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0章知识网络

合集下载

第10章知识图谱

第10章知识图谱
专家系统最重要的两部分是:知 识库与推理机。它根据一个或者 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通 过模拟专家的思维过程,进行主 动推理和判断,解决问题。
5
2 语义网络
优点
①结构性:以节点和弧形式把事物属性 以及事物间的语义联想显式地表示出来。 ②联想性:作为人类联想记忆模型提出。 ③自然性:直观地把事物的属性及其语 义联系表示出来,便于理解,自然语言 与语义网络的转换比较容易实现。
84 语义Web源自奠基人Tim Berners-Lee 2016年图灵奖得 主万维网、语义网 之父,提出语义 Web
Web1.0
Web1.0,是以编辑为 特征,网站提供给用 户的内容是网站编辑 进行编辑处理后提供 的,用户阅读网站提 供的内容。这个过程 是网站到用户的单向 行 为 , web1.0 时 代 的 代表站点为新浪,搜 狐,网易三大门户, 强调的是文档互连。
作用
为真实世界的各个场 景直观地建模,运用 “图”这种基础性、通用 性的“语言”,“高保真” 地表达这个多姿多彩 世界的各种关系,并 且非常直观、自然、 直接和高效,不需要 中间过程的转换和处 理。
术语
①实体: 具有可区别 性且独立存在的某种 事物。 ②类别:主要指集合、 类别、对象类型、事 物的种类。 ③属性、属性值:实 体具有的性质及其取 值。 ④关系:不同实体之 间的某种联系,
11
10.2 知识图谱基本原理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认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高级目标 知识图谱概念 知识图谱模型 知识图谱特点 知识图谱分类
1 认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高级目标
13
2 知识图谱概念
定义
知识图谱用节点和关系 所组成的图谱。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包括:第1章交换技术第2章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第3章局域网技术第4章广域网技术第5章网络互连技术第6章网络操作系统第7章网络管理第8章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第9章 Internet第10章企业网与Intranet第11章 TCP/IP联网第12章Internet与Intranet信息服务第13章网络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西交《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八章计算机网络课堂笔记

西交《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八章计算机网络课堂笔记

西交《计算机应⽤基础》第⼋章计算机⽹络课堂笔记西交《计算机应⽤基础》第⼋章计算机⽹络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重点掌握计算机⽹络的功能;计算机⽹络地址;⼯作模式等;了解计算机⽹络的基本概念;⽹络对于我们的影响;⽹络的发展;常⽤搜索引擎;难点电⼦邮件的收发操作;搜索的操作;◆知识点整理⼀、⽹络基础知识什么是计算机⽹络⽹络发展的历史⽹络分类⽹络的常见术语TCP/IP协议Windows的⽹络功能(⼀)计算机⽹络概述1、计算机⽹络⼀般地,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彼此间通信,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整个体系叫计算机⽹络。

三个要素:⾄少有两台具有独⽴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之间要有通信⼿段将其互连。

⽹络协议计算机⽹络是由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经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连接,以实现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的的系统。

2、计算机⽹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3、计算机⽹络的共享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4、作⽤实现系统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和分布处理相结合⾼可靠性综合服务远程通信5、计算机⽹络的优越性通信交流快捷传递信息⽅便获取信息容易共享⽹络资源6、基本组件服务器客户机⽹络连接设备传输介质⽹络协议⽹络管理软件1)服务器:⼀般是具有⾼性能硬件环境作⽀持的计算机。

在服务器上装有各种服务器应⽤系统,可为客户机提供服务操作。

2)客户机:是⽤来获取共享资源或申请服务器提供服务的计算机。

客户机端运⾏的是⽤户应⽤系统,是为⾃⼰的应⽤处理服务的。

3)⽹络连接设备:功能:建⽴计算机和传输介质间的连接处理⽹络通道中传输信息的接受和发送常⽤:⽹卡:⽹络适配器调制解调器:两台计算机之间转换通信信号4)传输介质:计算机和其他⽹络设备互连的通信链路,⽤以实现⽹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常⽤:电缆、光缆⽆线(卫星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其他性能⽐较5)⽹络协议:计算机⽹络中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被称为⽹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知识

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发展四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2.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3.ARPA网(ARPANET)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4.三网合一: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5.电信网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称作宽带网6.全光网是未来通信网向宽带、大容量发展的优选方案7.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和通信子网(负责信息传递)构成的8.广域网传输方式:存储-转发,局域网传输方式:广播9.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是电子大学网络(EUN)10.电子银行核心功能:金融交易卡服务11.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12.点—点通信子网拓扑: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广播信道通信子网拓扑:总线形、环形、树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形13.星形拓扑:优: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缺:线太长、中央负担大、分布处理能力差星形拓扑的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14.环形拓扑:优:线短、光纤、性能稳定缺:节点故障则全网故障,故障检测难、节点加入复杂、信道利用率低15.网型拓扑在广域网广泛应用16.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电路交换: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报文交换:存储—转发原理分组交换:ARPANET是分组交换网之父17.传输技术:广播方式(单播、多播、广播)、点对点方式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是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式网络的区别18.EIA是ANSI成员,涉及OSI的物理层标准制定19.IETF又分为若干工作组,RFC大多来自工作组。

因特网的标准都有一个RFC编号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2. 语义: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定时:速度匹配和排序3.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4.OSI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精品】章节重点内容总结

【精品】章节重点内容总结

【精品】章节重点内容总结章节重点内容总结第 1 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产生的原因:资源共享与数据交换的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产生的基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可分为 4 个阶段:1)单主机的远程联机系统。

2)多主机互联系统。

ARPA NET 3)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ISO 提出了 OSI 参考模型。

4)高速、智能化的计算机网络。

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且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按照相同的协议,在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和高速通信的系统。

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组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1/ 165.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分为有线通信介质和无线通信介质。

有线通信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无线通信介质包括:无线电、微波、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等。

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安全与可靠性、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7.Internet 的主要功能:①收发电子邮件②浏览WWW③阅读网络新闻④电子公告⑤远程登录⑥下载资料⑦信息查询⑧实时交谈和电子商务 8.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网络的作用域范围: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按网络的传输方式:点对点传输方式、广播式传输方式。

3)按通信介质:有线网、无线网。

4)按网络通信速率: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

5)按使用范围:公用网、专用网。

6)按控制方式:集中式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

9.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形、网状型第 2 章数据通信基础 1. 信息( Information):字母、数字、语音、图象等的组合。

数据(Data):传递信息的实体,常是二进制代码序列。

信号(Signal):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第十章 酸和碱OK

第十章  酸和碱OK

第十章 酸和碱【知识网络】一、命题落点1.利用指示剂的变色情况进行酸、碱的判断;以常见的酸、碱的物理性质,考查物质的俗名、保存、取用等;如例1。

2.以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考查物质的鉴别和证明的,如例2。

3.以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如例3。

4.以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如例4。

5.以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考查有关酸碱化学性质的趣味和综合实验;如例5。

6.以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考查化学计算能力;如例6。

7.根据pH值及其大小对溶液进行溶液酸碱度的比较和物质类别的判断,如例7;8.以过程或反应中的pH变化为载体,进行反应过程和pH图像综合性分析,如例8;9.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为载体,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与否以及程度大小进行实验判断和验证,如例9;10.以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为载体,考查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例10;11.以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为载体,考查化学计算的能力,如例11;二、例题例1:(2005年·湖北十堰)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A.没有特殊要求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例2:(2005年·广西南宁市课改实验区)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经①闻气味②尝味道,初步确定其为酸醋。

取此溶液少量倒在两个杯子中,分别③加入纯碱和④一枚铁钉,两个杯子中均产生气泡,进一步证明其为酸醋。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如下问题:(1)①②与③④分别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来作判断。

(2)你认为③④两个实验是根据酸类的哪些性质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8章网络基础知识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8章网络基础知识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计算机基础知识第88章章网络基础概述内容回顾内容回顾?如何进到系统的bios设置里?怎样设置从光驱启动怎样设置bios密码?如何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如何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开机不能进系统并且有长鸣的报警声一般是什么原因本章目标本章目标?了解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功能?熟悉拓扑结构及特点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熟悉拓扑结构及特点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熟悉常见网络传输介质?掌握双绞线中568a和568b的线序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1946年产生第一台数字计算机1954年收发器终端的产生60年代初由多重线路控制器参与组成的网络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网络
单模 SMF
2.多模光纤:光信号与光纤轴成多个可分辨角多光线传输,以 多个模式同时传输,其直径在50-200μm,比单模光纤传输 性能差。可分为多模突变型光纤和多模渐变型光纤,前者纤
芯较大,传输模态较多,带宽窄,转输容量小。
多模 MMF
无线介质
1.微波通信
把微波信号作为载波信号,用被传输的模拟信号或 数字信号来调制它。
1.星型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即任何两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进行转发,中
心节点通常是集线器。
星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cont.)
2.总线型结构 总线型网络是将若干个节点平等地连接到一条高速公用总线上的网络。
特点: (1) 结构简单灵活,便于扩充。 (2) 可靠性高 (3) 网络节点响应速度快 (4) 易于布线,成本较低。 (5) 实时性差 ⑹ 物理安全性差 ⑺ 故障诊断困难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 1946年产生第一台数字计算机
– 1954年收发器终端的产生

第8章 (8)(第一课)

第8章 (8)(第一课)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实训
网络安全与 维护
第8章
主编:方风波 钱 亮
第8章 网络安全与维护
8.1 网络安全概述
第8章
8.2 计算机病毒及黑客入侵
8.3 因特网防火墙技术
第8章 网络安全与维护
8.1网络安全概述 8.1.1 网络安全简介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第8章 网络安全与维护
8.3.3 防火墙产品的选购策略和选用原则 1. 防火墙自身的安全性 2. 应考虑的特殊需求 3. 防火墙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防火墙的性能 5. 防火墙配置的方便性
第8章 网络安全与维护
8.3.4 防火墙技术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防火墙技术将会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 高速的性能 2. 良好的可扩展性 3. 与其他网络安全产品的协同互动 4. 简化的安装与管理 总之,未来的防火墙技术会全面考虑网络的安全、操作
人为因素又有无意和故意之分。无意事件包括操作失误、意外损 失、编程缺陷、意外丢失、管理不善、无意破坏。人为故意的破坏包 括敌对势力蓄意攻击、各种计算机犯罪。
第8章 网络安全与维护
8.1.3 安全机制 1.交换鉴别机制 交换鉴别是以交换信息的方式来确认实体身份的机制。 2.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是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决定主体对客体的访问是否合法。 3.加密机制 加密是提供数据保密的最常用方法。与加密机制伴随而来的是密钥
第8章 网络安全与维护
8.1.2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网络安全威胁是指对网络信息的一种潜在的侵害,威胁的实施称
为攻击。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表现为三类,信息泄露、拒绝服务 和信息破坏。其中,信息泄露、信息破坏也可能造成系统拒绝服务。

计算机网络各章重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各章重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各章重点总结(★)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各章重点总结第一章:概述1、因特网的组成: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2、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主机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2)对等方式(P2P 方式)对等连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两者的相同点与区别: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

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3、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因特网核心部分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4、(1)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2)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3)报文交换:电报通信: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

ENBM 第八章 知识点

ENBM 第八章 知识点

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层与协议知识点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路由和选址。

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

选址,是确定目标IP地址。

具体功能包括:定义了基于IP协议的逻辑地址;选择数据通过网络的最佳路径;连接不同媒介类型。

2. 如何理解网络层功能中所述“连接不同的媒体类型”?如以太网和X.25网就是不同的网络类型,它们在链路层上定义的帧格式是不同的,无法直接互连。

可通过网络层连接起来,因为以太网和X.25网的网络层都采用了IP协议(IP on Ethernet和IP on X.25)。

具体的实施办法是采用路由器进行连接,实现协议的转换。

3. 常说的网关有哪几种含义?(一)网关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

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

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网络A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168.1.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络B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168.2.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在没有路由器的情况下,两个网络之间是不能进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两个网络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TCP/IP协议也会根据子网掩码(255.255.255.0)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在不同的网络里。

而要实现这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网关。

如果网络A中的主机发现数据包的目的主机不在本地网络中,就把数据包转发给它自己的网关,再由网关转发给网络B的网关,网络B的网关再转发给网络B的某个主机。

网络B向网络A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也是如此。

所以说,只有设置好网关的IP地址,TCP/IP协议才能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这个地址可以设置在主机的网卡上,也可以设置在路由器的端口上。

(二)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

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八章
在对称加密技术中,最为著名的算法是IBM公司研发的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分组算法。DES使用64位密钥,经过16轮的迭代、乘积变换、压缩变化等处理, 产生64位的密文数据。
8.2 网络加密技术
16
2 非对称加密技术
非对称加密技术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也称为公用密钥算法。在非对称加密算法中,用作 加密的密钥与用作解密的密钥不同,而且解密密钥不能根据加密密钥计算出来。
8.1 网络安全基础
6
概括起来,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具有以下特征。
(1)完整性
(2)保密性
(3)可用性
• 指网络中的信息 安全、精确和有 效,不因种种不 安全因素而改变 信息原有的内容、 形式和流向,确 保信息在存储或 传输过程中不被 修改、破坏或丢 失。
• 指网络上的保密 信息只供经过允 许的人员,以经 过允许的方式使 用,信息不泄露 给未授权的用户、 实体或过程,或 供其利用。
在网络上传输采用对称加密技术的加密文件时,当把密钥告诉对方时,很容易被其他人窃 听到。而非对称加密方法有两个密钥,且其中的“公钥”是公开的,收件人解密时只要用自 己的“私钥”即可解密,由于“私钥”并没有在网络中传输,这样就避免了密钥传输可能出 现的安全问题。
非对称密码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问题,推动了包括 电子商务在内的一大批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典型代表是RSA算法。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不遭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 改、泄露,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本质上讲,网络安全问 题主要就是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 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精品文档-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曹建文)-第8章

精品文档-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曹建文)-第8章

第八章 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3.以太网MAC子层 IEEE 802.3以太网是一种总线型局域网,使用的介质访 问控制子层方法是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帧格式采用以太网格式,即802.3帧格式,以太网是基带系统, 使用曼彻斯特编码,通过检测通道上的信号存在与否来实现 载波检测。
第八章 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第八章 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3) 10Base-T。10Base-T是以太网中最常用的一种标准, “T”是英文Twisted-pair(双绞线电缆)的缩写,说明使用双 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图8-3给出 了一个以集线器为星型拓扑中央节点的10Base-T网络示例, 所有的工作站都通过传输介质连接到集线器HUB上,工作站与 HUB之间的双绞线最大距离为100 m,网络扩展可以采用多个 HUB来实现,HUB之间的连接可以使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粗 缆线。
第八章 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3.令牌总线访问控制 令牌总线(Token Bus)访问控制是在物理总线上建立一个 逻辑环,令牌在逻辑环路中依次传递,其操作原理与令牌环 相同。它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是一种简单、公平、 性能良好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第八章 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8.5 以 太 网 8.5.1 标准以太网
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站点继续监听网络,确信没有其 他站点在同时传输数据。因为有可能两个或多个站点都同时 检测到网络空闲然后几乎在同一时刻开始传输数据,如果两 个或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
当一个传输节点识别出一个冲突,它就发送一个拥塞 信号,这个信号使得冲突的时间足够长,让其他的节点都能 发现;
第八章 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8.4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计算机网络习题集》知识讲解

《计算机网络习题集》知识讲解

目录第 1 章绪论第 2 章基本概念第 3 章OSI 模型第 4 章信号第 5 章编码第 6 章数字数据传输:接口和调制解调器第7 章传输媒介第8 章复用第9 章错误检测与纠正第10 章数据链路控制第11 章数据链路协议第12 章局域网第13 章城域网第14 章交换:一个网络层功能第15 章综合业务数字网第16 章X.25第17 章帧中继第18 章ATM第19 章SONET/SDH第20 章网际互连和网络设备第21 章传输层第22 章OSI 高层第23 章TCP/IP第 1 章绪论1.3 习题一、填空题1.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传递和 ______________ 。

2.通常所说的“三网合一”的“三网”是指电信网、 _______________ 和计算机网二、选择题2.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资源共享,这里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硬件、软件和( )A. 大型机 B •通信系统 C .服务器 D•数据3.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 ) A .系统物理结构 B .系统高层软件 C .传输介质D.服务器类型4.网络协议中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什么控制信息,执行的动作和返回的应答的部分称为()A .语法部分B .语义部分C .定时关系 D.以上都不是5.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与( )A . 工作原理B .时序C .进程D .传输服务三、简答题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2.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有什么异同点?3. 什么是网络协议?它由哪几个要素组成?1.4 习题答案一、 填空题1. 资源共享2. 有线电视网二、 选择题1. C2. D3. B4. B5. B三、简答题1. (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 3)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4)分担负荷,提高效率( 5)提高可靠性 2. 共同点:一般的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 所以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基本相同 不同点:1.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 )组成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8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8章)

网络安全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密码, 网络安全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密码, 信息安全等技术, 信息安全等技术,其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和资源遭 受攻击的可能性.目前采用的安全措施有认证授权, 受攻击的可能性.目前采用的安全措施有认证授权,数据加 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 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 网络系统的安全特征有: 网络系统的安全特征有: 1)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保证网络不受干扰和中断. 保证网络不受干扰和中断. )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网络不受干扰和中断 2)软件和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的正常存储和传输. )软件和数据的完整性 保证数据的正常存储和传输. 保证数据的正常存储和传输 3)软件和数据的可用性 保证软件和数据被正常的应用. 保证软件和数据被正常的应用. )软件和数据的可用性-保证软件和数据被正常的应用 4)软件和数据的保密性 用密码技术对软件和数据加密. 用密码技术对软件和数据加密. )软件和数据的保密性-用密码技术对软件和数据加密 8.1.3 威胁网络安全的原因 1,网络自身的安全缺陷 , 它来自网络设计,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缺陷. 它来自网络设计,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缺陷.
8.5 数据加密 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可以防止攻击者对数据的窃取, 也可以检测出对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及滥用等行为. 数据加密的目的是确保通信双方传输的数据保密,不被 第三方获取.传统的数据加密模型如图8-26
防 火

防火墙人们将它作为企业内部网与Internet间的一道屏障, 既可以保护内部网不受外来的侵犯,又可控制内部网与Internet 网间的数据流通. 8.6.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在网络之间执行的是控制策略的系统,由硬件和软 件构成.它的连接结构图如图8-3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