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和生本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然而,由于选课走班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冲击,我们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因此,我们学科的课改要有所突破,更需聚焦课堂,打磨课堂,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主导课堂,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面是我们的一些探索和尝试,现不揣鄙陋,以求抛砖引玉。
一、从“说课”看“研、煮、论”功效“说课”是展现教师素养和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要充分利用好“研、煮、论”活动,加强交流和积累。
说课一要注意新课标的细化解读,要基于课标进行教学和评价。
课标不是摆设,不能只是简单的罗列,或者只是简单复述,要有自己对课标细化解读的思考,要有相应的策略和见解。
二要注意教材的深度挖掘和整合处理,把握贯穿说课的灵魂和主线。
要吃透教材,既要说出教什么,怎么教,又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教。
三要特别注意教学程序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要切实发挥“研、煮、论”功效,必须找准落脚点。
不能简单的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倘若活动过后,我们的理念没有变化,我们的课堂仍是老样子,就背离了活动的初衷。
要基于研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
如怎样破解课堂教学目标虚化问题?怎样细化解读课标?怎样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等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最后,要加强积累和反思,展现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形成学科特点鲜明的课堂模式。
二、从“问课”活动看常规教学的突破为适应新课改,我们继续开展“我的课堂我做主”和“问课”活动,有效利用“微课”,让老师跳出自己的课堂,以听课者的姿态去审视自己的课堂。
坚持将“展示课”上成“常态课”,力求每节课至少有一个亮点。
敢于突破常规,展现个性,争取上好每一堂课,打造一堂精品课。
利用研究课,开展教师“问课”活动,强化反思总结。
通过问自我、问学生、问同行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视,真正反思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学法指导、三维目标达成等,总结教学的得与失;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再反思”的过程反思,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教学的责任意识。
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变革看起来就更多表面化的东西和偏离教学的真正目标。
”四因此,我们要以复杂一动态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改革,关注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内在需求,即以课堂教学本身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
,正如富兰所言,“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只有我们积极地寻求和面对那些实际上难以解决的真正问题,我们才有可能对复杂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反应”。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改革参与者要及时理清真正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但需说明的是,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探寻需要我们克服线性思维,恪守复杂范式,“需要主体扩大视野,拓展问题域,认识到教育问题包含因素和产生的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明晰问题与原因之间的多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问题(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全新的关系,以及研究者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3.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教师课堂文化的转型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复杂一动态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改革所具有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决定了改革内容需要结合具体的“境遇”。
也就是说,在不同“境遇”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内容、任务是不同的。
正如有研究者所言,“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任务。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中,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能够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做?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准确的把握。
”就当前社会境遇来说,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已成为社会主旋律。
成为“一种生活的事实”。
而社会的各项改革事业也处处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强调尊重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并以“人的改变”为改革的最终依归。
具体到教育领域内,改革已成为学校的一种生存常态,“以学生发展为本”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课堂教学改革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境遇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内部境遇之中,必然要解决“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习与发展”这一中心问题,而且其改革的最终依归也必然是“学生的发展和改变”,而要实现这一变革目标,教师改变是一个最关键的前提性条件。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心得(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从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改革后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此,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改变教学目标:将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改变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改变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我尝试的一些创新教学模式:1.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翻转课堂:将课堂上的讲解内容提前录制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践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1. 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为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2.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这一传统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是因为:
1、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接受,
2、它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提供了较明确的可 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进入规范,依样操作, 理论也因此而得以广泛传播,逐渐转化成实践形式,扎根于千百万教 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二、课堂教学要改革什么 三、怎么改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1、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
2、课堂教学改革其实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难度极大。
叶澜曾经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做过精辟论述。她认为:过去的课堂 教学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 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
三、怎么改革?
3、健康课堂在探索、实践、打磨、提升、推广中走向常态 一是组建健康课堂专家研究团队。 二是建立健康课堂实验基地。 三是以活动促进研究和实验。
二、课堂教学要改什么
在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有三次重大变革在教育史上影响深 刻和广泛。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
二、课堂教学要改什么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的阶段论。
第一阶段:明了,即教师用叙述的方式(讲解和演示) ,向学生明白地讲授新教材,使学生 清楚地明了新观念。
第二阶段:联想(联合) ,即教师分析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将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新的观念 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系统,即教师综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归类、概括,以便得出新知识的规 则和原理。
第四阶段:方法(应用) ,即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和独立作业,并及时纠正他们在练习中 所犯的错误,使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些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上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因此,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喜欢思考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启发性问题和思考题;对于喜欢实践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案例分析。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与时俱进。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每天都有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出现。
因此,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例如,可以参加教育研讨会和培训班,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和教师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一、引言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改革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的步伐。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几点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常常发现教学目标过于宏大,难以实现。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了解不足,或者是因为我们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并调整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课前调查、学生自主学习档案和个别辅导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目标的设定。
其次,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手段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状况。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外,我们还可以运用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能力发展,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常常发现教学方法单一、创新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并调整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我们可以运用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听觉型学生,我们可以运用讲解和讨论等方式;对于动手型学生,我们可以运用实践和实验等活动。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裴娣娜课堂教学,从产生之日起,经过三百多年的开展,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我国要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现代化,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关键的一环。
对课堂教学改革根本问题的探讨,目前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在目前教育思想十分活泼,各种教育观念纷呈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对近20年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途径与问题进行审视反思,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需求,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论形成理性认识。
基于以上思考,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根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我国课堂教学近20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反思反思近20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程,课堂教学发生的积极变化集中表现在:现代教学观的初步确立以及所导致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初步的,但是是深刻的变化。
1.在教学目标上所具有的明确的开展取向和开展价值,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学生开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实定。
课堂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近20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开展过程。
这就是;从20世纪70年以前仅关注知识认知,到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进入21世纪,在批判、反思根底上,提升了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
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开展成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
与以往不同在于:将学生作为一个开展的个体,学习的过程是-种生命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生命整体的、综合的、多方面的开展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开展,在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开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根底学力,而且有善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几点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几个方向做出深入的思考。
一、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
因此,当前国家对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在教育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教学质量的因素,及时修正和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管机制,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倡导创新精神教育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质量的提高,更在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
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一点对于很多学科而言都具有普遍的意义。
创新不仅需要科学家的发明,也可以体现在各种领域的实践中。
在教育方面,教育者与学生都需要具备创新的思想和实践意识。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
教育改革应当从教育的全局思考,目标明确、科学设计。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课程的实施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强化实践性和创造性,并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师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关键之一。
要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评估体系,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注重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个体在受教育方面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权利。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应考虑到社会的不同需求,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涉及的方向和问题非常之多。
但这五个方向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之一。
如果能够在这几个方向上做出良好的实践,那么中国的教育水平必然会有所提高。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第一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校长龙赐福开学工作会上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每年要做好的头等大事加以强调。
学校教导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2009年我校数学课题《自主性学习策略研究》获县一等奖,2012年《有效性学习策略研究》获市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我校被确定为邵东县课改实验学校。
学校明确了每年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制定了改革措施,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一、我们的举措(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2011年11月,我们组织八年级教师到岳阳许市中学参观学习,对高效课堂改革的缘起、发展及现状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回来后我们向全体教师印发了《农村中学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等学习资料,利用教师会、周二教研研讨等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理论,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研讨和反思。
2012年7月,校长、教导主任及全体课改年级任课教师在县会议中心聆听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两位老师的专题报告。
2012年10月,组织部分骨干老师到长沙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教学展示及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模式观摩会”。
回来后和所有教师进行了认真的交流。
2013年10月,校长、教导及部分课改老师到县会议中心聆听了山西张四保主任的专题报告。
在集体学习的同时,学校还要求每个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资源,积极自学、反思。
通过学习,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清晰的认识,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
今年上学期,我们牢牢抓住课堂这个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主阵地,通过每周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就高效课堂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1.引言如今的教育界,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议题越来越多。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次深入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2.关注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学校教学改革需要着眼于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来设计课程,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能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改革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传统的课堂模式往往注重个人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够强烈。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分组活动、小组合作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借鉴、互相激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还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还需要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要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参加教育培训、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6.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考试成绩,但这仅仅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简单评价。
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需要建立全面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项目成果等。
7.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这一重要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差异,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2.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创设互动式课堂。
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 优化教学评价。
教师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
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与总结
123神州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与总结曹琨乌兰浩特市第十五中学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作为教师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成为新时代发展下的一名合格教师,就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深化学习、不断与时俱进,而不能照本宣科的去做一名教书匠。
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人才的培养。
今天,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相关问题的探讨,并结合本人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教学改革;反思与总结前言:我们知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教育事业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改革,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部门提出了新课程改革,来一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既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要想更好的落实和贯彻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精神,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开展了以“全员参与,小组互助,末位推进,整体提高”为指导方针的课堂教学改革。
下面我就自己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下。
一、设计好学案,引导学生自学是课改的基础第一,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在课前主动的预习好新课,这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预习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预习学案,明确学习的目标,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知识。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 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方式,利用科技工具如AI、VR等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能力培养:除了传授知识,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
4. 引导自主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 评价体系的改革:改革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6. 提升教师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
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使其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7. 家校合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应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8. 持续改进: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思考,可以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
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改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3. 优化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1)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改革教学模式(1)探究式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项目式学习。
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3. 优化课程内容(1)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应关注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调整教学进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充分吸收知识。
4. 创新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于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打算
关于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打算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来自白庙河镇中心小学,今天这里,少长咸集,群英荟萃,很荣幸站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点滴思考,权当抛砖引玉。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和主动意识,切实把此项工作想在心上、抓在手上。
通过多种方式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抓好课改工作落实,为课堂教学改革铺路架桥、排忧解难。
2、进一步强化培训、加强指导,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展示课等形式,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利用网络研修的形式,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改革品质。
3、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使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内涵发展。
落实校本教研制度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在教师集体中建立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制度,重视教学实践中随机生成问题的研究,淡化教师的个人荣辱观念。
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适合研究的、有价值的、可行的课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
这样,教研就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一种时尚的促进发展的学校文化。
4、进一步强化管理、注重评价,使课堂教学改革在科学健康轨道上运行(1)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是高质量教学的保证。
一是教学环境要有利于关注每位学生,便于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视野范围内活动,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是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二度设计、二度备课,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效率。
课堂活动形式要服务于学生发展,力求实效。
三是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及时纠正“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课堂现象。
(2)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加强教研组建设,深化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思考实施新课改以来,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師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然而,课堂教学实际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笔者现谈几点看法。
一、如何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重视双基、注重诵读等,是富有生命力的,对今天的教学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同时又要认真学习、领会、掌握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等等,明确新课程要改变的是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怎样处理好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那么,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呢?首先要明确课程改革绝不是要削弱、淡化“双基”,淡化知识,相反要加强“双基”。
因为新课改的目标是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包括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探索精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
其次要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能独立传授的,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
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空洞无力的,因此,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应该作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维目标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每位教师头脑中始终要有这个意识。
最后要学会分解目标。
三维目标不一定每节课都体现、都落实,教师可根据教学进程、学生实际,分解细化三维目标,然后逐步实施教学,逐步落实目标。
三、如何理解互动,克服“满堂问”现象新课改倡导课堂上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关注和重视。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2023年,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的落后和僵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学生的需求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培养未来人才。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之前,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现有的课堂教学问题。
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单纯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很难培养出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现有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到思维品质和情感教育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挑战时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和适应性。
再者,现有的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难以被激发,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举措。
首先,可以借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立数字化教育平台,推广网络教学和虚拟现实教学。
这样可以在保持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性。
其次,可以加强课堂互动和探究性学习,尤其是在理科和数学等科目中,引入研究式学习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比赛和实验室研究。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再者,应该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教育。
例如,加强形式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加强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感。
这样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思考付诸于实践。
因此,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索。
首先,可以从教师培训入手,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授课技巧的培训和引导。
其次,可以拓宽课程设置,引入更多的选修课程和兴趣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特长发展。
再者,可以加强课程评价,从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品质的塑造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意见和建议三篇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意见和建议三篇课堂教学改革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意见和建议三篇自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艰辛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领导和教师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并且在诸多问题面前感到无所适从,一些关键性问题始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现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问题进行疏理,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对教师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主要问题1.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
教师们对课改的主要精神还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观念系统,工作的着力点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多数教师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目前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2.导学案的编制问题。
目前,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还不够落实,所提供的导学案基本上没有体现“导学”的思想,有的只是把书本知识以问题形式搬到导学案上,没有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诱导.没有对学习知识过程的方法指导.没有对学习活动的安排指令。
3.预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
学生的预习基本上还流于形式,教师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4.展示过程中的问题。
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
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的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
同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
5.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
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目前的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也不太清楚。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课堂教学改革,既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
及时把课堂教学改革列为攻坚的重点,明确提出以创新为课堂教学改革攻坚的核心目标,就能使素质教育直奔主题,取得改革的主动权。
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的校本发展紧密相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既要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组建攻坚队伍,加强课题研究。
以创新教育为战略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攻坚战是一次成功的系统工程。
一、教育观念再转变“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当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观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行为中,则应重视以下几个观念的再转变:1.课堂教学要从以书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2.课堂教学要从传授书本知识向培养创新能力转变。
3.课堂教学要从追求整齐划一向因材施教、有利开发潜能转变。
二、课堂攻坚再定位课堂教学改革攻坚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认为重点要定位在以下3点:1.注重师生关系的研究课堂教学,说到底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所以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师生关系。
以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师生是站在同一方向的探索者,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处理好基础知识,常规思维,创造思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要么是为打基础而打基础,认为有了知识,能力自然会提高;要么是一提创造就一味创造,忽视双基。
这就需要学生获取基础性学习能力的同时,坚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重点,找准教学中的结合点,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3.注重因材施教的探索加强对学生的分析研究是重要前提,而适当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的教学措施,是在课堂内落实因材施教的重要内容。
三、课程教材的再整合1.从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功能的角度对现行的必修、选修活动课程予以全面整合,从培养总学力的角度充分发掘现有课程的功能。
2.从德智体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对现在的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Introduction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的技术和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引发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思考的方向,旨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综合能力的关系课程设置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当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课程设置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2. 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度提升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低下。
因此,创造性地引入课堂互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考试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因此,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包括项目作业、讨论表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
4. 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运用各种技术工具,如智能白板、虚拟实验室和在线教育平台,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问题解决和项目式学习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使用这些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6.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推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合作意识。
7. 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因此,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应被广泛推行,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并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8. 考试改革的思考当前的考试方式主要侧重记忆和重复,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裴娣娜课堂教学,从产生之日起,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我国要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现代化,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关键的一环。
对课堂教学改革基本问题的探讨,目前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在目前教育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教育观念纷呈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对近20年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途径与问题进行审视反思,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需求,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论形成理性认识。
基于以上思考,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我国课堂教学近20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反思反思近20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程,课堂教学发生的积极变化集中表现在:现代教学观的初步确立以及所导致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初步的,但是是深刻的变化。
1.在教学目标上所具有的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近20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
这就是;从20世纪70年以前仅关注知识认知,到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进入21世纪,在批判、反思基础上,提升了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
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与以往不同在于:将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学习的过程是-种生命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生命整体的、综合的、多方面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在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基础学力,而且有善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因此,反思这20年的发展过程,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这正是在课堂教学观念层面上的一个实质性超越。
其次,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
正是由于教学观念的变革,我国教育工作者基于范围深广的教育实验研究,对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作为改革探索的一个重要成果,在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从过去仅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的并存:以五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取代了长期以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单一目标。
这就是: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强调基础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以及强调情感陶冶的价值取向。
正是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了目前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丰富性。
2.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克服旧唯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
3.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
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4.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工作者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探索实验。
无论是借鉴模仿,还是带有乡土气息的创造,都展示了中国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生动,"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叶澜)。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教学中,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尊重学生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洞察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
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一切皆变。
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由于观念变革的艰巨性,我们还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但毕竟在对原有不合理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在构建以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二、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中争论的几个主要问题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各抒己见,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争论、分歧,是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的。
1.关于教学的基础性问题 (1)什么是教学基础性?对"基础"、"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基础"的不同理解。
(2)对教学基础性,当前是应该加强,还是应该批判扬弃?从过去强调知识、技能,忽视了能力发展,现在又走向另-个极端:强调学生发展,而忽视了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3)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知识观"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2.关于课堂教学面向生活实际问题⑴尽可能让学生尽可能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获得体验与间接经验学习的关系问题,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观点,还是有实用主义倾向? ⑵教学实践中面向生活实际的目的(价值取向)、内容及形式方法问题。
3.关于接受性学习 (1)接受性学习是传统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应被批判,还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 (2)探究性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是"唯一",还是"之一"?我的看法: (1)接受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或基本形态。
目前强调创新性学习,主要是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记忆式接受问题,有它的现实针对性。
但创新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不是唯一。
(2)两种学习方式,各有自身的基本特点,不能取代。
接受性学习基本特点是: (1) 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 (2) 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 (4)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
接受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仅要反映概念、原理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知识的生产者在探索、创造知识的过程中理论思维的过程及研究方法:不仅反映既定的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知识,而且反映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追求开放的多种结论;学生不仅要将科学知识作为认识的条件,而且也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评价,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接受性学习与"注入式"划等号。
而探究性学习,其基本特点是: (1)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 (2) 以解决问题为主题; (3) 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 (4) 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现代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
正是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4.强调群体发展还是个性差异发展 5.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与非指导、强调规范要求还是自由、活跃 6.关于教师主导作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还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持后者论者提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讲授,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提出要改变教师"自我中心",实现"自我发展"。
7.是强调继承传统,还是超越创新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对中国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教育文化是继承、发扬,还是一概摒弃? 8.关于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而学生小组学习目前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研究型课程的学习。
班级教学,需要改造,但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应探讨班级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改什么?如何改?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三、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中国国情: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特征教育观念、思想极为活跃(多种教育观念的冲突、互补与融合) 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二元化经济结构课堂教学改革在若干问题上如何处理好内在关系,把握好"度"? 2.构建现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理论思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
是学生认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个体与群体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探索,是在教师指导下凭籍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
学生正是在摆弄、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和掌握客体的特征和关系,并借助词把它们加以区分和概括,从而获得理性认识。
同时还应该看到,教学过程是社会性交往过程。
教学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对象性活动,通过合作与交往才能自觉地建立起来,通过个体与群体交往,从他人身上反观自我,以自我为尺度评判他人,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的能力,不仅掌握知识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建立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而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也正是借助于学生主体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掌握凝结在人类文化中的社会道德准则、理想、审美意识和情感,形成内在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人格。
3.在总体上,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在两个层面进行首先是教育观念层面学习的本质第一,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引起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根本转变。
(1)构建主体合理知识结构的需要。
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并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促进。
(2)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