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管理制度 (最全)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一、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1、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二、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1、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2、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3、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4、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5、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6、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的调配、销售管理制度1、严把饮片销售质量关,销售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2、中药饮片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3、中药处方调剂员、审核员应严格按处方内容配药、销售,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4、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5、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6、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____%,分贴误差不大于±____%。
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7、应对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8、配方营业员不得自带配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配,并向顾客讲清楚情况;9、配方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制度执行。
中药房管理制度

中药房管理制度中药房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中药房药品按照规定购进、保管、使用和销售,保障生产、治疗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规范中药房管理流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企业中药房管理和使用药品的人员。
三、制度制定程序本制度由本企业中药房管理人员起草,经过企业主管部门审核,经过公司领导同意后正式颁布施行,修订时应经过本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协商,并应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及公司领导的批准。
四、制度内容1.中药房的管理(1)中药房的场所、设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为单独的房间或独立的场所,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场所,应当立即整改;(2)对于进入中药房的人员,必须戴口罩、手套、帽子等无菌物品;(3)中药房的防潮、通风、消毒等条件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中药房的货架应统一编号,并标明药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5)中药房的药品调配,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药品调配程序操作,并记录药物配制的工作清单。
2.药品进出库管理(1)进货和收货时,必须检验厂家提供的货品标签,包括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验货,不合格的货品及时退回;(2)药品出库时应进行验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一律不得拿出;(3)药品出库、销售以后,必须明确记录出售药品的品种、数量、销售时间、销售人员、销售价格等相关信息。
3.药品保管管理(1)中药配方的生产储备、拆配制作、药品储存等作业要按照相关程序进行;(2)在药品存放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要求分别放置,高危药品和其他药品分开储存。
(3)药品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等条件,不得放在高温、潮湿、阳光照射和易受外界污染的地方;(4)保管完成后,对于存放的药品,应做到记录药品名称、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必要时使用专业仪器进行监测。
4.药品销售管理(1)中药房的药品销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药品知识和销售技能;(2)药品销售必须按照药品验收标准进行,对于不合格的药品应及时退回;(3)对于非处方药品,必须进行准确询问客户病情,对于不适合非处方药品治疗的疾病,必须指引客户到治疗专业医院就诊。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3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一、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1、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二、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1、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2、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3、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4、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5、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6、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的调配、销售管理制度1、严把饮片销售质量关,销售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2、中药饮片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3、中药处方调剂员、审核员应严格按处方内容配药、销售,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4、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5、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6、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____%,分贴误差不大于±____%。
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7、应对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8、配方营业员不得自带配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配,并向顾客讲清楚情况;9、配方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制度执行。
中药房管理制度

中药房管理制度一、中药房的管理机构与人员:1.中药房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专业从事中药管理的人员负责。
2.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二、中药房的开放时间:1.中药房应根据就诊人数和患者需求合理安排开放时间。
2.中药房的开放时间应在明显位置公示,便于患者知晓。
三、中药房的环境要求:1.中药房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的环境,杜绝尘土、异味和污染物的存在。
2.中药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四、中药的采购和储存:1.中药的采购应严格按照医院的采购制度进行,确保中药的质量可靠。
2.中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对于易变质的中药,应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和更新。
五、中药的配制和发药:1.中药的配制和发药应由合格的中药师或医生进行,确保配方和剂量的准确性。
2.发药前应核对患者的用药信息和配方,确保发药的准确性。
六、中药房的药材管理:2.药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虫蛀和霉变。
3.药材的保质期到期后应及时淘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七、中药房的药品调配和灭菌:1.中药房应配备相应的药品调配设备和灭菌设备,确保药品的配制和灭菌的安全性。
2.药品调配和灭菌都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卫生性。
3.药品的调配和灭菌记录应做好,方便追溯和审核。
八、中药房的质量控制:1.中药房应建立中药质量控制制度,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2.对于新进药材、新配方的中药,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评估。
3.中药房应定期组织和开展药物质量监督抽查活动,确保中药的质量符合标准。
九、中药房的应急处理:1.中药房应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事件和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
2.中药房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能够及时处置患者的中药相关的急救情况。
十、中药房的档案管理:1.中药房应建立中药档案管理制度,对中药的采购、配制、发药、使用和退库等环节进行记录和归档。
2.中药档案应定期进行整理和归类,便于档案的存档和检索。
中药房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中药房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药房管理制度:
1. 中药房应具备合法经营资格,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药
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 中药房应建立健全药品采购、储存、销售、验收、养护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3. 中药房应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确保账物相符,对过期、变质、损坏等药品要及时处理。
4. 中药房应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5. 中药房应保持清洁卫生,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工作。
二、中药房操作流程:
1. 药品采购:根据临床需要和库存情况,制定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从正规渠道采购药品,索取并保存药品购进票据。
2. 药品储存:药品入库后,按照药品性质和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储存,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药品销售: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制度,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销售药品的安全、合理。
向患者提供药品时,应详细告知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4. 药品验收:对购进的药品进行质量验收,包括药品的性状、包装、标签、说明书等,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5. 药品养护:定期对药品进行养护,包括防潮、防虫、防霉变等,确保药品质量。
6.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
7. 药品盘点: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确保账物相符,对盘点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 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中药房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完好,定期进
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中药房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和服务。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
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
一级医院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三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尚未评定级别的医院,按照床位规模执行相应级别医院的人员要求。
第三章采购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中药房管理制度参考范文(八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参考范文一、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1、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二、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1、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2、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3、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4、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5、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6、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的调配、销售管理制度1、严把饮片销售质量关,销售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2、中药饮片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3、中药处方调剂员、审核员应严格按处方内容配药、销售,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4、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5、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6、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____%,分贴误差不大于±____%。
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____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7、应对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8、配方营业员不得自带配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配,并向顾客讲清楚情况;9、配方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制度执行。
中药房管理制度

中药房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中药房的管理,落实中医药工作的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本制度制订。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中药房管理,各级领导、中药房工作人员和临床医生应遵守。
二、中药房管理人员的职责中药房管理人员是中药房内的负责人,其主要职责如下:1.监督中药房的运作,确保中药品质的安全和有效性;2.对中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能;3.负责中药房的日常管理,规范中药配方和中药的配制过程;4.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对进货的中药进行质量检测;5.维护医院正常秩序,处理中药房投诉、纠纷和突发事件等。
三、中药房服务管理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确保患者的安全,中药房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中药房开业时间为每天8:00-22:00;2.勤洗手,戴上手套,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3.对于处方,应在患者领药之前进行核实;4.中药房应保证中药的质量安全,若发现问题药品应及时退还供应商;5.不得私自进出医院用于中药制作的原材料;6.中药房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配方进行配药、称重和贴签等,确保中药的剂量准确。
四、中药房安全管理1.严格保管和使用凭证、账册等;2.管理好中药存储场所,保证中药的质量安全;3.保证中药房办公用品和设备的正常使用;4.保证中药房的环境整洁、清爽;5.保证中药房内如厕、洗手间等位置的清洁和卫生;6.严格管理中药房收入及开支,保证财务的稳妥。
五、中药房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医院管理部门应建立中药房监管团队,加强对中药房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并对中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中药房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本制度在使用中应及时更新,针对中药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完善和修改,以提高管理水平,并为中药房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
七、结束语本制度是中药房的管理规定,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中药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认真遵守,确保中药房管理规范和中药品质量安全。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1、根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购置计划,经科主任审查,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2、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
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采购、入库。
3、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由采购人或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对药品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合格无误,方可入库存。
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盖章,以示负责。
采购人员凭验收签字后的发票,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4、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注意药库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等,防止虫蛀、鼠咬、发霉、泛油、变色、风化等。
药材仓库应定期熏仓。
药品应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标签醒目。
库房应保持整洁。
每季进行一次清库查点,合理报损,做到帐物相符。
5、毒性药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管理。
贵重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执行领发手续,及时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6、领药时应提前编造领药单,保管员根据库存量填写出库单,并由领药人点数签字,一式三联作出库、记帐、领药凭证。
药库不得配发处方。
抢救病人急需配发时,应及时补办手续,不得凭处方记帐。
7、凡需加工炮制的药材,由加工炮制人员领出,按要求加工炮制后,重新入库。
入库前保管员对数量、质量进行验收,损耗应在规定限度内。
8、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及时,药品实行数量统计、金额管理。
认真执行药价政策。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二)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与依据(一)为确保中药房的安全、有效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依据《中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所有中药房的管理工作及人员。
第二章中药房管理主体一、职责与权限(一)中药房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的中级或以上资格证书,并对中药房的管理负纪检监察的主要领导责任。
(二)中药房负责人有权对中药房进行日常管理,并对中药房工作情况做出决策。
二、人员要求(一)中药房工作人员需持有中药师执业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中药房管理制度

中药房管理制度 中药房管理制度是为确保中药药材的质量和安全,规范中药房的运营和管理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以下是中药房管理制度的完整版:
一、中药房管理目的 1.确保中药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2.规范中药房的运营和管理。 3.保护中药知识产权和传统文化。
二、中药房管理责任 1.设立中药房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负责编制并实施中药房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中药房设施和装备 1.中药房应满足卫生、通风、湿度等要求,并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2.中药房应按照规定进行药材储存和陈列,保持整洁有序。
四、中药药材采购与验收 1.中药房应建立健全的采购流程,明确采购的程序和要求。 2.对采购的中药药材进行质量验收,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五、中药房药材储存与保管 1.中药房应建立标准化的药材储存系统,按照分类、编码等方式进行管理。 2.对中药药材进行储存和保管,采取防潮、防虫等措施,确保质量和安全。 六、中药饮片制备与质量控制 1.中药房应按照标准制备中药饮片,确保品质稳定和符合规定要求。 2.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中药饮片进行抽样检测和质量评估。
七、中药房使用与处方管理 1.中药房应建立使用和处方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范围和条件。 2.对中药配方和处方进行管理,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八、中药房文档和档案管理 1.建立中药房的文档和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药材采购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文件的归档和备份。 2.对相关文件进行管理和保管,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九、中药房安全管理 1.建立中药房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药品存储、使用和运输的安全措施。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风险。
十、中药房人员培训与岗位责任 1.对中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明确岗位责任,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和约束中药房工作人员。 请注意,以上是中药房管理制度的一般内容,具体制定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同时,中药房的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建议由具备相关背景的人员负责管理,并遵循相关管理规程和标准。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本一、为确保调配工作的正常进行,未经药房人员同意,其他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
住院部药房实行交接班制度,按时进行交接班,接班者必须提前____分钟接班,接班者未到达前,交班人不得离开。
二、在处方配方前对其内容、病员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服用方法禁忌等,详加____后再配发。
调剂人员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越权自作主张用其他药品代用。
遇处方有药品用量、用法不妥或有配伍禁忌等错误时,由配方人员与医师取得联系,待更正后再行配方。
三、配方时应细心谨慎,遵守调配技术常规和药剂科的操作规程,称量准确,不得估计取药,调配西药方剂时,严禁直接用手接触药物。
四、发出的方剂,应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上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或易产生沉淀的液体方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外用药应当注明“用前摇匀”及“不可内服”等字样。
五、中药方剂需先煎、后下、冲服、烧焦、醋制或盐炒等特殊煎药法的药物,必须按照处方要求单独另包和声明清楚。
对需由药房人员临时炮炙的中药材,应切实按照要求必须进行加工,以保证中药汤剂的医用质量。
六、发药时应耐心地向病员说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得随意向病员介绍药品的性质、用途或副作用,避免给病员增加不必要的思想顾虑,造成不良后果。
七、调配处方时应经严格核对后方可发出,发药人要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若发生差错事故,应当立即报告负责人,并立即进行处理。
八、发药必须做到有处方、有____,严格核对含量和数量,严禁私自收款发药。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本(二)一、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1、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本(3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本一、中药房工作制度1、有处方权的医生应将签名模样分别留中药房,药剂人员凭医生处方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药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负责门诊、住院处方的调配。
调剂人员应由中(西)药士或经过系统培训的具有一定药物知识的人员担任。
3、调配前要认真审查处方中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药名、用量、剂量、服法、配制禁忌,以及是否计价交款(记帐)无误后,方能调配,如有疑问,必须找处方医生问明,并及时更正,签名后再予配方,凡处方内缺味药品,应经处方医生更改后才可调配,调配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或代用。
凡超过剂量,违反配制禁忌的处方,调剂室有权拒配。
4、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应付的统一标准去调配。
配方时要按方称量。
一方多剂药,分包要等量。
不得估量抓药,更不能以手代秤。
除定量制成品以及只、条、个、为单位者外,一律用戥称取,每剂药品误差不得超过____%。
周岁以下小儿用药和毒、剧药品必须逐味、逐剂称量。
5、调配过程中,凡矿石、贝壳、果实种子类药品,均需打(杵)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另包,并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
6、凡医生注明急重病的处方,一律给予优先配发。
7、药房应根据工作量配备复核员。
复核人员应认真复核,查对配方有无漏配、错配,确无错漏签名包装。
发药时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的核对制度(查处方内容、药品质量、配伍禁忌。
对姓名、性别、年龄、用量、用法、剂数、瓶签)。
药房领导要经常深入药房,抽查复核剂质量。
8、毒性中药,按有关麻、毒、剧药管理条例管理。
贵重药品要有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专册登记,逐方销存,并定期检查销存情况。
9、药品应分类存放,药斗和药瓶应贴品名标签,药品更位,标签随即更改。
新增药品及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有关科室。
10、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置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以避免药品积压、保证药品质量。
11、药房的衡量器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固定位置存放,定期检查灵敏度。
中药房管理制度

中药房管理制度一、引言中药房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病患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中药房管理制度展开论述,包括中药房人员管理、中药品种管理、中药房药品购进与储存管理、中药房药品发放与使用管理等方面。
二、中药房人员管理合理的中药房人员管理对于保证医院中药房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1. 人员配备中药房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中药药师和药剂师,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同时,还需要指定一位负责人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中药房的工作。
2. 岗位职责明确每个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其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中药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中药品种管理中药房应定期审核和更新中药品种目录,保证中药品种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1. 中药品种目录建立中药品种目录,并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药品分类标准,对中药品种进行分类管理。
2. 中药品种审核对于新增中药品种,应进行临床评估、疗效观察等多方面的审核,并及时更新目录。
同时,对于效果不佳或安全性有疑虑的品种,应及时予以清理和替换。
四、中药房药品购进与储存管理中药房药品的购进和储存管理对于保证中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1. 药品采购中药房应建立合理的采购制度,与符合法规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和管理。
2. 药品验收和入库中药房应建立严格的药品验收和入库制度,对每批次药品进行检验,并建立药品验收记录和入库登记。
对不合格的药品要及时退换。
3. 药品储存中药房应制定合理的药品储存方案,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储存。
并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和失效药品。
五、中药房药品发放与使用管理中药房的药品发放和使用管理是中药房的核心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1. 药品发放中药房应建立合理的药品发放制度,按照医生开具的药品处方,合理提供给患者。
并建立患者用药档案,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和疗效观察结果。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3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
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
一级医院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三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尚未评定级别的医院,按照床位规模执行相应级别医院的人员要求。
第三章采购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4篇)

第1页共6页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 一、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1、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 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二、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1、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2、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3、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4、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5、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6、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第2页共6页
中药饮片的调配、销售管理制度 1、严把饮片销售质量关,销售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 2、中药饮片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 3、中药处方调剂员、审核员应严格按处方内容配药、销售,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 4、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5、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 6、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____%,分贴误差不大于±____%。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 7、应对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 8、配方营业员不得自带配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配,并向顾客讲清楚情况; 9、配方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制度执行。 第3页共6页
中药房工作制度

中药房工作制度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工作时间:中药房的工作时间通常与医院的营业时间相对应,一般为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6点,包括周末和节假日。
中药房需要保证在工作时间内提供药物配制和发药服务。
2. 值班制度:中药房一般采用轮班制度,确保在工作时间内有足够的药师或技术人员进行药物配制和发药工作。
轮班制度一般会包括早班、中班和晚班,每班工作时间一般为8小时。
3. 药品管理:中药房需要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的规范和程序。
药品应当按照分类进行存放,并定期进行清点和盘点。
4. 药师执业:中药房的工作人员一般需要具备相应的药学或中药学专业背景,并取得相关执业证书。
药师需要负责药物的配制、操作和发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提供药物使用指导和咨询服务。
5. 安全规范:中药房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包括药品保管、操作台面的清洁和消毒、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
中药房也需要根据需求购置适当的药品储存设备和仪器设备,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6. 配方管理:中药房需要建立健全的配方管理制度,包括患者临床处方的接收、审核和配制等环节的规范和程序。
配方管理
要求药师按照规定配制药物,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追溯和监管。
7. 知识更新:中药房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中药学知识,了解最新的中药配伍、配制和使用方法。
中药房可以组织员工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中药房的工作制度,具体的制度可能会因医院规模、业务量和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1、根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购置计划,经科主任审查,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2、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
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采购、入库。
3、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由采购人或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对药品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合格无误,方可入库存。
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盖章,以示负责。
采购人员凭验收签字后的发票,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4、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注意药库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等,防止虫蛀、鼠咬、发霉、泛油、变色、风化等。
药材仓库应定期熏仓。
药品应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标签醒目。
库房应保持整洁。
每季进行一次清库查点,合理报损,做到帐物相符。
5、毒性药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管理。
贵重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执行领发手续,及时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6、领药时应提前编造领药单,保管员根据库存量填写出库单,并由领药人点数签字,一式三联作出库、记帐、领药凭证。
药库不得配发处方。
抢救病人急需配发时,应及时补办手续,不得凭处方记帐。
7、凡需加工炮制的药材,由加工炮制人员领出,按要求加工炮制后,重新入库。
入库前保管员对数量、质量进行验收,损耗应在规定限度内。
8、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及时,药品实行数量统计、金额管理。
认真执行药价政策。
中药房管理制度范文(二)1、根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购置计划,经科主任____,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2、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
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采购、入库。
3、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由采购人或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对药品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合格无误,方可入库存。
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盖章,以示负责。
采购人员凭验收签字后的____,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4、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注意药库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等,防止虫蛀、鼠咬、发霉、泛油、变色、风化等。
中药房管理制度

一、中药房工作制度1、有处方权的医生应将署名模样分别留中药房,药剂人员凭医生处方分配,急诊处方优先分配。
2、药剂人员要以仔细负责的态度,负责门诊、住院处方的分配。
调剂人员应由中(西)药士或经过系统培训的拥有必定药物知识的人员担当。
3、分配前要仔细审察处方中的病人姓名、年纪、性别、药名、用量、剂量、吃法、配制禁忌,以及能否计价交款(记帐)无误后,方能分配,若有疑问,一定找处方医生问明,并实时改正,署名后再予配方,凡处方内缺味药品,应经处方医生改正后才可分配,分配人员不得私自变动或代用。
凡超出剂量,违犯配制禁忌的处方,调剂室有权拒配。
4、调剂人员一定按处方对付的一致标准去分配。
配方时要按方称量。
一方多剂药,分包要等量。
不得估计抓药,更不可以以手代秤。
除定量制成品以及只、条、个、为单位者外,一律用戥称取,每剂药品偏差不得超出5%。
周岁以下小儿用药和毒、剧药品一定逐味、逐剂称量。
5、分配过程中,凡矿石、贝壳、果实种子类药品,均需打(杵)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另包,并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
6、凡医生注明急大病的处方,一律赐予优先配发。
7、药房应依据工作量装备复核员。
复核人员应仔细复核,核对配方有无漏配、错配,确无错漏署名包装。
发药时应仔细履行“三查”、“七对”的核对制度(查处方内容、药质量量、配伍禁忌。
对姓名、性别、年纪、用量、用法、剂数、瓶签)。
药房领导要常常深入药房,抽查复核剂质量。
8、毒性中药,按相关麻、毒、剧药管理条例管理。
名贵药品要有专人负责,专柜保存,专册登记,逐方销存,并按期检查销存状况。
9、药品应分类寄存,药斗和药瓶应贴品名标签,药品更位,标签随即改正。
新增药品及欠缺品种,应实时通知相关科室。
10、增补药品时,原有药品应置放在新增补药品上边,以防止药品积压、保证药质量量。
11、药房的权衡用具,应常常保持洁净,固定地点寄存,按期检查敏捷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药房工作制度 1、有处方权的医生应将签名模样分别留中药房,药剂人员凭医生处方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药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负责门诊、住院处方的调配。调剂人员应由中(西)药士或经过系统培训的具有一定药物知识的人员担任。 3、调配前要认真审查处方中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药名、用量、剂量、服法、配制禁忌,以及是否计价交款(记帐)无误后,方能调配,如有疑问,必须找处方医生问明,并及时更正,签名后再予配方,凡处方内缺味药品,应经处方医生更改后才可调配,调配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或代用。凡超过剂量,违反配制禁忌的处方,调剂室有权拒配。 4、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应付的统一标准去调配。配方时要按方称量。一方多剂药,分包要等量。不得估量抓药,更不能以手代秤。除定量制成品以及只、条、个、为单位者外,一律用戥称取,每剂药品误差不得超过5%。周岁以下小儿用药和毒、剧药品必须逐味、逐剂称量。 5、调配过程中,凡矿石、贝壳、果实种子类药品,均需打(杵)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另包,并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 6、凡医生注明急重病的处方,一律给予优先配发。 7、药房应根据工作量配备复核员。复核人员应认真复核,查对配方有无漏配、错配,确无错漏签名包装。发药时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的核对制度(查处方内容、药品质量、配伍禁忌。对姓名、性别、年龄、用量、用法、剂数、瓶签)。药房领导要经常深入药房,抽查复核剂质量。 8、毒性中药,按有关麻、毒、剧药管理条例管理。贵重药品要有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专册登记,逐方销存,并定期检查销存情况。 9、药品应分类存放,药斗和药瓶应贴品名标签,药品更位,标签随即更改。新增药品及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有关科室。 10、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置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以避免药品积压、保证药品质量。 11、药房的衡量器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固定位置存放,定期检查灵敏度。 12、当班人员不得与病人发生争吵,如有争议,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反映。工作时应安静,室内禁止吸烟、闲谈,一切闲杂人员均不得进入调剂室,严禁陪班,以保证安全。 13、室内用品排列有序,整齐划一。保持室内整洁,每周六进行卫生清理。经常检查水电,做好防火、防盗安全工作。坚持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4、遵守劳动纪律、讲究仪表、着装整洁大方。态度和蔼,使用文明用语。 二、中药库管理制度 1、根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购置计划,经科主任审查,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2、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采购、入库。 3、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由采购人或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对药品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合格无误,方可入库存。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盖章,以示负责。采购人员凭验收签字后的发票,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4、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注意药库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等,防止虫蛀、鼠咬、发霉、泛油、变色、风化等。药材仓库应定期熏仓。药品应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标签醒目。库房应保持整洁。每季进行一次清库查点,合理报损,做到帐物相符。 5、毒性药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管理。贵重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执行领发手续,及时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6、领药时应提前编造领药单,保管员根据库存量填写出库单,并由领药人点数签字,一式三联作出库、记帐、领药凭证。药库不得配发处方。抢救病人急需配发时,应及时补办手续,不得凭处方记帐。 7、凡需加工炮制的药材,由加工炮制人员领出,按要求加工炮制后,重新入库。入库前保管员对数量、质量进行验收,损耗应在规定限度内。 8、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及时,药品实行数量统计、金额管理。认真执行药价政策。
三、中药处方的调配特点(流程) 一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 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看划价 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工作宜由中药专业人员完成。 2.经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3.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分。 4.代煎药可加收煎药费。 三是调配 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戥,保证剂量准确。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 3.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剂回戥,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是检查复核 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 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 . 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5%,贵重药和毒性药不超过±1%。 五是发药 1.核对处方姓名和取药号牌后,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 2.详细说明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药品外包装袋上印制常规煎药方法,对特殊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另煎、布包煎等需向患者特别说明和提示。 3.耐心解释患者有关用药的各种疑问。
四、中药饮片购进管理制度 1、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 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五、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1、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2、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3、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4、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5、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6、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六、 中药饮片的调配、销售管理制度 1、严把饮片销售质量关,销售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 2、中药饮片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 3、中药处方调剂员、审核员应严格按处方内容配药、销售,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 4、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5、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 6、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2%,分贴误差不大于±5%。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 7、应对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 8、配方营业员不得自带配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配,并向顾客讲清楚情况; 9、配方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制度执行。 10、严格执行物价政策,按规定价格计价,严禁串规、串级,开具合法的销售发票,发票项目填写全面,字迹清晰。
七、中药饮片储存与陈列管理制度 1、应按照中药饮片储存条件的要求专库、分类储存,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库中,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 2、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 3、中药饮片应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按季度对饮片全部巡检一遍。夏防季节,即每年5—9月份,每月要将全部饮片检查一遍; 4、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装斗复核,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好记录; 5、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净选、过筛,定期清理格斗,饮片前应写正名、正字,防止混药; 6、饮片上柜应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装斗原则; 7、每天应校对所有衡,工作完毕整理营业场所,保持柜内外清洁,无杂物; 8、中药饮片代客加工的场所、工具、人员应符合有关卫生条件; 9、不合格中药饮片的处理按有关制度执行处理,严禁不合格药品上柜销售;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并采取有效