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回顾及整合构想-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企业成长理论框架

企业成长理论框架

企业成长理论的萌芽(20)一、亚当.斯密的企业成长思想(21)二、马克思的企业成长思想(22)三、马歇尔对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7)第二节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思想(30)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及其行为(30)二、企业规模报酬与横向一体化(31)三、企业纵向一体化(32)第三节交易费用逻辑的企业成长思想(33)一、科斯对企业规模与一体化的解释(34)二、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36)三、迪屈奇的一体化与多元化经营(38)第四节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评述(40)一、彭罗斯基于资源的“企业成长理论” (40)二、钱德勒的“现代工商企业”成长论(46)三、管理主义的企业成长论(48)第二章企业成长研究的方法论基础(52)第一节演化经济学的范式特征与方法(52)一、演化经济学的范式特征与渊源(52)二、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55)三、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围(59)第二节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及其假说(61)一、演化范式动态企业理论的兴起(61)二、演化范式企业理论的基本分析假说(65)三、演化主义的企业理论(67)第三节企业进化的事实与企业时空性(68)一、企业作为一个“物种”的起源(68)二、企业的进化及其特点(71)三、本研究对于企业的规定与假设(77)第三章企业成长的性征与可持续性(81)第一节企业成长的维度及其相互关系(81)一、企业成长的三个维度(81)二、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84)三、企业成长与企业存续(87)四、企业的自然年龄与商业年龄(89)第二节企业成长的生命与演化性征(92)一、企业成长的生命性征(92)二、企业成长特征的模型描述(98)第三节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106)一、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理论与逻辑(107)二、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实证与经验(110)第四章企业成长的路径及其变化与选择(114)第一节企业外延规模扩张与内涵素质提高(114)一、企业成长路径的经济学模型(115)二、企业成长的内涵素质提高方式(117)三、企业外延与内涵两种成长方式的关系(119)第二节企业规模成长及其替代形式(120)一、企业规模成长及其经济学原理(120)二、企业规模成长的几种主要替代形式(125)第三节企业并购成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30)一、企业并购成长的经济学基础(130)二、企业并购的行为动机(131)三、企业并购的效率与效果分析(134)第四节企业多元化成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37)一、企业多元化成长的趋势(138)二、企业多元化成长的经济学原理(139)三、企业多元化实践的绩效分析(143)第五章企业成长的知识源泉分析(146)第一节企业成长源泉探寻及相关理论评析(147)一、企业内在成长论的观点(147)二、企业竞争优势论的有关探讨(151)第二节企业知识与企业核心能力分析(155)一、知识的内涵与分类(156)二、企业知识及其分类与性质(159)三、企业核心能力的性质及其与企业知识的关系(164)第三节基于知识和能力的企业成长边界与范围(167)一、企业基本问题的知识阐释(168)二、企业核心知识或能力与企业成长的纵向边界(170)三、企业核心知识或能力与企业成长的范围(174)第六章企业成长的创新与学习机制分析(177)第一节企业创新与企业成长(177)一、创新的本质与知识(177)二、企业创新与企业成长(180)三、企业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生成(187)第二节企业成长中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191)一、组织学习与企业成长(191)二、创新文献中的学习类型(193)三、组织理论中的学习类型(196)四、学习型组织与知识创新型企业(198)第三节企业成长中的知识创新模式与过程(201)一、知识积累与创新的模式(201)二、知识创新的螺旋上升过程(203)三、知识创新的实现与管理(205)第七章企业成长的异质性因素分析(209)第一节企业成长因素的一般探讨(209)一、企业成长的市场——技术结构因素(210)二、企业成长的组织因素(214)三、企业成长的管理因素(216)第二节内部异质性因素:企业家与企业文化(219)一、企业成长中的企业文化因素(220)二、企业成长中的企业家因素(224)第三节外部异质性因素: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228)一、文化传统与企业制度及其变迁(229)二、华人企业成长的一种文化解释(234)第八章企业成长原理在中国的实证与应用(237)第一节转型期中国企业成长纵览(237)一、制度视角:中国企业成长的总体情况(237)二、规模视角:中国大企业的衍生与成长(246)三、经验视角:理论与实践的对接(254)第二节中国企业成长的问题与现状(257)一、中国大型企业成长的问题与现状(257)二、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问题与现状(266)三、关于如何推进中国企业成长的几种观点(267)第三节中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对策建议(270)一、企业使命:培育核心能力(271)二、必经之途:企业学习与创新(273)三、前提保障: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275)第四节中国企业“入世”后的成长策略(277)一、“人世”给中国企业成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77)二、“人世”后中国企业的若干成长策略(283)三、结论(289)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

企业成长的战略理论综述

企业成长的战略理论综述
素 ” 石 理论 , 出企 业 在 创 造 国家 竞 企 业 拥有 的特 定 资 源 的 重 要性 进 行 了 键 。 钻 指
争 优势 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企业行为 研 究,提 出了特殊的资源 或匹配 的能
资源基础理论 的不断演化引起企
也成为 国家优势理论 的组成部分。
力 是保证企业在非完全垄 断竞争状态 业理论分析范式的重要转变 ,对企 业
经 济 学 家 张 伯 伦 ( h mb r n 源 的独 特 的管 理 能力 。增 强 企 业 知 识“ 四因 1 3) 罗 宾 逊 ( o isn 13) 93 与 R bn o ,9 4 对 管 理 能力成 为企 业成 长与 再 生 的关
从波特的三部著作和系列文章 中 下获取经济 回报的关键要素 。他们认 成 长 的剖析 由此 开始 从企 业资 源水
外生 论 ;二 是建 立 在 企 业 内在 成 长 论 究基础 的,其作用力对 于行业 内所有 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 与外部环境相 比, 基 础 上 的 企 业 资源 基 础 论 ;三 是 建 立 企 业 的影 响 强 度基 本是 一 致 的 ,它 并 公 司 内 部 资 源 具 有 更 重 要 的 意 义 , 并 在 企 业 内在成 长论 基 础 上 的 企 业 能力 未 很 好 地 解 释 同一 行 业 中 ,具 有 超 额 对企业创 造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 理论 ; 四是 企 业 知 识理 论 ; 是 企 业 生 利润率 的企 业 其竞 争优 势之 源 是什 的作用。 的观点对 9 五 他 0年代 以来的企 命 周 期理 论 。
维普资讯
企 成 的 略 论 述 业 长 战 理 综
文 /王 慧
2 0世纪 8 0年代始 ,战略管理理 内在来源 ,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 “ 黑 晰 看 出 资 源 基 础 理 论 资 源 概 念 的 原

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总结

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总结

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总结。

一、传统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是企业成长理论的起步阶段。

传统理论主要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组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领域为核心,涵盖了企业成长的各个方面。

经典的企业成长理论包括“BCG矩阵”、“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三个问题”、“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等。

这些理论主要关注企业营销策略、市场占有率和商业模式的成功,并提出了针对不同阶段的战略建议。

这些理论虽然对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对于企业成长的全方位探讨和分析还停留在表象级别,缺乏深度和细节。

二、战略规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是企业成长理论的第二个阶段。

该阶段是企业发展思想产生重要转变的时刻。

企业发展逐渐深入到考虑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员工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因素的层面。

在这一阶段,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战略规划领域。

平衡计分卡、丰田生产方式、SWOT分析等战略管理工具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成长时期中关键的决策命中力。

并且,这一时期开始重视企业内部组织变革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各种企业成长理论的逐步升级和发展,标志着企业认识上的提升,企业成长理论研究进入了更为广阔和深入的阶段。

三、科技创新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企业成长的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也推进了企业成长理论的创新和升级。

在这一阶段,企业逐渐注重科技创新、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探索新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

企业成长理论也逐渐关注企业的数字化、全球化以及社会化趋势,对于企业如何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变革做出一系列权威指导和建议,如企业知识管、创新管理、企业应变能力的提升等。

四、高成长阶段如今,企业成长理论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当前企业成长理论仍然用市场占有率、创新、政策以及战略布局等要素作为发展核心,但其重点已经转向冲击创新性商业模式、协同性管理和成长阶段建立新的知识系统方面进行探讨。

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一. 企业成长理论:企业成长是过程,也是结果,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企业成长从本质上说是在持续的一段时间内企业资源现值不断增加,是资源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的非简单积累和不断整合的过程引致资源现值增加的结果,集中体现在资源重组过程中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力不断提高。

二.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的早期成果(1)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古典经济学用分工和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规模与分工程度决定企业成长。

他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企业作为一种分工组织,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分工使更高的产量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的程度呈正相关;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决定企业成长,他将成长中的企业比作森林中的树,并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归结于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即企业成长的足够的市场空间和企业良好的管理所带来的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效益。

(2)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就是企业规模调整理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个生产函数。

新古典理论中的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水平的过程,或者说是从非最优规模走向最优规模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既定,所有约束条件已知的情况下,根据最优化规则进行的被动选择,企业没有任何主动性的余地(纳尔逊和温特,1982)。

(3)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从新制度经济学来看,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边界扩大的过程,分析企业成长因素也就是探讨决定企业边界的因素,企业成长的动因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

科斯认为,企业的出现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但也带来了管理成本。

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两相比较决定了企业规模的大小。

当企业的管理费用小于交易费用时,就应当增加企业规模;当管理费用大于交易费用时,就应当减小企业规模;当管理费用等于交易费用时,企业的规模就达到了极限,也就是达到企业的最大适度规模。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
&
1如rtL ,
19 86 ) 通 过强 调 资产 所有 权 的重 要 性 , 进一 步
一 83 一
明确 了 企业 纵 向一 体 化 的含 义 , 认 为纵 向一 体化 的水 平取决 于一 方或另 一方 当事人 控制
专用 型 资产 的程 度, 并 且提 出 了 物 质资 产 专
用 性 和人力 资产 专用性 对 于 纵 向一 体化 具有 不 同的意 义 。
一 、 古典经济学的企 业成长论
古典 经济 学用分 工 的 规模经 济利益 来解
释企业成 长 问题 。 斯 密 ( 17 76 )通 过 制针 工厂
的 例子 说 明 了分工提 高 戟动生 产 率 的巨 大效
应 及其 原 因 , 即企业 作为 一 种分 工组织 , 其存
在的理由就是 为 了获 取规模经 济的利 益 , 分 工使更 高的产 量 以 更 低 的成 本 获得 , 因 此单 个企业 的成 长 与分 工 的程度正 相 关 。 同时 随 着分工 的 自我繁殖 , 新企 业会不 断形成 , 因此 一 国经 济 中产业和 企 业 的数量也 与分 工 的程 度正相 关 。 尽管斯 密 没有 区别 社会 分 工 (一
工 扩 大则导 致 企业 数 量 的增 加 。 因此 , 这个
阶段 两个范 围的企业 成长同时出现。
二 、 新古典经济学的 企业 成长论
新古典经 济学 的企业成 长诊就是伞业规 件 模 调整 理论 , 企 业 成 的 动 力 和 原 因就在于
对规模 经济 ( 以及范围经济 ) 的追 求 。 企 业在 新古典 经济 学 中只 是 作为 一 个生产 函 数 , 作 为一般均衡理论的 一个组 件 , 企 业 内部 的复 杂安排 均被 抽 象 掉 ,’, 代表性 企 业” 概 念 排 除

精品范文-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_半年最新工作总结

精品范文-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_半年最新工作总结

精品范文-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_半年工作总结摘要:企业成长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热点问题。

然而,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却长时间徘徊于主流经济学之外。

本文将零星散布于企业理论历史长河中的企业成长理论做一简单的回顾与梳理,期望能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日后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成长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企业而不是国家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核心组织,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最终依靠。

因此,企业的成长问题理应备受经济学家关注。

然而,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却长时间徘徊于主流经济学之外。

尽管在经济理论史中零星地散布着一些关于企业成长理论有价值的观点,并且Edith Penrose 女士在1959年发表的专著——《企业成长理论》(英文名《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为企业成长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目前对于企业成长的系统研究仍然是十分匮乏,这一点在经济学文献中表露无疑。

本文尝试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做以简要的回顾。

(一)、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成长的分析——从亚当斯密、小穆勒到马歇尔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解释企业存在与扩张的。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诱因——企业中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这又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的分工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企业的成长。

(一)亚当斯密和小穆勒的企业成长观最早在著述中涉及到企业成长思想的当属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亚当思想汇报专题斯密。

在他的xx巨著《国富论》中,斯密非常重视专业化和分工协作所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

他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 (亚当斯密,1972,p5)虽然斯密的理论没有直接具体地给出企业形成和扩张的原因,但是毫无疑问,分工与企业的形成及扩张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企业成长理论的演变

企业成长理论的演变
• 技术创新 • 制度创新 • 生产方式创新 • 人力资源:持久竞争优势之本
神华集团内部股权关联链与资源配置图
广西机电汽车销售流程再造
蓝海战略
蓝海对利润和收入的影响
同时追求低成本和差异化
蓝海战略的六项原则
美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
蓝海的分析框架
黄尾酒的价值创新
西南航空的价值创新
企业成长理论的演变
成长的动力 成长的方式与过程 成长的行业和区位选择
成长的动力
• 彭罗斯: • 内部资源是企业成长的依托 • 管理能力决定给了企业边界 • 成长理论是内生的、路径依赖的 • 钱德勒: • 组织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 • 企业成长的方式:横向购并、纵向一体化、地区扩张与多元
化经营
成长的过程与方式
用户和企业以关系为纽带,关心的 是如何推销已有产品
因为涉及和制造的而延误增加运营 成本
需求稳定,统一市场
大规模定制
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灵活性和快速 响应来实现多样化和定制化
根据顾客订单安排生产,拉动式的生产 方式
差异化战略,通过快速响应提供个性化 产品获取竞争优势
组织结构扁平化,为了转换到大规模定 制模式,纵向分割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 通过多功能团队,信息共享和横线个过 程集成而联系起来
• 战略:
单一产品战略---主导产品战 略---多元化经营战略
• 三元论
• 企业规模 • 事业结构
• 竞争能力
• 竞争能力与企业规模呈''S"曲 线
• 竞争能力与事业部结构呈 “C”型关系
• 马基茨:1990的观点奠定了专 业化--多元化--归核化的路径
成长方式
• 克隆式、虚拟式、多元式 • 巴格海的业务更替管道说 • 增长的三个层面:

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的成功不在于其规模大小,而在于其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 独特的技术、品牌、渠道等竞争优势,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企业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投入和耐心。企业必须保持战 略定力,不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坚持自己的长期发展规划。同时,企业也必须 善于抓住市场机遇,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实现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企业成长的动力章节主要分析了推动企业成长的各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政策环境、组织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等。这一章有助于企业家和创业者 深入了解企业成长的驱动力,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应对挑战。
企业成长的模式与路径章节主要探讨了企业成长的规律和途径,包括专业化 成长、多元化成长、连锁经营、并购扩张等不同模式。这一章对于指导企业选择 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成长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选择。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 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进行持续的优化和调整。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变革, 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实现持续的成长。”
“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 多个方面。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以确保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 保持高效运转和稳定增长。”
《企业成长理论》是一部系统阐述企业成长机理和过程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对企 业成长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企业家和管理学者来说,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更为他们在实践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精彩摘录
《企业成长理论》是一本深入研究企业成长机理和过程的经典著作,作者埃 里克·里斯(Eric Ries)在书中通过大量案例和数据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企业成长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精选一些书中的精彩 摘录,以展示这本书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独到见解和深刻分析。

企业成长理论重点文献回顾-精选文档

企业成长理论重点文献回顾-精选文档

企业成长理论重点文献回顾企业成长理论是对企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规律性的研究, 是国内外经济和管理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成长是企业分工不断提高, 技术上不断创新。

企业成长也是循环积累的过程, 是财富、技术、惯例与声誉累积的过程。

1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古典经济学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解释企业和企业成长问题。

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 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提到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

因为分工, 工人在企业里“集中地”进行分工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 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可以采用更加不可分的技术, 这种技术使劳动分工进一步得到深化,引起规模报酬递增, 最终实现企业成长。

但是,分工并非无限的,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 分工的程度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 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因此,斯密的理论可以解释国民经济中企业数量增加和单个企业规模扩大这两个领域的企业成长问题, 但不能够区分社会一般分工和企业特殊分工之间的关系, 无法恰当的解释企业成长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森和张五常等。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就是企业规模调整理论, 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企业的成长就在于寻求最优规模。

可以看出企业是彻底被动的, 因为在完全理性的假定下, 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则意味着企业的活动完全由市场来决定, 企业成为一个纯粹的生产函数。

企业自身的能力被忽视了。

2内部资源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彭罗斯是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奠基人。

她第一次将企业成长作为分析的对象, 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成长进行了严密的、全面的系统分析, 回答了是什么内在因素在促进企业的成长而又限制着企业的成长。

她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和企业成长机制, 她的企业成长理论是内部资源企业成长论, 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由企业能力决定, 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能力。

2024年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范文

2024年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范文

2024年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范文随着科技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成长理论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____年,企业成长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框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渊源与发展两个方面,对____年企业成长理论进行总结。

一、渊源1. 波斯特研究:企业成长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波斯特在1959年提出的成长矩阵。

他认为企业的成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开拓期、成熟期、滞涨期和衰退期。

波斯特的研究为后来的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

2. 客户洞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客户需求是企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深入理解客户需求,通过洞察客户痛点,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实现持续的成长。

3. 创新与数字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创新和数字化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企业逐渐转型为数字化企业,通过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手段,实现高速成长。

4. 企业文化与组织变革:企业成长不仅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需要内部的文化和组织变革支持。

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和组织变革的推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发展1. 成长驱动模型:在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成长驱动模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框架。

该模型从市场、客户、创新、组织四个方面驱动企业成长,并通过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绩效评估来支持和衡量企业成长。

2. 平台经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平台经济成为了企业成长的新动力。

通过构建平台,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实现快速成长。

3. 数据驱动成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利用数据,从而实现数据驱动的成长。

通过深入分析客户数据、市场趋势等,企业能够精确定位目标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4. 整合式营销:整合式营销是企业成长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整合各种营销手段和渠道,企业能够更好地传递价值,建立品牌认知度,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

2024年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

2024年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

2024年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企业成长理论一直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从20世纪50年代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的波特五力模型,再到21世纪初的创新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在不同的时期提供了对企业成长的独特视角。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成长理论也需要相应地进行更新和调整。

对于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理解员工动机和满足需求的框架,同样也可应用于企业的成长。

这一理论强调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和企业才能实现持续的成长。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波特提出了五力模型,解释了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这个模型包括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进入壁垒和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这些力量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和成长潜力。

当企业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些力量时,它们就更有可能实现持续的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创新理论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创新可以包括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提供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价值,从而吸引客户并实现成长。

然而,现在的企业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企业成长理论开始涌现。

例如,数字化转型理论认为,企业必须利用数字技术来改进内部运营和创新产品和服务,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环境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成长的考虑范围内。

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环境影响和社区相关问题进行积极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成长。

综上所述,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波特的五力模型。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创新理论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成长与进步一年来的企业工作总结与规划

成长与进步一年来的企业工作总结与规划

成长与进步一年来的企业工作总结与规划成长与进步:一年来的企业工作总结与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企业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能够亲身体验到成长和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意识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划来实现更大的成功。

下面是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规划。

一、回顾与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许多项目,并在工作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意识到,成长和进步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挑战。

以下是我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总结:1. 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参与各种培训和工作坊,我成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例如,我学习了新的软件和工具,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的能力。

2.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与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并培养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使得我们能够高效地完成团队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3. 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我能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4. 自我管理:为了更好地发展个人和职业生涯,我学会了自我管理。

我制定了个人发展计划,并通过阅读和参与行业相关的活动来持续学习和发展。

二、未来规划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追求成长和进步。

以下是我的未来规划:1. 持续学习:我将继续提升自己的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我计划参加更多的培训和研讨会,并寻求mentor的帮助,指导我在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发展。

2. 拓展经验:我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拓展自己的经验。

我将积极争取更多的挑战性项目,并与跨部门的团队合作,以扩大我的视野和能力。

3. 发挥领导潜力:作为一个有潜力的领导者,我将寻求更多的机会来展示我的领导才能。

我计划参与公司内部的管理培训,并与团队成员合作,提高团队绩效和合作。

4. 有效时间管理:我将更加关注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

我将使用新的工具和技巧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我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

公司发展回顾与未来规划

公司发展回顾与未来规划

公司发展回顾与未来规划近年来,我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寻求突破与进步。

本文将回顾公司过去的发展历程,并制定未来的规划,以确保持续发展。

一、过去的发展历程1. 公司成立和初期发展我公司成立于XX年,起初只是一个小型企业。

我们专注于某领域的产品研发,并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在初期,我们主要依靠建立并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逐渐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在市场中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可观的改善。

2. 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我们开始拓展市场,并增加了新的产品线。

我们不断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产品创新。

这使得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并获得了广泛认可。

3. 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为了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价值,我们加大了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的力度。

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市场推广活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不断改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4. 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我们深知员工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注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

我们为员工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并通过团队活动和培训课程,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未来的规划1. 加强研发与创新能力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研发与创新能力,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我们将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引进顶级人才,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同时,我们也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设立相关机制以促进创新文化的发展。

2. 持续拓展市场份额我们将继续拓展市场,增加新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在市场营销方面,我们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也将扩大销售团队规模,提升销售能力,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和合作。

3.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

我们将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我们将积极招揽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并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企业年度总结:回顾与规划

企业年度总结:回顾与规划

企业年度总结:回顾与规划
随着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我们的企业也迎来了新的一年。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和经验,同时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绩。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都实现了显著增长,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市场变化、竞争压力、人才流失等问题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但是,我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另外,我们也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能够稳健发展。

总之,过去的一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我们在不断前行中成长和壮大。

而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坚定信心,迎接新的挑战,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成长理论四共42页文档

企业成长理论四共42页文档

Phase1
2 Autonomy
Red tape Control
Collaboration
Co-ordination
Leadership
Delegation
Small
Young
Direction
Creativity
3
Age of organization
4
5
Mature
葛雷纳(1998)模型的关键维度
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组织由诞生到死亡,被爱迪思形象 地划分为10个阶段,分为孕育期、婴儿 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 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化期和死亡 期,并对每一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和 总结。
阶段一:创业(创造性)阶段。新创业的公司开拓了新的产品与市场,这 个阶段的特点如下:
不论是技术导向还是创新精神导向的创始人都重点关注产品的生产和 销售。
频繁的、非正式的交流。 工作辛苦、报酬少、前景黯淡。
公司创立后伴随着成长的是棘手的问题的到来,很快创始人就会为管 理公司的重担所累,不能很好地经营。冲突越来越频繁。创业伙伴就 开始为新产品与市场争吵。因为缺乏果断的决策,公司陷入领导危机。 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公司进入下一个阶段。创始人要么成为董事, 卖掉股份,要么与新的管理人才分享所有权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如果 这些都得以顺利进行,创始人将得到新的技术,新的业务,新的产品 或新的市场地位。
变革的阶段:当过去成功的经营方式不能再有效作用时,就需要变革。 一些公司不能渡过这个困难时期而倒闭。
产业成长率:影响企业经历这些演变与变革阶段迅速与否的一个重要 因素是产业成长率。只要存在利润,演变就会持续,即使组织内问题 越来越多。通常,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将促使组织迅速成熟。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回顾及整合构想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回顾及整合构想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回顾及整合构想围绕企业成长的四大问题进行多个理论视角的回顾和总结,这些理论虽对企业成长问题有一定的阐释,但是无法全面揭示企业成长问题的全部逻辑。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个系统整合的思路,以期揭示企业成长的全部逻辑。

关键词:企业成长成长动因成长条件成长路径成长目标企业的成长问题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

企业成长论涉及企业成长动因、成长条件、成长路径和成长目标四大问题。

自彭罗斯以来,学者们围绕这四大问题对企业成长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产业选择论、制度变迁论、资源论、能力论、知识论、生命体论、企业家论和社会资本论等学派。

本文以四大问题为主轴,对这些理论进行总结和概括,并提出整合构想。

企业成长理论的变革(一)企业成长产业选择论Poter借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提出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对企业的产业选择及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起决定作用。

在产业选择论下,企业成长的因素和条件主要来自外部产业结构,当企业选择一个潜在利润率高的产业时就能取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率;企业大都会选择多元化成长路径,以外部的市场机会作为进入某个产业的依据;企业的成长表现为企业多元化规模的扩大和短期利润的提高,随着多元化程度的提升,企业的绩效开始下降。

(二)企业成长制度变迁论钱德勒认为企业成长研究的真正主体应该是现代工商企业。

随着一批支薪经理的成长,企业内部层级管理制形成和发展,两权分离得以实现,这一切都会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

当企业规模扩大时,组织结构就需要进行变革。

组织结构的变革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成长。

从组织制度变迁角度,钱德勒认为企业成长有三个动因:“组织结构动力”、”行政协调动力”、“组织能力动力”。

他同时结合美国通用汽车、美国杜邦等公司的成长历史,提出了“环境变化——战略变革——结构更新”的企业成长路径。

(三)企业成长资源论彭罗斯从资源视角出发,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成长的因素和企业成长的机制。

综述企业成长理论精编

综述企业成长理论精编

综述企业成长理论精编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线索:古典经济学基于分⼯的成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基于规模调整的成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基于交易费⽤的成长理论→基于制度变迁的成长理论→演化经济学的成长理论→基于资源、能⼒、知识的成长理论→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成长理论→基于创新的成长理论→基于学习的成长理论→基于⽣命周期的成长理论成长概念的英⽂是Growth,中⽂可译为⽣长、发展、成长、增长、增加等,在经济学中多⽤增长⼀词。

如增长经济学、增长理论等。

在管理学中,则多⽤成长⼀词,如成长战略,成长曲线等。

本⽂是关于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故⽽采⽤成长⼀词。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的企业成长理论)古典经济学⽤分⼯带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分⼯→规模经济利益→企业成长),代表⼈物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歇尔(Marshall)、斯蒂格利茨(Stigler)等。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认为企业作为⼀种分⼯组织,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分⼯能获得更⾼的产量⽽成本更低。

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的⾃我繁殖,新企业不断形成。

分⼯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诱因——企业中⽣产作业的分⼯和专业化提⾼了劳动⽣产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产规模的扩⼤,⽽这⼜进⼀步深化了企业的分⼯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企业的成长。

斯密以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均忽视对稳定的均衡条件的分析,因此对企业随分⼯成长会导致的垄断问题暂时被放置⼀边,普遍接受分⼯的规模经济利益决定企业成长这⼀观点。

但当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试图综合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理论时,发现了两者的⽭盾。

他通过引⼊外部经济性、企业家⽣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避免竞争的困难性三个因素,把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古典的企业成长理论协调起来。

马歇尔认为,由于企业规模的扩⼤会导致企业灵活性的下降,从⽽企业竞争⼒下降,成长的负⾯效应最终会超过正⾯效应,使企业失去成长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成长,企业家的精⼒和寿命均会对企业成长形成制约,⽽且新企业和年轻企业家的进⼊竞争,会对原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形成挑战,从⽽制约了⾏业垄断结构的维持。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第28卷 第2期2007年 3月科 研 管 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 ment Vol .28,No .2Mar, 2007收稿日期:2005-01-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产业演进中企业集群化成长模式与机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0472054;期限:2005.01到2007.12);浙江省哲学社科基金《浙江省企业集群化成长模式演进与成功因素研究》(项目编号:NB03G L13;期限:2003.05到2005.03)。

作者简介:邬爱其(1975-),男(汉),浙江海宁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成长、产业组织理论。

贾生华(1962-),男(汉),陕西延长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成长、公司治理。

文章编号:1000-2995(2007)02-006-0053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邬爱其,贾生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摘要:企业成长机制理论主要探讨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成长,目前主要存在着内部成长、并购成长和网络化成长三种基本的企业成长方式和机制,它们分别对应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环境学派、资源依赖学派和集群理论的战略思想。

关键词:企业成长机制;内部成长;并购成长;网络化成长中图分类号:270.7 文献标识码:A 企业成长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功能,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因此,企业成长理论在国外一直是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学者关注和研究的主题。

由于不同理论学派对企业、成长以及企业成长的内涵认识不同,使得目前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出现了所谓的“丛林现象”,企业成长理论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A rdish 2vili,1998)[1]。

学者们主要围绕着企业成长因素和企业成长过程两条主线对企业成长问题展开研究,逐步形成了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理论、企业成长周期理论以及企业成长阶段决定因素理论(W einzi m mer,1998;Churchill &Le wis,1983;Adi 2zes,1989)[2][3][4]。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回顾及整合构想企业的成长问题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

企业成长论涉及企业成长动因、成长条件、成长路径和成长目标四大问题。

自彭罗斯以来,学者们围绕这四大问题对企业成长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产业选择论、制度变迁论、资源论、能力论、知识论、生命体论、企业家论和社会资本论等学派。

本文以四大问题为主轴,对这些理论进行总结和概括,并提出整合构想。

企业成长理论的变革一)企业成长产业选择论Poter借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提出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对企业的产业选择及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起决定作用。

在产业选择论下,企业成长的因素和条件主要来自外部产业结构,当企业选择一个潜在利润率高的产业时就能取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率;企业大都会选择多元化成长路径,以外部的市场机会作为进入某个产业的依据;企业的成长表现为企业多元化规模的扩大和短期利润的提高,随着多元化程度的提升,企业的绩效开始下降。

二)企业成长制度变迁论钱德勒认为企业成长研究的真正主体应该是现代工商企业。

随着一批支薪经理的成长,企业内部层级管理制形成和发展,两权分离得以实现,这一切都会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

当企业规模扩大时, 组织结构就需要进行变革。

组织结构的变革反过来又 会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成长。

从组织制度变迁角度, 钱德 勒认为企业成长有三个动因: “组织结构动力”、 “行政协调动 力”、“组织能力动力”。

他同时结合美国通用汽车、美国杜邦 等公司的成长历史, 提出了“环境变化――战略变革――结构更 新”的企业成长路径。

三)企业成长资源论彭罗斯从资源视角出发, 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企 业成长的因素和企业成长的机制。

她认为企业的成长并非由市场 均衡力量所决定,而是由使用资源所产生的服务或能力所推动, 企业成长就是不断地挖掘未被利用的资源的无限过程。

Wernerfelt , Barney 等人继承和发展了彭罗斯的思想,使企业 资源基础理论得以壮大和发展。

该理论认为企业内部拥有的资源 和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基本因素。

企业成长的标志性成果是李嘉图 租金、张伯伦租金或熊彼特租金。

基于此,企业的成长路径应该 是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

四)企业成长能力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内部的“积累性学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来源。

核心能力来自组织内的集体学习, 分关注企业内部的知识和技能, 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变化, 因而导 致了核心能力不能适应环境的“核心刚性”问题。

面对此问题,Teece 等人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 长期持续成长不是靠某一个体而是整个组织共同推动的结果, 现出动态的组织能力。

因而企业的成长路径是构建既能适应环境 变化、又与组织路径和现有资产相契合的流程和惯例, 促进企业 动态组织能力的提升。

五)企业成长知识论Winter 等人认为企业独特的知识资本如共同的价值观念、 行为方式、秩序、习惯、战略和技术等这些默会知识构成了企业 成长长期的竞争优势,决定着企业成长和边界。

Grant 探究了决 定企业配置、 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的要素, 并认为隐藏在能力 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

由于企业内的知 识,尤其是一些默会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所以,由企业当 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以后利用各种资源 和发现发展机会的方法, 促进了企业持续成长。

企业成长的过程 是一来自 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 来自组织成员的共同参与。

由于它过个动态的生产性知识积累和创新过程。

企业成长的基本条件是优化的企业知识状态体系,因而企业成长路径是增加企业知识存量、优化企业知识结构等。

六)企业成长生命体论企业成长生命体论把企业类比为生命体,作为一个生命体它拥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企业不断地在进行演化,同时企业作为一种生命体本身处于生态群落中,与其他生命体会产生交互作用。

因而与之相关的有三个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生命周期论、企业演化论和企业生态论。

企业生命周期论。

Larry E.Greiner ,Churchill N.C &Lewis V.L,Adizes 等学者把企业作为一个类生命体来对待,系统研究 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及其特性。

特别是Churchill N.C &Lewis V.L 开发了一个与小企业和成长中的企 业相关的框架,这个框架详细描述了小企业发展的五个发展阶 段:创业、存活、成功、起飞和资源成熟,并指出企业主的工作 能力、现金、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匹配、人员素质和多样性等 因素对企业成长的成败起显著作用。

每个阶段都可用规模大小、地理分布多样性以及复杂性这些指数来表现其成长的结果。

生命周期理论从企业成长路径出发提出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和阶 段,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企业成长所具备的独特因素和条件, 成长的阶段性本身就是企业不断成长的标志。

企业演化论。

Nelson&Winter 认为在企业的组织活动中,源、能力、知识在组织的分工协作中表现为具体的惯例,它构成 了企业组织成员决策活动的前提, 是推动企业成长演化的关键因 素。

企业的内生成长表现为内在的惯例依赖过程。

他们建立了惯例-搜寻-选择环境”的企业演化分析逻辑, 据此企业成长 的动力来自外部的市场竞争, 企业成长的条件是适应市场环境的 企业内部惯例, 企业成长的路径则体现为对内部惯例的继承和变 革,而企业成长的最终结果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或者为市场 所淘汰。

企业生态论。

Hannan&Freeman 等学者认为企业生态系统是 由企业个体、 企业种群和企业群落构成。

企业的成长不仅仅是企 业个体的成长,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企业集合在组织 形式及结构、企业产权制度、企业边界和规模、活动空间以及企 业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贡献与影响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前进性变 革。

企业成长和进化的路径是: 组织内变革――组织蜕变――种 群进化――群落演化。

在该理论看来, 企业进化成长的基本条件 是企业个体的内部创新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与学习等活 动,企业成长的基本目标是企业个体的进步在种群和群落的层次 上得以实现。

七)企业成长企业家论Sautet 等人认为企业的独特本质并不依赖于科斯所分析的 外生意义企业 企业的交易成本的存在,而是一个服务于内生性的企业家目标。

因而企业的成长应该从企业家及其能力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企业家的能力其实是一种能力束,它包括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

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杠杆效应”和“整合效应”。

前者指企业家能力对于企业其他层次能力具有杠杆放大效用,后者指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整合以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作用。

企业家能力的“杠杆效应”和“整合效应”都是通过公司创业来实现的。

因而据此企业成长的动因源自企业家不断创业的动机和倾向,企业成长的条件是企业家精神要素的丰富和实践,企业成长的路径深深打上了企业家个性特征的“烙印”,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会选择“基业长青”来作为企业成长的终极目标。

八)企业成长社会资本论Bourdieu(1980) 把社会资本看作为是一种个人通过社会关系利用稀缺资源获利的能力,这种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机会、信息等。

如果把社会资本区分为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那么企业成长过程就是两种社会资本不断互动的过程。

基于此,初创阶段企业家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企业成长的基本条件,在巩固发展阶段应当大力积累企业社会资本以作为企业成长的要素,在扩张阶段获得更好的、更能接近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网络中心的社会资本载体成为企业成长的最关键条件。

时企业成长的路径表现为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显然企业成长目标是其可持续性。

企业成长理论的整合构想以上所论及各种企业成长学派,对企业成长的动因、条件、路径、目标四大问题都有所阐释,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特别是关于企业成长的动因和成长的目标,大多数学派并没有展开充分的阐述。

它们把企业选择成长道路作为了一种既定前提,因而再对企业成长动因的讨论似乎显得多余;同样企业成长的目标问题无非是在规模扩大、利润增加和寿命提高三者间选择,理想情况是三者同时实现。

企业成长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关企业成长的上述理论从各自的角度较好地描述了企业成长逻辑的某个方面;但是它们并没有完整地从企业成长的动因、条件、路径、目标四个维度来进行系统研究。

实际上,现实企业既是一定环境中基于一定资源并以整合内外部资源为中心的经济组织,也是一定经济生态系统中不断演化的类生命组织,同时也是一个以企业家为中心的不断构建企业家个人关系网络和企业网络的社会组织。

基于此, 企业成长过程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经济组织,企业的成长是以发现外部产业机会开始的,以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包括知识)和能力为基点,为有效整合外部市场资源不断进行组织与制度变迁的过程;作为类生命组织,企业成长过程主要体现为企业在与环境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中,以自身的惯例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遗传和变异来实现企业生命体的周期性演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组织,企业成长过程表现为企业家通过自身的能力在构建个人关系网络和企业关系网络中来整合和放大各种社会资源价值的过程。

基于此,现实企业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制度变迁、生命演化及网络构建三大逻辑。

该综合逻辑框架体现了企业的经济系统性质、生命系统性质与社会系统性质的有机融合,这对于解答企业成长的四大问题将会有启发,从而将较为全面的揭示企业成长的全部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