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译读 44 居易诤谏
旧唐书狄仁杰传文言文翻译
旧唐书狄仁杰传文言文翻译旧唐书狄仁杰传文言文翻译 1《旧唐书·狄仁杰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
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
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后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
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
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
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
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
”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
臣今幸逢免、舜,不惧比干之诛。
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
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
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于地下。
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賜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
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初,中宗在房陵,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
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贰。
既已,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安审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感悦。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选文有删节)译文: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
仁杰小时候,家中的一个仆役被人杀了,县衙里来人盘问调查,家里人都忙着接待,接受问询。
只有仁杰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读书。
中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李绛劝谏》参考翻译
中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李绛劝谏》参考翻译
唐李绛,善谏。
上欲罪白居易,绛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群臣敢谏。
居易志在纳忠,今罪之,恐天下箝①口矣。
”上悦而止。
上尝责绛言太过,绛泣曰:“臣畏左右,爱身不言,是负陛下。
言而陛下恶闻,乃陛下负臣也。
”上怒解。
赞②曰:“李丞相③,良臣也。
好直谏,不与小人为伍。
李吉甫④虽逢迎,宪宗每以绛言为是。
盖以其知无不言,言无不中。
故虽屡次犯颜,触怒上意,而仍能转辗陈言以启帝心。
非立心忠正者,焉能至此?”
【参考译文】唐朝时的李绛,善于进谏。
(有一次)皇上要降罪于白居易,李绛说:“陛下容许、接纳(群臣)直言,所以群臣才敢进谏。
白居易的心愿只是要贡献自己的忠诚,如今陛下要降罪于他,只怕天下的人从此就要紧闭嘴巴了。
”皇上(因为李绛的意见)很高兴就没有治白居易的罪。
皇上曾经责备李绛说话太过分,李绛哭着说:“(假使)我畏惧皇上身边的人,爱惜自己的性命,不肯讲真话,这是辜负皇上。
(假使)我进言了,但陛下不喜欢听,那是陛下辜负了臣。
”皇上的怒气就此消解。
有评论说:“李丞相,是好臣子。
(他)喜欢直言进谏,不和小人结为队伍。
李吉甫虽然(总是)逢迎皇帝,宪宗每每还是认为李绛说得对。
就是因为李绛知无不言,言无不中。
所以虽然他屡次冒犯天威,
触怒皇上,但总是能反复陈说来启发皇帝的想法。
如果不是立心忠诚、正直的话,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宋史刘安世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宋史|刘安世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宋史|刘安世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宋史|刘安世传刘安世,字器之。
父航,终太仆卿。
(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
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
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
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
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
脱有触忤,祸谴立至。
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于是受命。
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
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
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
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
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
吾欲为元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
”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注:元,宋哲宗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咨尽心行已之要咨:询问。
B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迁:升官。
C初除谏官,未拜命除:免职。
D啖以即大用啖:利诱。
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B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D梁师成用事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光教以诚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啖以即大用或师焉,或不焉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孝正直的一组是()①登进士第,不就选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翻译
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翻译翻译: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大约是太原人。
北齐五兵尚书白建,当年建功,赐田庄于韩城,子孙就在那里安家了。
后来迁居下圭阝。
他的父亲白季庚官彭城令,在李正己叛乱时,因劝说徐州刺史李洧回归朝廷,经多次提升任襄州别驾。
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
未成年时拜见顾况。
顾况是吴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
但见到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以为有才华的人已没有了呢,现在又得到你了!”贞元年间,登进士第,拔萃皆中,实授校书郎。
元和元年(806),对制策乙等,调任周至县尉,从事集贤校理,月中,召为翰林学士,后为左拾遗。
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减灾害。
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全免江淮两赋,来赈救离散贫瘠的百姓,并请精简放出宫人。
宪宗有所采纳。
那时于..入朝,尽将歌舞人献入大内,有人说普宁公主选来献上的都是于..的宠妾。
居易认为不如退还于..,不要让他把过失推归于天子。
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故第。
白居易上奏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从而赎买后还赐给他们。
李师道是人臣,不应掠美。
”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河东王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居易认为:“宰相是普天下人所敬仰的,非贤良有重望和显赫功勋不可以授任。
王锷多方搜括民财,不体恤贫困百姓,所得财物称为‘羡余’作为进献。
现在如授以宰相重任,天下四方闻知,将都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授他宰相职位的。
各节度使私下想‘:谁还不如王锷?’争相宰割百姓搜刮财富,向您要求自己想得的官职。
如果授职则朝廷纲纪大坏;如不授他们,则待臣子有厚薄,事一失当就不能再挽回了。
”这时,孙王寿因负责禁卫有功,被晋升为凤翔节度使,张奉国平定徐州李钅奇之乱有功,调任督巡三辅治安的金吾将军。
居易对宪宗说:“应该免升孙王寿而提拔张奉国,以激励天下忠臣之心。
”掌钱谷度支有一人被囚禁在釻乡牢中,历经三次大赦而没有被释,居易多次上奏说:“父死而拘挚其子,丈夫关押时间久妻再嫁。
文言译读 44 居易诤谏
居易诤谏[五代·后晋] 刘昫等【阅读引导】二十四史中有两部记载唐代历史的著作,按两书完成的先后,分别称为《旧唐书》和《新唐书》。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的官修史书,当时叫《李氏书》。
其正式编撰始于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完成于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历时4年多。
最初由宰相赵莹监修,以后担任宰相的桑维翰、刘昫也相继担任监修。
参加具体编写的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等9人。
在全书最后完成时,正好是刘昫任监修,由他领衔奏上,所以《旧唐书》题为刘昫等撰。
二十四史中有两部记载唐代历史的著作,按两书完成的先后,分别称为《旧唐书》和《新唐书》。
《旧唐书》为纪传体唐史, 由纪、传、志三部分组成,共200卷。
记述了唐代21君共290年的史事。
此书的编撰,在资料的搜集上下过相当的功夫,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未对史料进行审慎考订,因而隐讳、缺略、芜杂之处颇多,然它的优点在于保存了大量宝贵的原始资料。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甚至弃《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所撰)而专取《旧唐书》。
【对译注释】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胸怀宏大开放。
他在十五六岁时带着一叠文章,投著作郎吴人顾况。
『袖:名词用作动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靠著作郎吴人顾况。
词,用袖子笼着。
』顾况善文,不过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文章无可意者。
览居易文,不觉迎辈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
看过白居易的文章之后,顾况不由得把白居易请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上门并友好地对待他,说:“我以为好文章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遇见了你。
”白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居易的文章文辞丰富华美,尤其擅长于写诗文。
他写的上百篇诗歌,篇篇意存讽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赋。
因为他的诗歌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行政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人都很赞赏他,这事也流传到朝廷中。
白居易传文言文翻译删节
居易弱冠之年,举进士,擢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初仕,擢校书郎,转左拾遗。
时宪宗皇帝在位,政事多所变更,居易直言极谏,不避权贵,由是获罪。
宪宗怒,贬为江州司马。
居易虽遭贬谪,然心志不屈,诗赋益发激昂。
江州期间,居易与刘禹锡、韦应物等诗人相友善,结为诗社。
其诗多反映民间疾苦,关心民生,如《琵琶行》、《卖炭翁》等,皆传诵一时。
宪宗崩,穆宗立,居易召还,复授左拾遗。
穆宗时,居易官至太子少傅,迁刑部侍郎。
居易为官清正,勤于政事,虽权贵亦不敢轻视。
穆宗尝问居易:“朕闻卿诗多忧国忧民之辞,何也?”居易对曰:“臣诗非为陛下也,乃为天下苍生而作。
”穆宗称善,自此益重居易。
长庆元年,居易为太子宾客,迁刑部尚书。
居易在位,务求简政爱民,减赋税,宽刑法,政绩斐然。
时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安居乐业,然居易仍忧心忡忡,恐国家不能长久。
遂上疏,言政事之弊,请穆宗深思。
穆宗崩,敬宗立,居易迁太子太师。
敬宗好声色,政事不理,居易屡上疏谏,皆不听。
敬宗崩,文宗立,居易以年老辞官,退居洛阳,自称“香山居士”。
居易晚年,专心著述,诗赋文章颇丰。
其诗多咏史抒怀,如《长恨歌》、《琵琶行》等,皆传世之作。
居易卒于大和三年,享年七十五岁。
文宗闻丧,辍朝三日,追赠太子太傅,谥曰“文”。
居易一生,勤于政事,关心民生,诗名远播,为后世所敬仰。
其诗风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
居易虽生于乱世,然始终坚守正道,矢志不渝,其人格魅力,至今仍为世人称颂。
《翁正春•明史•二百十六》-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翁正春•明史•二百十六》|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翁正春·明史·二百十六》|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
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少詹事。
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极言阙失,不报。
明年秋,万寿节①,正春献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宝贤才,谨财用,恤民命,重边防。
帝不省。
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以为言。
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
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②,奈何以天下俭之?”奏上,报可。
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贡,正春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贡物多倭器,绝之,便矣;否,亦宜诏福建抚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
”帝是之。
四十年,进士邹之麟分校乡试,私举子童学贤,为御史马孟祯等所发。
正春议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
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因劾正春徇私。
正春求去,不许。
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
诗教复劾正春,正春疏辩,益求去。
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
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
天启元年,起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
抗论忤魏忠贤,被旨谯责。
明年,御史赵胤昌希指劾之,正春再疏乞归。
帝以正春尝为皇祖讲官,特加太子少保,赐敕驰传,异数也。
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十六》)[注] ①万寿节:皇帝诞辰日。
②元良:太子的代称。
【参考译文】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
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
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没有答复。
第二年秋天,万寿节,翁正春提出八点劝告:即清净君王的心绪,遵循祖制,振奋国家纲纪,信赖臣僚,珍重贤才,节俭开支,体恤百姓,重视边防。
皇帝并不省悟。
王贵妃去世,许久不占卜葬地事宜,翁正春因此谏言。
求谏 贞观政要 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求谏|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求谏|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求谏吴兢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
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
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
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
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如属文之士,伎于是乃见。
芜词拙迹,商略诋诃,若名工文匠,他人不及。
皆自谓己长,巧之徒,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主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专练9:文言文句子翻译
专练9: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一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
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
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
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
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
太祖甚喜。
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选自《三国志》)(1)牒()除()会()将()谒()及()(2)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3)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袁公可立字礼卿。
公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召入西台,抗疏归。
二十六载,仗钺治登莱军。
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公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问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
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公既用,久踬复起。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引咫尺之义折之。
虽无所匡挽,而义形之意再见之矣。
凡公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1)抗疏()归()仗钺()治()徐()过()固()百口()祗()折()匡挽()再见()著()跻()见()(2)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3)公既用,久踬复起。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1.(1)牒(簿册)、除(被任命官职)、会(恰逢)、将(率领)、谒(拜见)、及(等到)(2)兴平末年,百姓多饥饿穷困,杨沛督促百姓多蓄积干椹,并进行检查,凡蓄积有多余的干椹交给官府来补充(官仓)的不足。
关键词:课(督促)益(增加)畜(积蓄)阅(检查、察看)(3)黄初年间,儒雅之士都能得到升迁和重用,而杨沛本来就是凭借做事能力强被重用,这时他竟然只以议郎一类的闲职赋闲在里巷中。
墨子《公输》原文及翻译
墨子《公输》原文及翻译墨子《公输》原文及翻译《墨子·公输》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的一篇文言文。
记述了墨子出使楚国,用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和楚王放弃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墨子《公输》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公输》原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文言文翻译训练(附答案和详解)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
病不呼医饮药。
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朱云传》)(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5分)译文:(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5分)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
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
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
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
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
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
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
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
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帝慰答之。
(节选自《明史·周经传》)(1)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魏征极谏文言文翻译
魏征,字玄成,河东解人也。
少孤,母鞠育之,勤学,博览群书,尤善属文。
唐太宗即位,召为谏议大夫,寻转秘书监。
征前后所上疏,多所匡正,太宗每称善,命笔录之,以为将来之鉴。
及太宗崩,太子即位,是为高宗。
高宗初,征为侍中,寻转中书令。
时太宗子晋王泰,才高志大,有夺嫡之望,征极谏,言晋王泰不可立为太子,高宗不听。
征曰:“陛下若立晋王,臣请辞去,不复言矣。
”高宗乃止。
后太宗诸子多封王,征皆劝之辞去,高宗不听。
征曰:“陛下若不听臣言,臣当伏剑而死。
”高宗曰:“朕岂忍见忠臣之死?”征曰:“臣忠则陛下之福,不忠则陛下之祸。
陛下若以臣为忠,愿听臣言;若以臣为不忠,臣宁伏剑而死。
”高宗乃听征言,遂封太宗诸子为王。
时太宗子承乾,母郑氏,性骄纵,好酒色,征极谏,言承乾不可立为太子。
高宗曰:“朕已决矣,不听也。
”征曰:“陛下若立承乾,臣请辞去。
”高宗曰:“朕不允。
”征曰:“臣若不去,陛下必悔。
”高宗乃听征言,遂废承乾,立晋王为太子。
太宗子治,母徐氏,性柔顺,征极谏,言治不可立为太子。
高宗曰:“朕已决矣,不听也。
”征曰:“陛下若立治,臣请辞去。
”高宗曰:“朕不允。
”征曰:“臣若不去,陛下必悔。
”高宗乃听征言,遂废治,立晋王为太子。
魏征以直谏称于时,人皆称其忠。
太宗崩,高宗即位,征以老疾归乡,高宗赐金帛,遣使者慰问。
征辞曰:“臣闻古之忠臣,必死其君。
臣虽不才,愿效死以报陛下。
”高宗曰:“朕知卿忠,赐卿金帛,以示朕之敬也。
”征乃受之。
及高宗崩,太子即位,是为中宗。
中宗即位,征复为侍中,以年老致仕,遂归乡里。
译文:魏征,字玄成,河东解地人。
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写作。
唐太宗即位后,召他为谏议大夫,不久又转任秘书监。
魏征前后上疏多次,提出许多匡正的建议,太宗每次都称赞其好,并命令记录下来,作为将来之借鉴。
等到太宗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唐高宗。
高宗初即位时,魏征任侍中,不久又转任中书令。
当时太宗的儿子晋王李泰,才华出众,志向远大,有争夺皇位的野心,魏征极力劝谏,说晋王李泰不能立为太子,高宗不听。
高中语文典型课外文言文篇目及译文
《召公谏厉王止谤》【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鄣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
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
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
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
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
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
人民也是这样。
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
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
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
课后文言文拓展学习《韩非子与墨子不同的路向》--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小组讨论】 从这两个材料你能感受韩非子和墨子重视什么?
韩非子重法理,墨子重义
(一)阅读文本感知韩非子其人及其作品中的思想智慧
阅读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思考: • 1)感知文本,判断下面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他不善言谈,于是用上 书的方式进谏韩王,可是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损失不 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叫明智的行为。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仁爱。 明白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谏,不能叫做忠诚。诤谏却没有达到目的,不能叫做坚强。你崇尚仁 义不愿意帮我杀死一个人却愿意帮楚国攻打宋国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小组探究讨论】
• 墨子为什么要鞭策弟子耕柱子? • 答案:因为弟子耕柱子不够努力,墨子希望通过鞭策他,让其成才。
探究学习(一)——理解韩非子的智慧之美。
智术之士① ,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② ;能法之士,必强毅而 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③ 而治官,非谓重人④ 也。 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 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⑤ ;能法之士,劲直听用,且 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⑥ 矣。是智法之 士与当涂之人⑦ ,不可两存之仇也。
非攻,兼爱
译文: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种器械,制造成功后,准备会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
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呢?”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先生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从来不无故杀人。” 墨子先生起身,两次行拜礼,说:“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
初中文言文必考
陈谏议教子编辑本段原文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之子也。
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编辑本段注释及译文注释 1.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
2.驭:驾驭马匹。
3.蹄:名词活用动词,踢。
4.啮:咬。
5.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于是。
7.遽:马上,赶快。
8.安:怎么,哪里。
9.贾(gu)人:商人。
10.直:通“值”,价值。
11.诘:责问。
12.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制:制服。
14.蹄:踢。
15.彼:那。
16.厩:马棚。
17.曰:说,回答。
18.汝:你。
19.售:卖。
20.戒:通“诫”,告诫。
21.劣:烈性的直接译文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
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还不能管住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人仁人之风。
情节译文尧咨卖马:北宋时期,翰林学士陈尧咨很喜欢养马,家里也饲养着很多马匹。
后来,他买了一匹劣马。
劣马脾气暴躁,不能驾驭,而且踢伤咬伤了很多人。
有一天早晨,陈尧咨的父亲走进马厩,没有看到那匹劣马,便向马夫询问:“这马为什么不见了?”,马夫说:“翰林已经把马卖给一个商人了。
” 陈尧咨的父亲问:“那商人把马买去做什么?” 管马的人说:“听说,是买去运货。
” 陈尧咨的父亲又问:“翰林告诉那商人这是匹劣马吗?” 管马的人说:“哎,老爷,要是跟那个商人说了,这匹马又咬人又踢人,人家还会买吗?” 陈父很生气地说:“真不像话,竟然还敢骗人。
高中语文-易误解的文言实词
•
•
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
•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误:遗留,正:赠送。
•
•
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
•
•
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正:别人。
•
•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职。
•
•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Nhomakorabea•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
•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
•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
•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
•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
•
•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 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正:推究
•
•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
•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正:经过。
•
•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
•
•
83.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误:游览,正:交往。
•
•
译文: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
•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误:繁盛,正:繁殖。
石珤,字邦彦,藁城人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石珤,字邦彦,藁城人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石珤,字邦彦,藁城人。
珤与兄玠同举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士,数谢病居家。
正德改元,擢南京侍读学士。
武宗始游宣府,珤上疏力谏,不报。
廷臣谏南巡,祸将不测,珤疏救之。
世宗立,代王琼为吏部尚书。
自群小窃柄,铨政混浊。
珤刚方,谢请托,诸犯清议者多见黜,时望大孚,而内阁杨廷和有所不悦。
甫二月,复改掌詹事府,典诰敕。
石珤,字邦彦,藁城人。
成化二十二年,石珤和哥哥石玠兄弟二人一并举进士,石珤改庶吉士,多次称病不去就职。
正德改元,迁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
武宗准备巡视北部边境要地宣府(今河北宣化),石珤上疏极力谏阻,不批复。
明武宗又欲南巡南京,朝廷诤臣极力谏阻,招致贬官之祸,石珤赶紧上疏求情。
世宗即位,石珤替代王琼担任吏部尚书。
时朝中小人窃权,吏治混乱。
石珤刚正不阿,谢绝请托,违法乱纪者多有被罢黜,声望大振,引起内阁杨廷和不快。
仅仅两个月即卸任,重掌詹事府,掌管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
嘉靖元年遣祀阙里及东岳。
事竣还家,屡乞致仕。
言官以珤望重,交章请留,乃起赴官。
三年五月诏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帝欲以奉先殿侧别建一室祀献帝,珤抗疏言其非礼。
及廷臣伏阙泣争,珤与毛纪助之。
无何,“大礼”议定,纪去位。
珤复谏,帝得奏不悦,戒勿复言。
嘉靖元年(1522年),奉旨祭祀阙里及泰山。
事情结束后回家,多次乞请辞官。
谏官因为石珤德高望重,纷纷上奏请求把他留下,于是起用任职。
三年五月,任命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嘉靖皇帝准备在奉先殿旁边另外盖一座大殿祭祀恭献皇帝,石珤上书直言其不合礼法。
等到廷臣拜伏于宫阙下抗争,石珤和毛纪参与相助,不久,“大礼”议定,毛纪去职。
石珤又上书劝谏,嘉靖皇帝看见了石珤的奏章很是不悦,叫石珤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
明年建世庙于太庙东,帝欲从何渊言,毁神宫监,伐林木,以通辇道。
珤复抗章,极言不可,弗听。
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张璁、桂萼力主之。
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王义孝)
甘肃王孝义文言文翻译歌:怎样解释怎样译,解释不全等翻译。
一词多义慎选用,词分虚实细辨析。
重点词义要明确,词类活用须在意。
有的文句调语序,古词换成现代词。
恰当处理修辞格,一些名词不必译。
扩充浓缩看句意,删除补充当仔细。
遇到长句先划分,直译不成就意译。
词依句来句依文,情理通达莫忘记。
此歌中共计包含文言翻译技巧十九种,但最要紧的,我认为还是最后两句。
因为正是这最后两句,从整体上关系到文言翻译的最终水准。
因此,本人下面就联系《例析文言翻译八要诀》有关内容,针对当前高考文言翻译的实际状况,进一步作以分析补充和强调说明。
一、必须重视对文本的阅读“ 词依句来句依文”——这里强调的是翻译者必须认真阅读文本的重要性。
因为,“判断任何一个词的含义或用法,都不能离开该词所处的句子的整体意思和语法结构的特点,否则就会因偏执一隅而顾此失彼、误入歧途。
同理,判断一个句子的整体意思或表达作用,都离不开对该句所处的上下文的探究。
”因此,“要做到基本读懂原文、原句,这样才会使翻译不会出错,也才会使翻译较顺利地进行。
”考生千万不能因为阅读耗时或阅读困难,就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走捷径,在还没有阅读文本的情况之下,就根据题干直接进行翻译,致使翻译不能够顺利进行,以至译句与原句大相径庭,甚至闹出笑话。
其实,高考所选的文言文及要求翻译的句子其难度都适中,考生如果能够下决心克服掉以上所述的不良心里和习惯,在翻译前,首先将原文快速阅读一遍,做到略懂大意,其次针对题干要求,对原句所处的上下文进行较细致的阅读,并对原句进行仔细品读,做到从整体上基本能够把握原句的大致意思——那么,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一般都能够较顺利、较好地进行翻译。
例如——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见2005年高考全国卷2。
着重号系笔者所加)在上面这句话中,“死”、“争”两个词分别都是翻译这句话的难点之所在,而且它们又都是多义词:病:①病,生病②困苦,困乏③毛病,缺点④担心,忧虑争:①争夺②竞争,争着③争辩,争论④读zhèng,通“诤”,诤谏,规劝由于在这句话的前面写到楚庄王“爱马”、“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在这句话的后面又写到楚庄王“有敢以马谏者,致死罪”的话——由于构成原句的具体文境的这些话,对“病”和“争”的词义(或用法)的众多取向,必然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的制约作用,这样,就使重视阅读文本的考生对词义能够较顺利、较准确地做出正确选择,并进而较好地进行翻译:“病”,名词,病。
【初中文言文阅读】《庄辛说楚襄王》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庄辛说楚襄王》原文翻译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
非敢以为国妖祥也。
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
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
”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于城阳。
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
庄辛曰:“诺。
”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俯?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碱,倏乎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黄鸪因是以。
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鳝鲤,仰啮菱荇,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好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射者,方将休其庐,治其缯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
彼??,引微缴,折清风而?矣。
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鸪其小者也,蔡圣侯之事因是以。
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暴风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左州侯,右夏侯,辈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
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之外。
”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
使用乃以执?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周考试卷(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周考试卷(教师版)满分:100 时间:70分钟命题人:一、书写水平(5分)1.请用正楷字在田字格中书写下面的成语。
宁静致远二、基础积累(共40分)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正楷字体写出相应的词语。
(8分)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她(qiáo cuì)憔悴的脸现出央求..( yāng qiú)般的神色。
但那时我沉浸在自己失去双腿的悲痛中无法自拔,全然未发现母亲的身体状况有何异样。
直到邻居们把她抬上车,她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才意识到母亲病情的严重性。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jué bié)诀别。
自那以后,我的耳边再也没有恼人的絮叨..( xù dāo )。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混为一谈....。
C.在国歌的伴奏下,王林和马晋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D.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形形色色....的骗子,以免上当。
A.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适用对象错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A.通过举办“中国成语大会”,让人们从参赛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
B.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C.是否具有安全保障措施,这是保证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D.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详解】A.缺少主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易诤谏
[五代·后晋] 刘昫等
【阅读引导】
二十四史中有两部记载唐代历史的著作,按两书完成的先后,分别称为《旧唐书》和《新唐书》。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的官修史书,当时叫《李氏书》。
其正式编撰始于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完成于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历时4年多。
最初由宰相赵莹监修,以后担任宰相的桑维翰、刘昫也相继担任监修。
参加具体编写的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等9人。
在全书最后完成时,正好是刘昫任监修,由他领衔奏上,所以《旧唐书》题为刘昫等撰。
二十四史中有两部记载唐代历史的著作,按两书完成的先后,分别称为《旧唐书》和《新唐书》。
《旧唐书》为纪传体唐史, 由纪、传、志三部分组成,共200卷。
记述了唐代21君共290年的史事。
此书的编撰,在资料的搜集上下过相当的功夫,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未对史料进行审慎考订,因而隐讳、缺略、芜杂之处颇多,然它的优点在于保存了大量宝贵的原始资料。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甚至弃《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所撰)而专取《旧唐书》。
【对译注释】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胸怀宏大开放。
他在十五六岁时带着一叠文章,投著作郎吴人顾况。
『袖:名词用作动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靠著作郎吴人顾况。
词,用袖子笼着。
』顾况善文,不过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文章无可意者。
览居易文,不觉迎辈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
看过白居易的文章之后,顾况不由得把白居易请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
上门并友好地对待他,说:“我以为好文章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遇见了你。
”白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居易的文章文辞丰富华美,尤其擅长于写诗文。
他写的上百篇诗歌,篇篇意存讽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
赋。
因为他的诗歌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行政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
人都很赞赏他,这事也流传到朝廷中。
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话,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遗。
居易二年十一月,征召白居易到翰林做学士。
三年五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
白居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
易自认为遇到了爱好文学的君主,并且破格提升自己,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仰酬恩造。
『造:
识,上报君主的恩泽和提拔。
成就。
』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
翰林学士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元稹由监察御使被贬为江陵府士曹掾。
翰林学士
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报。
『上前:在皇上面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有回音。
前;面:当面。
』皇上又要封河东人王锷为宰相,白居易劝谏说:“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任。
锷诛剥民财,
是皇上的辅佐大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担当此职。
王锷强令他人供给物品、搜刮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
百姓钱财来求得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您得了王锷的进奉而给他宰相的职位,深无益于圣朝。
”乃止。
这样做对圣朝是绝没有好处的。
”皇上这才取消了让王锷当宰相的想法。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皇上下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上奏章的人有十之七八,白居面论,辞情切至。
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易当面向皇上谈论自己的看法,言辞恳切到了极点。
不久,他又请求停止河北用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
兵,奏章长达数千字,其中有很多话是别人不大愿意说出口的,这些意见,皇上多听纳。
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有很多都听取采纳了。
只有劝谏不要任命承璀一事,因为过于急切,皇上很不高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
兴,并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我一手提拔而有了名位的,但对我却这般朕实难奈。
”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之诛,事无巨细放肆,我实在有些忍不住了。
”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冒着死罪,事无大小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都要直言劝谏,大概是因为要报答陛下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决不是轻易进谏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
”上曰:“卿言是也。
”呵。
陛下要想廓开谏诤的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劝谏。
”皇上说:“你说得对。
”由是多见听纳。
从此,白居易的劝谏有很多都被皇上听取采纳。
(选自《旧唐书》)
【鉴赏点评】
腹有诗书、胸藏万卷,何愁无出头之时、用武之地?所以我们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静心悟道。
白居易向来关心民瘼、心念苍生,他在文学上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之直谏,虽主观上是为酬圣主之恩,可客观上却也有补于政事、有益于民生。
居易之谏,皇帝之善于纳谏,实君明臣贤,亦历史佳话。
面对他们、千百年前的古人,当今的某些当权者,难道不应好好反思吗?
【练习检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著作郎吴人顾况投:迎合
B.箴.时之病箴:劝戒
C.非次.拔擢次:依顺序排列,等次
D.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善:友好,交好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幼聪慧绝人
..绝人:超过一般人
B.吾谓斯文
..遂绝斯文:文人或儒者
C.而往往流闻禁中
..禁中:宫中
D.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
..面论稹无罪上前:走上前去
3.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况能文,而.性浮薄②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③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④欲以.生平所贮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4.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后进文章无可意者②由是多见听纳
A. ①后来推荐的文章,没有出乎他的意料的②因此皇上采纳了白居易的
很多意见
B. ①后来推荐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②因此皇上采纳了白居易的
很多意见
C. ①后辈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②因此白居易的意见大多被
采纳
D. ①后辈的文章,没有出乎他的意料的②因此白居易的意见大多被
采纳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居易想用有生以来学得的知识报答皇上越级提拔的恩泽。
B.对元稹的被贬,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上,他的奏疏虽然送入宫中,但却无人向皇上报告。
C.皇上起先对白居易劝谏承璀一事很不高兴,认为这是白居易对他的无礼之举,但后来又改变了对白居易的看法。
D.李绛认为,白居易不论大事小事都敢冒死劝谏,这正是他报答皇上破格提
拔的表现,而决不是轻率进谏。
【参考答案】
1.A/投靠。
2.D/在皇上面前。
3.B/①表转折,但是、不过②表原因后的结果,因而、于是③认为④拿用。
4.C 5.B/“疏入不报”的“报”字是“回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