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放管服”改革是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规范,营造更加公平竞争和活力充沛的市场环境。

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精准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放管服”改革的问题1. 放权不到位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放权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他们仍然保持着过去的管理模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依然较多,给企业和市场主体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2. 管理手段不当一些部门在放权的管理手段不当,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他们往往采取过于严苛的管理方式,给企业和市场主体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损失。

3. 服务不周到在“放管服”改革中,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仍然较弱,服务水平不高,给企业和市场主体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比较被动和敷衍了事。

二、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1. 加强权力下放的监督为了确保“放管服”改革的落地,需要加强对权力下放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权力行使的程序,确保权力下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在放权的需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强化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促使市场主体遵纪守法,切实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平和公正。

3. 提高服务水平4. 加强宣传教育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念,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改革,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5. 加强督导考核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督导考核,建立健全的改革考核机制,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推动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

6. 持续改革创新“放管服”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推动体制机制的优化,不断完善改革政策,促进改革的深入推进,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放管服”改革是一项重大工程,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放管服”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放管服”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放管服”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放管服」改革是指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行政审批、提高政府服务等措施,建立更加开放、便利、高效的市场环境,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

然而,尽管「放管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首先,放宽市场准入并非一刀切的办法。

在「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对市场准入的放宽过于迅速,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一些行业过度竞争,市场乱象频生。

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放宽市场准入的不够科学和周全。

因此,需要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制定合理的准入标准和程序,避免过度竞争和乱象的发生。

其次,简化行政审批需要进一步深化。

虽然「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部分行政审批环节仍然存在繁琐、耗时长、不透明等问题。

这是由于行政审批的性质和程序本身复杂,以及一些部门对权力的滥用和不规范操作。

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审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透明,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和公正性。

再者,政府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尽管「放管服」改革提出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要求,但实际情况下,政府服务水平的提升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政府服务窗口的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不足,导致办事群众的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政府服务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导致办事流程繁琐,时间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加大对政府服务窗口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同时,还需加大对政府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政府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放管服」改革中还需要注意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级政府的权力也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发生。

一方面,需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还需加强对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形成权力对于社会的负责和责任感,推动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最新整理放管服改革调研报告范文.docx

最新整理放管服改革调研报告范文.docx

最新整理放管服改革调研报告范文放管服改革调研报告范文一:上半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定远县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明确目标、强力推进。

现将上半年调研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推进情况一是抓好取消审批事项的有效衔接。

根据“四个一律”和“两个全程”的要求,全面衔接国务院和省政府下放、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权力事项,印发定政〔〕18号文件,落实国务院第一批决定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

涉及省级33项(含省与市县共有事项7项),省级有对应项目的7项全部取消;涉及县级34项(含省与市县共有事项7项),我县对应的33项事项全部取消。

同时对项目取消所涉及的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是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58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一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皖政〔〕135号)文件精神,县审改办要求各涉及部门对照上述文件认真梳理,分别征求法制办、主管部门意见后,进行了清理规范,将清理规范后的20项县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以县政府文件予以公布。

三是做好县、乡两级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的调整。

根据省市编办要求,对机构改革和上级部门权力事项调整以及法律法规修改,涉及的权力和责任清单进行梳理调整。

做好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的规范和提升。

县政协调研组到县审改办调研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先后深入县交通局、规建局、国土房产局查看了三个部门行政审批改革开展情况,听取了三个部门领导工作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

调研组对我县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审改办按照调研组的要求,积极协调做好改进。

四是研究定远县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为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强化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依据《关于安徽省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市《关于贯彻(安徽省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定远实际,拟定了县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调研报告: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调研报告根据国务院研究室通知要求和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我们组织召开了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基层企业代表3个座谈会,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和深入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调研总报告和3个座谈会观点综述。

具体报告如下:一、全省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及评价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了更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和法治规范的政务环境,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效率明显提升,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行政审批大幅削减。

在及时衔接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中介服务等事项的同时,持续加大省内简政放权力度,非行政许可这一审批类别在2015年彻底取消,目前省级实施的审批事项由2012年1495项减少为442项、削减率为70.4%。

2016年,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任务,实施精准放权,省级先后2次对权力清单“瘦身”,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122项。

2.投资审批更加高效。

通过实行项目网上并联审批、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清理规范报建手续等改革举措,审批效率明显提高,省级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至10个、备案事项由20个工作日减至5个、政府内部审批由30个工作日减至15个。

同时,围绕加快项目建设、促进民间投资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增加合理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

3.商事改革成效明显。

工商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从“三证合一”拓展到“多证合一”,实现“一照一码”,电子营业执照、简易注销等改革加快推进,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226项减少到34项。

改革以来,企业登记由原来到7个部门办理变为到工商一个窗口办理,申请材料由30项减少到10项,审批时间由20余天缩短到2-3个工作日内,85%以上当天即可办结。

目前平均每天新登记2801户,相比改革前的1044户,增加1.68倍。

到2017年3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13.22万户,比改革前增长83.61%。

优化县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优化县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优化县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优化县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还在苦苦寻找优化县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写作格式吗?当前向大家推荐分享多篇《优化县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怎么写,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起浏览吧,同时,你可在本网搜索更多与《优化县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相关的范例。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放管服改革是中国政府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放管服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实现精准改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放管服改革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改革政策实施不到位在放管服改革中,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多个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改革的初衷无法真正达到,影响改革效果。

2.监管不到位在放管服改革中,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目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

因为监管不到位,一些企业为了谋取私利,往往违规操作,这就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

3.政府服务不到位放管服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服务效能并没有得到提高。

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导致政府服务的滞后与效率低下。

二、对策分析1.强化政策的需求性和针对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使政策更贴合民生,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政策也应该更具针对性,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2.强化监管力度放管服改革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对监管力度不够的地方,应该进行加强。

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做到有令必行,有行必果。

政府服务效能的提高离不开政府机制的改善。

政府各部门应该加强协调,打破部门之间的利益隔阂,推动政府服务机制的优化,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升工作效率。

4.提高公众参与的透明度在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提高公众参与的透明度。

公众应该对政府的改革政策有更多的了解,也应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监督中来。

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政府与企业以及公众的互动和共赢。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放管服改革需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政府应该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放管服 调研报告

放管服 调研报告

放管服调研报告《放管服》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改革举措,旨在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为了解《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与意义、实施情况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放管服》改革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背景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化、复杂化的市场主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减少政府过多干预:过去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过多插手,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平竞争受阻等问题,需要通过《放管服》改革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3.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过去政府的审批过程繁琐、时间长、效率低下,通过《放管服》改革可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二、实施情况分析《放管服》改革自提出以来,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推进改革,例如简化审批流程、取消无效证照、优化营商环境等。

调研发现,《放管服》改革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备案制,大大简化了企业的审批程序。

2. 简化营商环境:各级政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态度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3.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行网上办事,提高办事效率,便利了市民和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尽管《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行政权力下放不够: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依附经济的问题,行政权力下放不够,导致一些企业仍面临过多政府干预的问题。

2. 宣传不够到位:一些企业和市民对《放管服》改革的内容和政策不够了解,需要政府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知晓度。

3. 依法行政不够到位:虽然政府推行了一些简化程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依然存在不依法行政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意识。

放管服改革工作总结

放管服改革工作总结

放管服改革工作总结放管服工作总结放管服工作总结放管服是中国近年来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市场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

该项的核心思想是放权、简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政府效能,以达成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对放管服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和评价。

首先,放管服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来减轻企业负担。

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政府引入了多项措施,如取消一些行政许可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企业需要与政府沟通的环节,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其次,放管服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过去,一些行政部门在市场经济中扮演过大的角色,干预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

而放管服引入的“放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给市场经济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

政府鼓励创新创业,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这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向更加成熟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此外,放管服还促进了政府效能的提升。

过去,一些行政部门由于职能冗余、工作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政府效率低下。

而放管服通过精简政府职能、优化工作流程等方式,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也得到了加强,协同作战的效果更加显著。

总体而言,放管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市场经济和提高政府效能,放管服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然而,放管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地方政府对措施的落实不到位、部分行政审批流程的进展较慢等。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深化、加强监管和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确保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放管服是一项重大的举措,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市场经济和提高政府效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尽管还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应保持的决心和勇气,进一步深化,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近期的调研,我们针对“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撰写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总体情况自2013年国务院提出“放管服”改革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不断推进改革工作。

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深化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放权方面在放权方面,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减少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审批权,推进了权力下放。

其中,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另外,推行了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简化了企业开办手续,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各地也积极探索创新,推行“一站式”服务,提供便捷的企业服务平台。

三、优化服务方面在优化服务方面,各级政府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提高了行政服务的透明度。

政府部门建立了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了网上办事服务,方便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

同时,加大了监督和执法的力度,减少了不合理的干预和干预成本,为企业的正常经营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环境。

四、深化改革方面在深化改革方面,各地积极推进营商环境的改善,建设了更加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

推行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了企业的准入条件,减少了不必要的限制。

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增加了执法力量,加强了执法监管,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各地对于放权的执行情况不够均衡,有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障碍。

其次,一些地方在优化服务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在线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

最后,一些地方在深化改革方面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市场监管领域需要更加严格规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对“放管服”改革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力。

二是加大对优化服务和深化改革工作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地和执行。

三是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各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中取长补短。

放管服改革调研报告

放管服改革调研报告

放管服改革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政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推出了“放管服改革”政策。

本文将围绕这一政策的调研报告进行阐述。

第一步,政策的背景在调研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放管服改革是为了避免政府过度介入和干预市场,使市场能够更加公平公正、稳定有序地发展。

同时,政府也需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步,政策的实施情况针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90%的人认为政府服务有了极大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办事更便捷、更快速,政策更加科学、准确、公正,涉企业务实施更加规范、简明,让企业办事更加顺畅。

同时,在政策实施中,放宽设立企业、降低税费负担、缩短审批时间、监管更加规范等一系列措施都得到了积极的应对和认可。

这表明政策的实施是成功的,人们对于它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第三步,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政策实施中,还是存在一些缺陷。

比如,办事窗口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政策宣传不够及时、有效,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缺乏反馈机制、效果不佳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政府的注意,及时做出改善。

第四步,政策的未来发展从整个政策的发展来看,放管服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府需要在政策实施上更加细致,不断完善政策,以满足更多人民的需求。

同时,应该加强政策的宣传,提高公众对于政策的理解和认知,为政策的推进提供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放管服改革”是政府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推出的政策。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

当然,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也是政府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将会让政策发挥出更大的效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对xx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调研报告(思考与对策)

对xx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调研报告(思考与对策)

对xx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调研报告(思考与对策)“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抓手,是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xx深入贯彻落实xx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xx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中,也面临不少挑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诸多难题。

本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对xx推进“放管服”改革存在的挑战、难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一、xx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进展与成效(一)简政放权——精简质量行政许可一是精简和下放行政权力。

xxxx年,xx质监督局一次精简行政权力xxx项,将行政权力由xxx项减少到xxx项,xxxx年,再次向xx提出取消下放权力xx项;落实清单管理制度,梳理内部权力xx 项,对xx项行政权力进行细化规范。

同时,加强对已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事项的承接工作,制定承接方案,明确完成时间、工作要求和权限责任,加强与承接单位的协调沟通,确保下放后真正做到接得住、落实好。

二是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使用范围和流程。

落实换证企业免于实地核查、免于发证检验,取消环保、土地、安全生产等生产许可前置条件新政。

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放”和“减”。

“放”就是尽可能下放到盟市质量管理部门部分许可事项的受理、办理环节。

“减”就是按照要求,最大幅度减少企业办事、跑路成本,部分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办理可实现“零跑路”,企业不出门就能拿到生产许可证。

监督处紧盯各环节办理时限,及时督促办事人员抓紧网上流传速度。

三是全系统各单位加大降税减负力度。

xxxx年,取消设备监理单位资格评审和培训收费,停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和计量收费。

标准化院对全区企业,免除两种产品的服务性检测费。

建材院对经营困难企业减免部分检验服务费。

纤检局xxxx年无偿为xxx个优质绒山羊品种xxxxx个样品提供细度检测服务。

放管服工作总结

放管服工作总结

放管服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放管服工作不可忽视。

放管服是指放权、减少监管和优化服务的综合改革举措,旨在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

本文将对我国的放管服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一、放权放权是放管服工作的核心要义之一。

过去,我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介入过多,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市场活力不足。

为此,我国开始逐步推进放权改革,通过取消一些行政许可、审批和认证等事项,让市场主体有更大的自主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有效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放权不仅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也提高了政府的效能,释放了创新的力量。

二、减少监管减少监管是放管服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中,政府往往对企业进行过度监管,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减少了政府监管事项。

政府只需对关键领域进行监管,对其他领域放手让其自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这种减少监管的做法,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政府干预,使市场在更好的环境下运行。

三、优化服务优化服务是放管服工作的最终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放权减少监管,更要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以往,政府在行政服务方面存在繁琐、低效的问题,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

为此,我国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整合和优化行政审批事项,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同时,还推行了“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通过线上渠道享受便捷的行政服务。

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提升了政府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四、改革成效放管服工作的改革成效显著。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企业开办时间从过去的30多天缩短到现在的几天,办理信用卡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完成,企业年报只需填写一次,并实现自动归集。

这些数据体现了放管服工作对于提高效能、优化服务的积极影响。

此外,放管服工作还大力推进了创新创业,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放管服”改革是指将放权放活市场主体、管好市场秩序和服务好企业和群众这三大任务有机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真正使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真正使全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配置和更有效利用的改革,是一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放管服改革,是以减税降费为核心的改革政策,旨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业创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放管服改革的问题(一)权力过于集中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行政审批权力过于集中,各项审批事项繁琐复杂,导致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市场活力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审批程序繁杂行政审批程序繁杂,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种种困难,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监管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监管手段不够灵活,监管效果不明显,导致了一些企业规避监管,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有些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质量差,给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带来了许多不便,影响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一)建立权责一体的审批机制要建立权责一体的审批机制,明确审批权限和责任,规范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简化审批手续,推动行政审批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二)创新监管方式要推进监管手段的创新,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监管水平。

(三)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把服务企业和群众放在首位,建立便民利企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更高效。

(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行政审批部门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审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倒逼审批部门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水平。

三、结语放管服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精心规划和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

“放管服”改革的问题及实现精准改革的对策分析“放管服”改革是指减少政府审批事项、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的一项重要改革。

当前“放管服”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实现精准改革。

当前“放管服”改革中存在审批事项减少不彻底的问题。

虽然已经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但仍有一些行政审批事项没有完全取消或者由一些部门自行设定的审批事项代替。

需要进一步完善审批事项清单,将不符合市场经济需求和规律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确保“放管服”改革的全面深入。

行政程序简化还不够全面,还存在一些繁琐的程序和文件要求。

这给企业和个人办事带来了不便,降低了政府服务的效能。

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行政程序简化的全面实施。

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府服务的一站式、一网通办,从根本上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放管服”改革中的服务意识和水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处理问题不够及时,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困扰。

应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素质。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政府服务真正成为企业和个人的好帮手。

“放管服”改革中的监管缺失问题也需要解决。

一些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监管的空白形成,导致一些违法行为的出现。

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实现精准改革,需要解决“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要完善审批事项清单,确保行政审批事项的彻底取消;要加强行政程序的全面简化,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要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维护市场秩序。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放管服 调研报告

放管服 调研报告

放管服调研报告《放管服》调研报告一、引言《放管服》是指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放宽市场准入、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服务、简化行政审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总称。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报告对该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二、减少市场准入限制《放管服》改革推动了市场准入的放宽,对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以企业为例,去年新设立企业登记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720万户,这得益于取消或简化了大量的行政审批环节。

此外,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鼓励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优化政府服务为了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放管服》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推行“一网通办”,实现了办事事项基本上网上办、不见面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便利程度。

同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优化了政府与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合作关系。

此外,清理规范了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缩短了审批时间,降低了审批成本,提升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四、简化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还着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动行政审批的便民化。

通过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规范审批标准等方式,有效地减少了行政审批的繁琐程度,让企业和群众更加便捷地进行经济活动。

此外,改革还引入了“先照后证”制度,即先有经营条件形成后再取得许可证,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五、问题与展望尽管《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落实上存在观念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改革措施实施落后。

其次,一些优化服务的改革举措还未能真正得到群众和企业的普遍认可和满意。

未来,《放管服》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配合,以及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六、结论《放管服》改革在减少市场准入限制、优化政府服务、简化行政审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仍需解决一系列问题,加强改革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的水平。

放管服改革述职报告

放管服改革述职报告

放管服改革述职报告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部门的XX,特此向您汇报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国放管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按照中央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放权:我们积极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推行政府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

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主动落实中央各项授权,全面压减非行政许可事项。

通过全面梳理和清理,共计取消了XX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了XX项行政许可事项,给市场主体创造了更加便利的发展环境。

此外,我们还主动创新工作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以及“一表一网”政务服务平台等,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能。

二、管制:为了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我部门积极构建和健全了监管体系,着力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

我们通过推行“互联网+监管”等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加强监管协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增强了监管效果。

我们制定并实施了XX行业标准,规范了市场秩序,遏制了不正当行为。

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了市场主体的知识普及,提高了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服务:我们始终将服务市场主体作为核心任务,加强了政府服务意识和能力。

我们深入调研,了解市场主体实际需求,积极开展“走访问需、解难题”活动,解决了大量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

我们积极提升了服务水平,加强了服务质量管理,建立了服务评价机制。

通过改进工作流程,简化服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能,广泛获得了市场主体的好评。

同时,我们加大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力度,积极推动社会责任实践,提升了政府形象。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贯彻中央精神,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放权、管制和服务三项工作,力争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我们将借鉴优秀经验,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放管服 调研报告

放管服 调研报告

放管服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放管服
一、背景简介
"放管服"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推行的一项改革举措,旨在简化行
政审批、优化服务环境,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推动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提高行政效能。

该改革举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放管服改革的进展情况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
1.文献调研:对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报告以及媒体报道进行梳
理和分析。

2.访谈调研: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放管服改革的看法和评价。

三、调研结果
1.政策创新:放管服改革在各地政府部门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
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政府加大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力度,许多繁琐的审批程序被取消或简化,行政审批时间明显缩短。

2.市场活力释放:放管服改革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企业创业和经营更加便利,市场主体活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一些行业、领域内的创新和竞争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3.社会满意度提升:通过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高政府
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意识,使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社会满意度逐步提升。

四、调研结论
放管服改革是中国政府在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增强社会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总的来说,该项改革举措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放管服 调研报告

放管服 调研报告

放管服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内容:一、引言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市场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普遍倡导放管服改革,旨在减少市场的行政干预,优化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本报告通过对放管服改革的调研,分析其影响和成效。

二、放管服改革的目的和意义1. 放:减少行政许可事项,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市场活跃度。

2. 管: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3. 服:改善政府服务态度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

三、国内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情况1. 放:取消或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

2. 管: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打击市场乱象。

3. 服:优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放管服改革的成效评估1. 经济效益: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成本,推动了创新创业,提升了市场活力。

2. 社会效益:提高了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了公众获得感。

3. 政府效益:减轻了政府的管理负担,优化了政府职能,提高了效能。

五、放管服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行业监管乏力,市场乱象难以遏制。

2. 服务一体化水平不高,跨部门协作不够。

3. 市场准入条件仍过于严格,对创新创业构成限制。

六、放管服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1. 促进行业监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监管水平和效能。

2. 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跨部门协同。

3.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七、总结放管服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共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管服改革研究述评作者:聂勇钢李彦娅来源:《党政论坛》2019年第05期[摘要]学界对放管服改革的形成背景、思想内涵、现实价值、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着重从放管服改革的形成背景、思想内涵、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路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的相关评析。

由于放管服改革还处于行进中,相关理论研究还不成熟,本文认为关于这一主题研究要注重丰富研究内容、运用多样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以期更好地为放管服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从而助推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文献述评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

2016 年,这一表述变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①,即“放管服”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②。

这就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放管服改革”日益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该主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我们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条件为主题含有“放管服”的文献,文献期刊类别为“中文核心”和“CSSCI”。

从收集的102篇文献中试图梳理出关于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期从中得到启发,为我们以后的实证研究或者实务操作做好铺垫。

整体来看,我国学界有关“放管服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成背景、主要内涵、存在问题、改进路径四个方面。

学界普遍认为,放管服改革的提出有着特定的背景。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制度保障等方面,对放管服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了研究。

首先,放管服改革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

翟云提出以整体性动态治理理论反思和建构新型政务服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逻辑框架,可以使整体性治理理论体系的制度化策略更加完备,使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适应和创新能力更强、治理效果更加显著。

整体性治理提倡治理层级的扁平化,注重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作,破除“碎片化”和打破部门分割,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③高小平、陈新明把鲁梅尔特提出的“战略—结构—绩效”④范式作为放管服改革理论的分析框架,按照战略定位、结构变革、绩效改进三位一体依次推进的逻辑使各个改革要素相互联通、相互促进以进一步提升改革的有效性。

⑤秦佳巍认为“放管服”改革充分运用了治理理论的思维,放权意味着治理主体日益变得多元化;这借鉴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用企业家精神来重塑政府,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重产出而不是投入、重妥善授权而不是事必躬亲,重参与协作而非层级节制;借鉴了新公共服务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对于行政官员而言,公民不仅是追逐私利的个体,还是公共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公民的公共权利应该是首位的,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⑥其次,放管服改革的形成有着鲜明的实践基础。

潘小娟从比较行政的角度认为,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近些年许多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各国行政审批改革的重点在于“减”,即削减审批权限,放松規制,在此基础上,在“管”和“服”上下功夫。

⑦李军鹏把政府机构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实践基础,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需要,我国先后在1982 年、1988 年、1993 年、1998 年、2003 年、2008年和2013 年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促进了政府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⑧张新宁、杨承训则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的历史变迁作为大背景,提到改革开放前后在政府调节上实现了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转变、从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市场调节上经历了限制甚至取消市场的作用、市场调节为辅、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等阶段。

⑨安宇宏则从政府职能的视角提出从简政放权到放管结合,再到“放管服”三管齐下,是政府改革走向成熟和体系化的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

⑩最后,放管服改革的形成有着坚实的价值支撑。

吴江指出从“放管”逐步向“放管服转效”方向改变可以明显地看到我国政府部门在重责任、重民生、重发展等方面的努力,在培养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方面的进步,以及在构建完善的党政监督系统、实现政府服务人民方面的探索,为人民服务,便民利民为放管服改革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价值支撑。

王丛虎、门钰璐也提到“放管服”改革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原则和要求,也是新一届政府确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政府要构建“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导下,把服务作为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核心价值的一种政府模式,放管服改革思想的形成有赖于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强力支撑。

放管服改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可知,学者们虽然对放管服改革主要内容的表述略有差异,但在其核心观点上达成了基本共识,普遍认为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高电玻认为“放”即中央下放行政权力,清理职能部门之间相互交叉重叠,甚至矛盾的行政权;“管”即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职能,创新监管理念,改革行政监管体制;“服”即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行政干预及各项行政审批制度,激发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不断创新优化服务。

张新宁、杨承训则站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上,提出简政放权是要“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放管结合是“既要‘有效的市场’,又要‘有为的政府’”;优化服务,就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王彦智认为简政放权(放)是前提,各级政府给市场、社会放权是改革的源泉;放权后的有效监管(管)是关键,能使政府走出过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循环之中;各级政府向市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服),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毛寿龙、刘茜认为“放”是中央政府也就是国务院及其各个部门下放行政审批权,“管”是政府部门公共管理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服”指的是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决定市场的事,减少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企业和企业家市场运行的行政秩序成本。

邵景均也认为放管服改革思想的科学要义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效能。

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放管服改革的基本前提、关键所在、最终目标。

在国内多数学者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对放管服改革的基本内涵进行解读的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尝试着从其他角度探讨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内容。

比如,王湘军从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定位出发,提出“放”的核心是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和相互关系;“管”的旨向是推进市场监管转型和社会治理变革;“服”的目的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国外学者卡拉克也认为因市场、政府和社会都会存在失灵现象,这表明在地方治理结构中仅有市场,仅有政府,或仅有社会组织都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将政府、市场及社会等主体联合起来,在协商基础上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

放管服改革内涵也就是强调政府、市场及社会协调联动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市场和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再如张定安及其他学者从政府存在的问题出发,认为“放管服”改革“放”的难点是政府如何补缺位、纠错位、控越位,“管”的核心是政府管理转型,建设现代政府,“服”的核心是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放管服改革经过近年来各级政府的推进和落实,也出现了阻碍改革的因素,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一是放管服改革中宏观框架设计不合理。

对“放管服”改革进程研究,张定安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改革进程中附加功能“太多”。

其次,改革政策供给“太快”。

再次,现实情况“太乱”。

通过对“放管服”改革推进机制的再认识,他提出存在谋划不系统、部门不协同、改革不深入、政策不落地等问题。

也有学者提出“放管服”改革仍然存在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等问题,如该“放”的还没完全“放”,该“管”的还没完全“管”好,如何“服”也有待系统化。

各级政府顶层设计如果出现差错,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阻滞改革的现象。

二是放管服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解安、杨峰认为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没到位,特别是市场准入中的各种许可限制仍较多,市场开放度不够高。

有效监管亟待加强,特别是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少盲区,监管职责不明确导致部门间扯皮,地区间监管政策不一,监管和执法过程不透明。

政务服务存在弱项,个别政府部门办事手续繁琐、流程复杂,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的现象;基层政府承接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需要提高,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李明征也提出“放管服”的推进效果仍然“打了折扣”,存在“短板”:上级向下级层层放权,基层有些接不住;有的明放暗不放,在数字上做文章;市场和社会对简政放权的获得感不强;简政放权统筹推进的协同性不够;放权与监管不同步,放权后的监管不力;机构改革不同步,“下合上不合”。

三是放管服改革中政府部门观念提升不跟进。

汪玉凯通过对放管服改革的难点调查,发现一是不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不是真正的能力问题,而是观念等问题;二是简政放权仍然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这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校正的需要;三是不作为现象出现不能简单归咎于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问题。

毛寿龙、刘茜也根据调研和观察,提出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有些政府和部门在执行“放管服”改革时,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有形式上变化,但没有实质性变化。

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官员依旧没有改变观念,权力的意识强过服务的意识。

其二,“放管结合”演变成“加严监管”。

个人办理一些较复杂、非常规、政府加强管制的业务时,仍然需要依靠传统人脉资源去协调政府关系。

个人如此,企业就更难了。

为了生存有的企业甚至不得不做一些违规的事情。

四是放管服改革中政府政务信息共享不全面。

对于当前我国政务大数据共享,邓念国指出其发展面临体制壁垒、管理壁垒、法律制度壁垒、技术壁垒和心理壁垒等阻碍因素。

一是体制壁垒,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体制,政府信息资源在开发上缺乏统一规划,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呈现明显的“部门化”格局,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

二是管理壁垒,在政务信息日常管理中,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往往自成体系,政府掌握的数据大都处于割裂状态,部门林立造成巨大的“数据烟囱”。

三是法律制度壁垒,政务大数据的开发、整合和管理过程中常常会涉及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和保密性等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仍然缺位。

四是技术壁垒。

政务大数据共享的技术壁垒主要有标准不一、平台叠加、接口不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