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症状

合集下载

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通过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传播。

感染后绝大多数无症状。

有症状者大部分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肢体疼痛、头痛等症状,随之出现肢体瘫痪。

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根据埃及木乃伊的尸骨推断,本病在公元1400 年以前即已存在。

我国在明、清两代的医学记载中,可以看到类似本病的记载,称为“小儿惊瘫”。

1908 年Landsteiner 与Popper 首次将患者脊髓接种猴子成功获得感染。

1949年Enders 等成功地用人胚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并加以传代。

1953年Salk发现接种甲醛溶液(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可预防本病,并在1955 年获得推广,使本病发病率显著下降,被誉为本世纪医学科学一大成就。

1960年开始使用Sabin 等发明的减毒活疫苗后,本病在世界许多地区受到控制。

1.传染源人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由于隐性感染者可以60~6000倍于有症状者,因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在流行季节,从2%~3%儿童的粪便中可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

人感染后,从咽部检出病毒的时间为10~14 天,从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平均为2~4 周,最长为123 天。

患者的传染性以发病后7~10 天为最高。

2.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各种用具和玩具都可传播本病。

在家庭内、托儿所、学校内很容易传播本病。

虽然在苍蝇和污水中都曾分离出病毒,但消灭苍蝇并不影响本病发病率。

水型和食物型暴发流行亦罕见。

本病亦可通过空气飞沫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体液免疫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

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在肠内可产生局部IgA 抗体,在血清中出现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并可维持终身。

当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由于病毒已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刺激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反应,故在血中即可检出中和抗体,在病程2~3 周达高峰,1~2 年后下降4 倍,然后保持终身。

小儿麻痹的早期症状,看完这些要警惕了!

小儿麻痹的早期症状,看完这些要警惕了!

小儿麻痹的早期症状,看完这些要警惕了!
当小孩子出现身体发热等轻微症状的时候,很多没有经验的父母不会警惕起来,觉得孩子不会有什么大事的,但这有可能是小儿麻痹的早期症状,所以要尽早送孩子去检查。

1、前驱期小儿麻痹症的表现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

2、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表现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峰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同时小儿麻痹症的表现常有全身肌肉疼痛、多汗等。

3、瘫痪期多于病程2~7日,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至体温正常后停止。

瘫痪有以下几类:①脊髓型:最常见,呈不对称弛缓性瘫痪,多为下肢,其次上肢,颈背肌、隔肌、
胁间肌亦可瘫痪,近端大肌群较远端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感觉多不受影响。

这些都是常见的小儿麻痹症的表现。

4、麻痹症起先是发烧、头疼、腹泻、呕吐和全身不舒服,家长往往认为是伤风感冒,或是消化不良。

经过1-4天以后退烧,退烧几天以后,再次发烧,而且比第一次还高。

突出的表现是知觉过敏样疼痛,不让别人触摸,同时伴有脸红、头痛、喉咙痛、呕吐、多汗,接着出现嗜睡等症状。

经过3-7天以后出现麻痹,常见的部位是下肢。

麻痹出现后1周,如果不继续发展,则可以逐渐恢复。

小儿麻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一、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

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二、瘫痪前期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皮肤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

体检可见:1、三角架征:即患者坐起时需用两手后撑在床上如三角架,以支持体位。

2、吻膝试验阳性:即患者坐起、弯颈时唇不能接触膝部。

3、出现头下垂征:即将手置患者肩下,抬起其躯干时,正常者头与躯干平行。

如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出现腱反射改变,最初是浅反射、以后是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现反射改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三、瘫痪期自瘫痪前期的第3、4天开始,大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当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

可分以下几型:1、脊髓型:此型最为常见。

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不对称,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但也可仅出现单一肌群受累或四肢均有瘫痪,如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时,则出现梳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等表现。

2、延髓型:又称球型,系颅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和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被侵犯所致。

此型占瘫痪型的5%-10%,呼吸中枢受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时可有血压和脉率的变化,两者均为致命性病变。

颅神经受损时则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和体征,以面神经及第X对颅神经损伤多见。

一、外敷外蒸法1、桑枝15克,川芎、当归、桑寄生、土牛膝各10克,煎汤,加黄酒1盅。

每日用清洁纱布蘸药液在瘫痪部位搽擦2—3次,以利筋脉流通。

2、醋蒸气疗法,将鹅卵石烧红,淬醋产生蒸气,熏蒸局部,能舒展肌腱,通经软坚,改善挛缩以达到纠正硬瘫的畸形,适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之肌腱挛缩、关节强直等症状。

小儿麻痹症残疾鉴定

小儿麻痹症残疾鉴定

小儿麻痹症残疾鉴定小儿麻痹症,又称为儿童麻痹症或者儿瘫,是一种由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引起的疾病。

该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特别是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更为常见。

小儿麻痹症主要由多种病毒引起,包括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病毒通过口腔、鼻腔或眼睛进入人体,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终进入神经细胞,导致神经肌肉系统的损伤。

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肉僵硬和肌肉痉挛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发展,但通常在数天内出现。

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疼痛。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旨在帮助儿童恢复肌肉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镇痛药等,用于减轻疼痛和控制病情。

小儿麻痹症残疾鉴定是对患者残疾程度的评估,旨在确定患者是否符合残疾人的标准,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

残疾鉴定主要包括医学鉴定和社会功能鉴定两个方面。

医学鉴定主要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的残疾程度。

社会功能鉴定则主要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以确定患者是否符合残疾人的标准。

小儿麻痹症残疾鉴定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残疾认定标准的患者可以享受国家和社会的相关福利政策,包括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医疗和残疾人社会保障等。

因此,对于小儿麻痹症患者及其家庭来说,进行残疾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儿童。

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

小儿麻痹症残疾鉴定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残疾认定标准的患者可以享受国家和社会的相关福利政策。

小儿麻痹症的案例

小儿麻痹症的案例

小儿麻痹症的案例小儿麻痹症,也被称为急性松果脑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它通常表现为肌肉无力、瘫痪和肌肉收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儿麻痹症的案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的真实影响和挑战。

案例描述:小明,男孩,10岁,过去一直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

然而,最近几个月,他的家人观察到他逐渐变得乏力。

起初,他只是感到疲倦,但很快他开始发现他的腿部变得无力,并且行走困难。

他的家人决定带他去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临床评估和相关检测,小明被诊断为患有小儿麻痹症。

医生告诉他的家人,这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攻击脊髓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瘫痪。

治疗过程:小明的治疗过程包括康复治疗和药物干预。

他接受了物理治疗,包括肌肉锻炼和康复训练,旨在恢复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此外,他还接受了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和抗炎药物,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尽管治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小明仍然需要长期的康复和关怀。

影响和挑战:小儿麻痹症对小明及其家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挑战。

首先,小明面临着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困扰,限制了他的行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

他需要依靠助行器和轮椅来移动,并且无法参与许多他曾经喜欢的体育活动。

这给他的身心健康和社交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小明的家人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他们不仅需要应对孩子长期的病情治疗,还需要承担康复治疗和药物费用。

同时,他们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包括陪伴他去医院、监督他的康复训练等。

小儿麻痹症案例分析: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和其家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除了肌肉无力和瘫痪,疾病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智力发育延迟。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在小儿麻痹症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肌肉锻炼和康复训练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此外,康复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小儿麻皮症就是注意什么

小儿麻皮症就是注意什么

小儿麻皮症就是注意什么小儿麻痹症(也称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由肌肉痉挛导致的瘫痪性疾病,通常影响儿童。

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病因是皮质下的运动神经元损害,常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麻痹症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小儿麻痹症的病因可以追溯到多种类型的病毒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副腺病毒。

感染病毒后,病毒通过神经细胞进入脊髓,并对运动神经元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损害和死亡。

这种程度的神经系统受损可以导致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和抽搐,最终导致瘫痪。

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症状是肢体的瘫痪,通常出现在患儿5岁以下。

最常见的症状是肌肉弱化或瘫痪,主要影响四肢的一侧或双侧。

肢体的瘫痪程度可以从轻微的肌肉无力到完全瘫痪的程度不等。

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关节僵硬、呼吸功能障碍、饮食困难以及与抽搐相关的不自主运动。

小儿麻痹症的诊断通常是基于临床表现和病史。

医生会询问患儿的症状、动作发育情况和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进行神经学检查,包括测试运动能力、感觉、反射以及肌肉活动度等。

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脊髓液分析和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

这包括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旨在恢复肌肉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物理治疗师通常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一些药物,如肌肉松弛剂和抗痉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痉挛和痉挛引起的不适。

此外,预防是减少小儿麻痹症患病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

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展了口服小儿麻痹症疫苗的例行接种。

疫苗接种能够产生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

此外,个人卫生和预防传染病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预防该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总之,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肌肉痉挛引起的瘫痪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

病因多为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肢体瘫痪,可能伴有关节僵硬和呼吸功能障碍等。

儿童常见十大疾病

儿童常见十大疾病

儿童常见十大疾病1. 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称婴儿麻痹、婴儿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婴幼儿在出生后几天内出现肢体瘫痪或者肢体僵硬、无力,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脑部可有智力障碍等,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2. 小儿麻风病:小儿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的病原体—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皮肤、神经、肝脏等系统的损害,病人身上可以出现红斑、脱屑、疤痕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以导致智力障碍和神经系统损伤等,所以应及时对其进行诊断治疗。

3. 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低热、乏力、头痛、咳嗽、流鼻涕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4. 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腹部出现的拉肚子状况,主要表现为拉肚子、腹痛、腹泻、腹胀等,其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小儿可能会出现水肿、低血糖、贫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5. 小儿肾炎:小儿肾炎是婴幼儿肾脏发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尿量减少、腹痛、四肢酸痛、肌素改变等,原因可能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性肾炎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疗,有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肾综合征、肾衰竭等。

6. 小儿败血症:小儿败血症是一种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贫血、出血、咳嗽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造成组织损伤、脑病变、心脏病变等,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7. 小儿癫痫:小儿癫痫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突发性失去知觉、肢体抽搐、不明原因发作性惊厥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导致脑部损伤、智力障碍,因此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8. 小儿肝炎:小儿肝炎是一种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发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肝脏肿大、黄疸、腹痛等,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有可能导致肝功能障碍、肝硬化等,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小儿麻痹症的意思是什么

小儿麻痹症的意思是什么

小儿麻痹症的意思是什么当发生小儿麻痹症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是需要积极治疗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人不明白小儿麻痹的意思是什么?告诉大家患上小儿麻痹症之后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下面来一起看一下吧!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为特征。

我国在明、清两代有类似本病的记载,称为“小儿惊瘫”。

近年来普遍采用疫苗预防后,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es)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直径为20~30nm,内含单股的核糖核酸,无包膜。

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园形颗粒状。

大量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粘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按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ⅰ、ⅱ、ⅲ3个血清型,型间偶有交叉免疫。

病毒可用人胚肾、人胚肿、猴肾及hela细胞等培养。

脊髓灰质炎病毒耐寒,低温(-70℃)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在水中,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周,但对干燥很敏感,故不宜用冷冻干燥法保存。

为耐热。

60℃30分钟可使之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

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

但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人类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患者自潜伏期末可以从鼻咽分泌物中排毒,粪便的排毒期自发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月。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可以50~500倍于有症状者,因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衣物、玩具都可传播本病。

少数情况下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 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1~5岁小儿发病者最多。

近年来,小儿普遍服用疫苗,故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

小儿麻痹症健康宣讲

小儿麻痹症健康宣讲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对于促进肌肉功能 恢复和改善运动能力非常重要。
预防和治疗
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提高 患儿的生活Hale Waihona Puke 量和自理能力。家庭关爱与支 持
家庭关爱与支持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爱、理解和支 持对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专业指导:定期咨询医生和康复师,获 取专业指导和建议。
家庭关爱与支持
社会融入:鼓励患儿参与社交 活动,帮助他们逐步融入社会 。
麻痹症患儿教 育
麻痹症患儿教育
学习支持:提供适合患儿学习的辅助工 具和资源,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同理心培养:鼓励家庭、学校和社区成 员培养同理心,促进对麻痹症患儿的了 解和尊重。
麻痹症患儿教育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帮助患儿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疾病原因:小儿麻痹症主要由脊髓灰质 炎病毒感染引起,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 传播。
症状和诊断
症状和诊断
症状: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特征 是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和关节 僵硬。 早期诊断:通过观察孩子行走 、肌力测试和神经系统评估可 以进行早期诊断。
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疫苗接种: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最有 效的预防手段,定期接种可以降低感染 风险。
小儿麻痹症研 究与进展
小儿麻痹症研究与进展
最新研究:介绍小儿麻痹症的最新研究 进展和治疗方法。 患者支持:介绍小儿麻痹症患者组织和 支持团体,提供资源和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儿麻痹症健 康宣讲
目录 背景介绍 症状和诊断 预防和治疗 家庭关爱与支持 麻痹症患儿教育 小儿麻痹症研究与进展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简介: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儿童常见 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肌肉无力 和运动障碍。 统计数据: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 千名儿童患上小儿麻痹症,其中大 部分在五岁以下。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是一种嗜神经病毒。

人类普遍易感,但主要影响五岁以下儿童,所以患者多为1~6岁儿童。

粪口途径为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毒经口可进入肠道中并在肠道中繁殖。

90%-95%的脊髓灰质炎是隐性感染,不会出现症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

脊髓灰质炎发病高,经常会成为地方性流行病。

一年四季可都能被感染,尤其在夏季是流行高峰。

该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这种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感染是关键。

且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推广后,预防感染有很大的成效。

本文将主要叙述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症状和护理措施,以供患者家属参考。

关键词: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临床症状预防措施1.小儿麻痹是如何引起的?小儿麻痹症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而且还可能会给儿童留下各种的后遗症,常见的就是瘫痪。

那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引起的呢?总的来说,有传染,遗传,免疫力低下,骨髓炎症这四个方面的可能性。

因为小儿麻痹症是由于肠道病毒侵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还有一部分病毒还会侵入到神经系统,引起小儿麻痹症的发。

小儿麻痹症也有可能遗传因素所导致的,因为小儿麻痹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且家族中有人小儿麻痹症的病史,那么他后代成员发生小儿麻痹症的机率也会增加。

免疫力低下也有可能会引起小儿麻痹症的发生。

因为免疫力低下,各种疾病就会趁机而入。

它不仅会引起患儿出现高烧、发热的症状,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脊髓发生损伤,从而引起小儿麻痹症的发生。

当中枢神经受到损伤时,更容易引起小儿麻痹症,而骨髓炎症又是引起中枢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可能会蔓延到脊髓以及大脑。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脊髓炎症出现,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小儿麻痹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小儿麻痹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小儿麻痹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小儿麻痹症概述小儿麻痹症是“脊髓灰质炎”的俗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

感染后绝大多数为阴性感染,多无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头痛或肢体疼痛,少数可引起肢体瘫痪。

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发病部位:脊髓常见症状:发热、咽部不适、恶心、头痛、嗜睡、肢体瘫痪主要病因: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致检查项目:血常规、脑脊液、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重要提醒:本病为传染性疾病,在儿童出生后应在适当时间使用疫苗。

临床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和瘫痪型。

1、无症状型最为常见,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

2、顿挫型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

3、无瘫痪型本型症状较顿挫型重,但无瘫痪表现。

4、瘫痪型约占全部感染病例的1%~2%。

二、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特点三、小儿麻痹症的病因病因总述:该病由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可接触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用品感染,亦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基本病因:病毒从感染人体到发病需要经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病毒经口咽或消化道进入体内,先在鼻咽部及胃肠道内复制,然后逐渐侵犯相关淋巴组织,大多数人感染后,机体可产生相应保护性抗体,病毒不进入血流,不出现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表现为隐性感染。

若机体抵抗力较低,病毒可入血,先引起较轻的病毒血症(即第一次病毒血症),若病毒未侵犯神经系统,机体免疫系统又能清除病毒,患者可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为顿挫型;少部分患者因病毒毒力强或血中抗体不足,病毒随血流扩散至全身淋巴组织或其他组织中进一步增殖,大量复制并再度入血形成较为严重的病毒血症(即第二次病毒血症)。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_小儿麻痹症的原因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_小儿麻痹症的原因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_小儿麻痹症的原因小儿麻痹症症状各种各样,其中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症状有:四肢疼痛、咽喉疼、容易疲劳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小儿麻痹症的具体症状有哪些。

1、小儿麻痹症早期的症状多为是发烧、头疼、腹泻、呕吐和全身不舒服,大部分家长以为这是感冒的症状,不重视,等到情况越加严重时,才急忙就医,怕是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所以家长要是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发烧、头疼、腹泻、呕吐以及全身不舒服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2、小儿麻痹症患者容易产生疲劳,平日里简单的体力活动也会消耗患者大部分的体力,极其容易产生疲倦,同时也伴随着呼吸困难、睡眠不佳等问题的出现。

3、小儿麻痹症一旦进入了稳定期就会出现肌肉质量明显降低,四肢无力。

4、情况严重者,四肢会逐渐呈现出各种畸形。

1、小儿麻痹症主要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通过口鼻传播,进入人体导致神经系统病变,从而引发小儿麻痹症的发生,而引起患者瘫痪的高危因素则包括过度疲劳、剧烈运动、肌肉注射、扁桃体摘除术和遗传因素等。

2、儿童的免疫力比成人要低,所以小儿麻痹症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

3、在小儿麻痹症流行期间,幼儿要是进行摘除扁桃体手术则会更容易患上小儿麻痹症。

1、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体力劳动,避免疲劳。

同时也要注意营养及体液均匀,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

2、小儿麻痹症重患者会有呼吸困难,从而引起缺氧的症状。

所以必须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3、我国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症有相当成效,可以采用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中药治疗等方法。

4、小儿麻痹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减轻患者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

1.注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的效果显著,但是功效维持的时间较短,需要定期反复注射。

2、口服减毒灭活疫苗糖丸。

切记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的病毒灭活,失去其功效,糖丸是要用温水服用的。

但是这种糖丸也是要定期服用的,每次口服都须间隔4到6周。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诊疗及护理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诊疗及护理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诊疗及护理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多发生于小儿,部分患者产生肢体瘫痪,故称为“小儿麻痹症”。

多于夏、秋季发病。

【主要表现】(1)病史:当地有本病发生,有接触病人史。

(2)症状体征:①前驱期。

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全身不适等。

②瘫痪前期。

高热、烦躁、嗜睡、肌肉酸痛。

③瘫痪期。

病后2~7日体温开始下降,同时出现瘫痪,体温降至正常,瘫痪停止,下肢瘫痪多见,常为单肢瘫痪。

重者呼吸肌麻痹可在急性期死亡。

④恢复期。

一般先从肢体远端小肌肉开始恢复,继之近端大肌群、腱反射逐渐恢复。

最初1~2个月恢复较快,6个月后恢复变慢。

⑤后遗症期。

1~2年后仍不恢复者,则遗留永久后遗症,如脊柱弯曲,足内翻、下垂等。

(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验基本正常。

脑脊液检查1周后出现异常,白细胞数目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应住院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重在做好对症处理及护理工作。

(2)前驱期及瘫痪前期:让患儿卧床休息,尽量避免肌内注射等刺激,以减少瘫痪。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及热能摄人,对症处理。

(3)瘫痪期:护理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应用维生素C,瘫痪停止后应用加兰他敏,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

(4)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体温正常瘫痪停止后,可用针灸、理疗、按摩等治疗,促进瘫痪肌肉的恢复。

如遗留严重畸形,可进行矫形手术治疗。

(5)护理措施:①保持病室通风、安静,室温宜在24℃~26℃之间,被褥、床单清洁干燥。

②进稀软饮食,保证热能供应,必要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③尽量静脉用药,避免肌内注射等刺激,以减轻瘫痪程度。

④隔离患者至少20日,并应将患者分泌物、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

小儿麻痹症专业术语

小儿麻痹症专业术语

小儿麻痹症专业术语小儿麻痹症,听名字就有点吓人吧?不过,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儿,让它不那么让人害怕。

小儿麻痹症,科学名称叫做脊髓灰质炎,简单点说,就是一种病毒感染,专门捣乱孩子的神经系统,可能导致麻痹,甚至终生瘫痪。

大家应该都听过吧,小时候被爸妈一再叮嘱打疫苗的那个“脊灰”就是它了。

咱先来聊聊它是怎么来的。

这个病毒一般通过口腔或者肠道传播。

要是你不小心吃到含有病毒的食物,或者水源被污染了,就很容易被感染。

病毒一进入体内,就会悄悄地跑到脊髓里,开始捣乱,干什么呢?专门攻击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

就这么一来,孩子们可能会感觉到手脚无力,甚至完全无法动弹。

你要是说,怎么判断得了小儿麻痹症呢?那就得看几个症状了。

起初,可能就像是普通感冒一样,有点发热,头痛,乏力。

可问题是,这病不太像感冒,症状一旦加重,孩子可能会突然出现肌肉无力,走路不稳,甚至摔倒不起来。

这时候就得立刻去医院检查,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来确认。

更严重的情况下,病毒可能还会攻击到呼吸肌肉,导致呼吸困难,那可真是大事了,必须要赶紧处理。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担心了?最可怕的不是得了小儿麻痹症,而是没有及时治疗。

其实这个病,在早期及时发现,治疗得当,是可以控制的。

咱们现在都知道,打疫苗就是预防小儿麻痹症最好的办法。

这不,很多年前,咱们国家就发起了全国范围的疫苗接种运动,成千上万的小朋友打了疫苗,大家才有了今天这片相对干净的土地。

你看,疫苗的作用真不小。

以前,很多国家因为没有普及疫苗,小儿麻痹症可就是一大杀手,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但随着疫苗普及,许多国家都成功地消灭了小儿麻痹症。

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宣布:我们这里没有小儿麻痹症了!说起来,真的是“功夫下得好,病也不敢闹”。

不过,这并不是说可以松懈,大家还是要定期打疫苗,特别是对于那些去过一些疫苗接种不完全的地区的孩子,记得加强防护。

别看小儿麻痹症这种病可能让你觉得离我们很远,咱们还是得小心为上。

3-6岁育儿知识-麻痹症的症状

3-6岁育儿知识-麻痹症的症状

麻痹症的症状【导读】现在孩子在出生后就会接种一些疫苗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而这些疫苗中就有预防麻痹症的情况。

所以只要孩子认真的接种疫苗,基本上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也有特殊的情况下,一些孩子出现麻痹症情况。

这个麻痹症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危害性。

麻痹症的症状都有哪些?麻痹症的症状麻痹症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伤害性的疾病。

这种症状对每个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灾难。

麻痹症可以治疗但是也会留下一些后遗症,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在出现症状时,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使麻痹症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1、在麻痹症的前期会有全身不适,乏力,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肠胃炎的症状。

而这些症状会持续到一到四天左右。

在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的去就医,可以有效地减轻麻痹症带来的痛苦。

2、在前驱期的症状消失后,就会出现瘫痪的前期依然会是发热,而且是高热,并且有呕吐,剧烈的头痛,克氏征阳性,颈强直等,同时全身也会有肌肉疼痛,多汗等一些症状。

3、在瘫痪期的病程,多数是二到七日体温就有下降的,出现瘫弧毒期尽吠会逐渐加重,体温正常后就会停止。

最常见的脊髓型瘫痪会是一种不对称型的迟缓性瘫痪,多是在下肢,然后是上肢,膈肌,颈背肌,胁间肌也都可能出现瘫痪,如果病变发生在延髓以及桥脑,就可为颅神经的麻痹以及呼吸中枢麻痹,还有血管的运动中枢麻痹等。

4、在恢复,其实一般是先恢复四肢远端的肌群,然后肌腱反射,近端大肌群,开始的时候恢复较快,但六个月后,就会有所减慢,大多数在一年之内都能够恢复。

小儿麻痹症的原因麻痹症多发生在孩子身上,而且一旦发生,就容易形成一些后遗症。

所以在从小就接种疫苗预防,能够有效地防止这种病症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病症带来的一些影响因素,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威胁。

出现小儿麻痹症的一些原因有哪些?1、小儿麻痹症会发生在一些家庭中,而且在相隔多年后,这个家庭中还会发生这种病症,其原因有遗传因素。

所以小儿麻痹症是受遗传因素影响。

2、男孩儿和女孩儿在发生本病的发病率是相同的,但是男孩儿的瘫痪会比女孩儿的瘫痪率高,成年人在发生本病女性的发病率为最高,但相等的妊娠期有这种病症,发病率会比较高,而且严重。

浅析小儿麻痹症(专业文档)

浅析小儿麻痹症(专业文档)

浅析小儿麻痹症(专业文档)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病人,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小儿麻痹症的分类临床表型差异很大,有两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瘫痪型或非瘫痪型)。

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要发生于小儿。

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统不受侵犯。

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等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

重型常在轻型的过程后平稳几天,然后突然发病,更常见的是发病无前驱症状,特别在年长儿和成人。

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偶尔可较长。

发病后发热,严重的头痛,颈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时有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在急性期出现尿潴留和肌肉痉挛深腱反射消失,可不再进一步进展,但也可能出现深腱反射消失,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瘫痪,这主要取决于脊髓或延髓损害的部位。

呼吸衰弱可能由于脊髓受累使呼吸肌麻痹,也可能是由于呼吸中枢本身受病毒损伤所致。

吞咽困难,鼻反流,发声时带鼻音是延髓受侵犯的早期体征。

脑病体征偶尔比较突出。

脑脊液糖正常,蛋白轻度升高,细胞计数10~300个/μl(淋巴细胞占优势)。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小儿麻痹症的预防主要是对小孩儿喂食糖丸。

需要注意的是:1、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任何东西,包括水。

2、要用凉开水送服(防止水温过高,杀死疫苗)。

3、喂食后,确认小孩已经吞咽,而不是只含在口内。

4、不能用母乳等乳制品送服。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小儿麻痹症的健康教育手册

小儿麻痹症的健康教育手册
者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运动 功能。 辅助器具:使用辅助器具如矫 形器和助行器可以帮助患者更 好地行动和保持平衡。
日常护理和生 活建议
日常护理和生活建议
提供安全环境:为患者创造安全的居住 和活动环境,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
营养均衡:提供患者充足的营养,包括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身体 健康和恢复。
日常护理和生活建议
定期康复评估:定期进行康复 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
心理支持和教 育
心理支持和教育
给予患者和家人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 他们理解病情、应对挑战,并提供必要 的资源和信息。
社会融入和支 持
社会融入和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并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资源 ,以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心 理健康。
小儿麻痹症的健康教育 手册
目录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症状和表现 预防和治疗 日常护理和生活建议 心理支持和教育 社会融入和支持 参考资料
什么是小儿麻 痹症?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也被称为儿童麻 痹症或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是 一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 它会导致肌肉无力、肌肉萎缩 和运动障碍。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主要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 ,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
症状和表现
症状和表现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和表现因患 者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肌 肉无力、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患者可能会出现步态异常、肢 体运动受限、平衡困难等问题 。
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目前并没有针对小儿麻痹症的特效治疗 方法,但以下措施可以帮助预防和管理 病情: 接种疫苗:小儿麻痹症疫苗是预防该病 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小儿麻痹症健康教育课件

小儿麻痹症健康教育课件
语治疗等。
治疗与康复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肌肉的发展
和功能恢复。 - 包括针对肢体功与护理: - 家长和家庭成员的支持对
患儿的康复很重要。 - 提供适当的环境和照顾。
预防与自我管 理
预防与自我管理
预防措施: - 孕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感染
病因: - 引起小儿麻痹症的原因主
要是脑部或脊髓受损。 - 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遗传
因素等。
病因与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 -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 - 孕期感染。 - 家族中有其他患者。
治疗与康复
治疗与康复
基于多学科团队的治疗: - 包括儿科医生、康复治疗师、
心理学家等。 - 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言
。 - 注重儿童疫苗接种。
预防与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 - 定期复诊,遵医嘱进行治疗和
康复训练。 - 加强日常锻炼和身体活动。 - 调整饮食习惯,合理膳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儿麻痹症健 康教育课件
目录 介绍 病因与风险因素 治疗与康复 预防与自我管理
介绍
介绍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 是一种影响儿童运动能力的神
经系统疾病。 - 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和运动障
碍。
介绍
常见症状: - 肢体肌肉痉挛和瘫痪。 - 步态异常。 - 肌肉无力和肌张力异常。
病因与风险因 素
病因与风险因素

小儿麻痹症健康宣教

小儿麻痹症健康宣教

万一感染,如何处理?
万一感染,如何处理? 及时就医
如出现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万一感染,如何处理? 支持性治疗
感染后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万一感染,如何处理? 家长的角色
家长需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沟通医生。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
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口腔途径传播,通常通过被污染的水源 或食物感染。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公共卫生措施至关重要。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
症状
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等,严重病例可能 导致肢体无力或麻痹。
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治疗。
谁是高风险人群?
谁是高风险人群? 儿童
5岁以下的儿童是感染小儿麻痹症的高风险群体 。
遵循国家免疫规划,确保按时接种。
何时接种疫苗?
疫苗类型
目前有两种类型的疫苗:口服疫苗(OPV)和注 射疫苗(IPV)。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疫苗类型。
何时接种疫苗?
疫苗的有效性
接种疫苗后,儿童将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疫苗能有效降低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率。
如何预防小儿麻痹症?
如何预防小儿麻痹症? 接种疫苗
小儿麻痹症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 2. 谁是高风险人群? 3. 何时接种疫苗? 4. 如何预防小儿麻痹症? 5. 万一感染,如何处理?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
定义
小儿麻痹症,又称为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 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这种病毒主要影响儿童,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
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小儿麻痹症症状
导语:最近几年人们发现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虽然专家们也正在努力地研究攻克这种病症的方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小儿麻痹症多发于五岁
最近几年人们发现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虽然专家们也正在努力地研究攻克这种病症的方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小儿麻痹症多发于五岁以下的小孩身上,据专家介绍,细菌病毒感染是小儿麻痹症状发生的常见原因。

虽然专家们还没有完全研究出治愈这种病症的方法,但是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从小儿麻痹症的一些病症和原因上面进行研究,对症下药,虽然避免不了后遗症的出现,但是给很多患者也带去了希望,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小儿麻痹症的各种临床症状。

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四期。

1.潜伏期平均为7~14天,短者2~3天,长者可达3~5周不等。

在此期间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属隐性病例,但本期末有传染性。

2.病变发展期有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前驱期:此时患者出现低热或中等热度,常伴有头痛、困倦、多汗及全身疲乏不适等症状,并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甚至有咽痛、咽红及轻咳等呼吸道症状。

此期一般持续1~4天。

大多数病例发展到此期为止,属顿挫型,又称为幸运型。

(2)第二阶段——瘫痪前期:在前者基础上,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性症状消失,但经1~3天后体温又上升,并且体温较高,常在38~39℃之间,个别患儿可高达40℃。

此时,其一般症状亦随之加重。

患儿烦躁不安,有头痛、呕吐、嗜睡、肢体疼痛及感觉过敏。

项背部可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