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合集下载

课件6: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课件6: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 课程标准 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2.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1.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 学习目标 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 2.掌握防御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内涵及作用
途 环境,防 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
径 止或减轻 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
自然灾害 水土流失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人口
阻隔或控制灾害 与人口、财产等
和财产安全
途 的直接相遇
建立护坡、挡墙等阻拦物,避免泥物 特 性 , 兴修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概念
2.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①概念: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 减灾规划 和防灾 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 减灾管理 以及 公众减灾 教 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②成就
国际 第44届联大通过“国际减轻自然灾害_十__年__决__议_ 案_” 成就 和“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
改变_地__表__环__境___,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 ③途径: 阻隔或控制灾害与_人__口__、__财__产___等的直接相遇;
改变___财__物__等__的__特__性____,提高__抗__灾__性__能__。
主题一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中新社北京2011年7月9日电,曼谷当地时间9日下午, 中国首次出口泰国的环境减灾卫星地面站工程——“朱拉 蓬公主卫星接收站”投入正式运营。环境减灾卫星泰国接 收站工程今年4月1日正式交付泰方,系统试运行期间,正值 泰国南部发生严重的洪涝灾情,该地面站每天实时接收中国 “环境1A”卫星过境时下传的洪涝灾害遥感图像,经过实时 处理、解译、分析,为泰国了解灾情、发出泥石流预警提供 了及时有力的支撑。

原创4: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原创4: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防灾知识讲座
防灾减灾法律、法规
三峡水库
植树造林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非工程措施:(软件) 规划、法律、管理、减灾教育等 工程措施:(硬件) 植树造林、兴建水库、加固房屋等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四大 圈层 的自 然灾 害

RS GIS
获取 数据 信息 分析
GPS
空间 定位
目的 依靠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工作原理 信息输入
数据处理 数据库管理 空间分析 可视化表达
3.GIS的功能:
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 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 分析的功能。
地震、海啸灾情评估
灾情预警
4.遥感的优势: 时间尺度看: 空间尺度看:
5.遥感技术的应用 洪涝监测
农作物受灾面积监测
土壤湿度监测
森林资源监测
城市化监测
5.遥感技术的应用 凡是应用地图或需要处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目前,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清查、灾害监测、(环境管理、城 乡规划)等。
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地理信息
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灾中:实况监测,指导抗灾; 灾后:快速评价,指导救灾
措施









谢谢观看!

3.1 自然灾害的 监测与防御
一、自然灾害的检测系统
自然灾害的检测系统主要作用是监测预警
二.遥感(R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概念: 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 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班级:姓名:编写人: 2015年11月22日学习目标1.能够从各级组织、监测内容和监测手段三个方面记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核心内容及作用。

2.能够区分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知道其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能够区分出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4.能够知道我国自然灾害防御措施的发展成就。

课堂探究【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62页-65页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由国家、________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____________。

2.作用灾前---灾中—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灾后—评估3.发展情况世界: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基本特点:____________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________好、________强。

2.时空特点空间尺度观测能力时间尺度观测3.应用举例(1)提供常规__________,观测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

(2)迅速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____________,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3)监测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灾害发生的________、速度以及是否复发。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功能:主要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____________、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作用:____________、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____________等。

3.与遥感技术结合灾前:圈定危险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灾中:实况监测灾情,指导灾后: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对点训练】2015年10月4日第23号台风已经在太平洋海域新城,预计未来将不会影响到中国,只会从日本的下侧掠过,不会登陆就在海上消失。

台风“彩云”的强度也不是特别大,预计最强应该到台风级别,不会成为强台风。

学案5: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学案5: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一、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1、主要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况3、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已经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二、遥感技术(R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2、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重要性:⑴空间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

时间上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在灾害研究中,遥感是其它方法和技术无可替代的⑵可迅速发现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⑶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千里眼”的优越性⑷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及是否复发都可用遥感进行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2、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3、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4、与RS结合:可以实现在灾害发生前,能事先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做出平价,指导防灾活动;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能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在成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从而对减灾作出贡献。

遥感技术(RS)——前台(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 —后台(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四、自然灾害的防御1、非工程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2、工程措施——通过建设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目的⑴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

课件2: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课件2: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② 成就
国际 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减轻自然灾 成就 害十年决议案”和“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
年国际行动纲领”
制定法律法规: 以___法__律_____的手段来规
_划____纳入国
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整体之中进行防灾减灾
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1.概念: 由国家、__区__域____及地方等各级组织, 通过不 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___网__络__系__统____。 2.
评估
图表导读
教材P62图3.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这是一幅三维坐标示意图,图中再现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 概念。“各级组织”维度解释了“谁来测”的问题,从范围 级别来说由高到低依次是世界监测机构、国家级监测机构、 地方政府一级监测机构和基层社区监测机构;“监测手段” 维度解释了“怎么测”的问题, 从不同平台(地球外的各种 卫星, 大气层中的飞机, 地面上的雷达、船只、观测站等) 监视, 再将获得的数据通过各种监测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 行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
(2)迅速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___突__发__性__灾__害_____,
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3)监测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 灾害发生的___规__模_____、
速度以及是否复发.
思考 1. 说明遥感的工作原理。 【提示】 遥感技术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 (卫星、飞机等), 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 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 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 并加 以处理, 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2)工程性措施
措施 目的
修建___防__灾__工__程____ 改变自然灾害系统, 达到__减__灾___的 目的 改变___地__表__环__境_____, 防止或减轻自

自然灾害--专题五 防灾与减灾

自然灾害--专题五 防灾与减灾

【仿真演练】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 1950-1991 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 及其对农业的影 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参考答案: (1)②区。依据: 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 (或 B) 、旱灾面积占 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 C )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6
10.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防灾减灾措施的是( A. 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C.加固堤坝 参考答案:1-5 ABDCD 二、 非选择题 B. 围湖造田

D.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 6-10 ADBCB
1. 中新网北京 4 月 20 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飞机 20 日对雅安地震灾区完 成第一架次飞行后,获取 40 厘米高分辨率灾区遥感图像,并传回第一批航空遥感数据。该所科研人员第一时间 抓紧分析处理相关数据,现已获得地震影响人口及范围评估报告。
(1) RS 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双选) ( A. 监测震灾的动态 C. 控制灾害的发生

B. 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D.为救灾提供实时数据资料 ,灾后的主要
(2)结合材料分析,RS 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作用是 参考答案: ( 1) A D 。 (2)对灾情进行实时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情景体验】
体验一:地理信息技术在指导抗震救灾中的应用 ☆ 情景材料: 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 4 月 22 日,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 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利用高空间分辨率航拍数据对 7.0 级 强烈地震核心区受灾较为严重的太平镇、宝盛乡、龙门乡等三个 乡镇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此次遥感应急调查主要针对震 中核心区,该处地震烈度达到 9 级,随震源向外烈度逐渐降低, 其受损情况也有所减轻,进一步信息正在加紧处理和分析中。 从掌握数据的初步统计可以判断:此次地震对震中核心区房

国内地质灾害,常见

国内地质灾害,常见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学习目标】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自主学习】----要点扫描、基础归纳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区域及等各级组织,通过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灾中跟踪、以及提出。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①近年来,世界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灾害监测系统,特别是、海洋、、等成为监测的主要对象,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点:、信息获取量大、、实时性好和等。

①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和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②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和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和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灾害损失调查、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四、自然灾害的防御1.非工程性防御:(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见课本p67-68页)①制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等),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学案4: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学案4: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以及世界和我国的发展情况。

(2)认识RS、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了解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2.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通过对比RS和GIS,说明它们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作用的差异。

(2)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面对自然灾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防灾减灾,增强防灾减灾的信心。

二、学习重点1.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2.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三、学习难点1.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监测、防御中的作用。

四、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讨论法等五、学习过程(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2.作用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如_______监测网、________监测网、________监测网。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点:(1)技术上:(2)空间上:(3)时间上:2.应用举例:(1)提供__________,还能观测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__________。

(2)迅速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________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3)监测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灾害发生的_____ 、______ 以及是否______。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主要作用:对各种灾害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_______和空间_________。

2.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现灾前,能圈定_____,评价______,指导_______;灾中,能监测灾情_______,指导抗灾活动;灾后,能快速评价________,指导救灾活动。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三、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 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
①灾后恢复的主要目的:一是将灾害造成的损失 减轻到最低;二是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 ②核心措施:一是修复、重建生命线和生产线; 二是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2、救济灾民的形式:
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进一步了解救援救助灾民的几种形式:民间募捐、 国际援助、部队支援等。
思考并讨论
想一想,如果发生地震使你在家里、或在车上、 在学校、在商店、在公共场所、在剧院、在体育馆, 你应该怎么办?
点拨:(1)地震发生时,如果此时你恰好在家里,那 么要视情况而定是躲还是逃。如果你家是平房或一楼, 可迅速到达院内开阔地的话,则迅速跑到室外;如果你 家是位于高层楼房,那么还是应该“伏而待定”,选择 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 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 时注意保护好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等地震过后,迅 速离开房间到达安全的开阔地;倘若无法离开,则积极 地等待救援。 (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 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2、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 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 情大小决定。
①发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与水灾,需要储备的物 表3、1救灾物资储备分类举例 品; ②进一步理解“储备什么物资主要由灾种决定”。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②抢救溺水人员

简述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简述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简述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那么,你知道怎么防御自然灾害吗?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有哪些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

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ziyong)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ziyong)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 GIS
搜集、获取海量信息
减灾救灾 加工处理信息
灾前:划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灾中:实况监测,指导抗灾; 灾后:快速评价,指导救灾
2.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方式 改变地表环境,防 止或减轻自然灾害 的强度 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 与人口、财产等的直 接相遇 实例 ①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 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②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 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①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 安全; ②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 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 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加固房屋
滑坡、 泥石流
防御措施:Leabharlann 工程措施: • ①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 ②建立护坡、挡墙; • ③修建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 • ④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 非工程性措施: • ⑤加强监测与预警; • 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 ⑦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
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 ①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 性,提高抗灾性能, 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 减少灾害损失。 ②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改变地表环境,防止 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 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 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植树造林 加固稳定岩体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
建立护坡 兴建水库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
组 织 者
监测手段 对象
3.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
灾前预警、 灾中跟踪、 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 决策方案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学目标:从组织机构、自然灾害和监测手段三方面理解并记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及其主要作用;了解世界各国灾害监测系统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状况;记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

理解灾前、灾中、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了解并记忆自然灾害防御的概念及内涵,分清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的差别。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及主要作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自然灾害防御的概念及两种措施。

教学难点: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的差别。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了解了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分布及特征,目的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或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造成的危害,我们具体看一下第三章的内容。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及作用由学生回答该问题,然后老师分析一下该概念,分析出检测机构、监测手段、检测内容,其中监测手段靠的是不同平台,讲一下不同平台的分类。

2、世界和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发展状况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首先强调遥感是获得信息的手段,与传统获得信息的手段相比,有如下特点;1、基本特点2、时空特点3、作用二、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结合对灾害监测的作用灾前、灾中、灾后的分别作用三、自然灾害和防御1、概念由学生回答,老师分析一下该概念,总结出其前提、手段、目的2、非工程性措施学生了解什么是非工程性措施,各国的非工程性措施3、工程性措施三个方面。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讲义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讲义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讲义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需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工作。

本讲义将介绍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的重要性、主要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二、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

这些灾害通常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等特点。

(二)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往往具有破坏性大、成灾速度快、预测难度高等特点。

(三)海洋灾害海洋灾害包含风暴潮、海啸、海冰等。

海洋灾害的特点是影响区域广泛,对沿海地区的威胁较大。

(四)生物灾害生物灾害例如蝗灾、病虫害等,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农作物受损。

三、自然灾害监测的重要性(一)提前预警及时准确的监测能够提前发现自然灾害的迹象,为发布预警信息争取宝贵的时间,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防范措施,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科学决策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定合理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方案。

(三)风险评估有助于评估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制定长期的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四、自然灾害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一)气象监测1、气象卫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气象数据,包括云层分布、温度、湿度等。

2、地面气象站在各地设立的气象观测点,实时监测当地的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

(二)地质监测1、地震监测利用地震仪监测地震波,确定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2、滑坡和泥石流监测采用位移监测仪器、雨量监测设备等,对潜在的滑坡和泥石流区域进行监测。

(三)海洋监测1、海洋浮标安装在海面上的监测设备,能够测量海浪、海温、海流等海洋参数。

2、海洋卫星从太空对海洋进行观测,获取海洋表面温度、海冰分布等信息。

(四)生物监测1、病虫害监测通过设置监测点,观察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利用无人机等技术进行大面积监测。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讲义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讲义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讲义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至关重要。

二、自然灾害的类型与特点(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

以台风为例,其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风速极高,常伴有暴雨和风暴潮。

(二)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震往往发生突然,难以预测,破坏力极大。

(三)海洋灾害如海啸、赤潮等。

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发,具有巨大的能量。

(四)生物灾害例如蝗灾、森林病虫害等,会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这些自然灾害具有以下特点:1、突发性:许多自然灾害发生迅速,让人猝不及防。

2、破坏性大: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区域性:某些自然灾害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较为常见。

4、连锁性:一种灾害可能引发其他灾害,形成灾害链。

三、自然灾害的监测手段(一)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监测气象变化、地质活动等。

比如,可以监测台风的路径、强度变化,以及洪涝灾害的范围。

(二)气象雷达用于监测降雨、风暴等气象要素,能够提供短时间内的精确气象信息,为灾害预警提供支持。

(三)地震监测仪可以检测到地震波,从而确定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四)水文监测站对河流、湖泊的水位、流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洪涝灾害。

(五)地质监测设备如位移监测仪、应力计等,用于监测山体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迹象。

(六)无人机监测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详细信息。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一)工程性防御1、修建防洪堤、水库等水利工程,抵御洪涝灾害。

2、建设抗震建筑,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实施山体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泥石流。

(二)非工程性防御1、加强灾害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2、制定和完善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防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防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防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发的不可预测、不可避免的灾害。

自然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而且对社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如何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暴雨、山洪、泥石流、台风、海啸、旱灾等。

每种自然灾害都有其特定的监测和预防措施。

例如,地震可以通过地震监测站和遥感探测技术进行监测,结合地质勘探、地下水地热探测等数据,预测地震的危险性,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救援措施。

洪水可以通过水文监测和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河流水位,预测洪水的变化趋势,及时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因此,科学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预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科学技术的应用,社会公众也要树立应急意识和防灾意识,从而积极参与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一方面,要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勘探等数据信息,及时获取关于自然灾害的最新情况。

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防灾演练和应急救援训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防灾意识,减轻灾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损失。

在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救援工作中,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自然灾害监测和预防的投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物品储备,提高救援工作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组织员工积极参与防灾救援工作,为灾区提供物力、财力和人力支持。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和挑战。

总之,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社会公众和政府各方面的积极参与,才能确保自然灾害的及时发现、有效应对,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给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推动社会平稳发展。

课件7: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课件7: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解析】 传感器是遥感的关键装置,飞机、卫星等是 搭载传感器的航天器,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依 赖全球定位系统。GIS技术的简要程序是信息源→数据处 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数据处理即建立空间模 型和数据模型。空间模型是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 空间特征和属性;数据模型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 示的内容转变成数值。 【答案】 C
1.图解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例1 在《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纲要》一文中,提
出要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监测新技术和监测仪器设备研究,
加强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
灾害监测系统。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
的是( )
①气象灾害 ②生物灾害 ③岩石圈灾害
④水圈灾害 ⑤地方政府 ⑥同步卫星
险区,指导防灾;
灾中:对灾情实况
GIS 加工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监测,指导抗灾;
灾后:对灾损快速
评价,指导救灾。
RS与GIS的优势结合对灾害监测的作用
例2 “GIS”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 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 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 够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 进行预测性分析。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 A.需要航天传感器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度和纬度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观测范围广、 信息获取量大、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 获取速度快、 实时性好 动态性强等。 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 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 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 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原创3: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原创3: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2)限制或分导灾害载体,阻隔或控制致灾因子与承灾体 的直接相遇。 例如,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 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3)改变承灾体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例如,兴建水库、排பைடு நூலகம்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 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 震要求。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基本原理示意图
(一)相关概念 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是防灾减灾的强有力手段,主要是采用卫星 提供的图像监测灾害事件的动态过程。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具有宏观性、客观性、综合性、动态性、数字化特性, 可用于多种灾害的监测。比如通过以气象卫星云图数据的 处理分析为主要技术手段,有可能做到监测沙尘暴的形成、 预警及其发展并评估它的危害程度。
3.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具有宏观性、客观性、综合性、动态性、数字化特性, 可用于多种灾害的监测。 4.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收集信息、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和预报预 测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自然灾害的防御可以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从改变地表环境;从 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改变财物 等的特性三方面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灾前预测,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 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 灾中监测,随时监测各种灾害,快速准确提供如洪水、干 旱、地震等重大灾害灾情信息,为紧急救援提供帮助。 灾后评估,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三)世界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讲义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讲义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讲义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们具有不可预测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无论是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还是干旱等,都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工作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还能为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与特点(一)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

其特点是突然发生、破坏力强,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二)洪水洪水通常由暴雨、河流决堤或海啸等引起。

具有范围广、来势猛、淹没面积大的特点。

(三)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旋风暴,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具有风力强、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的特点。

(四)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灾害,由暴雨或冰雪融化引发。

具有爆发突然、流速快、物质容量大的特点。

(五)干旱干旱是长时间的降水稀少导致的气象灾害。

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三、自然灾害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一)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和数据,能够大范围、实时地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监测洪水的淹没范围、地震导致的地表变形等。

(二)气象监测利用气象卫星、雷达、地面气象站等设备,对天气变化进行监测和预报,提前预警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三)地质监测通过安装地震监测仪、位移监测仪等设备,对地壳运动和地质结构变化进行监测,为地震和泥石流等灾害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四)水文监测在河流、湖泊等水域设置水位计、流速仪等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水位和水流变化,预防洪水灾害。

(五)物联网技术利用传感器、智能设备等组成物联网,实现对灾害现场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四、自然灾害防御的策略和措施(一)工程防御1、建设抗震建筑在地震多发地区,按照抗震标准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提高其抗震能力。

2、修筑堤坝和防洪墙在河流沿岸修筑堤坝和防洪墙,防止洪水泛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共2 课时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让学生了解,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但充满智慧的人类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RS、GIS、工程和非工程防御等)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防御,是可以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的。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挂图、图表等缺勤登记:
【板书设计】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作用:
2、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
2、应用范围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
2、作用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
2、工程性防御措施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教、导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引言导入……P62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①自然灾害的监测机构,从范围的级别来说有世界级的、国家级的、地方一级的,小至县、乡、镇等各级监测机构。

②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是从地球外的各种卫星,大气层中的飞机,地面上的雷达、观测站,海上的船只等平台进行监视(这一环节属于遥感),再将数据通过各种接收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这一环节属于地理信息系统)。

③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应用的范围广泛,对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一些灾害均可进行检测。

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盖度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P63
P63,了解:
①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建立的时间、监测系统组成、监测范围及主要作用。

②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于海洋相对陌生,沿海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意义重大。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从而了解该台风影响和危害的地区范围。

体现了遥感动态监测的优势。

1998年九江段决堤前(左)后(右)的景象。

大图的上方河道是长江,左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P65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P65
GIS在收集信息、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和预报预测三个方面的作用。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说明: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①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受灾面积和范围进行估算和预测,
从而为抢险和救援提供了线索和数据。

②通过案例,让学生认识到GIS在分析和确定灾害的类型、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将来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自然灾害防御……P66
通过案例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密西西比河防洪措施既包括工程性措施(第三点),又包括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充分说明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1、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P67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了解:确定1990—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宗旨及具体目标,我国……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
①制定法律法规(如P68),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②1998年颁布了……把减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整体之中。

③利用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增强全民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P68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
(2
说明:工程性防御措施的三种方式不是孤立、绝对的,例如修建水库,既属于改变地表环境,又提高了抗灾性能。

色工程),属于第一类“改变地表环境”,通常布局在海洋带、北方风沙区、山地水土流失区以及人口稠密的平原区。

②我国东南沿海的防潮大堤以及防御滑坡泥石流的格栅坝属第二类“阻隔或控制灾害与财产、人口等的直接相遇”类;
③不同库容的水库及抗震系数较高的城市建筑等,都属于第三类“改变财物特性,提高抗灾性能”。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可纠正某些人的“防灾投入是财力、物力的浪费”的偏见,理解“防灾比抢灾、救灾更人道,也更经济”的道理。

组织一次以“自然灾害与我们”为主体的演讲比赛。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复习所学内容,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以监测和防御的,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使学生初步建立减灾意识。

设汁步骤:
1.确定时间(例如50分钟)和演讲的人数(可有8~10位同学)。

2.将学生分成几组,并确定每组的演讲主题(可自定题目)。

例如:
(1)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

(2)人类扮演什么角色——改善环境,减少和降低灾害的损失;还是破坏环境,促发和加剧灾害的损失?
(3)自然灾害对人类是有害的,它有有利的方面吗?
(4)面对灾害,我们学生可以做什么?
(5)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投身于减灾事业。

介绍一些从事减灾事业的科学家或普通工作者。

3.各组分头准备演讲稿和推选演讲人(如果需要,老师可提供帮助),时间为一周。

4.演讲比赛开始,可请有关老师和领导参加,进行评比。

5.将各组演讲稿编订成册,进行宣传。


【作业设计】
P66RS和GIS在灾害监测中的运用了解多少?请点击有关网站,下载一些资料,互相交流。

1.先熟悉RS和GIS是哪些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们对应的中文含意又是什么。

2.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

3.通过几个优秀的搜索引擎(如http://www.baidu.com或http://www.google.com 等),输入相关词汇(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防灾减灾、自然灾害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多试一些关键词,会有不同的搜索结果。

4.将查到的有关信息保存或打印出来,在班上互相交流。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