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翻译式”视觉表述——徐冰的跨文化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他的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引
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瞩目。

下面,我将从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作品的主题
徐冰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消费主义、环境问题等方面。

通过对当代社会问题的
关注和思考,他创作的作品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困境和人类文明的局限性。

例如,他的作品《天然》以自然灾害为主题,将一个地震过后的废墟场景还原为一个
真实的场景,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地球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的无力感。

二、作品的风格
徐冰的作品风格独特,以细致入微的技法、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视觉效果为主要特点。

他擅长将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进行变形和拼装,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世界观。

例如,他的作品《冰山》以白色塑料制成,呈现出冰山的形象,但在细节上却处处流
露出现代科技的痕迹,如塑料袋、垃圾桶等,这样的创意十分出奇,给人留下极深的印
象。

三、作品的意义
徐冰的作品虽然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但是他同时也在探索人类文明的
未来和可能性。

他的作品不仅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反思,更是对“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挑战,为我们留下了更深邃的思考空间。

例如,他的作品《不可逆转的过程》通过拼贴和变形的手法,将商业和民间传统文化
进行了融合,传递出一种对文化全球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反思和思考。

总之,徐冰的艺术作品富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现代性的视角,正是这样的艺术作品,
让我们更深地思考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艺术作品独具特色,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以下是对徐冰的艺术作品的分析。

徐冰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冷冻和大理石雕塑这两种材料,这些材料有着明显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冷冻材料代表了时间的停滞和失去活性,表达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和社会困境时的无力感。

而大理石则代表了永恒和稳定,强调了人类存在的真实与重要性。

徐冰的作品经常呈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

他在作品《永远的微笑》中以冷冻的方式展现了不同年龄的人在死亡时保持微笑的面容,表达了对当代社会对死亡的态度的质疑。

在作品《冰空间》中,他将冰箱特制成可以容纳人体的格式,象征着人们对消费主义的盲目追求,以及对自由和个人尊严的剥夺。

徐冰的作品也经常涉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在作品《情侣》中,他用冷冻的方式展现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姿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爱情和关系的冷漠和不可触碰。

而在作品《中国梦》中,他创作了一个正在追逐的人的雕塑,象征着中国社会对于成功和成就的追求,以及个体在追逐时可能忽略的其他价值。

在徐冰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关注。

他经常运用传统的雕塑技法和形式,融入到现代艺术的语境中。

在作品《天堂》中,他以大理石雕塑的形式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神像和文化符号,同时与当代社会中的消费主义和人的身体观念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徐冰的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思考方式。

通过对冷冻和大理石这两种材料的运用,他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和对真实存在的思考。

他对社会问题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使他的作品更加深刻和具有意义。

中国顶尖当代艺术家,告诉你英文也可以写书法一幅拍出1000万

中国顶尖当代艺术家,告诉你英文也可以写书法一幅拍出1000万

中国顶尖当代艺术家,告诉你英⽂也可以写书法⼀幅拍出1000万Mad World Gary Jules - Mad World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编辑:耀匀 | 图:Google转载请在后台输⼊授权「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答案,⽽在于引发思索。

」它迫使我们⽤全新的⾓度,看待熟悉的⼀切。

当代艺术家之中,徐冰是个在任何意义上都⽆法忽视的存在。

作为国际舞台最具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由始⾄终对所处的现实,有着⾃⼰独特的视⾓和解读。

他的⼀幅看不懂的英⽂书法,曾被拍到了1035万。

从⽆⼈能懂的「天书」,到举世皆懂的「地书」;从新鲜有趣的「⽂字写⽣」,到争议⽆限的「凤凰」,徐冰的艺术在各种语境中⾃由转换,始终专注于⽤全新的创作⽅式,回应变幻的社会问题。

如同当代艺术的魔法师,徐冰赋予平凡之物以全新意义,⼀次⼜⼀次,⽤充满回味的惊诧告诉世界:最顶尖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吸睛的表象之下,有深度,更有内涵。

艺术不是真理,是谎⾔但它教导我们理解真理▼视频来源:《⼗三邀》⼁许知远 VS 徐冰析世鉴 —— 天书BOOK FROM THE SKY1887-1991⼀个⼈,花了四年的时间做了⼀件什么都没说的事80年代末,正值中国传统⽂化⼤反思之时。

华夏⽂明的代表 ——「语⾔⽂字」被视为愚昧落后的封建象征,⾸当其中,成为被质疑和批判的对象。

沉迷海量阅读之上,深陷⽂化讨论之中,徐冰愈发错落迷离、混沌不清。

他将这种深刻⽽空洞的感觉付诸实践:耗时四年,以超越想象的耐⼼创造并刻制了四千多个毫⽆意义的「伪汉字」:汉字的部⾸结构,宋体的笔画疏密。

徐冰在北京寒营乡古籍印刷⼚逐字刻板⼿⼯雕版,活字印刷,装帧成册;序⾔页码,跋⽂注释、⽬录眉批,每个阶段,每道⼯序、每个细节,由始⾄终⼀丝不苟,精益求精,毫⽆破绽。

徐冰「析世鉴 — 天书(四卷本)」历时四年的孤独与执着,《析世鉴 —— 天书》横空出世 —— 四册书卷的宏⼤形式,展现了⼀个沉浸式的装置艺术。

徐冰的当代艺术创作

徐冰的当代艺术创作

徐冰的当代艺术创作1980年代中期以来,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早期的创作是“新潮美术”,以及19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性的作品是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天书》。

从一开始,徐冰就十分着重观念化的表达,强调方法,重视语言实验,力图借助语言自身的内部批判来实现个人对文化现代性的思考。

1990年代是徐冰创作的重要时期。

其中,一条创作主线与艺术取向,是讨论全球化语境中,西方与非西方、西方与中国的文化冲突与身份问题,代表性的作品有《文化谈判》《文化动物》《何处惹尘埃》等。

2001年以后,徐冰的作品涉及到多个话题,譬如立足于跨国资本主义与商业化的逻辑,思考地缘政治的冲突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反思的视角审视全球在新世纪面临的环保、生态、文化交往等问题,如《烟草计划》《木、林、森》等。

徐冰的作品虽然涉猎多个主题,但在其个人的艺术发展谱系中,创作路径与语言的生成实质是十分严密的,并不断向前推进。

就具体的创作来说,其中一条线索就以“文字”的观念化表达而展开。

1985到1988年间,艺术家手工刻制了四千多个活字版编排印刷而成的《天书》。

这些方块字,包括艺术家本人,都是无法认识的。

因为这些“文字”丧失了阅读性,缺乏表意功能,反而使作品背后隐藏的观念突显出来。

在2001年的《鸟飞了》中,出现了400多只不同书体刻成的“鸟”。

这些“鸟”有自身的存在逻辑,是以“毛泽东时代”以后的简体印刷向繁体、隶书、楷书、小篆一路演变,最后追述到远古象形文字的“鸟”。

通过“鸟”,徐冰讨论了文字、图像、符号,以及东方化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之间的独特关系。

同样,《汉字的故事》则以动画的语言,生动、巧妙地表达了汉字背后的智慧。

另一条创作主线是立足于跨文化的语境,重新挖掘、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视觉资源,并以当代艺术的语言与表达,转译、重构属于东方文化与审美观照中的“中国经验”。

2004―2006年间,徐冰创作了《背后的故事》。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徐冰是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涵盖了油画、装置艺术、影像、行为等多个方面。

他的艺术创作风格奇特,将现实中的事物进行重新组合呈现,使观众在认知上产生新的启示。

下面我将对他的几幅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

《天安门广场上的毛泽东》这是徐冰最为知名的一幅作品,它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将天安门广场的景象进行颠覆,不仅将毛泽东充当了大佛一般的角色,而且将广场的其他建筑物也进行了颠倒。

作品传达的信息是中国巨大的转型期,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与现实情境之间的落差。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改写,徐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混沌状态以及媒体对政治偏见的塑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球形变计划》这幅作品是徐冰创作的装置艺术。

他在长岛展览厅进行了一次艺术创作,干涸的池塘现场添加大量水冰结成冰面,冰堵在水面上并被覆盖一层花瓣。

整个作品象征着地球的环境问题,如果身边的事情被忽略,会在未来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

作品很好地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显现出生态层面上的危机。

《K十字路口实验室》这是一幅多媒体作品,视频中显示了一组K字形路标的摆放,形成了一片神秘的荒漠景象。

徐冰在这幅艺术作品中探讨了消费主义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侵害。

K字形路标的造型类似于人类的骨架,意为展示了人类消费无度对环境造成的摧毁。

这幅作品在表面上只是一幅简单的视频,但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批判。

徐冰的作品总体上来说不局限于一种艺术形式,其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深层次地揭示了当代社会的困境和问题。

这些作品不仅关注中国社会的运动和变迁,而且关注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从徐冰作品看中国当代艺术

从徐冰作品看中国当代艺术

从徐冰作品看中国当代艺术【摘要】当下许多艺术家关注和思考人类文明全球化、地方性的边缘文化等,艺术作品成为了表达一种意识观念的渠道而非单纯的描绘现实景物。

论文通过论述当代艺术家徐冰的艺术风格,并从他的一系列阶段性代表作品创作意图、创作手法出发,从而分析徐冰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及他所创造的特殊艺术形态和当代艺术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关键词】徐冰;文字;创造性;思维方式;当代艺术徐冰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很有影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个被西方主流艺术界尊崇的中国先锋艺术家。

认识徐冰的艺术,必须从他所设计的一系列代表作品入手。

一、作品一:《天书》徐冰的《天书》是八十年代中国观念艺术的经典作品,也是徐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当时创作《天书》时,徐冰在中央美院任教,他将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一年,默默刻出4000多个“伪汉字”。

在第二年十月,徐冰带着这幅《析世鉴——世纪末卷》出现在展览上,引起极大的轰动。

这是对当时文化状态的一种破坏和颠覆,当人们置身于一个类似汉字但却读不懂的汉字面前,内心会有一种恐慌感,与外界当时的文化热形成冲击和矛盾,以至《天书》在当时受到不少负面的批评。

但是在今天。

它却成为被讨论、被展览次数最多的当代艺术作品。

事实上,在徐冰的作品中所使用的很多方法都是中国传统的智慧方式,这些智慧涉及到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创造的方法,涉及到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就像《天书》这件作品,它用拒绝沟通的方式激活沟通,这是禅的方式。

在徐冰看来,禅学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积极而朴素的生活方式。

至今,《天书》仍然是徐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他的这些作品的问世,也让国际当代艺术界开始关注到中国和中国的艺术表达。

二、作品二:《鬼打墙》这个作品是在1990年做的。

徐冰原来学版画,在研究生期间做了很多关于版画的复述性和版画印痕的研究,《鬼打墙》就是关于版画印痕研究的结果。

徐冰认为任何表面有起伏的现成物都可以作为版画转印的媒介物来使用,完全不用艺术家自己来制版,于是他就想到去拓印一个大的室外的物件,最后就拓印了长城。

徐冰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徐冰是国内最重要的当代-ThreeontheBund

徐冰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徐冰是国内最重要的当代-ThreeontheBund

徐冰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徐冰是国内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也是国际当代艺术世界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次在沪申画廊的展览延续了徐冰长期对于符号、文字及意义之间关系的兴趣。

在此次演讲中,艺术家将以不同阶段的概念形成为线索来介绍他的创作,从早期的自己手工刻制的三千多无法识读的新中国字《天书》(1987-1991),到他1994年前后完成将英文变体为类似中国方块字的《新英文书法》,再到现今的《地书》的梳理过程。

通过演讲可以了解到徐冰创作背后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位不寻常的艺术家的革新视野。

Xu BingLeading contemporary artistXu Bing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contemporary artists as well as a prominent figur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world. The works on view at SGA is a continuation of Xu’s longstanding interes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 text and meaning. In this lecture, the artist will trace the conceptual development of these themes starting with his groundbreaking, Book from the Sky (1987-1991) for which the artist single handedly invented over 3000 new Chinese characters, through his New English Calligraphy Series (1994-), which morphs English words into Chinese charact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ok from the Ground. This talk will reveal the mechanisms behind Xu Bing’s creative process and show the evolution of this extraordinary artist’s vision.棉棉著名作家16岁开始写小说,17岁高中退学,1996年在上海棉花俱乐部担任唱片师。

观念的文字之徐冰系列作品的汉字文字实验研究

观念的文字之徐冰系列作品的汉字文字实验研究

观念的文字之徐冰系列作品的汉字文字实验研究摘要:在艺术界有一个被称为“美国诺贝尔奖”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

在国内,获得过这个大奖的是一个研究“汉字与书法”的艺术家,他叫徐冰。

他独创的“新英文书法”已经被日本录入了字库,而且在美国,很多餐馆的招牌都是用这种“书法”写的。

在徐冰广为人知的作品中,大多与“文字”有关。

他运用文字的造型先引起观众的注意,然后再通过材料和情感的意涵,将中国的哲思平易地阐述出来。

本文通过对徐冰部分汉字作品的研究来探索汉字的各种性格。

关键词:徐冰;文字;汉字艺术;当代艺术徐冰的的汉字之应用作品分为二种:一种是可以让人轻易读懂,并由此根据画面布局、文字意境的结合来产生美感与遐想,如《鸟飞了》。

而另外一种在当代体现和创新的汉字则是让人不能读懂甚至是历史上不曾存在的文字,如《天书》;无论是可以读懂或者不能阅读的,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深化了汉字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实用的功能。

1、与造型有关一徐冰汉字艺术作品《乌飞了》从《鸟飞了》这个文字艺术作品在展示现场,“鸟飞了”顺着阶梯而下,在地下第一层通往不同展览厅的堂中穿梭,在地板上陈列着的是现代版、无生无息的“鸟”字,以及字典里對“鸟”字所记载的注释:“鸟,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一般前肢变为翅膀能飞”。

然后,“鸟”便开始摆脱意译的局限,像是从字典里羽化一样。

于是,总共四百三十个不同的楷书、隶书、篆书、象形文字、简化字及英文字等悬吊着的“鸟”,从地面朝着天井楼梯的空间中一路变形、上升;而“鸟”的肢体形象越往上越是具像,直到“鸟”从一个文字(概念),活化成一只只向天窗飞去的“鸟”(形象)。

中文“鸟”这个字,和真的“鸟”是混在一起的,这是我们文字和思维以及哲学和西方不同的地方。

从简体字到繁体字,从楷书到隶书到篆书到象形文字,最后飞走了。

徐冰认为这是中国书法的延续过程,最远的象形文字的“鸟”就已经很像真的鸟了,从大到小,一群“鸟”字就飞到窗户外边去了。

从徐冰的作品认识到艺术概念

从徐冰的作品认识到艺术概念

从徐冰的作品认识到艺术概念作者:杜易轩黄雨蒙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3期杜易轩黄雨蒙中国到底有没有当代艺术一直是社会舆论的重点话题之一。

在多元文化中,徐冰找到了一种将西方艺术的独特性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中来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方式。

在东西方的艺术观念区别之间,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是一个长久的问题。

所以说,西方当代主义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与中国千年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

文章通过对徐冰作品的分析来试析中国当代主义的根本运行原则和艺术案例。

一、艺术前言艺术教育是给予艺术家不同理念的重要前提。

Deanna Petherbridge提出的当代艺术中的连贯性是一种历史性质的意识。

这种艺术是当代艺术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和规定。

而艺术本身是为人类服务的,艺术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

艺术源于生活,即使超越生活,也是源于生活,这是毛泽东的哲学理念。

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有很多不同点,有些对中国还是有影响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当代的艺术家都有相似的经历,但思想又分别不同。

这样就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当代艺术。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主义也随着中国的进步而成长。

伴随着中国的成长,在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官方艺术的多元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

中国民间艺术的图案和技法被赋予了带有中国特色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中国可能不是最强大的,但它却造就了文化,使得中国艺术在传统中国艺术之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府呼吁大家进行形式上的进步,并且将所有艺术形式都应该反映群众的立场作为目标。

这也是为振兴中华为目的的革命服务。

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模式都被这一指令所涵盖,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多元化的艺术生产和公共艺术展示的格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制作受苏联文化政策的强烈影响,同时使用中国传统功底和水墨技巧作为表现革命主题的工具。

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西方当代的现实主义思想难以撼动中国本土文化。

徐冰――我的艺术方法

徐冰――我的艺术方法

徐冰――我的艺术方法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一位艺术家。

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前卫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了国内外艺术领域中的知名人物。

而对于徐冰来说,他本人一直强调自己的艺术方法,认为这是他艺术成就和表达的关键。

徐冰的艺术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作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徐冰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作过程需要在观察与思考之间不断地反复推敲,进行创作实践。

他会在生活中不定期地进行一些特定主题的观察,例如街头、公园、城市等等,将这些不同的场景、人物、事物进行记录、观察、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对这些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分析、反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进行创作。

而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与深度的思考,成了他艺术方法中的重要一环。

二、“不断探索尝试新的媒介和形式”徐冰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地进行媒介和形式上的探索和尝试。

他将自己的创作范围从绘画扩展到了雕塑、装置、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不断尝试新的媒介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应该被限制在某个特定的媒介中,而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来拓展自己的创作领域和表现方式。

三、“注重反思与批判意识”在徐冰的作品中,批判和反思意识一直贯穿始终。

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历史影响、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文价值的追求。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在创作过程中对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四、“注重与时俱进”徐冰的创作一直都与时俱进,他对时代和社会变革的关注与热情丝毫不减。

他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不断地接受新的文化、思想、艺术和科技成果,将这些新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他的作品关注到了中国社会和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危机、人类偏见等诸多话题,使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不仅仅体验其艺术表现力,更能够思考和理解社会和时代。

总的来说,徐冰的艺术方法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创新、思考、反思、实践和批判等多种元素。

他将自己的生活观察、艺术思考和自由表达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不断地挑战和超越自己,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和文化传承。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徐冰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既有重视历史文化传承的出土文物还原,也有对当代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呈现。

以下将就徐冰的几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地质时间标·北京》:这是徐冰的一个环境艺术项目,其形式是利用19个石块制作成一个艺术装置。

这个装置从地质的角度,对于人类文明漫长的时间尺度,进行了比喻。

每一块石材都代表着不同的时间段,每一块石材上都有着对应该时间段的历史事件文字记录。

这个作品把人类文明历史的漫长时光变成了物质的感觉,让人们更加能够感受到时间扭曲的视觉体验。

这也让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

《苏东坡墓文物》:这个作品是在苏东坡墓地内,以土木结构为基础,还原了唐代窖藏的制作和保存过程。

这个装置如同一个传送人们回到唐代,感受到唐代时期的文化和生活。

而墓穴、马蹄机的制作和保存,则展现出艺术家对于古代物品制作的精工细作的追求。

这个作品也表达了对于历史文化的珍爱和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感。

《万国博物馆》:这是徐冰的一项行为艺术,整个项目是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地下展厅展示的。

这个项目包括了一系列仿制的“出土文物”,都被冠以虚构的“万国博物馆”的名称。

这些仿制品对于文物的真实性做出了质疑和反思,徐冰将仿制品呈现出来,也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现代社会和文明的真实性。

这同时也是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物化和反思的一种启示,通过仿制品的呈现,让人们重新思考,对于文物的真实性如今是否已经变成一种虚伪。

总的来看,徐冰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和珍爱,同时也在其中反思当代社会。

艺术家一直呈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创作的形式来呈现和保护文化遗产。

同时,徐冰也在探讨现代社会中“真实”与“虚假”的关系,通过艺术作品让人们开始反思对于文明的认知。

徐冰造字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徐冰造字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徐冰造字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徐冰造字原理是指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在字体设计领域的创新理念和方法。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字体设计一直是广告、品牌、印刷等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字体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徐冰通过对传统汉字形态的重新解构和重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字体设计思路。

徐冰造字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将汉字的基本构造要素进行提取和重新组合,以形成独特的字体形态。

他对传统汉字的笔画、结构、比例等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运用数码技术和艺术创新手法将其转化为个性化的字体设计。

徐冰造字原理的核心在于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字体设计。

通过重新设计汉字的形态,徐冰打破了传统字体设计的局限,创造出了大量富有艺术感和时尚感的字体作品。

他的字体设计作品不仅在中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赞誉和认可。

徐冰造字原理不仅在字体设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给其他设计领域带来了启示。

通过从传统中提炼创新元素,徐冰的字体设计方法可以激发其他设计师的创造力,推动设计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徐冰造字原理的背景和基本原则两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这一创新的字体设计理念,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对字体设计的启示进行总结。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徐冰造字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欣赏现代字体设计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字体创作和设计提供借鉴和启发。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徐冰造字原理展开,通过对其背景、基本原则、应用价值以及对字体设计的启示进行分析和讨论。

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 概述:简要介绍徐冰造字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起读者对本文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说明本文主要包含的内容和结构,为读者提供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1.3 目的:明确本文的目标,即深入探讨徐冰造字原理的背景、基本原则、应用价值和对字体设计的启示,以增加读者对该原理的了解和认识。

浅析当代艺术家主体性与时代印记的双构——以徐冰为例

浅析当代艺术家主体性与时代印记的双构——以徐冰为例

056《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近年来,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致力于构建与传统关联的“中国概念”,利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标示并确立自身的文化身份。

以著名艺术家徐冰为例,在艺术家、创作过程和作品三者所展现的人、事、物的互动关系中,进一步探讨艺术家主体性对其创作的影响和时代印记的双向互动。

[关 键 词] 徐冰;艺术家;艺术品;主体性;时代印记浅析当代艺术家主体性与时代印记的双构——以徐冰为例许 敏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①总书记指出了文艺工作者对于我国文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当代艺术也同样反映着人民生活和社会文化,“因此必须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征,如果脱离了传统与民族,当代艺术则毫无意义可言。

”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衔接,是当代艺术在新时代发展中如何创造本土价值的重要问题。

作为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徐冰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表现,他的艺术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思考,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向世人展示了传统与当代如何进行互动,传统如何向当代传播思想和知识。

徐冰自身独特的学习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复杂的文化关系,使他能够在现今跨文化大背景下,通过语言、书法、中国传统美学等传统文化传播他自身对于当代艺术的理解,他在错综复杂的文化关系的有机互动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

一、徐冰的成长经历和其作品(一)成长经历徐冰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许多来自家庭和他人的影响。

徐冰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两岁时就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来到北京,当时父亲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母亲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父亲教他中国文化和书法,母亲工作时就让他去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看书,并让他从很小的时候便接触绘画。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徐冰,现代中国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识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涉及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深受评论家和观众的喜爱。

徐冰的作品常常涉及到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充满了思想性和表现力。

在本文中,将对徐冰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从中挖掘出他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内涵。

徐冰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他经常选择社会中的边缘人群或者被忽视的角落作为创作的题材。

在他的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贫民窟的居民、垃圾场的拾荒者、城中村的居民等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物成为了他作品的主角。

通过对这些边缘人群的描绘,徐冰试图让人们重新审视和感受这些被边缘化的生活状态。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将这些思考呈现出来,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在徐冰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常常显得扭曲、丑陋甚至怪异,这种表现形式是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夸张和变形,徐冰试图让观众产生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身体被扭曲的形象,头部特别夸张,甚至有的作品中还有人物的头部被截断、裂开等形象,这种形象的表现形式使得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和饱满。

徐冰还大量使用了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形式,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量感。

这种对形式的处理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涵。

徐冰的作品中还常常融入了经典艺术作品和图像,他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对经典图像进行重新诠释和创作,使之成为了他作品的一部分。

这种对经典图像的再创作不仅使得作品在形式上更加多元和复杂,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对经典图像的再创作,徐冰使得观众在赏析作品的同时能够对历史和文化产生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除了绘画作品,徐冰的雕塑和装置作品也备受关注。

他常常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置创作,创造出生动而富有张力的作品。

再诠释的徐冰与好诠释的当代

再诠释的徐冰与好诠释的当代

再诠释的徐冰与好诠释的当代1987年我追过一部记录片《河☒》。

记得班上当时最激进同学,几乎把它当《圣经》来看。

1988年年末,徐冰在中国美术馆做了他的成名作《析世鉴》。

折回这批作品创作的年代,它与《河☒》诞生的时间几乎相同。

它们也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问。

记忆中的八十年代末,道家的“无为”开始流行。

观念的流行,通常建立在大众的庸俗解读和精英的一知半解上。

徐冰当年对自己作品的解说,体现的就是这种一知半解。

他在访谈中用“无为”的观念对《析世鉴》作诠释。

他认为他用两年的时间在小屋里刻天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无为的过程。

然而很快有人驳斥。

大概实在是说不通,徐冰后来没再如此诠释《析世鉴》。

我一直以为,艺术家,尤其是视觉艺术家,对复杂政治与权力之争的辨识能力是缺乏的。

他们对于历史、哲学与社会学,即便是好学者,所知亦浅。

艺术家在这一层面能做的,不过是朴素的感知与情绪上的呐喊,深刻的见解非他们所长,除非他们拥有巫术。

所以当徐冰被描述成“擅长以图像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的艺术家时,我相信,以他的聪明,并不敢笑纳。

《河☒》自以为对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在做深刻的探讨。

今天看来,它同样只是朴素的感知和情绪上的呐喊。

只是1989年的变故,它被终结。

《河☒》其实也很艺术,只是太传统。

它被终结的深层原因是:知识单薄,逻辑简单。

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它已成为过去。

而且,因为观点太过清晰明确,没有空间做再次诠释以补救。

《析世鉴》则不一样,它是艺术化的呈现,观点的模糊性使它还可以再度诠释。

不久,它变成了《天书》,而诠释也才刚刚开始。

徐冰的在《天书》之后,又做了一些系列的延伸展,文化意义上的诠释变得越来越丰富,并逐渐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最近又见许知远对徐冰的访谈,看来很受好评。

《天书》系列被一次又一次的诠释。

我没有再看,说实话觉得没有意义。

一位艺术家,在复杂的文化、政治与权力的冲突中,匆忙以艺术的逻辑去表达观点,除了肤浅还是肤浅。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对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以下将分析徐冰的几件代表作品。

首先是他的系列作品《月光宝盒》。

这个系列作品以宝盒为主题,通过红白蓝三色的配色和现代科技元素来表现。

作品中的红色象征着背离,白色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蓝色则象征着记忆与过去。

徐冰选取了宝盒这一符号,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通过融合东西方文明中对宝盒的共同认识,探讨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与希望。

其次是他的系列作品《人间至味》。

这个系列探讨了人的欲望与物质文明的关系,通过制作仿真的食物艺术品,将观众引入到一个视觉与嗅觉的幻觉之中。

这些食物看似真实,但却是用塑料制成的,象征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与欲望的虚妄。

徐冰巧妙地用作品警示了过度追求物质的贪婪心理,以及人类对于真实与虚拟的难以分辨。

另外一件代表作品是《塑料天堂》。

这个作品是徐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创作的,整个展览呈现了一个由塑料制作的奥运主题乌托邦,包括塑料建筑物、运动场馆以及运动员等。

作品通过对塑料材料的运用,以及塑料制品的数量与日俱增的现实背景,对消费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文化进行了批判与反思。

最后是他的《秘密基地》系列。

这个系列作品以孩子们的玩具为主题,通过模型的方式再现了一些战争和政治事件的场景。

徐冰以战争和政治这样的严肃主题为背景,通过玩具的形式制造出美好与快乐的幻觉。

他用充满童真的方式,将残酷现实与纯真的世界结合起来,使观众产生对战争与暴力的反思。

徐冰的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他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处理和独特的创作方式,将现实与虚拟、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呈现出了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

他的作品不仅在观念上具有碾压性的冲击力,同时也在形式与材料上具有极高的实验性。

通过对徐冰的作品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他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争议和困惑的宽容和思考。

浅析徐冰文字作品中的思维转换

浅析徐冰文字作品中的思维转换

浅析徐冰文字作品中的思维转换
孙瑞雪
【期刊名称】《鞋类工艺与设计》
【年(卷),期】2023(3)3
【摘要】徐冰的文字作品中,他善于将不同语言系统中的文字符号进行转化、融合,体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他的文字作品也始终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核心元素进行展开,通过他的作品影响着观者最深处的固有思维。

文章主要从徐冰的几件文
字作品进行分析,分析其作品在不同思维创作角度下,如何打破观者固有思维从而打
开更多思维空间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孙瑞雪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4
【相关文献】
1.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形式中的崇高感——以徐冰作品为例
2.浅析徐冰艺术作品的
创作思维3.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书法艺术——观王冬龄、徐冰、邱振中《书与法·二》作品展4.传统民间美术语言在当代艺术中的创造性转化——以徐冰、吕胜中、乔
晓光作品为例5.论徐冰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符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冰天书的艺术解读

徐冰天书的艺术解读

徐冰天书的艺术解读
徐冰的天书作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结合了中文书法和抽象绘画的元素。

通过运用墨水和纸张的特殊质感,徐冰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让人们可以领略到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

在徐冰的天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传统书法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对现代艺术的探索和创新。

他通过挑战传统书法的规则和限制,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让人们重新认识和感知中文书法的美妙之处。

徐冰的天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表现。

他不仅仅是在探索艺术的边界,更是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他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度和博大,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总之,徐冰的天书作品是一种独特、神秘且充满力量的艺术形式,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和感受到了中文书法的美妙之处,也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 1 -。

中央美院博导当代著名版画大师徐冰九十三幅经典版画作品赏析

中央美院博导当代著名版画大师徐冰九十三幅经典版画作品赏析

中央美院博导当代著名版画大师徐冰九十三幅经典版画作品赏析重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熟悉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欣赏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新锐们的创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文化自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题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美术如何适应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

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论述,才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制定的艺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

50年代,为了使包括亿万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民大众享用美术,遵照党中央指示精神,美术界和出版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大力发展在群众中易于传播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艺术。

其中以图为主、辅以文字,既能传播文化知识,又能普及美育的连环画,尤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50年代中期,李可染、傅抱石、石鲁、赵望云、关山月等艺术名家外出写生,在全国美术界掀起写生热潮,创造了许多反映祖国山河面貌的新作品,促进了中国画的前进步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冲击,美术界开展的关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的学术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西方艺术的现代创新之路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某些观念和技巧可以适当借鉴,但它反传统的激进思想和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实践,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中国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参照国际视野,探求自己的前行之路。

中国艺术家以平和、镇定的心态对待之,关注和吸收其利用新信息媒介丰富艺术创造手段的一些新成果,为我所用。

他们坚信兼重理性和感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永恒价值。

属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创造,乃依靠形式承载思想感情,刺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只有创作者运用心、眼、手合作的创造,作品才能有动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翻译式”视觉表述——徐冰的跨文化实践研究张 瑞内容摘要: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军团”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中存在多种涉及翻译的视觉表述。

本文借鉴“翻译转向”的研究视角,把“翻译”作为一种分析类属,结合徐冰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Wu街》《英文方块字书法》《地书》来探讨他的跨文化艺术实践下的“翻译式”视觉表述。

同时,引鉴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认同理论来审视此中的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形成。

关键词:翻译; 中国当代艺术; 徐冰; 文化认同; 跨文化实践作者简介:张瑞,香港大学翻译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文化翻译、视觉文化、中国当代文化研究。

Title: Visualizing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A Case Study of Xu Bing’s Transcul-tural PracticesAbstract: Xu Bing is a leading figure among overseas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His artistic expressions feature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lation. Using translation as an analytical category from the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al Tur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translational artis-tic expressions in three artworks created by Xu B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namely Wu Street, Square Word Calligraphy and Book from the Ground,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becoming of his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 practices as such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tuart Hall’s theory of cultural identity.Key words: translat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Xu Bing; cultural identity; transcultural prac-ticesAuthor: Zhang Rui is Ph.D. candidat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China). She has been interested in interculturality and ideology in transl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With a concentration on Translation Studies, her studies also attend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E-mail: cheungsheui@引言在如今的“后翻译研究”时代,翻译具有跨学科、灵活、开放的本质属性,学者可以从艺术、建筑、经济学、记忆研究、心理学、性别研究等众多学科出发,开辟探究翻译的新领域(Arduini & Nergaard 8)。

据此,笔者尝试把翻译现象的讨论延伸至视觉文化的话语环境,探究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涉及翻译的视觉表述以及相关艺术家的跨90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1 (2019)外国语文研究2019年第1期文化实践。

本研究以当代艺术家徐冰(1955-)的“翻译式”视觉表述及其跨文化实践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军团”的代表艺术家,名列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四大金刚”。

1990年秋,徐冰受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森分校的邀请,以荣誉艺术家的身份赴美。

1992年10月,徐冰在美国开始了独立艺术家的生活,长期活跃于欧美,成为国际艺术界最为知名的当代华人艺术家。

由于切身的跨文化经历,“海外军团”的艺术家普遍较为关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冲突、对话、沟通等跨文化议题,并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表达对此的相关思考。

鉴于翻译具有丰富的跨文化内涵和跨际活动的象征意义,他们中的一些艺术家以不同方式把翻译带入自己的创作。

翻译构成这些艺术家手下作品中视觉表述的一部分,或是成为其中的一种呈现方式。

本文聚焦的艺术家徐冰,即是很好的例证。

对于以徐冰为代表的这些艺术家而言,在具体作品的视觉表述这一维度之外,他们各自的跨文化经历于另一维度与翻译密切关联。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曾言,现今人口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区域迁徙成为翻译活动的一个镜像,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文本间的转换,确切来说,翻译被视为不同文本和文化之间的对谈(negotiation)(Bassnett 6)。

霍米•巴巴(Homi Bhabha)所言的“翻译”亦非语言、文本间的转换,而是指向其词源意义角度上的地理位移。

翻译被其用来隐喻当代世界人口大规模迁徙下的文化现状 (Bhabba 303-337)。

可以说,不同地域和文化语境之间的跨际活动反射出翻译中常见的异文化间相异、冲突、协商、对接等因素。

倘若聚焦分析“海外军团”艺术家在跨文化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介入有翻译的视觉表述,则意味着打开不同维度交织而成的翻译空间。

这正是本文着重探究的一个方面。

对于有着移居经验的个人或群体而言,文化认同的议题与他们更为密切。

在笔者看来,跨文化经历下的文化认同会于不同维度的翻译空间有所投射。

有鉴于此,本文在探讨徐冰艺术创作中的“翻译式”视觉表述之外,以此为基础,透过这些视觉表述进一步来反观徐冰的跨文化艺术实践与其个人文化认同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互动。

本研究尝试通过“翻译”这一“镜头”来观照和审视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跨文化实践,对其进行文化分析。

下文即以艺术家徐冰的跨文化艺术实践为例,聚焦两个问题展开探讨:一、“翻译”以何种形式介入和呈现于徐冰跨文化实践下的艺术创作? 或者说,徐冰的跨文化艺术创作中呈现出何种“翻译式”视觉表述? 二、徐冰的“翻译式”视觉表述投射出他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何种文化认同? 针对这两个问题,后文将结合徐冰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来展开具体论述。

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借鉴“翻译转向”的研究视角来探讨徐冰跨文化艺术实践下的“翻译式”视觉表述,同时,结合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文化认同理论来审视此中的文化认同议题。

“翻译转向”这一理论导向和霍尔的文化认同理论均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与跨领域性,这恰是本文力求呈现的一大研究取向。

霍尔的理论脉络中纳入了视觉实91张瑞: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翻译式”视觉表述——徐冰的跨文化实践研究践和呈现下文化认同的建构,因此,可为本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契合的参照。

1.1 “翻译转向”的研究视角学者多丽丝•巴切曼尼•麦迪克(Doris Bachmann-Medick)指出,“翻译转向”强调“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知识形式,即一种“旅行概念”(travelling concept)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分析类属(analytical category)进入其他学科的研究。

在“翻译转向”的理论框架中,“翻译”成为一个分析式概念(analytical concept), 用于文化研究、社会研究、迁徙研究、跨文化理论、历史等多种视域下的分析,其不再停留于隐喻层面的运用,而是以经验性社会活动为基础发挥功用(Medick 26)。

本文对于徐冰创作中“翻译式”视觉表述的讨论,即是以“翻译”作为一个分析类属来切入作品的具体视觉呈现,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文化分析。

麦迪克把“翻译转向”在研究方法层面的落实,归为三个具体层面(Medick 27)。

每个层面内部各自延伸出具体不同的视角来探讨相应的文化、社会现象。

本研究主要参鉴其中两个层面的视角来探析徐冰的“翻译式”视觉表述。

具体而言,从扩展“翻译”范畴的层面来看,本研究透过“翻译即脉络化”(Translation as Contextu-alization)和“文化即翻译”(Culture as Translation)的视角,把徐冰作品中的“翻译式”视觉表述由传统的语言文本翻译拓展至其他“翻译”维向来加以文化分析,并将其文化脉络化,把视觉文本层面的细致元素联系至宏观的特定社会文化语境和历史层面进行思考。

同时,借鉴“翻译转向”于认识论层面所延伸出的以翻译型视角来分析移居(displacement)的方法,将徐冰跨文化实践中形成的“跨界空间”(interstitial spaces)视为“翻译空间”来予以审视。

在此空间之中,各种关联、情形、身份认同和互动,均通过具体的文化翻译得以成形。

(Medick 32-33)2.2 霍尔的文化认同理论文化研究学者霍尔对于认同与文化认同提出了较为系统性的理论阐述。

他主要关注后现代的身份认同。

后现代认同的一个特征在于其存在于话语(discourse)中,存在于呈现/再现(representation)中。

认同是一种自我的叙述,它部分籍由呈现来构成。

正如徐冰所言,“活了大半辈子,一直都在做创作。

回头看这些作品,它们像镜子,照见自己”(徐冰,那时想什么,怎么想11)。

可以说,徐冰作品中的视觉表述为我们提供了追踪和探寻其文化认同的一个镜头。

在霍尔看来,“所有的认同都是通过差异(difference)得以建构,并且始于差异政治”(Hall, “Minimal Selves” 45)。

而且,主体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认同,它们并非一统于一个前后一贯的“自我”之中, 认同的过程充满了变动不居 (Hall,“The Ques-tion of ” 277)。

文化认同呈现出差异性、断裂与非稳定性。

从这一逻辑来看,文化认同既是存在(being)的,亦是形成(becoming)的(Hall, “Cultural Identity” 70)。

霍尔指出,“它(文化认同)并非某种业已存在的东西,可以超越空间、时间、历史和文化。

文化认同来自某处,且自有历史。

然而,正如每一种与历史相关的事物,文化认同会不断变形”(72)。

可以说,任何文化认同的建立都受制于具体的时空脉络和语境,其过程中充满了流变性、暂时性和建构性。

据此,针对徐冰跨文化实践下的文化认同,后文将在把其视为一个过程和一种形成的前提下,从徐冰相关作品的具体视觉表述和92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1 (2019)外国语文研究2019年第1期其创作的特定时空脉络及文化语境入手,结合他个人的艺术实践脉络来展开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