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就是一堂有价值语文课论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语文课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人们在生活中,对新奇的事物往往感兴趣,教师在语文课上就要努力创新,不断出奇,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培养问题意识:

人类一切活动都与问题有关,整个人类文明史可以归结为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或者是问题的演变史,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学生也就没有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吸收、探索、发现、创造的动力。因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更好地对问题进行探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努力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课例(一)

《中国的牛》是小思的一篇散文,文中通过牛与人的对比,中国牛与外国牛的对比,从而揭示出中国牛礼让、忠厚、善良、本分的特点。颂扬中国牛的美德,其实旨在歌颂中国人的美德。

读了这篇文章,我总觉得心里不太畅快。如果把我们的后代都有一代一代地如此灌输、培养、,如果一个民族都一味地只是厚道、本分、礼让的话,这样的民族能行吗?于是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的牛,你愿意做吗?”

按照常规的儒家文化的美德说教,原本已经疲倦的课堂,一下子有了生气,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许多同学都不愿做这样的牛。

接着,我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

在二战期间,一支德军攻占了苏联一座城市,绞死了一位叫卓亚的美丽姑娘,后来苏军在反攻时,包围了这支德军,苏联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得知后下达命令:“决不允许这支德军投降”。言下之意就是要全部歼灭。在这里,斯大林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点也不礼让。同样,在二战结束后,对中华民族血债累累的日本帝国主义战败了,而中国人却不要日寇的战争赔款,中国人在这里又一次“大度”地礼让。可今天的小日本又如何呢?你当年的善良,宽容,礼让动他的情了吗?我们不能忘记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我们不能过分地本分,我们不能有太多的礼让,我们应该有点“拿来主义”的精神。

学生听得很专注,甚至很动容,这就是由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一堂课。

课例(二)

在高中语文的第二册上,有一篇朱广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文章对千百年来人们所称赏的——韩愈关于“推敲”的结论作了否定,

也就是韩愈为贾岛改诗的故事。原来贾岛诗中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当时贾岛不知用“推”好还是“敲”好,后经韩愈一番斟酌,决定用“敲”好。然而,朱先生认为韩愈把“推”改为“敲”是不那么妥当的,到底用“推”还是用“敲”,要根据当时的意境而定。

朱先生认为,从意境上来分别,用“推”比用“敲”更好,理由有三:㈠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他自掩自推,一个“推”字足见寺庙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更显其意境的冷寂。㈡如果用“敲”,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冷寂。㈢从上句诗“鸟宿池边树”来看,“推”似乎比“敲”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难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平添了搅扰。总之,朱先生认为用“推”,大概更能突出意境的冷清。

朱先生的分析的确是精细的,不得不令人敬佩,可是,笔者认为朱先生可能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难道他并没有读过贾岛的原诗?让我们来看看贾岛的原诗吧。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由此可见,贾岛在诗中写的是李凝的“幽居”,全诗突出一个“幽”字。诗中写到李凝的居所附近有一个和尚可能一时难耐寂寞,趁着月色的好景致去拜访李凝。我们知道,一般的寺庙大都建在僻静冷清之处,诗中是借邻近的寺庙来暗示李凝的居所地处冷清之境,从而衬托出意境的“清幽”。可见孤僧月下敲的是李凝的门,而不是和尚的庙门。

假如孤僧月下敲的是自家的庙门,那么从全诗来看,此句“僧敲月下门”与原诗的主旨就离得太远了,几乎毫不相干。

既然“门”是李凝家的,那么月下孤僧无论是路过还是拜访,单从礼节上讲也应该是“敲门”而不应该是“推门”。

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韩愈把“推”改为“敲”是合符情理的,朱先生主张用“推”是不妥当的。

原来朱先生认为用“推”好,他是一直以为和尚是步月归来回自己的“家”,“推”“敲”的是他自家的庙门。

于是我把《咬文嚼字》与《题李你凝幽居》一齐抬出来,让学生研讨:韩愈与朱先生到底谁是正确的?最后完成一篇写作—《再论“推敲”》。

这样的问题探讨无疑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

二.敢于创新

新鲜的东西,往往引起人们的喜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善于花样翻新,经常给学生以新鲜感。

我们在讲授一些普通的篇章时,如果我们再一篇一篇地千篇一律地进行说教,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疲惫的心理,这时我们就可以在方式方法上多一些变换。由教师的讲解分析,变换成只设计几个练习题;由教师站讲台变成由学生上讲台……等等。

总之,千万不能让学生长期的在教师一种单调的固定模式中呆坐。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知识靠的是积累,如何把点滴的东西收集沉淀,积沙成塔,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就成了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在刚接触高一时就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为的是把这一阅读习惯培养起来,延至以后。

为了引起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我主要是以讲故事来实现的,我停下课本教学,集中一段时间,每节课都讲故事,介绍作家作品。

几天之后,我就欣然发现,这个同学手捧《聊斋志异》,那个同学桌上摆着《欧也妮,葛朗台》,还有同学在谈论曹雪芹,施耐庵……总之,失去了兴趣,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就会枯燥无味,就疲惫生厌,就会失去激情,就没有进一步探求的动力。

愿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不断地出新招,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吧!

综上所述,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点浅薄的认识,不敢班门弄斧,但求抛砖引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