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一、名词1.史学史“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提出的,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
但中国史学家的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却由来已久。
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
2.《春秋》《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五经”之一的典籍。
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的一部史书。
春秋时,丰富的历史资料,写作技术的成熟。
“礼崩乐坏”,使传统的“学在官府”制度瓦解,学术下移,私人修史成为可能。
孔子忧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主要史学贡献:(1)《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5)不足:首先,记事太简单;其次,为尊者、亲者、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字绍统,河内温县人,西晋史学家。
从小好学,然好色薄行,不得为嗣。
因此闭门读书,博览群籍。
初官拜骑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转丞。
鉴于汉氏中兴,忠臣义士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繁杂,遂“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出,司马彪的《续汉书》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保留下来。
《续汉书》的八志有《律历志》、《礼仪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
对于了解西汉历史有重要作用。
4.《史记》三家注“《史记》三家注”是指《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三家为司马迁《史记》所做的注解。
专业解析-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1)隶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目前,各大院校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南开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02中国近现代史学史(1840-2000)03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04外国史学史2、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外各种主要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具有较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外史学遗产,正确评析当代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较深的认识,能够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视域开阔,理论基础坚实的,具有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3、专业特色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注:以南开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5、课程设置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文化解释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现当代史学研究、西方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研究方法等。
6、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二、推荐院校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全国招生的较强单位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史学史,是指史学发展的客观过程。
中国在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因铸或刻在青铜器上,故后人称之为金文。
商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从发展走向鼎盛的阶段。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的统一,标志着封建制的社会形态在全国的确立,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
(秦朝的“焚书坑儒”政策对史学的发展造成了眼中的阻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发展阶段。
(世家地主被门阀地主取代)隋唐时期,门阀地主仍然在政治上居于主导地位。
明清时期(1840年前)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
清代后期(1840-1911),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1912-1949)史学的近代性质更加突出,我们也把它称作中国近代后期史学。
《尚书》是一部记载统治者施政言论和行为的史料汇编,是真正意义上的史书。
古文25篇,现已认定是伪书。
有今文28篇是可信的。
《尚书》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章,基本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诰。
反映了当时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是研究商、周社会的基本史料。
《诗经》是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周易》本是占卜之书。
现在的《周易》包括西周时期成书的《易经》和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两个部分。
孔子《春秋》:春秋晚年,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私人讲学和私人撰述之局,这是孔子的创造,也是社会变化的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有很深的文化修养。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改写的一部史书,也称《春秋经》。
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
主要记述鲁国及其邻国的一些军政大事,也记载水旱灾害等自然界变异的情况。
《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史事,记事简略,一般在年月日之下只记事目,不记事件详细和原因结果。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史学的特点、成就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史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史学史概述:介绍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
2. 先秦史学:讲述先秦时期史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3. 秦汉史学:讲述秦汉时期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史记》和《汉书》的编纂。
4. 魏晋南北朝史学: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繁荣和特点,包括《三国志》和《晋书》的编纂。
5. 隋唐五代史学:讲述隋唐五代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影响。
6. 宋辽金元史学:讲述宋辽金元时期史学的繁荣和特点,包括《资治通鉴》的编纂。
7. 明清史学:讲述明清时期史学的衰落和转型,包括《明史》和《清史稿》的编纂。
8. 中国近代史学:讲述中国近代史学的兴起和发展,包括梁启超、章太炎等史学家的影响。
9. 现当代史学:讲述中国现当代史学的发展和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史学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史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史学的特点和影响。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史学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史学史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史学史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史学史名词解释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
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
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
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修成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中国史学史复习答案 (1)
中国史学史复习答案一、名词解释1.史学史: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是一门研究和阐述历史学本身产生、发展和演变历史的学问。
研究对象一般包括历史上的史学著作、史学流派、史学思潮、历史编纂、史学方法和史料运用等问题。
2.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史学产生、发展、演变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有五个:(1)阐述中国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揭示其发展规律。
(2)对中国历代的史学家及其著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探讨史学流派和历史编纂法的演变。
(4)介绍史料存在的情况,总结史料学的研究成果。
(5)校订史籍中的错误。
(6)发掘传统史学的现代价值,弘扬优秀史学传统和史学中的民族精神。
(7)探索历史知识的积累过程和人类自我认识之路。
3.《春秋》:春秋时期的鲁史,为鲁国历代史官世袭相承集体编录,按时间顺序记录史事,奉周礼为评人论事的标准,着重于对统治集团成员的道德训诫。
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具有历史著作雏形的官修编年史。
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
4.《左传》:是左丘明所著,成书于战国初期,记述了列国史事,条理清晰,文字生动,是超越往世的杰作。
思想上一方面维护周礼,一方面重民轻神,表现出明显的折衷主义,在表着奴隶社会史学最高成就的同时,也渗入了一些进步的史学思想,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5.《通鉴纪事本末》:汉民族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由南宋袁枢所撰。
特点:(1)完全以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整个过程为主线来采濒材料,分题列目,组织全书。
(2)编排史事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通鉴》载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按不同的事件区分,可以归为若干个各种性质各种内容的题目。
《本末》各项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历史联系。
(3)但它记事的局限性和固有的缺陷,也决定了它并不能取代纪传体和编年体。
《通鉴纪事本末》成为本末体史书的代表而与编年体、纪传体并列于中国的史坛,是袁枢历史编纂法、历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中国史学史大事年表
中国史学史大事年表
以下是中国史学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
公元220年:三国时期开始。
公元280年:西晋统一中国。
公元317年:东晋建立。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朝开始。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1.《左传》:儒家经典之一。
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悼公十四年(前454)。
全面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左传》表现出较为进步的历史观,强调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本思想。
该书是研究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前四史:二十四史中前四部的总称。
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体例上均为纪传体。
前四史的行文精简扼要,偏重使用“春秋笔法”,在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3.刘知几:唐代史学家。
字子玄,徐州彭城人。
680年中进士,授狄嘉县主簿,以善文辞而知名。
702年,任著作左郎兼修国史,旋迁左史,撰起居注。
705年,参与修撰《则天实录》,期年而成。
710年,写成《史通》内外篇共49篇,评论古今,以抒己见,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刘知几提倡“实录”精神,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反对溢美之词。
他还提出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而以史识最重要。
刘知几的这些主张对后代史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史通》:史评类史书。
唐刘知几撰。
成书于710年,共20卷,分内篇、外篇各10卷。
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5.《通典》: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
唐杜佑撰。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编成。
本书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
全书200卷,附考证1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
史学和史学史
史学和史学史史学(Historiography)是指研究历史的方法和历史作品的学科,而史学史(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专门研究史学发展的历程,即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历史学家是如何撰写历史的,以及这些方法和视角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演变的。
史学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什么是历史?怎样研究历史?历史应该如何被记录和解释?史学家们运用各种方法论,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等,来研究过去的人类活动。
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通史:涵盖全面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如世界历史、各国历史等。
专史:聚焦特定的历史领域,如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等。
地区史:针对特定地区的历史研究,如欧洲史、亚洲史等。
断代史:针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如古代史、近现代史等。
史学史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旨在探究历史学科自身的发展轨迹。
它不仅仅是对历史著作的编年史式罗列,而是深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学思想、方法和趋势,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
史学史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史学思想的变迁:从古代的“英雄史观”到现代的“人民史观”,不同的史学思想如何塑造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史学方法的革新:从传统的叙述史到计量史学,再到现在的后现代史学,史学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史学与社会的关系:历史学是如何受到社会结构、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又是如何反作用于社会的。
史学机构的发展:大学、研究机构、博物馆和档案馆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
史学的全球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史学、比较史学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史学史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并且让我们意识到历史的书写和诠释是不断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国史学史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人物3. 理解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史学史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人物3. 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 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特点、阶段、人物、发展脉络等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入理解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中国史学史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进行史学研究,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2. 参考文献:相关研究中国史学史的论文、专著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学生的笔试、口试等考试成绩3. 实践评价:学生史学研究实践的成果评价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度安排:课时1-4: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课时5-8:中国史学史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人物课时9-12: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课时13-16: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课时17-20:案例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课时21-24:讨论:中国史学史的某些问题课时25-28:实践活动:史学研究实践七、教学活动1. 课时1-4:通过讲授法,介绍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 课时5-8: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介绍中国史学史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人物,让学生掌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贡献。
3. 课时9-12: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述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理解史学史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作用。
史学史
八、司马迁 《史记》
司马迁所作《史记》初名《太史公书》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组成。
1.奠定通史规模—通古今之变2.首创纪传体3.广载人物4.记及化外5.文笔优美6.适合社会需要1.对上古时代的传说资料记载太少,黄帝以前记的太少.对战国史的记载,在年代、史实上有矛盾,有错误。(一)发展变化的历史观(二)重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四、.甲骨文
(1)名称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3、文字精炼,叙述有条理。“赡而不秽,详而有体”,后人对《汉书》的评价为“言毕精炼,事志赅密”。班固写书“潜精积累二十余年。”
九|班固的历史观:
班固在历史编篡学上成就很大。但历史观是不可取的,远不及司马迁。
1、班固对历史总的看法是天命论加循环论。这是继承了班彪的《王命论》。
2、夸大帝王在历史上的作用。班固认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创造都是帝王所制定的措施而致。
十六、《五代史志》贞观十五年(641),太宗复命修《五代史志》,至高宗显庆元年(656)成书,《五代史志》后并入《隋书》。
十七、新修《晋书》原因:其一,不满前代《晋书》的修撰。其二,借古规今,垂示将来其三,囊括华夷,宣扬大一统
史学和史学史 -回复
史学和史学史-回复问题:什么是史学和史学史?它们的关系如何?史学是一门研究历史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历史的研究方法、理论以及历史事件的解释和分析。
史学通常包括了对历史事件、人物、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史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来揭示历史的真相,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以及对未来的决策。
史学史则是对史学发展的研究,它探究了史学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学派、方法和理论。
史学史旨在研究史学的演变和演进,揭示史学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史学理论和方法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史学和史学史是紧密相关的两个学科,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
史学从史学史中汲取理论和方法的经验教训,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认识。
同时,史学研究的实践也为史学史提供了案例和实证,验证和完善了一些史学理论和观点。
史学史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够对过去的史学研究进行反思和批评,为史学研究的质量和科学性提供评价和指导。
史学和史学史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史学研究通过探究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本质、动因以及规律性,为史学史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素材。
史学史则通过对史学不同时期和地区研究的比较和总结,为史学揭示出共同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新的思考和探讨的方向。
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史学和史学史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史学更加关注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强调对历史事实和真相的还原和解释,以及对历史问题和现象的研究。
而史学史则注重对历史学科本身的研究,着眼于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思想变革和学派流派的兴衰。
史学史更加关注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演进,以及史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而言之,史学和史学史是两个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学科,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学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和问题的深入研究,揭示历史的真相和规律;史学史则通过对史学的发展和演进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研究的宏观视角和理论指导。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思考题 精
1、何谓史学史.史学史就是叙述史学本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历时性地研究历史学本身。
2、谈谈中国史学史的任务1、清理中国史学遗产。
2、阐明中国史学演进的过程。
3、揭示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
3、试述中国史学史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1、史家的史学活动及其成果。
2、历史观:即人们对客观历史的根本本看法和观点(历史是否变,变的方向、动力、规律等)。
3、史学思想:即人们对史学自身的认识(撰史目的、历史的作用、史家的修养、官修及私修的利弊、求真求用的关系等)4、历史编纂学:关于如何编撰史著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学问,涉及到编写形式、内容和技巧,有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选择、体例安排、史书语言修饰等问题。
5、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包括关于史观建置、史馆机构、官方修史制度、官方修史活动等。
同时,私家修史也历代盛行,写出了不少优秀史著,那么,也需要官私修史的利弊利弊得失的比较研究。
6、史学评论:对客观历史和史学自身的评论。
前者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后者包括对史料真伪、史书体例、成就高低、影响大小的判断,还有对史家素养、史学思想、史学方法的论说。
7、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史学史研究必当汲取哲学史、思想史以及历史学各门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同时也将自己的成果至于置于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系统中检验与定位8、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史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越是在古代,史学活动越是与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因素交织一起,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1、远古的传说有怎样的史学意义?一是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保存了一些历史真实。
二是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加工整理记载下来,成为揭示氏族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
三是传说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影响了后世史家观点和史学风貌。
2、夏商周三代史官的基本情况及其职能。
据说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仓颉。
《中国史学史》课件
历史研究中的“文化热”
01
历史研究中的“文化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历史研究
中出现了对文化因素的重视。
02
“文化热”的影响
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深化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促进了跨学
科的研究合作。
03
“文化热”的局限性
有时过于强调文化因素在历史中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制
详细描述
刘知几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史通》是中 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对之前的史书进行了系统的 分析和评价。他提出了史书编写的原则和方法,强调 史论的重要性,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总结词
编年体通史巨著,对后世影响巨大
详细描述
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它详细记载了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历 史。司马光在编纂过程中不仅注重史实的准确性,还强 调史论的重要性,使得《资治通鉴》成为一部具有极高 价值的史学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总结词
清代史学以考据为主,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描 述和分析。
详细描述
清代史学以官方修史为主要形式,修有《明史》、《清史稿》等重要史书。同时,清代 学者注重考据和校勘,对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考量和评估。在研究方法上, 清代史学开始引入了西方的一些学术思想和理论,如实证主义等,对传统史学进行了改
胡适与《中国哲学史大纲》
总结词
首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著作
详细描述
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史著作。该 著作采用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对中 国哲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学史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
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
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
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
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
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中国史学史
第十部分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1.尚书:《尚书》汇集了殷、周王朝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
记载的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
内容按性质分为六种:帝王事迹、典章制度、国家政治、誓师词、策命、诰。
《尚书》是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
现存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是后人依托之作,但各篇所记并不完全出于捏造。
今文《尚书》28篇,可确认为先秦时代的文献。
2.孔子和春秋:孔子名丘,春秋时鲁国人,有着深厚文化修养。
春秋末年,孔子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撰史之风,突破了宗周以来学在官府的藩篱.他所修的《春秋》,是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现存的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
被列为儒家学派经典之一。
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①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②春秋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③春秋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的方法。
④重人事而不宜宣扬鬼神。
3.《左传》:左传是战国早期的私人撰述,完整地记述春秋时期史事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左丘明所作。
左传在历史编撰上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反映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可贵的民本思想,历史进化论的观点,重视民族关系的记载,在中国史学之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的撰述上有开创性的意义。
4.国语:《国语》是分国记言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史书,是战国早期私人历史撰述,司马迁认为它是左丘明所撰,但是《国语》汇集周王朝与各诸侯所录之“语”编纂起来的,当也不是一人一时所完成的。
国语包含了不少有价值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见解,这使它在先秦的史书中具有鲜明的特色。
5.《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史,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作品。
它记事,起自夏、殷、周,迄于战国后期。
竹书纪年开编年记事之通史的先河。
西晋初年出土,南宋后,该书亡佚。
6.班固和《汉书》:班固是东汉初史学家,字孟坚,扶风人。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
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
《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
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5)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史学史考试——精选推荐
史学史考试⼀、名词解释1.曼涅托《埃及史》:作者曼涅托是希腊化时期希腊化了的埃及⼈,他⽤希腊⽂写成了《埃及史》,奠定了埃及历史学和年代学的基础。
书中把⾃传说中的美尼斯国王到亚历⼭⼤征服埃及之前的历史分成古、中、新三个王国,其间有第⼀、第⼆两个中间期,亦可分为31个王朝,使古埃及历史有了纵向发展的序列和框架,奠定后世编写埃及史的基础。
《埃及史》作者曼涅托(约前四世纪末⾄前三世纪初),古埃及历史学家和祭司。
⽤希腊⽂著《埃及史》三卷。
本书在当时未能获得⾜够重视,但遗留下来的残章⽚段使后⼈认识到它的重⼤价值。
它划分埃及古史为三个时期(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三⼗或三⼗⼀个王朝,这⼀分期法⼤体为后⼈所采纳。
曼涅托Manetho(活动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前三世纪初),古埃及祭司和历史学家,⽤希腊⽂写成《埃及史》⼀书,该书有⽚段为教会历史学家保存下来,成为今⼈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史料。
曼涅托把埃及历史划分为30个王朝和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这种分期法有⼀定的准确性,⾄今仍为学术界所沿⽤。
2.希罗多德:古希腊纪事家。
代表作《历史》。
《历史》是西⽅最早⼀部历史著作,视野⼴阔;史料丰富;⽂笔华美,语⾔⽣动;不抱偏见,具有⼀定求真精神;歌颂民主;重视道德教育,歌颂正义,提出“法律⾯前⼈⼈平等”,叙述⽣动,引⼈⼊胜。
但天命观念明显,过多引⽤神谕、梦兆,且存在史实错误。
他⾸次将视野扩⼤到希腊⼈已知的世界,强调历史的垂询功能和历史批判思想,为西⽅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个新时代”,被称“历史之⽗”。
3.修昔底德:古希腊史家,西⽅史学上第⼀位有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的史学家,被誉为“求真的⼈”。
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资料可靠,结构严谨,思想深刻;强调历史的实⽤性;叙事客观,具有朴素⼈本主义精神;成为希腊化时期罗马史家采⽤的范本,民主政治理念也影响深远。
他全⾯发展了⼈本史观,轻⿁神,相信必然性,⽤理性的⽬光来审视历史事件的真正动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金文:铸在铜器上的铭辞。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
记载国王和贵族的活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领著作:以他官兼任修史的,称“领著作”。
4.纲目体: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一个变种。
纪事仍以时年为序,每事有一提纲,以大字提要为纲,小字分注为目,纲简目详,颇便查阅。
5.《汉纪》:《汉纪》是东汉时期荀悦根据《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写的西汉历史的史书,编年体史书,三十卷。
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让汉献帝了解《汉书》,所以主要是在对《汉书》进行删节的基础上完成的。
荀悦《汉纪》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春秋》和《左传》所用的编年体形式的成熟化。
通过他的努力,编年体逐渐完善起来,成为和纪传体并重的两种基本史书体裁。
6.“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
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7.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
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
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
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8.胡三省: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通鉴》学专家,浙江宁海人,南宋理宗时与文天祥等一同中进士,做过县尉、县令、府学教授等职。
在任寿春府学教授期间,开始为《资治通鉴》作注。
元军攻下临安时,因战乱他以多年心血撰写的《通鉴注》全部散失。
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不仕,全力投入《通鉴》注释,先后耗时30年才完成《通鉴音注》的撰写。
《通鉴音注》在注重字音、字意、名物、典故、地理等方面注释的同时,还注意订正前人注释的错误,考证史书记载的错误,同时对历史事件、人物发表评论,在评论中抒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9.《明实录》:是明朝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
明朝共修成太祖至熹宗十三朝实录,记载十五帝(建文附太祖,景泰附英宗),其中《崇祯实录》为后人所补辑。
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灾祥以及帝王婚丧、生子命名、祭祀等。
史料价值颇高。
10.《廿二十考异》: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钱大昕所著。
主要内容包括:①考校年代、地名之异同。
②厘正史书所载史实之失误。
③考辨后人妄改与伪托。
④补阙及训释。
⑤阐发史家作史之旨意等。
1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12.“五代史志”:唐贞观年间,梁、陈、北齐、周、隋五朝的史书修成后,均没设“志”,贞观十五年,诏令于志宁、李淳风等修撰“五代史志”,历时十五年,到高宗显庆元年(656)完成。
“五代史志”共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原为单行本,后合入《隋书》。
十志所述的典章制度,并不限于梁、陈、北齐、北周、隋,如魏及南朝宋、齐都涉及到了。
因此可以弥补“五代史”无志之缺憾。
13.谈迁:原名以训,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枣林人。
他耗时三十余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撰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国榷》是记载明代历史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所依据的是历朝实录、邸报和私人著述。
谈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明实录》的曲笔讳饰进行了揭露和批评。
其中对万历以后及后金史实的记载,多为他书所无。
14.《弇山堂别集》:明代王世贞所著,它不是一部文集,而是一部历史著作。
全书100卷,是其编撰纪传体史书的素材,分“述”、“考”、“表”三大类。
“述”记载明朝有关重大事件;“考”主要记载明代典章制度;“表”大约相当于纪传史中的“表”。
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集。
15.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
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16.“三通”: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
《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
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
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
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
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
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17.《通典》: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该书所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也涉及到代宗以后的变革)历代的典章制度。
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等九门,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综惯古今,溯源明流。
该书为编写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
18.《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
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
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
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
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19.章学诚:字实斋,浙江绍兴人。
生活于“乾嘉盛世”,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
乾隆七年中进士,任湖北应城知县,以疑狱失轻免官。
后以为人幕僚、讲学、编志为生。
一生穷困潦倒。
其代表作为《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
书中阐发了“六经皆史”的观点。
主张史家要有“史德”,要求史家“善恶褒贬,务求公正”。
提倡编写通史,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类。
主张把国史建筑在方志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撰修方志的主张和意见。
20.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
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
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21.郑樵:字渔仲,号夹漈。
南宋兴化军莆田人。
16岁时,其父病逝。
从此谢绝人事,在夹漈山中住了三十年,专心读书。
对各种学问做了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
他的代表作是《通志》,该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部分无甚史料价值,惟“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
22.《明儒学案》:是黄宗羲的代表作。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料专著。
全书62卷,把明代214名学者按时代顺序,分各个学派组织起来。
成立了19个学案。
其编次的顺序是:每一学案前,附有小序一篇。
简述这一学派的源流和宗旨。
接着是学者的评传,对各人生平经历、著作情况、学术思想及学术传授,作扼要述评。
评传之后是学者本人著作节录或语录选辑。
23.《十七史商榷》: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王鸣盛所著。
十七史,包括《史记》以下十三种史著,加上《南史》《北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实共19部。
主要内容包括:(1)文字校勘。
(2)典制考证:考证以地理、官制居多。
(3)对史书及其作者进行评论。
(4)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
24.《廿二史札记》: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赵翼所著。
名为廿二史,实考论24史,只是当时《旧唐书》、《旧五代史》尚未被清官方批准为正史。
内容包括:(1)评论各史体例之得失。
(2)指出各史材料的来源。
(3)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
他评论的重点是“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治乱兴衰之故者”。
他的评论往往能针对某一时期主要政治问题而发。
25.通古今之变:即详明历史事件的起讫原委及中国历史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26.成一家之言:就是要有卓识别裁,有独创的见解。
27.《读通鉴论》: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三十卷。
这是一部根据《通鉴》所载史事,用评论历史的形式来发表自己政治主张和历史哲学的史论专著。
作此书之目的是从史书中寻找“经世之大略”。
他所选择的评论、批判的历史实例,大都是针对明末清初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的。
比如鉴于明末党争误国,因此书中涉及前代党争,都反复予以贬斥。
28.《朔方备乘》:是何秋涛(1824——1862)最为重要的西北边疆史地专著,是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开中国中俄关系史先河的著作,共八十卷。
其内容是有关于西北边疆民族的记述,有关于西北边疆山脉、水道及形胜的记述,有关于中俄关系、边界的研究和记载,有关于边疆史地文献研究。
内容广泛,资料翔实可靠,对前人著述能广征博取,并从历史、地理、中外关系、文献等学科角度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全面探讨了西北边疆史地概况。
29.“史德”:指史家著史时能否忠实于客观史实,做到“善恶褒贬,务求公正”的良好学术品德。
30.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
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31.纪传体: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32.《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
卷1至卷4,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详述各地的山川、交通、风土、特产、民俗、文化等;卷5至卷7记叙公孙述、刘焉、刘璋、刘备、刘禅事迹;卷8记载晋平蜀以后的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