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伤寒金镜录(图)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元杜本 原序 伤寒一症。
传变不常。
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
生死系焉。
可以寄人死生者。
惟医焉耳矣。
夫何脉理玄妙。
七表八里九道。
形似难辨。
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
元、若敖氏抱独见之明。
着《金镜录》一书。
只以舌证。
不以脉辨。
其法浅而易知。
试而辄效。
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
惟黑舌之症。
稍有未尽。
如舌之黑而紫、黑而湿润、黑而濡滑、黑而柔软、皆寒症也。
黑而肿、黑而焦、黑而干涩、黑而卷缩、黑而坚硬、黑而芒刺、黑而拆裂、皆热症也。
学医者推类以尽其余。
则庶几矣。
予在南都。
偶得此书。
深珍重之。
后会副宪笃斋汤公。
出是编示之。
极称其善。
已命工梓行会稽郡矣。
予患天下之人。
未尽知也。
复梓之以广其传云。
赐同进士出身大理寺左寺正陈楠书 原序 伤寒一书。
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
得其旨趣。
乃万世之龟鉴也。
论中梓讹难明。
晋叔和成其章序。
成无己《明理论》。
刘河间五运六气。
参同仲景钤法。
则病之所变。
预可知也。
阴阳传变汗瘥图局。
曰汗、曰吐、曰下。
死生吉凶棺墓图局。
曰死、曰生。
随治随效。
如附应声。
则万举万全矣。
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
传变吉凶。
深为妙也。
舌乃心之苗。
心君主之。
官应南方赤色。
甚者或燥、或涩、青、白、黑。
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
舌白者,肺金之色也。
由寒水甚而制火。
不能平金。
则肺自甚。
故色白也。
舌青者,肝木之色也。
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色青也。
色青为寒者讹矣。
仲景法曰:“少阴病。
下利清谷。
”色青者,热在里也。
大承气汤下之。
舌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
所以一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
故色黄也。
舌红为热。
心火之色也。
或赤者,热深甚也。
舌黑亦言为热者。
由火热过极。
则反兼水化。
故色黑也。
五色应五脏固如此。
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
未传于里也。
舌白苔滑者。
痛引阴筋。
名脏结也。
舌之赤者。
邪将入也。
舌之紫者。
邪毒之气盛也。
舌之红点者。
火之亢极也。
舌之燥裂者。
热之深甚也。
或有黑圈黑点者。
舌诊学的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
舌诊学的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公元1341年,我国第一部整理研究舌诊的专书——《敖氏伤寒金镜录》的问世,标志着舌诊至元代已成为一个研究专题,从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舌诊学的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始于敖氏,但敖氏的名字与生平,无文献可考。
本书原来只有十二个舌苔图,后经杜本增补为三十六图。
杜本(1276-1350年),字伯原,号清碧,江西清江人。
自幼好学,精通经史,曾以南人处士被元朝征授翰林待制训奉大夫,人称杜学士。
他曾在武夷作幕僚,与朱丹溪交谊甚深。
明·汪机《外科理例》中有杜清碧患脑疽,丹溪为之诊视的记载。
舌诊虽在《内经》、《伤寒杂病论》里已有记述,以后又有《千金方》的《舌论》、《明理论》的《舌上胎》等篇,但从其形式和内容来说,前者只能说是舌诊的起源,而后者则可算是舌诊学的滥觞和雏形。
真正称得上舌诊学专著的,则当首推《金镜录》。
它是一部前无古人,启迪后来之作。
杜清碧“抱独见之明”,第一个对舌诊在外感性疾病的辨证作用给予了充分估计,在其自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比杂病不同,必辨其脉、证,舌,表里汗下之,庶不致误。
”他针对当时医界墨守仲景“平脉辨证”的局面,提倡凡外感疾病应以脉证舌相参来辨证施治,实际是以舌为主,结合脉证来辨证施治,从而编写了这本《金镜录》。
“专以舌色视病”,确立了察舌辨证,“辨舌用药”的舌诊法则,独树一帜,使舌诊成为一门比较完整而有系统的诊断方法,在我国舌诊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金镜录》是在金元时期祖国医学“新学肇兴”,竞相立说的学术空气激荡下,在张元素“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学术观点之启示下所从事的创造性著作。
他的“专以舌色视病”、“辨舌用药”的学术理论,可与金元四家在理论上的创见相媲美。
《金镜录》不仅促进了“舌诊”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温病学说的成长,也有很大贡献。
明清两代出现的舌诊书如《伤寒观舌心法》、《伤寒舌鉴》以及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的辨舌论治理论等,都是在《金镜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续集收集了一套《中国医学大成》,真的很不错啊,很清晰。
在别的论坛看到有《中国医学大成续集》,还有《中国医学大成三编》,哈哈,要是一辈子能把这三套书读好了,肯定比张仲景还张仲景啊。
不知道那位兄弟有的话把后面的两个续集共享一下?或者PM 我一下大家交流一下,本人有很多电子书,不过都没怎么整理。
买了一套《中华医典》不能放手机里看,现在弄些电子书放在电纸书上看。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曹炳章等辑二〇〇〇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景印本 49册医经第一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坿遗篇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奉敕校正宋刘温舒辑遗篇王大淳撰校勘表嘉靖中赵简王守厚煜撰戴愼撰校勘表景明刊本本草第六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缪希雍撰林森荣同撰校勘表黄英志同撰校勘表景天启五年緑君亭刊本本草第七本草纲目拾遗十卷正误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赵学敏撰朱大年撰景同治十年钱塘张氏吉心堂刊本本草第八本草从新十八卷药性总义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仪洛撰唐传俭撰校勘表景同治九年瓶花书屋刊本盘珠集得配本草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施雯同撰清严洁同撰清洪炜同撰王荣根撰校勘表诊断第九脉诀汇辨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李延是撰王大淳同撰校勘表黄英志同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年李氏刊本汉译诊病奇侅二卷坿五云子腹诊法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日本多纪元坚撰日本森云统撰五云子腹诊法日本松井操译张如青撰校勘记景光绪十四年四明王氏日本排印本诊断第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晋王叔和撰明缪希雍订徐淑雯撰校勘记景天启四年海虞缪氏刊本四诊抉微八卷管窥附余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林之翰撰冉燕撰校勘表景雍正四年玉映堂刊本舌鉴辨正二卷治白喉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梁玉瑜传清陶保廉録张如青撰校勘表景光绪三十二年石印本敖氏伤寒金镜録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杜本撰明薛巳撰保婴金镜録赵致镛同撰校勘表赵立勋同撰校勘表景医林指月本方剂第十一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坿校勘表一卷唐孙思邈撰宋林亿等校正吉文辉撰校勘表景嘉永二年江戸医学景宋刊本方剂第十二千金翼方三十卷坿校勘表一卷唐孙思邈撰宋林亿等校正吉文辉撰校勘表景光绪四年长州黄学熙用文政十二年影宋刊本重刊方剂第十三重订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四卷坿种子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宋骆龙吉撰王荣根撰校勘表景乾隆四十一年武林大成齐刊本歌方集论四卷人身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祝源撰包明蕙撰校勘表景光绪十七年刊本方剂第十四急救仙方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宋阙名撰周永林撰校勘表景上海涵芬陇景印正统道藏本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得宜本草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王子接撰瞿融撰校勘表景雍正十年介景楼刊本方剂第十五医方选要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周文采撰王大妹撰校勘表景嘉靖二十四年费氏刊本方剂第十六成方切用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仪洛撰张英强撰校勘表通治第十七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景刊本映旭齐藏版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十五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景刊本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刘河间伤寒医鉴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马宗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刘河间伤寒直格论三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河间伤寒心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金镏洪辑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张子和心镜别集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常徳辑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通治第十八医垒元戎十二卷坿校勘表一卷元王好古撰茅晓撰校勘表景嘉靖二十二年余姚顾遂刊本通治第十九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罗天益撰马茹人撰校勘表景道光二十六年刊惜阴轩丛书本通治第二十东垣先生此事难知集二卷坿校勘表一卷元王好古撰冉燕撰校勘表景明刊东垣十书本局方发挥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朱震亨撰林森荣撰校勘表景明刊东垣十书本格致余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朱震亨撰黄英志撰校勘表明刊医统正脉全书本脉诀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宋崔嘉彦撰王大潺撰校勘表景明历二十九年歩月楼刊东垣十书本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朱震亨撰方力行撰校勘表景一九三四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医学发明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金李杲撰冉燕撰校勘表景明刊东垣十书本活法机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金李杲撰黄英志撰校勘表景明刊东垣十书本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五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全撰陈加玉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齐刊本通治第二十一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三十五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全撰陈加玉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齐刊本通治第二十二医学纲目四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楼英孙烨撰校勘表景嘉靖四十四年曹灼刊本通治第二十三医门法律二十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喻昌撰景乾隆三十年黎川陈氏集思堂刊本卷次改变外感第二十四新编张仲景批注伤寒发微论二卷坿校勘表一卷宋许叔微撰蔡晓红撰校勘表徐捷同撰校勘表景一九五六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张仲景批注伤寒百证歌五卷坿校勘表一卷宋许叔微撰黄瑛撰校勘表景咸丰二年修书屋本温热类编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凌徳撰秦之济删订孙烨华撰校勘表景民国十五年杭州三三医社排印本痎疟论疏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卢之颐撰□阙名撰达生编景光绪四年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外感第二十五伤寒论条辨八卷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方有执撰顾武军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八年浩然楼刊本治疫全书六卷问答一卷辨孔琐言一卷卽传症汇编卷第一至第六坿校勘表一卷清熊立品撰顾武军撰校勘表乾隆四十二年西昌熊氏刊本外感第二十六痢证汇参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道源撰王旨富撰校勘表景乾隆三十八年敦厚堂刊本痢证定论大全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孔毓礼撰王旨富撰校勘表光绪三十四年刊本什邑富兴堂藏版急救痧症全集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费山寿撰赵致镛撰校勘表李继明同撰校勘表景光绪九年笠泽三省书屋刊本内科第二十七先醒斋笔记三卷炮灸大法一卷卽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明缪布雍撰周瑞芳撰校勘表景明种福堂刊本医悟十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马冠群撰赵立勋撰校勘表景光绪二十三年刊本内科第二十八新锲云林神彀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明龚廷贤撰赵立勋撰校勘表景万历十九年刊本医旨绪余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孙一奎撰王荣根撰校勘表景明黄鼎刊本医方简义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清王清源撰史欣徳撰校勘表景刊本内科第二十九医醇剩义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费伯雄撰陈守鹏撰校勘表景同治二年耕心堂刊本医方论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费伯雄撰李克夏撰校勘表景同治五年耕心堂刊本内科第三十医宗必读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李中梓撰陈守鹏撰校勘表明金阊王汉冲刊本外科第三十一疡科选粹八卷坿洄溪秘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陈文治选清徐灵胎撰洄溪秘方范欣生撰校勘表景康熙四十六年浔溪达尊堂刊本外科第三十二解围元薮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沈之问辑马茹人撰校勘表景嘉庆二十一年刊本霉疠新书不分卷日本片仓元周撰景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排印皇汉医学丛书本伤科补要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钱秀昌撰唐允华同撰校勘表赵立勋同撰校勘表景嘉庆二十三年抱芳阁庄刊本救伤秘旨一卷续刻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赵廷海撰陈加玉撰校勘表咸丰元年刊本跌损妙法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异远眞人撰陈加玉撰校勘表景道光十六年刊本伤科秘书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阙名撰陈加玉撰校勘表宣统元年排印本五官科第三十三重楼玉钥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郑宏纲撰程明撰校勘表景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用道光十九年刊本景印重楼玉钥续编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郑瀚撰程明撰校勘表景民国十四年排印三三医书本目经大成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黄庭镜撰和中浚撰校勘表景刊本五官科第三十四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六卷医案一卷首一卷卽眼科大全坿校勘表一卷明傅仁宇撰和中浚撰校勘表景善成堂刊本焦氏喉科枕秘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金徳鉴撰马茹人撰校勘表景同治七年刊本白喉治法忌表抉微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耐修子撰徐静撰校勘表景光绪二十三年苏州积善局刊本时疫白喉捷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张绍修撰程明撰校勘表景同治十一年刊本福州呉玉田藏版白喉全生集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李纪方撰冉燕撰校勘表光绪九年湘省汪寓刊本白喉证治通考一卷清张采田撰景民国十年绍兴医药学报社刊本白喉条辨一卷卽利济文课卷第三坿校勘表一卷清陈虬撰徐静校勘表景宣统元年排印本疫痧草辨论章一卷见象章一卷汤药章一卷各种经验良方并一切拟议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陈耕道撰程明撰校勘表景光绪六年刘卓斋刊本妇科第三十五产育宝庆集方二卷坿校勘表一卷宋李师圣等辑黄英志撰校勘记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产宝诸方一卷宋阙名撰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产宝百问五卷总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朱震亨撰朱大年撰校勘表景明刊本女科仙方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传山撰瞿慕东同撰校勘表王小平同撰校勘表景成都正古堂刊本万氏家传女科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全撰王荣根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堂刊万密斋医学全书本妇科第三十六济阴纲目十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武之望撰清汪淇笺释王大妹撰校勘表景康熙四年蜩寄刊本妇科第三十七胎产心法三卷续一卷经验杂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阎纯玺撰郁晓维撰校勘表景嘉庆二十五年积庆堂刊本广嗣纪要十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全撰孙烨华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堂刊本儿科第三十八颅顖经二卷宋阙名撰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十卷坿校勘表一卷宋阎孝忠辑明熊宗立注朱大年撰校勘表宝历十三年谦龙轩刊本万氏医贯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宁撰王瑞阳撰校勘表景同治十年鹭门征瑞堂刊本幼科释谜六卷卽沈氏尊生书卷第一至第六坿校勘表一卷清沈金鏊辑王瑞阳撰校勘表景同治元年刊沈氏尊生书本醉六堂藏版儿科第三十九保婴易知録二卷补编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宁澜撰王瑞阳撰校勘表景光绪二十九年苏州胥门艺魁斋刊本活幼珠玑二卷补编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许佐廷辑钱小芸撰校勘表景同治十三年刊本幼科铁镜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夏鼎撰李继明撰校勘表景同治中黎照书屋刊本用宣统中贵池先哲遗书本景补幼科要略二卷清叶桂撰清周学海注景光绪十七年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刊周氏医学丛书本幼科汇诀直解九卷首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魏鉴撰钱小芸钱校勘表景雍正四年应世堂刊本针灸第四十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坿校勘表一卷□西方子撰薛秀玲撰校勘表景光绪十年钱塘丁氏当归草堂刊本新镌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徐凤撰薛秀玲撰校勘表景刊本神灸经论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亦鼎撰薛秀玲撰校勘表新刻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明龚廷贤撰赵京生撰校勘表景大文堂刊本针灸第四十一针灸大成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杨继洲辑薛秀玲撰校勘表景光绪六年扫叶山房刊本针灸第四十二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五卷坿校勘表一卷宋王惟一奉敕辑李戌撰校勘表景光绪中景印金刊本推拿广意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清熊应雄辑史欣徳撰校勘表光绪十四年刊本厘正按摩要术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张振鋆撰钱小芸撰校勘表景光绪二十年刊本医案第四十三寓意草注释四卷清谢甘澍撰景光绪三年谢映卢宗嗣刊本仿寓意草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李文荣撰顾武军撰校勘表景光绪十三年维扬运司街宋徳成刊本愿体医话良方一卷清史典撰景咸丰元年重庆堂刊本医案第四十四评点叶案存眞类编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叶桂撰清玄孙叶万青辑録清周学海评注王小平撰校勘表景宣统三年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刊周氏医学丛书本临症经验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张仲华撰史欣徳撰校勘表光绪八年上海玉轴山房刊本存存斋医话藁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赵彦晖撰陈守鹏撰校勘表景光绪七年姚氏刊本呉医汇讲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唐大烈撰李继明撰校勘表景唐氏刊本。
敖氏伤寒金镜录(图)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白苔舌舌见白苔滑者。
邪初入里也。
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
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介按】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
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
寒湿本系阴邪,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
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
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
惟薄白如无,如此为虚寒。
白如积粉,如此湿热或痰热也。
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
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
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
治宜辛温解表。
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
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
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
外证见发热口渴。
咳嗽喉痛。
此是风温入肺。
治宜轻清凉解。
如苔白中带红。
外证头痛身热。
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
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
治宜清解少阳。
或白苔浮滑,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
亦有尖白根黄者,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
至假设此苔系是白滑而边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
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
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如此口燥烦也〞之候。
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柴胡〔四钱〕黄芩甘草人参〔各二钱〕半夏〔二钱〕上咀,每服一两。
水一钟半。
姜三片。
枣一枚。
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程应旄曰。
方以柴胡疏木。
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
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
半夏豁痰饮。
降里气之逆。
人参补久虚。
助生发之气。
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
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
相须相济。
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
栀子豉汤〔从金匮要略新补〕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得二升半。
纳豉煮取一升半。
去滓,分二服。
【介按】山栀味苦性寒。
其子色赤象心。
其花色白象肺。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敖氏伤寒金镜录以敖烈(字廷炬)临床心得而编成,分上、下两集,后增入《经验续录》和《质疑录》。
上集收载医论6篇,每篇先有原文,再注释或阐发,其间又有论者对前贤名言的推崇及自己的见解;下集收载医案78则,皆为临床真实记录,反映了敖氏对临床治疗的高度艺术性。
一曰辨脉法。
全书立44门,详论54脉,提纲挈领,不杂支蔓,堪称诊脉专书。
二曰辩证法。
全书立17门,选辑古代名家辨证法81条,补入书中,论辨甚详,多可引以为鉴。
三曰治症法。
全书设9门,共载方药233首,重复药物仅占少数,为后世方书所仅见。
四曰药物法。
全书立18门,将古今药物加以归纳,虽未言其出处,然不着方名,亦不标出处,却保留了许多实用的药物,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
五曰剂量法。
此法系敖氏晚年的临床经验之谈。
他认为药剂最重要的是配伍。
所谓配伍,即“相使”“相须”“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相使”“相畏”等十六字诀,在此基础上总结了36个剂量的意义与临床应用,颇值借鉴。
!)三曰温热病之要,莫于顾护胃气。
治症切勿汗吐下攻。
气血虚弱者不可骤进辛温大热,已见燥象者,禁用苦寒清热,服药后大便泄泻,非燥胜火也,亦系胃气太弱,宜调养和中为主,方用异功散或理中汤加减调理。
(见《活人心统》)?。
卷二》,本书多方整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志聪校订。
四曰食疗法,乃综合诸家之说而成。
“方药合参,药食并举,有补无泻,有守有破”,“可久可速,非药饵能及也”。
“用之得当,殊胜药饵,饮食固不足恃,终胜药饵。
且能提高胃口,使精力日增,何患小儿厌食也。
”又曰:“…实验充分,证据确凿,与一切盲从师说者迥然不同,对纠正旧时的庸俗观点,丰富祖国医学宝库,有积极意义,应予表扬和肯定。
其所列方药,经过本校教授一再删改、斟酌,可取可用,不致遭到误导。
”?。
《敖氏伤寒金镜录》与《伤寒舌鉴》述评
2021年第2期《敖元伤東金镜录》与《伤東舌签》达评*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武义,321200) 程志源摘要:采用中医文献学和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敖氏伤寒金镜录》和《伤寒舌鉴》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进行总结 分析,并对两书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其特色进行点评。
两书均为图谱式著作,言简意赅,辨析严谨。
《敖氏伤寒金镋 录》仅36种舌象图谱,易于掌握,辨证方法以脏腑和八纲辨证为主,病机分析多从“火热”入手,立法遣方多以清热攻 下为主,且药随方出,应用方便;而《伤寒舌鉴》共8类120种舌象,论述颇详,尤显繁冗且有方无药,辨证以六经分证 为主、八纲与脏腑分证为辅,病机分析大量运用了五行生克和脏腑理论,所栽三阴证候从《伤寒论》的以寒证为主转 变为以热证为主,明确提出红舌与瘟疫有关,并首次提出白苔舌亦可见于热证。
关键词:古籍研究舌诊专书敖氏伤寒金铣录伤寒舌鉴述评中图分类号:R241.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4737(2021)02-0020-03《敖氏伤寒金镜录》(以下简称《金镜录》)与 《伤寒舌鉴》(以下简称《舌鉴》)系我国代表性舌诊 专书。
前者是1341年杜清碧在敖继翁《伤寒金镜 录》的基础上,由原12舌诊图增为36图而成,是国 内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奠定了当今舌诊的基础。
后者是1668年由张登以申武垣《伤寒观舌心法》为 蓝本,正其错误,参人其父张璐医案及个人临床经验著成,该书对后世舌诊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两 书均为图谱式舌诊专书,其体例、内容和学术思想 各有千秋,现简要述评于此。
主要内容及其特点《金镜录》全书1卷,将白苔舌、将瘟舌、中焙 舌、生斑舌、红星舌、黑尖舌、黑圈舌、人裂舌、虫碎 舌、里黑舌、厥阴舌、死现舌、黄苔舌、黑心舌等临床 常见舌象绘成36种图谱,每图之下附有文字说明及 方药。
其中有24图专论舌苔,4图专论舌质,8图兼论舌苔与舌质。
图中所载舌色有淡红、红、纯(绛)红、青等,舌面变化有红刺、红星、裂纹等;苔色有 白、黄、黑、灰等,苔质有干、滑、淫、刺、偏、全、隔瓣 等,基本全面概述了主要病理舌象。
中国医学史表格(中医学)
西晋~五代
宋金元
明清
晋
《素问训解》(全元起)最早整理注释内经,已佚
《脉经》(王叔和,名熙)
《肘后救卒方》(葛洪)中医第一本临床急救手册,记载狂犬脑组织防治狂犬病。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
王叔和搜集整理《伤寒杂病论》
南北朝
《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字通明,人称“山中宰相”)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药王)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经效产宝》(昝zǎn殷)第一部妇科专著
西藏《四部医典》(宇妥·元旦贡布)标志藏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
骨伤科《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lì道人,长安人)第一部骨伤科专著
《外台秘要》(王焘,医学文献整理大师)被《新唐书》赞为“世宝”记载金针拔障术
宋960
《外科精要》(陈自明)
《洗冤集录》(宋慈)影响于国内外的法医学专著
《伤寒微旨论》(韩袛)
3《证类本草》全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慎微)
《卫济宝书》(东轩居士)首先记述了癌肿
《世医得效方》(危亦林)首次记载脊椎骨折,发明了悬吊式复位方法
记载缝合手术
金元四大家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刘完素)寒凉派
《普济方》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
《景岳全书》(张介宾,字景岳,又称张熟地)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一体堂宅仁医会”最早的民间医学团体
《医方考》(吴琨)
《医贯》(赵献可)命门学说
《类经》张介宾
内科《证治准绳》(王肯堂)
内科《医学正传》(虞抟)
内科《明医杂著》(王纶)
《外科正宗》(陈实功)最早记载和论治肿瘤
儿科《万密斋医书十种》万氏儿科(来自全,字密斋)《针灸大成》(杨继洲)
中国医学史知识题库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1.医和六气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
(最早的病因学说)2.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这是最早的医学分科。
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3.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4.《五十二病方》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现存最早方书。
5.帛画《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一、《黄帝内经》!⏹作者——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成书——战国至秦汉⏹篇卷--《素问》、《灵枢》各9卷,每卷9篇,全书共18卷,162篇。
⏹传承--《素问》——至唐代仅存8卷,唐代王冰补入7篇大论。
(第七卷“天元纪大论”)宋代又补充2篇素问遗篇,《刺法》、《本病》,显系后人伪托之作。
《灵枢》——宋哲宗元祐八年,高丽使献《黄帝针经》,南宋时由史崧献出家藏旧本。
⏹基本内容--《素问》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理论论述了人的心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疾病预防等。
《灵枢》着重介绍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成就--注重整体观念、.重视脏腑经络、.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确立,其后中医学发展均是以其为理论基础,这是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本著作。
1.《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杂病论·自序》。
西汉末期至东汉成书。
包含了脉学、经络、脏腑、疾病、输穴、针法等内容,也是一本有影响的中医书籍。
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最早提出“奇经八脉”名称、循行路线、功能特点、病变证侯、与十二经关系等;提出“左肾右命门”说;提出“无形三焦”说。
2.《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中医学-舌诊-医学精品课件
伸舌姿势:尽量张口,舌体自然伸出口外,舌体放松, 舌面平展,舌尖略 向下,使舌体充分暴露。应避免过分用 力、舌体紧张、舌体卷曲、伸舌时间过长等。
正确姿势
精选课件
不正确姿势
2 诊舌方法
顺序:一般先舌质,后舌苔。望舌质顺序: 舌尖→舌中→舌边→舌根。 配合刮舌及揩舌法。 用以鉴别舌苔有根无根, 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结合问诊、闻诊进 行。问诊可以了解味觉 以及冷热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舌体运动是否 灵活。闻诊了解语言清晰与否,以帮助诊断。
舌
精选课件
象
前
言
中医舌诊: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 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 法,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 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 载,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 形成了今天的舌诊。
精选课件
中医舌诊发展简史
中医舌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 一、周秦时期—舌诊的萌芽 (一)扁鹊———第一个记载舌诊的医家 言诊舌与诊脉并重;舌偏枯,但若舌能转 动、能言语,则预后良好。(王叔和《脉经》 之“扁鹊阴阳脉法”及“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 诀”) (二)《黄帝内经》———舌诊的基础 该书有关舌的内容众多,论述了有关舌的 解剖、生理、病理等,明确指出舌诊的临床意 义。
精选课件
四、明清以后———舌诊的进一步发展
(一)丰富多彩的舌诊论著:如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 张登《伤寒舌鉴》、王文选《舌鉴》、梁玉瑜《舌鉴辨 证》、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徐灵胎《舌鉴总论》、 傅耐寒《舌胎统志》、刘恒瑞《察舌辨症新法》、杨云峰 《临证验舌法》、邱骏声《国医舌诊学》等。其它如《景 岳全书》之“舌色辨”、《石室秘录》之“伤寒辨舌秘 法”、《伤寒一书》之“伤寒舌苔辨”、《伤寒绪论》之 “辨舌”、《医原》之“杂病舌苔辨证篇”及“温病辨舌 心法”、《伤寒指掌》之“察舌辨证歌”等舌诊专篇。
敖氏伤寒金镜录课件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传统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传统医学对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传承与创新
深入研究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和用药原则,挖掘其独特的学术价值,推动传统医学 的传承与创新。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将敖氏伤寒金镜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
伤寒论的价值和影响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 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医书的 四大经典之一,被历代医家所 推崇。
该书不仅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 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医学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也 起到了重要作用。
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不仅在中国 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而且对 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 影响。
该书的特点在于其结构清晰、语 言简练、论述精辟,是学习《伤
寒论》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价值和影响
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价值在于其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和对临床实践的总结,为 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该书的影响在于其促进了中医临床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医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贡 献。同时,该书也成为了中医药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中医人才具有重 要意义。
伤寒论的内容和特点
伤寒论共398条,分为上、中、下三卷,主要论述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及 治疗原则等。
该书强调六经辨证,以阴阳为总纲,将外感热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 阴、厥阴六经,分别从证候、病机、治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伤寒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独特的辨证方法和治疗体系对后世 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助于医生准确地判断病情。
诊断流程
按照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指导,医 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诊断 ,从望、闻、问、切等多个方面 获取患者的信息,综合分析,得
中医学发展简史
山中宰相梁。陶弘景
载药730种,全书7卷
首创安自然属性分类
确立了综合本草学的基本格式
增“诸病通用药”
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由长孙无忌,李勃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
共54卷,收药844种,新增药物114种。增补
唐《本草拾遗》按功效分类
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
开创了图文并茂的先河
清·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
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改正解剖错误、发展瘀血理论
中药
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
东汉末年
全数记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46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初步奠定本草学基础
记载药物的作用,分类:上中下,有无毒
《五十二病方》汉以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药240种
《黄帝内经》先秦最早阐述方剂组成原则及分类的经典医著。
《汉书•艺文志》西汉班 固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伤寒杂病论》东 汉张仲景①融理、法、方药为一体“方书之祖”②全书收载方剂314首。
《肘后救卒》晋 朝葛 洪收集价廉、易得,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
林之翰《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汪宏《望诊遵经》我国现存第一部望诊专著
喻嘉言《寓意草》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我国第一部病案专著《伤寒十九论》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赵献可:重视“命门之火”
&.温病四大家
明·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舌诊舌象
舌的结构划分
2.舌诊的原理
1.舌的组织形态与舌象: 2.脏腑经络与舌象:手少阴心经之别系
舌本,散舌下,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 本,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络舌本,肾藏 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均为津液组成部 分,关系着舌体之润燥,反映脾肾的功能。 手太阴肺经上咽喉与舌本相连。
3.气血津液与舌象:舌为富含血脉的肌
(五)齿痕舌 【特征】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
【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机理】舌边有齿痕,多因舌体胖大而受牙 齿挤压所致,故多与胖大舌同见。 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 阳虚水湿内停; 舌质淡红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肿胀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者, 可为先天性齿痕舌,病中见之示病情较轻,多 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者。
➢生理变异:性别年龄、体制禀赋、气候环
境、生活习惯。
第二节 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 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包括望 舌体的神色形态及舌下脉络。
舌质正常形态:淡红荣润,柔软 灵活,干湿适中,舌下脉络不粗胀, 分枝无瘀点。
望舌质的主要内容
舌神 :荣、枯 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 舌形:老嫩、胖瘦、点刺 、
【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机理】
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者,多属寒凝 筋脉,舌脉挛缩;或气血俱虚,舌失充养,筋脉 瘦弱而显短缩。 舌短缩而胖,苔滑腻者,多属脾虚不运,痰 浊内蕴,经气阻滞所致。 舌短缩而红络干燥者,多属热盛伤津,筋脉 孪急所致。 此外,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亦可显现出舌短 缩,但无辨证意义,应与短缩舌鉴别。
观察点刺的颜色,可以判断气血运行情况以及病情的轻
重。如舌红而生芒刺,多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多为血 热内盛,或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为热人营血而气血窒滞。 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一般可区分热在何脏,如舌尖生点 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 多为胃肠热盛。
罗大伦:看着舌头诊病(中医舌诊)
罗大伦:看着舌头诊病(中医舌诊)中医舌诊看着舌头诊病摘自罗大伦新浪博客现在大家去医院看中医,一般都是号脉,看舌头,我们都习惯了,其实大家不要以为中医从一开始时就擅长舌诊,这个舌诊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时间并不久,虽然看舌头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里面略有提及,但是都非常的简单,只是到了元朝的时候,我国才出现第一部舌诊的专著,叫《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是一位姓熬得医生写的,虽然名字盒伤寒有关,内容也似乎是在说伤寒病的舌象,但是实际上论述了很多的温热病盒舌象的关系,后来,书里的内容被温病学家就发现了,原来随着热邪从外向里深入,随着体内热邪的增加,这个舌象居然可以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舌苔可以由白变成黄色,然后热邪在多,就变成干黑色,如果病危的时候,会变成全舌灰色,而舌质的颜色,正常人是淡红的,随着热邪的增加,就变成了红色,再增加,就变成了绛色,温病学家一看,这个很好啊,这个比脉诊来得直观,因此他们就把舌诊当作一个法宝,很注重用舌诊来判断热邪的深入程度。
现在我们看病,也非常的重视舌象和健康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可以从舌象中看出什么来呢?告诉大家的是,首先,可以看出我们体内津液的情况,现在很多人体内都是水湿很重,这样的舌头一定是舌苔白,满布,而且往往是舌苔很腻,如果是舌苔厚腻,就要考虑这个人体内的水湿都凝结成痰了。
现在气虚的人很多,因为阳气不足,所以水湿不能顺利化出体外,同时因为水湿重,也导致阳气不振,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气虚的人,往往在舌边有很多的齿痕,舌体会胖大一些,同时伴有舌苔白腻,这是体内气虚,同时不能把水湿化掉,这样的人需要一边利水湿,一边补气。
补气以补脾为主,可以用白术、山药、莲子肉等来补脾,利水湿可以用薏米来进行,比如在做饭的时候可以放入一把薏米,这个薏米去水湿的作用很好,有的朋友是用薏米和大米各一半来做饭,结果厚腻的舌苔两个星期就消除了。
舌象还可以看出自己体内的寒热,有的人舌质很红,舌质我们可以从舌边缘看出来,那里一般没有舌苔,如果很红,说明体内有热,如果舌质红,但是舌苔也很薄,整个舌头看上去都很红,这可能是虚热,需要滋阴,这种红往往是嫩红,比如前些天我看到了一个患者,女性,脸上的粉刺很严重,而舌质红的发紫,我断定这是虚热,就用滋阴清热的一贯煎这个方子来治疗,结果很快粉刺就开始消失了。
中医诊断学课件-舌诊
舌象特征:舌色浅淡 临床意义:气血两虚、阳虚 机理:气血不足,血脉不充 阳虚失温,血不上荣 形成: 1、淡白而瘦小——气血两虚 2、淡白而胖嫩——阳虚
(2)红舌
舌象特征:较正常红者为红舌 临床意义:主热证(实热、虚热) 机理:热盛血涌 形成: 1、舌质红而粗糙——邪热亢盛(实热) 2、舌质红而光洁——阴虚火炎(虚热)
• 3、宋代有了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 《敖氏伤寒金镜录》
• 4、叶天士 病察舌” 《温病条辨》 注重“温
(一)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的盛衰 2、分辨病位深浅 3、区别病邪性质 4、推断病情进退
(二)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 1、舌的结构与舌象的物质基础
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 肌性器官,附着于口 腔底部、下颔骨、舌 骨,呈扁平而长形
淡紫舌:为气虚寒凝,温运力所致
绛紫舌:热盛伤津,血凝所致
淡红瘀点:气滞血瘀所致
注意点:青紫舌主病的两重性
绛紫舌色红,干枯少津--热盛血瘀 淡紫舌色白,湿润多津--寒凝血瘀
(3)望舌形
• 老舌、嫩舌
• 胖大舌、肿胀舌
• 瘦薄舌
• 点剌舌
• 裂纹舌
(4)望舌态
(1)强硬:热入心包 痰浊内阻 (2)痿软:气血两虚 阴液枯竭 (3)震颤:气血亏虚 肝风内动 (4)吐弄:心脾有热 动风先兆 (5)歪斜:肝风内动 痰瘀阻络 (6)短缩:寒凝经脉 热灼筋痿 中风先兆
望苔质
•厚薄 •润燥 •腻腐 •剥落 •有根无根
(1)厚薄:
薄苔--主表证,轻证;
厚苔--主里证,内有积滞;
由薄变厚--病情加重;
由厚变薄--病情减轻;
(五)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舌质-----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舌苔-----邪气的浅深(水湿、痰饮、寒热等) 胃气的存亡 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是统一的。 不一致时应分别观察,综合判断。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作者:杜本朝代:元年份:公元1341年●续刊伤寒金镜录原序属性:伤寒一症。
传变不常。
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
生死系焉。
可以寄人死生者。
惟医焉耳矣。
夫何脉理玄妙。
七表八里九道。
形似难辨。
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
元、若敖氏抱独见之明。
着《金镜录》一书。
只以舌证。
不以脉辨。
其法浅而易知。
试而辄效。
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
惟黑舌之症。
稍有未尽。
如舌之黑而紫、黑而湿润、黑而濡滑、黑而柔软、皆寒症也。
黑而肿、黑而焦、黑而干涩、黑而卷缩、黑而坚硬、黑而芒刺、黑而拆裂、皆热症也。
学医者推类以尽其余。
则庶几矣。
予在南都。
偶得此书。
深珍重之。
后会副宪笃斋汤公。
出是编示之。
极称其善。
已命工梓行会稽郡矣。
予患天下之人。
未尽知也。
复梓之以广其传云。
◆赐同进士出身大理寺左寺正陈楠书◆●原序属性:伤寒一书。
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
得其旨趣。
乃万世之龟鉴也。
论中梓讹难明。
晋叔和成其章序。
成无己《明理论》。
刘河间五运六气。
参同仲景钤法。
则病之所变。
预可知也。
阴阳传变汗瘥图局。
曰汗、曰吐、曰下。
死生吉凶棺墓图局。
曰死、曰生。
随治随效。
如附应声。
则万举万全矣。
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
传变吉凶。
深为妙也。
舌乃心之苗。
心君主之。
官应南方赤色。
甚者或燥、或涩、青、白、黑。
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
舌白者,肺金之色也。
由寒水甚而制火。
不能平金。
则肺自甚。
故色白也。
舌青者,肝木之色也。
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色青也。
色青为寒者讹矣。
仲景法曰∶“少阴病。
下利清谷。
”色青者,热在里也。
大承气汤下之。
舌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
所以一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
故色黄也。
舌红为热。
心火之色也。
或赤者,热深甚也。
舌黑亦言为热者。
由火热过极。
则反兼水化。
故色黑也。
五色应五脏固如此。
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
未传于里也。
舌白苔滑者。
痛引阴筋。
名脏结也。
舌之赤者。
邪将入也。
舌之紫者。
邪毒之气盛也。
舌之红点者。
舌诊的基础知识
(1)舌为心之苗
“心开窍于舌”,通过望舌色可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情况,从 而反映“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的功能。心脉气血充盛, 则舌体荣润;心脉气血亏损,则舌体枯萎。神明清灵,则舌体 运动灵活,语言清晰,味觉正常;反之,则舌体运动失灵,言 语譽涩,味觉退化。《灵枢经脉》中说:“心气通于舌,心和 则舌能知五味矣。”
4.判断疗效和预后
舌象是健康状态非常灵敏的指标,用药治疗有效无效,仔细辨 舌一望便知。治疗过程中,舌象好转自然疗效趋好,舌象反复 不见改善,说明治疗效果不佳。所以,不论是医生还是病家, 疾病过程中仔细辨舌是判床舌诊如此有用,那么“为什么望舌可以诊病?”一我 们可以从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不同理论角度来解读。
舌下金津玉液图
(4)舌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舌与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经 筋相连: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 肝经络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阳三焦经之筋入 系舌本。
舌解剖图
4.乳头结构
舌面黏膜皱折成许多细小突起称为乳头,根据乳头形态的不同 可分为:丝状乳头、蕈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四种。
(1)丝状乳头
• 丝状乳头细长如丝,由角化上皮、黏膜上皮及突起的固有膜(次级乳头) 组成,是形成舌苔的基础。
丝状乳头图
(2)蕈状乳头
• 蕈状乳头顶圆根小,黏膜上皮无角化、无突起而透明,次级乳头固有膜的 毛细血管接近上皮表面,所以透过上皮隐约可见固有膜内的毛细血管,使 舌面乳头呈红色。
三、舌诊功能
1.基本健康状态判断
舌象是人体健康状态的外在表现,可以反映人体的气血、脏腑 功能状态,就像人的脸色一样,但舌象的黏膜状态、血液的循 环状态直接显露,没有个体肤色差异的影响,往往比脸色更敏 感、更直接。健康状态好,舌色红润,舌面洁净;健康状态差, 则舌色暗淡或晦涩,舌面苔垢厚浊。
中医诊断学31讲望小儿指纹舌诊概述(一)
中医学-舌诊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6
五、新中国——舌诊的飞速发展
(一)文献整理及新著:重新出版了《敖氏伤寒 金镜录》、《临证验舌法》、《察舌辨证新法》、 《辨舌指南》等。新编者有《中医舌诊》(北京 中医学院)、《舌诊研究》(陈泽霖等)、《中 医舌苔图谱》(宋天彬)等。
(三)葛洪《肘后方》亦论及舌,据舌用方。
(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重视辨舌以察诸病之源, 论九候之要。提出舌肿、舌强、舌烂、舌不收、舌缩、 弄舌、舌胀、舌出血、舌上生疮、重舌等内容。
(五)孙思邈《千金方》提出舌象变化属病在脏腑,为 后世察舌辨脏腑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完整版课件
4
三、宋金元时期———舌诊理论的探讨与提高
3 注意事项
(1) 光线影响
(2)
以自然光线为宜,
注意偏色光和反光。
(2) 饮食或药物影响
(3)
食物或药物对舌
体颜色和舌苔厚薄、润
燥及腻腐等的影响。
(4)
染苔及其鉴别。
1 望舌体位和伸舌姿势
望舌体位:正坐或仰卧。须使光线明亮,易于观察。 伸舌姿势:尽量张口,舌体自然伸出口外,舌体放松, 舌面平展,舌尖略 向下,使舌体充分暴露。应避免过分用 力、舌体紧张、舌体卷曲、伸舌时间过长等。Biblioteka 正确姿势完整版课件
不正确姿势
13
2 诊舌方法
顺序:一般先舌质,后舌苔。望舌质顺序: 舌尖→舌中→舌边→舌根。
脾——舌为脾之外候,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舌体赖气血充养; 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苔。
肾——五脏六腑之精皆归于肾而藏之,而精气充养舌体。
舌诊ppt课件
下观察。如在晚上或暗处,宜用日光灯照明为宜,应尽量排除 有色物体反光造成的错觉,必要时白天重新复诊。 2、染苔:
有色的食物和药物可使舌苔染色。 3、其他
习惯和嗜好:如经常喝酒的人其舌色多为深红或紫红;吸烟 之人则苔多干燥。
季节:如秋季苔多薄而干燥等。 年龄和体质:如小儿苔多偏厚或偏腻,老人则多少苔、无苔 或舌有裂纹等。
和舌苔熟先察看,则不受拘泥,但要养 成一个习惯。 3其他
有关舌的味觉、冷热、痒痛 、麻木等 因望诊不能获得,可借助问诊、闻诊来 解决。
4、揩舌与刮舌
(1)刮法 :用消毒的压舌板边缘,以 适中的力量,在舌面上由后向前刮三、 五次
(2)揩法:用消毒纱布裹于手指上, 蘸少许生理盐水,在舌面上揩抹数次。
(=)望舌注意事项
﹡由于舌象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机体的内部情况,所 以是诊察病证和治疗用药的重要依据,是中医病 历中不可少的内容。
一、舌诊的原理和重要意义
舌粘膜上皮薄而透明,血管神经分布极为丰 富,舌乳头变化极为灵敏,所以舌象是反映 体内变化非常灵敏的指标。
舌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在五脏六腑中, 心和脾胃与舌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舌为心 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而舌苔乃胃气之所熏 蒸。
病人采取正坐姿势或仰卧,面对光亮之 处,张口,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充分 暴露舌体,舌尖略向下,使舌面两侧舒 展。
注意: (1)伸舌的时间不宜过长; (2)伸舌时要放松,不能过分用力; (3)舌面不能卷曲。
若违背上面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都会 使舌色或舌苔润燥改变。
2望舌顺序 从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关于舌体
三、舌诊的内容
概述:望舌的内容可分为舌质和舌苔两部分。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望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白苔舌舌见白苔滑者。
邪初入里也。
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
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介按】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
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
寒湿本系阴邪,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
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
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
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
白如积粉,则湿热或痰热也。
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
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
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
治宜辛温解表。
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
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
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
外证见发热口渴。
咳嗽喉痛。
此是风温入肺。
治宜轻清凉解。
如苔白中带红。
外证头痛身热。
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
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
治宜清解少阳。
或白苔浮滑,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
亦有尖白根黄者,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
至若此苔系是白滑而边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
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
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之候。
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柴胡(四钱)黄芩甘草人参(各二钱)半夏(二钱)上咀,每服一两。
水一钟半。
姜三片。
枣一枚。
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程应旄曰。
方以柴胡疏木。
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
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
半夏豁痰饮。
降里气之逆。
人参补久虚。
助生发之气。
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
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
相须相济。
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
栀子豉汤(从金匮要略新补)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得二升半。
纳豉煮取一升半。
去滓,分二服。
【介按】山栀味苦性寒。
其子色赤象心。
其花色白象肺。
故为从肺入心。
以治心中烦热而导之下行。
兼除上下之邪热。
豆形色黑象肾。
蒸发为豉。
其性轻浮。
能引肾中水液上升,以降心中之热。
而除胃外之邪。
夫心肾相济。
阴阳相和。
则烦热懊等证俱解。
而为清热退邪之良剂也。
第二‧将瘟舌舌见红色。
热蓄于内也。
不问何经。
宜用透顶清神散治之。
【介按】舌色如淡红、嫩红、或白中带红。
外证初起微寒。
继即发热不已。
口渴甚者。
温邪初起也。
治宜辛凉清解。
如纯红或鲜红起刺者。
胆经与营分邪热炽盛也。
治宜苦寒清解。
如不解,是温邪伏于少阴。
而发于少阳之表。
治以滋少阴之液。
则少阳之热自解。
如舌绛神呆。
语言颠倒。
小便赤涩。
点滴如稠者。
此热结膀胱也。
急宜导赤清热。
如舌色鲜红。
神昏谵语。
见于斑疹已透之后者。
热痰乘于胞络也。
治宜清热消痰。
若舌色鲜泽纯红。
外证神昏、谵语、烦躁不宁者。
温邪入于胞络也。
轻则于清解药中,加广郁金、鲜石菖蒲等味以开之。
重则用牛黄丸至宝丹等、以芳香开窍,又据《舌鉴辨正》谓“将瘟舌。
即纯红舌。
非纯而不杂。
即瘀红之色也。
”脏腑热极者、中时疫者、误服温补者,皆有之。
宜三黄白虎加连翘。
或大小承气等酌用。
此舌亦有表证者。
则两脸周身必发热、头晕、目眩、乍热乍寒、脉浮数。
邪热在太阳也。
宜薄荷、荆芥、葛根、生甘草、凉散表邪。
不可遽用“寒凉攻下”。
今此舌只用含有刺戟性之透顶清神散以吹鼻取嚏。
因病在神识昏愦之际。
乃是临时救急之法也。
透顶清神散猪牙皂角细辛白芷当归上为细末。
各等分。
和匀。
病患先噙水一口。
以药少许吹鼻内。
吐出水。
取嚏为度。
如未嚏,仍用此药吹入。
凡瘟疫之家。
不拘已未患者。
皆宜用之。
【介按】此方取细辛、皂角。
善能刺戟神经以开窍。
配以白芷之芳香上达。
当归之通脉舒筋。
仿通关散之意以吹鼻取嚏。
凡遇神识昏愦。
人事不知之症。
临时用之。
即能开窍而苏神也。
第三‧中焙舌舌见红色。
内有黑形如小舌者。
乃邪热结于里也。
君火炽盛。
反兼水化。
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
【介按】邪热传里。
热结燥实。
治宜急下存津。
故凡苔见黑色。
病必不轻。
无论寒热虚实。
皆有黑苔。
惟以润、燥、老、嫩为辨。
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
系是邪热入里。
灼烁胃津。
故用凉膈散。
去其膈中无形之热。
再用大柴胡汤之表里兼治也。
凉膈散生甘草(二两)大黄(二两)连翘(四两)山栀子(一两)薄荷叶黄芩朴硝(各一两)每服一两。
水二盏。
淡竹叶二十余片。
煎至一盏。
去渣,入生蜜少许。
不拘时热服。
以利为度。
【介按】此方即调胃承气汤。
加连翘、薄荷、山栀、黄芩、竹叶,为清膈热之良剂。
汪昂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
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汤柴胡(四钱)黄芩芍药(各一钱五分)半夏大黄(各二钱五分)枳实(麸炒二钱)上咀。
每服八钱。
水一钟半。
姜三片、枣一枚。
煎一钟。
温服。
【介按】陈古愚曰: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
以病势内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
又用柴胡、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
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
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承热气也。
第四‧生斑舌舌有红色而有小黑点者。
热毒乘虚入胃。
蓄热则发斑。
宜用玄参升麻葛根汤、化斑汤解之。
【介按】舌苔纯红起刺者。
外证必有烦躁不宁。
耳聋颧红。
胸前发斑。
甚则神昏谵语。
治宜清少阳之热。
解营分之邪。
或舌如芒刺。
斑见紫色。
目赤面红。
神呆不语。
治宜犀角地黄汤。
(犀角、生地、丹皮、芍药。
)去芍药,加焦山栀、银花、菖蒲等味。
以解包络之热,至于斑色之轻重。
前贤吴坤安分辨甚晰。
其言曰。
“凡斑疹赤者为胃热。
紫色为热甚。
紫黑为胃烂。
赤斑五死五生。
黑斑九死一生。
鲜红起发稀朗者。
虽大不妨。
如针头稠密。
紫黑成片者难治。
蓝斑黑斑者死。
”又据《舌鉴辨正》。
对于此舌之治法。
大相悬殊。
爰述其言曰。
“全舌纯红而有小黑点者。
脏腑皆热也。
伤寒邪传阳明府。
失治、以致邪火逼入三阴证。
或疫毒直中三阴证。
或实热人误服辛温药。
燥伤三阴证均有之。
不论老少何病何脉。
见此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补汤。
(生石膏八两研粉生知母六钱去毛黄柏四钱黄芩六钱大黄芒硝各三钱生陈浓朴一钱生枳实钱半暹犀角尖四钱)倍加真犀角尖。
连服必愈。
旧说用元参、升麻葛根汤及化斑汤。
误人多矣。
”但舌苔有红中兼紫黑斑。
或外证兼发斑者。
心胃热极也。
宜用三黄汤。
(黄连、黄芩、大黄。
)合白虎汤。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加减治之。
玄参升麻葛根汤即玄参升麻东加葛根。
【介按】升麻性主上升,为升发上行之专药。
如若治伤寒失表失清,及温暑时邪,与胃热相抟而发斑之症,须防肺气上逆,转致喘嗽之患。
葛根虽能鼓舞胃气,升津止渴而解肌热,若治发斑亦不相宜。
是以先贤朱震亨先生曾有“凡斑疹已见红点。
不可用升麻葛根汤。
恐表虚反增斑烂也”之戒。
至若元参。
虽能滋液消斑。
兹与升麻、葛根同用,恐是杯水车薪,无益于事。
故《舌鉴辨正》有“误人多矣”之讥评也。
化斑汤即白虎东加人参。
【介按】赵以德云:“石膏能治三焦火热。
功多于清肺。
退肺中之火。
故用为君。
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
滋水之源。
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为臣。
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而为佐也。
”据是以观。
则知是方以救肺为主。
虽亦能清胃生津,惟治舌红而有黑点,热毒入胃而发斑之证,尚须参用承气法为是。
第五‧红星舌舌见淡红中有大红星者,乃少阴君火,热之盛也。
所不盛者,假火势以侮脾土,将欲发黄之后也。
宜茵陈五苓散治之。
【介按】发黄有如橘黄而明者。
阳明热胜也。
有如熏黄而晦者。
太阴湿胜也。
且以小便不利为湿热发黄。
小便自利为蓄血发黄。
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
兹以湿热瘀郁熏蒸成黄。
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
加茵陈以清渗湿热,是属湿热发黄之治法。
倘如失治之后,则郁热炽盛,灼耗脾液,而舌现红星,成为热毒传里之症。
如《舌鉴辨正》所谓“全舌纯红而深红星,乃脏腑血分皆热也。
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实热人误服温补者皆有之。
其病多大热大渴,心胸胀满,皮肤燥痒,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涩不等。
(均属里症)宜十全苦寒救补汤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泽泻(二两五钱)茯苓猪苓白朮(各一两五钱)官桂(五钱)木通滑石(各一两)甘草(炙,一两)上为末,每服五钱,入姜汁并蜜各少许,用白滚水调服。
【介按】《医宗金鉴》云:“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
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
君泽泻之咸寒。
咸走水府。
寒胜热邪。
佐二苓之淡渗。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并泻水热也。
用白朮之燥湿。
健脾助土。
为之堤防以制水也。
用桂之辛温。
宣通阳气。
蒸化三焦以行水也。
泽泻得二苓下降。
利水之功倍。
小便利而水不蓄矣。
白朮须桂上升。
通阳之效捷、气腾津化。
渴自止也。
”又云:“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
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
小便不利者。
无不克也。
”兹又加以滑石、甘草、木通者。
因太阴湿郁蒸热为黄。
既宣其气化。
并渗其湿热。
使黄从小便而解也。
第六‧黑尖舌舌见红色,尖见青黑者,水虚火实,肾热所致。
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
【介按】伤寒传热入里,则舌苔变黑,有自舌中黑起延及尖根者,亦有自尖根黑起延至中心者,治宜急清阳明之热,以救胃中之燥,故以竹叶石膏汤主之。
倘如热邪炽甚,则变芒刺干焦,急宜犀角地黄汤去芍,加花粉、麦冬、石斛等味,以养胃液而退邪热,庶几外可得汗而解,内可热清而愈。
然亦有仿用承气之例,而急下以救液者,盖因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故宜急清胃热而存肾液为治也。
竹叶石膏汤(从伤寒论新补)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粳米(半升)上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纳粳米。
煮米熟。
汤成。
去米。
温服一升。
日三服。
【介按】此张仲景先生治伤寒解后。
虚羸少气。
气急欲吐之方也。
张隐庵曰。
“竹叶凌冬青翠。
得冬令寒水之气。
半夏生当夏半。
得一阴之气。
参草粳米。
资养胃气以生津液。
麦冬通胃气之络。
石膏纹肌色白。
能通胃中之逆气。
达于肌腠。
总令津液生而中气足。
虚热解而吐自平矣。
”兹治舌见红色而尖见青黑者。
是清胃热而存津液也。
第七‧里圈舌舌见淡红色,而中有一红晕。
沿皆纯黑。
乃余毒遗于心胞络之间。
与邪火郁结。
二火亢极。
故有是症。
以承气汤下之。
【介按】舌苔淡红而起重晕者。
乃是温病热毒传内之证也。
热毒传内一次。
舌增红晕一层。
一晕尚轻。
二晕为重。
三晕必死。
因其邪热上乘胞络。
外证必有神昏谵语。
烦躁不宁。
或发斑疹等证。
症极危险。
故先治以调胃承气汤。
速清热毒而存液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炙甘草(三钱)大黄(六钱)硝(二钱)上咀,用水一钟半。
先煎甘草、大黄,将熟去渣。
下芒硝。
再煎三五沸,顿热服。
【介按】内经云:“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火淫于内。
治以苦寒。
”故君以大黄之苦寒涤热。
臣以芒硝之咸寒软坚。
更佐甘草之甘缓。
俾留硝黄于胃中。
清热而解毒也。
第八‧人裂舌舌见红色。
更有裂纹如人字形。
亦有此形者。
(介按︰此句指图形而言。
)乃君火燔灼。
热毒炎上。
故发裂也。
宜用凉膈散治之。
【介按】年老之人。
辄有舌中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