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史料教学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案例分析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历史教学案例来说明史料在其中的运用:
在教授中国近代史中“鸦片战争”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史料, 如当时的政治环境、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计划等。这些史料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 解清政府的无能和落后以及英国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三、史料运用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形式:
1.插入图表
图表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数据。 例如,在讲述某一时期的经济状况时,可以插入相关的统计图表或贸易路线图等, 让学生更清晰地了生自主搜集和分析史料,以便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例如, 在讲述世界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古埃及金字塔的史料,并分析其历史意 义和文化价值。
四、史料运用的效果和局限性
1、史料运用的效果
通过运用史料,中学历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其次,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最后, 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意识得到了增强。
3、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 意识
史料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传统,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学生可以更 好地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三、史料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 式
1、引入生动的史料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动的史料,如图片、故事、文物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讲述美国独立战争时,可以展示《独立 宣言》的原件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经过。
有时候,单纯的历史事件描述不足以让学生全面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这 时候,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史料,如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来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献、历史资料等进行教学的方法。
史料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亲近、理解和运用史料,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文书分析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史料教学主要包括史料分析、史料解读和史料运用三个环节。
在史料分析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历史文献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分析。
学生可以根据史料的内容、结构、作者等方面,了解史料的时代背景、主题和意义。
在史料解读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学生可以对史料进行细致的分析,探究其中的观点、立场、意图等,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史料运用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史料应用到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学生可以运用史料进行历史事件的探究和研究,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通过直接接触历史文献和资料,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历史的真实性和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可以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培养辨别、梳理史料的能力,发展整合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书分析能力。
历史史料通常是通过文书形式保存和传承的,学生需要通过对文书的理解和分析,获取历史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献,理解文献中的叙事结构、表达方式和隐含意义,提高自己的文书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载和反思,而史料则是历史的真实载体。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史料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史料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浅议。
一、史料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原始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研读史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文本理解、历史考证和历史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 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史料教学可以使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史料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从而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和兴趣。
史料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历史更加具体和可感知。
3. 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和认知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历史知识。
通过亲自阅读和分析史料,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提高历史知识的记忆和认知水平。
二、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1. 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一直是学术界和教学界关注的焦点。
许多历史事件都有多种不同的史料记载,有时甚至存在着矛盾和争议。
如何在教学中客观而又全面地呈现这些史料,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难题。
2. 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不足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史料教学往往面临着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不足。
对于古代文言文史料的阅读理解,对于文字中特殊的历史专有名词,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
3. 课时有限和教材选择的矛盾中学历史课程的课时有限,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难以覆盖大量的史料。
教师面临着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史料进行教学的矛盾。
学生在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史料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历史考证和历史分析,需要运用多种历史知识和方法进行思考,这对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浅析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浅析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史料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史料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以史料为本,以史料为师,以史料为学,以史料为用。
古人云:“古之学者为治世之学。
”史料是记录历史的原始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来源。
史料教学法强调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史料的使用,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
史料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分析历史、评价历史,形成批判性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史料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搜索、筛选、分析和运用史料进行研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
史料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史料教学法具有许多独特的教学特点。
史料教学法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
在史料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是与学生一同参与史料的选择、分析和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和历史探究。
史料教学法强调“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具体的历史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史料搜集和史料分析,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史料教学法也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原始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增强对历史的体验和认知。
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际运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史料来开展课堂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原始史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多种形式的史料来引导学生开展历史研究和历史分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学生可以通过史料来展开课外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史料、查阅历史资料、采访历史人物等方式来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调查,形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深入认识。
史料教学法也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一些项目式的探究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课外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来开展历史项目研究,提高他们的历史调研和历史表达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历史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材料,通过史料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触及历史的脉络,有利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就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探讨。
1. 强化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材料,是历史真实性和严谨性的体现。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历史事件中的原始资料,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真实感受历史。
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历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的存在。
2. 提高学生历史研究和分析能力史料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获取历史资料,还要能够研究和分析史料,明确史料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借助于历史事件的史料,学生可以进行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史料教学要求学生在接触历史文献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和思辨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这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历史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感,加深对历史的认同和情感投入。
这对于学生的历史修养和历史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经典史料导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前阅读史料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选取一些经典的历史史料,如《苏格兰手稿》,《阁楼》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感受历史的魅力。
2. 史料分析与讨论在历史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史料,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史料分析与讨论。
通过分析史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史料的价值和局限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创新,其中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史料教学是指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原始资料(史料)纳入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特点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优势。
一、史料教学的运用1、史料教学使用范围广史料教学的使用范围极广,不仅可以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还可以应用于大学、研究机构的历史研究与教学,甚至在社会文化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史料教学是具有普适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2、史料教学内容丰富史料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多种形式的原始资料,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这样的内容的多样性,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的教学内容。
3、史料教学方法多样化史料教学的方法丰富多彩,包括填空、连线、图表等形式的较为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包括课前研究自主探究、课堂研讨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模拟等深度的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1、拓宽学生视野史料教学能够带领学生走到历史的源头,通过接触历史上的原始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背景、过程和结果,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并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2、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史料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资料探究、分析和比较,这样的过程中会让学生思考和推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历史意识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能够从中感受到历史沿袭和历史衍生的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其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
4、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在史料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个人或小组研讨、讨论等活动,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在历史学科中有所体现,也在其他学科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历史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下面将从史料教学的定义、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史料教学的定义史料教学是指利用各种历史史料进行教学,并以此促使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获取、历史思维的形成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史料包括书面史料、口述资料、图表、图片、地图等,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史料,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原因和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历史思维。
二、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
历史史料是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来源,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史料来获取历史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史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史料中的细节,推测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 激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
由于历史史料的来源和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绘有历史场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猜测来了解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史料的思考和探索。
3. 推动学生开展历史研究与探索。
史料教学不仅仅是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理解,还包括对史料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历史研究与探索,从而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种综合运用各类史料和研究方法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三、史料教学的实施方法1. 示范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视频展示等方式,模拟史料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份历史文献,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和解读,从而让学生学会使用史料来获取历史知识。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是指通过使用史料来教授历史课程,并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和
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下面将介绍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
学中的具体运用。
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史料,如历史
文件、图片、文字等,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历史。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份历史
文件,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人物关系等,并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分析史料的来源、内容、作者立场等,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给
学生提供多个来源不同、内容各异的史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并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史料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研究和分析史料,教
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授某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
论和研究相关的史料,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史料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有效获取、分析和
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使用史料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获取和分析史料的方法
和技巧,并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
分析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分析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历史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授和解读历史文献、资料、实物等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而学生学习历史史料的能力,则是评价历史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历史史料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历史史料的渠道更加广泛,但是如何正确利用这些史料、如何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辨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历史史料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史料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探讨历史史料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为未来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梳理当前历史史料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历史史料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各种因素,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历史史料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为提升历史史料教学的质量提出建议,同时对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本研究旨在探讨历史史料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提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为中学历史史料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借鉴与启示。
2. 正文2.1 历史史料教学现状分析历史史料教学作为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中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增多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历史史料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目前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对历史史料教学的认识和掌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他们对历史史料的选取、解读和运用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史料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应用史料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接触、分析和解释历史文献,因此在中学历史课程设置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体会历史事件的内在意义。
例如,在讲解近代中国史时,可以选取《戊戌变法词》、《辛亥革命宣言》等文献,通过分析这些史料,让学生了解变法运动的社会背景和目的,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思维启迪和历史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历史研究的能力。
史料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教学、文献分析、实物展示等。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指以实地考察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等场所,通过对实物、史料的观察和亲身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史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故宫、长城等场所进行现场教学。
通过现场考察,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军事制度,深入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二)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指以历史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分析其内容、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文化时,可以选取《诗经》、《论语》等文献进行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道德和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三)实物展示实物展示是指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实物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感受历史文化,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融合。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工艺品时,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陶器、织物等实物进行展示。
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工艺技术、艺术特色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三、史料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对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是一种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史料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史料教学的目标、方法和效果等方面介绍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史料,使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和判断。
2.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史料的能力。
历史史料往往包含大量的专业性词汇和繁复的句子结构,通过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分析不同史料的来源、立场和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辨析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层次思考的能力。
4. 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概念和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历史史料,结合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方面的概念和常识。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具体方法十分多样,根据不同的课堂需要和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群体研讨法。
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一份历史史料,并详细讨论其内涵、来源和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然后,各小组进行汇报和交流,激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互动。
2. 案例分析法。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将相关的史料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根据史料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涵。
3. 视频讲解法。
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记载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讨论其中的史料信息。
通过视听的方式,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 口头报告法。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并对其进行深度研究,并通过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一、概述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记忆库,承载了无数过去的故事与智慧。
在中学教育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社会的窗口,更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在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无疑是核心环节之一。
史料,作为历史的直接证据,对于还原历史现场、理解历史发展脉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与生动,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人物的性格与影响。
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简述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中学历史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历史教育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使学生能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根源和发展脉络,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历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锻炼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历史学习需要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理解历史人物的动机和决策,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同时,历史教育也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解释,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
再者,历史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和未来发展。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对人类社会的同情和理解。
同时,历史教育也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史料教学。
其次,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开展需要注重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史料进行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应该选择一些简单明了、内容丰富的史料进行教学,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较为复杂、有深度的史料进行教学。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朗读和复述。
可以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比较和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史料。
同时,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评价史料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鉴别史料的真实性和偏见,培养学生的审查和批判史料的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一些历史研究文献,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史料。
另外,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还可以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比如,可以将史料教学与课堂讲述相结合,通过贴近学生生活、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史料,让学生在讲述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史料内容。
同时,可以将史料教学与现场考察相结合,带领学生到历史遗迹或者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加深对史料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将史料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视听的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史料内容。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不仅是理论上的思考,更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机运用和探索。
通过适当选择合适的史料、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史料的浩瀚海洋中航行,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审查和批判史料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的重要和现实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三种类型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三种类型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历史文献和史料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料阅读、史料分析和史料解释。
第一种史料教学类型是史料阅读。
这种类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和史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和背景。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原始的历史文献,如历史文献、历史文件、历史记录等,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相关人物的思想、言行。
通过史料阅读,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历史材料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提高历史认知水平和历史素养。
第二种史料教学类型是史料分析。
在这种类型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和史料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史料分析,发现历史文献中隐藏的信息和蕴含的价值,揭示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内涵和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
通过史料分析,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研究能力,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解释水平。
第三种史料教学类型是史料解释。
在这种类型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解释历史文献和史料的含义、价值、用途等方面,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史料解释,分析历史文献中的观点、态度、立场等内容,探讨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力,了解历史文献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通过史料解释,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认知水平,提高历史文献研究能力和历史理解水平。
总的来说,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包括史料阅读、史料分析和史料解释三种类型,通过这三种类型的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和历史素养。
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分析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历史真实性,并促进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
史料教学为中学历史教学注入活力和深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培养综合能力,提升历史素养。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应该加强对史料教学的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史料教学,中学历史课堂,重要性,定义,作用,历史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学习兴趣,历史真实性,批判思维能力,活力,深度,不可或缺。
1. 引言1.1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原始、最真实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和发展轨迹。
这种接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概念和认识,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史料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桥梁,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史料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它为中学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和深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史料教学的定义和作用史料教学是指通过史料的选取、分析和解读,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过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推理和分析,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史料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增强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学生打开历史学习的大门,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真实性和深度。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1. 引言1.1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史料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中学历史教学下史料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浅议,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史料教学,以及史料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加具体地展示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式。
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下史料教学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正文2.1 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性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原始历史材料,感受历史文献的真实性与权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探究欲望。
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背后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物、事件和思想,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历史文化素养。
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能力和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2 史料教学的难点和挑战史料本身的复杂性是史料教学的一大难点。
史料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细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史料。
史料的语言和文体也可能与学生平时接触的文字不同,这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史料的难度。
史料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
教师需要能够准确把握史料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解读史料。
教师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跨越认知障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还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教学资源匮乏的挑战。
由于史料教学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可能缺乏耐心和兴趣去深入研究史料。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
而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历史认知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史料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进行浅议。
一、史料的选择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其选择至关重要。
史料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历史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史料的难度和复杂度需要适当把握,不能过于深奥和晦涩。
史料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史料都应该得到呈现,以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直观的了解。
史料的多样性也需要得到重视。
在选择史料时,应该多方面考虑,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类型,以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历史。
二、教学方法史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是史料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布置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历史知识。
探究式学习也是史料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究历史史料。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史料教学的新趋势。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文字、图像、音频等形式,可以生动直观地呈现史料内容,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知识。
三、教学效果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试、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检验,看是否能够掌握史料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浅析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浅析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一、史料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史料教学法是指以史料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对史料的选择、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的教学方法。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素材,而史料教学法则是将史料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1. 针对性的史料选择史料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有针对性的史料,以便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史料,如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选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史料,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和推测,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历史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历史科研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选取相关史料进行历史事件的研究,撰写历史研究报告或作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认识通过史料教学法,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认识。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培养其对历史事件的敏感度和认识能力,提高其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史料教学法的实际效果与问题1. 实际效果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
通过史料教学法,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研究过程,培养其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也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
史料教学是指将史料作为教学材料,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方式。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史料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
通过引入真实的史料,学生能够接触到当时的人物、事件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战争时,教师可以找到当时的军事报告、战争策略和战争后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史料来推断当时的战争情况和决策过程,从而对这场战争有更深入的理解。
史料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事件的具体形象,增强学生的历史直观感受,避免了单纯依靠教科书中的文字叙述和图片的局限。
史料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理解能力。
历史学是一门分析性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
史料是进行历史分析的重要依据,学生在研究史料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搜集、筛选和分析,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出较强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来源的史料,对比其中的异同之处,来判断这些史料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这样的研究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史料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简单记录,也是对于社会、文化和人类发展的思考和总结。
通过引入史料教学,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在研究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决策时,学生可以通过研究相关的史料,进行理性的思考。
他们可以探究这个决策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并思考这个决策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反思,学生能够培养出深厚的历史思想和历史意识。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进行合理的安排。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1. 引言1.1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元素,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实,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史料教学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史料的选择与整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史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将史料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探寻中学历史教学下史料教学的问题和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通过对史料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史料的选择与整合史料的选择与整合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史料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史料。
这些史料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可以是正式的历史文献,也可以是普通人的日记、信件等。
教师还需注意史料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不同来源的史料,形成更全面的历史认识。
在整合史料时,教师需要将所选史料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框架。
可以通过时间、地域、主题等方式进行整合,将零散的史料串联成一个系统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
史料的整合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等因素,灵活调整史料的呈现方式和故事情节,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史料的选择与整合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了这个环节,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认知能力。
2.2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分析史料,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下面就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历史史料教学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历史科教育表现堪忧,多数学生感到历史科没有什么重要性,而且是非常无趣的一科。
在他们认为“有用而有趣”的科目排行榜中“历史”敬陪末座,而在“无用且无聊”的科目排行榜中“历史”则高居榜首。
学生普遍认为历史科十分无聊,而且对他们的生活和日后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助益,因此修读历
史课的兴趣日益低落,这就造成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危机。
与此同时,英国社会也期待着学校教育在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效能。
在这一背景下,以史料教学为特征的“新历史科”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借鉴其方法与理念,对史料教学作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作引玉之谈。
一、运用史料的意义
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因此历史知识的”程序性规准”的核心即在于“如何将史料化做历史证据的正当运用”──对史料证据的运用有所认识,是掌握历史学科“程序性规准”的基础。
唯有理解了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认识了历史,从而能展现学习历史对人们的真正价值。
史料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
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不同于我们以往在教学中引用历史材料的做法,在以往的教学
模式下,我们也经常会大量地引用历史材料(其中不少是由教材提供的)来进行教学。
但是,我们利用这些历史材料只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史实,使学生确信并接受这是“较真的事实”;其实这还是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史料教学法则不同,它所企望的结果并非事实的记忆而是关于态度和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应尽量去为学生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学习情境,而不单是扮演传递知识者的角色;学生不能仅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正如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在《理解历史》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
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
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
”
史料教学,注重应用史料来进行学习,包括史料的收集、甄别和运用,把史料作为探究历史的证据,藉此来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寻找历史的规律。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史料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史料(包括自己的搜集),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像一位历史研究者一样来认识历史、考察历史。
所以说,史料教学注重学习
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习得历史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一个具有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并提出了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同时,了解了历史,明白了事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提升了道德修养。
所以说,史料教学有效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二、史料的处理
英国的“新历史”强调“学习”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
一般在中学的历史教学并不涉及使学生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而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
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学生运用史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广泛性:提供给学生广泛的文字史料,充足的实物史料,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指导性:学生运用史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思考性: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渐进性: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在运用史料教学法时,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课
题的选定、史料的搜集整理和问题的设计等等。
选题看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往往容易患好大喜功之病,选题太宽泛,让人无法下手;
或者,答案已经明显的写在课文之中,失去了运用史料的意义。
史料搜集整理的工作看似最简单,其实却是我们这些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最大的难题。
一般中学的图书馆(室)都藏书不丰,历史方面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历史资料本身散布于各种历史
著作之中,很少有比较系统地专门辑录原始史料的书籍。
有条件的
一些学校,教师虽可以到互联网上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但也很难找到原始史料。
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搜集包括文字、图片、音像、文物等各种资料,并将之归类。
对一些史料易找且来源颇丰的课题,教师也可以把搜集史料这项工作交给学生去完成。
这些搜集到的史料,教师在使用之前还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整理,但要注意尽量不带着主观色彩去做此项工作。
整理工作的第一步是要选择好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剔去那些观点与其他史料重复或相近、文字比较晦涩难懂的,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来源、观点不完全一致的材料。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认识历史。
其次,要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必要的注释,包括对生僻的词语、史料的出处、人物的身份等作出恰当的解释说明。
问题的设计是课前准备工作很关键的环节,教师对学生指导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通过问题的提出,启发学生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探究历史。
否则,学生运用史料的活动就会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变成一种猜谜游戏;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和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都是无益的。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提问的技巧。
问题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其创造性大打折扣;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能够针对史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教学中所用到的史料只是相关史料中的一小部份而已,但却要藉以给予学生史学家在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时的一些重要观念。
归纳起来,在实际教学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大致有: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
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
”
2、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时常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
4、明确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三、史料教学课堂
在运用史料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熟练地驾驭课堂。
教学过程大致是:“设疑──搜集资料(史料)──甄别、选择史料──整理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讲述、讨论、推论)──撰写成文”。
课堂的特点是:从质疑入手,史料的运用贯穿始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注意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要尽量地为学生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学习情境,并在方法上予以必要的指导。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相关历史知识背景,并创设问题情
境。
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
学生也只有在完全了解历史发生背景的前提下,才能科学地对教师提供的这些史料加以分析,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否则,学生这种学习活动的历史性就会大为削弱,显得过于的肤浅和薄弱。
所以,历史知识的讲授在活动课中还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准备就绪之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去考证相关的史料,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活动可以是小组内部辨难与讨论,也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历
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历史,并注意让学生运用这些实物史料进行历史的探究活动。
总之,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21世纪基础教育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而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书目:
1、周孟玲《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研究成果》
2、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