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散步说课教案

初中散步说课教案

初中散步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散步》这篇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亲情的伟大和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提炼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散步》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分析文章中的亲情描写,感受亲情的伟大。

3. 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通过对文章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引出本课课题《散步》。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氛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分析文章: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和理解文章中的亲情描写,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家人。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感受文章的氛围,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朗读、讨论、写作等方面的表现。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看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对亲情认识的改变,看其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散步》课教案

《散步》课教案

《散步》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景,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体会亲情、友情的美好,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感悟作者的情感。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散步”的理解和经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全班交流:各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启发。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展开批判性思维训练。

(2)教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5. 创意写作:(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散步”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初中语文散步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散步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散步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并体会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讨论、表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亲情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品质。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表达技巧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散步》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2. 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能分享一下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散步》,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可以查阅词典或与同学讨论。

三、课堂讲解与练习(15分钟)1. 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相关练习。

四、合作学习(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2. 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任务一: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讨论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任务二:讨论课文中的亲情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亲情的理解和体会。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散步》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亲情的美好,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通过表达技巧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散步》教案

《散步》教案

《散步》教案10篇《漫步》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拟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尝揣摩语句。

【课前预备】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预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预备。

【教学内容】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育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一、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表达着人世间美妙的情感──亲情。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都沐浴着亲情。

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答复,教师予以确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谈天,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漫步这样寻常的小事,也能表达出浓浓的亲情。

《漫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仆人公是谁?2、在漫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三、沟通感受,把握的感情出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请几位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

确定共性化的发觉。

(这问题比拟广泛,目的是盼望学生能注童个体的体验。

)进一步讨论文本: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回到文本讨论,文本本身始终是讨论的主要对象,这一个环节也是探究本课语言特点的思维中国)总结:漫步是日常生活,既轻松又微缺乏道的一件事,在笔下变得那么重要。

从中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四、小组学习,圈画沟通出示要求: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觉的根底上,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比拟特别的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

《散步》教学设计优秀四篇

《散步》教学设计优秀四篇

《散步》教学设计优秀四篇《散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品读清新质朴的语言。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的培养。

2.透过朴实的语言品味浓浓的亲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阅读文段,揣摩情节的发展。

文段:几年前,我探亲期满返回无锡的时候,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的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到发车时间……二.感知课文1.听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2)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散步?(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事件)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2.用自身喜欢的方式选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一)捕捉细节议人物文中的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试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我”“母亲”“儿子”三个人物的性格。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二)各抒己见提观点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三)体验幸福说“秘诀”散步,算不得大事;作者处理的办法,也许也算不得最好,但结果是一家人和和美美。

从这样的小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构建幸福家庭的秘诀。

大家知道这秘诀是什么吗?(四)走入画面探景物1.找出景物描写的段落,体会朗读语气的处理。

2.思考: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有无关联?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四.感悟体验1.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

2.交流感悟:“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一句的深刻含义。

3.回放自身家庭生活中的幸福片段,体味“甜蜜的负荷”那独特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1.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亲情是身心疲倦时听到的亲切问候,是;亲情是轻松愉快时发出的会心微笑,亲情是……2.作业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身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通用13篇)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通用13篇)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通用13篇)《散步》优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难点: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品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年度评选中,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走上了颁奖台,他的名字叫田世国,他在年过花甲的母亲身患尿毒症痛不欲生的关键时刻,瞒着母亲献出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使生命垂危的母亲重获新生,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却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田世国的义举,是对“亲情”二字的最好诠释,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他的行为感动了中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叙事散文,题目是《散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2、学生配乐自由朗读课文,思考:⑴散步的人物有:母亲、我、妻子、儿子⑵散步的地点是:田野⑶散步的季节是:初春⑷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4、根据以上要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本文讲述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时节到田野散步,路上发生了“分歧”,最后他们用亲情和爱,解决了散步途中的“分歧”。

5、整体感知,回答问题。

⑴散步时的“分歧”是如何产生的?⑵“分歧”最终是如何解决的?三、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教师: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1、请你给这个家庭及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并说出这样加的依据。

(孝敬体贴、关心母亲)的“我”(爱护小辈、信任儿子)的母亲(活泼聪明、非常懂事)的妻子(温柔贤惠、爱护儿子)的儿子2、教师: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

初一语文《散步》教案

初一语文《散步》教案

初一语文《散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散步》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2.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心情;3.学会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来推测人物的行为和动机;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教学准备:1.课文《散步》;2.黑板、粉笔;3.小组讨论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用一段音乐作为导入,让学生们听音乐,创设出散步的场景。

随后,导入课文《散步》。

二、课文阅读: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散步》。

2.鼓励学生找到课文中的关键词,强调人物的心情和情感。

三、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讨论。

2.要求学生就这个人物的心情和动机进行思考和分析,讨论这个人物为什么选择散步,以及在散步过程中的所想所感。

3.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随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四、开展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讨论,让每个小组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2.学生进行问答环节,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五、小结:通过课文阅读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对《散步》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人物心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1.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活动,写一篇类似于《散步》的文章,描述自己在这个活动中所想所感。

2.在下一堂课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以小剧场的形式再现《散步》这个场景。

七、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写一份关于他们最喜欢的散步地点的小作文,描述他们喜欢散步的原因以及在散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八、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音乐导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为课文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2.小组讨论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通过对人物心情和动机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主题。

3.课后作业的布置能够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让学生进行个人的思考和表达,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兴趣: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家的认识,和家人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2. 导入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家的文章——《散步》。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文章主题。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主题:关爱家人,尊老爱幼。

2. 解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进行课文填空、问答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课堂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家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 布置课后作业: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下周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分享优秀作品。

2.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散步》。

二、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的深刻哲理,引导学生思考。

2.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写作技巧。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进行课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小组讨论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五、总结课堂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家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以“我的家人”为主题的作文。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

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听读过程中,标划出课文中提到的人物和事物。

听读结束后,学生回答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行修正补充,进一步把握文章思路。

(三)探究性学习在完成对文章内容感知梳理的基础上,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问题一:文中的分歧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个分歧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问题二: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文中的家庭是一个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相亲相爱的家庭。

在这个家庭中尊老爱幼的美德得以自然流露和发挥。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揭示了中年人既要赡养老一代又抚养下一代的人生责任。

也看出作者一家人愿意代替老年人去背负承重包袱的使命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到中年的我,上要赡养老一代,下要培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这就是人到中年的使命之所在。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延续,我们才无愧于自己的家庭和社会。

(四)课堂小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内涵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9篇)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9篇)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9篇)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散步》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重视通过朗读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散步》记叙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野外散步的小事,以小见大话亲情,举轻若重道责任,文中的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的语言表达蕴含了浓浓的亲情与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可以理清一家四口散步的事情发展,初步体会文本体现的亲情,但对文本蕴含的责任感受不够明确与深刻,对亲情与责任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感觉表面,不能很好地从语言表达层面去体味蕴含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赏析文本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语言表达特色,更深刻地体味语言表达蕴含的情味。

三、教学目标1、感知“我的”语言表达蕴含的亲情与责任感。

2、理解景物描写渲染春天气息,衬托幸福愉悦心境的作用。

3、体味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蕴含的浓浓亲情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四、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法、问答法、讲授法五、教学流程(一)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0min)1、激活生活经验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散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常见的小事,相信同学们都有体验过,同学们在散步的时候是什么体验呢?预设:生举手自由发言。

那么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体验跟我们的是否有所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莫怀戚先生的《散步》。

2.我会读下列词语,并会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

(投影出示)嫩芽(nèn) 霎(shà)时拆(chāi)散熬(áo)过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委屈3.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佩服。

水波粼粼:水面分歧:十分明净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预设:莫怀戚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谈谈对文本的初印象:相亲相爱一家人、亲情、责任、温馨等等。

初中语文 散步教案

初中语文 散步教案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2.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2.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散步》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标题《散步》,提问:“你们平时喜欢散步吗?散步的时候都会想些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散步经历,教师总结导入课文。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散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课堂讲解(25分钟)1. 讲解课文《散步》的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四、课堂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总结。

五、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写一篇关于散步的短文。

2.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组织学生进行散步活动,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散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表达。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散步》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1

《散步》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1

《散步》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准确掌握6个词:信服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准确理解2个关键句: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②“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二)能力目标:1、掌握记叙文一般的阅读方法。

2、通过读,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感情。

(三)、情感目标:在体会《散步》一文亲情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1.理解通过细节展现融洽亲情的家庭生活情趣。

2.通过朗读,体会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1: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美妙背景的作用。

2: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四、《散步》教材分析(一)、主题思想:《散步》一文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思路结构:《散步》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①):总起,交代了散步的地点和有关的人物。

第二部分(②~⑧):重点写散步的过程。

这一部分又可根据内容分为三层。

第一层(②)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的转变。

第二层(③~⑤)写田野的春色以及一家人散步的乐趣。

第三层(⑥~⑧)写产生散步路线的分歧以及解决办法。

(三)、写作特点:注重语言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情趣盎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2.含义丰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写出“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

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散步》课堂教案设计2

《散步》课堂教案设计2

《散步》课堂教案设计2。

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一种基于“散”的课堂教案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自然、放松的学习环境中。

一、前言鉴于当前教育中的过于注重课堂考试和竞争,导致学生身心素质下降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而基于散步的课堂教学方式,正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以散步为起点,让学生们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轻松愉悦地学习知识,达到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目标在基于散步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明确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2.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等方式,深入学习相关知识;3.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认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呼吸功能等;3.提高学生情商和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学科交叉基于散步的课堂教学,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习。

下面以语文和科学为例,介绍交叉教学的策略。

(1)语文课程在散步中,可以加入自然环境朗读课,要求学生合理分配体力,呼吸畅顺,在听到自然的音乐中,用最优美准确的语言朗读出文章。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也可以将自然环境、自然现象等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感知自然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如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等。

(2)科学课程在散步中,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等方式,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科学知识。

同时,在自然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动植物的形态、习性等,可以在边走边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设计基于散步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教学目标、学科交叉、场景设置、资源准备、时间安排等。

(1)场景设置选择一个安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点,如公园、河流、山峰等,这些地点多为自然景致,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然知识的学习。

《散步》教学教案通用2

《散步》教学教案通用2

描述了一次家庭散步的经历, 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与温 暖。
通过散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人 生的感悟。
散步作为一种日常活动,被赋 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 义。
文本特点与风格
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家庭生活 的温馨场景。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 宁静、悠远的艺术氛围。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示范 、练习
课件风格选择
简洁明了
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背景,突出教学内容
图文并茂
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课件的整体风格和色调一致,营造舒适的教 学环境
图片、视频等素材准备
图片素材
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如散步的场景、人物形象等
视频素材
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如散步的实景拍摄、相 关文化背景介绍等
定期评估和反馈
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及 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教 学方法和内容。
THANKS
感谢观看
文意思。
的情感和思考,体会文章主旨。
重点突破:深入剖析,加深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语句,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或师生问答等形式,探讨文章中的难点和疑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拓展延伸: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提供一些与散步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比较阅 读和拓展阅读。
个性化反馈
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帮 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改进方向。
鼓励与引导
在反馈中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优秀作业展示
1 2
课堂展示
挑选出优秀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 分享,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散步优质课教案省一等奖(6篇)

散步优质课教案省一等奖(6篇)

散步优质课教案省一等奖(6篇) 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漫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答复)今日,我们一起学习《漫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漫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1、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把握以下字词: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2、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各自练读。

(2)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

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1)用圈点法圈出精致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漫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漫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打算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终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尝探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展多角度品尝探究。

鼓舞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明确:“我”恳切、孝敬;妻子贤良、温存;母亲老迈、服从而又有修养;儿子听话、懂事。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严肃其事呢?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索的写作意图。

明确:(1)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2)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3)我打算委屈儿子——表达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根本原则;(4)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索其作用。

《散步》优质教案

《散步》优质教案

《散步》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散文》,内容为《散步》。

本文通过作者对一次家庭散步的描写,展现了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深切的亲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感悟亲情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庭散步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分析课文,发现并解决问题。

a. 课文主要讲述了哪次散步?b. 作者在散步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亲情?c. 散文的语言特色有哪些?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这一切都太美了,美得让人心疼。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描绘家庭散步的文字,注意运用散文的语言特色。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散步》2. 内容:a. 散文语言特色b. 亲情描绘c. 美好家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家的散步时光》为题,写一篇描绘家庭散步的作文。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但部分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尚显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描绘亲情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

附件:我家的散步时光,总是那么美好。

夕阳西下,一家三口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温暖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步》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优质课文。

本课通过描绘一家人在田野中散步的场景,展现了家庭亲情、人性美和自然美。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验亲情之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家庭、亲情、自然等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但学生在文本解读、情感体验、语言表达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文本解读和情感体验的能力;学会欣赏自然之美,体会亲情之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珍惜家庭亲情,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的生字词。

2.难点点: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体验亲情之美、自然之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亲情之美、自然之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文本解读和情感体验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教学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随后,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家庭、亲情、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优质课堂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优质课堂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描述一次作者与家人在田野间散步的经历,展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文章语言优美,情节温馨,富有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对家庭、亲情、友情等题材较为敏感。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散文的阅读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增强家庭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家庭、亲情的独特见解;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情感。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相关图片: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田野、家人等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呈现课文内容、分析问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田野美景,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然后提问:“你们和家人有过散步的经历吗?能分享一下你们的所见所闻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亲情体验,从而引出本课《散步》。

2.呈现(10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散步公开课教案

散步公开课教案

散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散步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散步的正确姿势和步伐。

2. 散步的时间和频率。

3. 散步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与散步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散步的兴趣,并提问学生们平时是否喜欢散步,以及是否了解散步的好处。

2. 教师讲解(1)正确的散步姿势和步伐:教师通过示范和图示,向学生讲解散步时的正确姿势和步伐。

要求学生挺胸抬头、放松肩膀、挥动手臂、保持平稳的步伐和节奏。

(2)散步的时间和频率:教师向学生解释散步的时间和频率,并提醒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散步计划。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散步,每次散步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步数不少于10000步。

(3)散步的好处和注意事项:教师向学生介绍散步的好处,如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等,并提醒学生在散步时要注意穿着舒适、避免拥挤的场所、注意交通安全等。

3. 学生操作教师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同学进行散步示范,其他同学观察并提出改进意见。

之后,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散步示范,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和评价。

4.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散步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们将散步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希望他们能够享受散步带来的愉悦和益处。

四、教学辅助材料1. 散步示范的视频素材。

2. 散步姿势和步伐的图示。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散步时间和步数,形成一份散步日志。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激发学生们对散步的兴趣和持续性。

六、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散步示范和讨论,以及学生对散步好处和注意事项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的参与和反馈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的散步日志和交流内容也可以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优质课教案
《散步》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文是一篇体现浓浓亲情的文章。

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纯真亲情。

教学难点: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四、教学方法
自读品悟法、诱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亲情是甘泉,滋润我们枯干的心灵;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

家因为有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亲情而美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和他们一家一起去田野散步,去体味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
A:为了孙子,母亲放弃了走大路的想法。

说明母亲理解孙子的心思,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小孙子的心,体现出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板书:儿子----聪明伶俐) A:“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妻子——温柔贤惠(板书:妻子——温柔贤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
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

无论写谁,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真挚的感情,归纳为一个词就是“相亲相爱”。

(板书:相亲相爱)
3、把握主旨
学生概括: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板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写法借鉴
这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以小见大”(板书:“小”“大”)地开掘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意。

这种写作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五、品味语言
写文章时,好的主题需要有好的语言来配合。

请找出你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品一品。

(1)写景的句子
A:第四自然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分析:这段话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写得富有诗意。

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B: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分析: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精当的用词
如“熬”“铺”“慢慢地”“稳稳地”等。

(3)含义深刻的语句
“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分析:文中的“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儿子又是生命的延续。

把儿子和母亲背在背上就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

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世界也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小结:文章的语言优美,耐人寻味,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六、质疑问难
1、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明确:要尊老爱幼,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莫怀戚先生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孝”,希望同学们也能把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七、拓展延伸
1、自省
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与父母有过分歧吗?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学了这篇文章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该怎样做?
2、抒写亲情
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话。

3、真诚行动
爱要有行动,回家常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相信你能做到。

八、课堂小结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九、课后作业
抓住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一篇短文,抒写一下你与家人间的浓浓亲情。

附:板书设计
“我”---孝顺温和
母亲——温和慈爱
散步相亲相爱
儿子----聪明伶俐
妻子——温柔贤惠
(小)(大)
尊老爱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