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用缺失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纳率:57%11级2013.05.16 一、信用缺失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实和日趋严重的问题,它以经济领域为辐射中心,向其它领域扩散,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经济领域,集中表现在有的生产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上,他们采取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等种种手法以次充好、以假当真,不惜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生产,以牟取暴利。
同时有的销售者,为了拓展销售利润空间,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放任假货通行,甚至知假卖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从而造成假烟、假酒、假药等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漠视人民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
在金融领域,恶意贷款和有意拖欠不还或故意逃债等现象造成金融秩序混乱。
虚假广告,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政治领域,存在着政治造假,瞒上欺下,贪污腐败等为官为利不为民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有的当权者不为民造福、谋利,喜欢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掺水数字”、“面子项目”、“政绩工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浮夸造假的工作作风日趋严重,一些官员实事做得少,缺乏基本的求实精神。
政治领域的信用缺失与政治腐败相互助长,成为政治腐败的一大症结。
文化领域也存在信用缺失现象。
不少书商和出版社为牟取暴利而置法律道德于不顾,肆意抄袭、剽窃、盗版他人作品,造成文化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
学术界也净土不再,学术腐败。
学术界诚信求真精神面临挑战。
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下,各种假文凭,假证书也随处可见。
二、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信用:多是指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有市场主体必须遵守的诚实无欺和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一致,不危害他人,不正当获得的道德规范。
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我们不能设想,没有了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政府债券和信用卡及按揭等,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仍能正常进行。
1.信用做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极大削弱,使经济运行受阻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人们之所以能有序地进行商品交易,是基于经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
对我国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先市场经济 由于社会 分工 的深化 ,信息
的 不对 称将 成 为经 济 生 活 中的 一种 常
态.信息不对称导致经济 生活中的不确 定性增加 。这种情况下 .如果缺少一个
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 环境 这种不确定 性 会进 一 步放 大 .实 际上 也 是风 险放 大 。但是在 契约 经济条件下,尽管经济 生活 中存在信息 不对 称 .但信用 的广泛 存在 ,将使人们 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 的
为不用付出额外的惩罚成本 。双方 博弈 的结 果无疑 是 I v.即纳什均 衡解 。弓 I
总 的交易成本也呈递增趋势 。 从 图 ( )两种经 济下 总成本 的 比 c 较 中不难看 出.讲 究信用 获得的是一种 长期收益 。这种长 期收益 包括有形的和 无形 的利益 。有彤利益可 理解 为交易费 用 的 降低 ,经 济效 率 的提 高 。无 形利 益包括 由社会信用 行为所 带来的商誉、 信誉 ,而毁约和 欺诈等不讲信用 的行为 获得 的一种 短期收益 ,即在短期 内交易 成本 是低 的 但 长期 内必然要为本 身的 短视 行为付 出代 价 因为一方面要 为寻
是 需要 博弈 必须重复足够长 的时期 ,二
回 —W D S N— N I J2 F A I COC u0 O RPT I O M n0 R O IN O E S .2
维普资讯
是需要 企业 经营者要有足够 的耐心 其
中 ,决 定 人 们 耐心 的 最 重 要 的 因 素 是 产
息 的搜集 成本、合约 的签订 成本、执行
合约的成 本及 对方违约的成本 如图( ) a 所示 契约 经济 或 信用经 济 下 固定成本的投入量是相 当大的 它 需要投入 大量的精力来构想 完备的法律 规则 及对 遵 守 合约 的 奖励 和 违 约 的惩 罚,但 是随着时 间的推移和 交易敬数的 增加,双方交 易的可变成 本和边际成本 呈递减趋势 。所 以如 图() c 中的 a a线 , 交易的总成本呈递 减速趋势 。因为 首
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探析
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探析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缺失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没有形成透明度高、信息传递畅通的信息环境。
二是成本收益失衡,缺乏有效的信用激励约束,守信者得不到应有鼓励,失信者得不到必要惩罚,在客观上形成对失信的纵容。
标签:信用缺失;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导致一个社会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道德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转轨时期的特殊原因等。
我国目前法律和市场机制不配套,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造成失信收益远远大于失信成本,客观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发生。
一、信息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各方各自拥有他人所不知道的与交易有关的私人信息。
由于知识禀赋、信息结构、社会分工的不同,非对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信用当事人由于信息的部分数量缺失或质量降低,在交易时不能掌握全部的、真实的情况,造成决策的非真实性和片面性;甚至某些人有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假象来掩盖自身特征或行为中的重要部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欺骗另一方,以求得利益最大化。
一个信息流动缓慢的社会一定是一个信用贫乏的社会,良好的信息环境是信用形成的重要保证。
目前在我国信用市场透明度很低,缺乏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由此产生的信息缺乏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从而导致信用缺失现象的泛滥。
(一)整体信息能力低下“信息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产信息产品和开发利用信息产品的综合能力,既包括通过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设备和信息处理方式或手段,有效地运用全面、巨大的信息资源,合理高效地组织和协调各个要素内部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也包括生产、开发和普及传统信息产品的能力。
”…根据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在2000年发布的《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信息能力的比较》,中国的信息能力目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测算结果表明,美国和日本得分接近,是世界上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是第一个层次;加拿大、新加坡、荷兰、英国、德国、新西兰和法国得分为50~60,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68%~82%,是第二个层次;东欧为主的一些国家得分为20~50,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30%~56%,是第三个层次;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得分为10~20,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15%~25%,是第四层次;信息能力较低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得分在10分以下,信息能力在美国的13%以下,其中,中国的信息能力得分很低,为6.17,仅为美国的8.6%,与韩国和巴西相比,也分别只有它们的15.3%和40.2%。
影响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因素分析企业信用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毒瘤,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不安。
企业信用的匮乏,是企业本身发展壮大的致命障碍,同时极大地阻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造成我国企业信用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不是单纯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根源在于有效的制度、文化环境建设的缺失。
标签:企业信用;产权;制度1 企业外部信息的不对称中国企业缺乏信用原因很多,但最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社会分工、专业化不断发展和产生的知识分工使得绝大多数市场上交易双方的信息日益不对称。
市场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一般是不同的,一方对自己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认识较为清楚,而对方则较难知晓,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
市场交易双方对市场信息拥有量的不对称主要是指这两类信息不对称:“隐藏行动”——在签约时双方都了解有关信息,但签约后有一方可能利用对方不了解的签约后的信息给对方带来损失,如偷懒或消极怠工,这样就容易导致“逆向选择”。
“隐藏知识”——即签约时一方也会隐瞒只有个人单独知道的信息即私人信息,达到欺骗对方的目的,从而容易导致“道德风险”。
比如甲企业在引进乙企业——大型设备的时候,由于对该设备了解不多,引进后才发现原来该设备是乙企业早已经被淘汰的设备,对设备的“隐藏知识”导致了乙企业的失信。
甲企业在引进设备时买了保险,恰巧买回设备不久发生火灾,本来甲企业完全可避免烧毁该设备,但因引进的该设备是次品,所以甲企业听任大火烧毁设备,而后找保险公司索赔,“隐藏行动”导致了甲企业失信。
以“旧车市场上劣车驱逐良车”为代表的逆向选择所描述的现象在我国相当平常。
2 企业行为短期化所谓企业行为的短期化,是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达到短期目的而采用的行为。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间构成最重要的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自己的企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但股东和经营者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企业拖欠银行贷款、经营中弄虚作假、假冒伪劣等方面可以了解到商品市场中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我们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等分析商品市场信用缺失的原因,才能提出了建立中国企业信用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品市场;信用缺失;企业信用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传统的采邑经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而逐渐被破坏,代之以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各种产品和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流动领域大大扩大了。
人员流动范围的扩大和流动更加频繁,使得原有的身份信用不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出现反映信用缺失问题的现象,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市场主体和公共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桎梏。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
一、我国商品市场中信用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首先表现在商业信用领域,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大量存在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相互拖欠货款,贷款方拖欠银行的贷款,经济活动主体偷、逃、骗税的现象中国企联于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通过问卷、企业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513家企业的诚信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研究的情况,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政策建议。
调查显示,企业受到多种失信行为的困扰,主要包括拖欠款、违约、侵权、发布虚假信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
我国企业市场交易手段落后,由于信用条件不完善,造成企业信用交易手段受到限制,财务成本高。
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票据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是3 300倍。
此外,发达国家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而我国高达5%以上。
近年来,我国由于企业失信行为引发的社会问题呈现多发趋势,发生数量大幅增加,影响较大有:欧典地板虚假宣传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制假案、安徽华源制药厂产品质量案等。
我国信用缺失的实证分析
专 业信 用 教 育 , 展 专 业 人 士 的 岗位 培 训 。 开
() 1 守信收益 。首先 , 以减 少融 资成本 。2 0 可 0 1年 6月
中国金融界首 次推 出全球信 用额 度—— 海 尔一 年能 在全 球 借 3亿美元 , 直接授予企业 在信 用额度之 内 自由划拨和 动用
低 , 系到市场经济 秩序 的好坏 、 易成 本 的高低 及 国民经 关 交 济能否持续发展。信用 不仅 是市场经济最 重要 、 最基 础的组 成部分 , 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社会 的一个基础 性的工作。
一
() 2 失信收益。以证券 市场 为例 , 琼民 源 2 9 年度报告 01 由于虚构利润 5 4亿 元 , 使 股票 市值 虚 增 4 . 致 3亿 元 以上。
缺 失 造 成 的损 失 严 重 等 方 面 。 二 、 用 缺 失 根 源分 析 信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培育阶段 , 作为贷款 主体 的国有企
业还没有成为能够独立承担 民事责任 的法人实体。因此 , 当
出现还贷困难时 , 他们认为政府会通 过延长还贷期 限或 减免
债务 , 扶持 国有 企业 。对 国有企 业来说 , 由于实际 上的所有
弱无力。
经济代价 , 主要有 : 宣传成本 、 信誉维护成本 、 信用管理成本 。 () 2 失信成本 。失信成本 即行 为人 由于不守信用或 信用
水平偏低 而付出的代价和成 本 。主要有 : 济成 本 ( 安达 经 如 信曾因对 S nem和 Wa eMaae et 司 的审计 工作 存 u ba s n gm n 公 t
G n r lN . 3 e e a o 6
对中国目前信用缺失问题的认识
对中国目前信用缺失问题的认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此同时,我国的信用缺失问题也变的越来越严重。
“信用”一词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在伦理学上,它是指诚实守信、践行诺言,是善的体现,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而在货币金融学、货币经济学中,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这里我所要讨论的主要是指货币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信用缺失问题。
信用缺失的原因:(1)有关信用的法律机制不健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导致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愈加强烈。
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想法“钱越来越不值钱啦”。
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导致守信的成本增加,失信的成本减少。
如果说失信可以带来巨大利益,守信会造成损失的话,那么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人选择失信。
而如果反过来的话,结果却恰恰相反。
我们很少听说有些人因为不守信用而被枪毙的,对于失信者的惩罚一般就是撤销其所担任的职务,严重的话也就是判几年刑,坐几年大牢。
(2)企业或个人的金融信用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业的生产完全遵照国家的计划实行。
人们对于金融信用的了解甚少,信用观念淡薄。
如果有些人因为不遵守金融信用而获取暂时的收益的话,那么很多人就会盲目跟从他们。
(3)企业或个人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
由于房价太高,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选择以向银行贷款的方式买房。
我们知道银行在向外贷款时,要考虑贷款人的还款能力的,所以有些人就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
尽管银行在这方面的要求很严格,但是也会有漏洞,所以这就会使银行遭受损失。
(4)银行内部的管理不十分严格。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由于管理有漏洞,审批人员在发放贷款时责任意识不强,一旦贷款发生危险,很难指定责任人。
这就可能会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
我们知道银行向外贷款时,要综合考虑品格、能力、资本、有无担保、经济情况以及企业或个人事业的发展前景六要素。
担保一般是采用抵押的方式,由于银行在这方面的把关不严格,致使有些企业钻空子,给银行造成损失。
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摘要: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同时也应看到,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有些企业经营确实不讲诚信,存在着大量的诚信问题。
本文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出现的信用问题出发,论述了企业信用管理重要性。
并针对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分析;对策一、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俗话说,从广东到北京,买的没有卖得精,就是说,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卖方在信息上掌握的比较全面,在交易过程中,卖方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对买方进行质量、价格或者服务上的欺骗,以谋取超额利润。
现在中国市场上比比皆是的假冒伪劣商品就是典型的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这与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是不相适应的。
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契约经济,要求所有从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诚实经营,信守承诺,如果参与者不守信用,会使交易成本大大上升,经济活动陷入混乱,每个参与者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经济的发展,破坏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社会的稳定。
(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据商务部报道: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
由于失信现象的严重性,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发展难、融资难的问题。
随着企业生产及规模的扩大,企业避免不了会发生借贷和融资业务,债权人以有条件让渡形式贷出货币或赊销商品,债务人则按约定的日期偿还借贷或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
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拖欠货款或贷款已是屡见不鲜,这些成为我们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关键在于企业的信用管理缺失或不到位。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比较滞后,信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比较单一,这与当前经济发展和我国的贸易大国形象是不相称的。
统计表明,中国仅11%的涉外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信用管理制度,此外,我国企业的信用销售能力和西方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信用问题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信用问题摘要: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信用的好坏是衡量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有健全的信用制度作为基石。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信用问题也日益突出,信用缺失将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阻碍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传统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都是以“经济人是理性的”、“市场信息是对称的”等假设为基础。
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文章运用新兴的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失信行为的各种现象,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征信体系中图分类号:f82—0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57—02一、引言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制下,信用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
从世界著名的大公司美国的“安达信”造假丑闻到中国的“银广夏”造假事件、亿安科技炒作,再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无一不向我们昭示着信用问题的严重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用问题日益突出,合同违约、债务拖欠、虚假账表、黑幕资金、操纵招投标等等信用缺失现象出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信用缺失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良性运转。
据有关经济学家测算,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信用问题减少大约两个百分点。
信用缺失后果严重,它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阻碍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信用风险产生的微观解释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用风险的根本原因。
信息经济学认为,现实中市场的参与者的信息一般是不对称的。
在经济主体的交际和交易中,特别是在一次性博弈中,参与者可能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失信行为,导致信用风险。
在多次重复博弈中,参与者为了维护长远的合作关系和长远利益的实现,将有可能致力于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信用形象。
现代经济学多重视角下的信用缺失分析
其二 , 产权 明晰降 低 了经济 行 为 的外 部性 , 助 有 于外部 收益 内部 化 。产 权 足 够 明 晰 , 济 活动 的外 经
部 性 可在市 场 调 节 下 内 部化 , 易 双 方 不 必 为 利 益 交
ma k t e o o . I iw f e o o c c n t an s c u e y r e c n my n ve o c n mi o sr it a s d b c e i ls h n ’ r e ,fo t emu t l n lso d . r d t o si C i a Sma k t r m h li ea ge f n p mo e
信 用也 是一 种 交 易 , 买 卖 双 方 在 时 空 上 分 离 是 的以还 本付 息 为条件 的单 方 面价 值 让 渡 的交 易 。德 姆 塞茨 指 出 :产 权 能够 帮助一 个 人在 与 他 人交 易 时 “ 形成 一个 可 以合理 把 握 的 预期 … …谁 拥 有 产 权 , 他 人就 会允 许 他 以某种 方式 行 事 。 明晰 的 产权 是 人 ”
i hepr vo s s u y. n t e iu t d K e r s:ce i l s p o ry i t a y m e rc n o m a y wo d r d t os ; r pe t rghs; s m ti if r — to in;r pe t d ga e e ae m s
摘 要 : 用是 市场 经 济 中重 要 且 难 获 得 的 宝 贵 资 源 。 鉴 于 信 信
力 的组 合 : 用 权 、 益 权 及 转 让 权 。 斯 认 为 : 使 收 ¨科
“ 交易 费用 为零 的世 界里 , 管权 利 的初 始 安 排怎 在 不 样, 当事 人 之 间 的 谈 判 都 会 导 致 财 富 最 大 化 的 安
我国信用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
我国信用缺失现状及其成因分析摘要:本文从信用缺失的主体(个体、经济组织、政府信用缺失等方面)和领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出发,从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金融市场几个方面来对信用缺失现状及其表现进行深度剖析,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治理信用缺失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政府信用,信用缺失,经济学成因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作为维系交易从而满足市场主体理性预期需要的经济纽带,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然而。
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信用缺失现象十分普遍乃至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已经危及正常的市场交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状况触目惊心,令人堪忧。
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渗透到社会、政治,尤其是经济领域,信用的缺失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我国当前信用缺失现状及其表现1、在企业信用方面,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易中的合同欺诈,例如近年来有些建筑开发商不严格执行售房合同或者在合同上“做手脚”;企业之间欠债严重,许多企业利用我国买方市场的局面和法制不健全,随意欠债,甚至有钱不还,恶意拖欠,造成全国范围内久治无效的“三角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长期拖欠银行大量贷款,以各种名义逃废银行债务,比如说企业在破产、分立、兼并、股份制改造、合作、租赁等花样繁多的改制之名的幌子下,逃废大量贷款债权;进口走私,出口骗税,这种反信用的行为也是一种构成经济犯罪的行为,给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引发不平等竞争,损害各方利益,加剧经济秩序的混乱;非法交易,如贩卖毒品、拐卖人口,黑市交易等;商业信用工具的使用十分有限,进程缓慢。
2、在金融机构的信用方面,主要表现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活动中,一方面它要承受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以及面临由此引起的不良资产问题,另一方面,其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信用缺失现象;保险公司也存在同业之间盲目、无序竞争、设陷阱诱导投保人签订含有欺诈内容的保险合同等问题;在证券公司方面,在承销业务上,有些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不遵守“三公”原则和证监会规定,操作不规范,甚至造假等行为,在自营股票业务中,一些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内幕人员串通起来,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在经济业务中,挪用客户保证金。
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摘要]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健全、市场不规范、企业不自律、社会文化不良四个方面。
[关键词]诚信失信信用原因“诚信”二字,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
在加强”诚信”建设的今天,探析企业失信行为,重建我国企业经营诚信机制刻不容缓。
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不健全1、产权制度不完善、改革不彻底。
我国产权制度不完善,是企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对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还不到位,致使这些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思想,追求近期利益,失信现象频繁。
另一方面,就国有企业来说,公有产权实际掌握在国有企业的代理人手中。
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保护的情况下,代理人必然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产生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失信。
更是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的不清,失信责任常常无人承担。
2、政府行为不规范,法制不健全。
目前因为一些地方政府法制不健全,造成对企业失信行为打击不力。
一方面,缺乏专门的信用信息公开披露与使用制度。
另一方面,执法不严。
对于造假的,十次能够查到一次就不错了,就算查到了,也只是罚很少一部分款就完了.因为制假、造假者不需要为他们的失信行为付出太大的代价,所以才越来越猖狂,有的失信行为居然还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唆使、支持下产生的.有很多的失信无法可依,不能够做到依法制裁。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失信成本大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尚未健全。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选择是否违约,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
当违约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时,便会选择违约。
我国许多法规法制尚不健全,各种惩罚企业失信行为的机制还未建立,这就使得一些不法经营者乘虚而人,利用我国制度上的某些缺陷,钻法律的空子。
3、企业领导体制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领导体制不尽完善,一是企业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任命或委派,流动性强,领导者追求短期利益,不讲诚信,只求近期利益最大化;二是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易造成领导者盲目决策;三是领导体制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意识,工作缺乏主动性。
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乱 了信 用信 息 市 场 服 务 秩 序 , 而 导 致 企 业 从 的信 用状 况 得 不 到 科 学 合 理 的 评 估 , 场 不 市
能发 挥 对 信 用 状 况 的 奖 惩 作 用 . 业 也 缺 乏 企 加强信用管理的动力。 ’
进行。在我 国现代 市场 经济 发展 中。 随着 市 场 由卖 方 市 场 转 变 为 买 方 市 场 , 用 结 算 方 信
式( 销 ) 赊 已迅 速 占据 了 企 业 问 交 易方 式 的 主
对 民营 企 业 来说 , 方 面, 权 不 够 清 一 产 晰 。许 多 民 营 企 业 在 创 建 之 初 , 权 意 识 淡 产 漠 . 权 结 构 混 乱 。 随 着 不 断 的 发 展 , 些 企 产 一 业 开始 面 临 产 权 不 清 、 任 不 明 的 困境 , 在 责 这 很 大程 度 上 阻 碍 了 企 业 的 进 一 步 成 长 。 另 一
O3
道 德 成 本
得 国有企业 一旦 出现 信用 危机 , 中央银行 充 当“ 火 队” 以接 管 或 关 闭 方 式 平 息 危 机 , 灭 . 且 出 面统 一 安 排 还 债 。 这 样 , 务 方 没 有 了还 债 不了债就破 产 的压 力, 包括 信用在 内的 资 对 产缺 少 关 切 动 力 . 而 失 去 对 企 业 信 用 资 产 从 的保 证 。 企业 倾 向 于 选择 所 谓 的 “ 便 车 ” 搭 行 为 , 方 面千 方 百 计 争 取 贷 款 , 一 方 面 又 不 一 另 负责任 地 占用、 延 支付贷款 。权 、 利 的 拖 责、 不 对 称 必 然使 企 业 无 法 形 成 借 、 、 的 自律 用 还
诚信经济_我国市场经济中信用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思考
1278当代经理人CONTEMPORARYMANAGER2006·211279当代经理人CONTEMPORARYMANAGER2006·21高交易活动的效率,使整个社会从效率提高中获得很大的利益。
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目前在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却很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的观念上的混乱有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不欺骗别人,别人也会欺骗我”。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发展市场经济肯定要讲诚信,这已被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只有把诚信看作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但是实际上,一些企业缺乏必要的诚信自省,不根据诚信原则办事,违背诚信经营的原则。
厉以宁先生说过,调节人们的经济活动,除了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以外,还有一种调节就是道德调节。
(二)社会规范的不成熟、法律与管理制度的欠缺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信用基础十分薄弱,信用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失信行为之所以泛滥,在于目前的社会规范不成熟,制度安排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肃;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显。
如国有企业贷款不还,银行没有办法处罚,最后划为呆账、坏账一笔勾销,或者进行“债转股”。
这种失信企业得利,其他企业就会仿效。
因为企业和个人都是经济人,在进行某种行为时,会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当失信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即失信有利可图,企业和个人当然会有一种失信倾向,失信行为也就屡禁不绝,这是制度对人们行为的不良诱导作用。
(三)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导致的信用危机在交易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可能因为信息获取上的各种原因而无法清楚地把握更为全面的信息,从而不能把握问题的全貌;而另一方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能够全面地拥有信息,从而可以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凭借其拥有的信息优势,利用对方的“不知情”来完成交易。
这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就为信息优势方以失信的方式获取最大利益提供了客观条件。
企业信用缺失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信用缺失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叶陈刚;叶陈毅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综合版)》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信用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核心作用,信用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经
济运行的效率和市场秩序,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因而,探寻企业失信根源,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显得尤为迫切。
【总页数】2页(P3-4)
【作者】叶陈刚;叶陈毅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企业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J], 殷宝庆
2.企业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探讨 [J], 詹新宇
3.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J], 孙凤翔
4.我国企业信用缺失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J], 杨天宇
5.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J], 廖进球;刘志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翟翻
: . 期 慧 4 2 。
JaHie cm olu nsfn报 u b ii 院s rfevt济o n r经oi o U湖 E 学 北学c y o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杨 天 宇 (国 大 经 学 北 18 ) 中 人民 学 济 院,京 0 7 02
摘 要 : 着经 济 改 革 的 深入 , 用 的 缺 失 已成 为 一 个 严 重 的 社 会 问题 。 在 理 性 人 假 设 和信 息 不 对 称 条 件 随 信
下 , 业 的 失 信 行 为是 在 既定 偏 好 、 定制 度 约 束 下 个 人 理性 选择 的 结果 。 文章 运 用 预 期 效 用 理 论 , 理 性 A.t 企 既 在 f .
研 究 。他们 找到 的原 因包括 中 国的文化 特性 (rn Fa —
以 N 和 L分 别 表 示 经 济 交 往 中 正 常 的 收益 和 由于
失 信 而 带 来 的 收 益 ,则 失 信 时 的企 业 经 济 收 益 为
N L 当然 , 何失 信行 为 都 是有 成 本 的 , 信行 为 +。 任 失 之 所 以发 生 , 是 因为 当事 人 心存 一 种 逃避 失 信 代 就 价 的侥 幸 心 理 。如 果他 估 计 到这 种 代价 ( 对失 信 的
数 效用 值 的 最大 化 , 逻 辑 的 出发 点 为理 性 的 经济 其 人, 我们将 这 一假设 作 为分 析 问题 的前 提 。
( ) 态 条件 下信 用缺 失 的成 本 一 益 分析 。 一 静 收
信 用 作 为守 约条 件 , 成互 相 信任 的合作 关 系 。任 构 何 一 方 的不 守信 用 , 会使 这 种等 价 交换 关 系遭 到 都 破 坏 , 导致 交易成 本 的提 高 。因此 , 并 市场经 济越 发 达就 越要 求诚 实 守信 。然 而 , 国 目前 市 场经 济 中 我 严 重 缺乏 商业 诚 信 , 信行 为 相 当普遍 。国 内外 学 失 者 已经 从 不 同 角 度 对企 业 信 用 缺失 的原 因进 行 了
市 场经 济 是 契约 经 济 ,契 约 经 济 的根 基 是 诚 信 。商 品交 换 是 以 社 会分 工 为 基础 的 劳动 产 品交
换 , 最 基本 的原 则 为 等 价 交 换 , 其 交换 双方 都 是 以
一
、
信 用缺 失行 为 的成 本一 益分 析 收
按 照经 济 学 的逻 辑 , 业 总 是在 追 求 其 目标 函 企
收稿 日期 :0 6 0—1 20- 3 8
作者简 介: 杨天宇(9 2 ) 男,吉林省 吉林市人 , 17 一 , 中国人 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主要从 事经济学基本理论研 究。
圜 维普资讯 Fra bibliotek20 年 5 06 月
湖北 经济 学院 学报
第 4卷 第 3期
设 的 条 件 下 对 失 信 行 为进 行 了静 态和 动 态 的 收 益一 本 分 析 , 依 此 提 出 了提 高 失 信 成 本 、 少 失 信 收 益 从 而 成 并 减 抑 制 失信 行 为 的 具 体 思 路 。 关键 词 : 本一 成 收益 分析 ; 期 效 用 ; 信 成本 预 失 中图 分 类 号 :20 F 2 . F 7 ; 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6 2 6 6 20 )3 0 2 - 3 17 — 2 X(0 6 0 ~ 15 0
费 者 的局 面 , ( ) 的守 信条 件就 需 要 修正 , 为 则 2中 因
在 一 个 经济 环 境 中 , 们 从 心 理 上 变 得 麻 木 , 应 人 适 或 者 是 默认 了失 信 行 为 , 视 之 为一 种 耻 辱 ; 者 不 或
态条件 下经 济人 的失信 行 为缺 乏足够 说服 力 。本文
试 图将 对 经 济人 信用 缺 失 的分 析 扩展 到 动态 领域 。
法 ,分析了理性经济人在静态条件下 的失信行为 ,
但是 , 该分 析 框 架 仅 仅 限 定 在 静 态 范 围 内 没 有 考
虑到 经济 个体 的预期 效 用 ,因此 对于 解 释长 期 、 动
如 果 除 了失 信行 为 本 身受 到 惩 罚之 外 , 信者 失 并 不 承担 其 他成 本 , 上述 条 件 还需 要 修 改 。 比如 则
惩 罚 ) 于 他 从 这 一 行 为 中 的收 益 时 , 自然 会 信 大 他
cs19) i,95、产 权 不 清 晰 和政 府 过 度干 预 ( 维迎 , 张
20 )信用市场的不对称和信用契约的不完全( 03 、 蒋
海 ,o2 、 2o )市场 规则 的不 完 善 ( 宝庆 ,o 3 等 等 。 殷 2o ) 不过 , 上述 研 究并 没 有 对企 业失 信 行 为进行 规范 的 成 本一 益分 析 ,即没 有从 理 性经 济 人 的角 度 出发 收 讨 论 问题 。廖 进 球等 (0 5 运用 成 本一 益 分析 方 20 ) 收
在分 析这 一 问题 时 ,我 们将 运用 成 本一 收益 分 析和
是 失 信人 认 为 由于信 息 传 递 的不 畅 , 多 的人 并 不 更
预期效用理论 , 对信用缺失行为给予一个经济学 的
解释 , 并寻 找与之 相应 的对 策 。
能及时了解其失信行 为的道义瑕疵 ; 甚至出现社会 中介机构与经营者共谋来隐瞒真实信息 以坑 害消
守 承诺 了。这样 , 我们 就会 得 出失 信与 守信 的条 件 : 假设 企业 能从 失信 行 为 中承担 失 信 代价 的概 率 为 P ( 0<P(1 , )则失 信 的条件 为 :
(- )N L ≥N 1P ( + ) 反过 来 , 企业守 信 的条 件就 是 : N > IP ( + ) (- )N L () 2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