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精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二十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2、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C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1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3、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4、对“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为报答太守深恩,全城百姓跟随着太守,一起着孙郎射虎。

B、满城的人都跟着我这位太守出来观看打猎,为了答谢百姓的情意,我可要像孙郎样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C.为了报答满城的百姓,太守随百姓一起亲自射虎,同时还看孙郎射杀猛虎。

D、向满城的人报告、要跟随太守,一起观看孙郎射杀猛虎。

2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课内古诗词(一)(2019云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答案:颔联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写山西村,颈联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无时”的意是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表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愜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2019乌鲁木齐)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使至塞上1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 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

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 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 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E. 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答案:BD导析: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项逐一分析选择作答。

B 项,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出汉塞”写作者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访察军情,这是实写。

诗人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大雁飞入胡天,这是虚写。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七年级上、下册 古诗词鉴赏 逐课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七年级上、下册 古诗词鉴赏 逐课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七年级上、下册古诗词鉴赏逐课练习题精编七年级上册(一)观沧海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苍茫动荡,惊涛拍岸,吞吐日月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请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解析】C.诗中描写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了苍凉壮阔的意境,并无悲凉伤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首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又寓情于景,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等感情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次句紧扣诗题,将题目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其中“过”字凸显了诗人对好友旅途艰辛、被贬地荒凉的同情。

2.首句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描绘了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诗人通过描绘南国暮春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比喻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希望它把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二】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有情有义的信使(借景抒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刷题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刷题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刷题练习题精选汇编一、古诗词赏析(共20小题)【甲】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乙】望蓟门祖咏(2021秋•澧县期中)阅读卜•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2021秋•大邑县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唐]张说1. (2021秋・海州区期中)诗歌鉴赏,完成问题。

燕台一望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枳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R 缨。

(1) 两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 两首诗后两联中分别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3) 结合全诗,试比较两首诗思想感情的异同。

2.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1)"济"在诗中的意思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 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古诗词赏析(共20小题)1. (2021秋•海州区期中)诗歌鉴赏,完成问题。

【甲】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乙】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1)两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两首诗后两联中分别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3)结合全诗,试比较两首诗思想感情的异同。

【考点】诗歌阅读综合.【答案】(1)【甲】悲凉(凄清);【乙】壮丽(辽阔雄壮)。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新题赏析题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④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涓人:宫中管打扫清洁的人。

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

③捐:白白费掉。

④能:能出高价。

1、【甲】【乙】两文中最能表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话是哪一句?12、【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有什么不同。

题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节选自林嗣环《口技》)【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精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一、(2019·山东德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看属于,“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__ 2.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__ __ 二、(2019·江苏江阴模拟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①(其二)岑参梁园②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此诗作于唐王朝的“安史之乱”后。

②梁园:西汉梁孝王的后苑。

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__三、(2019·山东滨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__ __ __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__ __ 四、(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乙卯重五①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②,艾束著危冠③。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

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__ 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__ 五、(2019·四川眉山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苏轼麻叶层层苘①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③软④肌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注】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课外古诗文阅读与理解(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课外古诗文阅读与理解(含答案)

二轮复习:课外古诗文阅读与理解1【学习要求】独立完成课外古诗文阅读与分析理解,并对照参考答案自我批阅与订正。

【古诗文阅读1】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6分)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字端已,晚唐诗人、词人。

韦庄工诗,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1.一般而言,“柳”婀娜多姿、依依不舍,诗人为什么却说“台城柳”最是“无情”?(4分)答:2.请简要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古诗文阅读2】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问题。

(14分)送江陵薛侯入觐①序(明)袁宏道当薛侯之初令②也,珰而虎者③,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④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

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⑤。

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

”已而果就约。

至他郡邑,暴横甚,荆⑥则招之亦不至。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⑦。

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

耕者哭于田,驿者哭于邮。

而荆之去川也迩⑧。

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

侯谕父老曰:“是釜中鱼,何能为?”戒一切勿嚣。

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⑨吾赤子!”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果平。

【注释】①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②令:担任县令。

③珰:汉代宦官帽子上的装饰物,借指宦官。

珰而虎者,意为宦官像恶虎一样抓捕百姓。

④甫:刚刚,才。

⑤负嵎:指背靠山角(反抗主人)。

⑥荆:荆州城,即江陵。

⑦播酋之变:播州的少数民族叛乱。

播州,属下文的“川”。

⑧迩:近。

⑨疲:使……疲。

1.解释加点字意思。

(4分)⑴珰而虎者,张.甚()⑵人皆.为侯危()⑶荆则招之亦不至.()⑷侯谕.父老曰()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共两处)。

(2分)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解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解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答案】( 1)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情感。

(2)对比。

“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诗人自己“朝”“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解析】【分析】( 1)结合这两句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韩愈一心为国家利益着想,不顾自己年老体衰,由此看出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情感。

( 2)结合诗句内容即写作背景分析,这两句诗的大意是: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都形成对比鲜明。

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

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后经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

诗人早上时还是朝廷重臣,想着如何体皇上分忧,到晚上就被贬到遥远的地方,突出表现了诗人自己“朝”“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诗人本来是不顾自己年老力衰还想着为国家献计献策,但如今却是这样的下场,因此这里也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基础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基础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基础练习题汇编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因支持变法而遭贬谪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B.诗的前两句先弃“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

C.“排”是排开、推开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的气势。

D.全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营造了萧瑟空虚、冷落凄凉的感伤氛围。

(2) 诗中描绘“秋日胜春朝”景象的句子是什么?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早发韦庄(唐)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注释】珪:guī古玉器名。

(1) 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尾联。

3. 阅读《泊秦淮》,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有人说,“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

说说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

(2) 诗人通过“犹唱”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3) 古代诗歌中常出现“月”有时自然之月,有时是借月感叹时光流逝,寄托思念之情,象征哲理的启迪……下列诗句中,与“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月”表意相近的一项是______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古诗文阅读。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李群玉①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②无渌酒②,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汇编14.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2分)【答案】思乡(怀乡)【解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可以抓住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

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

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考点解析】古诗词阅读中阐述思想感情类题目的答题要点古诗词阅读中阐述思想感情类题目的答题要点:高考语文中的古诗词阅读,要求总结、概括文中思想感情的题目,往往分值较高、失分较多。

怎么办呢?采薇老师用一个例题来告诉你关键点在哪里。

答题要点:(1)把握关键;(2)品味意象;(3)知人论世;(4)注意标题;(5)留心注释。

古诗词常见思想感情:(1)思乡怀人;(2)怀古伤今;(3)忧时伤事;(4)报国立业;(5)怀才不遇;(6)隐逸出世;(7)山水之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课内古诗文阅读》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课内古诗文阅读》精讲精练(含答案)

课内古诗文阅读专题浦东新区(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6-9题(12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欢迎关注【语文在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6.【甲】“由此观之”中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翻译: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B. 今齐地方千里(翻译: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C. 欲报之于陛下也(翻译: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D. 不宜妄自菲薄(翻译:不要狂妄自大,也不应看轻自己)8.上面两段文字都在叙述“臣子向君王劝谏”;其劝谏目的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劝谏方式不同,具体表现在:【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诸葛亮从国家危急存亡时刻着手,分析利弊形式,劝后主“开张圣听”。

(4分)9.结合全文,简要说说邹忌(或诸葛亮)身上的闪光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课内)(12分)6. (2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分)兴复汉室(1分)7. D (3分)欢迎关注【语文在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8. (4分)广开言路(2分)【甲】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将自己和齐威王的地位和受到的蒙蔽放在一起比较,进而达到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以改良政治(2分)9.(3分)【答题要点】邹忌:善于反思、
敢于进谏、以国为重等诸葛亮:忠君爱国,牢记职责,鞠躬尽瘁,有政治才能和抱负等宝山区(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8题(12分)【甲】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课外古诗阅读考点训练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注释】①鹿门:山名,在襄阳。

②庞公:即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阅读全诗,根据已有内容,补全批注。

1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注释】①瑞鹧鸪:词牌名。

②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③屠苏:酒名。

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

2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②。

【注释】①翻:义同“反”。

②晓种:报晓的钟。

1.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

标题中“________”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________”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

2.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3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①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②,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①蓟庭:地名。

②菊酒:即菊花酒。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4五、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临江仙[明]王世贞迟日三眠浑似柳,起来徐步闲庭。

中年风物易关情。

不知因个甚,撩乱没支撑。

我笑残花花笑我,此时憔悴休争。

来年春到便分明。

五原无限绿,难染鬓千茎。

1.“我笑残花花笑我,此时憔悴休争”两句堪称神来之笔。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神”在何处?2.读懂诗词要咀嚼关键字句。

请你从“浑似柳”“撩乱没支撑”“难染鬓千茎”三处来分析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5六、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宿业师①山房②期丁大③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④。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题型十古诗阅读一、(2019·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

②唯应:只有。

(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

(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9·金华、丽水、义乌)古诗阅读。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1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

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

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

③搜句:作诗。

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等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9·温州)古诗阅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1).这首词词牌名是,与的民间传说有关。

(2). 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3). 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2.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

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

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

③搜句:作诗。

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

(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诗中口口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B.梅花C.菊花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王勃李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精练(含答案)

中考模拟一、(2019·济宁中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窘况为许衡州①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2019·济宁中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送别范澄酒尽津鼓【注】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

三、(2019·济宁中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回答问题。

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①秋高苑马②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①沙碛:沙漠。

②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四、(2019·济宁中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湘南即事戴叔伦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_。

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五、(2019·济宁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晴江秋望[唐]崔季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

参考答案一、1.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2.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二、1.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

2.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

三、1.边塞秋高云飞,战事频繁的惆怅、悲哀的景象。

2.征鸿,意为“远飞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的情怀。

中考语文轮复习:古诗词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古诗词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考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

因此,在中考语文的复习过程中,必须掌握古诗词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解题、得分。

以下是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复习。

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夏天到了,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假期。

我们喜欢四处游玩,去海滩、山区、高原或沿海地区度假。

然而,最美的风景在家门口。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高楼大厦,真是太过于嘈杂和尘雾弥漫了,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阳台和小花园。

对于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在在阳台上摘鲜花、种树、种蔬菜,尝试一下时髦的屋顶花园,往往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体验。

1.夏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假期?2.我们最喜欢去哪些地方度假?3.最美丽的风景是在哪里?4.城市里的阳台和小花园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2】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信息表。

引领时代的豪华车——奔驰奔驰车诞生于1896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

它向世界展现了德国机械制造业和工业设计水平的辉煌成就。

独特的车灯设计,靓丽的SLS AMG,优良的悬挂系统和引领时代的修车维修服务,使得每一辆奔驰车都是标志着尊贵和地位的。

同时,奔驰车组装采用手工打造的工艺,每一辆车的细节都是经由数十位工艺师反复打磨、调整和完美呈现的。

奔驰车的内饰设计佳,多媒体娱乐系统也极具特色。

驾驶一辆奔驰车,就像坐进了一个优雅的小世界,让人不由得产生出浓浓的豪华气息。

豪华、典雅和品位是奔驰车一贯的理念。

它们的每一部车都经过了仔细的打造和调整,从而成为了如此完美的豪华车。

它们的成功得益于卓越的制造水平和专业的技能,同时也拥有一群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工艺师和汽车工程师。

品牌介绍1.奔驰车品牌的产生时间是什么?2.奔驰车是哪个国家的汽车品牌?3.奔驰车如何向世界展示了德国的工业制造实力?4.奔驰车的细节处理方式是什么?5.分析奔驰车所体现的理念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宣州谢朓楼①饯别校书②叔云③(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①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

②校书:官名,即校书郎。

③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①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直接抒写了诗人郁积的烦忧和苦闷,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长期纠缠在诗人心头,使他难以解脱。

②第三、四句是个转折,从极度苦闷突然进入辽阔开朗的境界,点出在楼上饯别的主题,展示出诗人豪迈宽广的襟怀。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

④“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进一步渲染了长空万里的秋雁激发起来的壮思逸兴,用现实主义手法,把诗人的性格和昂扬豪迈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⑤最后四句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回到现实,豁达乐观,意境高远。

(2)简要赏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案】(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⑤错误。

(2)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

【解析】【分析】(1)④句,“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不是现实主义手法。

理解错误。

⑤句,从诗歌最后的四句诗来看,“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出了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天:令人销魂的春天。

全诗写柳,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

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作者所写之景、所抒之情。

【答案】首句中,诗人追想了“柳”在春日的样子,“逐东风”“拂舞筵”,好似与宴会上的舞女融为一体,婀娜多姿,翩然起舞。

后两句中,作者看见了“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也写出了所处凄凉环境下柳条的枯凋。

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解析】【分析】对比手法:①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

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

“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

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

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

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

②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李商隐青年时就中进士,怀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故答案为:首句中,诗人追想了“柳”在春日的样子,“逐东风”“拂舞筵”,好似与宴会上的舞女融为一体,婀娜多姿,翩然起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阅读复习检测【真题解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5分)(2018年福建中考)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故C项分析不正确。

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描绘诗歌中某一句的意境,要先正确翻译,然后再加上自己适当的理解和描写即可。

本句话翻译为: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的景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5分)(2017年福建中考)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案】1.(3分)C 2.(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解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互文的修辞手法。

应理解为:将士们浴血奋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回到故乡。

2.本题考场对内容的理解,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以得出答案。

(三)阅读下面元曲,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

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2.请你展开想象,描绘“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所展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1.B(曲眼是“断肠人在天涯”。

)2.在深秋村野的荒凉古道上,一位漂迫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下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

【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赏析元曲的能力。

考生要学会捕捉曲眼,分析景物特点,体会意境,探究作家的情感等方面的知识。

选择题宜运用排除法来解题。

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画面的理解。

解题时,要抓住“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五个意象,这些意象都熔铸了作者的主观感情,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反复揣摩、体味这些意象,就不难描绘出诗句的画面。

【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1-2 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感情强烈, 情景兼具,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 人烟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 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 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 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 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 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

2. 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鲜明不同的画面,如何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

B.全词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作者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安、不求进取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C.“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刘备这句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

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1-2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下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壮、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写景气势恢宏,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

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诗句表达就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B.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

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来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眼,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对这首诗节选部分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两句涫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

B. “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细密连绵的特点。

C. “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D. “长夜”既指诗人笔下凄风苦雨的秋夜,又暗指当时动荡艰难的时局。

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3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5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无车马喧”暗指没有世俗功利的交往,没有繁琐的官场应酬,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色中飞鸟结伴而还的情景。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从大自然领悟到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

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C.“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2.“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2分)(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