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精)

合集下载

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精)

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精)

柴郁 胡微 汤烦 ,者 呕 下, 不 之为 止 即未 , 愈解 心 。也 下 ,急 与, 大郁 ···
伤 寒 论 一 百 零 三 条
之心 少 ,下 阴 宜必 病 大痛 , 承, 自 气口 利 汤干 清 。燥 水 者, ,色 可纯 下青 ,
伤 寒 论 三 百 二 十 一 条
者易 病 ,, 人 有时 小 燥有 便 屎微 不 也热 利 ,, , 宜喘 大 大冒 便 承不 乍 气能 难 汤卧 乍 。
伤 寒 舌 鉴
敖 氏 伤 寒 金 镜 录
宜黄 舌 急色 有 下也 黄 之皆 心 表色 而者 传必 里初 热白 已胎 入而 胃变
二 十敖 一氏 舌伤 寒 金 镜 录
稀胡 证 若 此 五 伤 粪汤 具 微 太 舌 寒 舌 者加 则 黄 阳 鉴 大减 下 而 经 承亦 之 润 初 气有 若 宜 传 下下 烦 再 阳 之淡 躁 汗 明 黄呕待府 水吐胎病 沫大燥舌 无柴里也
伤 寒 论 二 百 四 十 二 条
謝 謝

《敖氏伤寒金镜录》与《伤寒舌鉴》述评

《敖氏伤寒金镜录》与《伤寒舌鉴》述评

2021年第2期《敖元伤東金镜录》与《伤東舌签》达评*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武义,321200) 程志源摘要:采用中医文献学和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敖氏伤寒金镜录》和《伤寒舌鉴》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进行总结 分析,并对两书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其特色进行点评。

两书均为图谱式著作,言简意赅,辨析严谨。

《敖氏伤寒金镋 录》仅36种舌象图谱,易于掌握,辨证方法以脏腑和八纲辨证为主,病机分析多从“火热”入手,立法遣方多以清热攻 下为主,且药随方出,应用方便;而《伤寒舌鉴》共8类120种舌象,论述颇详,尤显繁冗且有方无药,辨证以六经分证 为主、八纲与脏腑分证为辅,病机分析大量运用了五行生克和脏腑理论,所栽三阴证候从《伤寒论》的以寒证为主转 变为以热证为主,明确提出红舌与瘟疫有关,并首次提出白苔舌亦可见于热证。

关键词:古籍研究舌诊专书敖氏伤寒金铣录伤寒舌鉴述评中图分类号:R241.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4737(2021)02-0020-03《敖氏伤寒金镜录》(以下简称《金镜录》)与 《伤寒舌鉴》(以下简称《舌鉴》)系我国代表性舌诊 专书。

前者是1341年杜清碧在敖继翁《伤寒金镜 录》的基础上,由原12舌诊图增为36图而成,是国 内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奠定了当今舌诊的基础。

后者是1668年由张登以申武垣《伤寒观舌心法》为 蓝本,正其错误,参人其父张璐医案及个人临床经验著成,该书对后世舌诊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两 书均为图谱式舌诊专书,其体例、内容和学术思想 各有千秋,现简要述评于此。

主要内容及其特点《金镜录》全书1卷,将白苔舌、将瘟舌、中焙 舌、生斑舌、红星舌、黑尖舌、黑圈舌、人裂舌、虫碎 舌、里黑舌、厥阴舌、死现舌、黄苔舌、黑心舌等临床 常见舌象绘成36种图谱,每图之下附有文字说明及 方药。

其中有24图专论舌苔,4图专论舌质,8图兼论舌苔与舌质。

图中所载舌色有淡红、红、纯(绛)红、青等,舌面变化有红刺、红星、裂纹等;苔色有 白、黄、黑、灰等,苔质有干、滑、淫、刺、偏、全、隔瓣 等,基本全面概述了主要病理舌象。

中医书籍排行榜,最值得推荐的中医书籍(附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书籍排行榜,最值得推荐的中医书籍(附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在我国传承千年,其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医学史上取得的成绩斐然,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极为神秘强大的。

中医的书籍很多,从古自今的中医能人留下来不少文化瑰宝,中医书籍排行榜就是揭晓中医的神秘面纱。

中医书籍排行榜【名著类型】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杂病论4、难经5、金匮要略6、温病条辨7、中藏经8、针灸甲乙经9、千金方10、伤寒论中医书籍排行榜【现代版】1、敖氏伤寒金镜录2、人身通考3、运气辩与临证录4、针灸穴名释义5、中国刺血疗法大全6、医林掇英7、本经疏证8、本草问答9、增订伪药条辨10、辅行诀脏腑用药法中医书籍排行榜【中医古籍】中医古籍一 : 《灵枢》 《素问》 《脉经》 《难经》 《脉确》 《穴位》中医古籍二 : 《温热论》 《血证论》 《药性赋》 《辨证录》 《脾胃论》《方剂学》 中医古籍三 《中药学》 《针灸学》 《医经读》 《三消论》 《血证论》《伤寒论》 中医古籍四 《金匮要略》 《古方八阵》 《中药大全》 《痧胀玉衡》《神农本草》 《本草纲目》 中医古籍五 《方剂索引》 《灵药秘方》 《医学入门》《四圣心源》 《针灸神书》 《医方集解》 中医古籍六 《医林改错》 《濒湖脉学》《针灸歌赋》 《温病条辨》 《黄帝内经》【扩展】中医书籍排行榜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的有关知识。

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难经》 、 《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 。

四小经典: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清·汪昂《汤头歌诀》、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

中医的根本: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千金要方》卷一“诊候第四”)。

中医学-舌诊

中医学-舌诊
(二)舌诊的现代化及客观化研究:如舌电位测 定、“舌色仪”的应用、舌印的应用、舌活体显 微镜观察、舌生理生化测定、舌血液流变学研究、 舌病理切片及涂片检查之动物模型研究、人群普 查等。
舌诊简史要点
1、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舌 诊的记载;
2、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舌诊用于中医 辨证施治;
(1)胖大舌:较正常 大而厚,伸舌满口, 常伴有齿痕;
(2)肿胀舌:舌体肿 大,色鲜红或青紫, 甚者不能缩回口腔。
胖大舌
肿胀舌
舌象:舌淡嫩胖大有齿痕, 舌象:舌红肿大,不能缩入
中部苔黄厚腻。
口内。中尖部黄瓣苔。
辨证:气血两亏,湿热交 辨证: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阻。
瘦薄舌
舌象:舌红绛瘦长,苔焦 黄厚垢,燥裂成块, 余处光剥。
辨证:胃肠热结阴伤。
舌象:舌淡白瘦薄,舌尖 光莹,苔薄白而干。
辨证:肾阳不足,气血两 虚。
胖瘦
意义:瘦薄舌多为舌失充养所致。若舌淡瘦薄多为久 病气血两虚(质嫩,可有齿痕);舌红绛瘦薄,少 苔无苔,多为阴虚火旺。
胖大舌多为体内水液停滞。若舌淡嫩而胖大,多 为气虚阳虚(如脾肾阳虚);舌红胖大则多为里热 (如脾胃湿热)。
辨证:阳虚寒凝,肝胆血瘀。
淡紫
舌象:舌色淡青晦暗,苔 白腻而干。
辨证:阳虚湿滞血瘀。
瘀斑瘀点舌
舌象:舌边有黑点瘀斑。 辨证:肝郁气滞血瘀。
意义:主气血运行不畅。常见原因有:
(1)寒凝。阴寒内盛,阳郁不宣,见 青紫或瘀斑点;
(2)热煎。热炽营阴,气血壅滞,见 舌绛紫;
(3)气郁气虚。肺失宣降,肝失疏泻, 气机不畅;或气虚不能行血,见舌青紫 或瘀斑。其他如外伤、中毒以及先天性 心脏病等,亦可见青紫色。

敖氏伤寒金镜录课件

敖氏伤寒金镜录课件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传统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传统医学对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传承与创新
深入研究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和用药原则,挖掘其独特的学术价值,推动传统医学 的传承与创新。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将敖氏伤寒金镜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
伤寒论的价值和影响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 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医书的 四大经典之一,被历代医家所 推崇。
该书不仅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 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医学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也 起到了重要作用。
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不仅在中国 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而且对 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 影响。
该书的特点在于其结构清晰、语 言简练、论述精辟,是学习《伤
寒论》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价值和影响
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价值在于其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和对临床实践的总结,为 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该书的影响在于其促进了中医临床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医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贡 献。同时,该书也成为了中医药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中医人才具有重 要意义。
伤寒论的内容和特点
伤寒论共398条,分为上、中、下三卷,主要论述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及 治疗原则等。
该书强调六经辨证,以阴阳为总纲,将外感热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 阴、厥阴六经,分别从证候、病机、治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伤寒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独特的辨证方法和治疗体系对后世 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助于医生准确地判断病情。
诊断流程
按照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指导,医 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诊断 ,从望、闻、问、切等多个方面 获取患者的信息,综合分析,得

《敖氏伤寒金镜录》学术渊源探讨

《敖氏伤寒金镜录》学术渊源探讨

Abt c Aosisa g h nfnrn u ( s at r h h n a g l Ao’ cr so o e i o H i i SRe d f G l n M r r O o d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 toe i ahg c n
i s e i t ee a t i t r f i a da o i I i d mo sr e t t e u h r i b o e D ' s ) s h tn r o ko n u l i n s . ts e n t t a h to f hs o ki c t— e s a x fsw lg g s ad h t a ot sa
u e n t i b o o p o et ed r c ea in b t e e o g ea d h a y d o e s d i h s o k t r v h i tr lt e we n r t n e o d u n e t n r m ,whc st e i o — s ih wa h mp r
Bs ) i Wa s ;Ln a dan i; o ah ei dsae ; a dsae a s ;Lu e nu i l i o s C l p to nc i ss W r i s u g gs d g e m e s
P to ei Dsae)LANG R n ,WA ho ig. *B rn iesyo rdt n l hns ahgnc i ss I e og NG Z apn e i Unvri T a io a ie g t f i C e
Me c e e ig 1 0 2 di n ,B i n 0 0 9 i j
in rh ti e t b ih . n e e ss a l e a sd

舌诊开山之作_敖氏伤寒金镜录_.

舌诊开山之作_敖氏伤寒金镜录_.

Club俱乐部■人文舌诊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中医舌诊体系的建立以《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出现为标志,这一利用视觉的实证方法,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

文 / 甄雪燕王利敏梁永宣舌头如何成为诊病的舌“窗口”你对着镜子观察过自己的舌头吗?为什么有时候舌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为什么有时候舌苔会厚一些,有时候又会变薄?三寸之舌虽小,却是反映体内脏腑生理病理功能的一个窗口。

中医认为,舌象是反映体内病变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实,早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六十多条记载辨舌诊疾的内容。

如“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

”(《灵枢・肠胃》)“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灵枢・经脉》)舌被认为是一个肌性的器官。

舌之所以能够反映内部脏腑的功能,是因为身体的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的循行与舌直接或间接地相通。

经络运行全身的气血,联络各脏腑与肢节,沟通身体上下内外。

人体某个脏腑若发生问题,舌上相应的部位就会出现变化,所谓凡病俱见于舌。

具体来讲,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舌是折射整个机体内在病变的一面镜子。

尤其心脾两脏与舌头关系最为密切,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苔则是胃气情况的反映。

现代研究也认为,舌体血管丰富,对体内血流情况反应灵敏。

舌头表面覆盖的粘膜薄而透明,舌粘膜上皮的角质化过程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形成舌苔。

舌粘膜上有三种舌乳头,丝状乳头负责一般感觉,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内有味蕾,负责味觉。

舌体与舌苔的变化与机体内部的循环等变化紧密相联,舌象作为人体的外在表现之一,可以反映人体内部的机能状态,这就使它具备了诊断疾病的物质基础。

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舌象呈淡红色,舌质地红润,不浅不深,红活润泽,上罩薄白苔,不干不湿。

而当机体罹莹患各种疾病时,舌则会出现颜色、质地、润度以及舌苔的变化。

中医诊断学——舌诊

中医诊断学——舌诊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

《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

中医四诊以望诊为首,绝非偶然,而是别有深意的,正如上面所说。

今天我们学习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独特的知识,李氏奇效舌诊及望舌用药法。

、望舌诊病是中医四诊之中的望诊里面的最重要的一环,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早记录舌诊者是扁鹊(公元前407年 - 公元前310年,**省任丘市人),扁鹊创立和发展了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查疾病的方法。

汉代*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法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舌诊专著。

随着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在研究温热病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温病察舌”的方法,对温病的分型、分期、辨证用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明·王景韩《神验医宗舌镜》中说:"内有是症,外有是舌”。

为什么通过舌相就能诊查获知全身各处的疾病症状呢?中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的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

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应在舌象上,所谓"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出自《丹溪心法》)。

《黄帝内经》中也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论:"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

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谬焉。

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

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又说:"舌者,心之苗也。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作者:杜本朝代:元年份:公元1341年●续刊伤寒金镜录原序属性:伤寒一症。

传变不常。

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

生死系焉。

可以寄人死生者。

惟医焉耳矣。

夫何脉理玄妙。

七表八里九道。

形似难辨。

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

元、若敖氏抱独见之明。

着《金镜录》一书。

只以舌证。

不以脉辨。

其法浅而易知。

试而辄效。

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

惟黑舌之症。

稍有未尽。

如舌之黑而紫、黑而湿润、黑而濡滑、黑而柔软、皆寒症也。

黑而肿、黑而焦、黑而干涩、黑而卷缩、黑而坚硬、黑而芒刺、黑而拆裂、皆热症也。

学医者推类以尽其余。

则庶几矣。

予在南都。

偶得此书。

深珍重之。

后会副宪笃斋汤公。

出是编示之。

极称其善。

已命工梓行会稽郡矣。

予患天下之人。

未尽知也。

复梓之以广其传云。

◆赐同进士出身大理寺左寺正陈楠书◆●原序属性:伤寒一书。

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

得其旨趣。

乃万世之龟鉴也。

论中梓讹难明。

晋叔和成其章序。

成无己《明理论》。

刘河间五运六气。

参同仲景钤法。

则病之所变。

预可知也。

阴阳传变汗瘥图局。

曰汗、曰吐、曰下。

死生吉凶棺墓图局。

曰死、曰生。

随治随效。

如附应声。

则万举万全矣。

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

传变吉凶。

深为妙也。

舌乃心之苗。

心君主之。

官应南方赤色。

甚者或燥、或涩、青、白、黑。

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

舌白者,肺金之色也。

由寒水甚而制火。

不能平金。

则肺自甚。

故色白也。

舌青者,肝木之色也。

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色青也。

色青为寒者讹矣。

仲景法曰∶“少阴病。

下利清谷。

”色青者,热在里也。

大承气汤下之。

舌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

所以一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

故色黄也。

舌红为热。

心火之色也。

或赤者,热深甚也。

舌黑亦言为热者。

由火热过极。

则反兼水化。

故色黑也。

五色应五脏固如此。

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

未传于里也。

舌白苔滑者。

痛引阴筋。

名脏结也。

舌之赤者。

邪将入也。

舌之紫者。

邪毒之气盛也。

舌之红点者。

中医诊断之舌诊与脉诊发展的时间差别

中医诊断之舌诊与脉诊发展的时间差别

舌诊与脉诊发展的时间差别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医诊断中的诊疗基础:舌诊与脉诊发展的时间差别。

舌诊与脉诊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的程度来看,舌诊远远比不上脉诊。

《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对正常人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说明正常人的脉象应该是一呼一吸五至,脉象应该不大不小、不迟不数,不浮不沉,即从容和缓,所谓有胃气的脉,否贝则即是病脉。

对病脉,《内经》提出浮、沉、大、小、滑、涩等数十种脉名。

对死脉,即真脏脉的表现亦具体指出其形象,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说:“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

”都是失于和缓,无胃气的脉象,故皆主死,对于反常之怪脉,《素问·大奇论篇》提出有浮合、火薪然、散叶、省客、丸泥、横格、弦缕、交漆、涌泉、颓土、悬雍、偃刀、如丸,如华等,这些脉象有的包括在后世的七怪、十怪脉中,有的已无法考证,但无疑都是反常的脉象。

《伤寒舌鉴》

《伤寒舌鉴》

《伤寒舌鉴》自序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至金镜录始集三十六图.逮后观舌心法.广至一百三十有七.何后世证变之多若此.宁知伤寒自表传里.舌苔必由白滑而变他色.不似伏邪瘟疫等热毒.自内达外之一病便见黄黑诸苔也.观仲景论中.一见舌白、苔滑.即言难治.安有失治而致变者乎.所以仲景止言白苔.已见一斑.不烦琐屑.后人无先圣治未病之能.势不得不反复辨论以启蒙昧.盖邪气入里.其虚实寒热之机.必现于舌.非若脉法之隐而不显也.况阴盛格阳.与邪热郁伏.多有假证假脉.惟验舌上苔色之滑、燥、浓、薄.昭若冰鉴.无所遁形.由是取观舌心法.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家大人治案所纪.及己所亲历.共得一百二十图.命曰伤寒舌鉴.授之剞劂.以公同志临证之一助云.康熙戊申年秋月诞先张登书于永堂白苔舌总论伤寒邪在皮毛.初则舌有白沫.次则白涎白滑.再次白屑白.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是寒邪入经之微甚也.舌乃心之苗.心属南方火.当赤色.今反见白色者.是火不能制金也.初则寒郁皮肤.毛窍不得疏通.热气不得外泄.故恶寒发热.在太阳经.则头痛、身热,项背强、腰脊疼、等症.传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虽症有烦躁.如脉浮紧者.犹当汗之.在少阳经者.则白苔白滑.用小柴胡汤和之.胃虚者.理中汤温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大小承气、分轻重下之.白舌亦有死症.不可忽视也.微白滑苔舌(图缺)寒邪初入太阳.头疼、身热、恶寒、舌色微白有津.香苏散、羌活汤之类发散之.薄白滑苔舌(图缺)此太阳里证舌也.二三日未曾汗.故邪入丹田渐深.急宜汗之.或太阳与少阳合病.有此舌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浓白滑苔舌(图缺)病三四日.其邪只在太阳.故苔纯白而浓.却不干燥.其证头疼发热.脉浮而紧.解表自愈.干浓白苔舌(图缺)病四五日.未经发汗.邪热渐深.少有微渴.过饮生冷.停积胸中.营热胃冷.故令发热烦躁.四肢逆冷.而苔白干浓.满口白屑.宜四逆散加干姜.白苔黄心舌(图缺)此太阳经初传阳明府病舌也.若微黄而润.宜再汗.待苔燥里证具.则下之.若烦躁呕吐.大柴胡汤加减.亦有下淡黄水沫.无稀粪者.大承气汤下之.白苔黄边舌(图缺)舌中见白苔.外有微黄者.必作泄.宜用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干白苔黑心舌(图缺)此阳明府兼太阳舌,其苔边白中心干黑者.因汗不彻.传至阳明所致.必微汗出、不恶寒、脉沉者.可下之.如二三日未曾汗.有此舌必死.白滑苔尖灰刺舌(图缺)此阳明府兼少阳舌也.三四日自利脉长者生.弦数者死.如有宿食.用大承气下之.十可全五.白苔满黑刺干舌(图缺)白苔中生满干黑芒刺.乃少阳之里证也.其证不恶寒反恶热者.大柴胡加芒硝急下之.然亦危证也.白滑苔黑心舌(图缺)白苔中黑.为表那入里之候.大热谵语.承气等下之.倘食复而发热、或利不止者.难治.半边白滑舌(图缺)白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属半表半里.宜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胁下痛、而见此舌苔者.小青龙汤.夏月多汗自利.人参白虎汤.脏结白滑舌(图缺)或左或右.半边白苔.半边或黑或老黄者.寒邪结在脏也.黄连汤加附子.结在咽者.不能语言.宜生脉散合四逆汤.可救十中一二.白苔黑斑舌(图缺)白苔中有黑小斑点乱生者.乃水来克火.如无恶候.以凉膈散承气汤下之.十中可救一二.白苔燥裂舌(图缺)伤寒胸中有寒.丹田有热.所以舌上白苔.因过汗伤营.舌上无津.所以燥裂.内无实热.故不黄黑.宜小柴胡加芒硝微利之.白苔黑根舌(图缺)舌苔白而根黑;火被水克之象.虽下亦难见功也.白尖黄根舌(图缺)邪虽入里.而尖白未黄.不可用承气.宜大柴胡汤加减.下后无他证.安卧神清.可生.倘再有变证.多凶.白苔双黄舌(图缺)此阳明里证舌也.黄乃土之色.因邪热上攻.致令舌有双黄.如脉长恶热.转矢气烦躁者.大柴胡调胃承气下之.白苔双黑舌(图缺)白苔中见黑色两条.乃太阳少阳之邪入于胃.因土气衰绝.故手足厥冷.胸中结痛也.理中汤泻心汤选用.如邪结在舌根.咽嗌而不能言者.死证也.白苔双灰色舌(图缺)此夹冷食舌也.七八日后见此舌而有津者.可治.理中四逆选用.无津者不治.如干浓见里证.则下之.得汤次日灰色去者安.白尖中红黑根舌(图缺)舌尖白而根灰黑.少阳邪热传腑.热极而伤冷冻饮料也.如水停津液固结而渴者.五苓散.自汗而渴者.白虎汤.下利而渴者.解毒汤.如黑根多、白尖少、中不甚红者.难治.白苔尖红舌(图缺)满舌白滑而尖却鲜红者.乃热邪内盛.而复感客寒入少阳经也.小柴胡汤加减.白苔中红舌(图缺)此太阳初传经之舌也.无汗者发汗.有汗者解肌.亦有少阳经者.小柴胡汤加减.白苔变黄舌(图缺)少阳证罢.初见阳明里证.故苔变黄色.兼矢气者.大柴胡汤下之.白尖红根舌(图缺)舌尖苔白.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证寒热、耳聋、口苦、胁痛、脉弦.小柴胡汤和解之.白苔尖灰根黄舌(图缺)此太阳湿热并于阳明也.如根黄色润、目黄小便黄者.茵陈蒿汤加减.白苔尖根俱黑舌(图缺)舌根尖俱黑而中白.乃金水太过.火土气绝于内.虽无凶证.亦必死也.熟白舌(图缺)白苔老极.如煮熟相似者.心气绝而肺色乘于上也,始因食瓜果冰水等物.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候.用枳实、理中.间有生者.淡白透明舌(图缺)年老胃弱.虽有风寒.不能变热.或多服汤药.伤其胃气.所以淡白透明.似苔非苔也.宜补中益气加减治之.白苔如积粉舌(图缺)此舌乃瘟疫初犯募原也.达原饮.见三阳表证.随经加柴胡、葛根、羌活.见里证.加大黄.黄苔舌总论黄苔者.里证也.伤寒初病无此舌.传至少阳经.亦无此舌.直至阳明府实.胃中火盛.火乘土位.故有此苔.当分轻重泻之.初则微黄.次则深黄有滑.甚则干黄焦黄也.其证有大热、大渴、便秘、谵语、痞结、自利.或因失汗发黄.或蓄血如狂.皆湿热太盛.小便不利所致.若目白如金.身黄如橘.宜茵陈蒿汤,五苓散.栀子柏皮汤等.如蓄血在上焦.犀角地黄汤.中焦、桃仁承气汤.下焦,代抵当汤.凡血证见血则愈.切不可与冷水.饮之必死.大抵舌黄证虽重.若脉长者.中土有气也.下之则安.如脉弦下利、舌苔黄中有黑色者.皆危证也.纯黄微干舌(图缺)舌见黄苔.胃热之极.土色见于舌端也.急宜调胃承气下之.迟则恐黄老变黑.为恶候.微黄苔舌(图缺)舌微黄而不甚燥者.表邪失汗而初传里也.用大柴胡汤.若身目俱黄者.茵陈蒿汤.黄干舌(图缺)舌见干黄.里热已极.急下勿缓.下后脉静身凉者生.反大热而喘脉躁者死.黄苔黑滑舌(图缺)舌黄而有黑滑者.阳明里证具也.虽不干燥.亦当下之.下后身凉脉静者生.大热脉躁者死.黄苔黑斑舌(图缺)黄苔中乱生黑斑者.其证必大渴谵语.身无斑者.大承气下之.如脉涩、谵语,循衣摸床、身黄斑黑者.俱不治.下出稀黑粪者死.黄苔中黑通尖舌(图缺)黄苔从中至尖通黑者.乃火土燥而热毒最深也.两感伤寒必死.恶寒甚者亦死.如不恶寒.口燥咽干而下利臭水者.可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十中可救四五.口干齿燥.形脱者.不治.老黄隔瓣舌(图缺)舌黄干涩而有隔瓣者.乃邪热入胃.毒结已深.烦躁而渴者.大承气汤.发黄者.茵陈蒿汤.少腹痛者.有瘀血也.抵当汤.结胸.大陷胸汤.黄尖舌(图缺)舌尖苔黄.热邪初传胃腑也.当用调胃承气汤.如脉浮恶寒.表证未尽.大柴胡两解之.黄苔灰根舌(图缺)舌根灰色而尖黄.虽比黑根少轻.如再过一二日.亦黑也.难治.无烦躁直视.脉沉而有力者.大柴胡加减治之.黄尖红根舌(图缺)根红而尖黄者.乃湿热乘火位也.瘟热初病.多有此舌.凉膈解毒等药.消息治之.黄尖黑根舌(图缺)舌黑根多而黄尖少者.虽无恶证恶脉.诚恐暴变一时.以胃气竭绝故耳.黄苔黑刺舌(图缺)舌苔老黄极而中有黑刺者.皆由失汗所致.邪毒内陷已深.急用调胃承气下之.十中可保一二.黄大胀满舌(图缺)舌黄而胀大者.乃阳明胃经湿热也.证必身黄、便秘、烦躁.茵陈蒿汤.如大便自利而发黄者.五苓散加茵陈、栀子、黄连等治之.黄尖白根舌(图缺)舌根白尖黄.其色倒见.必是少阳经传阳明府病.若阳明证多者.大柴胡汤.少阳证多者.小柴胡汤.如谵语烦躁者.调胃承气汤.黄根白尖舌(图缺)舌尖白根黄.乃表邪少而里邪多也.天水散、凉膈散合用.如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发黄.茵陈蒿汤.黄根灰尖舌(图缺)舌乃火位.今见根黄尖灰.是土来侮火也.不吐不利、心烦而渴者.乃胃中有郁热也.调胃承气加黄连.黄根白尖短缩舌(图缺)舌见根黄尖白而短硬.不燥不滑.但不能伸出.证多谵妄烦乱.此痰挟宿食占据中宫也.大承气加姜、半主之.黑苔舌总论伤寒五七日.舌见黑苔.最为危候.表证皆无此舌.如两感一二日间见之.必死.若白苔上渐渐中心黑者.是伤寒邪热传里之候.红舌上渐渐黑者.乃瘟疫传变.坏证将至也.盖舌色本赤.今见黑者.乃水来克火.水极似火.火过炭黑之理.然有纯黑、有黑晕、有刺、有隔瓣、有瓣底红、瓣底黑者.大抵尖黑犹轻.根黑最重.如全黑者.总使神丹.亦难救疗也.纯黑舌(图缺)遍舌黑苔.是火极似水.脏气已绝.脉必代结.一二日中必死.切勿用药.黑苔瓣底红舌(图缺)黄苔久而变黑.实热亢极之候.又未经服药.肆意饮食.而见脉伏、目闭、口开、独语、谵妄.医遇此证.必掘开舌苔.视瓣底红者.可用大承气下之.黑苔瓣底黑舌(图缺)凡见瓣底黑者.不可用药.虽无恶候.脉亦暴绝.必死不治.满黑刺底红舌(图缺)满舌黑苔.干燥而生大刺.揉之触手而响.掘开刺底红色者.心神尚在.虽火过极.下之可生.有肥盛多湿热人.感冒发热.痞胀闷乱.一见此舌.急用大陷胸丸攻下.后与小陷胸汤调理.刺底黑舌(图缺)刺底黑者.言刮去芒刺.底下肉色俱黑也.凡见此舌.不必辨其何经何脉.虽无恶候.必死勿治.黑烂自啮舌(图缺)舌黑烂而频欲啮.必烂至根而死.虽无恶候怪脉.切勿用药.中黑边白滑苔舌(图缺)舌见中黑边白而滑.表里俱虚寒也.脉必微弱.证必畏寒.附子理中汤温之.夏月过食生冷而见此舌.则宜大顺冷香选用.红边中黑滑舌(图缺)舌黑有津.证见谵语者.必表证时不曾服药.不戒饮食.冷物结滞于胃也.虚人黄龙汤.或枳实理中加大黄.壮实者用备急丸热下之.夏月中.多有此舌.以人参白虎汤主之.通尖黑干边白舌(图缺)两感一二日间.便见中黑边白浓苔者.虽用大羌活汤.恐无济矣.黑边晕内微红舌(图缺)舌边围黑.中有红晕者.乃邪热入于心胞之候.故有此色.宜凉膈合大承气下之.中燥舌(图缺)舌苔中心黑浓而干.为热盛津枯之候.急宜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以解之.中黑无苔干燥舌(图缺)舌黑无苔而燥.津液受伤而虚火用事也.急宜生脉散合附子理中汤主之.黑中无苔枯瘦舌(图缺)伤寒八九日.过汗.津枯血燥.舌无苔而黑瘦.大便五六日不行.腹不硬满.神昏不得卧.或时呢喃叹息者.炙甘草汤.黑干短舌(图缺)舌至干黑而短.厥阴极热已深.或食填中脘.胀所致.急用大剂大承气下之.可救十中一二.服后.粪黄热退则生.粪黑热不止者死.灰色舌总论灰色舌、有阴阳之异.若直中阴经.则实时舌便灰黑而无积苔.若热传三阴.必四五日表证罢而苔变灰色也.有在根在尖在中者.有浑舌俱灰黑者.大抵传经热证.则有灰黑干苔.皆当攻下泄热.若直中三阴之灰黑无苔者.即当温经散寒.又有蓄血证.其人如狂.或瞑目谵语.亦有不狂不语.不知人事.而面黑舌灰者.当分轻重以攻其血.切勿误与冷水.引领败血入心而致不救也.纯灰舌(图缺)舌灰色无苔者.直中三阴而夹冷食也.脉必沉细而迟.不渴不烦者.附子理中四逆汤救之.次日.舌变灰中有微黄色者生.如渐渐灰缩干黑者死.灰中舌(图缺)灰色现于中央.而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者.此热传厥阴之候.乌梅丸主之.灰黑苔干纹裂舌(图缺)土邪胜水.而舌见灰黑纹裂.凉膈调胃皆可下之.十中可救二三.下后.渴不止热不退者.不治.灰根黄尖中赤舌(图缺)舌根灰色而中红尖黄.乃肠胃燥热之证.若大渴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转矢气者.下之.如温病热病.恶寒脉浮者.凉膈、双解选用.灰色重晕舌(图缺)此瘟病热毒.传遍三阴也.热毒传内一次.舌即灰晕一层.毒盛故有重晕.最危之证.急宜凉膈、双解解毒.承气下之.一晕尚轻.二晕为重.三晕必死.亦有横纹二三层者.与此重晕不殊.灰黑干刺舌(图缺)灰黑舌中又有干刺.而见咽干、口燥、喘满.乃邪热结于少阴.当下之.然必待其转矢气者.方可下.若下之早.令人小便难.灰黑尖舌(图缺)已经汗解而见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伤饮食.邪热复盛之故.调胃承气汤下之.灰黑尖干刺舌(图缺)舌尖灰黑有刺而干.是得病后犹加饮食之故.虽证见耳聋、胁痛、发热、口苦.不得用小柴胡.必大柴胡或调胃承气加消导药.方可取效.灰中墨滑舌(图缺)淡淡灰色中间.有滑苔四五点如墨汁.此热邪传里.而中有宿食未化也.大柴胡汤.灰黑多黄根少舌(图缺)舌灰色而根黄.乃热传厥阴.而胃中复有停滞也.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汗出不止者死.正气脱也.边灰中紫舌(图缺)舌边灰黑而中淡紫.时时自啮舌尖为爽.乃少阴厥气逆上.非药可治.红色舌总论夫红舌者.伏热内蓄于心胃.自里而达于表也.仲景云.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故舌红而赤.又有瘟疫疫疠.一方之内.老幼之病皆同者.舌亦正赤而加积苔也.若更多食.则助热内蒸.故舌红面赤.甚者面目俱赤而舌疮也.然病有轻重.舌有微甚.且见于舌之根尖中下左右.疮蚀胀烂.瘪细长短.种种异形.皆瘟毒火热蕴化之所为也.其所治亦不同.当解者内解其毒.当砭者砭去其血.若论汤液.无过大小承气、黄连解毒、三黄石膏等.此类而推可也.纯红舌(图缺)舌见纯红色.乃瘟疫之邪热初蓄于内也.宜败毒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等治之.红中淡黑舌(图缺)舌红中见淡黑色而有滑者.乃太阳瘟疫也.如恶寒.有表证.双解散合解毒汤微微汗之.汗罢急下.如结胸烦躁直视者.不治.红中焦黑舌(图缺)舌见红色.中有黑形如小舌.乃瘟毒内结于胃.火极反兼水化也.宜凉膈散.若黑而干硬.以指甲刮之有声者.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红中黑斑舌(图缺)见小黑斑星于红舌上者.乃瘟热乘虚入于阳明.胃热则发斑也.或身上亦兼有红赤斑者.宜黑参升麻汤、化斑汤等治之.红内黑尖舌(图缺)舌本红而尖黑者.足少阴瘟热乘于手少阴也.竹叶石膏汤.红色人字纹裂舌(图缺)舌红甚而又有纹裂者.阳明热毒熏蒸膈上.故现人字纹也.宜服凉膈散.如渴甚转矢气者.大承气下之.红断纹裂舌(图缺)相火来乘君位.致令舌红燥而纹裂作痛.宜黄连解毒汤加麦门冬寒润之.红内红星舌(图缺)舌见淡红色.又有大红星点如疮瘰者.湿热伤于脾土.罨而欲发黄之候.宜茵陈蒿汤、五苓散选用.深红虫碎舌(图缺)舌红更有红点.坑烂如虫蚀之状.乃水火不能既济.热毒炽盛也.不拘日数.宜小承气汤下之.不退、再以大承气下之.红色紫疮舌(图缺)瘟疫多有此舌.其证不恶寒.便作渴烦躁.或咳痰者.宜解毒汤加黑参、薄荷.并益元散治之.尺脉无者必死.战栗者亦死.红中微黄根舌(图缺)热入阳明胃腑.故舌根微黄.若头汗、身凉、小便难者.茵陈蒿汤加栀子、香豉.红中微黄滑舌(图缺)病五七日.舌中有黄苔.是阳明证.如脉沉实谵语.虽苔滑.宜大柴胡汤.若干燥者.此内邪热盛.急用大承气下之.红长胀退场门外舌(图缺)舌长大胀退场门外.是热毒乘心.内服泻心汤.外砭去恶血.再用片脑、人中黄掺舌上.即愈.红舌(图缺)舌频退场门为弄舌.至鼻尖上下或口角左右者.此为恶候.可用解毒汤加生地黄.效则生.不效则死.红痿舌(图缺)舌痿软而不能动者.乃是心脏受伤.当参脉证施治.然亦十难救一也.红硬舌(图缺)舌根强硬失音.或邪结咽嗌以致不语者.死证也.如脉有神而外证轻者.可用清心降火去风痰药.多有得生者.红尖出血舌(图缺)舌上出血如溅者.乃心脏邪热壅盛所致.宜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辈治之.红中双灰干舌(图缺)瘟热病而舌见两路灰色.是病后复伤饮食所致.令人身热谵语.循衣撮空.如脉滑者.一下便安.如脉涩下出黑粪者死.红尖白根舌(图缺)红尖是本色.白苔为表邪.如恶寒、身热、头痛.宜汗之.不恶寒、身热、烦渴者.此太阳里证也.五苓散两解之.红战舌(图缺)舌战者.颤掉不安.蠕蠕动也.此证因汗多亡阳.或漏风所致.十全大补、大建中汤选用.红细枯长舌(图缺)舌色干红而长细者.乃少阴之气绝于内.而不上通于舌也.纵无他证.脉再衰绝.朝夕恐难保矣.红短白舌(图缺)口疮舌短有.声哑、咽干、烦躁者.乃瘟疫强汗.或伤寒未汗而变此证.宜黄连犀角汤、三黄石膏汤选用.边红通尖黑干舌(图缺)瘟病不知调治.或不禁饮食.或不服汤药.而致舌心干黑.急下一二次.少解再下.以平为期.红尖紫刺舌(图缺)汗后食复而见红尖紫刺.证甚危急.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下之.仍刮去芒刺.不复生则安.再生则危.红尖黑根舌(图缺)瘟疫二三日.舌根灰黑.急用凉膈、双解微下之.至四五日后.火极似水.渐变深黑.下无济矣.若邪结于咽.目瞑脉绝油汗者.一二日内死.红嫩无津舌(图缺)汗下太过.津液耗竭.而舌色鲜红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润.而实燥涸者.生脉散合人参三白汤治之.然多不应也.紫色舌总论紫舌苔者.酒后伤寒也.或大醉露卧当风.或已病而仍饮酒.或感冒不服药.而用葱姜热酒发汗.汗虽出而酒热留于心胞.冲行经络.故舌见紫色.而又有微白苔也.苔结舌之根尖.长短浓薄.涎滑干焦.种种不同.当参其源而治之.纯紫舌(图缺)伤寒以葱酒发汗.酒毒入心.或酒后伤寒.皆有此舌.宜升麻葛根汤加石膏、滑石.若心烦懊不安.栀子豉汤.不然.必发斑也.紫中红斑舌(图缺)舌浑紫而又满舌红斑.或浑身更有赤斑者.宜化斑汤、解毒汤.俱加葛根、黄连、青黛.有下证者.凉膈散.紫上白滑舌(图缺)舌紫而中见白苔者.酒后感寒.或误饮冷酒所致.亦令人头痛、恶寒、身热.随证解表可也.淡紫青筋舌(图缺)舌淡紫带青而润.中绊青黑筋者.乃直中阴经.必身凉、四肢厥冷.脉沉面黑.四逆、理中等治之.紫上赤肿干焦舌(图缺)舌边紫而中心赤肿.足阳明受邪.或已下.便食酒肉.邪热复聚所致.若赤肿津润.大柴胡微利之.若烦躁厥逆脉伏.先用枳实理中.次用小承气.紫上黄苔干燥舌(图缺)嗜酒之人伤于寒.至四五日.舌紫.上积干黄苔者.急用大承气下之.如表证未尽.用大柴胡汤.紫短舌(图缺)舌紫短而团KT 者.食滞中宫而热.传厥阴也.急用大承气汤下之.下后热退脉静舌柔和者生.否则死.紫上黄苔湿润舌(图缺)舌淡青紫而中有黄湿苔.此食伤太阴也.脉必沉细.心下脐旁按之硬痛或矢气者.小承气加生附子.或黄龙汤主之.紫尖蓓蕾舌(图缺)感寒之后.不戒酒食.而见咳嗽生痰.烦躁不宁.舌色淡紫.尖生蓓蕾.乃酒湿伤肺.味浓伤胃所致也.宜小柴胡汤加减治之.熟紫老干舌(图缺)舌全紫如煮熟者.乃热邪传入厥阴.至笃之兆.当归四逆汤.淡紫带青舌(图缺)舌色青紫无苔.且滑润瘦小.为直中肾肝阴证.吴茱萸汤、四逆汤急温之.淡紫灰心舌(图缺)舌淡紫而中心带灰.或青黑.不燥不湿者.为邪伤血分.虽有下证.只宜犀角地黄汤加酒大黄微利之.霉酱色苔舌总论霉酱色苔者.乃夹食伤寒.一二日间即有此舌.为寒伤太阴.食停胃腑之证.轻者苔色亦薄.虽腹痛.不下利.桂枝汤加橘、半,枳、朴.痛甚加大黄.冷食不消加干姜、浓朴.其苔色浓而腹痛甚不止者.必危.舌见酱色.乃黄兼黑色.为土邪传水.证必唇口干燥大渴.虽用下夺.鲜有得愈者.纯霉酱色舌(图缺)舌见霉色.乃饮食填塞于胃.复为寒邪郁遏.内热不得外泄.湿气熏蒸.罨而变此色也.其脉多沉紧.其人必烦躁腹痛.五七日下之不通者.必死.太阴少阴气绝也.中霉浮浓舌(图缺)伤寒不戒荤腻.致苔如酱饼浮于舌中.乃食滞中宫之象.如脉有胃气.不结代.嘴不尖.齿不燥.不下利者.可用枳实理中汤、加姜汁炒川连.若舌苔揩去复长仍前者.必难救也.霉色中黄苔舌(图缺)舌霉色中有黄苔.乃湿热之物郁滞中宫也.二陈加枳实、黄连.若苔干黄.更加酒大黄下之.蓝色苔舌总论蓝色苔者.乃肝木之色发见于外也.伤寒病久.已经汗下.胃气已伤.致心火无气.胃土无根据.肺无所生.木无所畏.故乘膈上而见纯蓝色.是金木相并.火土气绝之候.是以必死.如微蓝、或稍见蓝纹.犹可用温胃健脾.调肝益肺药治之.如纯蓝色者.是肝木独盛无畏.虽无他证.必死.微蓝舌(图缺)舌见纯蓝色.中土阳气衰微.百不一生之候.切勿用药.蓝纹舌(图缺)舌见蓝纹.乃胃土气衰.木气相乘之候.小柴胡去黄芩、加炮姜.若因寒物结滞.急宜附子理中、大建中汤.妊娠伤寒舌总论妊娠伤寒.邪入经络.轻则母病.重则子伤.枝伤果必坠.理所必然.故凡治此.当先固其胎气.胎安则子母俱安.面以候母.舌以候子.色泽则安.色败则毙.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面舌俱青沫出者.母子俱死.亦有面舌俱白.母子皆死者.盖谓色不泽也.孕妇伤寒白苔舌(图缺)孕妇初伤于寒.而见面赤舌上白滑.即当微汗以解其表.如面舌俱白.因发热多饮冷水.阳极变阴所致.当用温中之药.若见厥冷烦躁.误与凉剂.则厥逆吐利而死.孕妇伤寒黄苔舌(图缺)妊娠面赤舌黄.五六日里证见.当微利之.庶免热邪伤胎之患.若面舌俱黄.此失于发汗.湿热入里所致.当用清热利水药.孕妇伤寒灰黑舌(图缺)妊娠面舌俱黑.水火相刑.不必问其月数.子母俱死.面赤舌微黑者.还当保胎.如见灰黑.乃邪入子宫.其胎必不能固.若面赤者.根本未伤.当急下以救其母.孕妇伤寒纯赤舌(图缺)妊娠伤寒温热.而见面舌俱赤.宜随证汗下.子母无虞.伤寒面色皎白.而舌赤者.母气素虚.当用姜、桂等药.桂不坠胎.庞安常所言也.若面黑舌赤.亦非吉兆.若在临月.则子得生而母当殒.孕妇伤寒紫青舌(图缺)。

敖氏伤寒金镜录:三十六舌

敖氏伤寒金镜录:三十六舌

敖氏伤寒金镜录:三十六舌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白苔舌舌见白苔滑者。

邪初入里也。

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

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介按】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

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

寒湿本系阴邪,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

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

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

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

白如积粉,则湿热或痰热也。

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

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

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

治宜辛温解表。

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

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

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

外证见发热口渴。

咳嗽喉痛。

此是风温入肺。

治宜轻清凉解。

如苔白中带红。

外证头痛身热。

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

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

治宜清解少阳。

或白苔浮滑,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

亦有尖白根黄者,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

至若此苔系是白滑而边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

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

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之候。

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柴胡(四钱)黄芩甘草人参(各二钱)半夏(二钱)上咀,每服一两。

水一钟半。

姜三片。

枣一枚。

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程应旄曰。

方以柴胡疏木。

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

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

半夏豁痰饮。

降里气之逆。

人参补久虚。

助生发之气。

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

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

相须相济。

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

栀子豉汤(从金匮要略新补)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得二升半。

纳豉煮取一升半。

去滓,分二服。

【介按】山栀味苦性寒。

其子色赤象心。

《伤寒舌鉴》

《伤寒舌鉴》

《伤寒舌鉴》伤寒舌鉴《伤寒舌鉴》,舌诊著作。

一卷。

清·张登撰于1667年。

据本书自序称,作者“取《观舌心法》(是继《伤寒金镜录》之后的舌诊专著,共记载137舌诊图,原书已佚),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父亲张登治案所记,及己所经历,共得120图。

”其中包括白、黄、黑、灰、红、紫等多种舌苔,并附妊娠伤寒舌。

每种除有总论叙述外,各图均附说明。

现存康熙七年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

1949年后有多种铅印本。

(一)白苔舌总论(二)黄苔舌总论(三)黑苔舌总论(四)灰色舌总论(五)红色舌总论(六)紫色舌总论(七)霉酱色苔舌总论(八)蓝色苔舌总论(九)妊娠伤寒舌总论伤寒舌鉴·白苔舌总论白苔舌总论伤寒邪在皮毛。

初则舌有白沫。

次则白涎白滑。

再次白屑白疱。

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

是寒邪入经之微甚也。

舌乃心之苗。

心属南方火。

当赤色。

今反见白色者。

是火不能制金也。

初则寒郁皮肤。

毛窍不得疏通。

热气不得外泄。

故恶寒发热。

在太阳经。

则头痛、身热,项背强、腰脊疼、等症。

传至阳明经。

则有白屑满舌。

虽症有烦躁。

如脉浮紧者。

犹当汗之。

在少阳经者。

则白苔白滑。

用小柴胡汤和之。

胃虚者。

理中汤温之。

如白色少变黄者。

大柴胡。

大小承气、分轻重下之。

白舌亦有死症。

不可忽视也。

微白滑苔舌寒邪初入太阳。

头疼、身热、恶寒、舌色微白有津。

香苏散、羌活汤之类发散之。

薄白滑苔舌此太阳里证舌也。

二三日未曾汗。

故邪入丹田渐深。

急宜汗之。

或太阳与少阳合病。

有此舌者。

桂枝汤.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柴胡桂枝汤主之。

厚白滑苔舌病三四日。

其邪只在太阳。

故苔纯白而厚。

却不干燥。

其证头疼发热。

脉浮而紧。

解表自愈。

干厚白苔舌病四五日。

未经发汗。

邪热渐深。

少有微渴。

过饮生冷。

停积胸中。

营热胃冷。

故令发热烦躁。

四肢逆冷。

而苔白干厚。

舌诊精要

舌诊精要

敖氏伤寒金镜录书名:敖氏伤寒金镜录作者:杜本朝代:元年份:公元1341年<目录><篇名>续刊伤寒金镜录原序属性:伤寒一症。

传变不常。

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

生死系焉。

可以寄人死生者。

惟医焉耳矣。

夫何脉理玄妙。

七表八里九道。

形似难辨。

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

元、若敖氏抱独见之明。

着《金镜录》一书。

只以舌证。

不以脉辨。

其法浅而易知。

试而辄效。

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

惟黑舌之症。

稍有未尽。

如舌之黑而紫、黑而湿润、黑而濡滑、黑而柔软、皆寒症也。

黑而肿、黑而焦、黑而干涩、黑而卷缩、黑而坚硬、黑而芒刺、黑而拆裂、皆热症也。

学医者推类以尽其余。

则庶几矣。

予在南都。

偶得此书。

深珍重之。

后会副宪笃斋汤公。

出是编示之。

极称其善。

已命工梓行会稽郡矣。

予患天下之人。

未尽知也。

复梓之以广其传云。

\x赐同进士出身大理寺左寺正陈楠书\x<目录><篇名>原序属性:伤寒一书。

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

得其旨趣。

乃万世之龟鉴也。

论中梓讹难明。

晋叔和成其章序。

成无己《明理论》。

刘河间五运六气。

参同仲景钤法。

则病之所变。

预可知也。

阴阳传变汗瘥图局。

曰汗、曰吐、曰下。

死生吉凶棺墓图局。

曰死、曰生。

随治随效。

如附应声。

则万举万全矣。

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

传变吉凶。

深为妙也。

舌乃心之苗。

心君主之。

官应南方赤色。

甚者或燥、或涩、青、白、黑。

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

舌白者,肺金之色也。

由寒水甚而制火。

不能平金。

则肺自甚。

故色白也。

舌青者,肝木之色也。

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色青也。

色青为寒者讹矣。

仲景法曰∶“少阴病。

下利清谷。

”色青者,热在里也。

大承气汤下之。

舌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

所以一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

故色黄也。

舌红为热。

心火之色也。

或赤者,热深甚也。

舌黑亦言为热者。

由火热过极。

则反兼水化。

故色黑也。

五色应五脏固如此。

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

璀璨夺目的古代舌诊医著

璀璨夺目的古代舌诊医著

璀璨夺⽬的古代⾆诊医著导读:公元1341年,我国第⼀部整理研究⾆诊的专书 ——《敖⽒伤寒⾦镜录》的问世,标志着⾆诊⾄元代已成为⼀个研究专题,从⽽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1⾆诊学的开⼭之作《敖⽒伤寒⾦镜录》始于敖⽒,但敖⽒的名字与⽣平,⽆⽂献可考。

本书原来只有⼗⼆个⾆苔图,后经杜本增补为三⼗六图。

杜本(1276-1350年),字伯原,号清碧,江西清江⼈。

⾃幼好学,精通经史,曾以南⼈处⼠被元朝征授翰林待制训奉⼤夫,⼈称杜学⼠。

他曾在武夷作幕僚,与朱丹溪交谊甚深。

明·汪机《外科理例》中有杜清碧患脑疽,丹溪为之诊视的记载。

⾆诊虽在《内经》、《伤寒杂病论》⾥已有记述,以后⼜有《千⾦⽅》的《⾆论》、《明理论》的《⾆上胎》等篇,但从其形式和内容来说,前者只能说是⾆诊的起源,⽽后者则可算是⾆诊学的滥觞和雏形。

真正称得上⾆诊学专著的,则当⾸推《⾦镜录》。

它是⼀部前⽆古⼈,启迪后来之作。

杜清碧“抱独见之明”,第⼀个对⾆诊在外感性疾病的辨证作⽤给予了充分估计,在其⾃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杂病不同,必辨其脉、证、⾆,表⾥汗下之,庶不致误。

”他针对当时医界墨守仲景“平脉辨证”的局⾯,提倡凡外感疾病应以脉证⾆相参来辨证施治,实际是以⾆为主,结合脉证来辨证施治,从⽽编写了这本《⾦镜录》。

“专以⾆⾊视病”,确⽴了察⾆辨证,“辨⾆⽤药”的⾆诊法则,独树⼀帜,使⾆诊成为⼀门⽐较完整⽽有系统的诊断⽅法,在我国⾆诊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镜录》是在⾦元时期祖国医学“新学肇兴”,竞相⽴说的学术空⽓激荡下,在张元素“运⽓不齐,古今异轨,古⽅今病不相能也”的学术观点之启⽰下所从事的创造性著作。

他的“专以⾆⾊视病”、“辨⾆⽤药”的学术理论,可与⾦元四家在理论上的创见相媲美。

《⾦镜录》不仅促进了“⾆诊”学的进⼀步发展,⽽且对温病学说的成长,也有很⼤贡献。

明清两代出现的⾆诊书如《伤寒观⾆⼼法》、《伤寒⾆鉴》以及叶天⼠《外感温热篇》中的辨⾆论治理论等,都是在《⾦镜录》的基础上产⽣发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郁 胡微 汤烦 ,者 呕 下, 不 之为 止 即未 , 愈解 心 。也 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急 与, 大郁 ···
伤 寒 论 一 百 零 三 条
之心 少 ,下 阴 宜必 病 大痛 , 承, 自 气口 利 汤干 清 。燥 水 者, ,色 可纯 下青 ,
伤 寒 论 三 百 二 十 一 条
者易 病 ,, 人 有时 小 燥有 便 屎微 不 也热 利 ,, , 宜喘 大 大冒 便 承不 乍 气能 难 汤卧 乍 。
伤 寒 舌 鉴
敖 氏 伤 寒 金 镜 录
宜黄 舌 急色 有 下也 黄 之皆 心 表色 而者 传必 里初 热白 已胎 入而 胃变
二元 十敖 一氏 舌伤 寒 金 镜 录
稀胡 证 若 此 五 伤 粪汤 具 微 太 舌 寒 舌 者加 则 黄 阳 鉴 大减 下 而 经 承亦 之 润 初 气有 若 宜 传 下下 烦 再 阳 之淡 躁 汗 明 黄呕待府 水吐胎病 沫大燥舌 无柴里也
伤 寒 论 二 百 四 十 二 条
謝 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