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题本科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无病的人2.流行病学是【】A.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B.研究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C.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原因,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4.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5.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7.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研究方法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8.流行病学研究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9.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10.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1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12.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D.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13.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14.某地流感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中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837/3789=22.1%,这个率应是【】A.罹患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感染率15.1994年5月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83 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感染率16.某县有人口 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B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E、临床试验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E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D、原因不明的疾病E、一切疾病和健康4、流行病学研究应树立的观点有:EA、群体的观点B、预防为主的观点C、分析比较的观点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E、以上都是5、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危协程度:E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罹患率E、病死率6、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A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罹患率E、病死率7、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E、以上均不对8、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AA、虫媒传染病B、寄生虫病C、呼吸道传染病D、肠道传染病E、血液传染病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E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10、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C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1、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D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E、理论研究13、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BA.筛选 B.抽样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个案调查1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C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先分层再抽样15、某地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抽样调查时至少需调查人数为(设α=0.05 d=0.1P):AA.1600B.2000C.3600D.4000E.500016、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

第一章口《流行病学》复习题口一.单选题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

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多阶段抽样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A.混杂偏倚B.信息偏倚仁失访偏倚D.选择偏倚£.入院率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散发、流行和暴发8.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D.长期趋势、流行和暴发E.散发、暴发和长期趋势5.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造成的偏倚称为()A.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E.随机误差6.下列因素中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是()从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8.研究疾病的发病率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D.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该因素预期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7.英国医生的肺癌死亡率为80/10万,其中重度吸烟者为160/10 万,非吸烟者为8/10万。

请问重度吸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A.152B.90C.72D.20E.28.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为2.9-5.6kPa,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为1.9-3.5kPa,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升高到>3.5kPa,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灵敏度升高,特异度下降8.灵敏度下降,特异度升高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9.下列哪一项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指标()A.保护率B.有效率仁生存率D.治愈率E.病死率10.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A.attack rateB.mortality rateC.incidence rateD.prevalence rateE.infection rate11.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值95%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E.以上都不是12.下列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人将已知混杂因素进行配比称匹配过头B.历史性队列性研究是由果推因的研究C.随机误差可以避免D.病例对照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E.暴露是指曾经接触某研究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13.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包括()A.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B.判断患者的感染时间C.确定检疫期限D.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E.准确计算发病率14.Doll和Hill对英国35岁以上的开业医生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吸烟情况将其分成不吸烟和每日吸不同支数的几组,追踪4年5个月,收集死亡资料。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决定因素的科学,它通过观察和分析疾病模式来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和疾病预防。

以下是一套流行病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复习和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中,"发病率"是指:A. 某一特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B. 一定时期内某病的患病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C. 某一特定时间内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D. 一定时期内某病的康复人数与患病人数的比值答案:A2. 下列哪项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从已有的病例中收集数据B. 从健康人群开始跟踪,观察到结局发生C. 研究结束后收集数据D. 仅用于研究罕见疾病答案:B3. 流行病学中的"效应修饰"是指:A. 两个暴露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B.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C. 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差异D. 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模式答案:A二、填空题1. 描述疾病在时间上分布的流行病学术语是________,而在空间上的分布则是________。

答案:时间聚集;地理聚集2. 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患病率或发病率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

答案:率的标准化3.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为了减少选择偏差,应尽量使用________抽样。

答案:随机抽样三、简答题1. 请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它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病例组和未患病的对照组在某个时期内的暴露情况,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其优点包括成本较低、适合研究罕见疾病和历史暴露因素,以及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结果。

缺点则包括无法计算效应大小的精确值、难以避免回忆偏差和选择偏差,以及无法直接推断因果关系。

2. 描述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等。

流行病学复习题(附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附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A、临床症状期B、前驱期C、潜伏期D、恢复期E、传染期正确答案:E2.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A、罹患率B、发病率C、期间患病率D、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3.必需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A、之前后B、同时C、之后D、之初E、之前正确答案:E4.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A、该病的死亡专率B、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C、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D、某疾病的死亡结果E、每 100000 人的粗死亡率正确答案:B5.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C、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D、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E、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正确答案:E6.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心理因素B、物理因子C、病原微生物D、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E、化学因子正确答案:D7.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B、有典型症状的病人C、病原携带者D、无症状的健康人E、传染病患者正确答案:A8.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不研究疾病的预后B、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C、不涉及药物治疗D、研究疾病的病因学E、提供诊断依据正确答案:B9.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正确答案:D10.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D、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E、诊断标准的变化正确答案:B11.罹患率是指:A、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正确答案:D12.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指标有:A、发病率、出生率、病死率B、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C、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D、患病率、生存率、感染率E、死亡率、缓解率、流行率正确答案:C13.在联合诊断试验中,平行试验是指:A、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4.目前引起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是:A、大肠杆菌B、卡他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E、链球菌正确答案:A15.在队列研究中缺少随机化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更少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B、更像横断面研究C、研究实施花费的时间长D、更大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E、某因素导致暴露的可能性超过暴露本身产生疾病的可能性正确答案:B16.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结果 100 例乳腺癌患者中。

流行病学复习题目(1)

流行病学复习题目(1)

1.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B.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C.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D.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E.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3.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4.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国家、地区和城乡分布B.职业、家庭和环境分布C.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分布D.年龄、性病和种族分布E.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5.下列不属于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A.短期波动B.大流行C.流行D.暴发E.散发6.下列哪项不是观察性研究()A.横断面调查B.生态学研究C.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队列研究7.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E.统计学检验8.对慢性疾病进行现况调查,最适宜计算的指标为()A.罹患率B.患病率C.发病率D.感染率E.发病比9.现况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包括()A.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B.观察某疗法的远期疗效C.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D.描述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E.进行疾病监测,早期发现病人10.衡量人群中在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采用的指标为()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感染率E.发病比11.已知某省山区、丘陵、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的差异,现需制定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关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抽样方法最好采取()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机械抽样E.单纯随机抽样12.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况调查研究D临床试验研究 E现场干预试验13.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发病率B.能计算比值比C.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D.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E.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1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程度,应计算()A.RRB.RR-1C.ORD.OR-1E.P1-P015.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偏倚不包括()A.入院率偏倚B.回忆偏倚C.检出症候偏倚D.无应答偏倚E.错误分类偏倚16.试验研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发病率之比,为()A.有效率B.治愈率C.生存率D.保护率E.效果指数17.为研究老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拟进行抽样调查,下列哪一项不是抽样调查中决定样本含量的因素()A.预期现患率B.调查者的数量C.个体间的变异程度D.精确度E.把握度18.选定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究为()A.现况调查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E.理论性研究19.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观察人数未发病人数发病率(%)未服药组 180 130 27.78服药组 230 190 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20.某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则认为该病()A.大流行B.散发C.有季节性D.爆发E.流行21.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A.爆发B.大流行C.季节性升高D.周期性流行E.长期变异22.反应人群中某种疾病与某因素联系强度的指标()A.罹患率、续发率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抗体阳转率、保护率D.死亡率、患病率E.有效率、治愈率23.流行病学中与发病相关的常用指标除了发病率外,还包括()A.死亡率、病死率B.罹患率、患病率C.死亡率、续发率D.病死率、流行率E.死亡率、流行率24.描述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可选用的指标()A.罹患率、续发率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抗体阳转率、保护率D.死亡率、患病率E.有效率、治愈率25.对原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A.确定病因B.研究发病机制C.寻找病因的线索,提出病因假设D.因果推断E.验证病因26.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子C.化学因子D.心理因素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27.关于因果联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不存在因果联系B.联系的一致性好,说明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大C.先因后果是判断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D.联系的强度越大,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越大E.重复出现的次数越多,因果推断越有说服力28.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比B.某病的患病率C.某病的发病率D.某病的二代发病率E.某病的死亡率29.普查的目的不包括()A.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B.了解疾病的分布C.了解健康状况的分布D.非常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的研究E.研究人体身体指标的正常标准30.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患者时,应用最快的办法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在农村最迟不得超过()A.3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48小时3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E.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32.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谁接受疫苗和谁接受安慰剂C.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E.以上都不是33.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遗传咨询B.疾病筛检C.疾病康复D.健康促进E.疫苗接种34.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必备因素有()A.宿主,环境,病因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遗传因素E.病原体及机体35筛检的目的是()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C.验证病因D.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36.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特点的是()A.属于观察性研究B.人为施加干预措施C.由果及因D.根据是否暴露分组E.不需要特设对照组37.诊断试验中,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哪一项正确()A.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将会降低B.提高灵敏度,特异度不变C.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将会提高D.灵敏度与特异度没有关系E.以上都不对38.对原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A.确定病因B.研究发病机制C.寻找病因的线索,提出病因假设D.因果推断E.验证病因39.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哪一种随机抽样方法误差最小()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整群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40.病死率是指()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因某病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因某病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因某病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期末人口数之比41.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哪种方法不是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A.匹配B.标准化C.校正仪器D.分层分析E.遵守随机化原则42.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研究C.生态学研究D.队列研究E.实验流行病学研究43.哪一项不是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A.灵敏度B.特异度C.阳性似然比D.约登指数E.符合率44.哪项不是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A.属于前瞻性研究B.随机分组C.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D.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E.属于观察法45.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0.07‰。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一、A型多选题(每小题1分):1.流行病学是一门A.研究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的科学B.研究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保健措施的科学C.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和预防疾病及保健措施的科学D.研究人群中传染病传播规律及预防措施的科学E.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及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 疾病B. 病人C. 人群D. 无病人群E. 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3.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范围A. 传染病B. 寄生虫病C. 流行病D. 非传染病E. 各种疾病4.“分布”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A.一个经常变动的过程B.相对稳定的过程C.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D.一个不受社会和自然条件影响的过程E.一个受致病因子、人群特征影响的过程5.使用一种只能预防死亡、但不能使该病康复的新疗法,以下情况将会发生A.疾病患病率将会减少B.疾病患病率将会增加C.疾病发病率将会减少D.疾病发病率将会增加E.疾病发病率和患者率将会减少6.疾病三间分布是指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C.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D.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E.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7.某病发病率是指A.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例的频率B.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C.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D.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病病例的频率E.一定时期内所有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8.某病的死亡率是指A.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B.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C.在所有死亡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E.每十万人口中因某病死亡的频率9.某病的病死率是指A.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死于某病的频率B.某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C.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患者的频率D.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E.患某病的住院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10.某病的续发率是指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х100%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х100%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х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х100% E.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х100%11.很多呼吸道传染病都具有周期性流行的规律,其主要原因是A.易感者的积累B.病原体的变异C.人口流动D.发病率下降E.以上都不是12.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A.高血压患病率B.高血压罹患率C.高血压发病率D.高血压病死率E.家庭续发率13.调查地区乙肝感染情况,可用A.个案调查B.爆发调查C.抽样调查D.病例对照研究14.在进行率的标准化时,首先应该掌握A.总的发病率B.人群的生活习性C.环境因素D.以往的发病或死亡情况E.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15.表示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大体上可用A.爆发、流行、大流行、周期性B.散发、流行、时点流行、大流行C.流行、大流行、散发、季节性D.季节性、流行、爆发、长期趋势E.季节性、周期性、流行、时点流行16.疾病的流行是指A.发病率较低,但经常在某人群存在B.发病率大于10%C.疾病的发生,明显超过当地人群的一般发病水平D.疾病在短时间内发病率陡然上升,随即下降到以往发病水平E.爆发过程的延续17.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A.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B.移民对疾病的影响C.病原体D.宿主因素E.移民中疾病的流行18.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下列组合的哪一组A.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B.患者、家庭、社会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D.感受性、传播途径、传染源E.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19.某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系,下列哪种观点不正确A.患者中发现该因素者多于非患者B.暴露于该因素必须在发病前C.消除了该因素可减少患病危险D.在所有患者中均可发现该因素E.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呈剂量反应关系20.通过疾病的现况调查(时间范围较短),可以得到某病的A.发病率B.罹患率C.病死率D.出生率E.患病率21.计算某病的潜伏期可用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中位数+几何均数E.算术均数+几何均数22.在进行爆发调查时,首先应该A.采取防制措施B.构成初步假设C.确认爆发是否存在D.调查爆发三间分布E.核实诊断23.由于某地人群中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持续时间在一个潜伏期内,则该人群暴露于该致病因子是A.多次爆露B.单次爆露C.持续暴露D.连续传播E.所给资料不能判定24.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D.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E.相对危险度25.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A.患病率B.发病率C.死亡率D.保护率E.特异危险性26.传染期是指A.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B.病人的整个病程期C.病人的潜伏期加恢复期D.病人的临床症状期E.自接触传染源到完全康复的整个时期27.决定病人的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A.临床症状的轻重B.能否排出大量病原体C.活动范围的大小D.疾病的传染期E.疾病的潜伏期28.潜伏期是指A.病人受感染至发病的时间B.病人发病至恢复的时间C.病人受感染至发病极期的时间D.病人受感染至恢复的时间E.病人发病极期至恢复的时间29.传染源是指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30.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A.疫点B.疫区C.疫原地D.家庭E.社团31.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有A.3类23种B.2类23种C.2类24种D.3类35种E.3类37种33.下列哪种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A.肝炎B.流脑C.霍乱D.流感E.麻疹34.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35.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取决于疾病的A.传染期B.恢复期C.临床症状期D.潜伏期E.发病期36.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在城镇不超过A.4小时B.2小时C.8小时D.10小时E.12小时37.国际检疫传染病有A.鼠疫、斑疹伤寒、回归热B.霍乱、伤寒、疟疾C.流感、鼠疫、霍乱D.霍乱、鼠疫、黄热病E.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38.某单位会餐的100百人中,有30人因食某一被嗜盐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二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感染率E.相对危险度39.在共同媒介一次暴露造成的爆发中,下列条件中哪条对判断暴露日期无意义A.已知疾病的潜伏期B.流行曲线C.疾病发生的时间中位数D.疾病发生的时间分布E.疾病的临床经过和表现40.为了尽量发现病人,在制订诊断标准过程中,常常必须A.提高特异度B.提高灵敏度C.降低假阳性率D.提高假阴性率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相等模拟试题一一、A型多选题(每小题1分):1、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2、间接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A、爆发为主B、常呈散发C、与个人卫生习惯无关D、有明显的季节性E、以上都不是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4、在进行某种新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观察时,应选择何种观察人群A:免疫水平高的人群B:患病率高的人群C:发病率高的人群D:发病率低的人群E:流动性较大的人群5、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6、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观察到的病例数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C.无症状的病例D.观察人年数E.失访人数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实验研究中A.研究是前瞻性的B.根据患病与否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C.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大小相同D.根据可疑病因的暴露史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E.调查者决定谁暴露于干预措施,谁不暴露于干预措施8、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A.研究对象可能失访B.有时只能计算比值比,而不能直接测量RRC.可能更易估计随机误差D.一些疾病很罕见E.队列研究中更可能出现混杂偏倚9、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必须A.是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B.根据疾病发生前是否存在某暴露因素对人群分组,并随访观察二组人群中的结局的差异C.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D.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E.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口特征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行病学2、病因3、病例对照研究4、灵敏度5、OR三、简答题(5分)病因判断的标准有那些?模拟试题二一、A型多选题(每小题1分):1、对一组肠癌病人和一组按年龄、性别、种族配比的非癌组进行随防4年,观察其血压的改变,然后分析肠癌与今后高血压的可能联系。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项是描述流行病学的定义?答案:研究人群健康与疾病分布规律、疾病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的科学。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什么?答案:疾病与健康问题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3.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揭示人群在不同因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和传播的规律,为制定、实施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时、地、人群、效应四个基本原则。

5.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类型有哪些?答案: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交叉研究、横断面调查等。

6. 什么是发病率?答案:单位时间与人群数量相关的新发生病例数,通常以每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

7. 流行病学中使用的疾病负担指标有哪些?答案:死亡率、发病率、残疾率、生活质量调整年等。

8. 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答案:通过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病原因等进行调查收集数据,从而揭示疾病的流行规律与原因。

9. 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问卷调查、个案对照研究、聚集病例调查等。

10. 什么是流行病学预防学?答案:通过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寻求预防控制方法的科学。

11. 流行病学预防的基本策略有哪些?答案: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加强疾病监测、推广健康教育、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供预防服务等。

12. 什么是疫情?答案:指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新发、再发或流行的情况。

13.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为疾病控制、预防和公共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4. 请简要介绍一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

答案:COVID-19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短,传染力强,可在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中传播,且存在人群普遍易感性。

15. 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答案: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健康、职业健康、营养与健康等。

本文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流行病学的一些试题及答案,包括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基本原则、研究设计类型等内容。

流行病学复习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含答案)名词解释答案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

(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10、预调查:为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预先在一小范围内用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调查研究。

1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12、人群免疫性: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衡量,人群中有免疫力的人数多,则人群免疫性性高,反之则低;一般情况下,人群免疫性是以人群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百分比表示。

13、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

他着重研究疾病发生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作用的后果和控制的方法。

14、移民流行病学:它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和移民原居地人群三者地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并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流行病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1. 现场试验接受干预对象的基本单位AA. 个人B. 社区C. 人群D. 一个种族E. 一个民族2. "最古老、最普遍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AA. 面访B. 信访C. 电话访问D. 自填式问卷调查E.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3. 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组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组,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寻找对照组,这样选择的对照称谓CA. 内对照B. 总人口对照C. 外对照D. 多重对照E. 单重对照4. 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的是AA. 现场试验B. 社区试验C. 干预试验D. 临床试验E. 社区干预实验5. 利用数字表随机排列表,也可用抽签的方法的随机分组方法是:AA. 简单随机化B. 区组随机化C. 分层随机化D. 系统随机化E. 盲法随机化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DA. 合理膳食B. 适量运动C. 戒烟限酒D. 提倡病人自我管理E. 防止和减缓疾病的发展7. 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A. 临床试验B. 横断面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队列研究E. 现况研究8. 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CA. 现况调查B. 病例对照研究C. 生存分析D. 生态学研究E. 数理研究9. 死亡指标包括EA. 死亡率、发病率B. 发病率、患病率C. 感染率、患病率D. 患病率、生存率E. 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10. 母亲通过胎盘把疾病传给胎儿,此种主要传播形式应为:BA. 水平传播B. 垂直传播C. 连续性传播D. 接触传播E. 无传播11. 估计某病流行势态的指标是BA. 患病率B. 感染率C. 引入率D. 发病率E. 续发率12. 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EA. 临床经验B. 疾病自然史C. 前瞻性观察D. 回顾对比E. 临床试验13. 新出现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总称为AA. 新发传染病B. 传染病C. 总体传染病D. 流行疾病E. 流行性传染病14. 确定某因素与某疾病联系强度最好用CA. 总人群中发病率B. 患病率C. 相对危险度D. 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E. 总人群的死亡率15. 真正的普查是指CA. 对某个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 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 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D. 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E. 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16. 治愈率的计算公式AA. 治愈的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B. 缓解的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C. 复发的患者数/接受观察的患者人数D. 死于该病的患者数/接受观察的患者总数E.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7. 疫源地的正确概念是BA. 传染源活动范围的大小B.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达到的范围C. 传染源居住地区的大小D. 传染病的病原体排除与否E. 易感者聚集的地方18. 疾病的流行强度分为?DA. 散发B. 流行C. 爆发D. 散发、流行和爆发E. 散发和流行19. 下列哪项属于医院感染:CA.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B.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C.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D.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E.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0.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CA. 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 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 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 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E. 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21. 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DA. 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B. 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C. 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D. 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E. 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22. 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DA.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E. 致病因素与非致病因素23. 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DA.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24. 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CA. 之后B. 同时C. 之前D. 以上都有可能E. 最后25.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A. 串联使用B. 并联使用C. 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 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 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26. 只检测系统发现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的是AA. 敏感性B. 及时性C. 简便性D. 灵活性E. 代表性27.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哪个是正确的。

《流行病学》公卫检验本科练习题.doc

《流行病学》公卫检验本科练习题.doc

本科《流行病学》练习题院校: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一、单选题(60分)1.某病与某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P<0.05、OR=3,结论应是A、该因素是该病的病因B、该病与该因素联系强度不够大C、两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该病与该因素有联系E、两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A、实验室检查B、收集报告登记资料C、函访D、询问调查对象E、观察现场与外环境3.某集体单位在短期内发生一批症状相似的病人,病例数远远超过预期数量,并有共同传染来源,此为A、地方性B、大流行C、动物流行病D、爆发E、散发4.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A、理论研究B、描述C、分析D、实验研究E、现场观察与现场实验5.个例调查的最大缺点是A、不能计算患病率B、不能分析地区分布C、只调查传染病D、只调查病例而无对照E、调查工作量大而费时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性别、年龄、职业分布B、种族、民族、家庭分布C、地区、季节、城乡分布D、人间、时间、空间分布E、山区、人群、周期分布7.假设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是200/10万、不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是 10/10万,则吸烟者死于肺癌的相对危险度RR是A、190 B、10 C、20 D、190% E、190/10万8.据上题资料,吸烟者死于肺癌的特异危险度AR是A、190 B、10 C、20 D、190% E、190/10万9.反映疾病流行水平和强度常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B、发病率、续发率、病死率C、发病密度、感染率、引入率D、罹患率、患病率、病死率E、二代发病率、感染率、时点患病率10.根据下表中的罹患率,最可能的传播因素是哪种食物━━━━━━━━━━━━━━━━━━━━━━━━━━━食品种类暴露者罹患率(%)非暴露者罹患率(%)───────────────────────────饮料 89 92烙饼 76 68烧鸡 53 59果子冻 88 22烤土豆 49 63━━━━━━━━━━━━━━━━━━━━━━━━━━━A、饮料B、烙饼C、烧鸡D、果子冻E、烤土豆11.针对某病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隔离E、综合性措施12.一则广告声称:某厂生产的一种新药对"上感"有很高的疗效,因为用该药治疗1000例上感患者,其中900 例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这一结论是A、对的,因为治愈率很高B、不对,因为样本含量不足C、不对,没有进行率的标化D、不对,因为缺乏分母E、不对,因为缺乏对照组13.对某一筛检实验,如何提高其阳性预测值?A、增加筛检次数B、增加筛检人数C、筛检高危人群D、对筛检出的阳性者进行细心的诊断E、以上都不是14.疾病生态学认为病因的三大要素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物理因子-生物因子-化学因子C、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心理因素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致病因素E、致病因子-宿主-环境15.最典型的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是A、移民流行病学B、遗传流行病学C、环境流行病学D、药物流行病学E、临床流行病学16.流行病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A、传染病的防治B、非传染病的防治C、疾病的分布D、探索病因因素E、理论研究17.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疾病B、人群C、传染病D、健康E、异常生理18.目前疾病监测的主要对象是A、专题B、爆发C、传染病D、非传染病E、计划免疫19.疾病爆发时描绘发病曲线是用来A、确定爆发波及的范围B、确定传播方式C、估计某病的罹患率D、推测可能的暴入日期E、鉴别高危人群20.与疾病的发生最为密切的人群特征是A、性别B、年龄C、职业D、种族E、家族21.关于疾病的地区分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无论传染病或非传染病世界各地分布是均匀的B、疾病的城乡分布无差别C、疾病在一国的不同地区分布是一致的D、不同地理地貌的疾病分布相同E、以上都不对22.流行病学在现代医学中属于A、基础医学B、临床医学C、预防医学D、社会医学E、康复医学23.传染病隔离效果显著的是A、传染源为病人和病原携带者B、病人无传染作用C、传染源为受染动物D、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E、自然疫源性疾病24.一种最简便科学的抽样方法是A、抓揪法B、抽签法C、掷钱法D、徽章符号的利用E、随机数字表的应用。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诊断疾病B. 预防疾病C. 治疗疾病D. 描述疾病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A. 描述性研究B. 病例对照研究C. 队列研究D. 实验室研究答案:D3. 流行病学中的相对危险度(RR)是指:A. 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之差B. 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C. 暴露组的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死亡率之差D. 暴露组的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死亡率之比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流行病学研究的可靠性?A. 选择偏倚B. 信息偏倚C. 混杂因素D. 随机误差答案:A, B, C2. 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A. 患病率B. 死亡率C. 相对危险度D. 标准误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流行病学研究只能用于研究传染病。

()答案:错误2. 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可以观察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流行病学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

答案: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新发病例的数量与该人群总数的比例。

而患病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特定人群中患有某种疾病的人数与该人群总数的比例。

2.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疾病或健康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包括时间、地点、人群等方面的分布情况。

五、论述题1. 论述流行病学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

答案:流行病学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分布规律,评估健康风险因素,监测疾病趋势,以及评估预防措施和健康政策的效果。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预防疾病D. 描述疾病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A. 病例报告B. 病例系列C. 横断面研究D. 队列研究答案:D3. 相对危险度(RR)是指:A. 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B. 暴露组死亡率与非暴露组死亡率的比值C.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患病率之差D.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死亡率之差答案:A4. 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A. 选择偏倚B. 信息偏倚C. 混杂偏倚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5. 队列研究中,随访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疾病发生B. 确定暴露情况C. 确定疾病和暴露的先后顺序D. 确定疾病和暴露的关联强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流行病学中的“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_________的频率。

答案:新病例7.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混杂因素”是指那些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结果都有_________的因素。

答案:关联8. 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选择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作为比较的基准9. 流行病学中的“敏感性”是指诊断试验正确识别_________的能力。

答案:疾病10.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人群归因风险”是指由于_________而在人群中引起的额外风险。

答案:暴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简述流行病学中的“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PAR)的概念。

答案: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PAR)是指在人群中,由于特定暴露因素而产生的额外风险所占的比例。

它可以用来评估该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贡献程度。

12. 描述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区别。

答案: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研究,从健康人群开始,追踪一段时间,观察疾病发生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研究,从疾病发生后开始,比较病例和对照组的过去暴露情况。

队列研究可以确定疾病和暴露的先后顺序,而病例对照研究不能。

流行病学期末复习题

流行病学期末复习题

流行病学期末复习题2023年期末流行病学复习题及答案1.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社会心理因素B.化学因素C.生物因素D.遗传因素E.物理因素2.对慢性疾病进行现况调查,最适宜计算的指标为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感染率E.发病比3.下列各类疾病中,主要应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A.职业病B.冠心病C.糖尿病D.高血压E.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4.确定小学生身高、体重正常值属于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筛检D.诊断试验E.现况研究5.由果追因的研究属于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筛检D.诊断试验E.现况研究6.不属于筛检评价指标的是A.可靠性B.收获量和筛检费用C.正常值D.真实性E.预测值7.由因到果的研究属于A.诊断试验B.筛检C.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现况研究8.能够验证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普查B.抽查C.筛检D.病例对照研究E.队列研究9.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最好是A.住院病例B.新发病例C.死亡病例D.病所有病例E.门诊病例10.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11.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A.预防性消毒B.疫源地消毒C.随时消毒D.化学消毒E.终末消毒12.预防接种的目的A.提高人群易感性B.降低人群易感性C.提高人群非特异免疫水平D.降低人群非特异免疫水平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项不是我国计划免疫程序的疫苗A.卡介苗B.麻疹疫苗C.脊灰疫苗D.百白破联合制剂E.狂犬疫苗14.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特别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B.省钱、省人、省力A.可发现全部病例B.适宜于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C.工作易细致D.适宜于患病率极低的疾病E.可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16.传染源是指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E.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17.下列不属于水平传播方式的是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18.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城镇最多不超过A.4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10小时A.横断面研究B.实验研究C.队列研究D.临床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20.该研究中,放射性物质所致的相对危险度为A.1.0B.2.0C.3.0D.4.0E.5.021.在一所医院的200名吸烟男医生中,有50人自动戒烟,150人继续吸烟,研究者进行了20年的随访观察,以确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A.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描述性研究E.理论性研究A.医源性传播B.垂直传播C.水平传播D.接触传播E.间接传播22.输血后感染艾滋病,这是经A23.艾滋病的孕妇引起胎儿感染是经过BA.对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的接触者的措施B.消毒杀虫C.疾病监测D.三级预防E.预防接种、药物预防24.针对传染源的措施A25.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B26.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E27.按不同的职业观察人群的患病率,这是描述疾病的A.时间分布B.地区分布C.人群分布D.环境分布E.以上都不对2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年龄、性别、职业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时间、地区、人群分布E.以上都不对29.由“果”推“因”的流行病学调查是A.现况调查B.病例对照调查C.定群调查D.实验性调查E.现场调查30.属于描述性研究方法的流行病学调查是A.现况调查B.病例对照调查C.定群调查D.实验性调查E.现场调查31.医生研究了一种新疗法,该新疗法只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该病A.患病率减少B.发病率减少C.患病率和发病率减少D.发病率增加E.患病率增加3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病人B.非病人C.人群D.个体E.病原携带者33.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34.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早期发现病例B.检验病因C.了解疾病的分布D.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E.普及医学知识35.比值比主要应用于A.描述研究B.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36.在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开始选择的队列应为A.患病的病人B.不患病的暴露者C.暴露与不暴露于所研究的其中一种因素的人D.病的患者与非患者E.任意选择一个人群即可37.传染源是指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E.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A.对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的接触者的措施B.消毒杀虫C.疾病监测D.三级预防E.预防接种、药物预防38.针对传染源的措施A39.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B40.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EA.暴露率B.患病率C.发病率D.罹患率E.病死率41.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主要分析的频率指标A42.队列研究资料分析的频率指标C。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B. 群体C. 病原体D. 环境因素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病例报告答案:D3.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哪种研究设计?A. 横断面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生态学研究答案:C4. 以下哪个是流行病学中的相对风险(RR)?A. 病例组的发病率除以对照组的发病率B. 病例组的发病率除以病例组的人数C. 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病例组的发病率D. 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对照组的人数答案:A5. 流行病学中的归因风险(AR)是指:A.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差B. 暴露组的发病率C. 非暴露组的发病率D.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相对风险答案:A二、填空题6.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描述疾病分布,研究疾病原因,评价预防措施7. 队列研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前瞻性,长期性,观察性8. 流行病学中的敏感性是指_________,特异性是指_________。

答案:检测出真正病例的能力,检测出非病例的能力三、简答题9. 简述流行病学中疾病监测的重要性。

答案:疾病监测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及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10.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与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区别。

答案: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疾病的分布特征,如时间、地点和人群的分布情况,而不涉及疾病原因的探讨。

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则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疾病发生情况,探究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以期发现疾病与某些因素之间的关联。

四、论述题11. 论述流行病学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作用。

答案:流行病学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复习题(本科)

《流行病学》复习题(本科)

《流行病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2.病因3.病例对照研究4.灵敏度5.OR6.可靠性7.筛检8.类实验9.RR 10.队列研究11.发病率12.特异度13.临床试验14.描述性研究15.传染源16.疫源地17.盲法18.诊断试验19.偏倚20.病死率21.患病率22.干预实验23.归因危险度24.混杂25.计划免疫26.接触传播27.罹患率28.冷链29.金标准30.流行31.医院感染32.流行过程33.普查34.配比35.匹配36.求同法37.求异法38.潜伏期39.群体诊断40.失访偏倚41.散发42.似然比43.现况调查44.循证医学45.因果联系46.自身对照47.PAR 48.暴露时间49.符合率50.约登指数51.药物不良反应52.药物不良事件53.感染率54.续发率55.生存率56.PYLL 57.DALY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A. 只限于一个家庭B.只限于非病人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D.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E.只限于病人3. 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上均是4.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理论性研究E. 以上均是5. 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A. 因果推断B.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C.验证病因D.确定病因E.以上均不是6.以下关于描述性研究正确地是A. 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时间,地区,人群B.无需设立对照C.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系D.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E.以上均是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8.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9.罹患率可以表示为: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10.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 E 续发率11.某地流感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中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837/3789=22.1%,这个率应是A 罹患率B 患病率C 发病率D 续发率E 感染率12.在沿江农村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试验结果见表,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试验肝血吸虫病合计有无阳性117 53 170阴性 8 312 320合计 125 365 490A. 0.69B. 0.98C. 0.02D. 0.94E. 0.791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14.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15.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能消除:A 地区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B 性别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C 年龄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D 疾病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E 以上均不正确16.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流行病学》复习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及答案

1.随机选题自测已完成:0(174) 已用时间:0:07:00 / 剩余时间: 0:23:00 自测内容1.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______C____。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___C______。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3.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_____A____。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预后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____D____。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5.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C___。

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E.统计学检验6.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___E___。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____B______。

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8.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C____。

A.实验室方法B.临床诊治方法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E.统计学方法9. 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E____。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疾病的防制措施C.疾病病因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E.以上都对10. 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___E____。

A.病因的探索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E.补充临床观察之不足11. 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____B____。

流行病学复习必备习题集分章节版

流行病学复习必备习题集分章节版

S1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C ) A 研究对象是人群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D 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 2.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D ) A 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3.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 A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4.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B ) A 传染病B 疾病和健康状况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5.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 )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 )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7.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B )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B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二、填空题: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S2病因推断、单项选择题: 1. 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D )B 单因多果 D 多因多果 B )是必须的 B 联系的时间顺序 D 联系的可逆转性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 )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C )A 求同法B 差异法C 共变法D 同异并用法4. 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 推理运用的是(D )A 求同法B 差异法C 共变法D 同异并用法5. 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B )A 单因单果C 多因单果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A 联系的合理性 C 联系的恒定性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终止效应 6. 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D )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关联的强度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7. 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B )A 关联的特异性B 关联的时间顺序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8. 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A ) A 生物因素B 环境因素 C 化学因素D 物理因素9. 下列哪项不是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A 样本大小 C 联系的合理性 10.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C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B )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AB C D二、填空题:1. 目前流行病学中探讨病因所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因模型有生态学模型、疾病因素模型和病因网模型三类。

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习题集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D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E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C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B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9、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A. 疾病、伤害、健康B. 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D. 死亡,患病,伤残E. 以上均不对(三)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2.病因3.病例对照研究4.灵敏度5.OR6.可靠性7.筛检8.类实验9.RR 10.队列研究11.发病率12.特异度13.临床试验14.描述性研究15.传染源16.疫源地17.盲法18.诊断试验19.偏倚20.病死率21.患病率22.干预实验23.归因危险度24.混杂25.计划免疫26.接触传播27.罹患率28.冷链29.金标准30.流行31.医院感染32.流行过程33.普查34.配比35.匹配36.求同法37.求异法38.潜伏期39.群体诊断40.失访偏倚41.散发42.似然比43.现况调查44.循证医学45.因果联系46.自身对照47.PAR 48.暴露时间49.符合率50.约登指数51.药物不良反应52.药物不良事件53.感染率54.续发率55.生存率56.PYLL 57.DALY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A. 只限于一个家庭B.只限于非病人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D.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E.只限于病人3. 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上均是4.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理论性研究E. 以上均是5. 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A. 因果推断B.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C.验证病因D.确定病因E.以上均不是6.以下关于描述性研究正确地是A. 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时间,地区,人群B.无需设立对照C.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系D.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E.以上均是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8.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9.罹患率可以表示为: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10.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E 续发率11.某地流感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中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837/3789=22.1%,这个率应是A 罹患率B 患病率C 发病率D 续发率E 感染率12.在沿江农村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试验结果见表,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试验肝血吸虫病合计有无阳性117 53 170阴性 8 312 320合计 125 365 490A. 0.69B. 0.98C. 0.02D. 0.94E. 0.791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14.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15.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能消除:A 地区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B 性别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C 年龄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D 疾病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E 以上均不正确16.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A.感染率B. 续发率C. 引入率D. 超额死亡率 E. 累积死亡率17.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E. 大爆发18.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

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E. 大爆发19.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E. 大爆发20.某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迅速蔓延跨省、国家、洲界。

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E. 大爆发21.任何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A.病原携带者、病人、非病人B.遗传因素、营养因素、体育锻炼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D.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E. 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22.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型与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A. 轮状型是正确的,三角模型是错误的B. 轮状模型是科学的,三角模型是不科学的C. 三角模型不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D. 三角模型更强调环境的作用E. 轮状模型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23.队列研究属于:A.实验性研究B.理论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D.相关性研究E.分析性研究. 24.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A. 住院偏倚B. 转诊偏倚C. 回忆偏倚D. 混杂偏倚E. 失访偏倚25. 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死亡前开始研究,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踪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者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就分清人群队列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E.以上均不是26. 队列研究的最大的优点是:A.省钱、省力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D.容易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27.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 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A. 危险因素B. 保护因素C. 有害因素D. 无关因素E. 以上均不是28.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病因分值为90%,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A.暴露人群中发病或死亡90%归因于暴露因素B.暴露人群中发病或死亡10%归因于暴露因素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90倍D.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0倍E.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率差为90%29.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E.归因危险度为50%30.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0.07‰。

根据此资料,RR值为:A.0.94B.1.30C.0.07D.0.87E.18.5731.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0.07‰。

根据此资料,AR值为:A.0.36B.0.87C.0.29D.1.23E.1.3032.研究对象为未患某病而有或无暴露因素的人群,其研究是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研究D.普查E.以上都不是33.对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的是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研究D.普查E.以上都不是34.根据发病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的研究是: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研究D.普查E.以上都不是35.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的应用是为了:A.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B. 减少选择偏倚C. 减少信息偏倚D. 减少混杂偏倚E. 使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36.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评价疫苗效果时最好选用的指标A. 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保护率、效果指数E. 爆发率、流行率3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A.由于抽样而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B.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C.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的分类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E. 以上都不对38. 下列哪一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A.回忆偏倚B.测量偏倚C.报告偏倚D.无应答偏倚E.以上都不是39.流行病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重要区别在于A.以人群作为研究主体B.以个体作为研究主体C.以病人作为研究主体D.以健康人作为研究主体E.以上均不是40.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报告法D.随机法E.以上都不是4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时间、地区、种族B.时间、国家、年龄C.时间、地区、人群D.周期、地区、职业E.周期、地区、人群42.为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控制冠心病的效果,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A临床试验 B 回顾性队列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 E 横断面研究43.某一特定的筛选试验,当用于患病率较高的人群时,以下哪一叙述是正确的A 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B 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C 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D 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E 以上都不是44.下列疾病中,除何者外都存在慢性或健康病原携带者A 伤寒B 菌痢C 白喉D 乙型肝炎E 甲型肝炎45.下列哪种论述是错误的A 偏倚又称偏性,它是一种抽样误差B 联系又称关联,它是以群体为对象讲的,与相关不同C 约登指数越大,其真实性也越大D生态学研究是以群体为分析单位,是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E OR是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两个暴露比值比,而RR是两个概率的比值46.在四个人口普查区,随机抽取部分中年男性,检查冠心病,凡有该病者不作为研究对象,其余的人随机分配到体育锻炼组或对照组,前组执行全身锻炼计划,后者则否,两组每半年观察一次,比较两组间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别,该研究属于:A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B 病例-对照研究C 队列研究D 临床试验研究E 人群干预实验研究47.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 绝对危险度B 相对危险度C 特异度D 归因危险度E 人群归因危险度48.假定某一筛选计划检查了1000人,又假定某病的流行率为4%,而这种筛选试验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0%,根据这些资料,请回答被筛选出来阳性者是多少?A 228人B 392人C 72人D 192人E 768人49.在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A 性别B 遗传因素C 血型D 年龄E 民族85.以下哪个病不是自然疫源性疾病A 鼠疫B 血吸虫病C 森林脑炎D 兔热病E 蜱传回归热50.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A 控制选择偏倚B 控制混杂偏倚C 控制信息偏倚D 提高分析效率E 提高资料的利用率51.WHO 提出的EPI规定,1990年所有儿童都能得到的免役生物制品为:A 卡介苗、百日咳菌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B 百日咳菌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类毒素C 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D 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小儿麻痹糖丸E 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小儿麻痹糖丸、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52.下列哪项不属于队列研究的特点?A 属于观察法B 设立对照组C 是由因到果的研究D 能研究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E 能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53.有人对内燃机和蒸汽机车司机各100名进行调查,发现蒸汽机车司机慢性支气炎患病率显著高于内燃机车司机,这项调查属于A 病例-对照研究B 现状调查C 队列研究D 个例调查E 以上都不是54.在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宜选用的指标是A 时点患病率B 期间患病率C 罹患率D 感染率E 续发率55.出生队列效应指的是A 调查队列中某些人由于受到而改变其行为的趋向B 在一段时期内出生的各组人群(通常以间隔5-10年出生的人为一组)C 达到相同年龄时死亡率的差别D 队列分布中,每个出生队列的老年后,在其后的观察时间中表现出发病率或死亡率减低的趋向E 随访研究中,随着随访期延长,相对危险度有接近无效假设值(I)的趋向56.对接触者不需要医学观察的疾病是A 麻疹B 白喉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副霍乱三、填空题:1.ADR发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