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历史教学中启发式和比较法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启发式和比较法的应用
要提到 “ 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 ; 点 也 要难 易适 中 ,有 利 于 师 生 的 互动 。例 如 ,讲 “ 帝 国 的 兴 亡 ”时 , 我 提 出 : 秦
讲 “ 鞅 变 法 内容 ”时 ,可 提 问每 点 内 商
容 “ ” 的 是 什 么 , “ ” 的 又 是 什 废 立 么 ?分 析 :① 土 地 制 度 :废 奴 隶 制 的 土 奖 励 耕 战 :废 奴 隶 主 贵族 的世 袭 制 和 弃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例 如 , 讲第 一 次 鸦 片 战争 中英 国发 动 战 争 的 原 因时 ,教 材 上 讲 : “ 89年 8月 林则 徐 在广 东收 缴 和 13
销 毁 鸦 片 的消 息 传 到 英 国后 ,英 国 的 工
商业 资 产 阶级 和 鸦 片 贸 易集 团上 书 英 国 政 府 ,要 用武 力 打 开 中 国 的大 门 。英 国 政 府 决 定发 动 侵 略 战 争 。 ”对 此 可 反 问:
等。
性 的辩 证 关系来 分析 问题 。 3对 比启 发 。对 比启 发 是 将 一 个 问 .
1正据 教 学 的重 点 、 难 点 ,提 题对 应 的两 个 方 面 ,或 截 然 不 同 的历 史
出富 有 启发 性 的 问题 。它 往 往 在 教材 的 知识 加 以对 比 ,经 过 启 发 诱 导 ,使 学 生 关 键 处 、转 折 处提 出 “ 什 么 ” 为 ,提 问 加 深 对 知 识 内涵 和 外 延 的 认 识 。 例 如 ,
答 的肯 定 与 补充 相 结 合 的原 则 下 ,采 取 的答 案之 后 提 出: 战 争发 生 的 必 然 性 是 多种 形 式进 行 启 发 。 启发 的形 式 有 正 问 什 么 ?战 争 爆 发 的偶 然 性 又 是 什 么 ?从

启发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

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正问启发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

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例如,讲《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提出:什么叫工业革命什么?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瓦特为什么要发明蒸汽机?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就抓住了教学的重点,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二、反问启发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

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观察启发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

例如,讲《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陶中军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2期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

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问启发例如讲《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匈牙利革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是否违背马列主义原理?为什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主要问题是国家机器问题。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造成国家政权不稳定,旧的国家机器软弱、瘫痪,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给和平发展提供了可能。

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学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有个深刻、完整的认识。

二、反问启发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

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观察启发例如讲《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

四、情境启发例如讲林祥谦、李大钊、方志敏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启发式教学原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原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原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李云培(湖南省新宁县洞头中学教师;湖南,新宁,422703)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

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是正问启发。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有一定的份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

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例如,讲《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匈牙利革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是否违背马列主义原理?为什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主要问题是国家机器问题。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造成国家政权不稳定,旧的国家机器软弱、瘫痪。

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给和平发展提供了可能。

这样学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就有了深刻而完整的认识。

二是反问启发。

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

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是观察启发。

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时 间中 , 渗透在 教学 活动 的各 个部 分 , 采用新 : 现在学生眼前 。形成一种独特 的意境 , 而增 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 进 让教学效果 颖 的教 学方 式 , 历史 的丰 富 内涵展 示 给学 : 学生的兴 趣和记忆 , 深对 知识的掌握 和理 达到最优化。 把 强 加 生, 充分 发挥学 生 的主观能 动性 , 提高学 生 的 : , 解 并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 二、 发学生分散思维思考 启 学习兴趣 。 , 5扩散启发式 。扩散启发是教师应该 掌握 . 想要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 思维 , 要先培养 学
, ~ 一
联系实际 , 倡导探究性学 习是新课程改革
: 一,


的基本理念。地理老师应该结 合教 学内容联 系 实际进行教学 , 使学生体验到地理 就在 自己身 边, 培养学生 的地理实践能力 。 联系实际教学 , 学生有亲切感 , 有利于学生对 问题 进一步 的理 解 , 以使 学生 在解决 实际 问题 中 , 可 体会 到地
理的价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伸 出右手 , 拇指 与其 他 四指 垂直 , 大 手心
贴 近地 图上某一点 , 大拇指指 向与南极 点相反 的方向 , 则其他 四指所指的方 向就是地球 自转 方向, 也是地图上某一点东方。

妻 堂 … 极 墨 南 圈 皇 堂 . —一 奎 —

图 3 地球仪上五带手掌划分示意 图
这样学生 在动手操作 中掌握 了地球 自转 、 公转 的方 向 , 解决 了一些 特殊地 图上方 向的判
定 问题 , 克服 了机械 的死 记硬背 , 学生对 地 使 球 的 自转运 动 、 公转 运动 知识 , 地球 上五个 温 时 , 们也 可以启发学生用右手识记地球 仪上 度带 的划 分获得了更为 明确更为 完整 的理解 。 我 右手妙用 之三 : 判定地球 自转方 向的方 法 五个 温度 带 以及划 分 五带 的四条 重要 纬 线 , 既 培养 了学生 动手操作 能力 和分析 问题 的能 可以用来实地操作 , 来判定学生所 在地 区地球 即 :右手五指分别代表地球上 五个 温度带 , 力 , 动了学生 学 习地理 的积极性 , 中 调 激发 了学 运动 的方 向 , : 直右 手 , 即 伸 掌心 面 向水 平地 指代表 热带 、 食指 代表北 温带 、 名指代 表南 生对地理学科 的学习兴趣 , 无 从另一个角度 也培 面, 大拇指 指 向当地 的正 北方 向 , 那么其 他 四 温带 、 指代 表北寒带 、 大拇 小指代 表南寒带 ; 指 养 了学生 的创新思维意识 。 右手妙用之六 : 在判定地球运动方 向的同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到 有 史 可 依 , 据 可 查 , 以学 生 也 乐 于 回答 问题 . 师 还 可 以 有 所 教
运 用 这 一 契 机 讲述 完 美 的 人格 对 一 个 人 事 业 成功 的 重 要 保 证
又 如 在 讲 述 两 宋 、 、 夏 、 的 关 系 时 。 者 问 学 生 : 渊 之 辽 西 金 笔 澶
是 问 : 渡 之 战 与 赤 壁 之 战 都 是 以 少 胜 多 的 战 役 . 什 么 曹 操 官 为
率 领 的军 队在 两 次 战 役 中结 果 却 不 同 呢 ? 过 这 两 次 战 役 你 怎 通 样 来 评 述 曹 操 这 个 人 。 样 提 问 由浅 入深 , 这 由易 到 难 . 学 生 育 工 作 会 议 提 出 : 要 以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为 目标 , 启 发 式 和 议 论 式 为 主 要 教 学 手 段 ” 以 所 谓“ 发式 ” 学法 . 启 教 是指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根 据 教 学 任 务 和 学 习的客观规律 . 从学 生 的 实 际 出 发 . 用 多 种 方 式 . 采 以启 发 学 生 的 思 维 为 核 心 。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 使 他 们 生 调 促 动 活 泼 学 习 的 一 种 教 学 指 导 思 想 在 历 史 教学 中 教 师 在 启 发 式 教 学 过 程 中 . 根 据 历 史 学 科 的 教 学 特 点 和 教 学 要 求 . 据 学 应 根 生 的年 龄 特 征 , 认识 规 律 和 学 习水 平 进 行 教 学 设 计 . 动 学 生 调

生 逐 步 接 近 知 识 结 构 . 学 生 沿 着 思 维 的 阶 梯 . 教 师 的 引 导 让 在 下, 自觉 发现 知 识 , 而 调 动 他 们 潜 在 的 勇 气 、 识 , 养 他 们 从 胆 培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红原县藏文 中学
启发式教学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精髓 ,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 教学 目的, 各科 的教学特 点和教学要求 , 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征 , 认识规律和 学习水平进行启发式教学设计,不断改革和完善启发式教学,以期能从知 识、 技能、 能力、 方法 、 情感 、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 面为学生的终身学 习打好基 础。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 自己的认识 。
三、 观察启发
课堂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 内容。 教学中 引导学生观察, 充分利用幻灯 、 录像、 电脑 等教学手段, 利用 图片、 实物 、 幻灯 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 , 形成历史 表象 和形象思 维 , 然后在 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 ,使学生找出规律 或加强历 史知识 本质的认识。 例如 , 黄海大占》 让学生观看娜 世 昌和直冲敌舰 的致远 讲《 琏 时,
六、 比较 启 发
将某些有共 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 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找出异 同, 使
学生准确地把握 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 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 。 例如, 第二次鸦 片战争 ” , 鸦片战争 ”进行类 比; 讲“ 时 与“ 引导学生从参战 的 国家、 战争爆发的原因、 性质 、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 战争的结果 进 行了比较, 找出相 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
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 , 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启发式的形式 可以多种多样, 但原则只有一个: 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
舰》 这幅插图, 启发学生认识“ 落后就要埃打 ” 的道理。
四、 对比启发
将一个 问题对应 的两个方面, 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 比, 经过启 发, 使学生加 深对 知识 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例如, 商鞅变法内容” 可 讲“ 时, 决定性作用) 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 国有制; : 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 制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能 力) ,这 里 引导是 转化 的关 键。 以人 教版 必修 一第 三单 元第七 课 英 国君 主 立 宪制 的确立 为例 ,在 新授课 之 前,
我 先 用 情 景 式 启 发 , 以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多媒 体展 示英 国女王 伊丽 莎 白二
世 的图片 资料 ,引导 学生欣 赏其 雍容 的 仪表 明确其 高贵 的身 份 ,然 后时 政资料 回放 : “ 华 网伦 敦 2 0 新 0 8年 6月 2 7日 电英 国执政 党工 党新 任领袖 布朗 2 7日 下午应 英 国女王 伊丽莎 白二 世的 邀请前 往 白金 汉宫 ,接受女 王授 权组 建新 一届 内阁 ,并 从女 王手 中接 受御 玺 ,正 式就 任 英 国首相 。”最 后再 一资 料显 示 :1 9
综 合 素 质 的 教 学 方 法 。 它 不 仅 是 教 学 方 法 ,更是一 种教 学 思想 、教 学原 则和 教 学观 。启发 式教 学 ,对于教 师 的要求 就 是 引导转 化 ,把 知识 转化 为学生 的具 体 知 识 , 再 进 一 步 把 学 生 的具 体 知 识 转 化 为能 力 。教 师 的主导 作用就 表现 在这 两 个转 化上 ( 已知 知识 学 生具体 知识
大 力提 倡学 生研 究性学 习 ,就 更离 不开 教 师适 时的 启发 。下 面我 就来谈 谈 自己 在实践 中对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 。 在 历 史教 学 的过程 中,所谓 启发 式 教 学 ,就 是根 据教 学 目的、 内容 和 学生 的知识水 平 ,教 师在 遵循 历史教 学 的特 点 和规律 的基 础上 ,采用 各种 行之有 效 的教学 手段 和方法 ,以启 发诱导 的形 式 传授 知 识 ,激 发学 生学 习的兴 趣 ,引导 学 生进 行主动 学 习,培养 学生 的创新 和 发散 思维 , 以促 进其 自身 发展 和提升 其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内容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讨论和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并进行辩论。

通过这种启发式的讨论和思考,学生将不仅仅了解历史事件和事实,还能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

二、项目学习法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历史项目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历史研究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访专家、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最后,学生需要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通过项目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参与历史事件的角色,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历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历史人物或一组相关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现历史事件的情境。

学生需要扮演自己所饰演的人物,并根据其在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和立场,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法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

浅谈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
质 教育的今天 , 该原则应 渗透在教学活 动的各个方 面 , 并 贯彻教学过程 的始终 。要取得 良好 的教学效果 , 提高 课 堂教学效率 , 启发式提 问是最重要 的手段 , 提问 的方 法 多种 多样 , 面主要谈 谈反 问启发 、 比启发 、 景 下 类 情 启发 、 比启发 、 对 扩散启 发等方法 。
自主地 学 习 。
2 8—
【 民主教学 】
二、 自主教 学的过程与环节
动充满了民主 、 等 , 平 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 。
人 , 闻其声 , 如 诱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同时提 问: 他 们为什么敢于斗争 、 视死如归呢?因为他们具有高 尚的

反 问启发
民族气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三、 判断启发
教 师从 问题相 反 的角 度或其 他角 度提 出 问题 , 激 发学 生的思维 , 深化学生 对历史知识本质 的认识 , 培养 学 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 析问题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例 如 , 鸦片战争 》 , 讲《 时 教材上讲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 , “ 英 国决定 发动侵略战争 ” 可反 问 : , 如果林则徐不 禁烟 , 英 国就不会 发动侵略 战争 了 , 这种观点对否 ?为什么 ?
是依据史 实 , 经过点拨 , 识提 高到能反 映事 物 把认
发展规律的高度上 ,来判 断历史结论 的是与非 。例如 ,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的科学论断 , 就是对 民主革
命 时期各种 政治力量进行判 断总结 出来 的。这个 问题 涉及 大量史实 , 可让学生 简要 回答下列 问题 :. 运 1 洋务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 师在教学 中要充 分调动学 生学
二、 情境启发
习的 自觉 性 、 极性 , 得学 生能够 主动地 学 习 , 积 使 以达 成对所学 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在诸多教学原则之 中, 启

探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

探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

探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引言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历史,培养历史思维,并将历史应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在历史课堂上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本文将探讨几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

策略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针对问题和矛盾进行引导和解决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历史故事的理解和解释,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策略二: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历史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影响等。

通过案例研究法,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细节,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策略三:角色扮演和模拟实验角色扮演和模拟实验是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的方法。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和模拟实验的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参与历史事件的决策和演化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四:跨学科教学历史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文学、地理、艺术等学科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展示历史事件的多面性和多维度。

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结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学习法、角色扮演和模拟实验以及跨学科教学等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真正理解历史,将历史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涵盖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工作。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

例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某位历史人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做出了某种决策,以促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所涉及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选取具体的历史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境和发展过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文献、文字和图片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

例如,在教授二战历史时,可以选择某一战役或决策作为案例,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材料,探讨该事件对二战进程的影响和意义。

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种媒体手段,例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使历史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历史地理、历史文物以及历史事件的重要场景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多媒体教学法还可以通过音频资料、历史录音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的氛围和真实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进行学习和合作,通过相互交流和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呈现一个历史主题或事件,然后进行展示和讨论。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使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址,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和考察,并进行相关解读。

实地考察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认知,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探索历史教育的创新方法与实践

探索历史教育的创新方法与实践

探索历史教育的创新方法与实践历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

然而,传统的历史教育方式往往单一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如何创新历史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索一些创新的历史教育方法与实践。

一、启发式学习法启发式学习法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发现性学习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思辨和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历史背景和资源,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

例如,在探究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阅读历史文献,并进行资料对比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将能够从各个角度全面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通过完成实际项目来学习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历史教育中,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历史课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和呈现。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时期,通过查找资料、采访专家、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探究,并最终呈现一个包括文字、图片和影音资料的展示。

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三、信息技术融入历史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和互动教具等工具,创设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文物和重要事件,通过模拟实景、时间轴和人物关系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互联网作为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在线研究和讨论。

四、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历史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参与历史事件的再现,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和理解历史。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模拟科举考试,学生扮演考生、官员和监考官等角色,亲身体验科举的评卷和考试环节。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是指采用经验法则、直观法则、自然法则、归纳法则等进行推理和决策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环境中做出更好的选择和决策。

而在历史教学中,启发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历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自我和世界的一种方式。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启发式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教育中更好地思考和理解。

一方面,启发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概念。

历史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彼此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如果只是单纯地传递知识,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且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而启发式则可以通过现实案例、对比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后的含义和价值。

另一方面,启发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不断发展和演进。

而要想在今天理解和传承历史,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创新。

启发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从而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体验。

启发式的具体应用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启发式的应用。

下面列举一些具体的案例:现实案例现实案例是指将历史中的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相结合,通过比较和对比分析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从当今社会中的类似事件开始讲述历史事件,将学生带回过去感受当时的历史情境,进而引导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结果。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通过模拟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而加深对该事件的认识。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指定他们扮演某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在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的同时,加深对当时事件的理解。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历史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通过不同的角色推理和思考历史事件。

保持中立保持中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过度介入和制定结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发现真相。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启发是新的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启发性和教师应采用何种启发方法,本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启发方法具体运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下,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之一。

而且,启发式教学对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的现代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可以促进教与学良性循环的形成,同时学生的智力和品德等素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一、运用启发式时,教师应遵守的原则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再加上中学历史科的副科地位,使学生对历史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这使在历史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更为迫切。

老师的课堂讲解必须具有启发性,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启发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时要遵从以下的启发原则:第一,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⑤奥苏贝尔也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教师讲解的内容新颖充实,采用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运用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讲解时语气饱含激情,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第二,要注意在教学中分清主次,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节历史课中的内容很多,有引言、正文、阅读材料、插图、原始史料、表格图示等,教师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贪多求全,就会造成面面不全,影响到教学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而对于历史教学中的非重点内容,略讲甚至不讲。

第三,要注意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

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初中历史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阶段。

为了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观念,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主动教学法,要求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展示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参与讨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二、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的模拟、历史文物的观察和考察等实践活动中,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场馆,进行野外考察,参与历史实验和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历史事件和文化,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三、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接收和记忆能力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或历史事件的精彩细节,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故事教学法还能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表、图片、音频、视频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给学生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五、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实例来讲解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教学方法。

通过以具体历史事件、人物做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解决问题和互助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集思广益、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应用论文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应用论文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关于历史教学的方法很多,但根据我校地处山区,经济路后,学校条件差的情况,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运用启发式教学,首先能使学生从思想感情上能和教师贴紧,愿意“乐其师,信其道”。

教师必须孰练掌握教材,给学生树立历史教学很爱这门历史课,很愿意带领学生学习历史课,把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情感启发出来。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要适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光靠课本是不行的。

教师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增加一些有趣味的补充材料和历史故事等。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来讲,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传授了知识。

例如:我讲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时,首先讲了端午节的故事,接着又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为什么每年人们都要吃粽子,在湖南一带划龙舟还把吃的东西投到河里?还要和雄黄酒,门上还要挂芡子和菖蒲草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兴趣很高,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进行总结,把吃的东西投到河里,是为了纪念屈原,避免龙虾吃屈原的尸体。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被奸人所害,门上挂芡子等是对屈原表示怀念。

然后引用了屈原在死之前写的一首动人的诗句:“啊,我在向方远望,/要几时才能再回故乡?/飞鸟一定要归巢,狐死头向着山岗,/我无罪而遭流窜,/日日夜夜心中不忘。

”教师朗读后,同学一齐看书回答:他的作品流传到现在的还有《九歌》、《天问》《离骚》等二十五篇。

最后让学生齐读《离骚》中的诗句。

如此教学,学生兴趣盎然,记忆深刻。

又如我在将秦修筑长城时,让学生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

在教学中我也采用了启发式的课堂讨论形式。

如在初三学生中利用课堂展开了“我最敬慕的科学家或是文学艺术家”的讨论,同学们发言生动具体,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学生发言中的一段话:“历史上的一切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就是他们用自己劳动的成果为人类造福,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与思辨能力培养——启发式教学和辩论赛模拟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与思辨能力培养——启发式教学和辩论赛模拟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与思辨能力培养——启发式教学和辩论赛模拟一、引言:历史教学的意义和挑战历史教学在高中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铺陈事实和知识,缺乏培养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的能力。

针对这一挑战,启发式教学和辩论赛模拟等方法被广泛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启发式教学的运用1. 启发式问题的设计启发式教学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变革往往伴随着血与火?”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2. 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和证据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辩论赛模拟的应用1. 辩论赛模拟的目的和意义辩论赛模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通过参与辩论赛模拟,学生需要收集证据、分析论点、运用逻辑来辩护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在争论中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

2. 辩论赛模拟的组织和流程辩论赛模拟可以通过学生自愿组队、提出辩题、准备辩论材料和进行辩论比赛等环节进行。

在辩论比赛中,学生可以分为正方和反方,针对给定的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辩论。

同时,教师应该充当裁判,引导学生合理阐述观点,发现演讲中的逻辑错误和不足之处。

四、思辨能力培养的评价1. 考查学生的论述和证据支持能力思辨能力培养的评价重点在于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用逻辑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评价可以根据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来进行,例如是否能够有条理地陈述论点、是否能够提供可信的证据支持等。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应用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应用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应用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提问和讨论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问题、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在希腊古代就已经被苏格拉底所提出,并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的近现代史纲要包括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20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段时间的历史内容,这一时期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规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

在讲解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有哪些深远影响?这种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的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通过讨论和探究,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各小组再汇总讨论成果,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这种合作和交流的方式既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高中历史】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历史】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历史】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有许多优点。

首先,运用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运用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训练,并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再次,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下,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形成概念为止,始终处于探究情景中,以极大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目前一些启发式教学局限于教学方法改革,忽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整体配套定位和设计,注入式教学思想和方法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从而制约启发式教学的活力和效率,使教学中"双边活动"或流于形式,成为公开课的"样板",或成为常规教学中教师轻松偷闲的借口。

由此导致这种启发式教学与素质教育目标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戴维多夫说:“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来改变思维方式。

”显然,在教学改革的整体行为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设计是基础,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设计是核心,教学结构、过程和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是手段。

启发式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推导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结构、过程和方法设置的有机整体。

近两年来,针对启发式教学实践的片面性,我们加强了启发式教学的整体改革和探索。

结果表明,“激发、启发、发展、细化”的启发式教学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内容、形式和目标的有机统一。

激,即激趣,激活。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绝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第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

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基点定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呈现的社会实践必须与教学重点内容相关联,最好不是结论性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呈现,剌激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
彻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
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

下面就启
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问启发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
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
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
间的共鸣。

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如,讲《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匈牙利革
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是否违背马列主义原理?为什
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
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主要问题是国家机器问题。

由于国
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造成国家政权不稳定,旧的国家机器软弱、瘫痪。

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给和平发展提供了可能。

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学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
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有个深刻、完整的认识。

二、反问启发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

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
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
地。

)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

)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观察启发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
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
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

例如,讲《黄海大战》时,
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
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
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
行动。

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
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
理。

四、情境启发这是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
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
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例如,讲林祥谦、李大钊、方
志敏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凜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

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才会有这样浩气长存的“大勇”。

五、推理启发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休养生息政策4农业手工业发展一商品经济活跃一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
发。

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
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

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六、判断启发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拔,把认识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

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

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②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③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④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⑤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除中国共产党外,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七、对比启发这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例如,讲“商鞅变法内容”时,可提问每点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①土地制度
(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

②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耕战之功,重农业生产的新风。

③建立县制(上层建筑变革):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立的是中央集权制。

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
使学生彻底理解了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而且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八、类比启发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

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

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
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
深的内容。

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半殖民
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
深度。

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启发。

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有
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

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
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九、辐合启发是将某些历史事实进行综合,经过启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由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深刻、牢固的概念或理论。

例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让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的原因。

然后提问: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使学
生认识到: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固有矛盾
和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瓜分殖民地及势力范围的利害冲突引起的,这种
帝国主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从而得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结论。

十、扩散启发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
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

它可以培养学
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
一问题指出: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②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

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启发式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