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玉器的类别分析

中国古玉器的类别分析

中国古玉器的类别分析1.墨玉器:墨玉一般指由墨绿色或黑色玉石制成的器物。

墨玉器包括墨盒、墨龛、墨床等,这些器物都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书法、绘画有关,被视为文人墨客的必备之物。

2.武器玉器:武器玉器主要包括剑、刀、戈等用于战争和刺杀的器物。

这些玉器通常具有强烈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发展和文化意义。

3.玉佩:玉佩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玉器之一,具有辟邪、辟邪、旺财和保护平安等神秘的象征意义。

可以分为玉璧、玉琮、玉璜、玉珮等多种形状,常用于佩戴在腰带上或挂在家中作为装饰品。

4.玉器容器:玉器容器主要包括玉壶、玉杯、玉盘等,用于盛放液体或食物。

这些器物一般具有精工细刻的纹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巧妙技艺,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食品文化和饮食习俗。

5.佛教玉器:佛教玉器是指与佛教有关的玉石制品,包括佛像、经幢、念珠等。

这些玉器常常体现佛教教义和禅宗思想,被视为信仰用品和艺术品。

6.玉玺:玉玺是古代帝王、官员所用的印章,是显示权威和地位的象征。

玉玺一般由大型玉石制成,上面镌刻着帝王或官员的姓名和相应的印信图案。

7.民间玉器:民间玉器是指普通百姓使用和制作的玉石制品,包括玉镯、玉坠、玉扳指等。

这些玉器多以简约大气的风格为主,体现了古代社会民间艺术的风貌和审美趣味。

此外,根据古玉器的时代和风格特征,还可以分为夏商周玉器、春秋战国玉器、秦汉玉器、唐宋玉器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玉器。

每个历史时期的玉器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物证。

总之,中国古玉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通过对古玉器的分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审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第一章、中国古代玉和玉器一、中国古代玉: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

1、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

其中以新疆和阗所产的一种透闪石之类的玉石最为有名。

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

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2、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

缅甸是翡翠的主要出产国,清代乾隆时期流入中国,其中含有铬镍元素的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有铁元素的呈现黄、红色,称之为“翡”,如果在同一块玉石由红、绿、紫三色组成,则称为“福禄寿三星”或“桃园三结义”。

其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

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

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3、在中国古籍上所指的玉并不是确切的矿物学的名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释“玉”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五德”之说是儒家对玉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把玉赋予了人格化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玉器:西汉扬雄在《法言》中阐述说:“玉不雕,屿璠不作器。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玉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品,其制作历史悠久,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下面将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玉器进行概述。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早期,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

这些早期的玉器大多是简单的器物,如琮、索等抽象形状的器物,还有一些简单的装饰品。

这些器物一般较小,制作精细,被认为是早期人们对玉器制作技术的探索和实践。

商代:商代是中国玉器制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商代的玉器以青玉为主,青玉是首次在玉器中大规模应用的玉石,商代玉器的形态以玉璧、玉璜和玉圭为主。

这些玉器的形状各异,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制作精细,雕刻纹饰繁复。

商代玉璧大多为方形或圆形,是古代祭祀中的重要器物,被看作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全盛时期,玉器在周代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周代的玉器形态更加多样化,如玉鸟、玉龙、玉虎等动物造型的玉器,还有玉钺、玉环等武器和装饰品。

其中,周代的玉器中的龙纹和凤纹纹饰开始出现,这些纹饰在后来的玉器制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周代玉器的刻划技巧进一步提高,刀法更加熟练,工艺更加精湛。

汉代:汉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汉代的玉器制作丰富多样,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面。

汉代的玉器大多以玺印、玉佩、玉琮、玉镯等大型礼器为主,其中以印章最为著名。

汉代的玉印制作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刻制精细,纹饰繁复。

此外,汉代玉器中的玉佩和玉琮也十分精美,形状多样,刻工精湛。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黄金时期,唐代玉器在形态、纹饰和工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唐代玉器的形态更加自由多样,不再受传统礼器的束缚。

纹饰方面,唐代的玉器纹饰丰富多样,包括鸟兽、植物、人物和文字等。

工艺上,唐代玉器的刀法更加熟练,技术更加成熟,刻工更加细腻。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后期,明清时期的玉器在形状和纹饰上相对保守,对传统礼器的模仿更多。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玉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时期的玉器在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将就不同时期的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介绍。

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起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玉器还处于简单的器物阶段,主要有简单的玉石饰品和工具。

形制上以原石为主,工艺简单,纹饰较为简约。

代表性玉器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龙山玉,其形制多为片状或棱角状,纹饰以动物形象和几何图案为主。

2.商代:商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玉器工艺技术达到峰值的阶段。

商代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祭祀的玉器,一类是用于个人佩戴的饰品。

祭祀玉器多为玉璧、玉琮、玉钺等,形制规整,工艺精美。

个人佩戴的玉器则有玉环、玉佩等,形制较为灵活,纹饰多样,常见的纹饰有神采飞扬的神兽、人物、云纹等。

3.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的时期。

周代的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宗庙祭祀所用的玉器,一类是王室贵族所佩戴的玉器。

宗庙祭祀的玉器主要有玉璜、玉圭等,形制大气庄重,纹饰中多以神兽为主。

王室贵族的玉器则以玉佩、腰带玉等为主,形制精美,纹饰优雅,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凤纹等。

周代的玉器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艺术性,工艺技术较为成熟。

4.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玉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玉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复精细。

玉器的形状有玉瑗、玉琮、玉環等,纹饰以神兽、人物、花纹等多样化为主。

战国时期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常见的工艺技法有云纹雕、阴刻、掐丝等。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玉器形式,就是“帝王玉器”,以玉璜和玉板为代表,形制独特,线条优美,纹饰复杂。

5.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玉器主要以玉佩、璧等为主。

秦代的玉器多以龙纹、凤纹等神兽的纹饰为主,形制较为庄重,线条简洁。

而汉代的玉器多以人物、动植物的纹饰为主,形制比较灵活,纹饰繁多。

秦汉时期的玉器工艺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特别是汉代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不仅纹饰繁复,还注重雕刻的细节和表现力。

高中美术鉴赏《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高中美术鉴赏《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指名说说二、新授: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习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四、作业: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高中美术鉴赏《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二教材分析:本课从玉的起源说起,有侧重地介绍了玉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地位、意义以及其特别的制作工艺、人们在长期使用和鉴赏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审美倾向等。

玉器最繁荣的时期离现代很遥远,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其特殊意义的难度,因此,教师课前要仔细备课,认真搜集材料,尤其是搜集一些内容准确又生动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了解玉石文化。

学生分析: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玉就有独特的情感,并在长期使用中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是比较喜欢的;但由于玉器是珍贵工艺品,学生平时又不易直接接触到,所以鉴赏时又存在难度。

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并尽可能地借助图片或视频资料满足学生的视觉需求,加深其对玉器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的了解。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玉器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在古代玉器的制作及加工技术上,随着历史的进程,其工艺和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创新。

以下将介绍古代玉器制作技术的历史演变和技艺精髓。

一、玉器制作技术的演变1.原始玉器制作技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纪元开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利用基础工具石质和挖掘的实用工具截切与加工玉石。

2.新石器玉器制作技术新旧石器时代之间,人们逐渐掌握了利用金刚砂、铜器等工具将磨刀石变成玉器的技术,这是人类了解和控制玉的一个重要标志。

3.商代玉器制作技术商代是我国玉器制作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商玉以青铜玉合成器、玉箍、玉饰花卉、鹤、龟等形制为主流,技术范畴则包括雕刻、打磨、镶嵌等多重领域。

4.周代玉器制作技术周代推及东周时期,玉器的种类大幅增加,不同的玉器制作技艺也得以推出。

5.汉代玉器制作技术汉代,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玉制软玉、玉瑗、玉佩、玉珮、玉缕、玉柱、玉斧等各种玉器不断涌现,玉器雕刻技法逐渐成熟,工艺更是越来越细腻。

6.唐代玉器制作技术唐代,以工艺陈旧、玉相明亮、色彩浓郁、工艺繁复为特点的古代玉制浪漫派降生。

7.宋代玉器制作技术宋代,玉器制作和加工技艺继续精髓,格式多样,并在部分国家进行进一步扩张。

8.明清玉器制作技术明清时期,玉器制作和加工技艺借鉴了许多其他艺术形式,使其风范更胜一筹,玉质越发优秀,玉器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亦不断丰富。

二、玉器制作技术的精髓1.天然玉石天然玉石的运用是制作玉器的基础。

天然玉石质地坚硬,形态多变,色泽美好,可以做到细腻、纯净的装饰工艺。

2.雕琢雕琢对于制作玉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精确地雕刻出工艺色彩,塑造出立体效果及多重镶嵌。

3.批刻批刻是玉器制作的又一重要工艺,批刻能够将文字符号刻细入玉料层面中,形成精致而迷人的装饰。

4.马带马带玉器在现代的考古学研仿工艺中占领了很大的市场,其制作流程需要经由雕琢后加工,因而被形容为千锤万凿出红玉。

原始玉器

原始玉器

花园庄M54出土玉器
• 花园庄M54,是一座商代贵族墓,随葬品丰富, 包括青铜、玉、陶、石、骨、蚌器及象牙器共
计570件,其中出土玉器共210件。
• 器类:礼仪用器:龙形佩、鹅、鹦鹉、管、环、璧
殷墟玉器—玉象
• 妇好墓出土玉象数件。象本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古气象学研究表明,三千年前的商代晚期 中原平均气温较现在高2度,湿润多雨并且分布
商代制玉工艺
• 工艺:圆雕、片雕、镂雕、线刻、管钻、镶嵌、俏色
• 线刻包括三类,单阴线、双钩阴线、阳线 • 单阴线:有两种:一、用砣具勾划,深浅均匀;二、用 尖锐刀具反复琢刻,带细线毛边的“毛刀”。 • 管钻:技术较为进步,一般无台痕。
• 镶嵌有三类:一、玉器镶嵌绿松石;二、青铜器镶嵌玉 石;三、其他质地器物镶嵌绿松石。
玉的鉴别
• 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 是真玉。 • 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 观察法: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 的是真玉。 • 舌尖鉴别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 其价值大减。
玉石相关基础知识
•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 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 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 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 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称坚旧 之韧石 为,器 “具时 玉有代 ”美发 丽现 的有 色些 彩石 和材 光质 泽地 ,

旧 石 器 代 时 过 代 渡 向 时 新 期 石 器 时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此类玉器主要为简单的礼器、象征性武器、工具及装饰品等。

多为片状,形制简单,薄厚不匀,造型不很规则,以素面居多。

有些有较繁缛的阴线刻纹。

动物造型或纹饰多侧重于头部,尤为突出眼目的表现。

由于原始制玉工具比较落后,常在器表留下明显的制作残痕;而在穿孔玉器的孔壁上,则由于工具的不断磨损,造成愈至深处孔径愈小的现象。

夏与商代前期玉器此类玉器主要是象征武器、工具和少数简单装饰品。

制艺较粗糙。

有些器物两侧已出现锯齿状扉棱,并在刻纹上开创双线勾勒之先河。

商代后期玉器此时期玉器数量繁多,种类丰富,主要有礼器、礼杖、工具、器皿、装饰品、简单艺术品等多类。

人物、动物形玉器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片状玉雕绝大部分呈弧扇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造型各异的立体圆雕作品。

商代后期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菱形纹、同心圆弦纹、兽面纹等。

双线勾勒法普遍,器物的一侧或两侧,起扉棱的现象极为常见。

穿孔玉器的孔内亦可常见回旋形的琢痕。

阴线刻划刚劲有力,被誉为“折铁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阴线上有许多毛刺,略显粗糙,这些都是由于工具不利所造成的。

西周玉器西周玉器主要是礼器和装饰品。

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基本是商代后期的延续。

春秋战国玉器春秋战国的玉器主要有礼器、装饰艺术品和一些实用器、丧葬用品等,装饰品特别是玉佩饰极为发达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纹饰主要有风鸟纹、云纹、谷纹等,一般均无通体纹饰,饱满和谐,不留空间。

伴随着工具的改进,这一时期玉器线条遒劲,钻孔光滑,镂雕镶嵌技艺运用得极为普遍。

玉质优良,做工精致。

汉代玉器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这一时期玉种繁多,造型丰富,主要有礼器、陈设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和葬玉等几类。

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鸟纹、龙纹、螭虎纹、谷纹、蒲纹等。

汉玉常运用“跳刀”勾出细如游丝、若断若继的细线,刚劲有力。

线条的构图准确,常使用在玉壁、玉人、佩饰、剑饰上,是鉴别汉玉的一个重要依据。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公开课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公开课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公开课教案《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玉器鉴赏的一般方法,了解玉器的历史,理解“玉文化”在历史上所包含的内容的脉络,从而对古代玉石艺术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玉石精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在轻松愉快的研究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玉石艺术的历史,了解古代的“君子比德于玉”和民间的吉祥文化,从而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玉器是珍贵工艺品,学生平时不易直接接触到。

而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很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教学中对作为工艺品的玉器本身审美的品鉴和对古代社会的礼制、民俗做一些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式通过实物展示,以激发学生对玉石品鉴的兴趣。

使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古代著名玉器的鉴赏做一较深入的体会。

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进行自学、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了解“玉文化”的历史。

4、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于玉器的知识,(如果有条件)准备一两件常见的玉石首饰2.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玉石物件和一杯水。

5、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在讲桌上摆了四个盒子,里面分别装着四个物品(玻璃、塑料、印石、玉器雕刻器物)。

问题一:请大家判袂一下,它们分别是甚么制作的?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每组派两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当真判袂,能够触摸。

)往往印石和玉学生分不清。

问题二:为何很多同学辨不清印石和玉呢?!因为玉本身就是石头,那么,甚么样的石头被称为玉呢?学生看书回答(P8)(二)玉的鉴别方法老师展示和田玉、翡翠、岫玉、玛瑙等实物饰件,教给学生鉴别玉的方法。

1.水鉴别法:一滴水滴在玉上成露珠状久不散开为真。

2.手触摸法:用手摸或用面颊试,冰凉润滑为真。

3.观察法:将玉器朝向光亮处,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为真。

古玉知识点

古玉知识点

古玉知识点古玉,又称为玉石,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瑰宝。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被誉为“中国的国石”。

古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广泛用于工艺品、装饰品以及各种礼器中。

本文将从古玉的定义、种类、制作工艺等方面来介绍古玉的知识点。

一、古玉的定义古玉是指中国古代玉石文化中的玉石,主要包括玉璧、玉璜、玉珮、玉佩、玉鉴等形制。

它们不仅是古代人们的装饰品,更是象征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古代玉器制作精美,工艺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古玉的种类古玉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玉璜、玉璧、玉珮、玉佩、玉鉴、玉琮等。

其中,玉璜是最常见的一种古玉,它呈圆环状,通常由粗糙的原石经过琢磨、打磨而成。

玉璧是古代帝王的象征,形状为圆盘状,中间有一个圆孔。

玉珮则是一种形状扁平的玉器,多用于装饰衣物。

玉佩是一种吊坠状的玉器,通过绳索或链子系于脖颈,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三、古玉的制作工艺古玉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主要包括开料、雕琢、打磨和镶嵌等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玉石原料,然后进行开料,将玉石切割成所需的形状。

接下来,雕琢师傅会用各种工具对玉石进行雕刻,赋予其不同的纹饰和造型。

然后,进行打磨,使得玉石表面光滑细腻。

最后,如果需要,会进行镶嵌工艺,将其他材料与玉石结合在一起,增加玉器的装饰效果。

四、古玉的鉴别方法对于古玉爱好者来说,鉴别真伪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听声和手感。

首先,通过观察古玉的纹理、颜色、透明度等特征来判断其真伪。

其次,用手指敲击古玉,真玉的声音应该清脆悦耳。

最后,手感也是判断古玉真伪的重要方法,真玉的手感应该温润细腻。

五、古玉的保养方法为了保护古玉的完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与尖锐物品接触,以免刮花或破损古玉表面。

其次,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古玉变质。

最后,定期用软布擦拭古玉表面,保持其光洁。

综上所述,古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古代玉器及故事

古代玉器及故事

古代玉器及故事玉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

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故事。

1. 玉璧玉璧是一种圆形玉器,中间有孔,是古代贵族朝聘、祭祖、丧葬时使用的礼器之一。

在古代,玉璧也是一种象征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饰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玉璧要数“和氏璧”。

“和氏璧”是一块产自楚国的玉石,传说中曾被一位名叫卞和的楚国人发现。

卞和将这块玉石献给楚王,但因为玉石表面有裂痕,被误认为是石头,导致卞和失去了左腿。

后来,楚文王知道了这块玉石的价值,才为卞和抱屈。

为了纪念卞和的忠诚和勇气,楚文王将这块玉石命名为“和氏璧”。

2. 玉琮玉琮是一种外方内圆的玉器,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礼器之一。

在古代,玉琮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传说中,最早的玉琮是“启母石”,它是由大禹治水时所雕刻的。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时曾得到两件神物——“启母石”和“夏后氏金瓮”。

相传启母石是一块巨大的玉石,外形呈方形,中间空洞,像一个巨大的石屋。

而夏后氏金瓮则是一个金色的铜瓮,里面装有珍宝和金符。

据传大禹得到这两件神物后,便将它们藏在了嵩山之下。

而嵩山之下的启母石如今仍然存在,成为了一处著名的景点。

3. 玉玺玉玺是古代皇帝的印章,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玉玺出现于秦朝。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得到一块天降陨石,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

秦始皇认为这是天降神物,便用这块陨石制作了传国玉玺。

自秦朝以后,玉玺成为了历代皇帝传承的宝物。

在古代,玉玺也是国家重器之一,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使用。

传说中,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曾得到过传国玉玺,但在清朝建立后又被收回。

如今,传国玉玺已经失传,成为了历史谜团。

古玉的形状

古玉的形状

古玉的形状古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古玉的形状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表达。

下面是对古玉形状的一些描述,以及背后的文化含义:1. 方形玉器:方形玉器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古玉形状,包括方鼎、方壶、方块等。

方形玉器寓意稳定和安定,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方形的设计凸显了古代人们对于秩序和结构的追求,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正和谐”的价值观。

2. 圆形玉器:圆形玉器包括圆环、圆盘等。

圆形玉器寓意圆满、完整和无限。

圆形的设计意味着无边界和无限延伸的概念,代表了无穷的发展和丰富的内涵。

圆形玉器还与天文学中的太阳、月亮等天体形状相似,具有一种神圣和神秘的意义。

3. 玉璜:玉璜是一种环状玉器,呈圆环形状,中间空洞。

玉璜的形状古朴典雅,寓意和谐和团结。

玉璜的中空设计象征着开放和包容,代表着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古代,玉璜常被视为权力和尊贵的象征,被用于宗庙祭祀和贵族仪式。

4. 玉琮:玉琮是一种圆柱形状的玉器,上部和底部呈圆形,中间呈长方形。

玉琮通常被雕刻成纹饰繁复的图案,寓意着祝福和吉祥。

玉琮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常用于宗庙祭祀和宫廷仪式,象征着权威和神圣。

5. 玉佩:玉佩是一种悬挂在腰间的玉器,形状各异,包括矩形、圆形、梯形等。

玉佩通常被镶嵌在金属或绳索上,用于装饰和随身携带。

玉佩作为一种饰品,在古代被视为吉祥和庇佑的象征。

不同形状的玉佩还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比如矩形玉佩象征着正直和中庸,圆形玉佩象征着圆满和完美。

以上只是古玉形状的一些常见例子,古玉的形状种类繁多,每一种形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含义。

古玉的形状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和宇宙的理解和观察。

通过欣赏和研究古玉的形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丰富性,还能深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历代玉器的特征范文

历代玉器的特征范文

历代玉器的特征范文玉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制作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玉器制作技术精湛,制作出来的玉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下面将从历代玉器的特征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特征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是最早的玉器文化,主要以玉石的單刃長斧、双刃平斧、戈、錐等石器为主。

玉器的形状基本上都沿袭石器的形状,具有简约、原始的风格特征。

在玉器上并没有出现复杂的纹饰。

二、商代的玉器特征商代是玉器制作技术和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

商代的玉器形状多样化,有玉璧、玉龙、玉佩、玉管等。

其中,玉璧是商代玉器的代表作品,其特征是体积庞大、形态圆润,以满方形或腰鼓形为主。

商代的玉器纹饰主要采用几何图案,如齿纹、圈纹、横纹等,体现了商代玉器的装饰风格。

三、周代的玉器特征周代是中国玉器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周代玉器的形制逐渐多样化,不仅有类似石器的形状,还有玉剑、玉笏、玉船等形制。

周代玉器的特征是形制精致、雕工精细,玉材选用上也更为讲究。

纹饰方面,除了传统的几何纹饰外,还出现了螺纹、交叉纹、神兽纹等。

这些纹饰在玉器上的应用,丰富了玉器的装饰效果。

四、秦汉的玉器特征秦汉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秦汉玉器形制多样,包括玉璧、玉佩、玉椎、玉罍等。

这一时期的玉器以饰品为主,玉佩的制作尤为精致。

玉佩形状多样,如方形、圆形、阱形等,镶有金银器或贴着锦织品。

纹饰方面,秦汉玉器的纹饰除了继承周代的螺纹、神兽纹等传统元素外,还加入了更多的图案,如人物、花卉、山水等。

五、唐代的玉器特征唐代是中国玉器艺术的黄金时期,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代的玉器形制多样,包括玉杯、玉椀、玉牌、玉镯等。

玉材选用优良,雕工精湛,工艺上更讲究纹饰的细腻和刻画的精巧。

玉器的纹饰风格也更加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几何纹饰,还有人物、花卉、山水等各种图案,展示了唐代玉器的丰富表现力。

六、明清的玉器特征明清时期的玉器,既保持了传统的形制和纹饰,又加入了更多的新元素。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玉器与玉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玉器与玉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玉器与玉石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被视为一个文化繁盛、思想激荡的时代。

这一时期不仅见证了众多政治和军事变革,也见证了华夏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古代玉器与玉石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了时代的瑰宝,塑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古代玉器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象征物,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贵族们通过佩戴玉器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将玉器视为一种神圣的物品,用以祭祀、祈福和驱邪。

因此,古代玉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的美学观念和信仰。

在春秋战国时期所出土的玉器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玉璧”和“玉龙”。

玉璧作为一种圆盘状的玉器,其外形呈圆形或方形,表面通常雕刻有纹饰。

玉璧常常被用作祭祀或宴会的礼仪用品,被视为吉祥之物。

而玉龙则是一种以龙为主题的玉器,龙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

玉龙的出现丰富了古代玉器的形态和题材,也独特地展现了中国古人对龙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除了玉器本身的形态和材质之外,古代人对玉石的崇拜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玉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观念中,玉石被视为一种永恒不变的材料,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长寿的追求。

人们相信佩戴玉石可以辟邪避灾,保佑平安吉祥。

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玉石饰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成为表达个人身份和自我价值的方式。

古代玉器与玉石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政治和社会领域,它们还对艺术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人将玉器作为艺术的表现媒介,通过雕刻和雕琢来创造各式各样的艺术品。

这些玉器艺术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成为了当时艺术家们的杰作,并且对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古代玉器的存在也激发了文人墨客们的创作灵感,成为他们诗歌、文章的重要题材之一。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玉器与玉石文化发展的高峰阶段。

中国历代玉器器型特点分析

中国历代玉器器型特点分析

中国历代玉器器型特点分析1.新石器时代玉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多为玉璧、玉珮等。

这些玉器形制基本上是平面凸起,符合当时简朴的器物风格。

同时,新石器时代的玉器还受到了神秘宗教仪式的影响,因此很多玉器上刻有神灵形象和神秘符号,具有极高的宗教意义。

2.商代玉器:商代玉器主要以玉璧、玉龙等形制为主。

商代玉器的特点是形制庄重、纹饰丰富,往往有一种神秘的气息。

商代玉器的纹饰大多是抽象的图案和神兽图案,有的还刻有人物、动物等。

商代玉器通常色调较低,呈灰白色和土黄色。

3.西周玉器:西周玉器最具代表性的是玉琮、玉斧等。

西周玉器的形状更加规整,造型更加规范。

同时,西周玉器的纹饰更加细致,线条更加流畅,呈现出一种平滑和谐的美感。

纹饰上主要以神兽图案为主,体现了西周社会对于神灵崇拜的特点。

4.春秋战国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种类繁多,形制多样。

除了传统的玉琮、玉璧、玉斧等,还出现了新的玉器形制,如玉罍、玉杯等。

春秋战国玉器的特点是线条流畅、纹饰简洁、轮廓明快。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纹饰多以动物、植物纹饰为主,色彩明亮,呈现出一种活泼轻盈的美感。

5.秦汉玉器:秦汉玉器主要以玉佩、玉璧、玉器等形制为主。

秦汉玉器的特点是造型粗犷、线条笔直,纹饰简约大方。

秦汉玉器的纹饰多以人物、动物、植物图案为主,往往富有雄伟的气势和丰富的变化。

6.唐宋元明清玉器: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玉器形制更加多样,种类更加繁多。

这些玉器形制包括了前述的各种传统形制,同时还出现了新的形制,如玉簪、玉钏等。

唐宋元明清玉器的特点是造型精致、纹饰精细、线条流畅。

纹饰上主要以人物、动物、花鸟等图案为主,呈现出一种细腻婉约的美感。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玉器在器型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从简朴、庄重到精致、细腻,每个历代玉器都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些玉器不仅具有欣赏价值,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精神。

古代玉器种类及名称

古代玉器种类及名称

古代玉器种类及名称
古代玉器种类及名称
古代玉器,俗称“玉”,是一种古代的珍贵方形器物,拥有独特的色泽、质地
和样式,在古代大受盛行。

玉器以紧凑纹理和清雅画面而闻名,形态繁多,品种齐全,几乎包罗万象,受到藏家们的青睐。

古代玉器可以大致分为贯穿古代的文物、装饰用玉器和生活用玉器。

它们通常
根据其形状来命名,也有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玉雕、玉镶嵌、玉器镶嵌等。

其中文物用玉器是古代玉器中最精美,最有价值的,有些以它们的艺术水准,有些以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价值,以及表示着古代社会文化价值得到极大的赞赏。

一些常见的文物用玉器有神兽耳垂、把子、带牙环、汤盘等。

装饰类玉器有玉环、玉石、玉砚、玉瓶等,它们供应于宫殿、大型市集,以及有重要地位的古建筑、高档装饰中。

生活类的玉器较多,包括茶具、筆具、佩物等,它们的花样也千奇百怪,富有创造性,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观点,妆饰着古代人类的生活与文化。

古代玉器,以其纯洁性、明快性、历久弥新、提升生活品质的特质赢得了收藏
爱好者们的青睐。

它们每一件都是一份精心制作的文物,作为拾遗者、收藏家和藏家,古代玉器永远充满着魅力,充满着不朽的传奇。

古代玉器文化的代表作与制作工艺

古代玉器文化的代表作与制作工艺

古代玉器文化的代表作与制作工艺古代玉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千年来,玉器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珍贵的物品,在古代人们把玉器视为吉祥物,同时也是实用工具。

玉器不仅具有高价值的物质价值,更是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古代人民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审美水平。

本文将介绍玉器文化的代表作与制作工艺。

一、代表作1.《蛟龙杯》《蛟龙杯》又称《双龙腾飞杯》,是中国汉代的一件玉雕器。

杯的主体由两条盘旋的龙组成,形象逼真。

在整个杯子的外部,还镶嵌着蛟的图案。

整件玉杯的气势恢宏,慑人心魄。

在整个中国的玉器文化中,《蛟龙杯》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杰出作品。

2.《帝王彩绘玉璧》《帝王彩绘玉璧》是中国秦汉时期的一件玉雕器,也是中国玉器艺术的珍品之一。

整个玉璧直径约50公分,精雕细琢,璧面上刻有人物、神兽等各种图案,蟠龙舞凤,五彩缤纷。

其色彩浓艳,线条丰富,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3.《卧虎图》《卧虎图》是中国明代艺术家唐寅所画的一幅画作,同时也被制成了玉器。

整幅画以虎为主角,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这件玉器不仅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也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精华。

二、制作工艺古代玉器的制作过程非常严格和精细,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精细的加工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玉器。

1.选材选取透度高、纹理美观的玉石,费用昂贵。

常用的玉石有和田玉、瑞彩玉、鸟血玉、青海玉、海南黄玉等品种。

2.分析对玉石进行打磨,分析出其形状和纹理。

打磨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检验和观察,才能得出最后的研磨方案。

3.设计制作玉器需要精心的设计和构思。

通过对玉石的结构和构成进行了解分析,可以给整个玉器的设计和制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4.切割对选好的玉石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细致的切割,以保证最终的产品符合设计的要求。

5.雕刻雕刻是玉器制作的关键部分。

它需要雕刻师进行精确的制作,并且根据玉石的特性特别处理。

同时,还需要对形体和线条的处理进行精准的调节,以保证整个玉器的比例和美观。

6.打磨打磨是玉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课本类型: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授课课题: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神美追求。

b.技能目标:
学习玉器小知识和鉴赏方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玉器及相关工艺品实行一定的欣赏、交流、评论。

c.情感目标:
感受我国古代玉石文化,感受玉石精品所体现的中华智慧与创造才能、所承载的伟大民族精神。

2、内容结构
a.识玉“玉”简介
b.赏玉通过玉器的发展历史,总结不同时期玉器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审美追求。

c.品玉体会玉的文化内涵。

d.鉴玉玉器鉴赏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玉器典型时期的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审美追求。

难点: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附:板书设计: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1、玉
2、风格特点
3、用途
4、审美追求
5、鉴别方法。

中国古代玉器资料

中国古代玉器资料

中国古代玉器资料玉花斑弧刃斧玉器-----新石器时代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cm,宽8.7cm。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

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这把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园M4墓出土。

墓葬中有大量的陪葬玉器,包括许多精美的产品,如玉勺、玉龟壳、玉雕画板和大量的玉斧。

因此,据推测,墓主是一位显赫的人物,埋藏的玉斧不仅象征着权力,也标志着财产的财富。

这把玉斧是埋藏的玉斧中最精致的一把。

斧头的刃口锋利,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很实用。

虽然由于埋藏时间长,玉石材料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但它仍然具有华丽的性质。

斧头表面光滑,研磨精细,顶部略粗糙。

可以看出,顶部最初嵌在木把手中,因此没有抛光。

这件作品展示了玉斧从实用工具到礼仪工具的转变。

琢:治玉的一种方法。

在玉的表面加沙与水,用工具带动砣头旋转,用砣头琢玉。

玉刻图长方形板玉器-----新石器时代玉立人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裕利人,身高9.6厘米,肩宽2.3厘米,厚0.8厘米。

新石器时代寒山文化。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

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

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

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

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玉人身材匀称,刀法简洁。

它展示了一些古代服饰的简单外观,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工匠的雕刻技艺。

它是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人。

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寒山文化时期。

Hanshan文化,于1987在安徽省含山县Lingjiatan发现,位于扬子江的中下游。

它比同一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晚,但比良渚文化早。

这相当于同一地区的薛家岗文化。

它是中国早期玉文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鸡骨白:玉器长年埋于地下,受外界有害物质沁蚀后仍带少许光泽,色如水煮之鸡骨,故俗称鸡骨白。

又因似石灰之色,也称石灰古。

玉器的种类与制作工艺

玉器的种类与制作工艺

玉器的种类与制作工艺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古时期就有制作和使用,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玉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玉佩、玉璧、玉琮、玉鼓、玉杯、玉镯等。

每一种玉器形状、纹饰、色泽等都不同,制作工艺也十分独特,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玉佩玉佩是玉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形状为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穿孔,可以系在衣服上,因此也称为“玉钮扣”。

玉佩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是长条状,有的是刻有花纹的梅花形。

玉佩的纹饰多样,可以刻上花鸟、动物等图案,或是镌刻上诗歌、经文等文字,既可以佩戴在身上,也可以作为收藏品。

玉佩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开料、雕刻和打磨。

首先需要选取质量好的原材料,进行打磨和开料,然后进行雕刻,最后需要打磨并抛光。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非常细心,特别是对于图案的细节部分,需要用小刀来处理,以保证纹饰的清晰、流畅。

二、玉璧玉璧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用玉器,通常呈圆形或半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

玉璧通常镌刻有龙纹或其他神兽图案,代表着帝王的权力和威严。

玉璧也是宗教仪式中必备的器具之一。

制作玉璧需要选取质地坚硬的玉石进行,首先需要进行加工,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然后进行雕刻和打磨。

在雕刻时,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来操作,保证图案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除了技术要求高,制作玉璧还需要有扎实的艺术基础和审美能力。

三、玉琮玉琮是中国古代礼器中的一种,与玉璧、玉鼓、玉杯等一起,是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琮的形状通常呈方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四角拱起,上面雕有神兽或凤凰等吉祥图案。

玉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代表着和谐、富足等吉祥寓意。

制作玉琮的工艺与制作玉璧类似,需要选定质量好的玉石进行加工和打磨,体积大小、形状等也需要按照图纸来进行设计。

同时,必须保证图案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四、玉鼓玉鼓是一种形状特殊、造型精美的玉器。

它是一种钟乳状的器具,上部轮廓呈半球形,下部为长方体形,与上部相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社会治玉工具与治石工具一致。 奴隶社会治玉以青铜工具为主。 封建社会由青铜工具逐步变为钢铁工具。 石英砂硬度高于玉,因此自古用于磨玉,又名“解玉砂”。当无齿锯前后推拉 或铊、钻旋转接触玉材时,放进用水调匀的石英砂,虽工具运动而琢磨成器。
玉器的造型、花纹都是靠这种方法制成。所以,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 玉,今成碾琢,以示与雕刻工艺有别。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人类将这些好看的、质地坚硬的石头与普通 的石头区分开来,这表明了什么?
是人类审美认识得到了发展,同时可 以看出社会在进步。
新石器时代的玉
距今7000年
河大 姆汶 渡口 文文 化化
良红 龙 渚山 山 文文 文 化化 化
《玉人》
高8.1厘米
安徽含山 县凌家滩 出土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
——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什么是玉?
1.一种珍贵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 透明。 2.现代矿物学区别为软玉和硬玉。古代较常 见的是软玉,硬度是六度半到七度,不易受 磨蚀,呈玻璃状光泽,不透明,触之有冷而 柔的感觉。叩之有清脆的声音。硬玉专指翡 翠。
温润如玉、饭玉炊桂、紫玉成烟、金科 玉律、白玉为皇、洁身如玉、琼枝玉叶、 玉昆金友、抛砖引玉......
—— 大 圭 不琢 ——
“大圭不琢”,追求至纯至高的境 界,天然质朴的风格,形容具有纯真质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的人如“璞玉浑金”;是中华民族审 美的特点与优良传统。
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1.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 2.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 素之美。
龙凤玉佩
(战国)
十六节活环 套连玉佩(战 国早期) 长48厘米 湖北随县曾 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 馆藏
玉仙人奔马(西汉) 长8.9厘米 陕西渭陵出土
玉”春水”饰 (金) 高6.5厘米 宽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两汉以后: 1.人们注重的是玉作为财富的意义。 2.视玉为可以养生、殓藏尸体防腐之物。
中国玉器的 艺术风格
雄浑豪放
朴素稚拙
阴线装饰、立体感不强
形象单纯、神态突出、出现俏色
做工精细 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
技术精湛
中国古代的玉器制作工艺
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生产玉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玉器作坊,
进行生产。因为玉的硬度较高,加工时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方法, 故加工过程: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 —光玉——刻款等若干工序。仿古玉还要增加“致残”和“烧古”等工序。 加工工具:无齿锯、铊、钻、石英砂等。
炉顶呈圆雕,主题纹饰为寿星、荷莲、 鹭鸶,寓意长寿。寿星直立,手持一拐 杖,衣纹流畅,五官刻划庄重;一只鹭 鸶在其旁边回首暸望,身上羽毛采用阴 刻线有序地雕刻出来。此件炉顶的雕刻 手法独特,集圆雕、透雕、平雕为一体, 并留有明显的管鑽痕迹,为元代所特有。
良渚文化 商周 春秋 秦汉 汉玉 唐宋 元明
玉器基本上用于礼仪、仪仗、祭 祀、装饰、陈设、饮食器皿、文房 用具、杂器等。


安 阳

考鳖

队 藏

玉象(商) 高3.3厘米,长6.3厘米
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玉人(商)
高7厘米 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 物馆藏
玉凤(商) 高13.6厘米 妇好墓出土
春秋 玉饰纹卧虎 长7.7cm 宽2.2cm 厚0.3cm
外壁浮雕朵朵云纹,并以镂 雕飘浮的朵云巧作器柄。此 杯设计构思巧妙,工艺精湛, 十分少见。
明 清玉桃式杯 口径9.5-10.3cm 高6.1cm
玉杯于口沿下阴刻篆书四言诗一首: “君颜如桃,挹而饮之,似盛甘醪, 断瑕甚璧。”末署“子刚制”三字篆 书款。
元 白玉雕人物炉顶 高3.6cm 宽3.8cm
现代玉器雕刻
(1)岱岳奇观;(2)含 香聚瑞;(3)群芳揽胜; (4)四海欢腾。89年将 四件翡翠原料制成四件国 宝。
《群芳揽胜》
翡翠
高64厘米
牡丹、菊花、玉兰、月 季、梅花
《龙盘》 玛瑙
高: 27.5cm
取材出自《易传》,取龙之 精健之意,蛟龙出于“洛水 之滨,或跃或渊,作腾挪翻 跃之势;后见于田而利现大 人也。”作品属俏色巧雕, 随形而作;器形圆整规矩, 周围黑色边料沉稳而凝重, 与中间白色晶体紧密相连, 黑白相对阴阳调和,似深潭 幽暗中,忽出激浪滔滔,水 天相接烟波浩渺,腾龙斗浪 凌空欲飞,更显“玉盘叠雪 浪,青龙欲腾飞”的气势。 并配有花梨木刻夔龙纹木雕 底坐,线条优美流畅,做工 考究。
新石器时 代的玉器
玉 璧
浙 江 余 杭 县
良 渚 文 化
良渚文化的中心在太 湖流域至杭州湾一带, 距今五千至四千年。
其遗址中的贵族大墓 都随葬有大量玉器,其 中最重要的是代表贵族 特殊身份的玉琮、玉璧 和玉钺。
璧用以礼天,琮用以 祀地。钺是代表着最高 杀伐之权的武器。
兽面纹玉琮 (良渚文化) 高8.8厘米
这件作品的造型较一般作品更为生动, 形态准确
汉 玉猪 一个长11.2cm 高2.9cm 另一长11.7cm 高2.6cm
一般都置于逝者手中,为丧 葬使用的玉握
宋 蠇形玉璧 直径6.3cm 孔径2.3cm 厚0.5cm
唐 云纹玉杯 连柄宽19.9cm 高5.7cm
玉璧整体雕刻成团形螭龙,嘴部成弯 钩状,变形的臣字眼,琢双足,尾部 窄扇形展开,脊背呈长短弧形与锯齿 纹连接,璧面空虚处刻连续的回纹, 有数处沁孔,散布土沁。
浙江余杭县反山出土 浙江省文化考古研究所藏
猪龙玉雕
(红山文化)
高16厘米 朝阳市博物馆藏
“中华第一雕龙”
《玉 龙》 (红山文化) 高26厘米
翁牛特旗三星他拉 村出土 内蒙古翁牛特 旗博物馆藏
商代俏色玉雕
俏色:也称巧色,即因才施艺。 工匠利用玉石不同部位的色彩、纹 理,设计成具有天然浑成特色的造 型。商代的俏色玉器是发现最早的。
比 —— 德 于 玉——
玉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中国古人对 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之外,还赋予它以 “德”的概念。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 德者”,(仁、智、忠、礼、乐)这是封建社 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
坚刚-智慧 重量感-礼 温润-仁
透明-忠义 叩之-乐
日常生活中,所用词汇有哪些与玉有关系? 体现了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