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生猪饲养是一个需要注意多方面细节的复杂过程,在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技巧和要点,下面将就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猪场准备1. 土地选址:应选择地势平坦、空气清新、附近有充足的水源的地方。

2. 饲养场建设:必须要保持场地的卫生、透风、隔离等条件,设施尤其要配齐。

二、品种选育1. 通背×长白猪:是国内一种较好的生猪品种组合,可有效提高种猪繁殖性能。

2. 长白猪×大约克猪:是一种新品种组合,在体形上能够兼顾两者的优点,繁殖性能高,可稳定产出高价肉猪。

三、饲养管理1. 环境控制: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和通风换气,每头生猪的空间不应过于拥挤。

2. 饲料品质:饲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体重的,应尽可能采用高蛋白质饲料,并定期检测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确认饲料的质量是合格的。

3. 疾病防治:猪场的环境卫生和疫病防治必须做到位,保持充分的卫生条件,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消毒和防疫,同时要保持动物的健康。

4. 科学养殖:猪养殖要实现全养殖过程的科学化,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预防、育种、环境控制等方面,通过科学养殖的方式可提升猪的生产性能。

四、繁殖技术1. 选种繁殖育种:应实行优生优育,选择优良种猪,掌握好各种品种饲养技术,利用科学的繁殖技术进行繁殖。

2. 孕育管理:怀孕期繁殖母猪幼儿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同时还应定期检查体重和健康情况。

3. 产仔与育仔:产仔要求安静、温度适宜、有充足的营养和水源,育仔期间要保持卫生和少扰动幼猪。

五、环境卫生1. 场地清洁: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洗,保证场地内无漏水、粪便和垃圾等废弃物。

2. 光源:宜保持清洁、明亮,同时要防止强光直射猪身体。

3. 空气流通:对于集约式养殖,在密闭猪舍内要保持充足的空气流通和供氧量。

六、其他注意事项1. 猪舍建筑:猪舍建筑的设计要符合猪的生理特点和习惯,要做到通风换气、防病、及时清洗,确保室内采光充足。

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生猪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养殖技术和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选址应当考虑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等因素。

场地的准备应当保证场地平整,排水良好,同时还应当预留足够的空间供猪栏、饲料储藏室等设施的建设。

二、猪舍建设猪舍建设应当根据生猪的品种、数量和养殖方式来进行设计。

猪舍应当保持通风、温度适宜、干燥、卫生等条件。

猪舍内应当铺设合适的地面材料,例如浇筑水泥地面或铺设石板等。

三、生猪品种选择生猪品种的选择应当根据养殖目的来进行,例如肉猪、种猪、乳猪等。

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当地的气候、饲料资源等因素。

四、饲料和营养管理生猪的饲料应当丰富多样、营养全面。

例如玉米、大豆、麦麸等。

同时还应当注意饲料的储藏,避免受潮发霉。

营养管理包括饲料的配方、喂养量、饲料的供应时间等。

生猪的营养管理应当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来进行,例如生长期、育肥期等。

五、疾病防治和免疫管理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是十分常见的问题。

因此,疾病防治和免疫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生猪应当定期接受疫苗接种,同时还应当注意猪舍的卫生,避免疫病的传播。

六、生产记录和经济分析对于生猪的养殖过程应当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猪只的出生时间、体重、接种疫苗的时间等。

同时还应当对于养殖成本、销售价格等进行经济分析,以便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

综上所述,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只有通过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够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最主要的其中之一。

生猪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已经成为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肉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生猪养殖技术1. 环境控制技术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环境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保障生猪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生活环境,另外也需要对生猪圈舍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消毒工作。

目前,一些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会采用自动化的智能系统,来实现对环境的持续监控和调节,以提高养殖效益。

2. 饲料营养配制技术饲料质量和营养配制对于生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现代生猪养殖中,先进的饲料配制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性别特点,科学地配制不同的饲料组合。

还可以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维生素、氨基酸等,以满足生猪的营养需求。

3. 疾病防控技术生猪养殖中,疾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利用现代化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或控制一些常见的生猪疾病,如猪瘟、猪蓝耳病等。

也需要加强对生猪圈舍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4. 养殖管理技术良好的养殖管理是生猪养殖成功的重要保障。

包括对生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控制、搬运和销售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通过严格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繁殖率,从而增加养殖效益。

1. 散养模式散养模式是传统的养殖模式,适用于一些农村家庭农场和小规模养殖户。

该模式下,生猪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饲养管理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但由于散养生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疾病的影响,对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有一定影响。

圈养模式是现代生猪养殖中较为常见的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

该模式下,生猪会被圈养在密闭的圈舍内,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对环境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益和肉质品质。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圈养生猪需要加强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避免发生疾病暴发和传播。

生猪饲养技术

生猪饲养技术

生猪饲养技术
1.环境管理:猪舍温度控制、通风换气、灯光管理、消毒等
2. 饲料管理:
(1) 饲料类型:母猪和仔猪需要不同的饲料,应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

(2) 饲喂量:根据猪的体重和年龄、品种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饲喂量。

(3) 饲喂频次:根据猪的饥饿程度,分次进行饲喂,保持定时定量。

3. 疫病防控:
(1) 定期注射疫苗,防止猪瘟、口蹄疫等猪病的发生。

(2) 定期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3) 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4. 养殖密度控制:根据猪舍空间和猪的体重、品种等情况,控制养殖密度,避免猪之间挤压过度,造成压死和伤害。

5. 质量管理:加强畜产品质量控制,保持生猪的健康和安全,确保消费者对畜产品品牌的信任和满意度。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农业养殖工作,能够为社会提供优质肉类产品。

下面介绍一些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母猪:生猪饲养中,母猪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该选择生长快、肉质好、品质稳定的肉猪品种。

此外,母猪的选购要注意健康状况,最好能够购买有完整出生证明的猪只。

2.合理的饲料搭配:生猪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适宜的饲料来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

可以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来科学配方,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3.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生猪在养殖过程中,饲料的摄入量和时间要聚焦于目标群体的需求,以便充分满足生长需要,不过也不要过度饲喂。

4.优化饲养环境:生猪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

应该保持宽敞、干净的饲养场所,保证通风通风,控制室温和湿度,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

5.防疾病:生猪饲养过程中应该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对于猪只的防疫要求应该按照当地的防疫规定做出合理的调整。

6.管理和培训:生猪饲养过程中,对于员工的培训和操作指导也非常重要。

应该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教授员工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饲料搭配、饲喂量和饲喂时间、优化饲养环境、防疾病和管理培训等方面的综合配合,我们能够更好的完成生猪饲养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生猪饲养是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也是养殖户们获得收入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一、场地选择与准备1.选择离生猪饲养场较远的农田,以便充分利用农田的光照和自然草料。

2.选择较平坦的地势,以方便猪圈建设和管理。

3.场地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便供给猪的饮水和清洗猪圈。

4.场地内禁止有毒草料和有害植物的生长,以保证猪的健康。

二、猪圈建设1.猪圈的建设要符合规范,在保证猪的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可灵活采用自建或购买现成的猪圈设备。

2.猪圈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粪和排泄物,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3.保持猪圈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气味过于浓厚和空气污染。

三、良好的饲料管理1.采用科学配方的饲料,使猪获得全面的营养。

2.定时定量喂养,养成猪的规律饮食习惯。

3.饲养期间要注意补给水分,保证猪的饮水需求。

四、疾病防控1.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流感和其他疾病。

2.注意猪的个体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病的猪。

3.定期清洗和消毒猪圈,防止猪圈成为病菌滋生的场所。

五、生猪管理1.对猪进行适当的分群饲养,根据猪的年龄和体型进行分类管理。

2.养殖户要进行日常观察,了解猪的饮食和活动情况。

3.及时调整饲养方式和饲养量,根据猪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六、猪只选育1.选择品质优良的种猪,基因优良的种猪可以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定期更换种猪,避免亲缘关系过于密切导致的遗传缺陷。

七、环境改善1.在饲养场内种植适合猪的草料,以提供更多的自然粮食。

2.合理利用有机肥料,改善猪圈周围的土壤环境。

3.注重猪圈周围绿化环境,提供猪的休息和活动场所。

八、经济效益分析1.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猪的饲养规模和产量。

2.根据饲料成本、兽医费用和人工费用,对投资和回报进行评估。

3.根据生猪价格的波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猪的饲养数量和销售策略。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包括场地选择与准备、猪圈建设、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生猪管理、猪只选育、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1、锯木屑养猪法这是德国农民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即在圈内铺10厘米厚的锯木屑,并混入发酵剂。

数天后锯木屑便开始发酵,中心温度可达30℃~40℃,在冬天可节省取暖能源,且用过的锯木屑可作肥料。

据试验,采用该法养猪,猪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不易生病,头均日增重克,且肉质好,水分少。

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2、多段喂食法欧美等一些国家在传统养猪基础上,通过增加配料次数,使饲粮水平紧随猪的生长需要量的变化而变化。

多段饲喂法要求配好两种基础配合饲料,一种是有微量成分充分混合的营养浓度高的配合料,另一种是营养浓度较低的一般配合饲料,然后根据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日龄和品种的实际营养要求,通过改变两种配合饲料的掺对比例,配制出各种营养成分和水平不同的饲料。

一般说来,仔猪阶段可以内要一周发生改变一次拌对比例,此阶段主要就是多用高浓度基础协调饲料;架子阶段则内要3周~4周发生改变一次拌对比例,并随体重增加,低淡饲料怱减至,仔猪至出栏存栏大致经7次相同的掺对饲料发生改变。

这种充饥法,能较精确地满足用户猪对营养的须要,提升饲料利用率,增加氮磷的排出,有效地提升养猪经济效益。

3、夜间喂食法猪在20℃~25℃气温下,食欲最强劲,减重也最快。

盛夏白天气温低,影响猪的食欲,而夜间通常在20℃左右,猪的食欲强劲。

因此,必须并使猪在盛夏减重慢,就要发生改变白天进食的传统习惯,实行夜间进食,白天增加活动。

夜间进食在晚上10点和零晨4点左右,每夜喂食2次,白天则可以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喂食1次0.5%的食盐水,数量不减半,出任猪民主自由饮,同时尽量多喂食些新鲜青绿饲料。

4、倒喂法此法一改为先扎架子后催肥的传统圈养方法,而把混合精料重点资金投入在肉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后期则使用管制圈养。

核心思想分后三个阶段展开:肉猪40公斤以前,日粮中精料占到45%;40公斤~60公斤,精料仅占到39%;60公斤~80公斤,精料仅占到33%。

畜禽养殖主推技术----十一、生猪养殖主推技术

畜禽养殖主推技术----十一、生猪养殖主推技术

生猪养殖主推技术一、标准化养猪“150”模式1.技术概述。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是指建1栋全封闭式标准猪舍(规格为9米×24米),进行标准化饲养,每批出栏肉猪150头。

它是将“良种+良舍+良料+良法”四大要素整合配套,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湿帘降温、负压通风、自由采食、沼气配套、同源引种、全进全出的一种标准化养殖模式,具有栏舍冬暖夏凉,便于疫病控制,节省劳力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彻底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冬天冷、夏天热、温差大,通风困难、氨气重,环境污染严重”的三大难题,是切合农村实际的中小型规模化养猪新模式。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提高了生产水平,缩短了生猪饲养周期,采用该模式饲养,平均每批生猪可提前出栏20天以上,一年可养3批,每头可节本增效100元以上。

适合中小养殖户采用,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

2.设施特点。

(1)猪舍采用封闭式的建筑,人工控制环境。

猪舍安装换气扇,定时控制纵向通风,降低猪舍内氨气浓度,保障全过程内温度、湿度达到猪生理要求。

(2)猪舍四周墙体及房顶、地面采用保温隔热材料,使猪舍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内。

(3)地面采用地下火道供暖(纵向供暖),既降低了猪舍取暖成本,又使猪只休息的地面达到一定温度。

(4)自动料斗供料,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使猪只采食均匀。

(5)戏水池(猪厕所)的建立,不但有利于猪只的清洁卫生,也降低了猪舍氨气浓度,减轻了劳动强度。

(6)封闭式的饲养管理及先进的消毒设施,有效杜绝外来病原的侵入。

3.饲养管理。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实行全进全出,分段饲养。

在饲养过程中强调合理分群。

根据猪的强弱、大小、公母进行分群,同一群猪,小猪阶段体重差异不宜超过2~3千克,中猪阶段体重差异不宜超过6~8千克,保持定群后的相对稳定。

同时要注意不同阶段的饲料过渡,过渡时以1/3替换,每次替换历时2天,过渡期为1周。

4.饲料供给。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推荐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生猪养殖是农业中重要的生产部门之一,而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的选择对于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生猪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进行分析。

一、生猪养殖技术1.猪舍建设:合理的猪舍建设对于生猪的生长和健康非常关键。

建议采用环境控制猪舍,能够供给良好的光照、通风和保温条件,使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都能处于适宜的范围,减少猪只的应激反应,提高饲养效果。

2.饲料配制:合理的饲料配制可以满足生猪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提高饲养效益。

饲料中应包含合适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可以根据猪只的品种、年龄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饲料配方,确保猪只健康成长。

3.疾病防控:猪只疾病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进行科学的疾病防控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定期的疫苗接种、疾病监测和隔离措施等来预防和控制猪只的疾病。

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4.养殖管理:科学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降低养殖风险。

包括对猪只的日常观察、定期体检、精细化喂养、环境保持和定期疾病防控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肉品质量,减少疾病和死亡率。

1.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模式指的是大规模集约化的生猪养殖,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管理、自动化设备和科学的饲养技术来提高养殖效益。

规模化养殖能够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和提高生猪的产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和养殖风险的问题。

2.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模式指的是通过生态农业的原则来养殖猪只,包括有机饲料的使用、土壤保护、生态系统的建设等。

生态养殖能够减少化肥、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猪只的健康和肉品的品质。

3.家庭养殖:家庭养殖模式是指利用家庭的空闲土地和劳动力来养殖猪只。

这种模式适合小规模养殖,能够提供家庭的食物和经济收入。

但家庭养殖的规模较小,存在技术和管理的局限性。

在实际养殖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篇一: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生猪产业向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准化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五大内容:品种优良化:主要指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猪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性能良好、检疫合格。

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主要是注意外购种猪时务必要从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正规的种猪场引种,同时,引种时要求其提供“种猪合格证”或“种猪档案证明”。

合格证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种猪的耳号标记方法、种猪三代以上的系谱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

有了这些资料和数据,说明所购买的种猪来源正规,种猪质量相对有保证。

养殖设施化:主要指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猪场选址应选在当地政府划定的可养区内;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其它畜禽养殖场及屠宰、加工交易场所1000米以上。

猪场布局合理,有一定规模的应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分开;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同样要分开,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并有50米以上的距离,最好设置有隔离带;生产区中设有净道和污道,不交叉、不污染,猪流、物流科学、顺畅,有利防疫。

猪场的占地面积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总的要求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以上,如存栏3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猪场建筑占地面积至少要12000㎡(18亩)。

饲养和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需要,主要指母猪分娩舍、保育区应采用高床漏缝地板,猪舍配备通风换气与温控等设备,有自动饮水器,有能控制的饮水加药系统等。

饲料、药物、疫苗等不同类型的投入品分类、分开储藏且储藏设备完善。

场区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等,防疫设施齐全。

有一定规模的场还可以安装自动送料系统,配备B超用于妊娠检查以及信息化管理设施等。

生产规范化:主要指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生猪饲养方法

生猪饲养方法

生猪饲养方法在别弄错有很多的家庭都会饲养生猪,那么你们知道生猪】是如何饲养的吗?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生猪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1.品种的选择优秀的种猪是创造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就无法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生猪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应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料肉比高、产仔率高、抗病力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优秀品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皮特兰猪、杜洛克、汉普夏等,适宜规模饲养户引进。

2.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2.1抓“四定”一是定位,猪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规范行为,初入栏的生猪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二是定时、定量,保质按量饲喂生猪,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三是定温,要注意防寒保暖;四是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不能经常更换饲料品种,并保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

2.2抓“三改”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在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能;改喂稀料为湿料,即手抓成团不流水、松手即散开,以利于提高生猪采食量;改喂大猪为适时出栏,一般90~110kg出栏为宜。

2.3抓“两分”即“分群管理,分栏饲养”,根据性别、年龄、体重、强弱和生产用途合理分群、分栏。

成年公猪、怀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宜单栏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可小群饲养;仔猪和肉猪饲养密度要适宜。

3.种猪的饲养管理3.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要求品种优良,睾丸大,两侧对称,体躯健壮而灵活,膘情中等、腹线平直而不下垂;实行单圈饲养,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保障公猪足够运动,每天驱赶运动1~2小时;选购公猪要在无疫区的猪场选购;配种前要先驱虫,再及时注射相关疫苗;适度配种,定期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评定精液质量,调整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配种次数,保证种公猪正常配种能力;严格执行配种计划,认真填写配种记录;及时淘汰劣质种公猪。

3.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选择符合品种特性和经济要求的后备母猪:有6对以上乳头,发育良好,分布均匀;体型良好、匀称,背线平直,臀部丰满;外生殖器发育良好,无特定病原病;后备母猪要在无疫区的种猪场选购,待猪适应环境后,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必须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而不能喂生长肥育猪料;配种前一段时期按摩乳房,刷洗躯体,建立人猪感情,使母猪性情温顺,好配种,产后母性良好; 配种前一段时间饲喂优质青绿饲料,可促进发情、排卵;配种:后备母猪初配适龄7~8个月,体重100kg以上。

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生猪养殖技术是一个百谈不厌的话题。

如何把握和控制好生猪养殖关键环节,更好的节约饲养成本,实现养猪利润*化是每个养殖场户追求的*目的。

以下是养猪生产应当注意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及实用技术:一、栏舍要简,外加保护性饲养措施: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南瓜、洋丝瓜等植物可遮荫降温。

冬季使用塑料暖棚饲养或者封闭式圈。

猪舍不必建盖得过于美观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二、高密度养殖育肥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

如此饲养成猪,不仅圈舍需求面积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

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易长肉,增重快,减少食入饲料消耗。

三、适时出栏:肥猪体重达90公斤以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

不足90公斤,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

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适。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四、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

当前,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饲料要廉,营养要全: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

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

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

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使用全价料,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

如果资金充裕,直接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六、严格防疫、驱虫: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和定期搞好驱虫。

生猪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

生猪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

生猪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
生猪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如下:
1.做好物理隔离和生物净化。

防控好蓝耳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减少猪群发病,降低死亡率。

2.优化种猪群结构。

选用健康安全、质量有保障的优质种公猪精液,加强后备母猪培育。

3.推广阶段饲喂。

根据生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选择相应的饲料日粮,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4.做好料槽管理。

生长育肥期每种料型损耗不超过3%,减少饲料浪费。

此外,还有使用原料替代优化措施,降低饲料成本等生猪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

养猪技术教程大全

养猪技术教程大全

养猪技术教程大全
养猪是一项古老而又现代的农业生产活动,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肉类
食品,还可以为农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然而,要想成功养猪并获得丰厚的利润,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养猪技术。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养猪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有意向养猪的朋友们。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是养猪的第一步。

养猪场地应该选择在离市场较近的地方,便于销售,同时环境要干燥通风,避免积水和污染。

其次,搭建适宜的猪舍也是至关重要的。

猪舍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保暖、通风、采光等因素,同时要保持清洁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次,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养猪成功的关键。

在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合理配置
饲料,保证猪的日常饮食营养均衡。

此外,要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猪的健康状态。

同时,要注意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猪舍的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播。

最后,科学的繁殖技术也是养猪的关键。

在繁殖方面,要选择优良的种猪进行
配种,保证猪只的品质。

同时,要掌握好猪只的繁殖季节和繁殖方法,提高繁殖效率。

另外,要注意猪只的生产管理,保证新生猪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养猪技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场地选择、猪舍建设、饲养管理和科学繁殖。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够成功养殖出健康的猪只,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有意向养猪的朋友们,祝愿大家养猪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1.1品种改良技术生猪品种会直接影响生猪生长、出栏速度以及肉质口感等,因此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做好品种改良,科学选种,并在后续饲养管理工作中,持续做好品种改良工作。

相较于国外生猪品种,本土生猪品种虽然体型小、生长速度慢,但是口感好。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引进国外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生猪与本土猪种进行杂交,综合两种生猪品种的优势,获得出栏速度快、身体健壮、口感好、肉质佳的生猪品种,做好生猪基因改良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

除了应用杂交技术进行基因改良外,还可以对人工授精等技术做好合理应用。

当前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人员为创造更高养殖效益,在养殖过程中会进行生猪调运工作,以扩大养殖规模,创造更高养殖效益。

虽然该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殖工作发展,但造成了疫病高发情况。

针对该现状,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借助人工授精,提高后备猪质量,做好品种改良。

养殖场饲养管理人员应加强技术学习,掌握规范化的人工授精技术,科学操作。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以及促进母猪个体正常发情。

在做好发情鉴定后,找准输精时机,对提高母猪的受胎率有决定作用。

同时控制好输精次数,输精次数会直接影响受胎率和产仔猪数量,通常可选择 2 次输精方法来提高受胎保险系数。

首次输精后,间隔 12 h,再进行第 2 次输精。

输精前需要保障输精环境干净卫生,并做好母猪阴户的消毒工作,输精时间控制在 5~10min 之间。

1.2 卫生消毒技术生猪养殖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这样能够提高养殖质量,有助于控制疫病,降低疫病发生几率。

第一,饲养管理人员需结合养殖场实际以及各个季节的疫病高发情况等,制定科学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结合相关制度,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很多细菌、病毒对于消毒液比较敏感,通过做好消毒工作,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

饲养管理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卫生消毒技术,对于养殖工作及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

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

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养殖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为目标的养殖模式。

而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就是在保证环境友好、动物健康的基础上,高效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生猪养殖环境的选择、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介绍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

一、生猪养殖环境的选择生猪的生态养殖环境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要选择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的地区。

气候适宜有利于生猪的生长发育,地理环境优越则可以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

在具体场地选择上,要选择远离污染源的地方,避免环境污染对生猪健康的影响。

要选择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的地方,为生猪的饲养提供保障。

在具体的养殖场布局上,要合理规划生猪的圈舍、饲养区和运动区等功能区域,使得生猪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减少压力因素对生猪的影响。

二、饲料管理在生态养殖中,饲料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选择优质的饲料,保证生猪获得充分的营养。

要避免过度饲喂,防止粮食浪费和环境污染。

要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科学配比饲料,满足生猪的生长需求。

要注意定期清理饲槽和饮水设施,保持清洁,防止细菌滋生,提高生猪的健康水平。

也可以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将生猪粪便、废料等资源化利用,例如作为有机肥料,循环利用在农田中,提高农田的肥力,降低化肥的使用量。

三、疾病预防在生态养殖中,要重点加强疾病预防工作,避免因疾病影响生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要定期对生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提高生猪的抵抗力。

在疾病防控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中草药防治等生态友好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节约资源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要求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饲料方面,要通过科学配方、合理搭配,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可以采用农作物秸秆等农田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水资源方面,要合理利用地下水、雨水和集雨水等资源,减少对地表水的占用。

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

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

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是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结合科技手段,实现猪的健康、高效、环保养殖的一种养殖方式。

下面将从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生猪的生态养殖技术。

一、饲料管理生猪的饲料管理是生态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合理配制饲料,确保猪的营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其次要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防止过度喂养导致粪便过多污染环境。

还要选择绿色无公害的饲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环境控制生态养殖对生猪的生活环境要求严格,重要环节包括水质控制、卫生管理、温湿度控制等。

首先要保证饮水的水质良好,避免水中杂质过多对猪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要保持猪场的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防止病菌繁殖。

在温湿度控制方面,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为生猪创造舒适的生存环境。

三、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生猪生态养殖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首先要加强猪群的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增强猪的抵抗力。

同时要循环利用猪群的粪便,通过科学处理,杀灭病菌,防止疾病的传播。

要确保猪只的生长环境干净卫生,避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四、精细管理生态养殖的精细管理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如定期的体重测定、疫苗接种、饲料配方等,可以实现猪只的精细养殖。

还要加强对猪只的观察和疾病预防,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

生态养殖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还可以减少养殖环境带来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生猪养殖中广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对于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养殖技术(一)
许登祥(农技人员)
生猪健康高效养殖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提高品质和商品率,对促进养殖业发展,扩大出口,增加农民收入均有重要作用。

生猪健康高效养殖要抓好如下关键环节。

1、选用良种是根本
良种能提高品质和生产效益,能拓宽市场,促进生产发展。

但优良品种必须在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优质潜力。

(1)种猪认购标准
种猪要纯度高,生产性能好,健康无病。

为了保证质量,要从正规的种猪场引种,保证质量,保证健康。

(2)有目的地杂交
不同品种间杂交,后代会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因此不要用纯种猪育肥。

不同的杂交方式杂种优势不一样,并且杂种优势在杂交一代最大。

在商品猪生产中要根据品种特点,有目的的开展品种(品系)间的杂交,避免乱交配。

2、饲料和营养是基础
猪是杂食动物,能吃各种饲料。

猪从40多种吃进的饲料中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人们把这些营养物质归纳为7大类:水、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

必须满足猪对所有营养物质的数量需要;各种营养物质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互相协同、促进、影响和拮抗。

缺少任何一种营养其他营养都会成为多余,造成浪费,影响生长。

所以要喂给猪全价配合饲料。

(1)保持饲料原料多样性。

不同饲料各有营养特点,多样性才能起到互补作用,使营养平衡,全面得到满足,并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氮、磷和某些重金属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营养不足会引起应激,不仅影响生长,还将降低猪的抗病能力,使其容易生病,成活率低,一定要改变有啥喂啥的传统习惯。

(2)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有不同需要,要分别配料,专科专用
仔猪、哺乳猪需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母猪在怀孕前中期(85天以前)能充分利用青饲料,可适当提高配合料粗饲料的比例,即能降代饲料成本,又有利于控制膘情,防止母猪过肥。

预混料、添加剂种类品牌很多,正规厂家的产品都有专用性,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盲目加大或减少用量会造成营养不平衡或中毒。

(3)严防饲料霉变
霉饲料不仅影响猪的生长,还降低猪的抗病力,常见未到年龄的小母猪阴户红肿似发情,怀孕母猪流产死胎增多都与饲料霉变有关。

米糠、麦麸、玉米等,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很容易发霉。

猪对霉饲料十分敏感,稍有霉变就减少采食量,以致拒绝采食。

在正常饲喂情况下,猪群突然不吃或少食,应首先检查饲料是否发霉。

3、日常卫生保健是保障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各地猪病时有发生,并日益复杂化,严重威胁着生产安全。

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病毒、细菌)、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猪)。

要针对三个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生物安全措施。

(1)坚持自繁自养,从健康猪场引种,尽量不从交易市场买猪。

(2)分群饲养,全进全出。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提高猪群自身抗病能力。

(3)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坚持一切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经消毒,对内实行封闭式管
理,对外谢绝参观;不准从市场购买任何生鲜动物源食品。

(4)严格消毒,降低病原密度,切断传播途径。

(5)定期检测,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和适时驱虫。

病毒性疫病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病等,主要靠疫苗来控制。

(6)坚持定期或关键时期通过饲料或饮水实行脉冲式给药,有效控制细菌性病毒的感染。

(7)对病猪及时隔离,适当用药,积极治疗,及时淘汰。

4、搞好环境控制是重要条件
在规模养殖中,环境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要为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猪在场里生活愉悦,没有应激,才能健康高效,多聚财富。

(1)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创造优良的大环境。

坚持独立建场,一场一址,远离村庄、集镇、工厂和交通主干道(3千米以上);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生产、生活、管理三区相对独立,猪舍栋与栋之间距离应在10米以上。

(2)设计合理,坚固耐用,方便操作;有利于通风保温,坐北朝南,房檐高不低于3米;清道污道分开,尽量关少交叉。

实行干清粪,减少排污量。

(3)设备选型先进、坚固适用,设施配套。

母猪要求身体健康,体形长,体格大,前胸宽,后臀宽,腿高,身长,腰平直或略弯,增重和饲料报酬高,乳头排列整齐,乳头突出明显,且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阴部发育良好,无繁殖缺陷等。

养好母猪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二)
1、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母猪的饲养比较粗放。

以青粗饲料为主,饲料搭配多样化,起到营养互补作用。

在怀胎后期和哺乳期适当加喂精料。

配种前瘦弱的母猪,应在配种后补喂精料,使其尽早恢复体况。

这种饲养方法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对母猪采取单圈饲养。

怀胎母猪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配种后17~22天,是受精卵在子宫角着床期。

如果这个时期管理不善,一圈放几头,猪之间互相斗殴、拥挤,圈舍高低不平,使母猪摔倒或追打母猪,都易造成流产。

饲料中应加入食盐、骨粉或蛋壳粉及维生素、矿物质等。

此期过后,可多用青粗饲料,少用精料,以防母猪过肥。

二是怀胎90天至产出,是胎儿极度发育阶段。

尤其是在最后20天内,胎儿的增重占其初重的60%左右,母猪食欲旺盛,如果饲养管理不好,胎儿发育不全,母猪也会因消耗本身营养物质而消瘦。

反之,如母猪喂得过肥,也会造成胎儿流产或生产死胎。

2、母猪的发情与配种
母猪是多周期发情动物,可全年发情配种。

发情周期为21天。

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引进品种为8-10月龄,体重达100公斤左右;地方品种为6~8月龄,体重70公斤~90公斤。

配种过早,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和产仔初生重及泌乳力。

配种要掌握好时机,“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配种的适时与否还和品种有关,地方品种发情征状明显,主要表现为:阴户红肿,流出黏液,频频排尿,举动不稳,爬跨,食量下降,在按压母猪背部时站立不动、两耳竖立等。

瘦肉型猪性成熟较晚,发情征候不明显,饲养员必须认真观察和掌握每头母猪阴户变化和行为表现。

杂种母猪多在发情开始起的第2天下午或第3天上午配种,按压母猪腰部位不动,让公猪爬跨时配种最适宜。

为使母猪多受胎,采取重复交配和双重交配的方式。

重复交配是发情开始后20~30小时配一次,然后间隔12~18小时,再用同一头公猪配种第二次;而双重配种是用不同品种的两头公猪先后间隔5~15分钟分别各配一次。

这样可提高受胎率,达到多怀高产的目的。

3、母猪的受胎与产仔
母猪配种后,20多天不再发情,并且食量增大,毛有光泽,性情变得温顺,疲乏、贪睡,阴户收缩,尾巴下垂,就可以认为是怀孕了。

怀孕到90天左右,用手轻压腹部,能触到胎儿。

母猪的怀孕期为112~116天(本地猪妊娠期短,引人的猪种较长;幼龄猪妊娠期较短,经产猪较长),平均为114天,即“三、三、三” (三月、三周、三天)。

为了做好产前的准备工作,应将每头母猪的预产期推算出来。

产前7~10天,要彻底清扫、消毒产圈,垫以柔软、切碎的垫草,准备接产工具,安排好日夜值班人员。

产前3~5天,母猪出现临产症状:即乳房膨大、发热,乳头发涨、发红、光亮、变粗,有时可挤出少量的稀薄乳汁。

阴门肿大、松弛,颜色发红或紫红色,从中流出稀薄的黏液。

产前一昼夜或几小时,多数母猪前面的乳头中可以挤出或漏出带黄色较黏的初乳。

母猪行动不安,叼草垫窝,站卧不安,时起时卧,徘徊运动,尾根抬起,有时频频排尿,开始阵痛,从阴门中流出黏液,则说明马上就要分娩。

接产人员应认真消毒,做好接产准备,让母猪进入分娩舍,移进分娩床。

在母猪上床前充分洗涤、消毒,特别是母猪的乳头应洗净。

以防母猪乳头不洁,致使仔猪发生消化道疾病。

在分娩过程中,严禁生人或小孩在现场看热闹或大声喧哗,以免使母猪惊慌、乱动,影响分娩或压死仔猪。

全部仔猪产完后,接产人员应立即将仔猪口、鼻上的黏膜掏除擦净,再擦净全身,立即进行断脐。

排出的胎衣,要马上清除掉,严禁母猪吞食胎衣。

给产后的母猪喂些温豆饼、麸皮或米糠水,并适当加些食盐。

分娩后2—3天,不要喂得太多太稠,饲料调制成稀粥状,喂量逐渐增加。

母猪有5~6年的经济价值,好母猪有8年的经济价值。

老龄母猪应该淘汰,否则出现产仔少、产弱仔、产死胎等现象。

母猪受胎率高低还与初产母猪配种过早、过晚、体况过肥、过瘦和生殖系统疾病等有直接关系。

对屡配不孕的母猪,则要考虑到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应及时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