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理想与信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人事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社会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爱国主义:指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热爱和报效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完整统一体系。
4 人生与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5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使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只想和人生追求。
6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7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额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8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9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1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1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12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爱情三大要素:性爱、理想、责任。
爱情法:为了规范恋爱行为,保障恋爱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恋爱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恋爱广泛、健康的发展,制定本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的基本内容: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民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2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国家的迫切需要3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变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修思考题一、人生的青春之问1、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我们应该正视审视自己人生目的、态度和价值,拥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从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1)①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么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②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③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①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②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③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④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⑤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
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
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
狼抚育过的女孩,其中大的年 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 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 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 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 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孤儿院 的主持人J.E.辛格在他所写的 《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
(2)共产主义运动的宗旨
•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
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 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
• “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 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 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 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 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列宁)
““心问 女世 人相 人间最传,情大此猎是的词杀何弱是了物 点元 一, 就好 只直 是问 大教 为赶 雁生 爱考 ,死 情途 另相 而中一许活偶只。着遇虽。”一逃”猎出-冰
•伟(大英的罗 元 把国人网好它哲物,问们学,悲感葬家没鸣于在)有不 此 汾培一肯 , 水根个去 遂 岸:是, 买 边“因后 下 ,一爱来 这 并切情两撞 堆真而只地起正死而石雁死头,。作
文淹学)奖金,他也由此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
•家 品 和等 久之有吕到 人一 丝《自 生,哥 》私就1拉 、9的会•《1布5欣幸没年勒悦获福有尼的得翁成 目灵诺》为 标魂贝、人 。》尔《生 (等奖格。的 罗。莱罗唯 曼其昂曼他一·波罗•主》 罗目兰要兰、标)的的《后小作皮,说品埃不作文尔 •笔(豪宋爽)质李朴纲,人诗物《形病象牛多》为:追“求正耕义田、千光亩明实而千奋勇箱,
• 至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上已知有30个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复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复习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梳理绪论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基本要素:法律知识,法律观念,用法、护法能力.关系:人生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A.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B.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解决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一,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方法第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第三,身体力行,切实践履.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1、理想信念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2、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3、理想信念的类型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2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3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4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4、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二节科学的理想信念5、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特点1现实性;2科学性;3崇高性.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要求: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8、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1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主义仍有其现实意义.3我们正处理在社会主初阶段,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最终将实现共产主义.9、在确立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10、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1、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是鼓舞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3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4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5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2抵御外来侵略,扞卫国家主权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4、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7、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6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8、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的含义民族自尊:一个民族坚决维护本民族荣誉和尊严的强烈情感.民族自信:一个民族对于自己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念.民族自强:一个民族在高度自尊、自信的基础上,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英雄气概和创造精神.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1、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决定这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3、人生目的的含义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4、人生态度的含义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5、人生境遇的含义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6、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就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7、价值观的含义是指人们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8、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9、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利用和改造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尤其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只有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索取自然与回报自然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互动的关系,形成人类以及人类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格局.10、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第一,平等原则.第二,诚信原则.第三,宽容原则.第四,互助原则.11、身心健康的标准表现在生理方面,要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生理功能状态良好,身体发育匀称,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表现在心理方面,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适应能力强,自我评价客观,善于与别人相处,能够较好的完成同龄人一般能够完成的活动,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第四章加强道德理论学习1、道德的含义,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我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的本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2、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3、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4、道德的发展规律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主要内容: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核心: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则:集体主义重点:诚实守信8、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活动的基本标准和方向.9、集体的含义,集体主义的含义集体是指由于共同利益而联合在一起的生命共同体或利益共同体.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1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要求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12、诚实守信的含义诚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信是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坚守诺言的品格.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守信是统一的.13、荣辱的含义、荣辱观的含义“荣”和“辱”是两个相对立的道德基本范畴.“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体现,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通俗地说,荣辱观就是怎样看待荣与辱,以做怎样的事为光荣,以做怎样的事为耻辱.1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含义、“八荣八耻”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不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第五章培养优良道德品质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点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结果的相关性.3、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4、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特点: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6、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简单地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是职业的基础,职业是劳动分工后的表达形式.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特点.7、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意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8、爱情、婚姻的含义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9、恋爱的道德要求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10、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11、个人品德的含义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12、个人品德的形成1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2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3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13、道德修养的含义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14、省察克制的含义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15、慎独的含义慎独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依法治国的概念法治即“法的统治”,它是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的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及其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共识性、指导行的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其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3、执法为民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必须做到便民利民.4、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5、法律思维所谓法律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意义:1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职要求和重要保障;2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依法治国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7、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2完善立法体制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8、加快法治政府建设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全面推进政务公开9、提高司法公信力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3推进严格司法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10、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精神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11、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12、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1坚持依法执政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4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1、法的概念及其作用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法的作用: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指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对人们行为模式的调整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五个方面的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指法所具有的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2、法律规范的概念、逻辑结构及其种类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逻辑结构:假定——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处理——法律规范中具体规定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内容的部分,是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制裁——法律规范中对于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也就是法律后果.法律规范的种类:授权性规范——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包括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复合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相互重合的法律规范,它既授予人们权利,同时也设定义务.3、法律关系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在人们之间形成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特征:首先,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次,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再次,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最后,法律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4、法律关系的构成1法律关系的主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的形成价值共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对于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大学生必须在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
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所体现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
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马克思关于道德起源的条件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1教学主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
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大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爱国主义包括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
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端正: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3.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4.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公义胜私欲;夙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后…;先义后利)(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①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新的学习理念表现在那些方面?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作用?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3、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团结统一;③爱好和平;④勤劳勇敢;⑤自强不息。
5、大学生应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③合理调控情绪;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6、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应坚持哪些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8、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
(2)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和积极内容。
(3)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一种是文化复古思潮,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注意科学辨析,自觉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4)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剔除其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糟粕,吸收其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今天有积极意义的精华。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建议学校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 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 源。
THANKS
感谢观看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 新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 品质、法治意识和法律素 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内容与结构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包括道德概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思想道德修养 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职业发 展、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具有重 要意义。
一个拥有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 人,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和信任,还能够为社会做出更 大的贡献。
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途径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通过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
识产权等。
遇到法律问题时,积极寻求 法律援助和咨询,寻求专业
法律人士的帮助。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主要内容回顾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探讨了道德观念、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等核心议题,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法律基础部分
介绍了国家法律体系、法律原则、法律权利与义务等基础知识,帮 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商法、刑法等。
每个法律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调整 对象和范围,共同构成完整的法
律体系。
法律的作用与价值
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 、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重要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2.论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答:①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②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既定人生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③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答:①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现实是理想的思想基础;②优秀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③正确对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做好实现理想的两种准备:准备成功和准备失败;④良好的心态(乐观主义精神)是实现理想的情感基础;⑤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⑥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
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统一的青年才能够在社会上大有作为,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⑦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⑧例如屠呦呦事件,我们只有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坚持艰苦奋斗,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且在实现个人理想过程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能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4.如何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答:①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存在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顺境和逆境是客观存在的;②顺境和逆境的关系:顺境和逆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③对待顺境与逆境的学问,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前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念与简答)
6.简述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答: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是因为:①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7.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答:竞争与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量的,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①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②处理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4.当代中国人为什么需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答:①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涌现过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但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值得尊奉和践行。②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人们只有自觉地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创造人生的价值,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③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人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能使人在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不仅获得物质上的利益,而且能够获得才智的锻炼,精神的提升。④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惟有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高度警惕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监督权和获取国家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
7、文化教育权 8、特定主体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体现内在结构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 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自 身内在统一而有多层次的结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 由法律规范、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 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
其次,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哪 部分统治阶级的意志。 第三,法律还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中的国 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阶级 的言论等形式中。 4、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法律的本质、内 容和发展方向。
法律是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 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 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 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运行的行为规范体系。
2、民商法 (1)民商法的涵义 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 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 (2)《民法通则》 (3)《合同法》、《物权法》、《农村土 地承包法》、
(4)《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 (5)《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 人独资企业法》、《商业银行法》、《证 券投资基金法》 (6)《证券法》、《海商法》、《票据 法》、《保险法》 (7)《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 法》、《计算机保护条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切实加强道德实践。
“道德者,行也。
”道德品质是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坐而论道,必须是起而践行。
因为实践不仅是个体思想品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思想品德修养的动力和目的,而且是检验思想品德修养成效的根本尺度。
所以,公民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要求,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而不能只作为口号停留在口头上、满足于文件的解读上。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的产物。
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对未来用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 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理想信念的特征:理想的特征:(1)时代性(2)阶级性(3)实践性(4)现实性(5)超越性和预见性信念的特征:(1)稳定性(2)多样性(3)亲和性理想信念的现实意义:(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人生是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
要使生活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即使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生的境遇复杂,也能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简答):①自主学习的理念②全面学习的理念③创新学习的理念④终身学习的理念2、确立成才目标(简答):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体现3、(选择)知性统一,脚踏实地。
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6、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7、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简答、选择):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的含义(简答):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理想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5、(选择)⑴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6、有关立志(简答、论述):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7、如何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简答、论述):①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点: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特点: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在困难的时候、在严酷的考验中得到体现法律适用的概念和特点:法律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
2)法律适用的特点: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法律适用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c)法律适用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具有先进性和统一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法律关系及其特征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它反映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它是统治阶级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关系。
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其次,法律关系体现意志关系。
再次,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最后,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含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维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以及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价值取向。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对新时期依法治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其次,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最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法律。
在道德标注与法律标注发生冲突的场合,在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抵触的情形下,最终应当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属于不同的范畴。
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本质是一致的,产生于同样的经济基础,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两者分属不同的范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互促进。
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充分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
推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又必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
道德调节方式的基本特征非强制性。
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
而政治和法律规范则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
(2)相对稳定性。
它的存在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3)范围的广泛性。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存在,道德具有几乎无所不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要广泛得多。
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e)遵纪守法。
f)文明上网。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2)社会主义德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3)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工作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现实意义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诚实守信、说话算数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一种道德责任,一种人格力量,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安身之本,为人之道,成事之基。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是否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关系到一生的前途和发展。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既要靠法律手段,更要靠道德力量,以诚信的道德觉悟维护市场秩序。
依靠道德力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能节省成本,符合市场经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诚实守信成为健康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和沟通的道德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大大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人生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方面内容。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
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最重要内容是热爱故土山河,集中表现是热爱人民,必然政治要求是热爱自己的国家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开发祖国河山,创造中华文明,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新时期爱国主义有五个基本特征:(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可持续发展观:要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索取自然与回报自然统一起来,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互动的关系,形成人类以及人类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格局。
当代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及其基本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集体主义还要求发扬融入集体合力的丰富个性和自觉创造精神,坚持集体主义既要坚决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倾向法律解释的概念和分类法律解释是由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由个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学理论对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术语及相关问题所作的说明。
根据解释主体不同和解释效力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正式解释、非正式解释两种。
我国的正式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三种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荣誉,树立荣辱意识,明荣辩耻,掌握科学内涵,趋荣避耻,贵在践行道德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条件: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诚实劳动,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办事公道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服务群众,尽力设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处处为他们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信赖;奉献社会,树立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的职业精神我国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统治者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我国法律体系由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组成,这些法律部门又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宪法和其他与宪法相关的法律;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刑法。
程序法主要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仲裁法》道德的社会作用和主要表现方面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表现:道德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道德能保护和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除了外在的客观环境、机遇外,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