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朗读教学刍议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音、语调和语气,并且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本文将讨论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的实践方法,并对其作用进行分析。
1. 选择适当的文言文材料在朗读的实践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文言文材料。
这些材料既要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文言特色。
一般来说,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文课文或者古诗词,而对于进阶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长或者较为经典的古代文章进行朗读。
2. 分层次进行朗读训练在朗读的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朗读训练。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单词和短语的朗读开始,逐渐提高到句子和段落的朗读,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对于进阶学生可以进行较为复杂和长篇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连续朗读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3. 实践与指导相结合在朗读的实践中,教师需要将实践与指导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在朗读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对比来提高自己的语音和语调,同时可以借助教师的指导来纠正错误发音和语调,使自己的朗读更加准确和自然。
在朗读的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训练,通过集体朗读来锻炼学生的语音韵律和声音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个体朗读训练,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朗读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感化的朗读。
可以选择一些感人的古诗词,让学生朗读时感情表达丰富,增强朗读的感染力和传达力。
也可以模拟一些古代情境,让学生在富有戏剧性的情景中进行朗读,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1. 提升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文言文的语音、语调和语气,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对比来掌握古文的韵律和声调,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和修辞能力。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诵读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诵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结构,还可以培养学生对
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来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
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文言文课文进行诵读。
小学生的文言文课文通常以小文章、小故事等为主,内容围绕着孔子、汉字、古代儒家思想等展开,这样的课文内容既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选择简单易
懂的文言文课文,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诵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诵能力。
文言文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相比,语言形式和语调有很大的差异。
要通过不断的诵读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力,让学生
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韵律和美感。
要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声调和停顿,让学生能够
流利地朗读文言文。
可以通过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文言文的
表演中,增强学生的朗诵能力。
要注重综合运用。
诵读文言文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朗诵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运用能力。
在进行文言文的诵读时,要引导学生将所学
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写作、讲述等方式,完成对文言文的综合运用。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浅谈文言文诵读教学
浅谈文言文诵读教学前言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语言、思想等方面的价值。
学习和掌握文言文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对现代汉语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有很大的帮助。
而文言文诵读,作为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以期对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状目前,文言文诵读教学已经在许多中小学开展。
一些诵读比赛也相继出现,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参与。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文言文诵读教学已经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使得更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文言文,并通过诵读训练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存在的问题尽管文言文诵读教学已经在很多学校得到普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文言文的学习相对较为困难,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文言文水平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诵读教学。
然而,在一些学校中,教师可能没有足够的文言文基础,或者缺乏相关教学经验。
另一个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对于文言文的诵读教学,一些学校可能只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老师上课讲解、学生背诵等,缺乏更加新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配合影音、动画等多媒体教学。
同时,一些学校缺乏适合学生的教材,教材的难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改进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教师文言文基础和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培训和交流机会,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
此外,学校还可以招聘有较强文言文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提高诵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材为了提高诵读教学的效果,学校可以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比如,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将影音、动画等元素融入到诵读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学校还可以优化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保证学生在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有效地进行诵读训练。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语言,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而文言文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文言文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文言文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相比于现代汉语,文言文有着更为严谨和繁复的语法结构,以及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美和古朴风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文言文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不同,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诵读练习,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出深厚的文学情操和高超的语言艺术修养。
文言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言文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点,通过诵读文言文,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丰富深厚的文学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文言文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1. 提倡反复朗读。
初中生对于文言文的接触较少,对于古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还不够熟悉,因此在诵读时需要进行反复朗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言文课文或者古诗词进行反复朗读,让学生逐渐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调节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节奏感。
2. 配以解读讲解。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解读讲解。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通常比较含蓄和隐晦,学生可能对其中的含义产生困惑,在诵读的同时应该适时对文言文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真正含义。
3. 辅助多媒体教学。
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优秀的文言文诵读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听一边诵读一边模仿,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诵读的方法探究
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诵读的方法探究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遇到学生不愿意诵读、不善于诵读的问题。
有效的诵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诵读的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
一、培养兴趣,增强诵读积极性诵读文言文需要一定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如讲解文言文的魅力和作用、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代文言文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学价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诗词、散文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二、重视声韵韵律,培养语感文言文具有独特的声韵韵律,教师可以通过有声阅读、朗诵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韵律感的培养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朗诵体会到文言文的声韵之美。
通过有声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音特点,从而提高诵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句读感、章法感、韵律感等,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觉和理解。
三、精读诵读结合,提高识解水平在诵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并结合诵读进行识解。
通过精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学生注意语气、停顿和表情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诵读文言文。
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如课堂朗诵、小组对话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四、总结诵读方法,巩固提高效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总结出适合学生的诵读方法,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通过不断总结,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培养。
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诵读效果,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文言文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本文将从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教学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内涵。
4.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二、文言文诵读教学方法1. 情感投入。
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的背景故事、人物情感等,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蕴。
2. 反复朗诵。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诵文言文,熟悉文言文的语音、语调、语气等,提高朗读的效果和质量。
3. 表演训练。
可以通过学生间的表演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听力训练。
可以通过听录音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言文的语音、语调、语气等特点和规律。
5. 词语注释。
在诵读过程中,要注重对生字、生词、生句进行注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意思。
6. 背诵训练。
可以通过背诵古诗词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注重语音语调的指导。
文言文的语音语调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注重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并表达文言文的意思和情感。
3.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言文是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的抒发,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诵读文言文中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4. 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言文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在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文言文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学修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将就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教师在文言文诵读教学方面有所启发。
一、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初中生的文言文诵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美。
通过课文的展示和解读,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
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用词和行文风格,让学生从中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情感。
二、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文言文的语音语调是诵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诵读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言文语音语调的训练。
通过对文言文课文的反复朗诵和模仿,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音语调。
教师还可以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进行写作,通过书写的过程来加深对文言文的语音语调的理解和掌握。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文言文的语音语调,从而提高诵读的表现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文言文的诵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简单朗读,更重要的是对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的理解。
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通过解读文言文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深度阅读,让学生领略文言文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四、进行诵读比赛和朗诵表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组织文言文诵读比赛和朗诵表演活动。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的重要途径。
而诵读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言文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那么,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诵读教学呢?下面就来浅论一下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
一、注重声韵的训练诵读文言文首先要注重声韵的训练。
文言文是一种极具韵律美的语言,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声调和韵脚,而且句子之间的韵律也需要注意。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模仿古人读诵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并掌握文言文的声韵美。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平仄、韵律,让学生从声音和韵律中感受到文言文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二、情感投入的培养诵读文言文不仅仅是机械地读出文字,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能够将情感投入到诵读中。
而这需要从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始。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文背景、情景交代、人物性格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在含义,激发学生内心对古人情感的共鸣。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表达文言文中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融入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情感,从而真正做到情感投入。
三、注重节奏的把握诵读文言文需要把握好节奏,这既包括句子内的节奏,也包括句子间的节奏。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句式结构和词语使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节奏变化,让学生在朗读时准确把握句子的起伏和音节的变化。
对于长句和短句之间的连接,以及各个段落之间的衔接也需要学生有所把握,这需要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结构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通过解释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整体节奏,让学生在诵读时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文言文的韵味。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生的文言文诵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听到标准的文言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模仿和融入诵读。
文言文朗读教学刍议
文言文朗读教学刍议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但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包办一切,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情感不能与作者直接交流。
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情绪,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当我们拿到一篇文言文,想要较好地朗读它的时候,究竟应该怎样作准备,怎样表达才好呢?一,字斟旬酌,弄通文意1,弄清字音文言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是我们应该特别记住的。
如林嗣环《口技》的中“曳屋许许声”,这里象声词“许许”,字音读hu,而不是读xy。
魏学渺《核舟记》里“祖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的“属”,就读zhu。
这些字音的读法是应该弄清楚的。
2,弄清词义同一个“属”字,为什么这里读shu。
那里读zhu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弄清字义、词义。
在《核舟记》里,“与苏、黄不属”的“属”字是指“种类”,“不属”就是“不相类似”的意思。
《观巴黎油画记》里“络绎相属”的“属”字是指“连接”、“跟随”,“络绎相属”就是“连接不断”的意思。
要朗读好文章,字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一定要弄清。
3,弄通语法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在结构上同我们今天的语法差异较大,应注意从语法上去弄通。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末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和我们今天的语序习惯“吾与谁归”大不相同。
这是因为在古汉语中,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总是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这是古人的语法习惯。
再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童子说“彼不我恩也”而不说“彼不恩我”,这也是古汉语语法所决定的。
在否定句中,作宾语的代词尽管不是疑问代词,也总要放在动词之前,这些语法现象一定要弄通、弄明白,朗读中才可能话由心出,自然流畅。
4,弄明典故朗读文言文,对于文中涉及到的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及当时社会制度沿革情况的一些典故,不可忽略,一定要弄明白。
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诵读的方法探究
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诵读的方法探究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有效的诵读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的诵读方法,以期能够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意义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不仅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情感体验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情感表达和韵律美感,从而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三、影响文言文诵读效果的因素1、语音语调文言文的语音语调是影响诵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需要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古音,理解古代语音的特点,正确念出每个字的音,掌握文言文的声调,并结合语境和意思进行正确的停顿和抑扬顿挫。
2、语段把握文言文的语段把握是诵读的关键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篇章的内容和结构,把握其语境和逻辑关系,根据语段的变化来掌握诵读的速度、声调和情感表达,以便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感情。
3、语势把握文言文的语势也是影响诵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需要理解文言文中的用词特点和表达方式,把握句子的重心和语势,通过音调和停顿来突出重点,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诵读方法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熟悉文言文的语音语调和语势,增强语感和语音的准确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度。
2、分段诵读文言文教学中,分段诵读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分段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段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感情。
1、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语音语调练习,如语音辅音自由发声、语音韵母发音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能力,从而提高诵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增强语感和语气的培养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语感和语气的培养,如让学生学唱古诗词、做语境理解题等方法,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感触和领会,进而提高诵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规范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进行浅论,以期为教师及家长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二、理论基础在进行小学文言文诵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诵读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练习。
1. 文言文的韵律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其句式和用词有着独特的韵律特点。
文言文的句子多为对偶句,以平仄、音律著称。
在诵读文言文时,学生需要注重音律和节奏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言文的韵味。
2. 语言的韵律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对语言韵律的感知能力,帮助他们在诵读文言文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句子的韵律和节奏,达到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1. 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在小学文言文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一篇文言文文章,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音韵和节奏,然后再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体会文言文的内涵和意境。
通过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 分段诵读在进行文言文诵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分段诵读的方法。
将一篇文言文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在课堂上分段分配给学生诵读,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诵读中来。
通过分段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3. 分组朗诵在小学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小组内的学生共同合作进行朗诵。
每个小组负责朗诵一篇文言文文章,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诵读氛围。
4. 培养语感在文言文的诵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对古代语言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押韵规律等方式,让学生从潜移默化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浅谈文言文诵读教学
浅谈文言文诵读教学【摘要】文言文诵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语言教学内容,通过诵读古代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言文诵读的定义和特点,然后探讨了文言文诵读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语言表达、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分析了适合文言文诵读的学生类型,并提出了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强调了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必要性,指出其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展望了未来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呼吁教育者和学生重视这一传统教学内容,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让读者更深入了解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促进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推广。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教学、语言能力、文化传承、学生类型、常见问题、必要性、文化修养、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字表达方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诵读教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提倡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文言文诵读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先贤们留下的精华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生观,从而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文言文诵读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和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关注,文言文诵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对于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文言文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意义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文言文诵读教学作为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文言文诵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记忆力以及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下面笔者将就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方法作一简单讨论。
一、传统的诵读方法传统的诵读方式是指老师先朗读文言文,然后让学生跟读。
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让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音调和节奏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
不过,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学生仅仅只是照着老师念,学习的效果很难达到最好。
二、朗读扮演角色在这种方式中,老师将文言文材料分段,让每一个孩子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朗读。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扮演各不相同的角色来体会文言文中的情感和人物关系。
同时,学生还需要在朗读时加入角色的语气和情感,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和表达能力。
三、默读后朗读这种方式是先让学生默读文言文,然后再进行朗读。
对于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学生来说,默读后进行朗读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从而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默读后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学生的语感。
四、分组朗读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分组朗读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
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朗读一段文言文。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帮助和竞争中更好地掌握文言文。
五、多次朗读多次朗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诵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多次练习同一段文言文,从而更好地掌握其表达和节奏。
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次朗读,例如情感的表达、疑问的探讨、作者思想的解读等。
以上就是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几种诵读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孩子,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无论是哪类方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掌握文言文的韵律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意,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果。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摘要】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目前文言文诵读教学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从理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等方面探讨了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也对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可以为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重要性、现状、理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策略、案例分析、意义、展望、总结。
1. 引言1.1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言文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文言文的阅读需要一定的语文基础,尤其是对文字、词汇和语法的掌握,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感。
文言文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学价值,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1.2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现状目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缺乏现实意义,导致他们对文言文诵读缺乏积极性。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文言文诵读教学往往被压缩到辅助性地位,难以得到充分重视。
一些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缺乏更新,无法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和理解文言文诵读。
文言文诵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教师注重诵读的声音、语调等表面形式,忽视了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一些学校的文言文教学资源匮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支持,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诵读水平和兴趣。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
浅论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音韵感、语感以及朗诵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面我浅论一下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方法。
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文言文课文。
小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接触较少,课文的选择应该简单、通俗、生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窦娥冤》中的“五马分尸”,或是《孔雀东南飞》中的“逐臣游瓦绮”,都是比较适合小学生诵读的文言文。
要进行适当的发音指导。
文言文的发音规范,需要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进行逐字逐句的训练。
对于一些特殊的字音、音节,要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要注重韵律感的培养。
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对于韵律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分节、分句、分字的方式,让学生逐渐熟悉文言文的韵律特点,进而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第四,要进行适当的情感训练。
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情感体验能力。
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音、声音的表达,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情感。
要进行诵读的评价和指导。
对于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和指导是很重要的。
可以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和修改,引导他们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感情真实等方面的问题。
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潜力。
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方法是一个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课文,进行适当的发音指导,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情感体验能力,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通过这样的诵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诵读的方法探究
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诵读的方法探究一、引言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的经典语言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当今社会,文言文的教学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其古老且繁复的特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
有效的诵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对古代文化的认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诵读的方法,以期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二、文言文诵读的意义1. 感悟古代文化诵读是一种直接传承古代文化的方式,通过诵读古代文言文,学生们可以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进而对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深邃内涵,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文言文的音律美感和句法结构,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语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和品格教育内容。
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孝顺之情、忠诚之义等品格修养,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文言文诵读的方法1. 理解诵读内容在进行文言文诵读之前,首先要对所要诵读的内容进行透彻的理解。
学生们应该仔细阅读文言文的原文,理解其中的语言含义和句意。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朗读练习,确保读音准确、表达流畅。
2. 模仿老师语音、语调在进行文言文诵读时,学生们可以模仿老师的语音和语调,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文言文发音或语音变化,通过模仿老师的语音来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
老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音纠正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文言文的语音特点。
3. 注重节奏感和韵律感文言文有着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学生们在诵读文言文时,应该注重把握文言文的韵味,感受其中的音乐美感。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实践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古代人的思维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将从教学目标、方法和效果三个方面来探讨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文化传统的理解。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独特之处,深入理解其中的意蕴,提高对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度。
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和自律的品质。
朗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全班朗读、小组朗读或个别朗读等形式。
全班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小组朗读则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个别朗读则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选择逐句批改、整段批改或全文批改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
朗读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上。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更加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结构、词汇和句式,增加对文言文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当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语气、韵律和情感,可以灵活运用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时,说明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
朗读还能够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整体感知能力。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实践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培养自信和自律的品质。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朗读的方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激励,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融入到朗读的实践中。
通过这样的努力,必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通过各种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知识。
本文将从朗读的角度探讨文言文教学的实践。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
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应用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进行整班朗读。
在进行整班朗读时,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作为材料,让学生轮流朗读,以展示自己的读音和语调。
教师可以监督学生的朗读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修改建议。
通过整班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进行小组朗读。
在小组朗读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朗读,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即学生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和人物形象,进行朗读和表演。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朗读。
在个人朗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篇文言文进行朗读。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和美感,并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发音错误和语调问题。
通过个人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应该注重朗读的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整班朗读、小组朗读和个人朗读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知识。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朗读的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应用和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近年来,文言文诵读教学备受关注,被认为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诵读既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由于文言文的独特性,教师们在文言文诵读教学方面面临很多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内容在进行文言文诵读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
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其特点是古老、规范、精练。
在选取文言文诵读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些代表性的经典篇目,既能展示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论语》中的《学而篇》、《中庸篇》等,以及《三字经》、《百家姓》等都是非常适合作为文言文诵读的教学内容。
教师还需要注重对所选内容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文言文的韵味,同时也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既注重选材优秀,又注重内涵的挖掘。
二、教学方法在进行文言文诵读教学时,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传统的文言文诵读教学方法主要是师生对诵读内容进行反复朗诵,强调“背诵”和“读诵”,重视语音语调的规范,并且通过理解注释来领悟文章的意义。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显得有些单一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诵读教学时,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例如可以通过解读、讲解等方式深入挖掘文言文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朗诵、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和掌握,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其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实施策略在进行文言文诵读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注重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
文言文的语音语调对于整个句子的表达和理解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规范正确的语音语调,并且反复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朗读教学刍议作者:柳其林雷钏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07期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但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包办一切,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情感不能与作者直接交流。
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情绪,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当我们拿到一篇文言文,想要较好地朗读它的时候,究竟应该怎样作准备,怎样表达才好呢?一,字斟旬酌,弄通文意1,弄清字音文言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是我们应该特别记住的。
如林嗣环《口技》的中“曳屋许许声”,这里象声词“许许”,字音读hu,而不是读xy。
魏学渺《核舟记》里“祖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的“属”,就读zhu。
这些字音的读法是应该弄清楚的。
2,弄清词义同一个“属”字,为什么这里读shu。
那里读zhu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弄清字义、词义。
在《核舟记》里,“与苏、黄不属”的“属”字是指“种类”,“不属”就是“不相类似”的意思。
《观巴黎油画记》里“络绎相属”的“属”字是指“连接”、“跟随”,“络绎相属”就是“连接不断”的意思。
要朗读好文章,字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一定要弄清。
3,弄通语法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在结构上同我们今天的语法差异较大,应注意从语法上去弄通。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末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和我们今天的语序习惯“吾与谁归”大不相同。
这是因为在古汉语中,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总是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这是古人的语法习惯。
再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童子说“彼不我恩也”而不说“彼不恩我”,这也是古汉语语法所决定的。
在否定句中,作宾语的代词尽管不是疑问代词,也总要放在动词之前,这些语法现象一定要弄通、弄明白,朗读中才可能话由心出,自然流畅。
4,弄明典故朗读文言文,对于文中涉及到的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及当时社会制度沿革情况的一些典故,不可忽略,一定要弄明白。
譬如诸葛亮《出师表》中这样一句话:“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这里,不仅要明白“桓”、“灵”分别指的是东汉末年的两个皇帝一一“汉桓帝”和“汉灵帝”。
而且还应知道这两个皇帝都是宠信宦官,昏庸无能,从而加深了政治的腐败,加速了汉王朝的衰亡进程的。
明白了这些典故,朗读中才可能读出应有的意味来。
二,熟读原文,加强感受在理解基础上的加强感受,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让文中叙述的人物、事件、景物,能在自己心中唤起形象,似真有所见,真有所闻,甚至真有所触,从而产生真切的感受。
感受到这些,才会使朗读者用声音语言叙事状物时,尽可能生动、自然,尽可能具体地激发读者和听者的情怀。
这种感受可以叫做形象感受。
另一个内容,是指感受作品中的逻辑关系,这可以叫做逻辑感受,就是去感受作品全篇中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感受到这些,才能使文章读来句子之间语气流畅,目的明确。
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在朗读活动中,实际上常常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
例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里,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闻者。
酿泉也。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的学生朗读这段文字时,单听其朗读的某一句,句读不能说不对,旬意不能说不明,可就是各句子单摆浮搁,衔接处显得僵硬平板,让人感觉不出语言链条的那种有机、灵动,听不出那种句意的发展。
这实际上是未能领会全篇,在形象和逻辑两方面都未能深入感受的缘故。
朗读原文。
加深理解,才可以明白欧阳修精美的文辞里,既透露出那种官场失意、寄情山水以消遣愁怀的意味,同时也闪现着作者主观上想乐民之乐的那种可贵精神。
这种可贵的精神,就是借山林之美和“醉翁”之意显露的。
朗读中,应认真感受作品对山水的描写和作者于文字中流露的情趣。
首先要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加深形象感受。
对“环滁”的青山,对“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对远望“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以及沿山道行走六七里就能听到的“酿泉”的“潺潺”水声。
都应如有所见,如有所闻。
有了形象感受,还要在文路的逻辑关系上加强感受,感受作者对山林之美由描写到欣赏的心迹,以及他越来越显示出的欲乐民之乐的“醉翁”的心态。
把这种理解得来的逻辑感受,与前面说的那种形象感受揉合起来,才可能在朗读中显现出那种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游兴来。
比如读到“峰回路转”,忽然看到有一个亭子“翼然临于泉上”时,美景和游兴进一步交融起来,才能兴致盎然地引出下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有了感受,才有可能读出目的,读出情致。
从而避免僵硬平板。
三,拓开词语,讲究音韵文言文与白话文一个很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古文的词汇多含义深广,用法也简洁古奥。
我们在朗读时注意适当地拓开词语,能使文言文丰富的内涵得以充分地显露出来。
周容《芋老人传》里有这样一段话:“城东有甲乙同学者。
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
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
”这里,像“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数词直接同名词结合,简洁得很。
译成今天的话,那意思是“他们平时学习,用的是同一台砚,同一盏灯,他们在一个窗户下读书,晚上睡在一张床上。
”朗读的时候,如果不把数词“一”和名词“砚”“灯”“窗”“榻”这些音节适当拓开,而是像读快板书那样,当作“一人一马一杆枪”去读,那是很难把文言中应有的白话意思读出来的。
还有后面:“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
”这里且看“芋视”两个字,这里的“芋”,可不单单是个名词,而是用作副词的名词,它在这里修饰和限制“视”。
“芋视”。
就是“像看待芋一样地看待”,“是芋视乃友也”的意思是“这是像看待芋一样地来看待他的朋友啊”。
朗读时,如果不是像“是——芋视——乃友也”这样适当拓开,那是很难揭示出文言词语的含义的。
这里并不仅仅是古汉语中名词活用的现象要求我们拓开词语,文中对“芋视乃友”这种行为的批判意味,加上朗读者自己的感情需要,都要求有声语言的语句应有足够的顿挫,语音应有足够的延续,这样才有可能容纳和表露那些不见诸文字的意蕴和含义。
“拓开词语”,并不是要字字拓开、词词拓开。
我们朗读古文,是给今人听的,要看看那文言文同今天的语言在词义、词性及语法关系上的差异程度。
差异不大的,不必分外拓开,差异比较大的,不拓则不足以容纳文意。
例如《岳阳楼记》里这样一段文字:“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里,“四年春”、“巴陵郡”、“人和”、“百废”、“作文”等词,同今天语言的词性、词组结构形式都差不多,读时就不必再有大的拓开。
像“谪守”、“越”这些词。
其语义、用法在今日已不常见,读时应把它与别的词语有所拓开为好。
除了根据理解上的难易情况来把握朗读中的拓开与否以外,当然还应依据朗读者思想感情的延续和转换的需要来掌握。
比如《岳阳楼记》在叙述了洞庭湖上“霪雨霏霏”、“薄暮冥冥”的景色之后,谈到“览物者”的心情,“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里的“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几乎字字都要有所拓开,这样才有利于体现文中“览物者”和今天的“朗读者”的心胸、感情。
朗读任何文字作品,都应注意音韵的美感。
但文言文多用单音词,同现代汉语比,句子更简短、更精练,作者也更易于讲究韵律。
所以朗读时更不能忽视文章的音韵。
四,缓急有致,读而不说以《口技》为例来说,文章中写那位口技艺术家的表演,写得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张有弛,有急有缓。
表演到舒缓时,寂静得连老鼠的细小活动声都能听得清,宾客们也“意少舒,稍稍正坐”。
等表演到失火、救火的紧张场面时,百千声响纷纷发作,听众也紧张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文章写得这样有声有色,我们朗读的时候,自然也应状景传情,有急有缓,富于变化才好。
这里如果一味慢读,就会失去全篇的妙味,使人觉得“慢读失章”。
可是,快读也应有个章法,不能因为快读而减弱了古文古字的表达,让人觉得“快读失字”。
既不能慢读失章,又不应快读失字,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得缓急有致呢?这里有一个办法,在不大减字词间应有的拓开的情况下,在句子间的停连上做文章。
当连则连,当顿则顿,或急或缓,造成一定的语势。
试看《口技》中失火救火一节:“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加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一节同前面几节比,情节紧张,语言急迫。
可是,在朗读时,不能因为紧张急迫,就粘连直下,不分层次。
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分了层的,句子也是分了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