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和生本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然而,由于选课走班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冲击,我们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因此,我们学科的课改要有所突破,更需聚焦课堂,打磨课堂,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主导课堂,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面是我们的一些探索和尝试,现不揣鄙陋,以求抛砖引玉。

一、从“说课”看“研、煮、论”功效“说课”是展现教师素养和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要充分利用好“研、煮、论”活动,加强交流和积累。

说课一要注意新课标的细化解读,要基于课标进行教学和评价。

课标不是摆设,不能只是简单的罗列,或者只是简单复述,要有自己对课标细化解读的思考,要有相应的策略和见解。

二要注意教材的深度挖掘和整合处理,把握贯穿说课的灵魂和主线。

要吃透教材,既要说出教什么,怎么教,又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教。

三要特别注意教学程序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要切实发挥“研、煮、论”功效,必须找准落脚点。

不能简单的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倘若活动过后,我们的理念没有变化,我们的课堂仍是老样子,就背离了活动的初衷。

要基于研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

如怎样破解课堂教学目标虚化问题?怎样细化解读课标?怎样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等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最后,要加强积累和反思,展现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形成学科特点鲜明的课堂模式。

二、从“问课”活动看常规教学的突破为适应新课改,我们继续开展“我的课堂我做主”和“问课”活动,有效利用“微课”,让老师跳出自己的课堂,以听课者的姿态去审视自己的课堂。

坚持将“展示课”上成“常态课”,力求每节课至少有一个亮点。

敢于突破常规,展现个性,争取上好每一堂课,打造一堂精品课。

利用研究课,开展教师“问课”活动,强化反思总结。

通过问自我、问学生、问同行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视,真正反思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学法指导、三维目标达成等,总结教学的得与失;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再反思”的过程反思,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教学的责任意识。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这一传统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是因为:
1、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接受,
2、它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提供了较明确的可 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进入规范,依样操作, 理论也因此而得以广泛传播,逐渐转化成实践形式,扎根于千百万教 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二、课堂教学要改革什么 三、怎么改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1、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
2、课堂教学改革其实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难度极大。
叶澜曾经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做过精辟论述。她认为:过去的课堂 教学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 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
三、怎么改革?
3、健康课堂在探索、实践、打磨、提升、推广中走向常态 一是组建健康课堂专家研究团队。 二是建立健康课堂实验基地。 三是以活动促进研究和实验。
二、课堂教学要改什么
在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有三次重大变革在教育史上影响深 刻和广泛。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
二、课堂教学要改什么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的阶段论。
第一阶段:明了,即教师用叙述的方式(讲解和演示) ,向学生明白地讲授新教材,使学生 清楚地明了新观念。
第二阶段:联想(联合) ,即教师分析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将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新的观念 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系统,即教师综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归类、概括,以便得出新知识的规 则和原理。
第四阶段:方法(应用) ,即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和独立作业,并及时纠正他们在练习中 所犯的错误,使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些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上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因此,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喜欢思考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启发性问题和思考题;对于喜欢实践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案例分析。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与时俱进。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每天都有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出现。

因此,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例如,可以参加教育研讨会和培训班,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和教师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一、引言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改革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的步伐。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几点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常常发现教学目标过于宏大,难以实现。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了解不足,或者是因为我们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并调整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课前调查、学生自主学习档案和个别辅导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目标的设定。

其次,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手段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状况。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外,我们还可以运用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能力发展,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常常发现教学方法单一、创新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并调整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我们可以运用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听觉型学生,我们可以运用讲解和讨论等方式;对于动手型学生,我们可以运用实践和实验等活动。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突出融合面向: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突出融合教学面向,即让学生
在听课,讨论的过程中,因材施教,把学生全方位的发展综合起来,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科目教学。

比如学习外语时,不仅要让学生去学习发音,语法,翻译等,还可以融合语言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不同的文化,进而拓展视野,对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也有很好的帮助。

2、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反馈机制: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强化反馈机制,即在
课堂教学中,让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及时就能根据老师的指正做出调整,而不是把学生就性能结果进行排序,导致性能得分差距过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提倡教与学的合作: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倡导教与学的合作,即让
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表意见,让老师把教学中的重心放在教学过程中,而不是教学成果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提出见解,为老师提供宝贵的意见,而不是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让老师在课堂上的的位置不再是傀儡,而是真正的习与练的合作伙伴。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1、全国课改大气候现在在基础教育一块从高中到小学,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课改高潮,他们的课改称为课程改革,他们用的教材都是新课标的,如果大家去翻翻你们小孩现在的教材就会感到和我们当年的教材大不一样,他们所有的教师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轮训。

职业教育也在进行课程改革,称为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强调以生产岗位和生产流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改革。

2、现在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呼唤改革(1)学生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增强,不再和我们当年一样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2)学生自我表现的意识增强了,表现欲增强了。

(3)现在的学生更加自信,有些学生实在不怎么样但他们会自我感觉良好。

(4)现在学生知识面更广,他们能从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得大量的知识,不象我们当年知识主要来源我们的课堂传授。

(5)但是我们现在的学生知识的牢固程度不如我们,学生基础有下降的趋势。

(6)学生自控力下降。

上课讲话的多、睡觉的多、玩手机的多、看小说杂志的多。

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与进入普高的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等诸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模式不变行吗?3、教师呼唤改革近几年有不少的教师和我谈起,现在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越来越不听教师的,教学再不改革不行了,但苦于没有办法,去年我们组织了部分行政、部分老师参观了许市的开放式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回来我们认真组织了讨论,与会的同志都十分认同这一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何不同从形式上看:教室里没有讲台,教师的教案变成了学案,课堂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本质上看:我认为是一场全新的革命,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传统的讲授知识为激励、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学习知识。

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者。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思考实施新课改以来,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師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然而,课堂教学实际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笔者现谈几点看法。

一、如何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重视双基、注重诵读等,是富有生命力的,对今天的教学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同时又要认真学习、领会、掌握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等等,明确新课程要改变的是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怎样处理好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那么,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呢?首先要明确课程改革绝不是要削弱、淡化“双基”,淡化知识,相反要加强“双基”。

因为新课改的目标是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包括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探索精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

其次要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能独立传授的,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

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空洞无力的,因此,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应该作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维目标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每位教师头脑中始终要有这个意识。

最后要学会分解目标。

三维目标不一定每节课都体现、都落实,教师可根据教学进程、学生实际,分解细化三维目标,然后逐步实施教学,逐步落实目标。

三、如何理解互动,克服“满堂问”现象新课改倡导课堂上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关注和重视。

关于教案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案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案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案改革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规律。

以下是几点对教案改革的思考:
1. 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案多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

改革教案应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小组合作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强调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教案应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需要学习和达到的预期效果。

同时,教案也要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即明确教师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及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的标准。

3. 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教案改革还应注重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调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4. 教学反思和改进的机制:教案改革还应建立起教学反思和改进的机制。

教师应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调整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5. 教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教案改革应强调教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学生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总之,教案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和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只有不断推动教案改革,才能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更新和改进。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更多地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和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教师应关注学科前沿,整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这忽视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学校应不断优化教学设施,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充满创新氛围的学习空间。

五、信息技术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帮助他们获取信息,拓展知识视野。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他们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效果。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和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培训、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七、家校合作的加强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教育的合力。

八、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学改革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第一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校长龙赐福开学工作会上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每年要做好的头等大事加以强调。

学校教导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2009年我校数学课题《自主性学习策略研究》获县一等奖,2012年《有效性学习策略研究》获市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我校被确定为邵东县课改实验学校。

学校明确了每年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制定了改革措施,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一、我们的举措(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2011年11月,我们组织八年级教师到岳阳许市中学参观学习,对高效课堂改革的缘起、发展及现状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回来后我们向全体教师印发了《农村中学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等学习资料,利用教师会、周二教研研讨等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理论,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研讨和反思。

2012年7月,校长、教导主任及全体课改年级任课教师在县会议中心聆听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两位老师的专题报告。

2012年10月,组织部分骨干老师到长沙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教学展示及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模式观摩会”。

回来后和所有教师进行了认真的交流。

2013年10月,校长、教导及部分课改老师到县会议中心聆听了山西张四保主任的专题报告。

在集体学习的同时,学校还要求每个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资源,积极自学、反思。

通过学习,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清晰的认识,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

今年上学期,我们牢牢抓住课堂这个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主阵地,通过每周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就高效课堂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加以改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彰显民族精神高中语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要素来源于我们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适当的借用现代化教育的一些教学方式使其与传统的思考方式相融合,发挥出更大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这不仅能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此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还能够在自身的思想道德上得到更好的涵养。

二、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胜任力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胜任力的提高服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具体地说,应该在教学中突出以下几点:1.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能力和文献综合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语言交流,加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3.注重素质教育,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素质。

三、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融合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阅读和写作,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融合,使其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融合的目的:1.注意写作与阅读的贯通。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义地阅读,帮助他们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通过阅读来提升作品的写作能力。

2.注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四、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单一、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为此,传统教学方法需要有所转变,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演讲、小组讨论、情景演练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认识文学作品。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1.引言如今的教育界,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议题越来越多。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次深入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2.关注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学校教学改革需要着眼于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来设计课程,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能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改革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传统的课堂模式往往注重个人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够强烈。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分组活动、小组合作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借鉴、互相激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还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还需要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要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参加教育培训、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6.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考试成绩,但这仅仅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简单评价。

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需要建立全面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项目成果等。

7.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引言:课堂教学改革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挑战和解决方案,以期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第一部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而传统的课堂模式仅仅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环境。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挑战课堂教学改革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如何打破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

同时,应试教育的压力也限制了教师创新教学的空间。

第三部分:创建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为了改变教学模式,我们需要创建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选择、策划和管理学习的过程中。

第四部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项目和竞赛,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也需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激励者,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五部分:技术在课堂改革中的应用技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六部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思考。

此外,跨学科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七部分:评估与反馈的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重视评估与反馈机制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我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但短暂的教育教学经历使我对我们的教学模式有了一些了解,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以及教育教学理论谈谈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微薄之力。

许多年来,我们继承了传统教学法,并得心应手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确实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但认真地说,这种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例如,在传统教学法中的“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阶段,由教师对上一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述,机械地重复,然后通过老师讲授,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在实施“讲授新课”阶段中,教师是主观地讲,力求讲得深,讲得透,讲得细,让学生听懂。

学生则被动地竖耳倾听,充当知识的接受器,让教师装填;在实施“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阶段,教师布置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做,这时学生有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但这种动手动脑只不过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再现”,所介绍方法的模仿,是一种机械的重复。

这种教法,是“应试型”的教法,培养出来的多是高分低能的学生。

而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智能型”的,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所以传统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当是渐进式的,探索式的,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法并不可取,但一成不变也绝非明智所为。

在国家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我一直在不断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质量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回归教育本质,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坚持教学创新,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综合学习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具体来说,我总结了一下几点:一、课堂教学策略的综合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且将这些策略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呈现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形态。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 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方式,利用科技工具如AI、VR等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能力培养:除了传授知识,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

4. 引导自主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 评价体系的改革:改革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6. 提升教师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

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使其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7. 家校合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应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8. 持续改进: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思考,可以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课堂教学改革,既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

及时把课堂教学改革列为攻坚的重点,明确提出以创新为课堂教学改革攻坚的核心目标,就能使素质教育直奔主题,取得改革的主动权。

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的校本发展紧密相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既要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组建攻坚队伍,加强课题研究。

以创新教育为战略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攻坚战是一次成功的系统工程。

一、教育观念再转变“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当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观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行为中,则应重视以下几个观念的再转变:1.课堂教学要从以书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2.课堂教学要从传授书本知识向培养创新能力转变。

3.课堂教学要从追求整齐划一向因材施教、有利开发潜能转变。

二、课堂攻坚再定位课堂教学改革攻坚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认为重点要定位在以下3点:1.注重师生关系的研究课堂教学,说到底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所以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师生关系。

以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师生是站在同一方向的探索者,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处理好基础知识,常规思维,创造思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要么是为打基础而打基础,认为有了知识,能力自然会提高;要么是一提创造就一味创造,忽视双基。

这就需要学生获取基础性学习能力的同时,坚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重点,找准教学中的结合点,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3.注重因材施教的探索加强对学生的分析研究是重要前提,而适当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的教学措施,是在课堂内落实因材施教的重要内容。

三、课程教材的再整合1.从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功能的角度对现行的必修、选修活动课程予以全面整合,从培养总学力的角度充分发掘现有课程的功能。

2.从德智体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对现在的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3篇)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

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改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3. 优化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1)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改革教学模式(1)探究式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项目式学习。

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3. 优化课程内容(1)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应关注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调整教学进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充分吸收知识。

4. 创新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教育领域深化改革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改革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升和国家未来的发展。

然而,要想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和思考,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配合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程也不断进行改革。

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充分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提高科学性、先进性和性别平衡,注重学科整合,强化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这里主要倡导以下几点改革:1.认识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体验式教学是通过一种物质材料去唤起学生对于某种知识表现的一种教学法。

当学生看到、触摸、认识其中的物质,就会具有深远的记忆和感受,不容易忘记。

高中书呆子可能很多,因此适度的采用一定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语文所涉及到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本义。

2.加强学科整合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语文课本、读物的教授,而应该主张语文同其他学科整合,如文学、心理学、康复学、音乐、美术等。

这样有助于将语文课程与生活和社会进一步联系,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语文课程所涉及的价值观和文化意义。

3.发挥“案例式”教学法的作用案例式教学法是以实际的例子作为教学的材料和手段的教学法。

应该将案例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和理解,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课堂讲解方式高中语文课堂实行授课的方式,老师采用巧妙的讲解技巧和方法,将每个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

2.合作式学习法在学生参与性、合作性、互动性方面采取更积极的措施。

例如采用分组教学、PBL(项目制学习)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并且借鉴其它人的知识和技巧。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第一篇: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近年来,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教育学界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语文学科属于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成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是采取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改革语文教学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教学模式传统,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社会、家长评价一个学校、教师是否优秀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成绩,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多语文教师也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教学模式也多使用传统的机械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教的累,学生却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模式必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资源单一。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资源均比较匮乏,虽然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很多学生却未掌握这些资源的应用方法,而教师在课堂中也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来开展教学活动。

这就对学生的阅读面产生了较大的制约,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难以得到提升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分析1.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需求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显然,传统的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模式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正确的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

其次,教师应该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

语文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着较大的不同,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不仅需要重视课内教学,更要注重课外教学,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正确的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Introduction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的技术和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引发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思考的方向,旨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综合能力的关系课程设置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当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课程设置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2. 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度提升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低下。

因此,创造性地引入课堂互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考试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因此,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包括项目作业、讨论表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

4. 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运用各种技术工具,如智能白板、虚拟实验室和在线教育平台,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问题解决和项目式学习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使用这些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6.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推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合作意识。

7. 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因此,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应被广泛推行,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并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8. 考试改革的思考当前的考试方式主要侧重记忆和重复,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几点思考自去年11月份教育局组织全县初中在南湖中学举办了课堂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以来,我校按教育局的分组要求,组织承担了三中片内的的区域课堂教学改革交流活动。

在近一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中不难发现,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集中反映出一个非常重要而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

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

因此,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中,增强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我结合这五次课堂教学改革交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及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能否落实自主性是区分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程度的重要标志。

它主要体现在《新课标》三维目标的方法与过程目标落实方面。

当前,预习检测或巩固训练环节,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已较为充分和熟练,一节新内容的难点突破是关键,该环节的学法设计最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互动中交流,教师引导下达成共识,并利用结论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在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听课时看到教师包办或学生主体地位的欠缺最多表现在:担心学生学不会,唯恐暴露的毛病太多。

其实,学生暴露的盲点正是教师施教的切入点,由此展开的点拨才是最有价值的。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自学是在没有教师的授课或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而自主学习仍然需要老师的指导,特别在当前教学方式的转型时期,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没得到较好的培养,完全放给学生自学,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相对抽象的概念、观点等基本知识。

倡导自主学习并非完全摒弃接受性学习。

我们需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教师必要的讲解,例如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无需学生互动探究,直接由教师讲解使用要领,让学生按要求准确使用即可。

否则,就会把学生引入歧途,不仅能力得不到提高,就连最基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

自主学习,可能致使学生获取的知识不够系统,花费的时间长,走的弯路多,但实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必须亲自动手、动脑、无法坐等依赖,真正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是深入的,印象是持久的,应用是准确的,可以说达成度远大于完全的讲授式教学,尽管新授知识花费时间多一些,但省去了后续应用中花费大量的纠错时间,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经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了提高后,可以缩短新授时间。

二、突出课堂教学中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真正实践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学知识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选择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力争在现实条件下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较大可能的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

具体途径为:1、设计教学目标。

目标就是指航灯。

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是教师对学生寄托目标的具体反映。

每个教师在实际教学前,都会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然而,教学目标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因此,就向教师提出了优化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

首先,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避免“高、广、深”,要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及智力发展等多种因素出发,根据学生具备的能力,制订可行性目标,然后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促使目标的达成。

从区域研讨活动看,校与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相当一部分部分教师犯了“面面俱到”的毛病.其次,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吻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知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条件,愉快地学习。

这方面我们三中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积极使用,效果较好。

2、精选教学内容。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接下来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精选教学内容要求:首先,在内容质量上,要体现科学性(内容正确无误)、目标性(内容反映目标)、启发性(内容本身富有启发意义或实际价值)、思想性(内容具有教育意义或培养价值)。

其中科学性是前提,目标性是核心,启发性和思想性是教学的发展性和教育性规律的体现。

其次,在内容深度上,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把高难度和量力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内容的难度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教学中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得着的满足感,从而不断开发新的最近发展区,以促进学生发展。

再次,在内容广度上,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博”与“精”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局限于既定教材,还要适当加以延伸,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一种充实感。

从五次教研活动看,大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缺乏胆识、勇气和创新精神。

3、优化教学结构。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常常取决于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

课堂结构愈合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愈协调,课堂教学就会进入最优境界。

因此,优化教学结构要求:(一)、优化智能结构,即具体、明晰、可测的课堂教学目标(它包括认知的容量、思想教育的要点和技能训练的重点)。

(二)、优化时间结构,即在明确教学的主攻方向,摆正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讲解与练习、重点与一般等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时间。

使学生有学习的时间,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学生学多少的问题,不是我们讲多少的问题。

(三)、优化认知结构,即按人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合拍,并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认知条件。

(四)、优化信息结构,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信息传递迅速,反馈及时,师生活动积极,配合默契。

(五)、优化训练结构,即规定训练内容(要精)、训练方式(要灵活)、训练步骤(要严密),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4、活用教学方法。

在优化教学目标、内容和结构的前提下,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取得高效的关键。

活用教学方法要求做到:(一)、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

如认知领域的目标,一般说来,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讲授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次的,可选用质疑法、探索法和启发讲授法等。

(二)、要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

因为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同时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

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发现法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

否则就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三)、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

即使是同样的教学目标,学科性质不同,具体内容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往往也不一样。

(四)、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

一方面要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以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

另一方面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并重视选用适合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突出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调控的有效性。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系统中的控制、主导作用,实施积极调控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实施积极调控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高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对象,运用有效的控制手段,积极、主动地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四、对教学内容要大胆取舍,合理安排。

我们现在的教学内容、顺序都基本是固定的。

课堂改革后由于时间紧,我们可以把不太重要的内容压缩课时,甚至于舍掉不讲。

当然这一点要慎重!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多钻研考纲,多分析现状及中考动态。

五、教师应该抓两头带中间。

新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但最容易忽略尖子生。

因为我们要把机会近似均等地分给每个学生,尖子生解题、发表见解的机会相对以前会减少,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别的方式来弥补。

比如检查时着重检查成绩好的学生,再比如临时安排一些习题,要求最先解答出来的同学到黑板前给同学们讲解等。

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不必要求整齐划一。

不同的科目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风格,因而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提倡百花齐放。

我们没有必要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杜郎口模式还是洋思模式,只需要看是不是适合我们自己所教的学生,是不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一切首先要看是不是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而此力量的源泉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自身,而应辐射到课堂之外,生活之中,眼下更多的还是一系列辅助因素的发掘,如学生的人生态度、学习态度、思想方法、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师生关系、生校关系及学习生活氛围的营造等。

也许,暂可以忽略一些外部因素提高些许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但其进程一定是很有限的。

眼下教师要把功夫下在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沟通、思想了解、疾苦的关心、学业上的帮扶及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培养与塑造上。

正所谓效果在课堂内,功夫在课堂外,也许是很多成功的教育者的必由之路。

因为教育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不教而知,不育而强的境界,怎样给学生一种环境和方法任其自由而自主发展,用一种外在氛围和制度性的自我激发效应,可以确保任何学生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找到信心、希望和力量。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我们得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为教学改革,更为教育改革,为学生的新生,为老师能找到新的自我,多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