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109411 农村研究论文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
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11-02
信贷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整体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其信贷管理,控制风险的发生,有助于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但结合实际,却发现现状下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信贷业务操作及各项政策制度落实方面。[1]为了使农村信用社会信贷管理得到有效强化,现对“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意义重大。
一、农村信用社相关内容概述
(一)农村信用社定义
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属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之一。当中,存款为负债,而贷款则为主要的资产,此外其
中间业务则为转账结算的办理。农村信用社以直接的方式参与进了存款货币创造价值的过程当中。农村信用社最为突出的是“合作”,经合作机构将个人资金筹集,实现互帮互助,并最终使其存贷业务以及贷款业务活动得到有效开展。[2]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和农村、农民经济密不可分。因农业生产是分季节性的,所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便有所差异,基于此状况,贷款的数量、规模均会受到影响,因此农民往往很难获得贷款方面的支持。但从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经济生活考虑,又不得不为农民解决资金上的问题,为此农村信用社的成立及发展便对农民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上而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农民经济发展有着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联系性。
(二)农村信用社特点
第一,由农户及农村其他个人集资组合而成,作为一种合作式的金融组织,主要遵循“互帮互助”的原则。当中的业务经营,则是通过民主选举,进而让社员所指派的人员进行经营及管理,并且需要对社员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社员代表大会是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利机构。
2024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2024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一、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信贷支农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二、问题阐述
信贷额度有限: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额度普遍较低,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尤其是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趋势下,小额贷款已经无法满足部分农民的需求。贷款审批流程繁琐:由于缺乏现代化的信贷管理系统,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审批流程相对繁琐,延长了贷款发放的时间。这不仅影响了贷款的及时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时效性。抵押担保要求过高: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较为严格的抵押担保。这对于一些贫困或中等收入的农民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限制了他们获得贷款的机会。利率机制不灵活: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机制相对僵化,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
以某省农村信用社为例,该信用社近年来在信贷支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该信用社的信贷额度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其次,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导致部分农民在急需资金时无法及时获得贷款。此外,该信用社在抵押担保
方面要求过高,使得许多农民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担保而无法获得贷款。最后,利率机制不灵活,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时调整。
四、改进建议
拓宽信贷额度:农村信用社应逐步提高信贷额度,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通过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民提供不同类型的贷款产品。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农村信用社应优化贷款审批流程,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可以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引入现代化的信贷管理系统,实现贷款审批的信息化、高效化。降低抵押担保要求:针对当前抵押担保要求过高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考虑创新担保方式。可以通过引入农业保险、农业合作社等作为担保补充方式,降低农民的贷款门槛。同时,也可以探索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等新型抵押方式。建立灵活的利率机制:农村信用社应逐步建立灵活的利率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状况适时调整利率水平。通过合理的利率设定,既能降低信用社的贷款风险,又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加强风险控制:在扩大信贷规模、简化审批流程、降低抵押担保要求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应注重加强风险控制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工作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
报告
农村信用社推进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的经营管理体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当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论是推行股份商业化经营体制,或是推行了以县联社为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信贷管理依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度。为此,*拟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问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略作探讨。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
1、信贷管理运行体制。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运行推行的是集体管理决策、分级授信授权体制,从省级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都相应成立了信贷管理审查(咨询)、审批委员会(信用社设立审贷小组),各委员会下面还专业设置有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并辅助监事会的监督和理事长的否决作用。从程式上看,信用社为贷前调查岗,县联社信贷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为贷中审
查、评估岗,委员会(包括省、市两级咨询委员会)则为贷款的最终审批岗。这种采取民主化集约管理、程式化审查审批的模式,对于超过授信授权的贷款的确取到了规避信贷风险、防止“一长独大”、控制操作风险的效用。
2、信贷管理运行规则。农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是靠资金组织——资金运用——资金管理——资金利润的经营规则来生存和发展。准确的说,负债经营决定信贷资产扩张的规模和扩张的数量,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周转质量,信贷管理决定信贷资金的安全和质量,资金利润则是信贷管理运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赢利性。明显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在整个信贷资金管理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贷资金,也就管好了一盘棋和走活了一盘棋。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服务是金融行业的基本特征,也是农村信用社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服务已成为金融机构赢得客户、占据市场的竞争焦点,各种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各项服务品牌纷纷出笼,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服务功能的齐全日益成为凝聚客户的决定性因素;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地域环境限制、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致使服务功能难以与其它商业银行相媲美,服务质量更是大步滞后,服务的落后与不健全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金融服务竞争格局,打造好“服务”品牌,用服务吸引客户,用服务赢得利益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位信合人的深思;
一、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的现状
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依靠其网点多和人员多的优势,不断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加大支农服务力度,拓宽支农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效能,存贷款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攀升,社会影响逐步扩大,支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显现;如泰和县联社以全县20%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全县97%的农业贷款,各类贷款客户达2.72万户,存款客户达26.3万户,存款客户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近一半;
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仍是服务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农村信
用社广泛吸收农民的闲散资金,大力开展组织资金工作,各项存款增长很快;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加大了贷款投放,在做大做强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等传统信贷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开办了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贷款新品种;如泰和县联社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额的比重高达82%,贷款业务已成为最重要的资产业务,成为影响经营利润的最主要的因素;
农村信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贷是“农村”和“信贷”两个词汇的组合,其含义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域范围内, 以农村金融组织为中介的货借贷行为。目前, 经营农村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遍布广大农村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统一的农村金融体系中, 中国农业银行在经济实力上占有优势, 在整个农村信贷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
一、 农村信贷的现状
(一)农村信贷的供给结构
目前,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农户贷款主要依赖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两万多农户的调查,2008 年底,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4.8%,私人借款占63.3%,其它占1.9%。在作为传统农区的中部地区,农户来自银行的贷款仅占15.9%,私人借款则占了74.3%;东部地区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分也来自民间金融。2008年底,在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只占7.2%,全国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由1997 年的6.7%下降到2000年的6.1%,进而又下降到2008 年的5.6%。
(二)农村信贷的需求状况
农户的借贷资金既有生产性贷款又有生活性贷款。作为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农户,生产性资金与生活性资金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信用社和银行往往根据农户贷款是用于生产还是用于生活而决定是否放贷,农户的生活性贷款较生产性贷款更难得到支持。然而,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因此,当农户的生活性贷款得不到满足时,不仅农户的扩大再生产会受到影响,甚至简单再生产也可能难以维持。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提供的数据,农户借贷资金用于生活性用途的比重由1995 年的35.6%上升到2003 年的47.7%和2008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来源不稳定、
风险管理不足以及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
提出了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健全信
用评估机制的对策。通过对这些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
关政策和法规,提升信用社的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小
额信贷需求。通过这些努力,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将更好地发挥
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风险管理、信用评估、对策、研究、问题、展望、发展现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
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农村金
融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农村金融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
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资金来源
不稳定、风险管理不足、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
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
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农村信
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助力农
村经济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
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发展对策
定期开展各类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确保农村信用社人才队伍的持 续发展。
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体执行力。同时, 通过员工晋升通道和职业生涯规划,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信用社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 础。
06
结论与展望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意义
设定时间表和里程碑
为实施计划设定合理的时间表和里程碑,确保按计划有序推进,便于 监测和评估执行情况。
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支持
01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其健康
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02
强化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02
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规模
业务规模增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规模在逐步扩大,存款 、贷款等核心业务指标稳步增长。
市场份额提升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的重要力量。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覆盖面
服务网络覆盖广泛
农村信用社服务网络覆盖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便捷的金融 服务。
风险管理压力增大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农村 信用社面临的风险管理压 力也日益增大。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邓舒文李雷
来源:《商情》2013年第44期
小额信贷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尝试以来,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农村信用社中,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关系到其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质量,是农信社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农信社中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限制,分析了当前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促进小额信贷业务的长足发展。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现状分析对策
一、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
(一)小额信贷环境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整、统一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因此,农信社没有可供利用的农户信用信息平台,更没有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标准。作为农村地区的重要金融机构之一,农村信用社只能依照政策规定,依靠当地政府,利用自身的现有机构和人员,根据农户历史上欠贷和税费缴纳表现来笼统界定借款者的信用等级,建立当地农户的信用档案,从而决定是否对其发放小额贷款,而对该借款者的资产结构、潜在风险和信用道德水平方面则难以进行深入、准确地考察。
(二)小额信贷支农绩效不理想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相对贫困农户和中低收入者。因此,若处于普遍贫困的地区,农信社因其资助范围、资助标准等问题,就只能针对于相对贫困而非绝对贫困的农户提供贷款,这就造成最需要贷款扶持的绝对贫困农户却得不到相应的金融服务。而且,绝对贫困农户最需要的往往是扶贫性贷款而非商业性贷款,这就导致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与现实贫困农户金融需求错位。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农业银行逐渐撤离农村,乡镇企业和种养大户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需求日益增加,农村信用社更多地把小额信贷推向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和种养大户,阻碍了农村信用社对贫困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拓展。
浅议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
浅议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摘要】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贷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来源、存在的问题、有效策略、技术手段应用和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探讨。文章指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发展背景、重要性、风险来源、管理问题、管理策略、技术应用、提升管理水平、建议、加强必要性、发展方向、总体建议。
1. 引言
1.1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背景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信用社是国家实施“三农”政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扶持农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信用社扮演着连接政府政策与农村实际需求的桥梁作用。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是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需要。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填补了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空白。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还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做好服务,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背景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受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将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信用社是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金融为宗旨的社会组织,它的出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
中国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十万亿元,业务领域越来越广泛,服务对象也逐渐多元化。由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二、存在问题
然而,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缺口
说到农村金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资金。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资金缺口的问题。加之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与之相关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是中国农村信用社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二)服务质量
虽然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服务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农村信用社的营销模式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三)信息化程度低
与城市信用社相比,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农村地区的落
后设施、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不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开展和效率提升。
(四)社员自管能力差
中国农村信用社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所以社员普遍是农村居
民和企业。但许多农村居民和企业并没有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也加大了中国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当前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对策思考学习心得
02
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需要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 合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 求。
03
未来,我希望能够在农村信用 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中发挥自 己的专业优势,为推动当地经 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对策实施方案及效果预测
实施方案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实施方案, 包括改革治理结构、优化业务模式、提升 风险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培养等。
经营效益
02
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利润水平较低,与同行业的
平均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经营效率
03
农村信用社的运营效率相对较低,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பைடு நூலகம்。
业务发展
传统业务
农村信用社的传统业务主要包括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业务,这些业务的发展 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贷款审批周期长、服务范围有限等。
目标设定
为了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农村信用社需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包括提高 市场份额、增强资本实力、扩大业务范围、 提高客户满意度等。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各 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金融事业
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农村信用社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不断创新,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为当地经济社 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决信贷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切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建立一个保证信贷业务大发展、快发展、有效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目前全体信合员工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当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从规范的角度考虑,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不系统、不全面,未建立有效的制度制约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三违”现象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容易诱发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
2. 不良贷款增长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不良贷款作为制约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在农村信用社同样表现的非常突出,清收盘活工作任重而道远。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存量清收难度越来越大,而新的不良贷款又陆续显现,大量潜在的不良贷款逐步暴露。同时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和信贷管理的粗放,信贷规模盲目扩张,大额贷款增长较快,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
3. 信贷业务操作不规范,基础管理薄弱。目前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信贷业务种类较多,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合同文本管理混乱,在信贷实践中,合同文本使用不正确,基本要素填写不完整、不规范、担保手续不落实的问题较为突出。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完整,实用性不强。加之多年来,农村信用社重业务、轻管理,重发展、轻风险的现象较为普遍,信贷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这与快速发展的信贷业务极不相称。
4. 各项政策制度未得到有效贯彻执行。首先贷审会和审贷小组运作不规范。在目前的信贷工作中,贷审会和审贷小组运行不规范,有的审贷小组根本就未履行职责或未完全履行职责,形同虚设。其次权限管理未认真贯彻落实。超权限、变相超权限、调查不实、审查不严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同时授权制度不科学,联保贷款权限偏大。同一客户存在多头贷款、交叉贷款现象,大额贷款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经营社不科学匡算资金头寸,不执行资金计划管理,盲目放贷,造成资金硬缺口,短期内支付困难,给信合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三是部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对贷款管理责任相互依赖,相互推诿。四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致使个别信贷人员侥幸心理和依赖思想严重, “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寻求合理的对策来加以改进。本文将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考。
2.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现状分析
2.1 信贷管理流程不够顺畅
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流程繁琐、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由于农村信用社通常规模较小,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导致信贷审批流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此外,由于信贷管理流程复杂,信贷员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了信贷审核进程。
2.2 信贷风险管控不够完善
在信贷管理中,农村信用社往往存在着风险管控不够完善的问题。由于信贷需求多样化,且农村信用社的客户主要是以农民为主,对借贷风险的认知不足,容易导致不良贷款增加。此外,农村信用社在借贷审核过程中对担保物的评估不准确,也容易产生信贷风险。
2.3 信贷政策不够明确
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政策不够明确的问题。由于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受地方政策影响较大。然而地方政策的改变往往不连贯,导致农村信用社难以准确把握不同政策的调整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信贷管理。
3. 对策思考
3.1 推动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
农村信用社应推动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信贷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信贷管理流程应简化,利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自动化审批等功能,降低办事流程的繁琐性,提高办事效率。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众所周知,信贷资产是金融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之一,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重视金融资产管理,加强信贷员管理工作。信贷员作为信贷资产的直接掌控者,可以说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直接相关,信贷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甚至关系到农信事业的长远发展。如何以人为本加强信贷管理,促进农村信用社整体发展,笔者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标签: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
1 当前信用社信贷员管理现状
信贷员队伍存在的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二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而且相当一部分员工因年龄大,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已经老化,其知识更新能力弱,难以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电子化的需求,甚至有个别员工连电脑启动都不会。三是工作压力大,贷款管理难度大。信用社贷款普遍存在金额小,笔数多,客户分散的问题,贷款管理难度大。四是后备队伍建设不够。
2 对策与建议
上述问题存在由来已久,信贷员队伍建设的滞后必然引起的是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难以控制,直接影响信用社的长期稳定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完善以下五个机制入手,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2.1 完善人员配置机制
一是合理核定信贷岗位。合理设置信贷岗位,避免信贷投放单兵作战,在有条件的信用社逐步实行个贷、企贷、按揭贷款中心管理,按贷款类别设置不同客户经理,集中投放管理。并对不同的贷款部门实行不同的岗位补贴。二是充实调整信贷人员。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民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成绩突出的,要优先提拔,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活力。三是完善进出机制。信用社网点绝大部分在农村,面对的客户分散、户数多,很多客户的资料都是由信贷员下乡摸索掌握的,甚至有些客户资料并无纸质或电子资料记载,全由信贷员自己一手掌握,信贷员轮换或调换很可能会造成客户流失和信息缺失、断档。因此要循序渐进,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一方面建议畅通进入渠道。对信贷岗位实行招考,实行两年一考或三年一考,通过考试考核的调整到信贷岗位,以引入竞争机制,激活信贷队伍潜能;另一方面建议合理分流。根据信贷岗位人员配置现状,对不符合现有信贷岗位需求的人员采取换岗、待岗、下岗等方式分流;逐步逐批进行,最终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信贷队伍。四是强化后备力量建设。通过信贷员招考考试暂不能进入信贷员队伍的,纳入后备人才,在信贷人员出现缺失的时候,迅速安排补充到信贷岗位。
当前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对策思考
当前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对策思考
引言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地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本文将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现状分析
1.1 资金来源不稳定
传统上,农村信用社主要依靠储蓄的方式获取资金。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
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导致农村信用社的存贷资金规模日益扩大。由于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范围相对较窄,资金来源不够丰富多样化,导致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不高。
1.2 业务创新不足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主要以储蓄、贷款和结算为主。虽然这些业务能够满足
基本的金融需求,但是对于农民的金融创新需求来说显得有些单一和滞后。缺乏针对农村特色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1.3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农村信用社在面临资金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薄弱,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其次,农村信用社在贷款管理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导致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最后,农村信用社对于市场波动和变化的敏感度较低,没有及时调整金融业务策略。
二、对策思考
2.1 多元化资金来源
为了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方式。例如,可以积极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的信贷合作关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此外,可以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一步投资农村信用社,促进其资金规模的扩大。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信贷风险
也日趋显现,不良信贷资产额和不良资产的比率居高难下。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现状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
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当前有部分贷款操作程序采取
自上而下,先取得上级贷款意向,再向下逐级办理,致使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错
误认为既然上级已经有贷款意向,我们就遵照办理。这种与商业银行自下而上实
行贷款营销的逆程序操作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造成第一
手调查材料就不深入,可能存在材料的虚报却没有被发现的事实,为以后的信贷
风险埋下隐患。
(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主要反映在:一是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贷前调查缺乏科学全面的调查论证,信贷人员有时凭贷款人口头陈述就草率
做出决定;贷时审查,有的其实就是领导一人说的算;贷后检查则是走马观花,
有的贷款放了以后,就再无人问津。二是贷款担保抵押徒有虚名,信用社为了降
低贷款风险,对一些贷款实行担保、抵押,但在贷款发放上,只注重对贷款方资
信的审查,却疏于对担保方资格的审查,造成担保不实,对抵押贷款,有些抵押
品既不评估,也不登记,且变现能力差,造成多头重复抵押,形成不应有的贷款
风险。
(三)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一是贷时审查与贷款审批有待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众所周知,信贷资产是金融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之一,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重视金融资产管理,加强信贷员管理工作。信贷员作为信贷资产的直接掌控者,可以说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直接相关,信贷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甚至关系到农信事业的长远发展。如何以人为本加强信贷管理,促进农村信用社整体发展,笔者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标签: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
1 当前信用社信贷员管理现状
信贷员队伍存在的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二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而且相当一部分员工因年龄大,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已经老化,其知识更新能力弱,难以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电子化的需求,甚至有个别员工连电脑启动都不会。三是工作压力大,贷款管理难度大。信用社贷款普遍存在金额小,笔数多,客户分散的问题,贷款管理难度大。四是后备队伍建设不够。
2 对策与建议
上述问题存在由来已久,信贷员队伍建设的滞后必然引起的是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难以控制,直接影响信用社的长期稳定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完善以下五个机制入手,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2.1 完善人员配置机制
一是合理核定信贷岗位。合理设置信贷岗位,避免信贷投放单兵作战,在有条件的信用社逐步实行个贷、企贷、按揭贷款中心管理,按贷款类别设置不同客户经理,集中投放管理。并对不同的贷款部门实行不同的岗位补贴。二是充实调整信贷人员。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民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成绩突出的,要优先提拔,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活力。三是完善进出机制。信用社网点绝大部分在农村,面对的客户分散、户数多,很多客户的资料都是由信贷员下乡摸索掌握的,甚至有些客户资料并无纸质或电子资料记载,全由信贷员自己一手掌握,信贷员轮换或调换很可能会造成客户流失和信息缺失、断档。因此要循序渐进,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一方面建议畅通进入渠道。对信贷岗位实行招考,实行两年一考或三年一考,通过考试考核的调整到信贷岗位,以引入竞争机制,激活信贷队伍潜能;另一方面建议合理分流。根据信贷岗位人员配置现状,对不符合现有信贷岗位需求的人员采取换岗、待岗、下岗等方式分流;逐步逐批进行,最终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信贷队伍。四是强化后备力量建设。通过信贷员招考考试暂不能进入信贷员队伍的,纳入后备人才,在信贷人员出现缺失的时候,迅速安排补充到信贷岗位。
2.2 完善培训机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是企业素质的集中体现,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是改善农村信用社信贷质量的关键。要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机制,保持信贷人员教育、培训、技能、知识更新等工作的持续开展。一是建立专门培训师资。信贷员培训县联社也开展过一些,上课的老师多是信用社的业务骨干,业务是熟练的,但是授课技巧却有所欠缺,能做但讲不好是经常现象。如果请外面的老师,有讲台经验,但不懂信用社的业务,讲得与信用社的实际常常脱节,这就造成了外师不懂行,内师不懂教的局面。因此建立专门的培训师资对长期的培训是有裨益的。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在优秀员工中挑选出业务精炼又具有较好表达能力的员工,首先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授课技能,并组织他们到商业银行培训学校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打造一批理论联系实际、既懂业务又能演讲,能文能武的老师。二是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培训课程既要涵盖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等短、平、快类培训,更要涵盖现代营销、农业生产、市场经济规律、企业财务、团队建设、风险防范、沟通技巧、职业道德等各方面内容。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在培训方式上把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自学、电化教学、案例分析、场景模拟、拓展训练、外出考察、现场观摩、技术比赛、演讲交流、实习讨论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達到培训效果。
2.3 完善考核机制
首先要建立信贷风险补偿金。在确保信贷员每月最低工资限额的前提下,要求信贷员从绩效工资和奖励工资中拿出相应比例,按照包收存量和增量贷款的一定比例定期上缴风险补偿金,在年末根据该名信贷员贷款收回率和利息收回情况考核后按比例返还。二是实行信贷员等级制度。根据责任人直接发放的贷款和管理的贷款两大类,将信贷员等级设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系数绩效工资,享有不同贷款发放权限。并实行按季考核,按年评定,动态管理。确保信贷员收入与业绩真正挂钩。其三是突出奖励机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以及其他突出事迹的信贷员在精神层面上授予奖状、荣誉称号、通报表扬;在物质层面上给予一定的奖金或在年度内提高信贷员等级或提高工资系数等物质奖励;另外可以把信贷工作经历与职务升迁挂钩,将之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
2.4 完善制度落实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贷款制度和办法,基层农村信用社应以此为契机,狠抓信贷管理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信贷基础,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的教育,增强责任感。按照信贷基础管理基本规范要求,组织信贷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深入理解,全面掌握,把学习和落实制度作为合规经营的重要保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通过周例会、业务集中学习,分析典型案例,以案例教学,进一步强化客户经理的责任意识。二是落实责任人制度,实行一对一的服务与监管,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的用人机制,农村信用社所设的每一名客户经理要对某一个企业负责,客户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客户经理要尽职尽责,多到企业检查,随时撑握企业经营动态,控制好第一还款来源。要求客户经理到企业检查时多观察、勤思考,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重
大事项专项报告。联社领导要加强督办,对客户经理发现和报告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企业经营重大事项或发现贷款风险点时要及时组织专项检查。三是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行逐户按月监控督查制度。客户经理每月进行一次贷款序时检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材料购进到销售,资金使用到货款回笼各环节进行监督,监督企业是否按贷款合同的规定使用贷款,有无挤占挪用,监测企业销售货款是否及时归行等,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是坚持实行不定期地交叉检查和集中检查制度。要求每季至少组织一次交叉检查,通过提高检查频率,掌握企业法人代表的思想变化和经营状况,查找信贷风险点,既有效防范信贷管理内控风险,又可促使信贷人员相互间查漏补缺。五是加强信贷人员廉洁从业教育。主抓信贷的信用社客户经理要加强自身修养,在从事信贷业务工作中要廉洁奉公,切不可对企业“吃、拿、卡、要、报”,同时信用社要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切实维护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
2.5 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一是完善风险监督机制。找出贷款流程的各个风险点,明确各岗位职责和风险,定人定岗、定岗定责,合理确定制约措施,最大限度地规范、控制、约束易产生风险的操作行为。一旦风险产生,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一目了然。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二是建立纠正和预防、控制机制。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如建立县联社抵押物现场鉴定,由县联社成立鉴定小组,负责对贷款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及市场实际价值现场鉴定;再如建立县联社法律咨询机构,配备既懂法律,又懂金融业务的骨干为法律顾问,对大额贷款进行法律审查;建立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采取具体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不断评价、发现、改进信贷员行为。三是严格问责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并经常性开展法律法规制度学习,切实加大对违规违纪放贷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发放贷款形成不良的实行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强化信贷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实现信用社信贷业务依法合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