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2024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2024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2024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一、现状分析作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信贷支农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二、问题阐述信贷额度有限: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额度普遍较低,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

尤其是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趋势下,小额贷款已经无法满足部分农民的需求。

贷款审批流程繁琐:由于缺乏现代化的信贷管理系统,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审批流程相对繁琐,延长了贷款发放的时间。

这不仅影响了贷款的及时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时效性。

抵押担保要求过高: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较为严格的抵押担保。

这对于一些贫困或中等收入的农民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限制了他们获得贷款的机会。

利率机制不灵活: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机制相对僵化,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以某省农村信用社为例,该信用社近年来在信贷支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信用社的信贷额度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其次,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导致部分农民在急需资金时无法及时获得贷款。

此外,该信用社在抵押担保方面要求过高,使得许多农民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担保而无法获得贷款。

最后,利率机制不灵活,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时调整。

四、改进建议拓宽信贷额度:农村信用社应逐步提高信贷额度,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

通过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民提供不同类型的贷款产品。

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农村信用社应优化贷款审批流程,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审批效率。

同时,可以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引入现代化的信贷管理系统,实现贷款审批的信息化、高效化。

降低抵押担保要求:针对当前抵押担保要求过高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考虑创新担保方式。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来源不稳定、风险管理不足以及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健全信用评估机制的对策。

通过对这些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升信用社的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小额信贷需求。

通过这些努力,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将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风险管理、信用评估、对策、研究、问题、展望、发展现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农村金融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资金来源不稳定、风险管理不足、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助力农村经济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资金来源不稳定、风险管理不足、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等。

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有效性,为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现状1、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基层以下撤退,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表现1、道德风险:与其他贷款不同,小额信贷以其“无需提供贷款抵押”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扶贫功能,降低了抵押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成本。

但其缺陷是农信社对“无需提供贷款抵押”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从农村信贷机构方面看,有的农村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对信贷人员行为的管制和激励机制,有的农村信贷机构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很好地处理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收回过程中的调查、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风险管理工作,这是导致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

从农户方面看,由于受小额信贷无抵押的影响,农户产生依赖思想。

一部分农民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贷款,是“救济款”,是不需要偿还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贴息贷款,还款意识薄弱,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

有少数农户从贷款一开始就无还贷念头,存在恶意拖欠行为。

由于居住集中,有些农民会效仿自己的邻居、亲朋好友恶意拖欠贷款,甚至不理解主动还贷的行为。

还有个别农户把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转手放高利贷以牟取不法利益。

有的借用信用证、身份证,冒名借用小额信用贷款。

有的“凑零为整”,最终使贷款集中于一家一户。

种种情况说明由农户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2、利率因素: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

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

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范文一、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社会环境看1.农业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拿出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农业,但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现不稳定并有相对下降趋势,尤其是县乡财力十分困难,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更加剧了农业资金缺短的状况。

2、农村信用环境差。

由于宣传不到位,认识上出现偏差,以至有的农民错误地将农业贷款看成扶贫救济款,盲目申贷、张冠李“贷”,直接影响到农业贷款的发放、使用与回收。

由于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不稳定,支农贷款风险高,信用社存在普遍的“惧贷”、“惜贷”心理,有富余资金不愿投放。

由于金融、法律意识差,甚至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造成信用社的部分贷款被“悬空”,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逐年减慢,交易成本偏高,严重降低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

赖债现象还在一些农户中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的积极性。

3、农业贷款风险大、利润低。

近年来,我市农村信用社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在信用社的支持下,我市的棚蔬生产、水果鲜储、养殖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大大改善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农业贷款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农民收入微薄,还要支付吃、穿、住、用、行、子女上学、医疗等费用,所剩寥寥无几。

如果遇上天灾人祸,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一是信贷需求主体数量大,高度分散,经营规模小;二是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大;三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交通通讯条件差,信息传递不便;四是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

土地承包权抵押存在很大的难度,农民缺乏其他的抵押品,又没有专门的担保基金或机构为农户提供担保。

由于农业保险萎缩,一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大批农民和农业企业遭受严重损失,无力归还贷款,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缺乏信用体系建设、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等。

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缺乏信用体系的建设导致信用评估不足,影响信贷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信贷风险难以评估和控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信贷质量不稳定和风险偏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如何提升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问题、对策、信用体系、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发展建议、研究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信用体系建设、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和效益。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推动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金融工具。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研究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前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瓶颈和挑战。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等方面,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原因,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向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结算、支付等业务。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信用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1. 市场需求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需求不足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相对匮乏,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居民和企业的融资需求较小,导致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影响了资金的回收和再利用,增加了信贷风险。

2. 风险管理不完善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人力资源和经验积累有限,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方面容易出现风险管理漏洞,导致信贷风险的加大。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足,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3. 不良贷款率较高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一直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

由于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实力较弱,还款意愿不强,同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审查和追索能力有限,导致不良贷款率较高。

不良贷款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增加了信贷风险。

二、应对措施1.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提高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2. 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和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可以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提高贷款的灵活性,增加贷款的吸引力,减少不良贷款率。

3. 加强信用评估和审查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估和审查工作,严格把关贷款的发放,确保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提高贷款的履约率。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在乡村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服务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现状1. 规模小、业务简单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规模普遍较小,多数信用社的资产规模在数亿元以下,业务主要集中在吸收存款、放贷和理财产品销售等简单业务上,缺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2. 风险管理不足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小、业务简单,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问题频发,导致不良资产不断增加,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稳定性。

3. 人才短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为基层员工,缺乏专业化、专业化水平低,从业经验不足,导致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经营能力有限。

4. 技术水平落后农村信用社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现代化的金融管理系统和风控系统,对于线上金融服务的开展不够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

二、对策和建议1. 加大资本注入,提升规模和实力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引进外部资本、吸引社会资金等途径,增加资本金的注入,提升自身的实力和规模,在充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开展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2.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强化信贷审查和风险评估,加强对信贷资产的监管和管理。

3. 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人才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水平和从业技能,同时引进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带动整个团队的专业化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4. 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农村信用社应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建设先进的金融管理系统和风控系统,推进线上金融服务的发展,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1.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寻求合理的对策来加以改进。

本文将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考。

2.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现状分析2.1 信贷管理流程不够顺畅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流程繁琐、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通常规模较小,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导致信贷审批流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

此外,由于信贷管理流程复杂,信贷员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了信贷审核进程。

2.2 信贷风险管控不够完善在信贷管理中,农村信用社往往存在着风险管控不够完善的问题。

由于信贷需求多样化,且农村信用社的客户主要是以农民为主,对借贷风险的认知不足,容易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此外,农村信用社在借贷审核过程中对担保物的评估不准确,也容易产生信贷风险。

2.3 信贷政策不够明确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政策不够明确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受地方政策影响较大。

然而地方政策的改变往往不连贯,导致农村信用社难以准确把握不同政策的调整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信贷管理。

3. 对策思考3.1 推动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农村信用社应推动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信贷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

信贷管理流程应简化,利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自动化审批等功能,降低办事流程的繁琐性,提高办事效率。

3.2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同时,应加强对担保物的评估,确保担保物能够对贷款起到有效保障作用。

此外,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健全的不良贷款管理制度,对不良贷款进行及时催收和处理。

3.3 加强政策指导与支持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指导与支持。

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对策引言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信贷支农工作一直都是农村信用社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经济新形势的出现,信贷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农村信用社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以确保信贷支农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技术支持在新形势下,加强技术支持是农村信用社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重要对策之一。

农村信用社应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高效的信贷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农村信用社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借款人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不良贷款的风险。

此外,农村信用社还应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信贷素质和还款能力。

完善信贷产品另一个重要的对策是完善信贷产品。

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应根据不同农户的需求推出更多样化、差异化的信贷产品。

比如,针对大规模农业企业可以提供长期、大额的信贷支持;对于小微农民可以推出灵活、低利率的小额贷款产品。

农村信用社还应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信用担保业务,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加强合作与联动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与联动是农村信用社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必备对策。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与农业相关企业、乡村合作社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提高信贷支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应与政府部门、银监会等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信贷支农工作。

通过合作与联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进一步提高信贷支农的服务水平。

创新服务模式在新形势下,创新服务模式是农村信用社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重要对策之一。

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建立线上信贷平台、推广手机银行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

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可以推出信贷+农技+农资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农业发展。

此外,农村信用社还可以开展信贷咨询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户的金融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在新形势下,加强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关键对策。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农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发展和服务水平。

农信社经营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导致管理混乱,决策不够科学,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农信社经营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部分农信社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决策不准确,风险控制不到位。

农信社经营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动力,无法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导致其在金融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面对这些问题,农信社迫切需要改善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适应新时代金融发展的需求。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才能实现农信社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对策的必要性对策的必要性是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变革,传统的农信社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和加强农信社的经营管理。

当前农信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管理混乱、风险不断增加、服务水平下降等,因此必须及时制定相关对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对策的必要性在于通过改进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提升其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求。

对策的制定也是为了提高农信社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社会效益,推动农信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策的必要性不仅体现了对农信社未来发展的关注,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农信社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农信社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农信社的性质和规模较小,管理机制往往比较简单,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漏洞。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流程,会导致农信社在经营活动中出现失误和漏洞。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当前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农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环境变化,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一系列经营管理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现状进行浅议,并提出一些建议对策。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现状1.规模小、经营效益低。

农村信用社整体规模偏小,资金储备和信贷规模有限,经营效益不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

2.业务结构单一。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存款、贷款为主,缺乏多元化金融服务产品和业务。

3.管理水平低下。

部分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科学化的经营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风险。

4.人才缺乏。

农村信用社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难以适应金融市场竞争的需要。

5.信息化程度低。

部分农村信用社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滞后和不足,缺乏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影响了业务办理和服务水平。

二、对策建议1.加大金融资源整合力度。

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整合现有的金融资源和资金,在合规的情况下,实现规模扩大和经营效益提升。

可以引导农村信用社开展金融合作,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

2.推进多元化业务发展。

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业务,比如开展小额信贷、农村电商、金融理财产品等业务,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提升经营效益。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4.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农村信用社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农民金融体验。

5.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

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

三、结语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一系列的经营管理问题,需要从整合金融资源、拓展多元化业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大改革力度和创新举措,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众所周知,信贷资产是金融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之一,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重视金融资产管理,加强信贷员管理工作。

信贷员作为信贷资产的直接掌控者,可以说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直接相关,信贷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甚至关系到农信事业的长远发展。

如何以人为本加强信贷管理,促进农村信用社整体发展,笔者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标签: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1 当前信用社信贷员管理现状信贷员队伍存在的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

二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而且相当一部分员工因年龄大,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已经老化,其知识更新能力弱,难以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电子化的需求,甚至有个别员工连电脑启动都不会。

三是工作压力大,贷款管理难度大。

信用社贷款普遍存在金额小,笔数多,客户分散的问题,贷款管理难度大。

四是后备队伍建设不够。

2 对策与建议上述问题存在由来已久,信贷员队伍建设的滞后必然引起的是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难以控制,直接影响信用社的长期稳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完善以下五个机制入手,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2.1 完善人员配置机制一是合理核定信贷岗位。

合理设置信贷岗位,避免信贷投放单兵作战,在有条件的信用社逐步实行个贷、企贷、按揭贷款中心管理,按贷款类别设置不同客户经理,集中投放管理。

并对不同的贷款部门实行不同的岗位补贴。

二是充实调整信贷人员。

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民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

成绩突出的,要优先提拔,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活力。

三是完善进出机制。

信用社网点绝大部分在农村,面对的客户分散、户数多,很多客户的资料都是由信贷员下乡摸索掌握的,甚至有些客户资料并无纸质或电子资料记载,全由信贷员自己一手掌握,信贷员轮换或调换很可能会造成客户流失和信息缺失、断档。

因此要循序渐进,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

一方面建议畅通进入渠道。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从某一个方面去努力是不行的。

既不能脱离农村信用社的实际,不顾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土壤,而简单适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办法。

我们应该敢于正视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村金融环境变化的现实,制定与时俱进的管理措施,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营运的同时,努力实现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提高。

笔者现就做好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谈以下粗浅看法。

一、存在问题众所周知,信贷管理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其位置重要、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大会讲、小会讲,不断警示每一位干部职工。

近年来,舞钢市农村信用社信贷运行总体情况平稳,贷款质量逐步提高,但就全辖信用社整体情况来看,贷款质量不容乐观,仍存在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前清后增、“源源不断”等现象,且部分社的问题还相当严重。

如果我们不引起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势必会影响我们全辖的整体工作,会丧失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也会阻碍全面铺开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通过结合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梳理,当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贷新还旧、收息换据、债务置换,将本来有问题的贷款或者说非正常贷款通过这些手段人为转为正常贷款。

这些弄虚作假、靠调整贷款形态来应付检查和盘活资金的做法,不仅违反了信贷管理规定和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原则,而且也误导了联社的整体经营决策,为以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信贷管理落后。

良好的信贷管理有助于信用社及时识别、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然而从部分信用社的信贷运作的全部过程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信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问题。

1、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

完整的信贷档案可以帮助信用社提高贷款质量并减少贷款损失。

然而有些信用社并没有重视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信贷档案不完整,记录要素不全,信息反映失真,分散管理,没有明确的档案存档、借阅和检查制度等问题。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1. 引言1.1 农村信用社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渠道,农村信用社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融资支持,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村信用社的设立和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信用社除了在农村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还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金融的衔接。

农村信用社通过发展信贷、储蓄、支付等业务,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1.2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现状目前,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信贷违约风险、信贷集中度风险和信贷政策风险。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客户多为农村居民和农村小微企业,信用状况较难准确评估,容易导致信贷违约。

由于农村信用社在某些地区的信贷集中度过高,一旦发生不良贷款,就会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安全造成影响。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不够完善,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风险。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现状值得关注。

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农村信用社能够稳健发展。

2. 正文2.1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是评估信贷活动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过程,通过对风险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帮助农村信用社更好地识别、管理和应对信贷风险。

在进行信贷风险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需要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和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包括贷款审批标准、利率制度、风险评估方法等,以确保这些政策和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是当前金融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挑战之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客户主要是以农民和小微企业为主,这些客户的信用状况多样化,信贷风险也较高,因此如何有效地分析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服务功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村信用社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信贷风险。

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信贷风险的分析可以帮助农村信用社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风险的来源和性质,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对策和措施。

研究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和制度,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研究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还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了解,提高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

深入研究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意义重大,对于推动农村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增长具有重要价值。

2. 正文2.1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是对农村信用社在贷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信贷风险的来源、评估方法、对策以及监控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

市场风险主要涉及市场波动、利率变化和汇率风险等因素;信用风险则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或无法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制度和流程可能存在的不足或错误;流动性风险则是指在缺乏足够现金流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满足借款人的提款需求;法律风险则是指因合同条款不清晰或违约等原因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民的金融服务机构,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发展迅速,小额贷款市场也越来越繁荣。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信用评估不足很多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缺乏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往往仅依赖于农户的口头承诺,没有对农户的真实还款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这很容易造成风险的积累,不仅浪费了社会资金,还给银行和农户都带来很大的损失。

2.抵质押物价值低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很多农村信用社主要借助的是农户的土地和房屋等抵押物。

但由于很多农村地区的土地和房屋价值较低,抵押物的价值很难满足银行的抵债要求,这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范围和风险。

3.领导补贴标准过低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中很多都需要领导的财政支持,但由于扶持的标准过于低,补贴金额很难满足农户的需求,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4.管理水平不足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导致风险控制方面的资源不足。

特别是在小额贷款市场较为混乱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很难避免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纷争和难题。

二、对策建议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可以通过对农户的信用、还款意愿、应经验的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水平。

2.加强抵押物价值评估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应更加注重对抵押物价值的评估,应该加强对农村的土地和房屋的合法性核查,确保抵押物能够满足银行要求的抵债能力。

3.提高领导补贴标准领导应该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应提高对农户小额贷款的财政补贴标准,让更多的农户可以享受到小额贷款的便利。

4.加强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从业素质,强化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为了解决市场的混乱局面,应积极与其他同业机构加强沟通。

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一、引言信贷队伍在金融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我们也不可忽视信贷队伍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一级段落标题:风险管理不完善1. 风险识别能力较弱很多信贷队伍在风险识别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不能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并对潜在违约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这导致了不少坏账和资产损失,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

2. 信息不对称由于缺乏与外部机构和内部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信贷队伍无法获得准确全面的客户信息。

信息不对称使得放贷决策变得困难,很多时候只能依靠经验判断,导致错误决策频繁出现。

3. 控制措施不足现有的控制措施往往不能起到预测和控制风险的作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一些信贷队伍缺乏合适的风控体系,导致过度放松对借款人的审核和追踪,增加了信贷违约的风险。

三、一级段落标题:效率低下1. 流程繁琐许多信贷队伍存在流程庞杂、审批耗时长等问题。

传统的手工操作和大量文件资料的处理方式导致了反应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客户快速发展业务的需求。

2. 制度僵化一些信贷队伍拘泥于传统作业模式,刻板固化,无法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此外,部分人员素质也相对较低,缺乏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3. 信息技术支持不足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信贷队伍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

它们缺乏完善的数字化平台与系统支持,在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决策等方面存在较大局限。

四、一级段落标题:建议与措施1.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培养信贷队伍应加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对客户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水平。

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和信息交流,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创新技术手段,提高操作效率引入先进的信息科技,并加强对信贷队伍成员的数字化能力培训。

建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工作流程,优化审批等环节,实现审批时间的缩短和效率的提升。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农村信用社推进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的贫困地区经营管理体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当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论是推行股份商业化营运体制,或是推行了以县联社为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信贷管理依然是农村村委信用社经营管理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不断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度。

为此,本文拟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问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略作探讨。

(一)目前农村经济实体信贷管理运行由于目前的现状1、信贷管理运行体制。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废止信贷管理运行施行的是集体管理决策、分级贷款授权体制,从省级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都相应地市级成立了信贷管理审查(咨询)、审批委员会(信用社设立石蜊小组),各委员会下面还设置有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并辅助监事会的监督和理事长的否决作用。

从程式上看,信用社为贷前调查岗,县联社信贷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政府部门为贷中审查、评估岗,委员会(包括省、市两级咨询专业委员会)则为抵押贷款的最终审批岗。

这种采取民主化集约运营管理、程式化审查审批的模式,对于超过授信直接销售授权的贷款的确标示出了规避信贷风险、防止“一长独大”、控制操作风险的效用。

2、信贷管理运行标准。

农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是靠资金组织——资金运用——资金管理——资金利润的经营规则来生存和发展。

准确的说,负债经营决定信贷资产规模扩张的规模和规模扩张的数量,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周转质量,信贷管理决定信贷资金的断然公共安全和质量,大笔资金利润则是信贷管理运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赢利性。

明显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在信贷资金管理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贷资金,也就管好了一盘棋和走活了一盘棋。

3、信贷管理评级授信流程。

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信贷队伍是银行、金融机构中最关键的一环,他们不仅直接参与贷款业务的审批与管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参与了各类业务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工作。

因此,信贷队伍的素质和素养直接关系到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盈利能力、市场形象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现在不同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队伍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本文从五个角度分析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素质受限和决策级别低。

目前很多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多年来对技术、管理和态度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了信贷队伍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素质问题。

另外,目前许多银行或金融机构还存在着一些相对封闭的决策流程,在决策的过程中,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意见无法得到有效传达和执行。

建议: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可持续的专业素质培养系统。

这意味着需要在教育、考核和奖惩等方面开展全面的体制建设,为信贷队伍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和条件。

同时,信贷人员的决策权应该适当提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判断和作出决策。

二、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控制不足。

由于缺乏信息共享和分析能力,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容易陷入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中,这会导致信贷审核和风险控制的效果不佳。

另外,一些银行为了追求效益,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利益输送现象,让信贷业务失去了自身应有的良好风险控制和信用体系,直接促进了金融风险的内生性扩散。

建议:建立全面高效的信息共享系统,包括企业信用报告、贷款记录、个人征信等方面,这可以促进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在风险控制方面,银行和金融机构应该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对一些高风险的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在保证贷款回收的前提下,杜绝“高风险,高利润”的行为。

三、培训机制存在问题和工作压力大。

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贷队伍,尤其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银行和乡镇银行,由于条件限制、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原因,选拔、培训机制相对滞后,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众所周知,信贷资产是金融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之一,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重视金融资产管理,加强信贷员管理工作。

信贷员作为信贷资产的直接掌控者,可以说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直接相关,信贷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甚至关系到农信事业的长远发展。

如何以人为本加强信贷管理,促进农村信用社整体发展,笔者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标签: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
1 当前信用社信贷员管理现状
信贷员队伍存在的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

二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而且相当一部分员工因年龄大,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已经老化,其知识更新能力弱,难以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电子化的需求,甚至有个别员工连电脑启动都不会。

三是工作压力大,贷款管理难度大。

信用社贷款普遍存在金额小,笔数多,客户分散的问题,贷款管理难度大。

四是后备队伍建设不够。

2 对策与建议
上述问题存在由来已久,信贷员队伍建设的滞后必然引起的是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难以控制,直接影响信用社的长期稳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完善以下五个机制入手,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2.1 完善人员配置机制
一是合理核定信贷岗位。

合理设置信贷岗位,避免信贷投放单兵作战,在有条件的信用社逐步实行个贷、企贷、按揭贷款中心管理,按贷款类别设置不同客户经理,集中投放管理。

并对不同的贷款部门实行不同的岗位补贴。

二是充实调整信贷人员。

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民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

成绩突出的,要优先提拔,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活力。

三是完善进出机制。

信用社网点绝大部分在农村,面对的客户分散、户数多,很多客户的资料都是由信贷员下乡摸索掌握的,甚至有些客户资料并无纸质或电子资料记载,全由信贷员自己一手掌握,信贷员轮换或调换很可能会造成客户流失和信息缺失、断档。

因此要循序渐进,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

一方面建议畅通进入渠道。

对信贷岗位实行招考,实行两年一考或三年一考,通过考试考核的调整到信贷岗位,以引入竞争机制,激活信贷队伍潜能;另一方面建议合理分流。

根据信贷岗位人员配置现状,对不符合现有信贷岗位需求的人员采取换岗、待岗、下岗等方式分流;逐步逐批进行,最终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信贷队伍。

四是强化后备力量建设。

通过信贷员招考考试暂不能进入信贷员队伍的,纳入后备人才,在信贷人员出现缺失的时候,迅速安排补充到信贷岗位。

2.2 完善培训机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的素质是企业素质的集中体现,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是改善农村信用社信贷质量的关键。

要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机制,保持信贷人员教育、培训、技能、知识更新等工作的持续开展。

一是建立专门培训师资。

信贷员培训县联社也开展过一些,上课的老师多是信用社的业务骨干,业务是熟练的,但是授课技巧却有所欠缺,能做但讲不好是经常现象。

如果请外面的老师,有讲台经验,但不懂信用社的业务,讲得与信用社的实际常常脱节,这就造成了外师不懂行,内师不懂教的局面。

因此建立专门的培训师资对长期的培训是有裨益的。

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在优秀员工中挑选出业务精炼又具有较好表达能力的员工,首先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授课技能,并组织他们到商业银行培训学校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打造一批理论联系实际、既懂业务又能演讲,能文能武的老师。

二是合理设置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既要涵盖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等短、平、快类培训,更要涵盖现代营销、农业生产、市场经济规律、企业财务、团队建设、风险防范、沟通技巧、职业道德等各方面内容。

三是创新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上把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自学、电化教学、案例分析、场景模拟、拓展训练、外出考察、现场观摩、技术比赛、演讲交流、实习讨论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達到培训效果。

2.3 完善考核机制
首先要建立信贷风险补偿金。

在确保信贷员每月最低工资限额的前提下,要求信贷员从绩效工资和奖励工资中拿出相应比例,按照包收存量和增量贷款的一定比例定期上缴风险补偿金,在年末根据该名信贷员贷款收回率和利息收回情况考核后按比例返还。

二是实行信贷员等级制度。

根据责任人直接发放的贷款和管理的贷款两大类,将信贷员等级设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系数绩效工资,享有不同贷款发放权限。

并实行按季考核,按年评定,动态管理。

确保信贷员收入与业绩真正挂钩。

其三是突出奖励机制。

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以及其他突出事迹的信贷员在精神层面上授予奖状、荣誉称号、通报表扬;在物质层面上给予一定的奖金或在年度内提高信贷员等级或提高工资系数等物质奖励;另外可以把信贷工作经历与职务升迁挂钩,将之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

2.4 完善制度落实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贷款制度和办法,基层农村信用社应以此为契机,狠抓信贷管理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信贷基础,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的教育,增强责任感。

按照信贷基础管理基本规范要求,组织信贷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深入理解,全面掌握,把学习和落实制度作为合规经营的重要保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

通过周例会、业务集中学习,分析典型案例,以案例教学,进一步强化客户经理的责任意识。

二是落实责任人制度,实行一对一的服务与监管,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的用人机制,农村信用社所设的每一名客户经理要对某一个企业负责,客户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客户经理要尽职尽责,多到企业检查,随时撑握企业经营动态,控制好第一还款来源。

要求客户经理到企业检查时多观察、勤思考,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重
大事项专项报告。

联社领导要加强督办,对客户经理发现和报告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企业经营重大事项或发现贷款风险点时要及时组织专项检查。

三是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行逐户按月监控督查制度。

客户经理每月进行一次贷款序时检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材料购进到销售,资金使用到货款回笼各环节进行监督,监督企业是否按贷款合同的规定使用贷款,有无挤占挪用,监测企业销售货款是否及时归行等,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是坚持实行不定期地交叉检查和集中检查制度。

要求每季至少组织一次交叉检查,通过提高检查频率,掌握企业法人代表的思想变化和经营状况,查找信贷风险点,既有效防范信贷管理内控风险,又可促使信贷人员相互间查漏补缺。

五是加强信贷人员廉洁从业教育。

主抓信贷的信用社客户经理要加强自身修养,在从事信贷业务工作中要廉洁奉公,切不可对企业“吃、拿、卡、要、报”,同时信用社要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切实维护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

2.5 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一是完善风险监督机制。

找出贷款流程的各个风险点,明确各岗位职责和风险,定人定岗、定岗定责,合理确定制约措施,最大限度地规范、控制、约束易产生风险的操作行为。

一旦风险产生,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一目了然。

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

二是建立纠正和预防、控制机制。

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如建立县联社抵押物现场鉴定,由县联社成立鉴定小组,负责对贷款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及市场实际价值现场鉴定;再如建立县联社法律咨询机构,配备既懂法律,又懂金融业务的骨干为法律顾问,对大额贷款进行法律审查;建立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采取具体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不断评价、发现、改进信贷员行为。

三是严格问责机制。

制定行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并经常性开展法律法规制度学习,切实加大对违规违纪放贷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发放贷款形成不良的实行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强化信贷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实现信用社信贷业务依法合规、健康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