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其他学派

合集下载

十二大中医学派(流派)

十二大中医学派(流派)

十二大中医学派(流派)中医在发展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十二大学派(流派):一、【医经学派】医经学派,就是研究《黄帝内经》的一个学派。

医经学派的研究目标是整理和总结历史上众多医家研究《黄帝内经》的主张和成就。

《黄帝内经》所反映出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以及它所反映的比较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二、【经方学派】重视运用经验方的一派。

中医学从用单味药物发展为多味药组合成复方治病,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很普遍了,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即是先秦时代的经方著作。

西汉时代,经方已成一大派别。

经方学派在六朝和唐代成为主导学派,当时著名医学家都有经验方的著作。

宋元明清著经验方的传人仍不绝如缕。

三、【伤寒学派】围绕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探讨张仲景论治伤寒(古代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的学说和辨证论治规律,以及研究张仲景本人与《伤寒论》版本流传的一批医学家。

四、【河间学派】河间学派,亦称寒凉派。

金代的刘完素,“金元四大家”之一,为“寒凉派”的创始人。

他发挥《内经》理论,提倡火热论,并重视针灸治法,以火热论思想指导针灸临床,形成了以清热泻火为基点的针灸学术思想,对金元以后的医家影响很大。

他提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

河间学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攻邪学派和滋阴学派。

五、【攻邪学派】攻邪学派,亦称攻下派,以“金元四大家”金代张从正为代表,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学术思想,在继承了河间学派善用寒凉的特点之外,又发展出了用汗、吐、下来驱邪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影响到后来的温病学派。

主要典籍:《张子和心镜》(又名《伤寒心镜》)。

六、【滋阴学派】滋阴学派,亦称养阴派、丹溪学派,以元代朱震亨为代表,因其家乡有一条溪流叫作丹溪,所以人们称之为丹溪先生。

朱震亨是河间学派刘完素的第三代弟子,继承河间学派的同时,在医学理论上把外感火热引向内伤火热,主在阐发滋阴降火。

中医的两大理论体系和八大流派

中医的两大理论体系和八大流派

中医的两大理论体系和八大流派中医学的起源,自医巫分家,在神农时代,即出现医经和经方两大理论体系。

至汉代两大理论体系都发展到一定水平。

《汉书·艺文志》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这一记载,明确了医经和经方的定义和理论特点,即:医经,是以脏腑经络、阴阳为主要理论,汉后加入五行六气,形成时方,又称岐黄、哲学医。

经方,是以八纲为主要理论,至东汉形成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又称农尹、汤液、仲景医学。

胡希恕谓:“循孔穴以行针刺,因有经络脏腑的学说;依证候而用方药,遂有辨证施治的法则,治术的所本不同,故其流别亦自各异也。

前者详于《黄帝内经》,后者载于《伊尹汤液》。

”他认为由于治术的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

由于历史种种原因,本来有史为鉴的两大理论体系,却被误读而变得含糊不清,导致“中医只有医经一个理论体系”的观点产生。

一、经方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通过从《伤寒论》内容和《伤寒论》理论来源考证大量资料,可得出经方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的概念。

(一)、《伤寒论》内容来源1948年杨绍伊出版《伊尹汤液经》一书,考证了《伤寒论》的传承及内容情况,并指出张仲景整理了流传于东汉的经方著作,即《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汤液经法》,整理后其书为《论广汤液》。

此史实记载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有力证明《伤寒论》主要内容来自《汤液经》,而不是《内经》。

可惜的是,整理成书后未能在业内人士中流传,原因是“《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

惟《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

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的各家学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阳明学派:强调气血运行和消化系统的功能,认为疾病的根本在于土壤瘀阻、内热外寒等因素。

2.五行学派:将人体分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强调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将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归纳为五行的关系调和与失调。

3.望闻问切学派:强调观察症状、辨识证候对病之判断的重要性,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对人体气血阴阳、精神、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

4.通臂派:强调针灸技术和手法,将人体各部位视作一体,通过针刺不同的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中脏学派:强调人体脏腑器官与疾病的关系,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和体质,注重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

以上这些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医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学中医必须熟知的九大学派,一文看懂!

学中医必须熟知的九大学派,一文看懂!

学中医必须熟知的九大学派,一文看懂!在中医学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

而相互之间的争鸣与渗透,又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使中医理论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及文化特色,中医学派知多少?快跟小编理一理。

一、医经学派(一)校勘诸家1.全元起(南北朝,生卒年不详)。

校注《素问》,名《内经训解》,宋代后散失。

现可从《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见到少数《训解》的内容。

2.林亿(宋,生卒年不详)。

《新校正》,保存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

(二)注释诸家1.王冰(唐,约710-804)。

注《素问》,名《素问十问》,现亡佚。

现今所见,为宋·林亿校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2.吴崑(明,1551-1620),安徽歙县人。

注《素问》,名《内经吴注》。

3.马莳(明,约15-16世纪),字仲化,自号玄台子,浙江绍兴人。

注《素问》,名《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灵枢》,名《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简称《发微》。

后者对临床很有参考价值。

4.张志聪(明,1644-1722),字隐庵,浙江杭州人。

与侣山堂诸人共注《素问》、《灵枢》,名《素问集注》、《灵枢集注》。

简称《集注》,水平较高,且贴近临床实际。

(三)分类研究诸家1.杨上善(隋唐,生卒年不详)。

把《素问》、《灵枢》的两个81篇全部拆散,分做19大类,名《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

现存本缺损较严重。

2.滑寿(元,约1304-1386),字伯仁,祖籍河南襄城,迁定浙江余姚。

删减《素问》,分为12类,名《读素问钞》。

因内容不太完整,故局限性较大。

3.张介宾(明1563-1640),号景岳,原籍四川绵竹,后徙居浙江绍兴。

把《素问》、《灵枢》分为12大类,著成《类经》。

4.李中梓(明1588-1655),号念莪,上海浦东人。

精选《素问》、《灵枢》(14万余字)分为8类,著成《内经知要》,不到2万字,概括性较强,适于初学《内经》者。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多个学派学说。

这些学说各有特点,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成中医大各家学说的重点进行整理。

一、黄帝内经学派黄帝内经学派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古代医家对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和阐述。

该学派主张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核心,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

其中重要的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二、张仲景医学派张仲景医学派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其学说注重疾病的辨证施治。

该学派强调病因病机的辨析,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派核心学说包括: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寒热虚实辨证等。

三、孙思邈医学派孙思邈医学派以《千金方》为代表,该学派注重治疗药物的运用和方剂的研究。

孙思邈强调养生和预防,提出“上工下农,下工上草”的治疗原则,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重要学说包括:方剂学说、药物运用学说、养生学说等。

四、杨氏医学派杨氏医学派以杨继洲为代表,强调“形训”即形态诊断。

该学派注重观察患者的体态特征、脉象、舌象等,通过形态诊断来判断疾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核心学说包括:形态诊断学说、形态辨证学说等。

五、四气学派四气学派是由叶天士、吴鞠通等人创立,其学说结合自然气候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四季气象的变化来辨证施治。

核心学说包括:四时辨证、四气运用等。

六、昆仑派昆仑派是中国中医学史上的一支代表派别,以金匮派为代表,强调运用养生学说,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核心学说包括:养生学说、四时调摄等。

七、扁鹊学派扁鹊学派以扁鹊为代表,强调整体观察,重视运用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来治疗疾病。

其学说主张以针灸为主,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疾病。

综上所述,成中医大各家学说在中医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同的学说在理论与实践中互相渗透、相互补充,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手段。

中医各家学说.绪论.伤寒学派

中医各家学说.绪论.伤寒学派

6、宋·许叔微
字知可,著《伤寒百证歌》 《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 等。其于《伤寒论》的八纲辨证 最有研究,主张以阴阳为纲,统 领表里寒热虚实,并把六经分证 和八纲辨证紧密地结合起来。其 《百证歌》《发微论》均体现了 这一思想。
许氏对伤寒方证的临床 应用十分娴熟,其《伤寒九 十论》就是他临床应用仲景 方的验案汇编,共收集其临 床伤寒治验90例。其辨证、 方治及论说皆本于《伤寒 论》,颇具启发性。该书既 是一部伤寒验案集,又是我 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专著, 有一定学术价值。
中医各家学说
一总论 二 伤寒学派 三 河间学派 四 易水学派 五 攻邪学派
六 丹溪学派 七 温补学派 八 温病学派 九 中西医汇通学派
各家学说 总论
学说、假说、理论
学说: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 假说: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说明。 理论: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社会的
知识的有系统的总结。
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伤寒论》进行各种研究 和发挥,形成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
2.伤寒学派发展的三个阶段
晋唐收集整理阶段 宋金深入研究阶段 明清发展兴盛阶段
伤寒学派发端于晋唐,形成于宋金,兴盛于明清, 现在正处于大发展阶段。任应秋先生将其概括为宋金以 前八大家,明清三大派,近代五大家。 宋金前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
其又强调人的体质强弱、宿 病之寒热、地域之南北高下、季 节气候寒温对伤寒发病与转归的 影响,颇具临床指导意义。
庞安时讨论天行温病为感受四
时乖戾之气而发,具有流行性、传染 性。其辨治既与伤寒大异,也不同于 一般温病。其结合发病时节与证候, 将天行温病按孙思邈《备急干金要方》 中的命名分为五种。曰青筋牵、赤脉 拂,黄肉随、白气狸,黑骨温,各系 以主治方药,大率以清热解毒为法, 重用石膏组方。虽其证治方药均取材 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然其汇 集成篇,以示有别于伤寒,亦属高人 之见者,对后世余师愚治疫不无影响。

中医各个学派理论要点整理(最终版)

中医各个学派理论要点整理(最终版)

中医各个学派理论要点整理(最终版)中医各个学派理论要点整理(最终版)
1. 阳明学派
- 强调人体的生命力、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 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的主要脏器。

- 强调脾胃的健康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 质疑五行学说,主张注重实证观察。

2. 卫气学派
- 强调卫气的运行与人体免疫的关系。

- 认为卫气可以抵御邪气入侵,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 关注外邪与内邪对人体的影响,强调预防和调节。

3. 气血学派
- 强调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 认为气血的充盈与流通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 关注气血的生成、运行和调节,强调调补调畅。

4. 五行学派
- 强调人体与自然界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 认为五行理论可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 关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强调平衡和调适。

5. 温病学派
- 强调外邪侵袭和体质失调是疾病的主要原因。

- 认为温热病是与外邪侵袭和体内阳气失调有关的疾病。

- 关注温病的病机、辨证和治疗,强调疾病的整体观。

这些是中医各个学派的理论要点,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我们可以从不同学派的角度来认识和探讨中医理论,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和患者健康。

中医的五大学说与七大学派

中医的五大学说与七大学派

中医的五⼤学说与七⼤学派中医学是中国5000年传统⽂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在2000多年前已具雏形,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法,并产⽣了近万种医药书籍,建⽴了⼀系列医事管理和医学教育制度。

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科学技术以及医疗中的新问题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经历和内在规律。

中医的五⼤学说阴阳学说,⽤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解释⼈体⽣理特征和病理变化;五⾏学说,将⼈体五脏分阴阳学说属于五⾏,⽤五⾏特性来研究五脏⽣理功能、相互关系及影响。

藏象学说,研究⼈体各个脏腑的⽣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病因学说,探索⼈体致病的因素;病机学说,研究疾病发⽣,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中医的七⼤学派从汉代⾄清代,中医的主要脉络可归为七种学派,即伤寒学派、寒凉学派、补⼟学派、攻邪学派、滋阴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

伤寒学派东汉末年及隋唐之际,瘟疫频发,危害极⼤。

那时的医家,如华佗、张仲景、王叔和、巢元⽅、孙思邈等⼈多研究伤寒病,以解除民众的疾苦,后逐渐形成了伤寒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张仲景。

寒凉学派⼜名河间学派。

此学派以阐发⽕热病机为中⼼内容,最初研究外感病的⽕热病机,随后演变为研究内伤之阴虚⽕旺病机。

寒凉学派促进了中医学病机学说的发展,也为后来的温热学派奠定了基础。

补⼟学派擅长治疗虚损病证,着重于根据脏腑的寒热虚实诊断病情。

⾦元时期,李东垣提出了脾胃学说。

明代李中梓、张景岳等医家,在其基础上,进⼀步加以完善。

五⾏当中,脾胃属⼟,因此这⼀学说被称作“补⼟派”。

攻邪学派此学派吸取《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及河间派⽕热理论,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认为邪⽓侵扰是⼈体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时应着重以祛邪为⼿段,因⽽得名“攻邪学派”。

滋阴学派滋阴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其学术理论源于《内经》,亦受河间学派⽕热理论的影响,但是更侧重于阐述阴虚⽕旺病证的研究。

中医的七大门派分别是什么你知道吗

中医的七大门派分别是什么你知道吗

中医的七大门派分别是什么你知道吗中医的七大门派是指传统中医学中的七个主要学派或流派,它们分别是:黄帝内经学派、伤寒论学派、阴阳学派、气血派、经络学派、脏腑学派和经方学派。

下面我将对每个门派进行简要介绍。

1. 黄帝内经学派黄帝内经学派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该学派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强调人体阴阳平衡和五脏六腑的功能调节,提倡预防为主、调理为辅的医疗观念。

2. 伤寒论学派伤寒论学派以《伤寒论》为代表,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张仲景。

伤寒论学派主要研究传染性疾病,强调辨证施治,对温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有着重要贡献。

3. 阴阳学派阴阳学派强调阴阳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平衡。

该学派的代表作品有《素问》等。

阴阳学派认为疾病是由人体阴阳失调引起的,治疗上注重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

4. 气血派气血派强调气和血的重要性,认为气血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该派别注重通过调理气血来治疗疾病,对于慢性病、血液病等有一定的专长。

5. 经络学派经络学派强调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性,该学派的代表作品有《灵枢》等。

经络学派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研究经络的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对于疼痛症状、运动损伤等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手段。

6. 脏腑学派脏腑学派以脏腑理论为基础,研究脏腑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

该学派注重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7. 经方学派经方学派以方剂学为主要内容,研究和应用古代医药方剂。

该学派注重通过合理运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对方剂的配伍、煎煮等有着丰富经验。

以上就是中医的七大门派的简要介绍。

每个门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研究方向,相互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和交流。

这些门派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治疗实践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学的多元性和综合性使得它能够在保健、治疗和康复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的七大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温补学派、温热学派(一)、总论在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中,〈黄帝内经〉是唯一现存的著作,各家学说就是在继承、取舍、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1、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对病机十九条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2、脏腑的本气:肺气清;心气热;肝气温;脾气湿;肾气寒。

本气虚的表现: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

3、对中风的认识:心火暴盛,肾气虚衰。

4、玄府闭塞的原因:热气怫郁。

5、对火热病证的阐发: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

6、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也: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木。

7、外感火热证,表证兼有内热可用表里双解法法,代表方为防风通圣散。

8、地黄饮子,治疗中风后遗症。

9、提出了“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痢卓见,创制芍药汤。

(三)、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对《内经》所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病证,当取汗散风,是谓治本。

2、引涎、漉涎、嚏气、追泪都属于吐法。

3、大承气汤加姜枣煎服,名之曰___调中汤___,专治___中满痞气、大便不通__。

4、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四)、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1、论述脾胃的主要内容: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当归补血汤治疗饥困劳役所致的血虚发热。

(五)、王好古(字进之,号汝庄,号海藏老人)1、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用药法象〉、〈汤液本草〉。

2、重点阐发了劳倦、禀赋素弱以及饮食生冷导致阴证的机理及危害。

3、三阴病变: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脾、肾、肝的虚衰证侯。

三阴病变症状表现形式有二,“阳从内消”、“阳从外走”。

治疗强调以调中为主。

(六)、朱震亨(字彦修)1、相火妄动的危害:耗伤阴精。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中医学的八大流派。

中医学的八大流派。

中医学的八大流派。

1、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

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

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

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

影响深远的中医流派:伤寒学派伤寒学派是以研究、阐发“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病、机、论、治为主的历代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

伤寒学派的诸多医家从收集《伤寒论》散在旧论,订正校勘,继而在学习过程中阐发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并同时进行着医疗临床实践的过程。

《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

古今中外曾有七百多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两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

没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不会有伤寒学派。

张仲景(原名张机),东汉末年,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

生平大约在西元150-219年。

《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把古代理论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起来,内容明确系统,理法方药完备。

确立了临床辨证论治的方法,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占有承前启後的地位。

晋唐时期为搜集、整理阶段。

《伤寒论》成书不久,未及广泛流传就已开始散落,晋代王叔和是最早搜集整理该书的医家。

他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张仲景辨证施治精神进行编次。

唐代孙思邈在晚年见到《伤寒论》,按照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分类条文,每一经病中,又采用“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的研究方法,突出主方,以方类证,提出了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为治疗伤寒的三纲思想,颇有见地。

宋金时期为校正定型、展开研究的阶段。

能使《伤寒论》有定型版本,并得以广泛传播的,全赖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林亿等学者。

从宋代起研究《伤寒论》蔚然成风。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一、各论:4.伤寒学派:庞安时、朱肱、成无己、方有执、柯琴5.河间学派:刘完素6.易水学派:张元素、李?、王好古、罗天益7.攻邪学派:张从正8.丹溪学派:朱震亨、王履、戴思恭9.温补学派: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10.温病学派:吴有性、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11.其他著名医家:孙思邈、钱己、陈自明、缪希雍、绮石、喻昌、张石顽、张志聪、吴师机、王泰林、王清任、唐宗海、张山雷、?树?二、总论:1.三世医学: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天子脉决》,此盖中国医学最古之派别也。

2.《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医学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这就奠定了医学流派产生的基础。

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已有师承授受的关系4.学派的形成要素:学说、师承授受三、伤寒学派1.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辩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要课题的众多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

2.《伤寒论》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

3.王叔和:对已经散失了的伤寒条文方证进行广泛地搜索、整理与编次。

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张仲景辨证论治精神进行整理、编次的。

4.孙思邈:采取“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为后世从方证角度探索《伤寒论》的先导,孙氏所谓仲景治法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5.韩袛和《伤寒微旨》,庞常安《伤寒总病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许书微《伤寒九十论》,郭雍《伤寒补亡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6.明清时期伤寒的三个派别代表医学及著作:错简重订派:实发端于明.方有执错简重订之说,著成《伤寒论条辨》,喻嘉言著《尚论篇》,“三纲鼎力”学说,张璐著《伤寒缵论》,程郊倩著《伤寒论后条辨直解》,章虚谷著《伤寒本旨》,周扬俊著《伤寒论三注》,黄坤载著《伤寒悬解》维护旧论派:张卿子,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园(影响最大,《伤寒论浅注》)辨证论治派:7.按方类证: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按法类证:以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代表按症类证:以沈金鳌《伤寒论纲目》为代表按因类证:以钱璜《伤寒溯源集》为代表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4.2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寒毒说,异气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与西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学家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形成了各家学说。

下面是对中医各家学说的总结:1.《内经学派》: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是中医学最早且最经典的理论体系。

内经学派强调气血阴阳的平衡,主张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来治疗疾病。

它提出了诸多重要的理论,如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

2.《丹溪学派》:以丹溪为代表。

丹溪学派注重观察疾病的特征,提出“观疾论”,并提出了以各种症状的表现为基础的辩证论治方法,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3.《四气学派》:以赵康虚的《医得失论》为代表,强调治疗要与天地四时的气候变化相适应,提出了相应的疾病的防治措施。

该学派主张将医学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4.《养生学派》:强调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该学派主张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调整饮食、作息和心理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中药学派》:研究中药药物的性味、功效及应用。

该学派注重发现药物的治疗效果,并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中药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6.《针灸学派》: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

针灸学派主张通过穴位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学派推崇辨证施治、以病治病的方法,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

7.《脉学派》:以脉诊为特色,通过观察与诊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及病因。

该学派认为脉搏是内脏功能的外在反映,通过诊脉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临床表现。

8.《眼象学派》:注重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尤其是眼睛的变化,以作出疾病诊断。

该学派认为眼睛是身体内部疾病的“窗口”,通过观察眼睛可以获得一系列对疾病的信息。

9.《方剂学派》: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药物配伍、煎煮方法和临床应用。

该学派主张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配伍出对应的中药方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各家学说在中国医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体系,并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上篇:总论中医各家学说是一门什么课程?是一门研究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学科。

学派主要划分为: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问题:学术流派如何划分,每个学派主要是哪些人?1.伤寒学派:是指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为主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从而形成绵延千年,学术风格迥异,各种流派纷呈的一大学术研究学派。

代表医家:晋朝-王叔和唐代-孙思邈宋金时期-成无己2.河间学派:指以刘完素倡导的“火热论”为学术主旨,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学派。

代表医家:宋金时期-刘完素朱丹溪。

3.易水学派:是以“脏腑病机学说”为学术主旨,创建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主张从临床实际出发,建立脏腑寒热虚实用药式的学术流派。

代表医家:宋金时期-张元素王号古李杲4.温病学派:是以外感温热病的研究为学术宗旨的一个中医学术流派。

代表医家:瘟病学派四大家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下篇:各家学说一.孙思邈一:简述孙思邈在中医养生学上的贡献及其主要内容。

答:1.精神养生:如戒十二多,主张十二少。

2.常欲小劳:如提倡适度运动,息之六字决。

3.食养食治,如反对暴饮暴食,重视药食养生。

4.慎护养老,如强调老年生活要着急慎护,注意道德修养。

二:简述孙思邈方药学成就。

答:1.集成名方垂后世,如《备急千金要方》收集方剂5300首。

2.化裁古方出新意。

如把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衍变为羊肉汤、羊肉当归汤等。

3.大有法而杂成方。

孙思邈世称太白处士,自号孙真人。

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代表名方:犀角地黄汤,大续命汤,小续命汤,紫雪丹。

创建疾病分类与脏腑辨证相结合的方证论治体系。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寻方之大意: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

治疗虚损的方法:1.补剂兼泻。

2.以泻为补。

3.寒温相济。

二.李杲一:李杲如何认识脾胃的生理特点?答: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本。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推动力,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涵盖了
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

这些学术流派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有着独
特的特点和贡献。

下面我们将就中医学术流派进行概述。

一、黄帝内经学派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自汉代以来一直被广泛传播和应用。

黄帝内经学派强调“阴阳五行”等基本理论,强调平衡身体阴阳平衡,
强调预防和保健。

代表医家有张仲景、孙思邈等,开创了中医学的黄
帝学派。

二、四诊法学派
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诊法学派注重通过仔细观察、倾听、询问和按压患者来进行诊断,代
表医家有王冰等。

三、针灸学派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

针灸学派强调“经络”理论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代表医家有扁鹊、杨上善等。

四、草药学派
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草药学派强调草药的配伍和功效,注重通过调理阴阳来治疗疾病,代表医家有李时珍、陶弘景等。

五、养生学派
养生学派注重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强调“饮食起居劳逸”的平衡,提倡节制养生,代表医家有何首乌等。

以上只是中医学术流派的部分概述,其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学派如医学思想、辨证施治等,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特点。

中医学术流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中医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多种方法和思路。

希望未来中医学在各个学派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简述医家学说、学派、流派的差异。

简述医家学说、学派、流派的差异。

简述医家学说、学派、流派的差异。

医家学说、学派、流派是中医理论的基本部分,它们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三大力量。

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概念和特点,具有不同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医家学说医家学说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医家宋玉提出的中医理论,它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它是以淡漠性质的唯物主义为基础,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天气、地理环境、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并以治疗与预防疾病为主要内容。

其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理论、“病机四诊”理论和“病理治疗”理论等,是中医学的创始者。

二、学派学派是在章表、张仲景时期以医家学说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独立的思想家和医家在各自的时代中结合起来形成的。

主要分为传统医学思想家如张仲景、卢氏、何思贤和流行学派,如汤恩铭、李时珍、李源本、郭熙、胡晗、胡应麟等。

学派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深入,强调以诊断为核心,重视根据病情灵活使用药物,并提出新的理论和治疗技术,如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等,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流派流派是以各个时期发展的学派为基础,以实践经验为主的中医学流派。

它主要分为新医家学习派和传统医学学习派。

新医学学习派主要以早期学者注重实践经验,如殷浩、皇甫钦、牛津、潘廷、尹文贵、庞昆等;而传统医学学习派以实践经验为主,如清朝著名学者对张仲景学派的研究和实践,如蔡襄、方华、张华、王传芳、蒲思安等。

总结而言,医家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它们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三大力量,但它们之间也有许多不同:它们的结构和发展轨迹各不相同,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有其各自的特色和重要性。

它们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医发展史上的理论框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王好古
字进之,号海藏,元·赵 州人(今河南赵县)。初师张元 素,后从李杲学。得张、李二 家之传,重视脏腑内伤阳气虚 损的一面,发挥为阴证论,所 著《阴证略例》为阐发阴证病 因病机和辨证治疗的专著。
3、罗天益
字谦甫,元代真定(河北定州)人。 从李杲学医十余年,得其真传。著《卫 生宝鉴》,发挥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理 论上深入探讨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他指 出:“《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 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 四脏居焉。脾者,土也,应中为中央, 处四脏之中州,治中焦,生育营卫,通 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营卫失所育,津 液失所行”。此说揭示了脾胃与其他四 脏以及营卫津液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
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脾胃内伤诸证病机颇有裨益 。
易水学派的脏腑病机研究在明代又有了新的发展。一 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 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 治疗,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 列方法,理论上发展成为以先天阴阳水火为核心的肾命理 论。虽被后人习惯上称之为温补学派,实则为易水学派学 术思想的延续,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 宾、李中梓等。
2、墨守陈规
宋代医学界因循守旧之风仍劲,一些人墨守张仲景 《伤寒论》陈规,不问伤寒与温病,治辄投以辛温, 每每贻误病人。
3、温疫流行
宋金之际,战乱频繁,北部的广大地区沦为战场, 社会动荡,生活不定,加之天气炎热,致使温疫病不 断流行,众医束手无策,亦非局方、经方所能奏效。
4、刘完素
刘完素在运气学说的影响下,潜心钻研《内经》病 机十九条的理论。发现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中,火居 其二,病机十九条中,火热居其九,认识到火与热是导 致种病变的重要因素。于是用它来阐发各种疾病的机理, 形成了以火热为核心的学术观点。力倡“六气皆能化火” 说、五志过极皆为热说,力主寒凉之剂抑阳泻火、解表 攻里、降心益肾,其中尤其重视六气化火说及外感热性 病的治法。自此,刘完家始与局方、经方立异,形成对 峙之势,而成为主火论、寒凉派的开山祖师。
三、发展
1、李杲
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代河北 真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从学于张元 素,尽得其传。在其脏腑辨证说的启示 下,探讨脾胃内伤病机,紧密结合临床 实践,悟出脾胃为元气之本而主升发, 若因饮食劳倦所伤,脾胃不主升发,元 气不足,乃百病发生之由。总结出“脾 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制定益气 升阳、甘温除热大法,创制补中益气、 升阳益胃等名方。为补土派代表。
2、张元素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人。著《医学启 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 囊》等。元素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他 有感于当时医生执古方以疗今病的习俗,针对 性地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执,古方今病不 相能也。”主张从实际出发,强调脏腑寒热虚 实辨证用药。整理总结《内经》、《难经》、 《中脏经》有关脏腑辨证的医学理论,吸取 《干金方》、《小儿药证直诀》的脏腑辨证用 药经验,结合其临床实践经验,建立了以寒热 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 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二、形成
1、《局方》盛行
宋代,《和剂局方》盛行,“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 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 。”由于 《局方》用药多偏温燥,故对于温热病人或阳盛阴虚患 者,不但于事无补,反因滥用而成弊,造成热病丛生。 尤其是北方气候干燥,其人“秉赋多强,兼以饮食醇酿, 久而蕴热……人情淳朴,习于勤苦,大抵充实刚劲。” 即使外感风寒亦往往容易化热生燥,不耐《局方》药物 助热劫阴之苦,何况感受温热乎?
中医各家学说
一总论 二 伤寒学派 三 河间学派 四 易水学派 五 攻邪学派
六 丹溪学派 七 温补学派 八 温病学派 九 中西医汇通学派
第二章
河间学派
一、概念
河间学派是宋金时代以刘完素为代表的一个医学 流派。其学术思想特点是从运气学说的角度出发,探 讨火热病机,以治疗火热病证为其擅长,善于应用寒 凉药物,故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刘完素河张从正间

麻九畴 常德



董系
马宗素 荆山浮屠 穆大黄


罗知悌
朱震亨
总之,河间学派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 形成的,初期以发明火热病机、善用寒凉药物而名噪一 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先后以攻邪、滋阴而闻名 于世,从而由寒凉派又分化出攻邪派、滋阴派。该派所 研究的内容,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在临证上有重要成 果,促进了中医病机学和治疗学的发展,并为明清温病 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最具影响 的学派之一。
攻邪学派
易水学派
一、概念
易水学派概念——以张元素为师祖,以李 杲为中坚,以脏腑病机作为研究课题,研究内 伤杂病虚损证辨证治疗规律的一个学术流派。
二、易水学派的形成
1、社会历史背景。 金元时期,中国北方战火连年,人民饱受饥
谨、劳役、惊恐之苦,内伤病发生较多。为脏腑 病机研究提供了临床基础。
魏晋以来至宋代,医家偏重于经验方的收集 应用,忽略了医学理论的研究。脏腑病机的理论 研究已成为当时区学发展的客观急需。
张元素
李杲
王好古
薛己
罗天益

赵献可

高鼓峰

董废翁

吕晚村

张介宾

张璐

李中梓

沈朗中
马元仪
尤怡
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区别
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
研究对象 着重于外来邪气 着眼于机体五脏六腑
辨 证 辨别外感火热表里
治疗
清热泻火养阴
发展趋势
攻邪派、丹溪派、 温病学派
分辨脏腑寒热虚实 调整脏腑机能
补土派 、温补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