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合集下载

地理学习基本能力

地理学习基本能力

地理学习基本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呢?你对地里的学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地理学习基本能力,希望对你有用。

地理学习基本能力(一)一、地图运用能力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

借助地图可以更好的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地理概念、原理。

1、地图的阅读要运用地图,首先必须会读地图。

这也是考试大港中能力要求的重要部分。

一般的地图都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要素,读图时必须先看一下这些要素。

接下来要根据提供的图表特点,判断这是哪一类地图,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景观图还是其他的图。

根据具体图类,运用具体方法读图。

如等高线图,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等高距为多少,何处为山峰,何处为山谷,何处为山脊线,何处为集水线,等等。

究竟读哪几个方面要视题目要求而定。

2、地图运用地图的运用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1)运用政区图,记国家、省(区)、市的空间分布及彼此相对位置关系。

读政区图,要注意观察国家、省(区)的轮廓特征,境内河流等地理事物在此基础上多次重复阅读,渐渐的在自己同形成有关国家与地区图。

这样当时卷中出现某国家图形时,头脑中存储有关国家的图形会立刻浮现出来,经过联系、核对,片刻即可判断出该图所示国家。

(2)运用地形图、记地势变化、地形区分布、河流流向、河流形状。

现行的图册中的地形图均为分层设色法所绘制,给人的感官刺激强,印象深,反复运读后,可在头脑中形成立体感很强的地形图,借此科教容易地记注大洲、国家、地区的地势起伏、地形区分布及受制于地形的河流流向、水系形状。

(3)运用示意图,及有关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

在复习中要记的概念、原理、规律很多,有的在文字表述上还较相似,这就给记忆带来了麻烦。

若能借助于示意图,寓文于图,则十分简单得一幅示意图就会把有关概念、原理的本质反映的淋漓尽致、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二、空间分析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特点,因此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以空间有关的知识内容。

2013年安徽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2013年安徽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信息中涉及到没有学到 的概念和原理,会给出 解释,使提供的信息不 会给解题产生障碍。
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提供组合信息
(2012安徽卷)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 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 (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 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 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 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 28~ 29题。
(1)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2009安徽卷)图7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 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30.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2009安徽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 向高纬度输送热量。图8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 的变化”。完成31-32题。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强化联系特 定区域的应用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发展。
(2012安徽卷)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 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

高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

高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

高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
高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主要包括: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正确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提取关键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如使用地图、地球仪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理现象,解释地理规律和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四大能力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和提高。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江苏专用大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考试大纲四项基本能力112含15命题动向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江苏专用大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考试大纲四项基本能力112含15命题动向
第十二页,共22页。
(4)进行规范的针对训练(xùnliàn) 通过仿真训练(xùnliàn)总结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经验,摸索、 感悟并形成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规律,从而更加自如娴熟 地调动和运用知识,提高单位时间的解题效率。
第十三页,共22页。
[培优演练] 1.(2014·南京模拟)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fēnbù)图,
方面表现为
问 海洋影响,所以该地区形成
( ) 中 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A.含沙量小、冰期短
获 终年降水较多,河流流量稳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取 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信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息
第八页,共22页。
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C.③④ D.②④
() A.重庆
B.武汉
C.南京
第二十页,共22页。
D.上海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城市长江西北区的商品房均价 总体比东南区高;商品房均价最高的区域有可能(kěnéng)靠 近该城市地价最高的中心商业区;两条曲线的起伏都较大, 但东南区并非呈阶梯状变化;分别读出各地的房价和地价可 知,各处的商品房均价并不都是住宅土地均价的三倍。第(2) 题,由图可知,该城市的城区分布在长江两岸;且该城市西 北有汉江、东南有东湖,故其应是湖北省的省会——武汉。 答案 (1)B (2)B
第二页,共22页。
2.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认识”和“说明”是试题的有关规定(guīdìng)和要求, 它决定了应用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如设 问中有“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是什么”主要是 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掌握,而“为什么” 则强调如何运用知识,所以在认识和说明问题时应准确地 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回答。

步步为营—强化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步步为营—强化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阐释事物的能力,可以通过考生对问题理解、
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提高概括能力,首先掌握好课本知 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简明、扼要的回答问题的能力;其次综合复
习时要寻找资料和素材 , 锻炼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逐步形
成综合能力。如上题中第 (2)题,鱼类的生长繁殖离不开适合其生长 繁殖的水域条件和丰富的饵料条件。
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 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考查考生描述、概括、 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要准确地描述和阐释 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
这是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前提,而理解、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是正
散知识转化为组合的、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在遇到新情景时能
自然顺畅地用得上活知识,从而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触类练习要旁通] 2.(2013· 浙江五校联考 )(11分)读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由C到B自然景观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了 ____________的地域 从沿海向内陆
1.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
复习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 更要特别注意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和逻辑关系,并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领域。 在具体分析地理现象时 , 要注意地理原理的正确选择和合理解释及地 理原理和地理现象的有机衔接 , 避免出现机械的生硬搭配。如上题中 第(1)题实际上是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 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
强化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战略总评
地理新课标的《考试说明》,突出“以能力立 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的 命题指导思想,地理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调 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地 理事物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 力。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所有试题的 命制都体现了这四个方面,因此,强化学生四大 基本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所在。

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解读——掌握基本技能,轻松备战高考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这也是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关键。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和前提。

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各不相同,有的蕴藏在题干和文字材料中,有的蕴藏在地理图像和表格中,还有的蕴藏在试题的设问中,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试题中所有文字和图表,关注组成试题的所有文字信息,关注图像中各种符号信息和注记信息,最大限度地获取试题中的有用信息。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都承载着解答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精选细挑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或者是关键词。

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在阅读材料时,首先要将文字材料认真阅读一遍,不要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的关键信息,并标注在试卷上,以便后面重读材料时能够迅速找到关键点;其次,弄清题干中设问所涉及的知识点,要在材料中找到其可能包含的所有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与图示及设问相结合,为解答试题做好准备。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所以在判读时要分清主次,尽量在短时间内获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

在图中获取信息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图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是说图,把读图的思维过程及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说出来。

三是记图,注意把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记在脑海里。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 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 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 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 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 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 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 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每名考生选择一种观点做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 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所 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图7a
图7b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 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 亮的质疑提供论据。(8分)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 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 小)(6分)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 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 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 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 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 发展的贡献。(出口创汇;捕捞、 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6分)

高考地理应试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知识综述+真题再现+解题过程+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应试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知识综述+真题再现+解题过程+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应试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知识综述+真题再现+解题过程+答案解析)能力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力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高考地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能力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地理信息的分类(1)数字信息:数字信息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绝对数值,体现某地理要素的状态,该类问题多从地理要素的定性角度进行考查;另一类是变化数值,一般由一组不同数字组成,体现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该类问题多考查地理要素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及区域差异。

(2)自然地理要素信息: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自然地理要素,这些信息包含在题干、图示、图例中。

如气候、河流、植被、湖泊、地质构造、地形、气压、风向等要素。

(3)人文地理要素信息: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人文地理要素,如城市、居民点、农田、工业区、道路、桥梁、建筑等要素。

2.地理信息的获取(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承载着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

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

在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提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是说图,就是把读图的思维过程及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说出来。

三要记图,注意把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记在脑海里。

高三地理综合题

高三地理综合题

(三)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 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注意“影响”问题也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作答。 简要评价南方低山丘陵农业资源的开发条件,如何整治 和发展? 有利:光.热.水丰富;生物品种多样,产出高;土地类 型多样; 不利:多种气象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生活能源 短缺. 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
纬度位置.
气温高低:
海陆位置. 气压带风带位置 洋流.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气候成 因分析
降水多少:
经典回顾 2004广东高考32.读图9, 回答下列问题:(27分) (3)A图、B图所示都是 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 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32.答案要点: 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 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大气环流差异)、 洋流的影响等 。
一.明确问题类型,有效答题
(一)特征问题:
②地表环境特征 从自然地理角度, 主要从气候(冷、热、 湿、干),植被状况, 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 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一.明确问题类型,有效答题
(一)特征问题:
③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 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 长短)等方面概括.
交通点 (上海港 为例)
广州二模 31.(18分)图9是两类不同的农业景观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图11
(3)比较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差异。 (3)①:亚热带、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人 多地少(3分)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原广阔、地多人少、现 代农业科技发达、市场广大(3分)
深圳一模33.(14分)读 图16,完成下列问题。 (2)图中城市A、B、C、 D中,规模最大的是 D ,主 要原因是该城市: ① 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温暖; ② 海运条件好(位于沿海,海湾封冻期较短); ③ 农业基础较好(靠近普通农业区)

最新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官方版)

最新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官方版)

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2022年浙江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2022年浙江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基础知识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毒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按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i术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地理I)(一)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考试说明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地理Ⅱ)(一)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Ⅲ)(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考试说明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数字地球的含义第四部分城乡规划(选修Ⅳ)(一)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条件;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地区差异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二)城乡分布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三)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第五部分环境保护(选修Ⅵ)(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二)自然资源保护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人类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三)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四)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过程和危害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第六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大纲中对考核目标、考试范围等都作出了明确说明。

具体大纲内容如下: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依据考试大纲地理高考考核能力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获取地理信息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

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显见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图、统计图、联系图等图像所提供的符号、注记、数字、图例等信息;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综合能力测试七年来,地理信息的呈现特点:⑴教材之外的信息从原来课本插图的改编转向逐渐脱离教材,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会给出相应解释。

这些新信息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合理的假设和推理,不会给学生解题早成障碍。

⑵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便于学生阅读、考场读图、用图能力。

⑶信息情境化创设新情境,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⑷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试题提供信息十分简练,含有隐性信息,使信息不完整。

⑸提供组合信息组合信息是指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信息,它常常在学科内知识综合,或跨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呈现。

⑹逐步给出信息以简要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究完成。

基于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在审题时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

⑴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⑵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农业、工业、城市和人口等。

⑶时间特征;如某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某一时间段等。

2提炼地理信息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提炼,明确重要的、关键的、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

然尔逐条分析,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信息链(概念、原理、规律和过程),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

高中地理学情分析

高中地理学情分析

高中地理学情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也不在于区域记忆性的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基本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现实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新的案例情境面前呈现较大的区分度,这不仅是知识基础的差异,更是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差异。

研究不同层次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中的思维差异,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建构,把握学生思维的心理特质,进而能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因材施教,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例题】材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的著名国际海滨城市――坎昆开幕,本次会议将再次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问题】(1)图中甲地的自然带名称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自然带将可能向(北或南)扩展。

(2)结合材料二,对比墨西哥城和坎昆的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

(3)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石化工业,试分析其区位优势条件。

(4)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

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答题实例】学生A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带北(2)差异:①墨西哥城的月均温比坎昆低;②年降水量比坎昆少。

影响因素:①地形:墨西哥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②海陆位置:坎昆邻近海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

(3)①石油资源丰富;②海运便利;③靠近美国的消费市场。

(4)①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能耗产业;②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⑤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学生B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北(2)坎昆降水较多,坎昆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也受海洋影响大,而墨西哥城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评课稿

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评课稿

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评课稿____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一、考核能力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见下表)ⅠⅡⅢ(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准确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正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资料、数据、图标、图像、符号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的定性、定量的信息。

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包括图标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文字信息不仅给出解题的基础材料,还包含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

考生要根据文字信息明确试题的要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比较还是综合,是演绎还是归纳等,以及所考查的概念和原理,能力和方法、主题和观念等。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图形语言形式的信息是指各种类型的图形、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图、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物理:受力分析—运动距离轨迹】
(四川)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 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 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10~11题。 E 甲 乙
0° 30°
M
60°
N P
10. 由图文信息可知 A. 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 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C. 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D. 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11. 图示时刻 A. 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 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 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34.(32分) ⑴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 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 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⑵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 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 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 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 保险等。 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 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 (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觃模;拉动相关 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 域发展。
(2012年皖)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 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 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描述图中两个I 区的区位特点,幵分别分析其 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丼宜采取的主 要措施。(10分)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 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 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 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 原因。 答案:(1)辐射(2)平流(3)辐射 (4)辐射雾 形成原因: 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 (空气湿润); 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 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 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数学、物理】
(2012年全国大纲版)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 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 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 N 低压 高压 甲
0 40 80km
10.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西南风
11.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参考答案
1. 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2. 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任答 两个因素即可) 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 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 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3. 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 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 4. 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 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 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 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
(2008年粤)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 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 “雾都”之称。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 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 清晨。 资料二:见表1。
1.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 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3.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发展变化的视角
(2011皖)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 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 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 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 利用类型。完成27~28题。 27.图示区域土地 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012年闽)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 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 布。读图完成3~5题。
3.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4.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 觃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5.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 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 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数、理——自然地理要素运动, 如地球运动与大气运动; 化——环境污染、喀斯特地貌 如酸雨的形成与岩溶过程; 生——植物与环境、生态系统
如硬叶林与阔叶林的区别。
自然地理 综合性 人文地理
史——人文现象的形成与发展
如人口的迁移,地理环境发展;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甲 乙 丙 丁 戊 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 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 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 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PM2.5 (µg/m3) 140 160 70 170 340

200
等高线/m 河流 时令河
76° 75°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 由。(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 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1. 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 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 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 2. 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 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 响?(6分〉 3.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 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4. 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 丼措?(4分)
【时间尺度】
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 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1· 江苏)1992年至2003年格陵 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2011· 江苏)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 地理信息。
强化理解能力,运用已知能力 ——现学现用
(2012〃沪)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
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 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历史尺度
(2009鲁)艾丁湖的存在对吐 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 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 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答案】(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 (受东部山地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 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文科——提供解读地理信息的视角 第一、时间和空间的规角
第二、发展变化的规角
第三、辩证的规角 第四、动态的规角
【空间变化】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
(2012年浙)7.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 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 带性植被类型是( ) A. 落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8. 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 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 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