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合集下载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献、历史资料等进行教学的方法。

史料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亲近、理解和运用史料,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文书分析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史料教学主要包括史料分析、史料解读和史料运用三个环节。

在史料分析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历史文献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分析。

学生可以根据史料的内容、结构、作者等方面,了解史料的时代背景、主题和意义。

在史料解读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学生可以对史料进行细致的分析,探究其中的观点、立场、意图等,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史料运用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史料应用到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学生可以运用史料进行历史事件的探究和研究,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通过直接接触历史文献和资料,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历史的真实性和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可以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培养辨别、梳理史料的能力,发展整合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书分析能力。

历史史料通常是通过文书形式保存和传承的,学生需要通过对文书的理解和分析,获取历史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献,理解文献中的叙事结构、表达方式和隐含意义,提高自己的文书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第一篇: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

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一史料的主要类型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

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

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

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

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

《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1. 引言1.1 史料教学的定义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史料的运用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史料可以是历史文献、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物品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资料。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和评价史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的定义旨在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真实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史料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和视角来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

史料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史料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直接接触历史文献、文物和资料,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让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具体而有趣。

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解读和分析,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辨别信息的真伪,并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

史料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接触真实的历史资料,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避免对历史的曲解和误解,培养正确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观。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式1. 文本分析法:通过解读历史文献、文本和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历史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材料,通过史料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触及历史的脉络,有利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就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探讨。

1. 强化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材料,是历史真实性和严谨性的体现。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历史事件中的原始资料,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真实感受历史。

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历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的存在。

2. 提高学生历史研究和分析能力史料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获取历史资料,还要能够研究和分析史料,明确史料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借助于历史事件的史料,学生可以进行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史料教学要求学生在接触历史文献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和思辨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这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历史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感,加深对历史的认同和情感投入。

这对于学生的历史修养和历史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经典史料导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前阅读史料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选取一些经典的历史史料,如《苏格兰手稿》,《阁楼》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感受历史的魅力。

2. 史料分析与讨论在历史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史料,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史料分析与讨论。

通过分析史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史料的价值和局限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首先,中学历史教师要把握好史料的选择。

由于史料种类繁多、内容繁杂,历史教师应该注重选择目的明确、翔实准确的史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时期,历史教师可以选择同一时间的多个史料,或者是根据不同时期或不同角度来收集相关的史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同时,历史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史料收集,在学生阅读史料过程中尽可能培养其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提供素材。

其次,历史教师还要注意史料的组织与分析。

历史教师在使用史料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数据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同时还要注意史料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在分析一组史料时,历史教师应该遵循科学客观的态度来处理所掌握的史料,分析其内容、时间、人物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要素,从而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加其历史思维和历史认知。

再次,历史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和理解。

理解史料,并不是一件易事,学生需要借助多种方法来掌握史料的真实内涵。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探究、课堂辩析、实地考察等,来促进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领悟。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习惯,让学生逐渐掌握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提升其史料理解和历史思维水平。

最后,中学历史教师还应该通过鼓励学生关注每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情境,对学生进行反思和启迪。

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应该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历史名言等方式,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这样,有效地教育学生具有多元思维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成为有民族精神和人文素质的优秀人才,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历史文化,提升其历史修养和文化素养。

同时,中学历史教师也应时刻倾听学生对史料的反馈和意见,并对所教授内容进行持续整合和更新,以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史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运用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

以下是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种方式:
1. 引用史料:教师可以引用原始的历史文献、记录或其他史料,直接呈现给学生。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亲身接触到真实的历史文本,了解当时的思想、观念和事件。

教师可以解读史料的内容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价值。

2. 文献分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深入研究特定时期或事件的细节和背景。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解读文献中的信息,分析文献的可靠性和偏见,并从中获得对历史事件的更深入的理解。

3. 图像和图片:历史教学中,使用图片、地图、艺术品等视觉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学生可以获取关于时代特征、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的信息。

4. 口述历史:教师可以邀请有亲身经历的人,如老年人、家庭成员或社区中的长者,分享他们的口述历史。

学生可以通过听取和记录他们的故事,了解当时的生活、经历和见解,增加对历史事件的亲近感
和实际感受。

5. 资料整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归纳。

学生可以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史料,以探究某个历史问题或事件。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批判思维和信息素养。

通过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可以更加生动、具体和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与史料的互动,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史料的运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创新,其中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史料教学是指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原始资料(史料)纳入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特点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优势。

一、史料教学的运用1、史料教学使用范围广史料教学的使用范围极广,不仅可以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还可以应用于大学、研究机构的历史研究与教学,甚至在社会文化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史料教学是具有普适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2、史料教学内容丰富史料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多种形式的原始资料,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这样的内容的多样性,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的教学内容。

3、史料教学方法多样化史料教学的方法丰富多彩,包括填空、连线、图表等形式的较为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包括课前研究自主探究、课堂研讨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模拟等深度的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1、拓宽学生视野史料教学能够带领学生走到历史的源头,通过接触历史上的原始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背景、过程和结果,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并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2、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史料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资料探究、分析和比较,这样的过程中会让学生思考和推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历史意识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能够从中感受到历史沿袭和历史衍生的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其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

4、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在史料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个人或小组研讨、讨论等活动,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在历史学科中有所体现,也在其他学科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历史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下面将从史料教学的定义、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史料教学的定义史料教学是指利用各种历史史料进行教学,并以此促使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获取、历史思维的形成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史料包括书面史料、口述资料、图表、图片、地图等,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史料,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原因和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历史思维。

二、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

历史史料是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来源,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史料来获取历史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史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史料中的细节,推测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 激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

由于历史史料的来源和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绘有历史场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猜测来了解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思考和探索。

3. 推动学生开展历史研究与探索。

史料教学不仅仅是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理解,还包括对史料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历史研究与探索,从而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种综合运用各类史料和研究方法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三、史料教学的实施方法1. 示范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视频展示等方式,模拟史料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份历史文献,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和解读,从而让学生学会使用史料来获取历史知识。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1. 引言1.1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是历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史料,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史料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读史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史料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史料教学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不仅是历史教学中的一种手段,更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2. 正文2.1 史料教学的定义与意义史料教学是指通过教师选取、整理和加工历史资料,将其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解读和分析的教学方法。

史料教学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学生通过接触原始资料,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原因,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史料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从被动的接受历史知识,变成主动地构建历史认知,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识深度和广度。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史料如何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历史的机会,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史料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史料作为教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通过学习原始的历史文献、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背景,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不仅是历史的重要载体,历史的见证,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工具。

而今的历史教学、考试已不再向过去一样强调背诵结果,更需要学生的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归纳、总结能力。

这就使得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笔者将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史料教学在中学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选择(1)围绕课堂主题首先所选取的史料应该围绕课堂主题来进行,只有深深地紧扣课堂大纲,这些史料在接下来的应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何谓紧扣大纲,即所选取的史料要与课堂有深度联糸性,不仅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发挥,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有思考、有发言。

也突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选取的史料范围也可以和本阶段中学生的语文课本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透过语文让学生的阅读史料能力有所进步。

(2)围绕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的也指引着史料的选取。

我的教学目标如果是让学生了解商代青铜器制作的精良,那么就需要选取青铜器的照片;如果是让学生知道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那么就需要找到当时的1/ 5民意调查的报纸;如果是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那么就需要相關的论著文字呈现。

总之史料的载体可以多样,但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3)符合学生本时段学习特点中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理解能力不同。

随着语文能力的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看图看史料能力的增强,史料的选取可以逐步加深度。

史料的选取也由最初的图片走向多向文字所体现。

2.史料的课堂化运用(1)设计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套路好的史料找到了,则需要一个好的课堂设计来使得史料的作用体现。

把史料转化成让学生最终可以接触到的点,充分吸收。

这就需要教师们好好设计课堂。

多种小组讨论、课前准备是不错的运用形式。

如我在在讲到中国古代历史传统文化一章时,重点提了一下中国的篆刻。

通过展现古代名家在画上的多种篆刻工艺。

最后让学生自己在橡皮上试试阴刻和阳刻,学生广泛参与,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是指通过使用史料来教授历史课程,并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和
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下面将介绍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
学中的具体运用。

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史料,如历史
文件、图片、文字等,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历史。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份历史
文件,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人物关系等,并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分析史料的来源、内容、作者立场等,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给
学生提供多个来源不同、内容各异的史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并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史料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研究和分析史料,教
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授某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
论和研究相关的史料,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史料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有效获取、分析和
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使用史料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获取和分析史料的方法
和技巧,并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我国近年来历史教育的改革,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史料教学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历史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一)史料选择史料的选择对于史料教学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为学生提供直接、生动的历史资料。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史料:1.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各种历史文书、公文、报刊杂志、书信等图书资料。

2.实物资料:实物资料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品、绘画、雕塑、建筑、文物等。

3.口述史:口述史是指通过采访方式收集的个人或集体的口述资料。

4.多媒体资料:多媒体资料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

(二)史料分析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分析内容包括:1.掌握时代背景。

了解史料产生的年代、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等。

2.分析史料信息。

探究史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的语言表述与意涵。

3.分析史料价值。

探究史料的价值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三)史料应用史料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文化、社会、企业等领域之中,其中与历史学有关的应用,除了为历史教育注入新的内容外,还有近代数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进展,使得以往的纸质史料得以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并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推动了历史学研究的发展。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史料教学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更有趣味性,学生更加投入。

由于史料教学的特点是通过提供直接的历史资料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而且是生动的历史资料,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到历史的真实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高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史料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应用史料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接触、分析和解释历史文献,因此在中学历史课程设置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体会历史事件的内在意义。

例如,在讲解近代中国史时,可以选取《戊戌变法词》、《辛亥革命宣言》等文献,通过分析这些史料,让学生了解变法运动的社会背景和目的,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思维启迪和历史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历史研究的能力。

史料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教学、文献分析、实物展示等。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指以实地考察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等场所,通过对实物、史料的观察和亲身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史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故宫、长城等场所进行现场教学。

通过现场考察,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军事制度,深入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二)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指以历史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分析其内容、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文化时,可以选取《诗经》、《论语》等文献进行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道德和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三)实物展示实物展示是指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实物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感受历史文化,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融合。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工艺品时,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陶器、织物等实物进行展示。

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工艺技术、艺术特色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三、史料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对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而史料的运用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史料作为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史料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可靠的证据。

历史是以史料为依据的学科,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

教学中,通过引用史料可以直接呈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使学生对历史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通过分析史料的内容、来源、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辨别真伪的能力。

史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历史中的史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它们记载了过往的人、事、物等等。

通过引入一些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史料,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史料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史料进行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能够对史料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史料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历史思维去看待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史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

史料是研究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引用和分析史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的脉络和发展趋势。

教师可以通过史料的呈现和解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上运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上运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项重要的特征就是既往性,即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

因此史料成为历史理论的基本素材和对象. 历史教学也应该恰当地利用基本的历史材料. 否则历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只是空谈,学生得来的也只能是僵死、空洞的教条。

一、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1、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单纯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便一讲到底的灌输知识的方法. 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使学生丧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历史科变得枯燥乏味. 遥不可及,只求背诵,、造成学生闻之色变,学之则怕. 同时老师教学只会徒劳无效。

而利用原始资料是学习历史的直接途径。

原始资料除文字纪录,还包括图画、实物。

这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接触的不再仅仅是一些死的文字资料. 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历史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大大加强了学生参与程度。

2、拉近时空的距离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史实不易理解. 透过原始史料的一些文字描述。

如当时人的章程、见闻录及报纸等或图样的示意感受,当时人强烈主观感情,这种“再现教学”使学生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几百年、几十年中外历史现象都能出现在想象中. 增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亲切感、认同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原始史料的不同来源. 可让学生辨别史料中的主观成份和客观事实,使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灌输,变成学生也要参与寻找答案的活动。

他们经过自己阅读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又做到了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有效地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 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化,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史料教学的具体运用1、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并在比较史料中得出正确并有规律性的历史结论由于篇幅等原因,中学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史料及思考题的,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教师一下子难以说明,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学生难以理解,所以需要补充史实说明,做到论从史出。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三大原则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三大原则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三大原则运用史料来丰富历史课堂,这是一种非常值得采用的教学手法。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对于很多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知,史料的引入便能够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

教师要将更多有价值的史料以灵活的形式引入课堂上,这会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带来很多显著效果。

一、史料运用应体现"适时"原则在引用史料来辅助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遵循一些相应的教学原则。

首先,在引入史料时要灵活的把握时机,要在最适当的时刻引入这些素材,这样,史料的教学辅助作用才能够充分得以发挥。

不少教师在引用史料来辅助知识教学时对于史料引入的时间缺乏有效的把握,引入的过早,学生很可能理解不了史料内容,史料的出现还可能带给学生认知障碍;引入的过迟,学生如果对于很多内容已经形成了既定认知,史料中的信息则难以再带给学生影响,史料教学能够发挥的效果也很局限。

因此,教师一定要以恰当的时机将史料引入课堂,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史料对于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

如,在讲述《宋金南北对峙》一课时,在分析宋高宗和秦桧为何要杀害岳飞这一问题时,由于教材中对于该事件介绍的非常少,学生凭借以往的了解误认为岳飞是秦桧一手策划害死的,还有些学生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又认为秦桧是当时金派回的奸细,宋金要议和的前提是要处死岳飞。

这些都会给学生理解真正的史实造成障碍与混淆,想要让学生对于这段历史有正确认知,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给学生提供一段明朝史学家文征明《满江红》里的一段材料。

这段史料能够让学生清晰而客观的认识这一段历史,能够更正学生的一些认知偏差,纠正学生形成的一些偏见,这才是史料教学的价值体现。

二、史料运用应体现"适量"原则史料在运用时也要体现适量原则,这一点也很重要。

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内容的描述,相关的史料非常多,将这些内容都引入课堂显然不实际。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筛选这些内容,结合教学主题来有针对性的选取那些更有价值的史料,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中来辅助知识教学的良好展开。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史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传统和非传统的文献资料。

史料的运用是历史教学中的关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具体来说,史料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史料可以帮助老师把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

比如,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历史场景和人物;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史料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让学生自己参与寻找和整理史料,通过分析史料发掘历史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历史是如何塑造人类社会的。

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研读和分析史料,掌握问题分析和结论评价的基础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比较历史事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挖掘事件的深层次含义,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的思考和
判断。

总之,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展示历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趣性,可以引导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发掘自己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观察力。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一、史料运用的要素
在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史料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把虚拟的历史活动转换为具体的信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具体、有感触的历史感知。

史料运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概括为下面几个要素:
1、史料要先行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史料的运用必须要先行准备,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史料中所蕴含的信息,才能有有效的运用史料较好的完成作业。

2、史料的选择要有讲究: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运用史料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史料,而不是随机的去抽取,这样只能使学生对历史了解的不够深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史料的运用要有清晰的目的:在史料运用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好运用史料的意义,不要让学生仅仅是看看史料,而要让学生更多的去思考史料具体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史料中所涉及的历史事实、重要人物等。

4、史料的运用要有恰当的方式:在史料运用过程中,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比如,老师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也可以把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自主处理。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是一种将史料直接应用于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典型的例子入手,探讨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史料教学。

以近代史为例,在教授光复前夕的经济问题时,引入一些富有生动性的史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生产经济和商业发展情况,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当冯铉的《吏记》中记载:“集市州座在其神前,便有巨利;汶水、新丰一带,及桥南、隆文、郑墩、塔路都是,市物盛出十倍以上”,是一段描述广东琼州府的繁华景象的史料,它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当时了白银、布匹等物品的丰富,同时还可以借助这些史料,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经济情况的变迁。

同样地,在教授辛亥革命时,美化抗日斗争,一些先进人物为民族利益献身的史料,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伟大的抗日斗争是如何进行的。

例如,当学生了解到刘永福这个先进人物因发动地方人民进行游击战争,为解放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或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刘宝楠提出“上面不管,下面乱办”的政治和军事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时代背景与人物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史料教学中,要注意策划、组织、运用。

策划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选取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材内容和史料。

组织教学时,要做好史料的原始拓印、复制、整理与编排,同时要注意不同史料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不同史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教育目标的理解。

运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史料进行授课,以达到教育目标为主导的教学思路。

总之,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切实发挥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析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浅析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浅析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一、史料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史料教学法是指以史料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对史料的选择、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的教学方法。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素材,而史料教学法则是将史料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1. 针对性的史料选择史料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有针对性的史料,以便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史料,如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选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史料,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和推测,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历史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历史科研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选取相关史料进行历史事件的研究,撰写历史研究报告或作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认识通过史料教学法,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认识。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培养其对历史事件的敏感度和认识能力,提高其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史料教学法的实际效果与问题1. 实际效果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

通过史料教学法,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研究过程,培养其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

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一史料的主要类型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

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

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

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

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

《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从而掌握了解历史的一般方法。

(2)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也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

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种推理学问。

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已提供的历史事实提供例证,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促进学生神入历史,感觉当时的历史环境,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三、史料教学的主要方式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从这段(些)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史论结合,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例如: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5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6分)2.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

4.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四、史料收集的主要方法1.从历史著作中收集史料我们要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搜集史料有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平时有意识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史料引用比较多的著作,从中搜集我所需要的史料。

尤其是近年来,从整体史构建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文明史构建的《世界文明史》《中华文明史》、与国际合作相关的《大国崛起》的解说题、从现代化史观构建的著作。

2.从教学杂志中收集史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历史教师的手边都会有几种历史教学类的期刊,多数期刊都会刊登优秀案例。

通过这些优秀案例,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同仁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设计,还可以把案例里面的史料摘录下来,为我所用。

我手里每年都订了《中学历史教参》《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历史学习》,这些杂志上能比较贴近中学实际地介绍史学研究前沿的一些成果、有大量素材可以使用,更有不少思路可借鉴。

(如去年一诊的晚清三新政题,还有其它的一些期末题、单元题)还有《高中政史地》《高中历史》等杂志均可用。

3.从历史试题中收集史料现在考试对史料越来越重视,材料题也越来越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各种复习资料也因此挖空心思更新史料。

由于考点都是对应课本的知识点,这些史料自然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

并且,这些史料又体现了命题人的思路,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是最合适不过了。

① 4.从网上按主题收集史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材料,为我所用。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人民教育网等上有大量的新题可以选用或改编;按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可能设计图片材料题。

五,史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为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一线教师对史料教学的目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教师在使用方法上还不够娴熟,因而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史料运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出现有效性偏低甚至无效的现象。

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1、史料运用只是招牌,学生未能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2、史料堆砌,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3、史料有误,给予学生错误信息,构建了错误的历史情景。

细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史料运用不充分在学习中,“论从史出”大致有以下步骤: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提取信息,论从史出。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也应遵循这几步进行,某一步不到位即会导致史料运用不充分。

不充分的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研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史料理解不透,也就谈不上辨析史料的可信度,更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史论或问题的结论也只能由教师得出,这样的情况致使史料运用成了招牌,走形式而已,学生无法从中获取《课标》中所要求的“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历史学科能力。

2、 史料失真失准史料从内容上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大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

因为史学研究是依据史料进行的,因而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史学研究首选的是直接史料,间接史料运用则要多方印证。

现代信息技术为查找历史资料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弊端。

网络上所提供的史料多为转手的间接史料,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都需要考证,但一线历史教师受时间和阅读面的限制,对网络上查到的史料不进行考证而直接使用,时常会发生史料有误的现象。

此外,别人论文或资料中转引的史料也应考证,多次转引容易出现讹传现象。

一旦史料有误,给予学生的信息以及学生据此建构的历史情景和历史知识也就出现差错了。

另外,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片断的现象,常常有失妥当。

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很多,走“戏说”路线的绝不能成为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料,即使非“戏说”类也很难成为真实可信的史料,比如七年级下册教材引用了电影《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的场面图,此场景就算是根据文字材料再现,也很难做到绝对准确,所以给予电影图片不如给予文字史料让学生自己建构历史情景更为妥当。

电影和电视剧,只有在将来研究传媒史或生活文化史时才能成为可信的真实史料。

六、引用史料应注意的问题1、合理选用史料(1)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沪版新编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

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

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

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准确节录在教学设计和试题命制中,各种新史料的涌现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但是,由于在引用史料时操作不够严谨规范,造成了一些偏差和问题,给教学与评价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要秉承史学传统中的“实录”精神,严谨而科学的对待史料。

只有对史料谨慎节录,准确引用,规范呈现,才能更加高效地运用史料,更好地贯彻“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课标理念。

3.忠实原文中学史学传统中历来十分重视文字的推敲运用,增减改易细微之处能带来表意上的巨大变化。

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微言大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字千金”的故事更是真实的写照,《春秋》一字可以寓褒贬,《通鉴》一字可知兴替,历代治史者都把严谨放在第一位。

因此,无论命题还是教学,引用史料时都要绝对忠实于原文,不增一字,不改一字,对需要增加文字以助于学生理解的,增加部分要用括号标出;对于需要删节的文字要反复推敲,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在删节处用省略号标出。

4.正确价值导向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

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

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增强针对性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往往选择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史料,但要注意在体现了选择史料内容的针对性的同明,不能导致史料在真实性和科学性上产生问题。

6.难度要适宜如果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一般说来,非文字史料中的图表史料、实物史料学生容易读懂,文字史料中的现代中国史料也相对易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