沙任务艰巨而繁重。
通过调研八步沙林场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荒漠变绿洲建设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探索荒漠变绿洲的有效途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园区集群化,提升制度保障效率机制,推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建成八步沙林场“两山”特色转换模式。
关键词:八步沙;建设现状;存在问题;面临机遇;对策建议近年来,古浪县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进八步沙荒漠变绿洲建设行动。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扎根沙漠、矢志不渝、拼搏奉献,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奇迹,走出一条“以农促林、以林治沙、以副养林、多业并举”的发展新路子,在林场南部建立起一道绿色屏障,有效缓减了风沙对林场及周边的影响,以确保交通要道畅通无阻,国家能源安全有效运行。
因此,加强对八步沙林场荒漠变绿洲建设的研究,对保护及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及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1八步沙林场“荒漠变绿洲”建设现状1.1区域特征八步沙林场地处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境内,祁连山脉乌鞘岭北端,腾格里沙漠南端,国道312、省道315纵贯南北,干武铁路横贯东西。
平均海拔1760m,年均气温6.6℃,年均降雨量250mm,雨水年蒸发量3000mm,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充足,土壤主要为灰钙土,含盐量低,适于种植耐旱作物,区域地下水资源稀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八步沙林场下辖八步沙、黑岗沙、黄草湾、五道沟、七道沟5个护林站,经过40年的荒漠化治理,林草植被覆盖率由以前的3%提高到现在的75%,实现了大规模“荒漠变成绿洲”。
武威金滩农林技术试验场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开发示范项目
1总论1.1 项目提要项目名称:武威金滩农林技术试验场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开发示范项目主管单位:武威市林业局实施单位:武威金滩农林技术试验场法人代表:王春和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地点: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乡项目规模及内容:总规模305公顷。
其中,人工造林85公顷,封沙育林200公顷,沙产业开发20公顷。
建设宗旨:通过对武威市金滩农林高新技术试验场东部、北部沙区采取人工造林、封沙育林、工程治沙等技术措施进行治理,提高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遏制风沙对项目区南部绿洲的危害,保护沙区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保障当地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建设期限:建设期限1年,即2009年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00.5万元资金来源:项目投资的80%为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20%为建设单位配套资金项目效益:项目区是腾格里沙漠伸向绿洲的一个沙患带,也是古浪县的沙害重灾区,对周边绿洲和乡镇危害极大。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防风固沙体系将更加完善和稳固,对控制区域风蚀沙化、荒漠化蔓延进程,调节气候,提高周边群众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作用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⑴《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LY5145—99;⑵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全国造林技术标准》GB/T15163--2004;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⑷《甘肃省防沙治沙工程规划》(2000~2010年);⑸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全国公益林建设规程(一)》;1.3 研究结论⑴武威金滩农林技术试验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风沙危害十分严重,本项目建设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必须的。
⑵本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符合国家防沙治沙的总体要求,与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规划目标一致,其指导思想明确,布局合理,项目建设中推广治沙造林实用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⑶项目实施后,对减轻武威市古浪县北部风沙的南侵和对周边地区的危害,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向周边地区示范沙漠生态治理技术都有积极作用。
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
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金红宇;徐文娣;陈国雄【摘要】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h.Et Mey.),又名细枝岩黄耆,沙漠中豆科大灌木,固沙先锋植物,种子可食,嫩枝叶是优良饲草,对沙区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理生态学研究揭示了花棒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机理,为其固沙造林和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近年来,花棒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种子萌发方面,探明了果荚对“部分休眠”的物理限制作用、萌发所需环境条件、飞播及育苗的最佳时间;在生长发育发面,揭示了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策略、根际微生物及根瘤菌的促生作用;在耐逆性方面,发现了耐风蚀沙埋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C4途径生化亚型、耐旱光合生理及水分关系;在固沙造林方面,根据其生理生态学基础,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合理布局和适宜密度,建立了固沙造林的成功案例.然而,花棒造林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耐盐性不够强、有病虫危害、易烂根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开展相应的生理机制和遗传育种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库,培育耐盐抗病虫害品种.花棒生理生态学进一步研究:比较不同沙区花棒的代谢组、转录组、基因组等组学特征,结合地理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揭示花棒在我国沙漠的进化历程.此外,花棒在沙区畜牧业、城镇园林绿化、食品与食用油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研究亦具有广阔前景.【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8(027)011【总页数】15页(P1563-1577)【关键词】花棒;沙生灌木;耐逆性;固沙造林;育种基地【作者】金红宇;徐文娣;陈国雄【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陶乐治沙林场,宁夏陶乐 753500;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银川 75002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5.79花棒,别名细枝岩黄耆、花子柴、花柴、花秧子、花帽和牛尾梢等,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岩黄耆属落叶大灌木,荒漠区典型的固沙先锋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浪县腾格里沙漠人工模拟飞播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飞播造林是植被重建和恢复的重要方法之一,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研究是实施飞播造林必要和必须的试验研究课题,它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飞播造林的成功与否。
为此,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白板滩沙漠,采用花棒、沙拐枣、白沙蒿等树种进行了为期5a的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飞播造林不仅在腾格里沙漠可适、可行,而且是一项多、快、好、省恢复、重建生态植被的有效途径,应在科学、合理试验的支撑下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研究
1飞播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介于祁连山与腾格里沙漠之间,南跨祁连山北麓,中为冲积、洪积平原、北系腾格里沙漠,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沙多、风大、降雨稀少、蒸发量大。
年均风速3m/s,年降水量150~180mm,年蒸发量达2 800mm以上,为典型的荒漠区。
气候严酷,植被稀疏,种类稀少,质地低下为其基本特征。
全县沙漠面积占县域总面积510 000hm2的30%(约170 000hm2),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河西地区乃至全省、全国沙尘暴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播区位于古浪县北部腾格里沙漠区,地形、地貌为流动、半流动沙丘、沙丘链及丘间低地,海拔1 620~1 720m,植被以沙蒿、沙米为主;其次有少量的较小的白刺包、红砂,植被盖度20%以下,地下水位35m以上,流动沙丘和覆沙地带表层干沙层3~10cm,平均年降水量150~18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气温7.60~8.20 ℃。
≥10 ℃年积温3 000~3 250 ℃,年均风速3m/s,常年盛行偏西风,边缘风沙线以每年5~7m的速度向南推进,无霜期158d。
2试验目的
治沙造林长期以来大多采用植苗造林,造林成本高,易受苗木生产制约,同时,由于植苗造林仅限于春秋两季进行,不能有效利用沙漠墒情较好的雨季进行大规模造林,极大的制约了立地条件较差、沙层含水量较低地段的植被恢复和治理,致使分布于该县腾格里沙漠的多个风沙口不能得以有效治理,风沙逼近农田、村庄,危及农业生产。
因此,研究荒漠草原重建恢复的新途径,促进生态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又迫切。
自1996年起,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在古浪县腾格里沙漠中段进行人工飞播造林试验。
试验目的是研究探讨本区适宜飞播树种(草种)、播种期、飞播植物对干旱、风蚀等不利生态条件抗逆性,飞播草种对不同地形的适应性。
3投入材料和方法
3.1试验材料及面积试验面积5 000hm2,其中:宜播面积1 500hm2,模拟复播500hm2,试验草种有沙蒿、花棒、沙拐枣。
种子播前进行了人工清选并采用黏土掺水拌种,掺水量以黏土刚好附着在种皮外为好,种子与黏土比例为1:5为宜。
3.2模拟播区设置与播种量模拟飞播区设计为南北走向长方形,南北长7 500m,东西宽2 000m,共设播带50条,播幅40m,播区总面积为1 500hm2,分布在3个不同的地形区,即波状沙丘区(流动沙丘)、新月型沙丘区(固定、半固定沙丘)、覆沙平坦地。
模拟飞播树种采用白沙蒿、沙拐枣、花棒。
每公顷播量 6.75kg,其中:白沙蒿0.75kg,花棒、沙拐枣每hm2播量为3 kg。
3.3播种方法采用混播方式播种,沙蒿和花棒采用人工撒播法播种,人工撒播时每平方米落籽30~40粒,沙拐枣采用点播播种,每穴3~5粒,撒、点播部位在沙丘迎风坡1/3以下部位和覆沙丘间低地。
3.4播种时间播种时期选择在雨季来临初期,即7~8月。
3.5播后管理播种后,对播种区域实施全面封育,指定专人管护,严防人畜践踏和鼠兔危害。
4 人工模拟飞播成效
4.1模拟飞播成效调查2003年6月对1996年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进行了成效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4.2白沙蒿、沙拐枣飞播适宜性情况1996年7月22日飞播结束,8月份降雨44.90mm,9月份降雨8.60mm,经测定:流动沙丘试验区白沙蒿着苗面积率42.30%,人工播种沙拐枣着苗面积率60%。
覆沙平地试验区白沙蒿着苗面积率6.30%,沙拐枣3.20%[1]。
盐碱地试验区均未着苗。
4.3白沙蒿、沙拐枣的生长观测白沙蒿模拟飞播当年出苗后,根长20cm,为苗长2cm的10倍;次年返青较早,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返青率90%左右,白沙蒿成苗较快,经在9月份测定,平均苗高61cm,最大苗高120cm,主根长60cm以上;播后第3年全部返青,返青后生长情况较好,在7月下旬测定,平均苗高86cm,最大苗高169cm,冠幅185cm。
白沙蒿是浅根性植物,但具有明显的粗壮主根,侧根也很发达,枝条被沙埋后也能产生不定根,且分布较密,白沙蒿开花早,成苗后第2年,有20%的大苗开花,现蕾7月中下旬,开花在8月份,籽成熟9月份。
沙拐枣播后当年出苗后,根长16cm以上,为苗高8cm的2倍左右;第2年返青较白沙蒿迟,一般在4月中下旬,越冬率较高,成苗生长较快。
9月份测定,平均苗高40cm,最大苗高75cm,最大根直径在1.70cm左右;第3年7月中旬平均苗高82cm,最大苗高135cm,主根较深,侧根也发达,水平根长300cm,每隔一定距离又向下生长毛根,并向上长出新枝条,抗风蚀性强。
开花期在6月中下旬,籽成熟期在7月中上旬。
5结论
5.1在腾格里沙漠进行模拟飞播造林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经过2a的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证明,在降雨量150mm左右的沙漠进行飞播造林是可行的,飞播应在流动沙丘和覆沙平地进行。
5.2沙拐枣、白沙蒿、花棒是腾格里沙漠及干旱荒漠区最适宜飞播树种,它们具有特殊的适应干旱生态条件的特征,在降雨量较少的气候条件下,复沙或不复沙
即可出芽,且具生长快,根系发达、生物量大、结实量多等优点,是干旱荒漠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首选种子。
播后白沙蒿完全靠风自然复沙,其种皮富有一层多糖类的胶质,遇水和见湿后与沙粒结成沙团,自然大粒化,一般风不易吹走,减轻种粒的位移,并能促进种子发芽。
而沙拐枣种籽大,果实呈椭圆形卵状,带刺毛直径25mm,有弹性,难以覆沙,播后进行耙磨处理,有利于发芽,花棒则经黏土拌种后着地效果较好。
5.3飞播造林,播期应该在风季过后,雨季之前的7~8月进行,播量不易过小或过大,白沙蒿2.25~5kg/hm2,沙拐枣、花棒6~7.50kg/hm2为宜。
参考文献
[1] 钟章成.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机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5.
[2] 赵明范,葛成,翟志中.干旱地区次生盐碱地主要造林树种搞盐指标的确定及耐盐能力[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