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及未来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及未来预测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及未来预测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孙琦峰

10月末,国家统计局相继公布了前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数据,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短期内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预计2007年GDP增速在11%左右。未来4-5年受国际因素影响GDP增速可能会逐年回落,但中长期我国经济会继续快速增长。

一、我国经济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

(一)GDP高位平稳增长,人均GDP已完成目标四成

进入新世纪,我国GDP累计增长率开始重新加速,并从2002年一季度开始加速增长,到2003年一季度达到10.65%的高峰。此后再次进入相对平稳增长状态,2003年一季度到2006年一季度基本保持在10.3%左右,2006年上半年开始再次进入加速增长状态,2006年上半年到2007年三季度增长率分别为10.9%、11.1%、11.1%、11.9%、11.5%。第三季度的增速回落,我们认为这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起作用,但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犹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06年我国GDP总量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26847亿美元,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列第四位,今年有可能超过德国进入三甲。根据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方法

计算,我国GDP总量更是超过10万亿美元,仅居美国之后。我国已名列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但我国人均国民财富排名却十分靠后,在100位之外,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财富,2006年我国排名在129位,按购买力平价排名,也只位列第102名。人均指标的落后,说明我国经济发达水平和国民富裕程度依然较低。

我国人均GDP自1980年至2000年年均提高8.5%,累计提高4.1倍。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6000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已比2000年提高69%,年均提高9.1%,已经完成了20年人均GDP翻两番任务的42.3%。

图1:我国人均GDP增长速度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二)投资增速趋于平稳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1993年上半年达到72%的高峰后,一路下滑,到2000年一季度跌落到1.5%的谷底。此后投资增速恢复上升趋势,在2004年一季度达到47.8%的新高峰。当时为了防止经济出现类似1993年的严重“过热”现象,政府在2003年10月份以后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紧缩性政策措施,包括提高以后准备金率、暂停建设性用地审批、控制向钢材、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投资等。在这一系列紧缩性措施的影响下,投资增速大幅度回落,从2004年一季度的47.8%回落到2005年一季度的25.3%,此后一直维持在25%左右,

2007年前三季度增速为25.7%,比上半年略有下降(上半年25.9%),但从2007年3-9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维持在26%左右的情况看,四季度投资增速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与三季度基本相当。图2:1992年一季度到2007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波动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三)外贸顺差又创新高,外汇储备超过1.43万亿美元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570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3.5%,增速比前8个月放慢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782.4亿美元,增长27.1%;进口6925.9亿美元,增长19.1%。目前中国的出口增速已经连续4个季度保持下降,如果未来人民币指数的升值加快,加之主要出口对象美国的经济减速,出口增速很可能会继续下滑。

图3:近三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前三季度累计贸易顺差为1856.5亿美元,比前8个月的贸易顺差增幅减缓2.1个百分点。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和国家宏观调控两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速减慢,但前三季度1856.5亿美元的顺差已经超过2006年全年1775亿美元,看来今年贸易顺差将再创新高,估计全年贸易顺差将在2500亿美元左右。

2007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1%。

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3673亿美元,同比多增1983亿美元。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50亿美元,同比多增91亿美元。我们认为,外汇储备的屡创新高,是造成基础货币增长加速的主要因素,而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小。这一方面导致贸易顺差的居高不下,还引发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长期持续,以及相应外汇热钱的长驱直入。

(四)CPI拐点已现,但通胀压力依然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食品价格大涨造成通货膨胀上扬,但通胀拐点已现,四季度将放缓。2007年第三季度CPI同比增幅达到6.1%,高于二季度的3.6%和一季度的2.7%,带动1-9月份CPI达到4.1%。我们认为,本轮通胀主要是受食品价格推动,1-9月CPI的4.1%涨幅中,食品价格贡献了3.5%(占比85%),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肉禽、蔬菜、油脂等食品;作为对比,非食品通胀则一直保持在1%以下的低位,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红利尚未衰竭前,中国单位商品劳动力成本依然呈下降趋势,有效抑制了价格上涨压力。我们通过对于影响食品价格的农产品供给、天气因素等的分析,认为通胀将很快见顶回落,CPI季度还会放缓,逐步回落到5%以下,预计今年全年CPI在4.5%左右。

图4:CPI拐点已现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五)消费需求增速不断提高

我国国内消费增速在经过1995-1998年持续下降、1998-2000年低速增长(平均增速约为6%)和2000-20043年的稳定增长(平均增速约为10%)之后,从2004年开始不断提高,2006年3月份以后进入加速增长阶段,增速由2006年4月的13.6%提高到2007年9月份的17.0%。其中2007年1-9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是1997年以后最高的名义增长率。

图5:2005年以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六)M1、M2增速加快,信贷过多问题没有得到控制

2007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8.45%;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07%;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3.01%。今年1-9月累计净投放现金1958亿元,同比多投放302亿元。

图6:M2和贷款变化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前三季度外汇各项存款减少22亿美元,同比多减105亿美元(去年同期增加83亿美元)。9月份外汇各项存款减少34亿美元,同比多减36亿美元(去年同期增加2亿美元)。可见股市赚钱效应令银行存款持续流向股市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