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史料教学法是指以史料为主要教学资源,运用史料进行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史料选取、课堂设计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史料选取1. 多样性原则在史料选取上,要尽可能多地采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史料,使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去感知历史。
比如在讲述古代战争时,可以选取古代兵器的图片、古代战争的战例、战士的日记等,不仅能够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史料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选取史料时要尽量选择能够代表历史真实面貌的史料,避免虚假、不实的史料进入教学。
通过真实的史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经过,提高学生对历史的信任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史料选取的多样性原则要求教师在选取史料时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多使用生动活泼、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史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课堂设计1. 问题导向史料教学法强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因此在课堂设计上要注重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立问题情景,带领学生通过史料进行讨论和分析。
比如在讲述古代社会制度时,可以提出“为什么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奴隶制度?”、“奴隶制度给古代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去思考,探究问题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
2. 学生参与史料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发表见解,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
3. 多媒体展示史料教学法强调多种形式的史料,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不同形式的史料呈现给学生,提高历史课堂的视觉体验。
比如在讲述一战时,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一战期间的战场图片、士兵的日记、战争时的音频等,加强历史事件的真实感,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策略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史料教学则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而如何有效地利用史料进行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史料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一、认识史料教学1. 史料教学是什么史料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历史文献、史料,向学生介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的教学活动。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人物的真实面貌,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史料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史料教学的优势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其有以下几个优势:(1)真实性强:史料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2)具体性强:史料通常是具体的历史文献或实物,可以直观地呈现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
(3)启发性强:史料中常蕴含着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可以启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
(4)培养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学生可以锻炼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二、史料教学的策略1. 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史料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史料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以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选择适当的史料史料种类繁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史料进行教学。
教材中的案例、故事、历史文献、图片、实物等都可以作为史料进行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生动有趣、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史料,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制定教学策略史料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讲述式教学,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献、历史资料等进行教学的方法。
史料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亲近、理解和运用史料,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文书分析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史料教学主要包括史料分析、史料解读和史料运用三个环节。
在史料分析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历史文献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分析。
学生可以根据史料的内容、结构、作者等方面,了解史料的时代背景、主题和意义。
在史料解读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学生可以对史料进行细致的分析,探究其中的观点、立场、意图等,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史料运用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史料应用到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学生可以运用史料进行历史事件的探究和研究,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通过直接接触历史文献和资料,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历史的真实性和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可以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培养辨别、梳理史料的能力,发展整合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书分析能力。
历史史料通常是通过文书形式保存和传承的,学生需要通过对文书的理解和分析,获取历史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献,理解文献中的叙事结构、表达方式和隐含意义,提高自己的文书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第一篇: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
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一史料的主要类型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
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
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
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
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
《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doc 36KB)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杨振英何谓史料,据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中的界定,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史料汗牛充栋,从表现形式分有文献(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这些史料中获得的。
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史料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必须依赖的重要课程资源。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环节。
那么初中历史该如何进行史料教学呢?史料教学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现就这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2.有效运用史料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认为,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
而要让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就必须让他们像历史学家一样,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
当然,这并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只是让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把握历史学家对待史学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3.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掌握人文知识过程中,对人类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升华,它主要表现为形成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格情感、思维品质,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已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
历史教学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符合文科教育的真谛。
历史教育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生命的对话,心灵的对话。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借助于史料不行。
因此教师应用具体生动的史实,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成立体意境,从而得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首先,中学历史教师要把握好史料的选择。
由于史料种类繁多、内容繁杂,历史教师应该注重选择目的明确、翔实准确的史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时期,历史教师可以选择同一时间的多个史料,或者是根据不同时期或不同角度来收集相关的史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同时,历史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史料收集,在学生阅读史料过程中尽可能培养其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提供素材。
其次,历史教师还要注意史料的组织与分析。
历史教师在使用史料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数据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同时还要注意史料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在分析一组史料时,历史教师应该遵循科学客观的态度来处理所掌握的史料,分析其内容、时间、人物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要素,从而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加其历史思维和历史认知。
再次,历史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和理解。
理解史料,并不是一件易事,学生需要借助多种方法来掌握史料的真实内涵。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探究、课堂辩析、实地考察等,来促进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领悟。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习惯,让学生逐渐掌握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提升其史料理解和历史思维水平。
最后,中学历史教师还应该通过鼓励学生关注每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情境,对学生进行反思和启迪。
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应该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历史名言等方式,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这样,有效地教育学生具有多元思维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成为有民族精神和人文素质的优秀人才,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历史文化,提升其历史修养和文化素养。
同时,中学历史教师也应时刻倾听学生对史料的反馈和意见,并对所教授内容进行持续整合和更新,以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史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运用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
以下是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种方式:
1. 引用史料:教师可以引用原始的历史文献、记录或其他史料,直接呈现给学生。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亲身接触到真实的历史文本,了解当时的思想、观念和事件。
教师可以解读史料的内容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价值。
2. 文献分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深入研究特定时期或事件的细节和背景。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解读文献中的信息,分析文献的可靠性和偏见,并从中获得对历史事件的更深入的理解。
3. 图像和图片:历史教学中,使用图片、地图、艺术品等视觉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学生可以获取关于时代特征、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的信息。
4. 口述历史:教师可以邀请有亲身经历的人,如老年人、家庭成员或社区中的长者,分享他们的口述历史。
学生可以通过听取和记录他们的故事,了解当时的生活、经历和见解,增加对历史事件的亲近感
和实际感受。
5. 资料整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归纳。
学生可以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史料,以探究某个历史问题或事件。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批判思维和信息素养。
通过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可以更加生动、具体和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与史料的互动,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史料的运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历史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下面将从史料教学的定义、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史料教学的定义史料教学是指利用各种历史史料进行教学,并以此促使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获取、历史思维的形成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史料包括书面史料、口述资料、图表、图片、地图等,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史料,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原因和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历史思维。
二、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
历史史料是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来源,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史料来获取历史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史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史料中的细节,推测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 激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
由于历史史料的来源和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绘有历史场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猜测来了解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思考和探索。
3. 推动学生开展历史研究与探索。
史料教学不仅仅是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理解,还包括对史料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历史研究与探索,从而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种综合运用各类史料和研究方法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三、史料教学的实施方法1. 示范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视频展示等方式,模拟史料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份历史文献,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和解读,从而让学生学会使用史料来获取历史知识。
历史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历史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策划与实施。
以一些有效的步骤,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历史史料,提高历史教育的价值。
第一步,准备课程。
在准备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到如何将历史史料利用到课程设计中,确保教学内容和历史史料相关。
这项工作需要教师精心策划,仔细分析课程目标,并试着将历史史料结合到教学内容中。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历史史料。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历史史料是成功运用历史史料的关键。
教师应该选用那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史料,例如:图片、视频、文本、音频等等。
此外,教师也可以考虑引用名人名言等其他资料,来增强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三步,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根据所选用的历史史料,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
例如,文本资料可以与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图像和视频可以通过讨论、演示等多种形式呈现,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第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形式,引起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学习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第五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以确保教学目标得到达成。
评价可以采用讨论、作文、演讲、考试等多种方式,以便充分考察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
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史料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
此外,历史史料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发展进程,促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爱国、学习先进文化。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是指通过使用史料来教授历史课程,并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和
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下面将介绍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
学中的具体运用。
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史料,如历史
文件、图片、文字等,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历史。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份历史
文件,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人物关系等,并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分析史料的来源、内容、作者立场等,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给
学生提供多个来源不同、内容各异的史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并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史料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研究和分析史料,教
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授某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
论和研究相关的史料,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史料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有效获取、分析和
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使用史料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获取和分析史料的方法
和技巧,并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我国近年来历史教育的改革,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史料教学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历史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一)史料选择史料的选择对于史料教学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为学生提供直接、生动的历史资料。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史料:1.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各种历史文书、公文、报刊杂志、书信等图书资料。
2.实物资料:实物资料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品、绘画、雕塑、建筑、文物等。
3.口述史:口述史是指通过采访方式收集的个人或集体的口述资料。
4.多媒体资料:多媒体资料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
(二)史料分析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分析内容包括:1.掌握时代背景。
了解史料产生的年代、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等。
2.分析史料信息。
探究史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的语言表述与意涵。
3.分析史料价值。
探究史料的价值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三)史料应用史料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文化、社会、企业等领域之中,其中与历史学有关的应用,除了为历史教育注入新的内容外,还有近代数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进展,使得以往的纸质史料得以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并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推动了历史学研究的发展。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史料教学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更有趣味性,学生更加投入。
由于史料教学的特点是通过提供直接的历史资料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而且是生动的历史资料,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到历史的真实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高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技巧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技巧一、引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精选史料,注重针对性在选择史料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史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所选史料应该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文化时,可以选择一些与诗词、书画等相关的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三、巧妙设问,引发思考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问题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
例如,在讲解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时,可以通过提问“你认为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史料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遗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精选史料、巧妙设问、丰富教学手段等技巧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历史认知和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方法一、引言历史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们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方法,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选择合适的史料选择合适的史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关键环节。
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史料必须真实可靠,不能有任何篡改或伪造。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核对证据等方法,确保史料的真实性。
2.针对性:史料的选取应该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够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的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3.多样性:史料的类型应该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呈现史料为了提高学生对史料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呈现史料。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史料有机融合,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对史料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史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素养。
四、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培养其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形成结论。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1.问题设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史料的主题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史料并思考答案。
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对比分析:将不同的史料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
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运用史料教学法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史料,如历史文献、图片、资料等,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一、史料的选择与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合的史料来进行教学。
史料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可以是原始史料,也可以是二次史料。
在选择史料时,教师需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读性,确保史料的质量。
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史料的来源、时间和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
可以从史料的内容、作者、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史料的解读与阐释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与阐释。
可以先让学生对史料进行整体解读,了解史料的主要内容和信息。
然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史料中的隐含意义和背后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
史料的解读与阐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学生小组合作、小组展示、课堂讨论等。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史料进行深度解读和阐释,通过小组展示和课堂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和互相学习,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三、史料的应用与延伸史料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和延伸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分析当代事件或问题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趋势。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延伸,探究历史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应用,将不同史料进行整合和比较,形成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作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培养学生的历史辨析能力。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一、史料运用的要素
在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史料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把虚拟的历史活动转换为具体的信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具体、有感触的历史感知。
史料运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概括为下面几个要素:
1、史料要先行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史料的运用必须要先行准备,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史料中所蕴含的信息,才能有有效的运用史料较好的完成作业。
2、史料的选择要有讲究: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运用史料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史料,而不是随机的去抽取,这样只能使学生对历史了解的不够深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史料的运用要有清晰的目的:在史料运用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好运用史料的意义,不要让学生仅仅是看看史料,而要让学生更多的去思考史料具体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史料中所涉及的历史事实、重要人物等。
4、史料的运用要有恰当的方式:在史料运用过程中,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比如,老师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也可以把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自主处理。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导语: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料为基础的学科,而史料教学法是一种以史料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
运用史料教学法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史料选择、史料分析、史料研讨等方面介绍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法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史料选择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史料。
应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史料。
可以选择文本类、图片类、影像类、音频类等不同形式的史料。
同时还要注意史料的时代性、真实性和权威性,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在进行史料选择时,可以采用学生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根据提供的框架或问题选择合适的史料。
通过学生的参与,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方式选择合适的史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史料分析史料分析是史料教学法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史料分析时,可以采用“观察、思考、提问、解答”的四步法。
让学生观察史料,了解其内容、形式和背景。
可以根据史料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史料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元素,进一步了解史料所传达的信息。
让学生思考史料。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史料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作者意图等。
通过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然后,让学生提问。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史料的疑问和思考,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让学生解答问题。
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进行解答和引导。
通过解答问题,进一步澄清学生的疑惑和认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在进行史料分析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将史料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三、史料研讨史料研讨是史料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通过史料研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展开深入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策略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史料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材料,通过史料可以真实地了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史料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解读史料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其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史料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应当选择适合学生的史料进行教学。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因此要选择一些简明、生动的史料进行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事件的目击者记录、历史人物的言行或者历史文献中的片断等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通过这些史料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而不是通过教科书上的文字描述去理解历史。
二、多样化的史料教学方法在利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等形式来进行史料教学。
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三、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分析、展开辩论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和理解,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并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
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史料的比较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四、注重历史教育的实际应用在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历史教育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展览活动、写作比赛等形式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历史学者或者爱好者进校进行交流讲座,让学生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和接触来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并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史料的选择对于历史教学至关重要。
史料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宜简不宜繁,语言宜通俗不宜晦涩。
史料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可以是历史事件的原始文献、历史人物的原始言论、历史资料的原始记录等,这样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的真相。
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史料,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二、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史料的应用需要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常见的史料教学方法包括:1. 点拨法:通过对史料进行点拨解析,使学生了解史料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理解史料的含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
2. 对比法:通过对不同史料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多维度和多角度,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3. 解读法: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从中挖掘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和内在规律。
4. 辩证法: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辩证分析,把握历史事件的相对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5. 讨论法:以史料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使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新的认知和思考。
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取得一系列的积极效果。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本质内涵,使他们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把握。
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独立见解和判断。
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历史事件中的成就和教训有更深刻的理解。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对历史学科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投入。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史料教学法是一种以史料为基础来开展历史课程教学的方法。
通过使用实际的历史史料,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以下是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史料教学法的方法:1. 挑选合适的史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历史史料给学生阅读和分析。
这些史料可以包括历史文件、报纸文章、漫画图片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和思考。
教师可以问学生史料中的作者是谁?他们的立场和观点是什么?史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和意义等问题。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独立分析史料的能力。
3. 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对同一个史料进行讨论和交流。
每个小组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并根据史料中的信息进行表演和演讲。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5. 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例如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的文化氛围和历史人物的生活环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6. 进行主题研究和展示: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历史研究的主题,并要求学生通过收集史料、翻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研究,并最终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样的主题研究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7.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史料图像、视频等展示到课堂上,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在线搜索和学习,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视野。
(完整版)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精)
历史教课中的史料运用最近几年来,将史料引入教课与考试之中的做法,向来是我们在进行历史教育改革时颇受重视的一环。
但是,对于史料运用的各种问题,并未真切获取充足的商讨。
固然坊间的参照书中充满着所谓的「史料题」,我们在教课中亦时而引用史料,事实上,对于为何历史教课中应当运用史料、如何使用史料、使用史料将可能遭受如何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我们还没有完好的一套想法。
在这方面,英国历史教育界的脚步较快,其自七○年月以来盛行的所谓「新历史科」历史教育哲学,对于这些问题已有一些明确的见解。
本文即拟介绍英国历史教育界对于史料教课的议论,希望能作为我们思虑这个问题时的参照。
( 一) 以「纯粹历史的方式」运用史料「假如历史不单是一连串的知识结体,那它是什么?我们建议,将历史视为一些过去所遗留的资料之会合,而史学家乃用这些资料来作为对于过去的凭证。
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学生、教师和历史学家为重修过去而进行的一连串活动,亦所以而使它对他们而言变得真切与有临场感。
此种历史知识观应用于教课方式上,即意味着学生应当对于各种一手、二手的史料进行研究活动。
」------SCHP研究组相较于其余知识种类,历史知识一项很重要的特质即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逝,也不行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察看;成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凭证」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
历史是从史料所供给的「凭证」中,建构对于过去人事的阐述,能够说是一推理学识。
所以,历史是一「不停地在发展的活动」( an ongoing activity ),而不是一段段固定不变的事实知识;任何历史的陈说和看法都应具备合理的论证程序,而只需它们有合理的论证,其成立就能够被认可,历史所以经常允许有各种各种的看法共存。
学习者一定先有这些基础看法,跳脱了纯真事实层累的历史观此后,才能谈到进一步去认识历史这一种知识种类。
既然史料是我们认识过去、成立历史知识的媒介,所以历史知识的「程序性规准」之核心即在于「如何将史料化做历史凭证的正当运用」 - 对史料凭证的运用有所认识,是掌握历史此一知识种类之「程序性规准」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
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一史料的主要类型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
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
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
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
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
《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从而掌握了解历史的一般方法。
(2)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也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
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种推理学问。
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已提供的历史事实提供例证,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促进学生神入历史,感觉当时的历史环境,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三、史料教学的主要方式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从这段(些)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史论结合,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例如: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5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6分)2.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
4.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四、史料收集的主要方法1.从历史著作中收集史料我们要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搜集史料有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平时有意识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史料引用比较多的著作,从中搜集我所需要的史料。
尤其是近年来,从整体史构建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文明史构建的《世界文明史》《中华文明史》、与国际合作相关的《大国崛起》的解说题、从现代化史观构建的著作。
2.从教学杂志中收集史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历史教师的手边都会有几种历史教学类的期刊,多数期刊都会刊登优秀案例。
通过这些优秀案例,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同仁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设计,还可以把案例里面的史料摘录下来,为我所用。
我手里每年都订了《中学历史教参》《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历史学习》,这些杂志上能比较贴近中学实际地介绍史学研究前沿的一些成果、有大量素材可以使用,更有不少思路可借鉴。
(如去年一诊的晚清三新政题,还有其它的一些期末题、单元题)还有《高中政史地》《高中历史》等杂志均可用。
3.从历史试题中收集史料现在考试对史料越来越重视,材料题也越来越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各种复习资料也因此挖空心思更新史料。
由于考点都是对应课本的知识点,这些史料自然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
并且,这些史料又体现了命题人的思路,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是最合适不过了。
① 4.从网上按主题收集史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材料,为我所用。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人民教育网等上有大量的新题可以选用或改编;按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可能设计图片材料题。
五,史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为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一线教师对史料教学的目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教师在使用方法上还不够娴熟,因而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史料运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出现有效性偏低甚至无效的现象。
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1、史料运用只是招牌,学生未能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2、史料堆砌,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3、史料有误,给予学生错误信息,构建了错误的历史情景。
细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史料运用不充分在学习中,“论从史出”大致有以下步骤: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提取信息,论从史出。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也应遵循这几步进行,某一步不到位即会导致史料运用不充分。
不充分的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研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史料理解不透,也就谈不上辨析史料的可信度,更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史论或问题的结论也只能由教师得出,这样的情况致使史料运用成了招牌,走形式而已,学生无法从中获取《课标》中所要求的“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历史学科能力。
2、 史料失真失准史料从内容上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大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
因为史学研究是依据史料进行的,因而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史学研究首选的是直接史料,间接史料运用则要多方印证。
现代信息技术为查找历史资料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弊端。
网络上所提供的史料多为转手的间接史料,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都需要考证,但一线历史教师受时间和阅读面的限制,对网络上查到的史料不进行考证而直接使用,时常会发生史料有误的现象。
此外,别人论文或资料中转引的史料也应考证,多次转引容易出现讹传现象。
一旦史料有误,给予学生的信息以及学生据此建构的历史情景和历史知识也就出现差错了。
另外,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片断的现象,常常有失妥当。
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很多,走“戏说”路线的绝不能成为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料,即使非“戏说”类也很难成为真实可信的史料,比如七年级下册教材引用了电影《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的场面图,此场景就算是根据文字材料再现,也很难做到绝对准确,所以给予电影图片不如给予文字史料让学生自己建构历史情景更为妥当。
电影和电视剧,只有在将来研究传媒史或生活文化史时才能成为可信的真实史料。
六、引用史料应注意的问题1、合理选用史料(1)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沪版新编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
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
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
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准确节录在教学设计和试题命制中,各种新史料的涌现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但是,由于在引用史料时操作不够严谨规范,造成了一些偏差和问题,给教学与评价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要秉承史学传统中的“实录”精神,严谨而科学的对待史料。
只有对史料谨慎节录,准确引用,规范呈现,才能更加高效地运用史料,更好地贯彻“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课标理念。
3.忠实原文中学史学传统中历来十分重视文字的推敲运用,增减改易细微之处能带来表意上的巨大变化。
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微言大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字千金”的故事更是真实的写照,《春秋》一字可以寓褒贬,《通鉴》一字可知兴替,历代治史者都把严谨放在第一位。
因此,无论命题还是教学,引用史料时都要绝对忠实于原文,不增一字,不改一字,对需要增加文字以助于学生理解的,增加部分要用括号标出;对于需要删节的文字要反复推敲,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在删节处用省略号标出。
4.正确价值导向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
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
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增强针对性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往往选择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史料,但要注意在体现了选择史料内容的针对性的同明,不能导致史料在真实性和科学性上产生问题。
6.难度要适宜如果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一般说来,非文字史料中的图表史料、实物史料学生容易读懂,文字史料中的现代中国史料也相对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