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分析
心内科老年病人护理
心内科老年病人护理1、心血管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分析1、恐惧、焦虑心理:老年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住院第一周最为明显。
由于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过分担心而产生恐惧和焦虑;住院后老年人多年形成的生活规律被打乱,饮食、睡眠等难以适应,也会加重其恐惧焦虑的心理。
病人常表现为心慌意乱,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睡眠及食欲不佳等。
2、抑郁心理:抑郁也是心血管老年病人常见的情绪问题,多见于慢性心衰和合并3-4种疾病以上的患者。
主要是受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亡的威胁而产生。
病人过多考虑不利因素,情绪低沉,不爱说话;食欲下降,持续失眠,严重者出现自杀行为。
3、孤独寂寞心理: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而又缺少家人陪护的老年病人中。
这类病人身患多种疾病,生活质量较差,加之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且少人探视而感到非常孤独寂寞。
也有的是由于住院不能参加社交活动,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所致。
常表现为卧床不动,情绪低沉;怨天尤人,易怒易烦等。
4、行为退化,依赖心理:主要出现在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如:慢性心衰3-4期。
老年人患病后卧床后变得被动,这时就产生了依赖心理,导致心理退缩,自己能做的也不愿做,事事依从家人、护士,这样可使老年人的原有功能退化,不利于身心健康。
5、敏感猜疑心理:这种心理主要出现在部分知识型老年病人中。
病人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甚至怀疑医护人员刻意了隐瞒病情,因而极为关注医护人员的讲话内容及所做的事情。
特别是当病人出现与某种不治之症相似症状时疑心更重,易受暗示,情绪波动大.6、自尊心过强心理:许多心血管老年病人退休前是单位的领导,有突出的事业成就,受到众人的尊敬。
退休后由于社会地位改变,容易出现性格和行为的改变。
容易表现出固执、自私、幼稚、生闷气等不良情绪。
7、自责心理:农村及家境较困难的老年心血管病人较容易产生这种心理。
表现为自责内疚,总觉得生病的自己是家人的累赘,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精神压力大,对治疗丧失信心,严重者易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采用 3 % 一5 % 乙醇 湿 化 交替 吸 氧 ; 0 0 肺
源 性 心 脏 病 患 者 予 以持 续 低 流 量 吸 氧 ; 呼 吸功 能 不 全 者 使 用 面 罩 加 压 吸 氧 或 必 要
时行 机 械 通 气 。
猝死率高 ; 因此 , 护理人 员应 熟 练掌握 各 类常用仪器 如心 电监护仪 、 除颤 仪、 微量 泵、 呼吸机 等抢 救 器材 及 药 品 的使 用 方 法; 各种 抢救 用物要定点放置 、 定人保 管 、 定量供应 、 定时核 对 、 定期消毒 , 其保持 使 完好备用状 态 ; 患者一 旦发 生晕 厥 , 应立
进行护理 工作 的过程 中, 患 者 进行 指 对 导, 培养患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 习惯 。对 便秘患者可用手 沿结肠 行走 方 向轻 轻揉 压腹部 , 连续数 日未大便者可给予缓泻剂 或低压温水灌肠 , 无效时可戴手套润滑手 指后轻轻将粪便 抠出。能下床活动 , 做到 劳逸结合 , 强腹 肌和盆 底肌 的锻炼 , 加 有
的各种需 求 , 为患者 提供 个性化 的、 体 整 的、 有效 的护 理 模 式 , 患 者在 心 理 、 使 社 会、 精神上处 于满足 而舒适 的状 态 , 少 减 或降低不适 的程度。 目前 , 全球都步入老
龄 化 , 我 国 社 会 老 龄 化 问 题 也 日趋 严 而
激性食物 。高血 压病 、 心病 、 功能 不 冠 心
准确 的用 药 ; 患者 出现心 脏骤 停 , 即 若 立
进 行 心 肺 复 苏 术 。 护 士 执 行 各 项 抢 救 工 作 应 做 到准 确 无 误 、 应 能 力 迅 速 敏 捷 、 反
性格特点等 , 可根据不 同人 的特点 营造 良 好、 温馨的气氛 , 主动 问候患者 , 给予患者 微笑服务 。对 患者 的关怀 可 以延 伸到 对
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常见病症,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尤其是冠心病,中老年人居多,严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50年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且死亡率逐年升高。
故此,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且强调注意事项,旨在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一:基础护理第一,入院评估。
心血管内科护士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缓急,将患者安排在普通病房或者是监护室,其中,普通病房又分成离护士站比较近的与比较远的病房,危急重症患者要求安排在监护室,根据具体情况,护士留陪。
入院时,落实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情况,执行护理流程,保证无误,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便于制定护理计划。
第二,重点环节管理。
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病情严重,而且变化速度快,有些患者治疗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加上很多病人年老体弱,需要特殊用药,故此,需注意细节护理。
护士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管理,关注细节,为患者提供全面性护理服务,控制护理风险,保证护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第三,心理康复干预。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并不能彻底治愈,经常反复发作,或者是需长期治疗,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
故此,护士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本质及特点,减轻患者心理冲突,树立自我管理意识,自觉采纳对健康有益的行为,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同时,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获取患者信任,建立良好关系,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第四,病情观察护理。
护士时刻掌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掌握患者主诉,如气急、胸痛、胸闷与心悸等,观察不舒服的部位、性质以及持续时间,及时报告医生,遵照医嘱,对症干预,例如,吸氧、含服硝酸甘油等。
定时测定患者的心率、心律、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评价病情变化,同时,危重患者需要监测心电、氧饱和度等。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
0306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技巧
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技巧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
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术理论至关重要,针对不同老年病患者的特点和护理的要求,做出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充分的保证每位老年病患者健康,尽到医护者的天职。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医护引言心血管病又被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属于系列性的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是一种封闭完整的循环管道系统,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使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一般依据发病的特征,将心血管疾病分为急性、慢性两种,这两种都和血管的动脉硬化有很大联系。
对于心血管疾病都有着基本相似的发病原因、病发过程和治疗的方法。
1.对心血管病症状的分析1.1心悸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它是人们在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以及其客观体现的综合性症状。
一般是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的人体对心脏的不适感。
1.2呼吸困难心血管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呼吸上的困难,一般表现为呼吸的频率加快,呼吸的动作幅度变大。
肯能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众多,在对病症分析时要注意引发呼吸困难的真正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1.3紫绀紫绀叫做发绀,它是因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且超过50g/L时,而出现的体表粘膜呈紫绀现紫兰色的现象。
按照紫绀的位置可分为中心型紫绀和周边型紫绀两种。
1.4眩晕眩晕症是最为易见的临床症状,患者自身会感觉周围景物旋转、晃动,并会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平衡失调等一些症状。
2在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2.1做好常规护理护理工作伴随在病患者整个医疗过程中,从患者进入医院就开始护理工作,一直到患者出院那天才基本结束。
在老年患者刚住进医院的时候,我们护理工者要用态度热情、举止端庄,让病患者有产生亲近感以及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给病人及家属留下一美好的第一印象。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摘要】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心理问题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困扰,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关注和支持。
本文从心理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护理策略与方法、心理疏导以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心理护理措施,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疗效。
对心理问题的关注是必要的,有助于全面提升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影响因素、护理策略、疏导、重要性、作用、关注、研究、完善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类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心梗、中风、高血压等,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据统计,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身体上的痛苦往往会伴随着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进一步加重疾病的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研究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护理策略和方法,以及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心理护理的研究和完善,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1.2 研究意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群体的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率,加之长期的抗生素使用和不规范的用药,使得老年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心理问题。
关于老年人心血管护理的体会
对其他患者造成心理恐惧 。尽量将仪器 的各种报 警音 调到最低 , 为 患者提供 一个 相对 安静. 舒适 的治疗环境 。 提高心 内科患者的家庭护理质量 , 心m管病具有复杂性 、 长期性 、 反 复发作性 , 甚至 久治不愈的特点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 理发展 过程 , 也是 生物更替 的规律 。随着 年龄的 增长 ,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 , 其后果之一 就是会导致 心血管疾 病的发 生 。心血管疾病会带来一 系列 的生理变 化 , 具体 表现 为心肌 收缩 力减弱 , 心 排血 量减 少, 心率变慢 , 出现 以左房增大 、 左室变小 、 主动脉扩大 、 弹 性降低 为主要 特征的 心脏形 态学改变 。导致 的直接后果就是 心脏功 能逐 渐减弱, 心脏细胞 变性或缩 小 , 使 心肌不能 充分有效地利用氧 , 阻碍心肌功能的正常发挥。老年人的活 动因此而受 到限制 , 对外界 事物 的反应能力 降低 , 应激能力和生活 能力变 弱。心血管 疾病常 常会 因为某些 因素诱 发而加重 , 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 观察。密切 关注患者 的体温 、 心率 、 血压等 生命体 征 变化, 制定基础护理方案。 同时 , 及 时 了解 患者 的不适 , 如胸 闷 、 气短 , 发现不 正常立 即采取措施 。还要 掌握用 药情况, 了解 药的作用 机理 , 注意事 项 , 心血管 药物对 于不 同 年龄 的患者在剂量 上有所不 同 , 因此 , 要严 格掌握剂 量 , 促 使患 者的身 体走 向健 康 。同 时注 意心理护理 及健康教育 。 对于老年人应 建立电话 回访本 , 详 细记录 回访 内容 , 回访 干预 内容包 括 : 对 患者进 行健康教育 咨询 , 行为干预 , 康 复技能和生活方式指导 , 提示 患者需注 意的问题 , 督促患 者规律服药 , 定期检查等 。在下一次 回访时 了解前次 回访结 果 , 以便 于有针对 性的进行 指导 。如有特 别情况 可适 当增 加回访 次数 , 并告 知患者科 室 电话 , 医生的手 机号码 , 如 有 问题可随时拨打电话咨询 , 同时记 录每次 回访 内容 及处理 意见。 电话回访作 为一种 简单 、 易行的院外护理方式 , 是医院将 护理 服务延伸 到家 中的手段 之一 , 是 出院患者及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管理原则指南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健康饮食:保持 低盐、低脂、低 糖的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坚持 适量的运动,如 散步、慢跑、游 泳等
戒烟限酒:戒烟 限酒,减少心脑 血管疾病的发生 风险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避免情绪 波动过大
治疗管理原则
添加 标题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发现心 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及时进行治疗。
压、冠心病、脑卒中等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指 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脑血 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
病、率高、病情复杂、治
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 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等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分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 标题
生活方式调整:改善饮食习惯,增 加运动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
添加 标题
家庭护理:家属应掌握基本的护理 知识和技能,如血压监测、服药指 导等。
添加 标题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 物,如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等。
添加 标题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疾病 的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 病的护理与管理原 则指南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03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原则 04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管理原则 05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护理与管理注意事项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定义
心脑血管疾病:指心脏和 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摘要】老年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药物管理、运动及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
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规范的药物使用、适当的运动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护理效果评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护理措施的积极影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命。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措施、饮食护理、药物管理、运动及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效果评估、护理效果总结1. 引言1.1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性老年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而逐渐增高。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素质的下降,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老年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高,对社会和家庭的医疗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诊,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观察和干预。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护理措施,包括药物管理、饮食调理、运动康复等多方面的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科学和细致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时间。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尊重患者的权利,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2. 正文2.1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特点和对策分析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特点和对策分析摘要: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该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群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致病因素涉及自身器官系统功能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等多方面且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老年人并不能及时就诊治疗,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本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护理特点和科学的护理对策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率,改善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系统;护理;对策2019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心血管病的患病率与年龄关系密切。
以60岁为分界线,低于60岁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50岁-60岁为心血管病高发人群;老年人群总体发病率为60%左右。
1.护理特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由于自身年龄较高、自身耐受能力较差及基本日常自理能力降低等原因,常常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难度。
大部分老年患者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老年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时,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充足的实践经验,做到及时发现老年患者病情变化,针对性的予以有效护理措施[1]。
1.护理对策2.1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患者入院时,充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本次疾病发作的表现,如胸闷、心慌、呼吸抑制及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加重或者常规方式不能缓解时,及时通知临床医生,给予抢救。
对自身状况差的老年患者,视情况予以心脏、血压、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密切关注各项指标。
2.2关注老年患者心理状态患者往往因疾病突发入院,极可能因为心理素质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疾病的恐惧等原因极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消极情绪,从而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疾病诊疗,影响治疗效果。
面对如此情况,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原因予以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此外,老年患者往往具有极强的自尊心,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方式方法,给予老年患者必要的尊重,态度亲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面对老年患者的顾虑疑惑,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并且避免专业医学术语;对于自理能力下降或者丧失的老年患者,除予以常规心理护理以外,积极帮助该类患者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不定期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消极情绪,降低心理负担[2]。
老年心血管疾病夜间护理工作
老年心血管疾病夜间护理工作心血管疾病,也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指所有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是指人体内部输送血液的组织和器官,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
而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又以其病情演变快、自身生理特点易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成为健康的杀手。
在安静的夜晚比白天更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对于此类老年患者的夜间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对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下面探讨此类患者夜间发病的情况,以便于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
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呼吸次数增多,动作快而幅度加大。
紫绀:紫绀的机制为缺氧的血红蛋白过多,血液瘀滞。
可以分为中心型及周边型两种。
紫绀的体征是指黏膜和皮肤呈青紫色。
体内的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值超过5g%(6~7vol%的不饱和度)。
紫绀也是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眩晕及晕厥:眩晕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眩晕时,常常伴有平衡能力失调、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心动过缓、血压骤降等临床症状。
患者感觉周围的景象或自身在旋转摇晃。
而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缺血、缺氧,致大脑皮质一过性的功能障碍,其临床病征是突发的、可逆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同时会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汗出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
两者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对人体的危害都是极大的。
针对老年生理特点老年期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缩性变化。
心脏功能由强变弱,心肌细胞变性或缩小,使心肌细胞利用的ATP和可动用的儿茶酚逐渐减少,使心肌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氧,表现为收缩力减弱,储备力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减慢。
心血管系统退行性变化,外周血管弹性减弱或消失,血管壁内钙质沉积,及胶原纤维的增生,血管的扩张性减退,出现进行性动脉硬化,引起单纯收缩期血压增高。
老年期交感神经张力减弱,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射血时间缩短,心搏量减少。
心血管老年患者护理对策分析
心血管老年患者护理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心血管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
通过分析我院心血管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
【关键词】心血管;老年患者;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老年患者护理中主要的问题是护理安全问题,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功能或结构上的障碍、损害、缺陷以及死亡。
如何消除护理安全缺陷是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心血管老年患者住院容易发生的问题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很容易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病症,并且很容易出现下述几点风险问题。
1.1心血管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
造成原因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因素,药物原因,环境改变,对疾病的担心等。
1.2心血管老年住院患者摔伤、跌倒。
主要发生情况包括患者在洗澡后,脑部缺氧而跌倒,因体位改变过快,出现头晕症状而摔伤;患者在病区内活动时,因地面有水迹,擦滑而导致跌倒等。
1.3心血管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坠床。
坠床事件主要是由睡眠障碍或神经衰弱在翻身过程中不慎坠床,夜间忽醒想起床时小腿抽筋造成坠床或夜间呼吸困难,欲下床,不慎坠下等原因引起。
1.4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出现精神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静脉炎等症状。
2护理问题与对策2.1护理问题2.1.1睡眠障碍正常情况下,老年人的总体睡眠时间较以往减少,加之患者住院,白天多数时间要在病床上度过,白天休息时间的增加,使患者更易出现夜间难以入睡、易醒以及再次入睡困难等。
再者,快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等疾病本身也可能并发睡眠障碍。
2.1.2摔伤、跌倒由于疾病及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导致老年患者感觉功能障碍,出现平衡失调及步态紊乱,容易摔伤、跌倒。
2.1.3坠床对于躁动、昏迷或无人陪护的老年患者,由于失眠、服用药物等导致精神差,如果病床的床挡护栏未及时上好,患者容易因翻身不注意导致坠床。
浅析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护理对策
浅析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的护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 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106例,对其临床护理特点及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病特点分析和给予相应有效护理措施,使106例患者效果非常显著。
结论老年心血管病的特点较复杂,临床护理要点的针对性,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和预防并发症意义重大。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病;特点;护理对策;效果心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疾病,此病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
[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上升趋势突显。
[2]老年人因年龄偏大,身体免疫力低,且多伴有多种疾病,一旦患心血管病不能及时治疗和护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同时,老年心血管病特点具有复杂性,应该做好观察和针对性护理。
本文对2012年5月~2015 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的确106例老年心血病患者,均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5月~2015 年5月收治患者,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在60~86岁之间,平均年龄65.67±2.28岁,均经我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治疗患者。
1.2 护理方法1.2.1 高血压患者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耐心交流,给予关心和温暖,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情绪不要过于波动;其次,叮嘱患者变换体位动作要缓慢,预防体位性的低血压发生;同时,告诉患者禁止剧烈性活动,注意休息;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严禁自行改用或者停用。
另外,叮嘱患者必须戒酒戒烟,合理饮食,少盐、素食为主,按时作息,避免劳累。
1.2.2 低血压患者护理当患者出现低低血压症状,如晕厥,护理人员要及时协助患者卧床,并进行对症抢救措施;患者洗澡时,水温不能过高,且洗时间不宜太长;同时,叮嘱患者卧床时间不要过长,站立时间也不宜太长,避免过度操劳;建议患者少食多餐,体位转换动作要慢,加强夜晚监护;另外,当患者休息时,保持头高脚低位。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分析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分析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提供要点参考和依据。
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院接诊的230例老年(年龄大于60岁)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
患者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46例。
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外加心理干预、健康指导、人文关怀及整体护理。
结果:230例患者干预前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比较,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后社会关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单纯性常规护理Ⅰ组与外加心理干预治疗Ⅱ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Ⅰ组、Ⅱ组=6.343,P<0.05)。
常规护理Ⅰ组与外加健康指导Ⅲ组或者人文关怀干预Ⅳ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Ⅰ组、Ⅲ组=0.415,字2Ⅰ组、Ⅳ组=2.384,P>0.05)。
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等其他护理干预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Ⅰ组、Ⅴ组=15.294,字2Ⅱ组、Ⅴ组=4.039,字2Ⅲ组、Ⅴ组=13.538,字2Ⅳ组、Ⅴ组=8.425,P<0.05)。
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要在常规护理之外加以心理干预为主,健康指导、人文关怀为辅的护理方式,以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签: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要点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疾病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近年有逐年上升势头,而且临床危重症也越来越多[1]。
不仅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其发病的种类也逐年增多,其病情程度也逐年加重。
因此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面对更大的压力,同样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及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院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筛选条件为患者年龄大于60岁,排除血液性疾病患者、各型肝炎患者、内分泌失调患者等,符合条件者共计230例,记为患者组。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要点何苗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要点何苗发布时间:2023-06-21T00:25:10.280Z 来源:《系统医学》2023年6期作者:何苗[导读]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血管器官组织上的机构和功能退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血管器官组织上的机构和功能退化,成为了疾病高发人群。
了解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做好科学预防。
一、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特点1、胸痛:胸痛属于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受到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均有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胸痛。
2、胸闷气短:部分患者在胸痛的同时可能会有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在受到活动、情绪刺激等因素影响后,可能会使症状加重。
3、心悸:心悸主要是指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同时伴随心前区不适感,可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
4、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主要是指患者主观感觉到呼吸费力、空气不足,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出现鼻翼煽动、张口呼吸、端坐位呼吸等。
5、乏力:当发生心血管疾病时,可能会导致身体的重要脏器包括大脑等供血不足机能无法正常运作,从而引起乏力,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全身酸软无力、嗜睡等。
二、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要点1、用药护理:护士必须严格按医嘱为病人进行用药,为其用药后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率、神志状态、呼吸、血压、尿量、胃肠道反应等项目。
具体用药:(1)供给地高辛前应测量病人的脉搏,当病人脉搏小于60次/分时,不可服用[2];(2)供给病人利尿药前,必须对病人进行补钾,否则病人患者可能有皮肤无弹性、口干、全身疲乏无力、皮肤干燥等低血钾症表现。
(3)针对患有心绞痛的病人,在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适量的硝酸甘油实施治疗。
2、病情观察:护士在为病人用药时必须严格观察病人是否有心绞痛出现,当出现时要严格纪录病人胸痛发作时间、心绞痛的发作次数、胸痛的缓解时间、胸痛的剧烈程度等项目。
另外护士要严格观察病人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有无血肿和紫斑出现,并且要熟悉实施注射技术。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提高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方法主要加强三个方面的护理:①心理护理;②生活护理;③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康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良好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和满意度。
结论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
标签: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观察心血管疾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杀手。
心血管疾病,又叫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
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根据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都与动脉硬化有关。
现将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2015年1月~12月我院共收治心血管病病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
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20例,糖尿病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5岁,其中大多数已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并具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如任性、怪癖、怕动、忧虑、不合群及易怒等,一些因病多次入院的患者,精神恍惚,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悲伤落泪。
2临床护理2.1做好普通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开始,到患者病愈出院结束。
对于刚刚入住的老年患者,应该用热情的态度、整洁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及亲切的关怀给患者及其家属留下第一印象,赢得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病房,做到病房清静、舒适、整洁,在感官上给予患者良性的刺激,让患者从心理上感到放松,放心地接受治疗。
待患者安定下来以后,经常用和蔼的语气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精神和生活需要,并且尽可能去满足他们。
2.2加强心理护理患者从住进医院开始,由于陌生的环境,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会导致患者情绪的失控,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包括冲动、抑郁、暴躁和焦虑等心理状况。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心血管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呈现高发态势,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从认知障碍、焦虑与抑郁、失眠、社交孤立以及心理支持的重要性等角度探讨了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
认知障碍会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加脆弱,焦虑与抑郁则会进一步加重疾病的进展。
失眠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还会进一步损害其心理健康。
社交孤立和心理支持也是心理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心理康复在帮助患者重建信心和抗击疾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结合本文的研究,应重视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加以改善,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失眠、社交孤立、心理支持、心理康复、生活质量、重要性、影响、表现、处理、关系、应用、改善、关键。
1. 引言1.1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概述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身体上的护理外,心理护理也同样重要。
心血管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生活困难等种种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在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认知障碍、焦虑与抑郁、失眠、社交孤立及心理支持以及心理康复等方面。
通过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和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重要的是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并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关怀,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
也需要加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和理解,共同为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 正文2.1 认知障碍对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影响认知障碍是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认知障碍会导致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受损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分析
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论年龄,性别等因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并且对照组采取医院现行的护理治疗模式,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最终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恢复率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结果:在两组对比中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健康恢复率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比较高。
结论:通过对我院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可以得出必须采取健康教育护理的模式来预防和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促进老年人恢复身体健康。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病;预防;护理措施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人数逐年增加,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有关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院通过对1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深入分析了与老年患者有更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2014 年7 月到2015 年7 月间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的男性患者为65例,女性患者为35例。
100例患者中的最大年龄为88岁,最小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为(62±6.2)岁。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为15 例,脑梗死为9例,冠心病为30 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为13例,高血压伴糖尿病为33例。
并且将这1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论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使对照组采取医院现行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采取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1.2 方法本院通过对不同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身高、体重等方面的差异,给患者采取适合的饮食护理,使患者在保持基本的营养下,也要控制好患者的热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措施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人性化护理就是以人为本,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
目前,全球都步入老龄化,而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
心血管病疾患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危的严重病因,关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尤为重要。
因此,也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根据心血管科疾病以及老年患者的特点,提出了对老年心血管患者人性化护理工作的重点,旨在有效地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
转变观念、顺应角色、换位思考作为心血管内科的护士首先要了解自己责任区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性格特点等,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营造良好、温馨的气氛,主动问候患者,给予患者微笑服务。
对患者的关怀可以延伸到对其家人的了解,了解患者的社会关系。
很多老年人住院后会产生孤独的心理。
因子女忙于自己的家庭、事业,对老年人的照顾也是力不从心,此时护士要给予患者更多生活上、情感上的关怀,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做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对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患者,协助护理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护士应保持良好工作情绪、关心、体贴、鼓励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安慰工作,协助患者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休息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情况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
重症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鼓励逐渐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避免压疮的发生。
饮食护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
如鼓励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取粗糙、多渣的杂粮及油脂类食物,适量饮凉开水、蜂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