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在初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0e28b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9.png)
关于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加富有感性、思考性和创造性。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声音的艺术表达来体现情感和思想,由此激起人的感情共鸣。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其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美的感觉和欣赏能力,促进其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出发点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从儿童进入学校开始,学生所接触到的基本音乐教育就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方面提供丰富的支持。
音乐教育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多种能力,其通过既体验式、又知识性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练习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并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富有感性、思考性和创造性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富有感性、思考性、创造性和想象力,这些都是创意学习和创意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音乐活动的学习,可以激发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地体现为自主学习、敬业精神、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可以想出新奇、灵活、有身份的音乐作品,以及更广泛的艺术创作。
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加富有感性、思考性和创造性。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一批有新意和创意的艺术人才,也可以让普通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兴趣,让人们学到一种美好的,具有灵魂的东西。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7190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8.png)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是人类的一种艺术创造形式,是人的本能和灵魂的抒发。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对学生全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演唱和创作音乐,学生可以培养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可以引起人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美、喜悦或者悲伤。
学生通过音乐的欣赏和演唱可以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且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这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情绪调节非常有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绪稳定性。
2.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学习到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学习名曲、学习乐器演奏等,在音乐教育中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并且提高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3.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智力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触觉和视觉感知能力,扩大学生的感官边界,促进学生的感官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演奏乐器和创作音乐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智力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合奏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合唱和乐器合奏中需要与同学紧密配合,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会倾听、沟通和协作,并且在协作中培养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意识。
这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个性发展。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学生通过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61c5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a.png)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 引言1.1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享受到美的享受,得到情感的滋养,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学应该在素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2. 正文2.1 音乐教学对学生情感情绪的培养音乐教学对学生情感情绪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传达和情绪表达功能。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例如快乐、悲伤、愤怒等,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教学通过音乐作品、音乐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引导他们学会用音乐来宣泄情感、调节情绪。
音乐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声音、节奏、曲调等元素来表达和传达情感,这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在演奏、表演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有助于他们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会更好地表达情感,更好地管理情绪,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2 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从而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形式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参与合唱、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感,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观,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2.3 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合发展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f00e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5.png)
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演奏音乐需要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会参与合唱、管弦乐队等集体演奏活动,这些活动会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和其他同学一起演奏音乐,可以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音乐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音乐可以改善人的情绪状态,能够使人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心。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内心的压力,从而达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音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和灵活性,例如学习打击乐器、舞蹈等形式的音乐活动,都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魄和耐力。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音乐,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
学习音乐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音乐风格所带来的不同想象,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和创新的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积极意义。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情趣、协作精神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应该重视音乐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和音乐体验机会,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
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积极支持学生学习音乐,创造更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音乐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5a7f0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3.png)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增强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这些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小学应该加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幸福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角色、素质提升。
1. 引言1.1 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增强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音乐家,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在音乐教育的引领下,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力量,扩展自己的心灵世界,拓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领域。
中小学素质教育需要注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欢乐中成长,在音乐中绽放,让音乐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灵魂伴侣。
2. 正文2.1 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在音乐创作、演奏、欣赏的活动中,培养综合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锻炼专注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生活。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协作能力。
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审美情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89b9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1.png)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贯穿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音乐教育更加强调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文将从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情感、智力素质、人际沟通、情感表达和情商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音乐是一种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音符和节拍,更是在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都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美和快乐。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和优雅人格的塑造。
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智力素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习音乐需要学生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掌握上下很多功夫。
音乐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音乐智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音乐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发展自己的演奏技能和创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还需要在音乐学习中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这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和综合素质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智力素质、人际沟通、情感表达和情商,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音乐教学一定能更好地为素质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99f0c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f.png)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学素质教育中,音乐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艺术,既能给人以欣赏的美感,又能够发扬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境界,因此,音乐教育不仅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更在于良好的教育过程中带给学生以心灵的教育和精神的启迪。
首先,音乐教育对中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较快,长时间学习会使学生身心疲惫,而音乐教学能很好地缓解这种疲惫。
例如,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从而能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此外,音乐能够调节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帮助学生恢复注意力和集中精力。
这些都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影响的重要作用。
其次,音乐教育有助于塑造中学生健康的人格。
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情感教育和精神启迪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人类的情感丰富多彩。
此外,制定适合学生的音乐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体验音乐中不同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稳定情绪,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形成积极主动、勇敢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
再次,音乐教育有助于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全面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音乐课程和音乐活动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另外,音乐教学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探索自己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音乐教育也能够有助于创造开放、多元、立体的校园文化。
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校园内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可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
音乐可以跨越种族、文化和信仰的界限,帮助学生增强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并且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视野,培养学生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因此,音乐教育可以使校园文化更加多元而又充满活力。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7e90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a.png)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表达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教学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素质。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音乐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 学生, 审美修养, 情感表达能力, 全面发展, 学习兴趣, 团队合作意识, 重要作用.1. 引言1.1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在学生的审美修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启发学生对美的感知,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学会如何用音乐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学习音乐可以让学生在审美、情感、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音乐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音乐的快乐和愉悦感受,让学生更加乐意主动地学习音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教学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音乐是一种集体活动,学生在音乐演奏和合唱过程中需要互相配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正文2.1 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欣赏经典音乐作品,还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分析,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观,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音乐教学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4828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4.png)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一、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个性培养以及创造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音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1.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知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能够与美进行亲密接触,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
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音乐作为一种语言,能够帮助学生表达情感,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3.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
学习音乐需要学生合作演奏和合唱,这能够促使他们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音乐教育与学生个性培养1.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音乐表演,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学习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的意义,这能够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音乐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1.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想象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创作和演奏,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
3.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音乐要面对各种技巧和表达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结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因此,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重视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只有通过音乐教育,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5da1cfe2bd960591c67791.png)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重视音乐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
的确如此,优美高尚、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江泽民在1996年12月19日第六届中国文联第五次中国作协代表大会的闭幕联欢会上,热情洋溢地演唱了一首《祖国歌》,词曲优美,如诉如说,给与会代表和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使我们了解到他深厚的音乐素养,并从侧面反映出创编于本世纪初《祖国歌》,经他少年时代的学唱,在其心灵上所留下的深刻记忆。
更让我们看到了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成长的重要作用。
中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在音乐教育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
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而音乐教育是塑造心灵、培养情感、发展个性、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如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讴歌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3869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8.png)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精神得到愉悦,发展空间推理能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潜能,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为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面向所有学生的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大众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实现方式。
而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首先,是一门基本的素质教育内容。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定位上所表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音乐教育与其他基本教育不同的是,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通过旋律来展现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学习对音乐产生兴趣,还能感受到音乐中所表达的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在生活上,促进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创造美好的生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进行音乐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具备灵敏的反应、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以及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力,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二是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轻松,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教授学生以一定的审美知识和观念,以明美丑、辨善恶、分是非,同时使学生具备基础的音乐知识,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妙,如气质美、节奏美、旋律美、艺术形式美等等。
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层面上,音乐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素质教育手段,无论是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还是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和技巧为基础,而并不只是纯音乐知识理论的传授和学习。
音乐教学就是为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演奏演唱等方面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谈谈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谈谈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ea41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d.png)
谈谈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更是为了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在多方面对他们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谈谈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音乐教育对初中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十分重要。
音乐是一种能够渗透人的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培养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可以借助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和美学意境去感悟生活,去感受美好,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使其拥有美的眼光和对美的向往。
音乐教育对初中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是一种具有情感表达功能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会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从而在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学习到如何通过音乐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发现自己情感表达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特别是在合唱和乐器合奏等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沟通,以达到音乐作品的最佳演绎效果,进而培养出较强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能力。
音乐教育对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音乐作品,更是要通过学习和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这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过音乐创作,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出较强的创新能力。
而在音乐表演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己的音乐技巧和表现力,给观众带来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初中生培养出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初中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
![初中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7dbc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8.png)
课程评价:注 重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的参 与度和学习效
果
音乐教学方法
歌唱教学:通过教唱、合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乐器教学:通过教授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各种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音乐创作: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造力培养:通过音乐创作,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社交技能:通过音乐活动,提 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
精神
智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 能力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交 能力
体育功能
提高身体素质:通过音乐活动,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培养团队精神:音乐活动需要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 神和协作能力。
音乐教育与体育学科的融合:通过音乐与体育活 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音乐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延伸
家庭教育中音乐教育 的重要性:培养孩子 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
力
家庭教育中音乐教育 的方法:选择合适的 音乐教材,制定合理
的学习计划
家庭教育中音乐教育 的效果:提高孩子的 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家庭教育中音乐教育 的挑战:家长缺乏音 乐知识和教育经验,
需要寻求专业指导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音乐教育与数学学科的融合:通过节奏、旋律等 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音乐教育与历史学科的融合:通过历史背景和音乐 作品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
音乐教育与地理学科的融合:通过不同地区和民族 的音乐,让学生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谈谈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谈谈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a42fb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1.png)
谈谈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
音乐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协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
形式、音响效果、音乐文化等,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其次,音乐教育能够
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激活人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
深厚的情感素养和自身价值观念。
第三,音乐教育能够加强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
当学生
通过唱歌、演奏、合唱等方式参与音乐活动时,需要运用个人技能和音乐知识来完成,这
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艺术技能。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智能能力。
音乐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数学、
空间思维等多方面的智能,促进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和整体智力提升。
另外,音乐教育还
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音乐运动团队需要学生们合作完成,而合唱团的演出需要
学生之间进行密切的互动与协作,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领
导才能。
最后,音乐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够发掘
自己的个性和潜力,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初中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注重音乐教育的发展,营造积极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欣赏音乐、学习音乐中汲取美育精髓,提升素养,增强全人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基础。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3629f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a.png)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基础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音乐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音乐能“丰富想象力、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升华品德。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音乐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感染。
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情感教育,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入情入理,以理育人。
音乐艺术教育通过生动的内容、多变的音乐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潜移默化的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
然而素质教育的意义目标则是培养、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
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中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概念以及特征(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特征“素质”一词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话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它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条件,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指导原则。
素质教育的本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及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人工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素质教育的发展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全面性。
在素质教育中,素质的社会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能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起来。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8c172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7.png)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学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音乐教学作为素
质教育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音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完成一些
音乐活动,例如合唱、合奏等。
这种合作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动交流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我调节、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
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感官刺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想象力。
音乐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感受情感和生活,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学习和演绎不同种类的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
达自己,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
再次,音乐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音乐是一种古老而丰富多彩的文化,它承
载着各种文化的历史、人文情感和艺术精髓。
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让
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文化和传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音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享受音乐的美妙,放松
身心,缓解疲劳。
另外,学习声乐和乐器需要强调呼吸和肌肉协调,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
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
应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让学生在音乐中探索和实践,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0d57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4.png)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以下是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几个方面的作用。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能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学习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并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创作和演绎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天赋和才能。
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学习音乐需要反复练习和不断改进,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练习音乐技巧。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学会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品质,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耐心。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也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他们需要通过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勇气。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
音乐是一种富有情感和人文内涵的艺术形式,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素质和人文素养。
音乐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情感认知能力。
音乐也可以传递人文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通过音乐,学生可以学习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以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368bc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0.png)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音乐教育如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来看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传统的知识教育相比,音乐教育注重的是孩子的感性认知、创造力和综合语言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倾听、表达、合作和创造。
而这些核心能力恰好是素质教育所强调的。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领悟。
同时,音乐教育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和创造力。
在音乐教育中,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音乐及乐器演奏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技能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耳听感知、协调和反应能力。
此外,音乐教育也有助于调节孩子们的情绪,特别是对于一些情感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音乐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现途径。
音乐教育可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语言能力。
不仅如此,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质。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会接触到很多传统文化,学习曲调、节奏、打击乐器等多种乐器演奏的技巧,并学习到很多有趣的音符组合。
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文化底蕴,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与此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合唱团、乐团等团体活动中,孩子们会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和沟通的能力。
二、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音乐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很多积极作用。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思维和情感。
研究表明,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孩子们可以增强大脑中左右两半球之间的联通性。
此外,乐曲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感情,提高他们的情商和情操。
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的身体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手部协调和肌肉的发育。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e3e0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7.png)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素质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而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具体阐述其对学生人文素养、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影响。
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是一种能够表达情感和情绪的语言,通过音乐,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音乐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提升心理健康和情感智力。
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通过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和节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追求和欣赏的水平。
良好的音乐修养也可以影响学生在其他艺术领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其综合审美素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情感培养,提升审美能力和发展创造力。
教育者应该重视音乐教学,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在初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枣庄四十四中王庆引关键词:音乐教学素质教育作用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
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教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
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
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提高素质,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
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
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例如影视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是电视剧《西游记》片尾主题歌,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这首歌曲很快在学生中间广为传唱,成为许多音乐会中的常备的曲目,这首歌曲的歌词精炼的概括了《西游记》中人物的坚强品格和顽强意志。
这与当年改革开放之处人们的创业心里是一样的,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中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情感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感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感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
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帮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
影观众奉陪着流下同情的泪。
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讴歌着伟大军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
所以,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熏陶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
同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
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能表演出色,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
音乐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及形象性,要求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得好:“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
”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
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
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了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
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
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四、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
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
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已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
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
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教育报》曾报导,大连市实验中学打预备铃,这里听到的不是铃声,而是《牧童短笛》、《翠湖春晓》、《花儿与少年》、《步步高》等名曲,无论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课间操,都播放一首名曲代替,每天5 首名曲,用名曲代替铃声至今,还不到两年,师生已熟知了几十首中外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充满高雅音乐文化
氛围,对身心大有裨益。
因此,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中学生身心都得到愉悦和锻炼。
另外,练习歌唱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
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总之,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
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
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教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
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
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
参考文献:
1、充分发挥音乐教育资源推动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刘涧泉甘肃教育 2005年7-8期
2、心中的音符——谈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陶姝羽甘肃教育 2005年7-8期
3、音乐美学基础张前王次炤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4、音乐论丛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1月版,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