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历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网络财富Education Front・Intemet fortune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刘淑英(即墨经济开发区成人学校,山东 即墨 266200)【摘要】历史教学是初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的主阵地。

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对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祖先对炎黄子孙的德育教育从未停歇。

早在《大学》里便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的“道”是指教育;而“明明德,亲民,至善”则是指德育[1]。

而如今,身处和平时代的青少年,却往往忽视了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深刻烙印,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渗透相关的德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代历史老师的职责所在。

一、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1.初中生的违法案例屡见不鲜近些年,“校园案件”的报道不时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原因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造成的,而德育教育的缺失,不失为造成不良后果的直接导火索。

恶性事件使得德育教育这一陈旧的话题,重新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问题。

因此,对初中生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2.新课程改革标准下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新课改中明确规定,历史课程的教育的“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坚强、勇敢、自信、诚实、谦虚等的良好品质。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大计。

从古至今,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

历史学科以史实为据的教学内容,比其他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更具有优势。

这些历史事实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2],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种全面性的教育方式,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格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民族精神、文化素养等,通过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尊重历史和保持和谐社会的意识。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光辉纪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感受历史、学习历史。

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和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要性。

并告诉学生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认识未来。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和责任。

其次,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崇高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通过学习历史中的爱国精神典型事例,如周恩来、雷锋等人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作出贡献的积极性与热情。

第三,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历史中的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卓越贡献,让学生爱戴传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保持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融合,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国际文化竞争的主动权。

第四,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历史教育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和发展,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怎样从历史的渊源中汲取灵感、积淀思想、开拓创新、探究未知、促进发展。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接触历史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关键时期。

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民族自尊心和文明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品格修养。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一、教学内容
历史教学内容应当突出德育教育的特点,选择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来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教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来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历史观点和学院派别,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宽容心态;通过教学《清朝的灭亡和近代史的变革》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史的痛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发展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可以通过历史场景的还原和历史文物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历史使命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和历史文献的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

三、教学手段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进行德育教育,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感染力。

可以通过图片、图表和资料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和认知兴趣;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物模型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体验感受;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互动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互联兴趣和沟通欲望。

历史教学论文:谈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历史教学论文:谈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历史教学论文:谈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摘要:本文认为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提出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策略一、德育的含义和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展望未来,把众多纷繁复杂的过去通过师生的互动展现出来,在参与和体会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美好,鞭挞丑恶,其道德功能是不可言喻的。

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就曾把学习历史的首要任务界定为:帮助人们从青少年起一直到死为止学习如何做人,帮助人们理解做人的道理。

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功能,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的功能。

二、了解我们祖国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古代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国古代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绚丽的文化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收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方面的世界之最,如粟、水稻、大豆、大麻、苎麻、桑、茶和漆等是中国最早种植的;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田灌溉系统,而且现在仍发挥巨大的作用;隋朝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我国还是世界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中国有“瓷器之国”的称誉,还有著名的“四大发明”等等。

引导学生收集、学习、欣赏汉唐时期的史学、诗歌、宗教、书法、绘画和雕塑等文化艺术方面辉煌灿烂的成就,感受汉唐盛世的风采。

学生在学习或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三、学习中国近代史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两条线索结合在一起。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走向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国土沦丧、主权瓜分。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研究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前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民的整体素质,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教师就需要将历史教学和德育教学相结合,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

本来就结合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德育教育一、研究背景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科包罗了浩瀚的历史事件、人文社会以及人物认知等,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历史学科,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对于历史形成正确的认知,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

而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所有学科的教育本质,德育针对学生的政治、道德以及法律和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还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1)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初中学生往往喜欢模仿一些优秀的人物,这一时期他们也会产生自己崇拜的偶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学好历史知识,了解相关的历史人物,对于英雄人物产生崇拜,从而使学生能够把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当作他们的偶像,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历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认知。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刍议历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

刍议历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

在 人 类 会 已 进 人 信 息 化 时 代 的 今 天 , 讣 算 机 和 互 联 酬 为 代 炭 的 当 代 信 息 以 技 术 对 人 仃J 牛 存 方 式 和 学 习 方 式 产 生 了 的 深 刻 的 影 响 , 时 也 为 历 史 教 学 改 革 提 供 同 了 得 天 独 厚 的 土 壤 。 历 史教 学 中 合 理 利 侄 用 电教 媒 体 ,叮以 把 枯 燥 的 说 教 转 化 成 鲜 明 的 听 形 象 , 而 有 效 地 凋 动 学 生 的 好 从 奇心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趣 , 历 史 课住 一 激 使 种 轻 松 、 泼 而 富 有 激情 的 氛 围 中 进 行 , 活 进 而 提 高 历 史课 堂 教 学 效 率 j质 量 , 成 教 达 学 目标 。 么 , 历 史 电 化 教 学 中 , 注 意 那 在 应
时 期 变 法 的 原 因( 1。 图 ) 学 生 看 了 后 迅 速 总 结 出 : 来 所 谓 改 原
( + I 经 济 的 发 蠖 l {
生 } 力发眨 ; 决
) 良 j, 日 发 £: 媛 农 、 }# { 0 非、 ; ≥水 列 ≮4
2 r 投 术 的 进 、 l1
通 过 运 用 大 树 这 个 形 象 的 比 喻 , 学 让 生掌握宗法制的内容、 点 , 特 分清 其 大 宗 和 小 宗 的 关 系 。 这 个 图 中 , 子 是绝 对 的 大 在 天 宗, 而就 右 边 开 出的 权 这 一 大 枝 来说 , 诸 侯相 对 干 卿和 士 又 是 大 宗 。 以此 类推 , 以 所 大 小祟 是 相 对 的 而 不 是 绝 对 的 , 此 一 来 , 如 最 生 涩 的 内容 让我 一 比 划 , 生 一 目 了然 , 学 事半 功 倍 , 至 于 轻 易 忘 。 不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纵观当前中学的历史教学现状,由于诸多的原因,人们认为读史无用,忽视历史教育功能。

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能力是历史学的主要作用。

然而,要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以及科学的决策能力,则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为首,这充分肯定了德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一、落实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

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

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

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

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落实德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1、史实要真历史并非如胡适先生所言”历史是一个任人随意打扮的花姑娘”。

历史视塑造、想象为忌,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

如果是为了渲染课堂的氛围和提高历史的趣味性而特意对史实进行调侃甚至歪曲,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谎言更加容易拆穿。

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教育目的,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2、感情要真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长期以来,历史课与思想政治课一样,肩负了德育教育的重任。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中,我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属,归纳起来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并让学生形成热爱和平、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百折不回、勇于创新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

历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

我常常选择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1.辉煌的文明英国哲学家培根高度评价了中国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其实,改变整个世界面貌,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还有起源于中国的造纸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昌盛的秦汉文化,繁荣的隋唐文化,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的宋元文化,无不引领着当时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潮流。

学习中国历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感受中国曾经的辉煌。

教与学中,我和学生同样会情不自禁地盟发自豪、自信,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这又成为我们努力学习、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

2.优秀的人物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优秀人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含义。

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的蓄须明志等等。

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但都饱含了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无疑会受到熏陶,进而产生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方法论文

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方法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新课程要求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应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意味着在新课程教学课堂上,老师不仅要传学生以知识,教学生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学校的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政治学科外,尤以历史学科较为特殊且重要,因为中学历史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极好素材。

面对如此好且多的德育教育素材,如何将其隐含的德育价值挖掘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在学生心中产生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历史老师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学目的的实现,教法很重要。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注重研究教法”这个角度,粗略的谈一下自己的做法:1、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德育目标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总是要通过一节节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时要明确、具体。

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才华横溢,诗艺高超,而且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

应当以此向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

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注意恰当。

如果脱离了所教内容空设目标,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实际的目标,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中学历史教材涉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

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揪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订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任务。

3、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1)说理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

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念和信念,起着很大作用。

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懂得道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由而奋斗不息 。 从被法 国人 民誉为“ 奥尔 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 贞德 , 出生入死、 到 帮助黑人奴隶获得 自由的塔布曼 ; 从美 国
的开国元勋 华盛顿 、 佛逊及其所起草 的《 杰 独立 宣言》 到 印 ,
重视修身养性 , 子主张“ 、 恭 、 、 ”“ 孔 温 良、 俭 让 ,克己”孟子强 ; 调“ 善养 浩然之气 ”诸葛亮重视 “ ;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刘备 ; 则主张 “ 以恶小而 为之 , 以善小而不为 ” 勿 勿 等等 , 他们莫不 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 人之本 。
对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 内容 的深人挖掘 , 必定有利于
青少年继承和发扬 中华 民族 的优 良道德传统 , 以社会主义的 道德规范作为 自己的行 为准则 , 做一个具 有良好道德品质的
公民。
_ } - 觏 校 园 下旬 罚

中学 历史教科书 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 ,古往今来 , 一 切有 作为 的人 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 文《 青年选择 职业时的考虑》 中写道 :我们选 择职业时所应 “ 遵循 的主要指针 , 是人类 的幸福 ……” 毛泽东在青 年时代就 ;
立 志以“ 改造中国与世界 ” 己任 ; 为 周恩来在学 生时代就决心
“ 为中华之 崛起 ” 而读书 ; 大发 明家爱迪生说过 :我 的人生哲 “ 学是工作 , 我要 揭示 大 自然 的奥秘 , 以此为人类造福。” 并 他

挖掘 爱国主义教育 的内容 。 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 情


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 民族 、 为人类谋 幸福 , 这是 多么崇高 中华 民族是热爱 自由 , 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 。 千百年来 ,
新 饺 问础 沦 版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概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的道德操守、道德失范以及道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启发他们对道德的思考和认知。

历史也是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1. 通过历史故事引导2.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要培养他们的历史文化意识。

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一代代人的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引导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念,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到历史之中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社会担当和牺牲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1. 德育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德育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自觉维护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观念,健康发展的网络行为习惯。

德育教育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注重历史学科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德育教育要与家校合作相结合,家长要和学校一起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品德修养,不断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和反思,可以看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也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摘要: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堂,也能够真正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

因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来为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并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向学生渗透德育,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与人格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渗透研究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进而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教师应科学、灵活地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使学生能够懂得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发挥历史人物榜样作用,加强德育发挥榜样的力量也是渗透德育内容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杰出人物。

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学内容与需要,选择一些恰当的正面人物,为学生生动、具体地讲解其突出贡献,并给予一些积极点评,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其优秀的一面。

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都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讲解完榜样人物的基础贡献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讲解内容思考,这些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给我们实际生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自己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并且还要引导学生将榜样力量融入实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利用榜样作用不断激励、完善自己。

二、通过讲解实施来增强德育效果新课程理念强调,初中历史应以唯物历史观作为教学指导,并积极向学生传授以创新改革和爱国主义为中心的社会精神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主要指的是个人或集体对所属国家一种积极认可、行为与态度,其中也包含了对祖国同胞的认可,并积极的传承国家的传统文化,并对国家的成就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浅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

浅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

迁移默 化地吸收 其 中的德育 内容 , 把它变 为 自己 渐进 , 如果 脱离了教材 内容空设 目标 , 或超越 学生水平 制定 高 识 的过程 中 ,
深而不 切合实 际的 目标 , 都不会 收到好 的教 学效果 。 思想 中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 分。 中学 生一般对抽 象的大道 理不
而 生动感人 的史实却 容易引起他 们的兴趣 , 使之 受到 1 . 2 深入 研究 教材 , 把握 丰富 的德育 内涵 。中学历史教 材涉 易接 受 ,
1 . 1 制 定明确 、 具体 、 恰 当的教育 目标 。学生学 习历史这 门课 在制定 课堂教学 的德育 目标时要 明确 、 具体 。 中学历史教材 本身包含 着极其 丰富的德 育教育 内容。首 律 的科学 , 它本 身就 包含着 丰富的历史唯 物主义的思 想 内容 。
程, 总是要 通过一 节一节的课堂 教学来 完成的 。 这就 要求教 师 先 , 历 史科 学是 以唯物主义 为指导思想 , 研究 人类社会发 展规 在教学 中, 结合 “ 人生 自古谁无死 , 留取 丹心照汗 青” 、 “ 牺牲 我 其 次 , 历史知识 的特 点是教育 人们吸取历 史上的经验教 训 , 以
育 代札
德 裔 建 设
浅论如何在历 史教 学 中开展德育教育
河 北 省武 安 市 第 九 中学( 0 5 6 3 0 0 )李 晓 庆
[ 摘 要]学校是 青少年 学 习科 学文化 知识 的场所, 肩负着 为 国家培养 德 、 智、 体、 美、 劳全面 发展 的综合 型人 才的重任 . 任
1 历 史课教学进 行德育教 育的途径 和方法
也有 委身外敌 、 卖一国求荣 的不屑之徒 , 将这些 形形色 色的历 史人 物进行对 比分析 , 可使学 生明 白如何 做人的道理 。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人说,21世纪是文化建设新时代的世纪,的确,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衡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中历史教学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在进行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通过日常的教学工作,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将品德行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书的同时,注重育人,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呢?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将德育目标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延展正能量。

历史教学中讲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堕落的,虽然远离现实,是间接的,对学生还是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教师一定要加以正面引导,从教材基本知识点出发,利用基本史实,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思想进行教育教学,使历史人物生动、具体的故事,给学生产生一定的感染作用,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如《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就是一种直接的保家爱国行为,教师在讲清该知识点的同时联系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中英贸易的状况、西方国家对我国鸦片走私的危害,使学生意识到林则徐的作为是爱国行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自强不息奋进进取的精神。

中学历史教材中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素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道德形象,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

中国近代史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的素材,在讲中国近代列强侵华的知识时,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材中涉及到的人物:如鸦片战争中的关天培、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视死如归、英勇捐躯的气概,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讲中国人民面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探索和斗争的知识时,教师在对教材中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活动进行讲述的过程中,有些人物的事迹可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进行情景设置展示给学生,像孙中山,完全可以播放一段其不屈不挠斗争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各阶级的仁人志士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在不断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都是以天下为己任,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运用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运用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运用摘要: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

因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

笔者在此简单提出几点在历史教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德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更多处于一种随意、盲目的状态。

如何加强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完成德育目标,是值得我们每位历史老师探究的课题。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初中历史教科书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展不同的活动进行渗透教学,如组织学生举行故事会、观看相关的爱国影片等,感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从抗击楼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崇高的民族气节,都能深深地感染学生一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都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中国古代史是一部辉煌灿烂的历史。

可以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引导学生从闻名于世的古代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中国的长城到秦始皇陵兵马俑,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灿烂,从而产生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伟大的爱国情怀。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发愤图强,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志向,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培养学生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人是社会中的人,任何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过帮助,因此也要以适当的方式去回报他人和社会。

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注意培养学生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学会去关爱自己身边的人。

在历史教材上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著名人物,他们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而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后来人。

有关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

有关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

有关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教师在历史教学时,要深挖教材,对学生进展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研教材内容,想方设法地结合相关的内容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而再到达一定的德育教育设定的目标。

比方,在学习我国的灿烂文化——“瓷器”时,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寻找一些与我国瓷器相关联的历史知识与美术知识,使其对瓷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指导学生欣赏瓷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介巧妙地将要学习的知识穿插其中,适当地加以引用,让学生更好地由表及里地加以理解、感悟作品的思想,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从青铜器作品中表露出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等的积极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瓷器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历史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

在传授历史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受到德育熏陶。

比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比拟法教学,指导学生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世界的文化进展比照,在比照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开展,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还可以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状况与同一时期的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展比照,在比照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这样还能够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出来。

再如,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归纳一下近百年来我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以及最终的结果,这样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民的选择,同样也是经过验证后历史的最正确选择,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完知识后,认清中国的现有国情。

由此可见,重视课堂教学,把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挖掘出来,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独有的特点对学生进展德育教育,能够到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有志者,事竞成。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伟人的事迹,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都其立志的精神。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当城中学周河莲历史教学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学生生活为主线,将学生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来谈一谈在历史教学中是怎样渗透德育教育的。

(一)寓德育教育于故事讲述之中教师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讲解历史,讲述故事,在讲述故事中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讲《甲午战争》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

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学生从中认识到:邓世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击侵略者的反抗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讨论中受到启发教育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有助于学生分清是非,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利于学生思想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讲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我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对历史缺乏全面的了解,再加上受电视电影的影响,只看到了他们的功绩,看不到他们的过失。

为此,我引导学生如何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结合课文内容在班上展开大讨论。

使学生既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功绩,又看到他们不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的灾难。

培养了学生全面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既要学习历史人物好的品质和优点,又要摈弃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三)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寻找感悟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历史学科德育论文

历史学科德育论文

历史学科德育论文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德育研究力图攻克的难关和始终难以解决的难点。

德育理论源于德育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开展,以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学科德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科德育论文范文一: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历史教育”就应当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人(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人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有生命的历史。

只有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汇与融合,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在历史中“跃动”着生命。

一、知识关怀与精神关怀并重。

毋庸讳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历史教学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把“历史”完全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秦砖汉瓦之类的“老古董”了。

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死背历史,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历史教师在一遍又一遍地向学生强调,“某某问题很重要,一定要背过”、“某某问题特别重要,一定要死死地背过”,等等。

这种做法,显然是把历史看成了僵死的东西。

学习历史就等于机械地死记硬背。

事实上,“历史”原本是有生命的。

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亦曾指出:“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

……对我们至为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冲动,是时代精神。

”“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作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

”在这里,特别强调了两个字——“生命”。

生命是一个整体,它由智慧生命和情感生命两个部分构成,前者是生命成长的理性力量,后者是生命成长的感性力量。

对于学生个体来讲,一个完整的生命是“智慧生命”和“情感生命”的统一,因而,真正的教育关怀应是知识智慧与情感关怀的统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历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论文
电教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已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同并广泛采用,而历史教学由
于它所特有的不可逆性和过去性,使越来越多的历史教育者更加注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
的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中运用电教媒体开展素质教育是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个重要手段。

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
过去性: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时间不可能再现。

因此正确地使用电教媒体,可以有效地辅助
课堂语言教学,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那么在历史电化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根据各种媒体的功能和特点选择电教媒体
电教媒体由两部分组成: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从感官方面来分有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觉媒体等几类,而针对历史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认为视听觉媒体即多媒体网络
教学系统能更完善、更灵活、效果更好,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给学生创设
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有形象、直观地认识和了解。

二、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电教媒体
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对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选择电教材料
辅助教学内容至为重要。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的电教媒体功能
各异,因此就要求教师要慎重选择相应的电教媒体。

三、选择电教媒体应顾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
要被点燃的火把”。

学生不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作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并且不同年
龄的学生其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活动和推理方法均不相同。

因此,我们在选择电教
媒体时应考虑到高中生的注意力趋于稳定和集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进一步
增强的客观事实,选择有利于启发和诱导思维的电教媒体,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综合
能力,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

四、把握课堂实施时机,运用电教媒体
在选择了最佳电教媒体后,什么时间、怎样运用电教媒体还要注意好对时机的把握,
提前或错过都会降低电教活动的整体效果。

1、语言先导,电教其后。

2、电教在先,语言点拨。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边进行电教活动边用语言串联。

在进行电教活动的同时,用精辟的语言串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方式在进行课堂训练、或单元小结时会经常使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轻松游弋于上下五千年。

五、注意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器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要求运用电教媒体并不是排斥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中经常提倡“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将现代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结合,使二者浑然一体,各取所长。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体育、音乐、地理、建筑以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领域,但又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这也就为历史教育中现代与传统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当代科技发展史中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会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面对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历史教学真正迈入多媒体时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