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完整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建筑整治分类图
分类1:保护修缮类
问题1:主体破坏严重 对策:落架重修 建筑结构:不改变主体结构
问题2:局部结构性构建残损 对策:揭顶修缮,替换构件、墩接等方式 建筑结构:不改变主体结构
孙家巷18号
大桥街34号
孙家巷12号
孙家巷12号
大桥街34号
大桥街34号
大桥街17号
大桥街17号问题3:主体结构较 Nhomakorabea,屋顶破损 对策:翻新屋顶,做防水等处理 建筑结构:不改变主体结构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 特色街巷格局
(1)明清时期城墙范围内传统街巷 (2)民国时期拆墙建路形成的街巷 (3)近代形成的方格网街巷格局 (4)与历史水系相关的街巷格局
• 历史城区历史水系
传统竹筒屋居住建筑肌理 花园别墅居住建筑肌理
沙面地区建筑肌理
工业码头仓库建筑肌理
风格各异的传统建筑类型
鼓楼公园路
1994年影像图
2011年影像图
风貌改造类历史文化街区
郁家巷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灵应庙 李氏宗祠 盛氏花厅 杨坊旧居 陈鱼门故居
类别
类型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坛庙宗祠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坛庙宗祠
古建筑
宅第民居
古建筑
宅第民居
古建筑
宅第民居
表4-2 郁家巷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信息汇总表
各地 商帮
钱庄 老板
学者
码头工人 手工艺人 卖艺者
民 国
苍 霞
商人 别苑
革
日命 商业仓储 本 志
人士
民 国 至 抗 战
工人学生
太 平 汀 洲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保护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例如,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此外,还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加强管理和监督为了确保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效果,各级政府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工作。
这些机构负责制定保护规划、组织开展保护工作、加强对保护区域的巡查和监督等。
同时,还加强了对旅游开发的管理,防止过度开发破坏历史文化遗址。
三、加强宣传和教育为了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意识,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了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宣传推广、组织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公众的文化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四、加强修缮和维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年久失修会导致文物的破损和消失。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修缮和维护力度。
修缮和维护不仅包括建筑物的修复,还包括环境的整治、道路的改善等。
同时,还加强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日常管理,确保其长久保存。
五、加强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既需要保护,又需要利用。
为了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政策。
在保护的前提下,允许合理的开发利用,例如发展文化旅游、开设文创产品等,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经济支撑。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历史文化是世界共同的财富,各国都在保护和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我国加强了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实践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实践简介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列入法律规定至今已经十周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已公布五批共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名镇181个。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72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大批有特色的名镇名村得到了保护。
一、发展过程虽然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时,就已经提出要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不少省份陆续开展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命名工作,2000年在我国政府的积极申报下,安徽省西递、宏村两个古村落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但全面开展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是近十年的事情。
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第一次以法的形式确认了名镇、名村在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第14条,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从此,中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大幕拉开。
2003年10月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个,其中名镇10个;2005年公布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8个,其中名镇34个;2007年公布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7个,其中名镇41个;2008年公布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4个,其中名镇58个;2010年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9个,其中名镇38个。
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其中名镇181个。
已公布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25个。
同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开始研究制定。
200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作出了规定。
2008年国务院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原则和要求。
2011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国家级名城、名镇、名村进行了检查,各省市在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既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也让我们看到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这些措施。
一、制定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保护责任等内容。
例如,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保护原则和措施,明确了保护单位的范围和管理办法。
二、加强保护意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保护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得到有效的保护。
三、修缮维护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为了保护这些建筑,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修缮维护工作。
修缮维护工作包括修复古建筑、保护古建筑材料、更新老旧设施等。
通过这些工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延续。
四、挖掘传承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不仅有丰富的建筑遗产,还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文化挖掘和传承工作。
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开展研究和教育活动等方式,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独特文化。
五、加强管理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需要加强管理保护工作。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和管理制度,负责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进行管理和保护。
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日常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六、发展旅游产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发展旅游产业。
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
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乡镇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遗产,代表着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需要进行乡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规划。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乡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规划。
1. 背景介绍乡镇历史文化名村是指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传统文化的乡村。
这些村庄保存着许多传统建筑、文物古迹、传统乡土文化等,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的现代化建设给乡村历史文化名村带来了一定的损坏。
因此,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2. 保护与修复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是乡镇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保护与利用规划中,我们应该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
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禁止私自拆迁和破坏。
另一方面,针对已经损毁的传统建筑,进行科学的修复工作,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3. 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保护与利用规划中,我们需要重视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民俗活动和节庆,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同时,建立民俗文化档案和博物馆,收集与民俗相关的物品和资料,保存和展示乡村的传统文化。
4. 加强文化教育和旅游开发文化教育和旅游开发是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向居民和游客普及乡村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同时,可以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让居民和游客亲身感受乡村的历史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乡村参观游览,创造经济效益。
5. 加强规划管理和资金保障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并且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
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确保规划的落实和执行。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方案(二)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文化与历史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方案旨在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提出一套可行的保护与发展方案,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理1.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类资源,包括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人力资源等,形成合力。
2.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提高产业附加值。
3.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确保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计划步骤1.资源调查与评估: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3.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4.文化旅游开发:挖掘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5.宣传推广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尤其适用于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地区。
五、创新要点1.多元化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教育等。
2.科技支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文化产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社区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4.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六、预期效果1.经济效益提升: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策略鸟瞰
三、成功案例
1、法国巴黎:巴黎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法国政府通过制定《历史建筑法案》等法律,并设立专门的巴黎城市规划机构, 对巴黎的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在技术手段方面,巴黎采用 了数字化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和信息存储,为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 支持。
2、持续发展:保护规划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 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3、科学规划: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提高保护工作 的科技含量。
4、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到保 护规划的实施中来。
四、编制内容
1、资源调查: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内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了 解其类型、分布、价值等信息。
2、意大利威尼斯: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意 大利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威尼斯进行了有效的保 护。同时,威尼斯还采用了数字化技术对水城进行测绘和信息存储,为保护和 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这些措施,威尼斯成功地保持了其独特的水城 风貌和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策略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然 而,在引进和借鉴这些经验的我们也需对其进行反思。首先,要加强对历史文 化名城名镇价值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其次,需要完善相关的 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和管理。最后,应充分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规划目标:根据资源调查结果,明确保护对象,设定具体的保护目标,包 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3、空间布局:对保护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明确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 貌协调区等不同区域的范围。
4、保护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维护、 修缮、复原等。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一.历史文化名城定义根据《》,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2个。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
二.历史文化名城分类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地方及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概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
2.简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从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文物管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保护这些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保护政策,加强保护规划,并专门为之立法。
意大利的威尼斯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法国巴黎旧城区基本保存了原有的布局。
美国恢复和保护了18世纪殖民地时期的古镇。
苏联在1949年公布了历史名城名单,把这些城市置于建筑纪念物管理总局的特殊监督之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具体实施方法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具体实施方法:
1. 要像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保护历史建筑呀!咱就说你看平遥古城,那可是多少代人精心守护下来的。
我们得给每一栋历史建筑都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它的历史、结构、现状等等,这就像给它们办了个专属身份证,谁都不能随便破坏它们,对吧?
2. 把历史文化街区当成一个大舞台呀!比如丽江古城那样,让传统文化在上面尽情展现。
多举办一些民俗活动、传统技艺展示,让大家都能亲身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这样大家自然就会珍惜和保护啦,难道不是吗?
3. 对于那些不合适的现代建筑,咱得果断让它们挪地方!就好像故宫周边那些不和谐的建筑不都慢慢被清理掉了嘛。
不能让这些“不速之客”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氛围呀,得让一切都和谐统一起来才行呢!
4. 发动大家一起参与保护呀!别光是政府和专家在那努力,咱老百姓也得行动起来。
就好像苏州的平江路,大家都把那当成自己家一样爱护,多棒呀!可以组织志愿者,让大家都来监督和保护,这样力量才大嘛!
5. 给历史文化街区来点科技助力吧!学学杭州的河坊街,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来监测和保护。
安装一些智能监控设备,随时掌握街区的情况,一有风吹草动就能马上发现,这多酷呀!
6. 保护要注重整体性呀!不能这里保护一块,那里又不管了。
要像保护一幅完整的画卷一样,把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想想南京的夫子庙,那就是一个整体保护得非常好的例子呀,我们也得这样做,才能真正让历史文化街区持续焕发光彩!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有我们用心去做这些具体实施方法,历史文化街区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相关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相关内容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外游客热门景点。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我国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定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指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文脉延续和历史风貌完整性等方面综合特征的城镇村落,其文化价值具有区域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等特征。
这些城镇村落在历史上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事件,如战争、政治、文化、商业等,有着很高的历史意义。
同时,这些城镇村落中留存的文化遗产、传统民居、历史街区、历史遗迹以及文化习俗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保护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重点是保护其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文物、古迹等。
保护的方法包括加强修缮、维护、保养等工作。
(2)保护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民居是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了解当地的文化的窗口。
因此,保护传统民居也是重点之一。
(3)保护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街区是一个村镇或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带,因为它记录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百态。
因此,保护历史街区也是重点之一。
(4)保护文化习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习俗是当地的民俗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文化习俗也是其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保护这些城镇村落提出了许多措施,如:(1)制定保护规划保护规划是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的基础,制定规划可以确保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可以确保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强制保护。
这在市场机制作用力日益强大的今天是远远不够的。
(三)必须抓紧抢救城市化过程中的大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名镇(名村)的风貌。
名镇(名村)的风貌作为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
自1980年以来,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加速进行,城乡建设浪潮迅速席卷全国。
我国现在每年的住宅和建设量在20亿平方米左右,仅上海市的年建设量相当于欧盟所有国家的年建设量。
这种史无前例的大面积的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决定了我们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优秀的文化、历史建筑正处在非常危急的阶段,如果不以国家的强制力、不能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重要性、不可替代性,那我们将会永远地失去这批宝贵的、不断增值的、实实在在的、可供人们世代享用的无价之宝。
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进行"旧城改造"和"空心村治理"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建筑、传统街区、古镇(古村)历史风貌的宝贵价值,致使不少建筑遗产被拆毁;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从保持历史村镇特色风貌出发去规划建设,导致不少地方从规划方案到建设模式,都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也不顾历史村镇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当地文化传统,简单生硬地建广场、筑高楼、修宽马路、拓绿地,严重破坏了千百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脉络。
一些江南水乡古镇还有填河修路,填湖建房的现象,失去了水乡古镇的宝贵特色。
一些中西部依山傍水的历史古镇(古村)大量的开山取石、改造山河,使风貌荡然无存。
我们在此时进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保护活动,就是要吸取国内外城市化高潮的正反两方面教训,吸取国内外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防止"建设性"破坏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继续蔓延。
(四)"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筑遗产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旅游的浪潮是我国另一个不可扼制的大趋势,每年超过10亿人次的旅游人数,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曹昌智作者简介曹昌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深刻阐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提出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采取积极的应对思路、战略和公共政策,促进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和谐共赢,力主走出大拆大建改造误区,坚持形态保护与文脉传承统一,通过控制-整治-更新的合理途径,有效保护文化遗产,为现代经济社会服务,创造辉煌的未来。
关键词: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改造或更新;空间形态和历史文脉Abstract:expounds the conservation situ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own and village profoundl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 of theor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urther, and the reasonable idea, strategy and public policy should be adopted positively.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exist side by side and play a part together. Therefore, the regeneration of city cannot destroying historical buildings, but should make space and context to be sup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effectively with the reasonable methods of control, renovation and regeneration is in order to serve modern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create glorious future.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town and village;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renew or regeneration;space and context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20(11)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扩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标准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标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这意味着城市、镇、村庄应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这些文物和遗产是反映其历史文化的重要证据和展示。
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除了零散的古迹,更多的是成片的古建筑群,这些建筑群能够完整地展现该地区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
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这意味着城市、镇、村庄应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包括街道格局、建筑风格、自然景观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
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这意味着城市、镇、村庄在历史上应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
5.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这表明城市、镇、村庄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应具有历史意义,能够反映其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6.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这意味着城市、镇、村庄的建筑风格应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传统。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需要提交以下材料:1.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这包括城市、镇、村庄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发展历程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2.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这包括城市、镇、村庄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等方面的现状描述和展示。
此外,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还要求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总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标准主要是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注重文物的保护和修缮,以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
浅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
浅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发表时间:2018-10-09T11:32:06.0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作者:王立剑孙学美李怀乾[导读]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经岁月沧桑得以保存,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天津建工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近年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名镇名村保护与管理给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天津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得了相应的发展,本文以西井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为例,提出保护的法律依据,提出对历史名村地区进行保护的几项原则,并以切实可行的方法运作实施,共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西井峪;名村;保护1.我国现行法规条例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经岁月沧桑得以保存,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名镇名村得意延续和发展的基础,相对于城市而言,村落规模小,地理位置通常较偏僻,容易被忽略甚至破坏,所以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以保护好名村整体建筑风格布局,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82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地位,并与2002年修订一次,2007年再次修订,2003年通过《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我国于 1985 年成为缔约国,并形成了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主的遗产保护体系。
随着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鉴于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存在于村镇的客观事实,在借鉴国际上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政府逐步将历史文化名村纳入遗产保护范围。
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在制订《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评选和命名活动。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有哪些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有哪些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璀璨的明珠,承载着过去的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些珍贵的遗产面临着诸多威胁和挑战,保护它们成为了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那么,究竟有哪些有效的保护对策呢?首先,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是保护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石。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遗产的定义、保护范围、保护责任以及处罚措施等。
例如,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拥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对擅自破坏、盗窃文化遗产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为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加强教育宣传是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关键。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让人们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他们对遗产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在法国,经常会组织各种文化遗产主题的展览、讲座和活动,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等,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遗产的魅力,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
资金投入是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拨款,用于遗产的修缮、维护、研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和社会捐赠,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比如,一些国际组织和基金会会为发展中国家的遗产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共同推动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
科学的管理体制对于遗产保护至关重要。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在英国,成立了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对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调查、评估和监管,确保保护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此外,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如数字化管理系统,对遗产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整治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我国传统村落的现状1.1 我国传统村落的特点我国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村落建筑风貌的代表,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村落通过建筑、规划、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展现了我国古代乡村社会的组织形式、聚落风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1.2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尽管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许多传统村落却面临着亟待保护的困境。
其中,一些传统村落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和消失,这不仅损害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也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传承和发展。
1.3 我国传统村落整治的现状为了解决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对于传统村落的整治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推进。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整治导则以及实践中的一些困难,传统村落整治工作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二、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的问题2.1 缺乏规范的整治导则我国传统村落整治工作中存在着整治导则不够规范、统一、科学的问题,这导致了整治工作的不规范性和盲目性。
缺乏有效的整治导则也使得传统村落整治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2.2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
这些机制不仅包括法律、政策等宏观层面的保护机制,也包括对传统村落的具体保护举措和措施。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会使得整治工作难以开展和实施。
2.3 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支持传统村落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的支持,但是现实中,我国传统村落整治工作还存在着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支持的问题。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内建设注意事项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内建设注意事项在我国,有许多历史文化名镇,这些名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今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我们需要重视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关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名镇1.1 文明古迹历史文化名镇的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这些名镇的文明古迹、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等。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1.2 保护范围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内建设时,要求必须清晰明确保护范围,确保不会破坏历史文化名镇的完整性和原貌。
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应当遵循相关规定,尊重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面貌。
二、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2.1 传统建筑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中,要尽量保护传统建筑,尊重历史文化名镇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避免盲目的拆除和改造,使历史文化名镇失去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2.2 保护生态环境在历史文化名镇的建设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
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应当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主题文字反复提及在历史文化名镇的建设中,要紧密围绕着“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内建设注意事项”这一主题展开,时刻提醒自己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四、总结与回顾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是一项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细致规划的工作。
只有严格遵守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注意事项,才能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镇,传承中华文明。
相信随着我们的共同努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我国人,我认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认真的保护和规划,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大家可能会想,这都是什么鬼?其实啊,说白了,就是那些留着老味道、保留着传统文化和风貌的小镇小村。
你看现在的城市,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快节奏,什么都在变。
可这些历史悠久的村庄和小镇,却像是岁月的“时间胶囊”,里面藏着的是祖祖辈辈的记忆和智慧。
它们不光有着让人怀旧的老房子,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民俗和故事。
这些地方,就像是时代的印章,刻画着过去的生活和情感。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小镇小村到底是啥样的,值得我们去好好保护呢?你想啊,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大多都和咱们的历史文化紧紧相关,它们承载着传统的建筑风格,透过那古老的墙壁,能看到过去的风风雨雨。
有些村子甚至从几百年前就开始有了,虽然说时间长了,房屋会有点年久失修,但那种老旧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别样的魅力。
你在这些地方走一走,看看那些依旧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仿佛就能感受到从前人们的生活气息。
走进一户老宅,墙上斑驳的木梁、窗外飘来的阵阵炊烟,都会让你不自觉地陶醉其中。
别看这些村子小,能看见的东西可不少呢!每一块石板路,每一扇木窗,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你看,像一些传统的村落,它们的历史可能比我们很多人的年龄加起来还要久远。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传统村落都有自己的特色呢?比如说有些村庄的房子,都是那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根本不像那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它们的屋顶上可能还挂着风铃,轻风吹过,叮铃铃的声音,听着特别宁静,根本就不像都市的喧嚣。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地方通常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像是节庆时会舞龙舞狮,或者是有特别的手工艺品。
这些风俗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些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如果你有心去了解,简直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保护这些“文化名村”有什么好处呢?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村镇,背后可藏着巨大的文化财富。
你说,传统村落里那些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手工艺,万一没了,岂不是有点可惜?不光是这些,连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
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海洋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海洋领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这些遗产是海洋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承载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印记。
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既是传承和弘扬海洋文化的需要,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保存人类文明的历史和价值,弘扬人类文化的精髓。
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对人类发展有重要贡献的文化传统,还能为多种文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此外,保护海洋文化遗产也有助于增加人们对海洋生态的认知和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海洋文化遗产的类型海洋文化遗产除了包括海岸线附近的建筑和文化遗址外,也包括了人造和自然的物体。
它们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1.史前文化遗址: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金器等的遗址;2.船只和港口:如古代商船、船舶及其遗骸等;3.灯塔和信号台:早期导航所需和建造的灯塔、信号台;4.海岸防御工事:包括岸炮、海炮、城墙、防御工事等;5.塔和城堡:包括古时候看守海洋边境的塔和城堡;6.海底考古:通过海底考古挖掘出的古代文化和文物;7.海洋生态:如珊瑚礁、海藻、鱼类等的生态遗产。
三、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技术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技术手段。
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完好性、真实性和传承性。
主要使用了以下技术:1.先进的声纳技术:声纳技术可以帮助搜寻深海中的文物和遗迹,保障文化遗产的保护;2.潜水员的协助:潜水员可以直接抵达到深海进行探测、勘察和修复遗址;3.数字化处理:将无形的文物数字化处理为形态、形状和颜色,提供支持;4.三维扫描技术:通过现代化的三维扫描技术,保护普及化线上的文物;5.再利用文物和遗址:有的不知名的文物和遗址可能有重新挖掘和发掘的价值,这不仅能保护这些文物,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文化遗产的教育资源和游览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以浙江廿八都古镇古镇为例姓名:王洋洋班级:机自09-5学号:030910342011..4.16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理论和方法王洋洋【摘要】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彰显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激发历史文化名镇活力,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和研究课题。
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肃的问题, 一个向祖先交账向后人承诺的问题, 就是历史文化名镇能否在我们当代人手中安然无恙地传下去。
这是任何一个当代公民尤其是掌权当政者都无法回避要正视面对的严峻问题。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镇是历史托付于当代人的大事。
【关键词】特色开发与保护规划,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讲求秩序,崇尚节简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一)实施保护型开发模式 ,建立古镇资源保护保护型开发模式 ,是指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 ,进行有约束、有限制的合理开发。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 ,当遇到多种利益发生冲突且难以平衡时 ,要以“保护优先”为基本的前提 ,并树立系统保护的理念。
对古镇的保护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即治理古镇脏、乱、差现象 ,严防由于游客过多造成对古镇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等;对古镇文化的整体保护 ,主要包括对古镇独特的生活形态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等的保护 ,如古建筑、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 ,也即是说 ,在保护古镇历史建筑的同时 ,保持古镇的古风、古韵 ,传承古镇的民间活态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使古镇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 ,才能使古镇旅游者真正享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
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 ,以旅游开发促进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是古镇旅游开发的主题 ,不能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而牺牲整个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同时 ,古镇旅游开发要适度 ,要在充分考虑古镇的环境容量、可进入量等因素的基础上 ,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坚决杜绝由于游客周期性超载带来的景区生态环境污染 ,及由此造成的对整个资源、环境的破坏。
总之 ,以保护为先 ,开发适度 ,以保护型开发模式替代缺乏科学规划、盲目跟进、重复建设、资源破坏严重的粗放型开发模式 ,才能建立古镇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保护古镇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游客游览古镇 ,主要是受其优美宁静的环境、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纯朴的民风民俗和民间传承的艺术所吸引 ,保护这些原真的、完整的古镇元素是维持和延长古镇生命力的有力举措。
换句话说 ,古镇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是古镇旅游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所在。
保护历史的真实性 ,即尽量多地保存真正的历史遗物 ,对历史建筑进行抢救、维护、修整 ,不可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手段;保持风貌的完整性 ,不但要保护历史建筑 ,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 ,包括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 ,乃至古树等;维护生活的延续性 ,指要维护古镇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保留古镇原有的社会功能 ,保证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不主张将原有居民大量外迁 ,成为专供参观的旅游景点。
保存古镇原貌 ,要从整体到细微环节 ,都尽量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 ,不仅要保存好古建筑、古朴的环境 ,还要保护好古镇的活态文化 ,即民间世代传承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技艺、习俗、戏剧、曲艺等 ,以及延续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要作到这一点 ,除了政府和开发者的指导宣传外 ,更需要古镇居民的参与和理解。
让古镇的居民参与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并分享旅游带来的利益 ,了解古风古韵在古镇发展中的价值 ,认识到保护古镇的古风古韵、原真性才是古镇持续发展下去的力量 ,也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享受现代文明的捷径 ,从而提高居民保护古建筑、保留传统习俗、古镇古朴环境与生态原貌的意识和自觉性 ,增加居民对本土文化艺术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使其民风民俗不被游客同化。
只有当群众意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保护古镇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息息相关时 ,古镇保护才能真正的实现。
(三)关注古镇居民生存条件的改善 ,将现代文明以合理的形式融入古镇人的生活开发古镇旅游 ,既是保护遗产资源的有效手段 ,也是提高古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其生存环境的重要方式。
在保护古镇整体风貌的同时 ,应将现代文明以合理的形式融入古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例如 ,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 ,要保护外观整体的风貌 ,不必强求所有建筑的“原汁原味”,在不影响古民居原内部结构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改造 ,以适应居民现代生活需要;积极改善古镇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建设具备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历史街区;保护古镇古朴环境氛围前提下以现代方式处理各类污染 ,提高古镇生态环境质量等;在古镇的保护中注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 ,如对有重大价值的古街区保护 ,应在古镇外围开设新区 ,安置古镇居民 ,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同时减轻古镇的压力;要努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 ,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同时 ,融现代于古朴 ,要在深入调查并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 ,以政府为主导 ,居民参与的方式 ,来逐步完成。
综上所述 ,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 ,有利于保存古镇历史文化遗产 ,构筑现代人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相协调的新型环境空间 ,使古镇文化遗产资源、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和经济效益的获取和谐统一 ,从而形成古镇经营者在保护为先的旅游开发中获利 ,游客在具有个性魅力的古镇文化中获得精神享受 ,居民在保持传统生活形态的同时提高生活水平的和谐发展模式。
以浙江省廿八都古镇为例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
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
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
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
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
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一.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
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
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
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二.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
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
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
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
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
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
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三.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
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
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
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四.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
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
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
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
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
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