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诱导糖尿病大鼠肝组织趋化素的表达
高脂膳食对大鼠血液内糖脂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高脂膳食对大鼠血液内糖脂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李翔;史仍飞;娄淑杰【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膳食对大鼠血液内瘦素(leptin)、胰岛素(insulin)、胰高血糖素(glucago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胰多肽(PP)和酪酪肽(PY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H组)和普通饲料组(C组).8周后将H 组中大鼠根据体重情况再分为肥胖易感组(OS组)和肥胖抵抗组(OR组).使用ELISA 方法检测激素水平.结果:OS组大鼠血leptin、insulin和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OS组和OR组大鼠血glucagon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OR组大鼠血PYY水平显著低于C组.结论:高脂膳食可导致OS组和OR组大鼠血glucagon水平升高,并可导致OS组大鼠血le血、insulin和MCP-1水平升高,以及OR组大鼠血PYY 水平的下降.【期刊名称】《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4(030)004【总页数】3页(P293-295)【关键词】高脂膳食;糖脂代谢;激素;大鼠【作者】李翔;史仍飞;娄淑杰【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肥胖是一种能量代谢失衡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堆积,体重超重,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胰岛素(insulin)、瘦素(leptin)、胰高血糖素(glucagon)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是调节机体摄食和糖脂代谢的重要激素,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PP)和酪酪肽(peptide YY,PYY)也具有调节机体糖脂代谢和平衡摄食的作用。
原花青素对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原花青素对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秦启杰'综述,张震文2#,彭晓明2审校(1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4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6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给O 者、家人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生活质量严重下0。
原花青素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是由不同数量的表儿茶素、儿茶素缩合而成的聚合物,原花青素具有保护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凝集、0脂、0压等作用,可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调控,从而0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因B,原花青素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该文主要对原花青素治疗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原花青素类;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再灌注损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综述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101019中图法分类号:R54;R282.71文章编号:1009-5519(2021)01-0072-04文献标识码:A心血管疾病(CVD)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1]#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在世界范围内CVD患病率及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CVD导致的死亡人数由1990年的1259万增至2015年的1792万$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全球CVD死亡人数在2030年将增至2220万$ 2012—2013年CVD和卒中占卫生总支出的14%,高于任何主要诊断组4$全球CVD发病趋势不容乐观,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危害$CVD已成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难题$目前,用于CVD治疗的临床药物存在疗效欠佳或依存性不好问题,新药研制迫在眉睫$原花青素是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皮、壳、籽、核%花、叶中,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BOWSER 等&'研究表明,原花青素中富含黄烷醇,黄烷醇是由许多单体组成的化合物,如儿茶素、表儿茶素、楮酸表儿茶素等,其低聚物和聚合物被称为原花青素。
高糖、高脂诱导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评价
5 1. 5 5. 5
1. 3 大鼠空腹血糖测定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喂养 12 周后,大鼠禁食 14 ~ 16 h,尾静脉采血,
采用 One Touch Ultra 稳豪型血糖仪测定其空腹血 糖,随后大鼠口服葡萄糖( 2 g·kg - 1 ) ,测定糖负荷
后0. 25,0. 5,1,2,3 h 各时间点的血糖值,制作口
Comparison of High Fat and / or High Sugar-induced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in Rats
Wang junxian1 ,Li Xiaojun1 ,Liu Yuehui2 ,Li Yusang1 ,Yang yanling1 ,Tang Hebin1 ( 1. College of Pharmac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2. People’s Hospital,Gaoming District,Fosh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fat and / or high sugar-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model in rats. Method: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nd fed with common,high-sugar( HS) ,high-fat( HF) or high-sugar high-fat( HSF) diet for 12 weeks.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glucose tolerance,fasting serum insulin levels ( FI)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 HOMA-IR) ,hepatic glycogen contents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GLUT2 and GLUT4 in livers were evaluated in each group. Result: I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time-blood glucose of HF ( ( 91. 6 ± 5. 5) mmol·min·L -1 ,P < 0. 05) and HSF ( ( 106. 1 ± 4. 6) mmol·min·L -1 ,P < 0. 001)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comparison to FI and HOMA-IR in control group,both of th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F ( ( 20. 2 ± 0. 9) μIU·L -1 ,5. 1 ± 0. 3,P < 0. 05) and HSF ( ( 31. 4 ± 2. 0) μIU·L -1 ,8. 2 ± 0. 7,P < 0. 001) groups. The hepatic glycogen contents of rats in HSF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 ( 1. 3 ± 0. 0) mg·g -1 ,P < 0. 01)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GLUT2 protein in rats’liver in HF ( 75. 8% ± 4. 0% ,P < 0. 05) and HSF ( 60. 0% ± 4. 5% ,P < 0. 001)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GLUT4 protein of rats in HS ( 60. 6% ± 5. 2% ,P < 0. 001) ,HF ( 72. 3% ± 3. 8% ,P < 0. 001) and HSF ( 57. 1% ± 2. 9% ,P < 0. 001)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sugar high-fat diet could establish a more successful rat model of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KEY WORDS High-sugar diet; High-fat diet;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GLUT2; GLUT4
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危害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危害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标签:反式脂肪酸;心血管;心源性猝死;进展1TFA对人体的危害反式脂肪酸虽然属于不饱和脂肪酸,但其双键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分布在碳链的两侧,这使得脂肪酸的空间构型产生了很大变化,其分子呈刚性结构,性质接近饱和脂肪酸(SFA)。
在摄入等量的情况下,TFA的危害要比SFA高25~10倍。
它对人体已有的和潜在的危害不容低估,WHO建议尽量控制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最好不要超过总能量的1%。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5年6月宣布将在3年内完全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酸,以助降低心脏疾病发病率。
TFA的危害包括导致必需脂肪酸(EFA)的缺乏,导致妇女患Ⅱ型糖尿病,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不孕几率,干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大脑功能的衰退,导致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及其他疾病。
TFA的摄入量增加2%,冠心病的发生率可提高23%,TFA的摄入增加心肌梗死发病风险。
摄入TFA与罹患冠心病风险及心脏性猝死增加有关。
在校正药物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后,TFA的总摄入量越高,人体红细胞膜中TFA的含量越高,则原发性心脏骤停的风险越高。
而亚油酸的反式异构体含量与风险的关系更明显。
2TFA的负性脂质效应目前TFA对心血管系统危害的研究主要针对于TFA的负性血脂效应(adverse lipid effects)及非脂质效应。
这些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冠心病和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
TFA导致的血脂异常改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被称为负性血脂效应。
TFA导致的血脂改变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甘油三酯(TG)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降低,载脂蛋白Apo B/Apo A的比值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_C)的比例增加。
人体摄入TFA后可以明显增加胆固醇转移蛋白(CETP)的活力。
CETP是脂蛋白间的脂质载体,能促进各脂蛋白之间脂质的交换和转运。
反式脂肪酸与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作用机制
12 F . T A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心 血管 疾 病 包 括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血 压 、 肌 高 心
梗死 、 心律失常 、 冠心病等疾病. 心血 管疾病的致病
因素复 杂多 样 , 括 血 脂 异 常 、 血 系 统 与 溶 血 系 包 凝 统 功能 失衡 、 因子 引 起 的 内皮 细 胞 损 害 、 岛 素 多 胰 抵 抗 和微量 元素 不足 等 J研 究 人 员 在 一项 名 为 护 .
melt s a a d o a c lr d s a e r x l r d n t e b ss o v re s n o si e d mil gc l l u nd c r iv s u a ie s s a e e p o e o h a i f o e s a a d d me t i c pie oo i a sud e nd s me r s a c e rsr l td wih TF Th ah lg c ef c fTF o o l s ta a n t is a o e e r h r po t ea e t A. e p t o o i fe to A n pe p e i h th sa i o a tifue c n b o d ft ifa mp r n n t l n e o lo a ,n mmao y f co , n o h l c t u c in i u i e it n e a mmu l t r a t r e d t e i y e f n t o o ns ln r ssa c nd i —
时胰岛素活性下降. 然而 , 也有一些研究表 明,F TA
与 Ⅱ型 糖 尿 病 并 无 显 著 相 关 性 , o V n D m R bM. a a 等 【 的一 项研 究表 明 : 经过 年 龄 与 能 量校 正 后 的 6 在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UCP2动态表达研究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UCP2动态表达研究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UCP2的动态表达,进一步明确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发病机制。
方法选取大鼠60只进行实验,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脂饮食进行脂肪肝诱导,采用免疫组织学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对大鼠肝组织中的UCP2进行检测,对大鼠的血清甘油三脂(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大鼠在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过程中,体内UCP2阳性细胞的含量以及TG、ALT、FAA的表达和含量都会显著增加,在高脂饮食诱导8~12周期间最为明显。
结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与发展程度与体内UCP2表达强度呈正比例关系,UCP2的酶活性增高会导致促进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标签:非酒精性脂肪肝;UCP2;动态表达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度饮酒史,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存积或变性所导致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增多,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几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肝病或肝硬化,对患者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当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1]。
解耦联蛋白2(UCP2)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解偶联的作用,可以发挥脂质调节的作用,但当UCP2的表达增加时,却同时对机体产生不良的作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
为了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对UCP2的动态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医院动物中心的成年、雄性大鼠60只进行研究(合格证号:1003046),体重150~200g,首先全部采用普通饲料喂养1周。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60只大鼠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只。
观察组大鼠采用88%基础饲料加10%猪油加2%胆固醇,自由进食和饮水;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进行饲养,两组患者均以12周为1个周期进行饲养[3]。
脂肪的分类、结构和特性
19
2)按照双键数目来分类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如软脂酸 (C16:0)、硬脂酸ated fatty acids )
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如油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如DHA、 EPA、AA等
2)系统命名法
△-编码命名:从羧基端开始计算双键位置 ω-编码命名:从甲基端开始计算双键位置
13
△-编码命名:先写出碳原子的数目,再
写出双键的数目,最后表明双键的位置。
如:棕榈酸,C16:0,表明有16个碳原子,无 双键。
油酸,C18:1(9)或18:1 △9,表明有18个 碳原子,在9~10位之间有一个不饱和双键。
37
4.乙酰化:由羟基脂酸产生的性质
乙酰值(价)(aectylation number or value): 中和1g乙酰酯经皂化释放出的乙酸所需KOH的mg数。 从乙酰值的大小,可以推知样品中所含羟基的多少。
38
蜡因2.其2.2防蜡水性和坚硬度有广泛应用,脊 椎动物一些皮腺分泌的蜡质保护它们的 毛生发物和体皮的肤蜡以由保长持链它的们饱的和柔及顺不、饱润和滑脂及 防肪水酸;(14鸟-1类6C尤)与其长水链鸟的由醇口(腺1分6-泌30蜡C)质而 使形它成们的的酯羽,毛是不蜂透蜡水的;主一要些成热分带。植物被 一分蜡高层蒸。的蜡腾熔质。点包为裹60以-8抵0℃抗寄,生较物甘和油水酯分的的为过 生物的蜡有一定的药学、化妆品及其他
工业用途,如用于洗涤剂、油膏及擦光
剂等。
蜂蜡的组成
40
2.3 复脂
复合脂是脂和其它化合物的复合物。 包括磷脂、糖脂、硫脂、脂蛋白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磷脂。
复旦大学科研计划书
考试方式:√□公开招考□本科直博□硕博连读□提前攻博报名号: 2011000858博士生科研计划书学生姓名:付云洁报考院系:公共卫生学院报考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安全导师:厉曙光日期: 2010年 12 月 1 日一、立题依据重点介绍本项目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现状,并附主要参考文献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营养知识的不断普及,大家对脂肪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有了较多的了解。
近年来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凭其抗氧化性强、易储存、保存期长、且经其加工后的食品美味可口等特点,深受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厚爱。
TFA的来源主要有:①氢化油:天然植物油双键的存在形式是顺式结构,而这种天然的植物油具有不饱和程度较高、抗氧化能力差及油脂稳定性不好等特点。
为了满足人们对生产,对油脂的质量要求,将植物油脂进行部分氢化加工,改善油脂的理化性质。
在氢化加工过程中,油脂中不饱和的双键转变为单键的同时,产生部分异构化TFA。
氢化后的油脂呈固态或半固态。
与一般的植物油不同,氢化油稳定、易保存,加工的食品松脆可口。
因此许多加工食品含有TFA,如西式糕点、烘烤食物。
②反刍动物(如马、牛、羊等)肠腔中存在的丁酸弧菌属菌群可与饲料中所含的部分UFA发生酶促生物氢化反应,从而生成TFA[反式棕榈油酸(t-16:1)]。
所生成的TFA 可结合于机体组织或分泌到乳汁中。
③在烹调过程中,尤其是油炸、煎烤时,植物油中的顺式FA受热可以转变为TFA。
人们日常生活中,TFA的主要来源还是氢化油加工的食品。
然而反式脂肪酸给人们带来美味的同时,也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饮食和诸如心脏动脉疾病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联性。
食用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其中包括:1、降低记忆力。
研究认为,青壮年时期饮食习惯不好的人,老年时患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更大。
反式脂肪酸对可以促进人类记忆力的一种胆固醇具有抵制作用,导致动脉硬化。
大豆异黄酮减轻反式脂肪酸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大豆异黄酮减轻反式脂肪酸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宓伟;赵倩;宓思婕;练武;石塔拉【摘要】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减轻反式脂肪酸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反式脂肪酸组、大豆异黄酮组和反式脂肪酸+大豆异黄酮组,用试剂盒分别测量血中TG、HDL、LDL、IL-6和TNF-α的含量;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反式脂肪酸组和反式脂肪酸+大豆异黄酮组,Western blot 法检测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内NF-κB的磷酸化,同时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与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蛋白表达。
结果与普通饲料组比较,反式脂肪酸组血TG、LDL、IL-6和TNF-α明显升高( P<0.05),HDL 显著降低( P<0.05)。
大豆异黄酮干预后,血中TG、LDL、IL-6和TNF-α均降低( P<0.01),HDL显著升高( P<0.01)。
大豆异黄酮能降低反式脂肪酸诱导的NF-κB磷酸化( P<0.01);与对照组比较,大豆异黄酮能使反式脂肪酸诱导的ICAM-1和VCAM-1的表达降低( P<0.01)。
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减轻反式脂肪酸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vone in attenuating trans fatty acids-induced athero-sclerosis in rats .Methods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diet group、trans fatty acids group、soybean isoflavone group and trans fatty acids +soybean isoflavone group .Research kit was used to test the amounts of TG , HDL,LDL and IL-6,TNF-αin rats'blood.Bovin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trans fatty acids group and trans fatty acids group +soybean isoflavonegroup .Western blot was performed to test the NF-κB phosphorylation ,as well as to determine ICAM-1 and VCAM-1 protein contents in bovineaortic endo-thelial cells.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diet group ,the amounts of TG,LDL,IL-6,TNF-αincreased evidently (P<0.05), whereas the amounts of HDL decreased evidently (P<0.05) in the rats'blood of trans fatty acids group . After the soybean isoflavone intervened ,the amounts of TG,LDL,IL-6,TNF-αall decreased (P<0.01), meanwhile the amounts of HD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Soybean isoflavone inhibited NF-κB phosphorylation induced by trans fatty acids ( P<0.01) .The high expression of ICAM-1 and VCAM-1 induced by trans fatty acids was de-creased by soybean isoflavone when comparing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1 ) .Conclusions Soybean isoflavone has a role in attenuating trans fatty acids trans fatty acids-induced atherosclerosis in rats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反式脂肪酸;动脉粥样硬化【作者】宓伟;赵倩;宓思婕;练武;石塔拉【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山东烟台264003;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山东烟台264003;平邑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山东临沂273300;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山东烟台264003;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山东烟台26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1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是一类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主要来自氢化油和高温加热后的油脂,人体难以消化此类不饱和脂肪酸,滞留于体内可明显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1]。
反式脂肪酸对肥胖大鼠氧化还原态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过多的摄入反式脂肪酸(TFAs)与 心血管疾病+1串,、2型糖尿病⑶、癌症[4'6]及婴儿发育不 良[7]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TFAs能 引起神经细胞氧化损伤,导致大脑认知功能衰退[8]。大量 研究表明,中年超重或肥胖与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及 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独立相关[9]。而肥胖人群TFAs的摄 入显著高于正常者,有研究显示,单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 脂肪的摄入增加与体重增加无关,但动物脂肪、饱和脂肪 和TFAs的增加与体重的变化有显著正相关[10'11]。TFAs的 摄入增加,可能会加重肥胖人群机体氧化损伤,但具体机 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实验通过建立肥胖大鼠模 型,观察不同含量的TFAs的高脂肪饲料对大鼠脑和血液 氧化损伤相关指标和核转录因子2 (Ni)及血红素氧化 酶(HO-1)信号通路分子的影响,探讨TFAs摄入对肥胖 大鼠脑氧化损伤的影响机制。
( Anti-eab-
bit IgG,HRP-linked Antibody),美国 CST 公司;逆转录 试剂盒,德国Thermv公司;通用型SYBR®快速定量 PCR试剂盒,美国KAPA公司;基因合成引物,由上海 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合成。 1.2实验动物 1.2.1动物及饲养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 140~160g, SPF级别;动物饲养条件:动物饲养于SPF 级实验动物中心,温度20~23°C,湿度50% -55%,自 然采光。自由饮水及摄食,动物由北京维通利华试验动 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并通过首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 审查。动物合格证编号:SCXK-(京)2016-0011,伦础饲料和高脂肪饲料,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 限公司,分别为:基础饲料,高脂饲料(脂肪供能比 45% ) ; 1% TFAs,添加1% TFAs的高脂饲料;8% TFAs,添加8% TFAs的高脂饲料。 1.2.2动物分组与处理 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
高脂饮食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肝糖输出有关的基因表达的关系
高脂饮食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肝糖输出有关的基因表达的关系发表时间:2017-08-30T16:39:49.420Z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作者:周峻林[导读] 长期高脂饮食诱导肝脏协同刺激因子la和肝脏磷酸烯丙醇羧激酶基因表达,糖异生增加。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目的观察高脂饮食饲养造成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肝糖输出有关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关系。
方法选取30只SD雌性大鼠,体重180g 左右。
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每天自由采食高脂饲料,并定时灌喂黄油、胆固醇、牛奶和糖等的高脂饮物。
测定肝脏糖原含量和计算待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实验组大鼠体重(220.45±16.00)g、Lee′s指数(289.18±3.29)均较对照组(276.61±12.60)g和(310.23±3.63)增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28周时肝脏3H--2脱氧葡萄糖吸收率下降42.0% ([214±176)cpm·min-1·g-1,对(368±3)cpm·min-1·g-1,P<0.05}。
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44.8±27.6)μU/ml与(108.3±29.6)μU/ml,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肝糖原含量增加92.4%/[(13.89±1.75)mg/g组织对(7.22±2.07)mg/g组织,P<0.05。
两组大鼠第28周时,肝脏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和糖原合成酶mRNA在两组大鼠之间均无差异(P>0.05)。
实验组大鼠肝脏肝脏磷酸烯丙醇竣激酶mRNA,为对照组的141.5%±18.2%,增加41.5%.实验组大鼠协同刺激因子1amRNA,为对照组的130.8%±9.4%,增加30.8%,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膳食脂肪含量的改变对糖尿病大鼠胃促生长素水平的影响
膳食脂肪含量的改变对糖尿病大鼠胃促生长素水平的影响陈云霞;高倩;刘春燕;赵淑玲【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膳食脂肪含量变化对体质量、不同部位脂肪含量及胃促生长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余45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分为普通饮食糖尿病组和高脂饮食糖尿病组各18只.正常对照组和普通饲料糖尿病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糖尿病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和脂肪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结果普通饮食糖尿病组和高脂饮食糖尿病组大鼠体质量、附睾的脂肪、肾周脂肪、肠系膜脂肪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胃促生长素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膳食脂肪含量的变化对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有调节作用,能影响体质量及能量摄入.【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7)012【总页数】4页(P1379-1382)【关键词】糖尿病;膳食脂肪类;胃促生长素;大鼠【作者】陈云霞;高倩;刘春燕;赵淑玲【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沧州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沧州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沧州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沧州0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近年来,肥胖发生率与日俱增,已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
对肥胖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膳食中3种产能营养素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失调或不良的饮食行为会导致机体能量稳态调节失衡,进而发生肥胖。
肥胖与2型糖尿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常同时发生。
胃促生长素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刺激胃酸分泌和生长激素的释放,调节能量代谢,增强胃肠动力,增加食欲[1]。
空腹时胃促生长素水平较高刺激食欲,餐后血浆水平受抑制,进而停止进食。
内脂素在糖尿病大鼠肝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肝糖代谢的作用
内脂素在糖尿病大鼠肝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肝糖代谢的作用张安星;张晗;阳琰;高琳;廖鑫;杨孟雪【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visfatin in glucose metabolism by testing the expression of visfatin in liver of rats in different glucose metabolic statuses .Methods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normal control group (NC group) ,diet induce obesity group (DIO group)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DM group) ,diabetes controlled by insulin group (INS group)and diabetes controlled by metformin group (MET group) .Tested the data of blood glucose (FPG) ,triglyceride(TG) ,total cholesterol(TC) ,free fat acid(FFA) ,fasting insulin(Fins) .The liver of rats was used to test visfatin ,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 mRNA by RT‐PCR and visfatin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 (AMPKα) ,phosphor‐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 (p‐AMPKα) protein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FBG of group DM increased than group NC and DIO (P< 0 .01) ;FBG of group INS and MET decresed than group DM (P < 0 .01) ;HOMA‐IR of group DIO and DM increased than group NC (P < 0 .01) ;HOMA‐IR of group DM increased than group DIO (P< 0 .01) .ISI of group DIO and DM decresed than group NC (P< 0 .01) ;ISI of group DM de‐creased than group DIO(P< 0 .01) .TG of group DIO increased than group NC (P<0 .01) .TG of group INS and MET decreased than group DM (P< 0 .05) .The level of TG and TC of group DM ,INS and MET increased than group NC (P< 0 .05) .The level of serum FFA of group DM ,INS and ME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NC (P < 0 .05) ;FFA of group DM increasedthan group DIO(P< 0 .05) .The expression of visfatin mRNA of group DM increased than group NC and DIO (P< 0 .05) ;visfatin mRNA of group INS and MET decreased than group DM (P< 0 .01) .Group DM ,INS and MET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G‐6‐Pase mRNA of than group DIO( P < 0 .05) ;Group MET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 of G‐6‐Pase mRNA of than group DM (P <0 .05) .The expression of visfatin protein of group DM ,INS and MET increased than group NC ( P < 0 .05) .The expression of AMPKα protein of group DM ,INS and MET decresed than group NC(P< 0 .05) ;AMPKα of group DM decresed than group DIO (P<0 .05) .The expression of p‐AMPKα protein of group DIO ,DM ,INS and MET decresed than group NC (P< 0 .01)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visfatin in liver of SD rats might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We could′t consider that visfatin can affect the pathway of metformin activated AMPK to decrease blood glucose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内脂素(visfatin)的表达,探讨内脂素在肝糖代谢的作用。
内脏脂肪素与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内脏脂肪素与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戴青原【摘要】Visfatin, a newly identified adipocytokine, is mainly expressed in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With Nampt enzymatic activity, visfatin is related to inflammatio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giogenesis, vulnerable plaque, anti-cell senescence or apoptosis or ischemia-reperfusion myocardial protec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glycometabolism or atherosclerosis diseases.%内脏脂肪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表达的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因子,具有Nampt酶活性,与炎症、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增生、易损斑块、抗细胞衰老及凋亡、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等相关,可能在糖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3(034)002【总页数】5页(P272-276)【关键词】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作者】戴青原【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Q591.4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只是贮存能量的终末分化器官。
近年研究证实脂肪组织可以分泌20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网膜素(omentin)、内脏脂肪素(visfatin)等。
因为与糖脂代谢、肥胖、炎症、内皮功能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密切相关,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氢化大豆油对小鼠糖脂代谢和脂肪酸组成及UCP-1表达的影响
氢化大豆油对小鼠糖脂代谢和脂肪酸组成及UCP-1表达的影响陈珺;王晗;郭琦;于志洋;肖珊;王际辉【摘要】以压榨大豆油为对照,研究氢化大豆油对小鼠白色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对脂肪组织米色化的影响.纯系小鼠分别于饲料中添加压榨大豆油(对照)和氢化大豆油饲喂9周,测量体重,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和血糖水平的变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白色脂肪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并应用组织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脂肪组织形态变化及脂肪组织米色化关键蛋白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氢化大豆油组小鼠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色脂肪组织中反十八碳一烯酸(T18:1)和反油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α-亚麻酸和亚油酸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发现,氢化大豆油组小鼠白色脂肪细胞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U C P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果提示氢化大豆油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可能与其对脂肪组织米色化程度的调节有关.【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4页(P166-169)【关键词】氢化大豆油;白色脂肪;脂肪酸组成;糖脂代谢;解偶联蛋白1【作者】陈珺;王晗;郭琦;于志洋;肖珊;王际辉【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60 引言植物油氢化是反式脂肪酸(TFA)的主要来源。
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
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李兰芳;郭玉;唐国涛;曹轩;喻翠云;陈临溪【摘要】AIM: To observ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idative stress and develop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epatic tissues of Spraguedawley( SD ) rats by analyz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 level and NADPH oxidase 3( NOX3 ) expression in livers.METHODS : Four - week - old male SD rats were fed with high - fat diet containing 20%fat and 20%sucrose for 12 weeks to induce insulin resistance.Plasma insulin level was detected by radioimmunoassay.The content of liver intracellular glycogen was measured using a glycogen assay kit.ROS generation in the liver tissues was assessed by dihydroethidium( DHE ) fluorescence.The expression of NOX3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 After 12 weeks of high - fat diet feeding, the content of blood glucose was increased but still maintained in normal level in the rats.However, the index of insulin sensitivity obviously decreased.Hepatic glycogen content in the rats fed with high - fat die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dicating that insulin resistance developed.Enhanced ROS production in hepatic tissues of the rats fed with high - fat diet was observed.Importantly, the expression of NOX3 in the liver was up 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high - fat diet in vivo.CONCLUSION : High - fat diet feeding decreases insulin sensitivity, enhances ROS level and NOX3 expression, and reduces glycogen content in the livers.%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SD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高脂饲料喂养的SD大鼠肝脏中氧化应激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分析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活性氧(ROS)的变化,初步探讨ROS的主要来源.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6只4周龄雄性SD大鼠12周,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优越血糖仪以电子感应法测定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二氢乙啶(D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中的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NADPH氧化酶3(NOX3)的表达.结果: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略有上升,但与对照组的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蒽酮法的检测结果显示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肝组织糖原含量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NOX3的表达显著增加,DHE染色显示肝组织ROS水平显著增加,提示ROS在肝胰岛素抵抗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结论: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肝组织中NOX3表达和ROS水平显著增加,糖原含量显著降低.【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5页(P310-314)【关键词】胰岛素抵抗;NADPH氧化酶;氧化性应激【作者】李兰芳;郭玉;唐国涛;曹轩;喻翠云;陈临溪【作者单位】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糖尿病是以血浆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食品安全学名词解释复习题05.08
安全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食物中毒: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2、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入食物而使病原体进入人体,以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3、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指病原菌进入胃肠道,在胃肠道继续生长繁殖,引起胃肠道黏膜充血、白细胞浸润、水肿、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4、毒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肠毒素刺激肠壁上皮细胞,激活细胞有关酶系统,改变细胞分泌功能,使C1-的分泌亢进,并抑制肠壁上皮细胞对Na+和水的吸收,导致腹泻5、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菌,进入肠道除侵入黏膜引起肠黏膜的炎性反应外,还可以产生肠毒素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7、原生环境: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8、次生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9、环境污染: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10、皂甙:皂甙是类固醇或三萜系化合物的低聚配糖体的总称11、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
12、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13、甙:在植物中,糖分子(如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等)中的半缩醛羟基和非糖类化合物分子(如醇类、酚类、甾醇类等)中的羟基脱水缩合而成具有环状缩醛结构的化合物,称为甙。
14、生物碱:是一类具有复杂环状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15、反式脂肪酸:化学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非共轭的双键的构型为反式脂肪酸。
若双键上两个碳原子结合的两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则为反式(trans)脂肪酸。
16、巴氏消毒法:指采用低于100℃以下的温度杀死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杀菌方式。
17、辐射杀菌:辐射杀菌的机制是使用Y射线、X射线和电子射线等照射后,使核酸、酶、激素等钝化,导致细胞生活机能受到破坏、变异或细胞死亡。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精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等7类。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所有生物细胞的基本构成物质。
人体组织、器官由细胞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机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各种酶和激素对体内生化反应的调节、抵御疾病的抗体的组成等,无一不是蛋白质在起作用。
如人体含有65的水和25%的蛋白质。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氨基酸,其结合形式类似于汉字笔画组合成单词,进而构成句子和段落。
氨基酸一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一人体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①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皮肤、肌肉、内脏、毛发、指甲、大脑甚至骨骼,大部分的组织由蛋白质组成。
肌肉组织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照镜子就可知蛋白质是否足够。
②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蛋白质充足,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肝脏在正常状态下会产生球蛋白,它是保卫健康的战士,能吞噬各种细菌、病毒(易受病菌感染的人,血液中球蛋白偏低;白血球在血液和淋巴管道中流动,有细菌侵入,白血球会自动包围和吞噬、消化;参与红血球的形成,红血球不足,易发生贫血、易疲劳,多发生在妇女、儿童中;有助于各种酶的产生,维护身体的正常运转。
没有足够的酶,会导致分解、消化、吸收、代谢等机能失调。
③部分转化为能源④其他作用:如中和调节酸性或碱性物质,防止体液酸性或碱性过大;蛋白质也是体内激素的基本组成物质。
2、蛋白质的选择判断蛋白质的质量与标准是氨基酸的数量和品种是否齐全。
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营养学上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