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辨证分型论治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抗病 毒 药 物 。I F N 通 过 与 细 胞 表 面受 体 作 用 , 诱 导
出能 阻 断 信 使 核 糖 核 酸 ( me s s e n g e r r i b o n u c l e i c a c i d , mRN A) 翻 译 的 蛋 白从 而 抑 制 病 毒 复 制 , 耐 药
I F N 的常见 不 良反 应 有 流 感 样 症 状 , 头痛 、 乏
干扰 素 ( i n t e r f e r o n ,I F N)和 核 苷 d e a n a l o g u e s , NUC s ] 都 是 临 床 常 用 的
和逆 转录 酶 的活 性 , 从 而 抑 制病 毒 复 制 。其 不 良反
应较 I F N少 , 使用 方便 , 但 易 发 生 耐药 。近 年来 , 针 对 这 两种药 物 治疗 乙肝肝 硬化 的研 究新 进 展屡见 报
道, 本 文对 此做 一综 述 。
力、 肌 痛 和 注射 部 位反 应 , 通 常 无 需 停 药 即 可 好 转_ 】 ” ] 。较 少见 的 不 良反 应 有 中性 粒 细 胞 减 少 及 神经 系统 症 状 _ 1 。 等 。I F N 的不 良反 应 是 治 疗 中断

严重 肝 纤 维 化 及 代 偿 期 肝 硬 化 患 者 中 安 全 有 效 。
B u s t e r 等 纳 入 了 1 7 6例 代 偿 期 肝 病 患 者 , 其中 7
名患 者肝 纤 维 化 者 较 重 ( I s h a k评 分 4 ~6 ) 。7 8周 后, 这 7 名 患者 的 HB V - DN A 转 阴率及 HB e A g转 阴
2 3 4
复旦学报 ( 医学 版 ) 2 0 1 3年 3月 , 4 0 ( 2 )

肝硬化中医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中医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中医治疗新进展摘要:关键词:肝硬化属中医学“鼓胀”范畴。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鼓胀”病名,见于《灵枢·水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历代医家对鼓胀均有论述,如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曰:“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肝硬化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病因而言,张弛等[1]研究认为饮酒无度、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影响脾胃之生化,肝脏之条达,导致脾虚生湿,湿郁化热,进而壅滞气机,形成水阻中焦、湿浊内聚,发展至鼓胀。

酒食滋味厚重,会直接阻碍肝脾功能,致使两脏功能失调,气机失于疏泄,无力运化,邪壅于内,以致气、血、水互结于中焦而不得行,终致腹部膨满胀大,发为鼓胀。

袁今奇[2]认为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忧思过度,郁怒不节,致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进而导致瘀血内阻,肝气犯脾,木穿土位,脾运受克,运化受阻,气血运化不畅,津液运行障碍,水液、血瘀互为因果,滞阻于中焦,发为鼓胀。

气机畅达为一身气血运行之关键,因气机瘀滞,失于调达,可致全身气血运行障碍,致病鼓胀。

蔡林[3]认为鼓胀病因病机为外感邪毒,虫毒寄蚀肝脏,导致肝气不舒,血行不畅,致水道壅塞,水液与瘀血积于腹中成鼓。

李鲜[4]认为因形劳、房劳过度而至正气虚耗,机体虚损后未及时充养而致积劳成损,脾失健运湿浊流注证,一身水液代谢失常,水、瘀、痰三物壅滞腹部发为鼓胀。

病机而言,蒋俊民[5]认为肝体阴而用阳,主一身气机之调达,主疏泄,主藏血,机体能够正常代谢全赖肝脏功能的正常疏泄,而脾主升清,清升浊降,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循环不息依赖脾功能正常,肝脾功能正常,全身气机条达,血行其脉,水行其道,则机体运行通畅,反之则气滞血壅发为鼓胀。

张国梁[6]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为一身阴阳之根本,与脾脏胡滋胡制,助推气血之推动、温煦、激发等功效,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运转不畅而致鼓胀加重。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肝硬化是一种肝脏疾病,是多种长期肝病的末期表现。

其主要特征是肝脏纤维化和结构改变,导致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液流通受阻,从而影响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病程缓慢,常常在患者无明显症状时发现。

肝硬化的并发症也非常严重,如肝癌、腹水、门脉高压、肝性脑病等,这些并发症都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诊疗现状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以及病史记录。

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腹水、肝功能障碍、黄疸、肝淤血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肝脏活检、超声、CT、MRI等检查手段明确肝硬化的诊断。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肝硬化的方法也不同,例如应用抗病毒治疗颠覆性地改变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参考这一例子,针对其他病因也应借鉴类似的方法。

在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

目前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减压、腹水处理等。

药物治疗是治疗肝硬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口服肝核素类降脂药、口服利蝗卡因、口服泼尼松等都可以起到缓解肝硬化症状的作用。

在治疗门脉高压时,常用的药物包括贝塔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种药物的不同禁忌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是治疗肝硬化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肝移植是治疗末期肝硬化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移植器官的稀缺性和手术难度较大等原因,移植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自身脂肪-干细胞联合移植可以在互补移植的同时达到创造新的种植构架,增强移植后的肝脏修复恢复能力等作用,为治疗肝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此之外,减压和腹水处理也是治疗肝硬化的重要环节。

减压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择期维持性减压、急性出血时紧急减压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

相对而言,腹水处理则比较简单,主要是经皮穿刺腹水抽取或者胸腔穿刺引流。

辨证分型治疗肝硬化36例临床观察

辨证分型治疗肝硬化36例临床观察
虚型2 例 , 0 显效1 例, 4 有效6 例。总显效率达7 %, 5 总有效率10 0 %。
关键词
肝硬化 ; 辨证论 治; 中医药疗法
维普资讯
5 6
新疆 中医药
20 0 8年 第 2 卷 6
第 3期 ( 总第 15 ) 1期
在 临床工作 中运用 辨证论 治的方法 治疗肝硬 化3 例 , 6 取得 良好 效果 。报告如 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 例全部经检验 、 超和C 诊 断确诊 。 中男2 例 , 6 B I 其 6 女 1例 ; 0 年龄3 ~0 者2例 ,1《 岁1例 ; 54岁 6 4~ 弭 , 0 属气滞湿 阻型2 例, 湿热蕴结型3 , 肾阳虚型1 例 , 例 脾 肝肾阴虚型2 例 。 1 0
熔点 也升高 ,当升温速率为 l / i 时所测定 的熔 点结果与  ̄ mn C 且迅速膨胀上升时 的温度作为熔点 , 以不能以熔距长短来 所 评价物质纯度 。根据试 验结果 , 氨酸熔点测定 的最佳 实验 蒜
标示值最为接近 。
23 蒜氨 酸 熔点 测定 起 始 温 度 的 选 择 .
参数为 : 起始温度低 于标示温度 3C 4C 升温速度 l / i。  ̄~  ̄,  ̄ mn C 33 熔点测定实验发现 , . 毛细管 中样品 的装样高度及 样品研 细程度 , 装样 的紧密 程度等均 能影 响实验 的精 度 , 因此实 验 中按要求操作能有效提高实验 的准确度和精度 。
辨证分型治疗肝硬化3例临床观察 6
韩小平 , 守智 王
( 阿克苏农一师 医院, 新疆 阿克苏 8 3 0 ) 4 00

要 目的: 观察用 中医辨证分 型对肝硬化不同证型 治疗效果 。方 法: 采用辨证分型方法治疗肝硬化3 例 , 6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防治研究现状及进展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防治研究现状及进展

HB V D N A可检测到但未达到上述水平 者 , 如有疾 病活动或 进展
的证据 、 且无其他原 因可解 释 , 在知 情 同意情 况 下, 亦 可开始 抗 病 毒治疗 。因 I F N有导致肝 功能失代 偿等并 发症 的可能 , 使用
时应 十分慎重 , 且因需要较长期治 疗 , 最 好选用 耐药发生 率低 的
化是指一般属 C h i l d—P u g h A级 , 影像学 、 生物化学或血液学检
止肝纤维化 , 谁就能治 疗大 多数肝 病”, 因此治疗早 期肝硬 化 的 最有效方式就是针对病 因治疗 肝纤维 化。 目前现代 医学治疗肝 纤维化 的方法 主要有 : ①抑制 肝脏炎症 , 保 护肝细胞。主要药物 有抗氧化剂 : 一胡萝 卜 素、 维生素 E等 ; 传统护肝药物及脂 氧合 酶抑制剂 : 前列地尔 、 地诺前 列酮 等。②抑制肝 星状细胞 的活化 和胶原合成。主要药 物有 干扰 素 、 秋水 仙碱 、 雌激 素 、 交感神 经 系统抑制剂 、 血管 紧张 素 Ⅱ受体 阻 断药、 脯氨 酰 一 4一羟化 酶抑
关键词 : 肝硬化 ; J g偿期 ; 中医药疗法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 R 5 7 5 .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0 7 o 4 【 2 0 1 3 ) 1 2— 0 0 8 0一 o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 慢性 乙型肝 炎发 展 的结果 , 代偿 期肝 硬
从 以下 4个 方面 : ①从整体认识 肝纤 维化。基 于中医整体与动态 认识观 , 在分析病情 时 , 以“ 肝血瘀 阻 ” 为 基础 , 放眼 阴阳气血之 虚实 、 五脏六腑之关 系。在确 立治 法上 , 权衡主 次 , 辨证求 因 , 除

肝硬化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诊断与治疗新进展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且该病具有结局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目前,针对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并无标准化的成熟方法。

所以,本文对最近几年来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肝硬化诊断治疗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53【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58-01肝硬化是一世界性疾病,在欧美、日本、中国均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欧美人因饮酒的生活习惯,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但近年来肝炎后肝硬化发病率也持续上升,亚洲、非洲则以乙肝肝硬化多见。

通过对肝硬化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硬化临床发病率达到1.39%,约占全部肝病患者的50%,而死亡率约为10%,因此肝硬化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高死亡率疾病[1]。

所以,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行积极的治疗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针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因此,针对肝硬化应早诊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1 肝硬化的诊断方法1.1 血清生化指标。

目前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仍为肝活体病理学组织检查,由于其存在创伤性和风险性,所以在诊断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血清生化指标检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诊断乙肝肝硬化的过程中常被采用。

血清生化指标检查,主要反应在肝纤维化时,指标出现异常而得出诊断结果。

肝脏纤维化标记的血清指标,大体上可分为间接指标和直接指标。

间接指标反映肝功能改变但不直接反映细胞间质的代谢,如血小板计数,凝血机制和肝转氨酶,直接指标反映细胞外间质代谢。

肝纤维化的直接标志反映的是肝纤维化所造成的ecm标志数和质量上所发生的变化。

肝纤维化的直接标志包括:和基质沉积相关的标志,和基质降解相关的标志物,和纤维形成相关的化学因子和细胞因子。

中医辨证论治对不同中医症型慢乙肝肝纤维化-VirologyEducation

中医辨证论治对不同中医症型慢乙肝肝纤维化-VirologyEducation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中医药逆转晚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新思路和新选择汇报人:杨永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近20年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慢乙肝的思考C.-L. Lin et al.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16; 44: 213–222 1. 临床治愈:HBsAg 清除,HBVDNA 测不到,但没有彻底清除cccDNA; 2. 完全治愈:HBsAg 清除,HBVDNA 测不到,彻底清除cccDNA; 3. 后抗病毒时代逆转肝纤维或肝硬化,完全消除因HBVDNA 整合带来的长期肝癌发生的风险;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新疗法——进展和展望Novel Therapies for Hepatitis B Virus Cure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Anna S. Lok,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7 , 67:847–8612018/6/10 C.-L. Lin et al.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16; 44: 213–222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新疗法中医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新疗法中的希望与作为1.中医学是世界上最古老,代表了中国5000年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具有自身独特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医学体系;数千年来在维护中华民族健康生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对全球的影响正在增强;2.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中医药学已发展成唯一可与现代医学比肩的医学体系;3.中医药解决了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显现出其的不可替代性;4.中医药学必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重要贡献者;1.Ann Intern Med 2017. doi:10.7326/M16-2977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14-2023.2013;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92455/1/9789241506090_eng.pdf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or fibrotic liver disease: hope and hype. J Hepatol2014;61: 166-82018/6/10Marx JL. The Yin and Yang of Cell Growth Control. Scince 1986; 323:1093-1095阴阳效应:宿主免疫反应对癌症(癥瘕)治疗和平衡疗效Balancing Efficacy of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s to Cancer Therapy: the Yin and Yang Effects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16, 13:611-626Fig. 1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4 61, 166-168DOI: (10.1016/j.jhep.2014.03.009)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4 61, 166-168DOI: (10.1016/j.jhep.2014.03.009)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希望与挑战 1.中医的整体观:天人合一,复合医学模式 2.中医的个体观:中医辩论治 3.中医的语言:气、络、血 4.中医的组方:君、臣、佐、使 5.治病理念: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1.机械的还原论:“物理-化学”反应的纯生物医学,线性科学的单元思维 2.个性化治疗 3.循证医学 4.病因及发病机制 5.靶点和药物选择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如何对话关于8种传统中药治疗慢性肝病疗效的临床配方病例数疾病治疗时间(周)改善指标参考文献(研究设计)复方861 102(RCT) 早期肝硬化,慢24 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尹珊珊等。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关性的研究进展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关性的研究进展

与大黄,厚朴等合用以破气除痞、泄热通便。枳壳功善宽肠 理气,用于腹胀脘痞者效佳。 综上所述,以上4种植物的各个部分均可入药,均可在 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很好的疗效,但每个入药部位的功 效却不完全相同。同一种植物,入药的部位不同,它的性味、 归经、升降浮沉、形状、生长趋势、颜色和质地就会有差异, 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也随之不同。因此,不仅要看到植物 的整体功效,还要弄清各个部位的效用特点,必要时联合应 用,临床上要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妥善应用。“回归自然” 是人类进步的方向,“整体观念”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大
显得尤为重要…1。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炎后肝硬化又是目 前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实践证明,长期 以来中医药在我国慢性肝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抗肝纤维化、防治肝硬化方面,提供了现代医学尚缺 乏的临床治疗药物。因此对慢乙肝、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辨 证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随 着现代研究手段的应用,许多学者对慢乙肝、肝炎后肝硬化 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广泛而深 入的探索,现将近lO年来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肝硬化中医证型标准 肝硬化中医证型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研究是中医证型与 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的基础。1993年洛阳中国中西医结合 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上讨论制 定的《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 案)》中将肝功能代偿期分为肝郁气滞、肝胃不和下所致。
2009年第22卷第JD明Gansu Journal of TCM,2009
VoL22 No.10
关的指标多种多样,近年来以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及肝功能 等生化指标选用较多,但对中医证型本质的反应度并不高,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该找寻出中医证型的特异性 指标,实现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

肝脏病的研究与治疗新进展

肝脏病的研究与治疗新进展

肝脏病的研究与治疗新进展肝脏病是一类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其生理作用十分重要,如合成、分解、代谢和储藏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肝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肝脏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一、病因及预防肝脏病的病因复杂,有感染、毒物、药物、药物过敏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病毒感染是常见的病因之一。

截至目前,已经发现了五种肝炎病毒,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其中,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因此防止肝炎病毒感染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预防措施。

如注射乙肝疫苗、保持饮食卫生、不吃生的、未加热的海鲜、不共用注射器等。

此外,肝脏病的预防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

二、诊断对于肝脏病的诊断,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常见的肝脏疾病的症状有黄疸、肝区疼痛、腹胀、消瘦等。

但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因此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常见检测指标有血常规、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

此外,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常规诊断手段,其中包括超声、CT、MRI等多种检查手段,这些检查能够进一步确认肝脏病的性质和病变程度。

三、治疗肝脏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型治疗手段也在逐渐应用于临床。

1.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肝脏疾病药物主要有利巴韦林、阿德福韦、恩替卡韦、丙戊酸等。

这些药物大多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肝脏病变进程。

不过,这些药物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胃肠道反应等。

此外,肝脏病患者要注意,不可自行乱服药物,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用药。

2.手术治疗对于肝脏疾病晚期患者,手术治疗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肝移植、手术切除等。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全球超过2亿人感染乙肝病毒(HBV),其中约3500万人患有慢性乙肝(CHB),这些患者易患肝病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肝硬化是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但其诊断和治疗存在诸多困难。

中医对于乙肝后肝硬化的防治有独特的认识和较为成熟的防治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能有效控制肝纤维化发展速度、减缓病程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硬化诊断方法为图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但是,这些检查方法只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无法反映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整体状况及中医证型。

因此,该研究旨在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运用于乙肝后肝硬化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研究目的1. 了解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如肝功能损伤指标、血清脂肪酶、血清透明质酸等)之间的相关性。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肝硬化程度分为4组:F0-F3组(无肝硬化),F4组(肝硬化),每组25例。

其中,无肝硬化组和肝硬化组1:1匹配。

2. 研究方法:(1)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法,将患者分为不同的证型,包括肝肾阴虚证、脾胃湿热证、气滞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

(2)血清标本采集及检测: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样,检测肝功能损伤指标(AST、ALT、ALP、GGT)、血清脂肪酶、血清透明质酸等指标。

(3)分析: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四、预期结果1. 探讨了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 探讨了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3. 结果表明,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五、研究意义1. 为中医运用于乙肝后肝硬化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新进展-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缭云教授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新进展-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缭云教授

早期联合治疗能提高组织学应答
Change in necroinflammation (A)
100
80
% of patients
4 3 2 1 0
60
40
20
肝坏死性炎症评分降低2分 (P<0.0001) 无论基线ALT水平如何,都 有明显组织学改善
Baseline Long-term Baseline Long-term
Du XF,Wang J, Shao L, et al. Histological improvement of long-term antiviral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ly norma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2013;doi:10.1111/jvh.12034.
早期联合治疗可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的 HBV DNA阴转率
(HBeAg 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5年病毒学应答率 )
100% 67 %
100 80 60 40
N = 124
20
2030%
0 拉米夫定单药*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 治疗LAM-R临床耐药 治疗LAM-R基因耐药
未发生DNA阴转
肝硬化联合抗病毒治疗获得更多关注
肝硬化患者 准种复杂度高 肝硬化患者 预存耐药比例高
肝硬化患者耐药风险高!
初始联合治疗肝硬化患者: 增加HBV DNA阴转率
LAM+ADV ADV LAM
100% 90%
94%
N=288
HBV-DNA <1000copies/L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已成为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乙肝病毒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疗策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病毒学特征HBV属于部分双链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途径传播。

其特点是高度感染性、变异数、潜伏期长、易产生慢性感染和发展为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毒复制及毒力机制的研究进展1、病毒复制机制病毒复制是HBV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对其复制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发病机制。

目前已确定HBV复制过程中的环节和关键酶,如HBV DNA聚合酶、转运酶等,这些都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

2、毒力机制HBV毒力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经发现HBV病毒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HBx蛋白,它是HBV中的一个非结构蛋白,参与了HBV 的复制和发病过程。

三、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安泰、恩替卡韦等。

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慢性乙肝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治疗中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指利用干扰素、肝炎丙种球蛋白以及植物碱等药物来调节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

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体细胞或组织进行干预,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乙肝方面,基因治疗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

四、未来展望在治疗HBV方面,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新策略,例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

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靶点不断被研究和发现,将会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精准度。

同时,人们也需要增强自我预防和控制的意识,积极参与进行乙肝防范工作,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总之,随着对HBV病毒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高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中医对乙肝后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中医对乙肝后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肝硬化患者临床 常出现 急性上 消化 道 出血 、肝 性脑病 、原 发性 肝癌 、感染 等严重并 发症 或发生进 行性 肝功能 衰竭 而 导致 死亡 。该病不 仅严重 地危 害着患 者的健康 ,同时 由 于其 治疗药物 昂贵 ,也 给个人 和社会带 来 了沉重 的经济 负 担。 目前 ,西 医对 于乙肝 后肝硬 化 的治 疗主 要采用抗 病毒 和抗肝纤 维化 药物 ,但其疗效却 不尽如人 意。近 2 的文 0年 献 资料显示 中医药对 乙肝后肝硬化 的治疗有着较好 的前景 。
4 现 代中医对于肝硬化 的治疗现 状 辨证论治 大多是 针对肝 硬化 的病 因病 机 ,采用 凉血 解 毒 、活血化瘀 、益气健 脾 、养阴利水等 方法进行 辨证论治 , 以达到缓解肝硬化及其 并发症 的 目的。刘 鲁 明 将 肝硬 化 腹水 12例 患者 ,分 为气 滞 血瘀 ,脾 肾 阳虚 ,湿热 蕴 结 , 7 肝 肾阴虚 4型。治疗 用血 府逐瘀 汤 ,桂 附苍 防 黄精汤 ,茵 陈 四苓散 加 味 ,一 贯煎 或六 味地 黄 汤加 减 ,加 以利 尿剂 、 白蛋 白、血浆辅助 治疗等 ,结果 总有 效率 达 7 . %。齐嫣 56 等 将本病分 为湿热壅盛 、脾 肾两虚 、瘀 血瘾 积 、血热 胃 , 阴虚 4型 。基 本 方 以黄 芪 、丹参 、泽 泻 、茯 苓 、车 前 子 、 白茅根为 主 加减 。治 疗 12例 ,4 0 7例 l 治愈 ,2 临床 8例显 效 ,1 7例 有 效 ,1 0例 无 效 ,总 有 效 率 9 . %。许 院 院 02 等 治疗肝 硬化腹 水 5 0例 ,中医辨证 为 湿热 病毒 、气滞 血瘀 、水湿困脾 3型。随 证 自拟方 治疗 ,结果 治愈 2 3例 , 显效 l ,有效 9例 ,总有 效率 8 . % 。洪 玫 对 9 2例 80 0例 肝硬化患者进行分 期辨 证治疗 。早 中期静 止性 肝硬 化应用 “ 疏肝抗纤 汤 ”进 行辨 证加 减 ,黄疸 型活 动性 肝硬 化应 用 “ 清肝解毒汤 ”加减 ,晚期肝 硬化腹水 应用 “ 消臌分利 汤” 加减 ,根 据肝硬化 中医疗效判定 标准疗 效为一级 5 O例 、二 级 2 例 、三级 l 。王红永 用参苓 白术散 为基 本方加 8 2例 减 治疗肝硬化 6 例 , o 辨证加 减 :①气 郁证 (2例 ) 1 :基本 方加枳壳 1g 0 、延胡索 2 g 4 、川楝子 l g O 、炒麦芽 3 g 0 。②水 湿 内停证 (4例 ) 2 :基 本方加 大腹皮 3 g 0 、泽 兰 1g 0 、桂枝 1g 0 、泽泻 3 g 0 。③ 气滞血 瘀证 ( 4例 ) 1 :基本 方加 制龟 板 2g 0 、制鳖 甲 2g 0 、穿山 甲 1g 5 、泽 兰 3g 0 、丹 参 1g 2 。④ 肝 肾阴虚证 (0例 ) 1 :基本 方加枸 杞子 1 g 5 、天 冬 1g 8 、蝉 衣 1g 5 、蒸黄精 3 g 0 。结果 总有效率 7 .7 6 6 %。章关 根 对 16 2 例肝硬化 腹 水患 者分 组 治疗 ,对 照 组 7 6例 :西 医 常规 治 疗 。治疗组 5 0例 :在对 照组 治疗 基础 上加 用宣 肺 消臌 汤 : 杏仁 、紫苑 、川芎 、当归 、水蛭 、炒枳实各 1g 0 ,莪术 、木 防 己、泽 泻 各 1 g 5 ,葶 苈 子 、黄芪 、炒 白术 、车前 子、槟 榔 、丹参各 3 g 0 。若 兼 脾 肾 阳 虚 者 加淡 附 片 1g 巴戟 天 2、 1g 5 。肝 肾阴虚 者加 女贞 子 、生地 黄各 3 g 0 ,水 煎服 。腹 水 基本消退后 ,停用 西药 ,单 纯 口服宣肺消臌汤 。两组均 以 1 个月为 1 个疗 程。治疗 4个疗 程后 ,两组 临床 总有 效率 有 显著性差异 ( 0 O ) P< . 1 。刘雪英 自拟金柏 化积丸 、金 柏 赤芍清肝汤 、金柏 白术 消臌 汤三 方 ,分别 治疗 早 中期静 止 性肝硬化 、高 度 黄疸 型 活动 性肝 硬 化 和晚期 肝 硬 化腹 水 , 效果较好 。 近年来抗肝纤维 化研究 与应 用较 多 的中药 复方 制剂还 有 “ 正化瘀 方” ( 扶 丹参 、桃仁 、虫草菌 丝 、松黄 等 ) 、强 肝软 坚汤 ( 黄芪 、当归 、丹参 、鳖 甲等 ) 、复方 鳖甲软肝 片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进展
状态 。实 证 多见 于肝 、 、 , 热 明显 , 胆 脾 湿 正气 虚 则多 见 于脾 、 , 血 亏损 。并认 为湿 热疫 毒为 病 因 , 、 肾 气 肝 脾、 肾同病为 病位 , 、 、 、 是其基 本 病理 。 湿 毒 淤 滞 曹 月英 认为 慢性 肝炎 多 因急性 肝炎恢 复 不 利 而 湿热 未尽 , 迁延 不 愈 。因病情 反 复波 动 , 者多 出 患
维普资讯
Qig a e , 0 8 Vo 4 . n d oM dJ 2 0 , l 0 No 2

综 述 ・
慢 性 乙型肝 炎 中 医辨 证 治 疗 的研 究 进 展
葛香 芹
【 摘要】 为 了解 中 医采 用辨证 施 治 治疗慢 性 乙型肝 炎 的进展 , 文在 对 近 几年 中 医辨 证 治疗慢 性 乙型 本 肝 炎研 究文献 分析 和 总结的 基础 上 , 合 介 绍 了 目前 对 慢 性 乙型肝 炎及 其 病 因病机 的认 识 、 综 辨病 与 辨 证 方
湿 热疫 毒 内侵 , 邪伏 血 分 , 正虚邪 恋 , 缠绵 迁延 , 以致 正气 亏损 , 血失 调是 慢性 乙型 肝炎 的基 本病 机 , 气 但
不 同学 者认 识 问题 的角 度会 有所 不 同 。
周 有信 认 为 乙型 肝 炎 以湿 热 、 、 为 主 , ] 虚 淤 表 现为 正 虚邪 实 的特点 。湿 热夹毒 , 毒 留恋 ; 邪 乙型肝 炎 病 毒持续 存在 是致 病 的主要 病 因 ; 正气 虚损 , 疫 免 功 能紊 乱低 下是 发病 的重 要病 机 ; 肝失调 达 , 气滞 血
肝 阴虚 ( 血虚 ) 肝 肾 阴虚 ; 3 邪踞 于 肝一肝 郁气 肝 一 () 滞一 气 滞 血 淤 。每 种 情 况 均 有 病 程 演 变 快 慢 的不

乙型肝炎的分期辨证施治研究

乙型肝炎的分期辨证施治研究
预试, 流行病学调查, 大量临床及资料处理, 把中医的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的分期分段紧密结合。参考主要生化指标将其分为急慢
重三证, 以辨证施治为核心, 筛选抗病毒特效药物组成特效方“ 肝康” 胶囊, 制订 了本病的辨治标准, 并选择了 1 例作为治疗组,O 8 2 8
例作为对照组, 进行了乙肝的疗效观察, 取得了7 . %的临床佳效, 21 8 本研究还对其治疗乙肝的现状、 治疗乙肝的关键及乙肝的病机
维普资讯
2 6
光 明 中 医 20 06年 2月 第 2 l卷 第 2期
C G T M Fbur 20 . o 2 . , M C era 0 6 V l 12 l y
乙型肝炎 的分 期辨证施治研 究
董康 河 南省新 野县 中 医院(750 430 ) 摘 要: 本研究依据治疗周期短、 用药效果佳、 辨证分型实用、 易于掌握的原则, 经过探觅古今文献, 专家论证修改, 又经临床与
荷、 猪苓 、 泽泻 、 草 、 甘 嫩桂 枝 、 曲 、 神 静脉滴 注丹 参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昔洛韦。
12 慢 性 型 : 染 性 弱 ,G T正 常 , B . 传 SP H V复 制 相对 较
弱 , 程超过半 年 以上 , 甲中锌 值显 著下 降 。 病 指
12 1 迁延 型 C 郁脾 虚 ) 胁胀 或 脘腹 闷胀 , 叹息 , .. 肝 : 善 面色萎 黄 , 神疲 乏 力 , 肢 困 重 , 四 胃纳 不香 , 厌油 腻 , 恶 心 便溏 或粘 滞不 爽 , 苔薄 腻 , 舌质 淡 , 脉弦或 濡 。 方药: 脾饮 、 逆散 、 实 四 四君 子 汤 加 减 。 白术 、 茯 苓 、 草 、 子参 、 瓜 、 甘 太 木 柴胡 、 实 、 枳 川朴 、 香 、 仁 。 木 砂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肝硬化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肝硬化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肝硬化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12-08T15:03:09.2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彭芳张家薇[导读] 肝硬化是作为肝脏疾病的晚期病症,会引起患者的腹水、肝脑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的障碍。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64)【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对于肝硬化的临床应用疗效,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于对照组的68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而对于治疗组的91例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综合中医辩证治疗。

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

结果:根据临床治疗所得到的数据分析可知,对照组中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65%,而采用中医辩证综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

显然,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医辩证论治方法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中医辩证论治;肝硬化;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23-02肝硬化是作为肝脏疾病的晚期病症,会引起患者的腹水、肝脑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的障碍,从而导致极高的致死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1-2]。

为探究出针对肝硬化的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我院随机选取15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诊治的159例肝硬化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91例,对照组68例。

治疗组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0例,年龄36岁~87岁,平均年龄(55.7±2.6)岁,病程6~9.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年第6卷第28期2019Vol.6No.28
197
乙肝肝硬化辨证分型论治的研究进展
窦 铮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中医药辩证分型论治兼具综合治疗的优点,对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治疗后,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根据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来对疾病进行诊疗是治疗的关键,掌握该疾病的证候分型对疾病的论治至关重要。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分型;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8.197.02
很多临床研究表明,乙肝肝硬化是常见肝硬化的一种,主要是由于,慢性乙型病毒侵入患者体内,造成感染,并作用在患者的肝脏内,造成肝细胞出现坏死、周围结缔组织出现纤维化和增生及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破坏了肝小叶结构并造成假小叶形成病变[1]。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前期患者的门脉高压和损伤肝功能,如果放任疾病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肝性脑病、消化道 出血等症状。

由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达不到根治,采取西药对其 进行治疗,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容易使患者身体产生不适,而中医辩证分型根据疾病的特性来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2]。

现具体分析如下。

1 对乙肝肝硬化的分型认识
辨证分型论治是一种特色中医诊病的方式,是中医学者根据自己多年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对肝硬化的临床分型的研究,具体很大的研究价值[3]。

中医药专家刘延中等人,将乙肝肝硬化分为六型论治,分别是水湿内阻、肝肾阴虚、淤血阻络、肝郁脾虚、气滞血淤和肝郁脾虚。

并选用中药与西药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4]。

中医学者沈龙柱等人将乙肝肝硬化分为肝脾血淤、脾肾阳虚、气滞湿阻、湿热蕴结、肝肾阴虚和寒湿困脾,并对疾病的特性进行了总结,乙肝肝硬化病情反复且时间长,长时间毒气在患者体内积聚,形成顽疾,在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时,要祛除患者体内的毒气。

中医学者陈新胜等人将乙肝肝硬化分为肝脾血淤、湿热蕴结、气滞湿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寒湿困脾,并主张对患者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5]。

中药学者以马国俊等人则将乙肝肝硬化疾病分为五型论治,认为该疾病的主要是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并将其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滞湿阻、湿热蕴结、肝脾血淤五型辨证施治,主张虚实互补。

中医学者郭福定等将其分为肝胆湿热、肝肾阴虚、气滞湿阻、脾肾阳虚、肝郁脾虚。

中医学者张少军等人将其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脾血淤、肝郁气滞、湿热蕴结,并主张中西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6]。

中医学者周信有等人,主张将乙肝肝硬化分四型论治,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的辩证论治分为肝郁血淤与肝郁脾虚,失代偿期辩证论治分为血淤瘕积和脾肾阳虚。

中医学者杜英汉等人认为乙肝肝硬化辩证论治分为分气滞湿阻、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脾肾阳虚四种,并主张通过健脾利水,施以清热利湿等治疗,柔和的对患者肝脾血流状态
进行改善,缓解患者肝硬化的程度。

中医学者熊伟等人,将乙肝肝硬化辩证论治分为湿热内蕴、气滞 血淤、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四种,认为患者肝血不足和气滞淤血,加剧了肝硬化,在治疗中应该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7]。

通过中药的辨证论治对乙型肝炎肝硬进行分型,由于专家不同的经验和临床实践,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将辩证论治分为六型、五型、四型和三型,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治疗重点。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辨证,或主张五型、六型,或分为三型、四型,各有特色,但在临床医学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也没办法去衡量,有很多不确定的客观因素。

在2008年,根据中药医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得知,发表了关于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论治意见对临床的不同证候进行全面的概括,但没有提出衡量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辩证论治的统一标准。

综上所述,在对乙肝肝硬化疾病的认知上,要根据一定的样本量和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调查,并根据专家学者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进行多角度和多方位的探讨,用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衡量标准进行探讨,寻找出疾病发展的规律,将中西医相结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 毅,刘 艳,刘 力,等.503例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征的因子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7, 78(5):1149-1151.
[2]
龚向京,彭中娟,黎 波,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临床特点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 56(1):104-106.[3]
朱艳萍,胡欣欣,袁 灵,等.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2017,57(41):94-97.[4]
周晓玲,余静芳,刘 莹,等.从太阴病论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 89(11):2330-2332.[5] 李勇华.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辨病论治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 45(3):381-382.
[6]
蔡小旗,张达坤,张 清.益气解毒通络法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随机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 23(12):2566-2569.[7]
徒康宛,朱银芳,俞 萍,等.加减清营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热毒血瘀型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4):322-325.
本文编辑:刘欣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